全套CMMi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cmmi-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设计报告
![cmmi-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668b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2.png)
{ 项目名称} 体系结构设计报告机构公开信息版本历史目录0. 文档介绍 (4)0.1文档目的 (4)0.2文档范围 (4)0.3读者对象 (4)0.4参考文献 (4)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1. 系统概述 (5)2. 设计约束 (5)3. 设计策略 (5)4. 系统总体结构 (5)5. 子系统N的结构与功能 (6)6. 开发环境的配置 (7)7. 运行环境的配置 (7)8. 测试环境的配置 (7)9. 其他 (7)0. 文档介绍0.1 文档目的0.2 文档范围0.3 读者对象0.4 参考文献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AAA]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SPP-PROC-SD] SEPG,系统设计规范,机构名称,日期0.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系统概述提示:(1)说明本系统“是什么”,(2)描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
2. 设计约束提示:(1)需求约束。
体系结构设计人员从需求文档(如《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取需求约束,例如:✧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接口/协议的约束✧用户界面的约束✧软件质量的约束,如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等。
(2)隐含约束。
有一些假设或依赖并没有在需求文档中明确指出,但可能会对系统设计产生影响,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在此处说明。
例如对用户教育程度、计算机技能的一些假设或依赖,对支撑本系统的软件硬件的假设或依赖等。
3. 设计策略提示:体系结构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需求与发展战略,确定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
例如:✧扩展策略。
说明为了方便本系统在将来扩展功能,现在有什么措施。
✧复用策略。
说明本系统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复用策略。
iso9000、cmmi质量体系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
![iso9000、cmmi质量体系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fa32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9.png)
iso9000、cmmi质量体系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
ISO9000和CMMI是两个不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它们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各有特点。
ISO9000是一个国际性的质量管理标准,它以顾客为中心,要求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基本标准。
ISO9000强调组织的质量管理,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它注重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要求组织不断优化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
CMMI是一个用于评估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工具,它以过程改进为基础,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CMMI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过程改进要求和评估标准。
它注重持续过程改进和定量管理,要求组织以数据为依据,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总的来说,ISO9000和CMMI都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它们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
ISO9000更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而CMMI更注重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在实践中,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施。
CMMI体系介绍
![CMMI体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ce42c74cfc789eb162dc846.png)
CMMI体系介绍
质量控制中心:董宝国 2011年4月
大纲
1 行业背景
2 MMI前世今生 3 CMMI基本框架
4
CMMI过程改进成果与经验
5
CMMI改进规划
6
问题交流
一 行业背景
截止2009年末,世界CMM/CMMI认证企业数量
CMM/CMMI认证数量
882, 16% 1200, 22%
09年度
进度偏差 成本偏差
某公司实施CMMI3过程改进三年数据对比
7% 3%
10年度
四 CMMI 改进经验分享-最佳实践
1. 建立组织资产库
1. 体系文件库(项目规范及模板文件) 2. 度量数据库(公司执行历史项目的数据汇总分析) 3. 风险库(成功的和失败的风险教训) 4. 经验库(历史项目文档;优秀样例;培训教材库;知识库) 2. 项目分类管理 3. 项目管理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拒绝“讲故事”,用数据说话。 4. 项目绩效考核 5. 挣值管理 6. 代码走查、原型+用例描述需求…………
三 CMMI基本框架
1. CMMI的表现形式 2. CMMI的成熟度等级 3. CMMI的架构介绍 4. CMMI的评估方法
三 CMMI基本框架-表现形式
CMMI的两种表现形式: 阶段式Staged:用成熟度级别 连续式Continuous:用能力级别
CMMI的两种级别: Capability levels:用于衡量每个过程域的过程改进 Maturity levels:用于衡量整个组织的过程能力和组织成熟度
四 CMMI 改进经验分享
成功项目4个要素
清晰预算 需求明确 进度要求 交付质量 采纳变更
《CMMI体系介绍》课件
![《CMMI体系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d615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9.png)
CMMI的框架结构
级别和域
CMMI定义了不同级别(如初 始级、管理级等)和域(如开 发、服务等),以表示组织的 不同能力水平。
过程领域
CMMI包含多个过程领域,每 个领域都描述了实现高质量过 程的最佳实践。
主要组件
CMMI由模型、域指南、过程 指南和模型内容组件等多个主 要组件构成,共同帮助组织实 施和改进过程能力。
CMMI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CMMI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过程效率和质量,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并提供稳定的开发和管理能 力。
劣势
实施CMMI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也需要组织全员的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
改进建议
为了使CMMI实施更有效,建议根MMI的案例分享
《CMMI体系介绍》PPT 课件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过 程能力的框架。本课件将介绍CMMI的定义、框架结构、实施方法、优势和劣 势,并分享CMMI的案例。
CMMI是什么?
CMMI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过程能力的框架。它的初衷是帮助组织提高软件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并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案例一:成功案例
案例二:问题和经验
某公司通过实施CMMI提高了 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和项目 管理能力,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某公司在CMMI实施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经验,包括团队合 作、变革管理和持续改进。
案例三:业务影响
CMMI的实施对某公司的业务 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包括 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份额 和增加盈利能力。
CMMI的实施方法
1
实施流程
实施CMMI需要定义目标、建立度量和收集数据、改进过程,以及培训和支持等 流程。
CMMI体系概述
![CMMI体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5562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0.png)
CMMI体系概述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过程改进框架和评估模型。
它提供了一种尝试和提高组织内软件和系统产品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CMMI通过一个层次结构来组织和描述这些过程,并提供了一种评估和改进这些过程的方法。
CMMI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为了提高其软件和系统产品开发过程的能力而开发的。
该模型最早是以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形式出现,它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
然而,随着对软件开发以外过程的需求增加,CMMI随后被引入和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系统工程、工程、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等。
CMMI采用了一个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和评估组织的过程能力。
这个层次结构由五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组成,从最初的“初始”级到最高的“优化”级。
这些级别反映了组织过程的能力水平和成熟度。
在每个成熟度等级中,CMMI描述了一系列的过程领域和实践,这些实践描述了在组织中实现成熟程度所需的活动和任务。
这些实践可以被组织用来评估并改进其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CMMI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组织提高其过程能力,并在产品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实现更高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采用CMMI,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过程,提高与合作伙伴的协作和沟通,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认可,CMMI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在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方面的首选模型。
在一些领域,如国防、航空航天、金融和电信,CMMI已经成为实施组织过程改进的行业标准。
尽管CMMI在过程改进中有很多好处,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有些人认为,CMMI过于复杂和繁琐,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
此外,一些人也认为,CMMI过于侧重于过程和文档,而忽视了创新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CMMI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过程改进框架和评估模型,它提供了一种帮助组织提高过程能力和质量的方法。
CMMI体系简介及软件工作流程讲义(共68PPT)
![CMMI体系简介及软件工作流程讲义(共68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295e0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f.png)
每个PA包含几个目标(Goal) 如果这个几个目标都到达要求了,就认为该PA到达要求了
如何判断Goal到达要求呢?
每个Goal包含几个实践(Practice)
每个实践到达要求了,就认为该Goal到达要求了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八页。
CMMIonline
Maturity Level 1: Initial
通用实践Generic Practices (GPs)
Generic Goals GG1: 满足特定目标 GG2: 建立(受)管 理过程
GG3: 建立定义过程
Generic Practices
GP 1.1: 执行特定实践
GP 2.1: 制订与维护组织方针 GP 2.2: 制订过程计划 GP 2.3: 提供资源 GP 2.4: 分配职责 GP 2.5: 培训人员 GP 2.6: 对工作产品进行配置管理 GP 2.7: 识别相关人员 GP 2.8: 监控过程 GP 2.9: 评估过程符合性 GP 2.10: 高层管理者评审
SAM, MA, PPQA,
CM
CMMI-Dev Staged
Support CM, PPQA, MA, CAR, DAR
Engineering
REQM, REQD, TS,
PI, VER, VAL
Project Management
PP, PMC, SAM
IPM, RSKM, QPM
Process Management OPF, OPD, OT,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CMMI ML2总结
坚持既往成功实践 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需求和工程进展得到控制
理解了数据的作用
从更宽的视野看待工程 从初始级到二级是 全体人员思想的转变 是文化的转变
(完整word版)全套CMMi软件质量管理体系,.docx
![(完整word版)全套CMMi软件质量管理体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d86ddcc01f69e314232943b.png)
XXXXX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V1.0XX软件研发部2010/12/1目录第一篇总则 (3)一、《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3)二、目的 (3)三、背景介绍 (3)四、体系总体介绍 (4)第二篇项目管理 (6)一、立项管理 (6)二、结项管理 (13)三、项目计划 (17)四、项目监控 (26)五、风险管理 (32)六、需求管理 (36)第三篇技术实现过程 (42)一、技术预研 (42)二、SCRUM过程 (45)三、用户验收 (51)四、技术评审 (54)第四篇支撑过程 (60)一、配置管理 (60)二、质量保证 (66)三、培训管理 (72)四、服务与维护 (77)第一篇总则一、《 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XX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依据 CMMi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框架,结合公司多年来实施“敏捷开发”的开发方法的经验,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的《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V1.0 版已经编写完成。
本体系文档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行动准则。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软件过程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软件过程能力,保证软件质量,保证商务目标的实现。
基于精简的 CMMi 3 级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经验积累,结合敏捷开发的SCRUM方法。
开发适合 XX 软件有限公司发展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
使得 XX 软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基本满足CMMi 3 级要求。
三、背景介绍CMMI-DEVCMMI 是个了不起的规范,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CMMI 对于项目管理很有指导价值,但是它对技术开发过程的论述却不够深入。
对于大多数软件项目而言,技术开发占总工作量的 70%以上,而项目管理占总工作量的 30%以下。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开发过程的规范化比项目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尤为重要与迫切。
软件开发是如此的灵活,如果没有规范来指导与制约,就容易因无序而导致混乱。
CMMI与软件质量管理
![CMMI与软件质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36520ace2f0066f4332203.png)
过程域
?REQM(需求管理)、PP(项目策划)、PMC(项目监控)、 SAM(供应商协议管理)、MA(度量分析)、PPQA(过程和 产品质量保证)、CM(配置管理)
?RD(需求开发)、TS(技术解决)、PI(产品集成)、VER (验证)、VAL(确认)、OPF(组织过程焦点)、OPD(组 织过程定义)、OT(组织培训)、IPM(集成项目管理)、 RSKM(风险管理)、DAR(决策分析与解决方案)
Thanks
2011.5.12
? 方式:审查、走查, ……
?评审过程
? 评审的检查单 ? 评审记录和报告
测试
?测试 - 对产品的动态检测和评价
?不同层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 ?不同的类型,黑盒、白盒 ?……
?目的: 验证产品符合技术文档预期的特性、功能和性能 等要求;识别产品的缺陷。
?正式测试过程
?测试规程、方法和工具 ?缺陷的记录和跟踪机制
尽早消除缺陷的价值
?缺陷修改的成本 1:10:100
100
…
60
本 50 成 40
30 20
1
10 0
需求
50
20 5
设计
编码
系统测试
100+
维护
缺陷数据是质量活动的基础
?策划将来的项目和项目的后续阶段
? 积累的缺陷历史数据在项目策划中可以用来确立项目的质量目标
? 估计缺陷密度 ? 缺陷消除率
? 在开发进程中利用项目前期采集的缺陷数据来预测产品潜在的缺陷
?CMMI的本质是软件工程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基于模型进 行过程改进的思想。
CMMI的五个等级:
? 1. 初始级 ? 2.可重复级 ? 3. 已定义级 ? 4. 量化管理级 ? 5. 优化管理级
CMMI质量管理体系——软件测试缺陷管理ppt课件
![CMMI质量管理体系——软件测试缺陷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262c76fc4ffe473368abb2.png)
单缺击陷此管处理编相辑关母属版性标题样式
缺陷属性
缺陷描叙(Summary) 缺陷发现提交者(Detected By) 缺陷发现时间(Detected on Date) 缺陷严重性(Severity) 缺陷分给谁(Assigned to) 缺陷在哪个版本发现(Detected in Version) 缺陷被修改的时间(Modified) 计划修复时间(Plan fixed Data) 缺陷优先级(priority) 缺陷所属项目(Project) 是否是重现缺陷(Reproducible) 缺陷的状态(Status) 缺陷所属于的模块(subject) 缺陷详细描述(Description)
CMMI质量管理体系
——缺陷管理
中 国 领 先 的 整 合 IT 服 务 商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单缺击陷此管处理编概辑念母及版目标的题样式
什么是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是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识别、管理、沟通任何缺陷的 过程(从缺陷的识别到缺陷的解决关闭),确保缺陷被跟踪 管理而不丢失。
缺陷管理目的:对各阶段测试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以 保证各级缺陷的修复率达到标准。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软件缺陷: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文档,数据,程序)之中的那些不希望或不 可接受的偏差.其结果是软件运行于某一特定条件时出现软件故障,这时称软 件被激活.
软件故障:软件故障是指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内 部状态.比如:软件处于执行一个多余循还过程时,我们可以软件出现故障.若 此时没有适当的措施(容错)加以处理,便产生软件失效.软件故障是一种动态 行为.
5
项目管理与CMMI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与CMMI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5d040925c52cc58bd6be84.png)
一、》二、项目管理1、定义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过程、人员、产品、成本和进度等要素进行度量、分析、规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软件项目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要求顺利完成2、五大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1)、启动过程:批准项目或阶段的开始注重和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对项目的认知情况,编写初步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方案。
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2)、计划过程:定义项目或阶段的目标及其所需的资源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范围计划、范围定义,制定工作分解结构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协作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应对计划(采购计划、询价计划(3)、执行过程:根据计划来执行任务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质量保证团队组建、团队建设信息发布询价、供应商选择.(4)、控制过程:通过定期来监督和测量项目的进展来判断项目实际的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如有需要,还应采取纠正措施。
监控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项目团队管理,项目状况汇报风险监控合同管理(5)、收尾过程:确定项目或阶段可以正式结束项目收尾合同收尾》三、CMMI质量管理体系1、五个级别的意义(1)、成熟度1级:初始级①、软件过程的特点是无序的,偶尔甚至是混乱的。
几乎没有什么过程是经过定义的,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②、一般不提供开发和维护软件的稳定环境,在危机时刻,项目一般抛弃预定的规程,回复到仅做编码和测试,性能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且随个人固有的技能、知识和动机的不同而变化。
(2)、成熟度2级:可重复级|①、在成熟度等级2上,意味着组织要确保策划、文档化、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级的过程;②、为过程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能实现所确定的诸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等目标。
③、换言之,组织已经营造出稳定的、受控的开发环境,项目是在受控状态下运行。
CMMI软件过程体系结构
![CMMI软件过程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f3aba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CMMI软件过程体系结构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美国软件工程协会(SEI)在软件工程领域的一种通用的质量管理模型,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软件过程成熟度评价模型之一、CMMI 为软件开发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评估自身的软件过程能力,并通过逐步提高和成熟的过程能力来保证软件项目的成功。
CMMI的核心要素是软件过程体系结构。
软件过程体系结构是一个包括过程域、过程目标、关键实践和指导的框架,用于指导软件组织开展连续改进和提高过程能力。
在CMMI中,过程域是一个集合,包含了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一组过程。
过程目标是定义每个过程域中需要实现的结果。
关键实践则是指导组织如何实现过程目标的一组活动。
指导则是提供了执行关键实践的细节方法,包括实施所需的资源和工具。
CMMI软件过程体系结构包括5个级别,分别是初始级、管理级、定义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
每个级别都定义了一组与过程成熟度相关的过程目标和关键实践。
不同的级别代表了组织对软件过程成熟度的不同要求和目标。
初始级是最低级别,表示组织尚未建立有效的软件过程管理能力。
在初始级别中,组织的软件过程通常是不可靠和无法预测的。
管理级是一个基本的过程管理级别,要求组织建立基本的过程管理能力,并能够规划和管理软件项目的资源、进度和风险。
定义级则要求组织在管理级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文档化软件过程。
量化管理级要求组织能够度量和控制软件过程,以便实现可持续的过程改进和性能管理。
优化级是最高级别,要求组织能够以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方式管理和优化软件过程。
CMMI软件过程体系结构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清晰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软件过程能力。
通过实施CMMI,软件组织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开发风险,提高项目交付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此外,CMMI还可以帮助软件组织实现员工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CMMI与软件质量管理ppt课件
![CMMI与软件质量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d0897ef524ccbff02184a4.png)
Design
Code
;.
Test
PostRelease
成功的经验-3 产品质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改进
;.
CMM等级与产品缺陷
CMM Level 1 2 3 4 5
隐含的缺陷 5.00 4.00 3.00 2.00 1.00
缺陷消除率 % 85 89 91 93 95
交付的缺陷 0.75 0.44 0.27 0.14 0.05
▪ 工具和技术 • 同行评审/技术评审 • 测试
▪ 质量控制的目的 • 发现在工作产品中隐藏的缺陷和问题 • 为产品的质量分析提供数据
;.
评审
▪ 评审(Review): 软件技术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用户代表)以会议的形式对软件产品进行评论,识
别存在的问题,并判断其是否满足预期的要求。 ▪ 同行评审(Peer review)
;.
项目质量工程的实践
▪ 质量分析模型 ▪ 质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 鱼骨图、Pareto 图、趋势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 ▪ 质量分析产生的共识
• 尽可能早地发现并消除缺陷 • 在软件开发周期的各阶段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 收集质量管理的数据 • 缺陷数据 • 返工的工作量数据 ▪ 缺陷消除有效性分析; ▪ 质量成本分析
▪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
▪
项目质量管理的3个方面: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工程的实践
▪
质量保证 - 概念及QA的角色
▪
质量控制
▪
项目质量工程的实践
;.
CMMI实施带来哪些改变?
CMMI的实施有助于: ➢ 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 ➢ 改进项目满足预定目标的能力 ➢ 减少开发成本和周期 ➢ 降低项目风险 ➢ 更有效地控制供应商 ➢ 提高组织过程能力 ➢ 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效益 …….
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全文)
![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06cd4bfd0a79563d1e72b0.png)
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治理框架0 引言煤矿井下生产环境复杂、多变、条件恶劣,煤矿计算机XX 络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
加快推进计算机XX络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必将促进煤炭工业生产现代化、销售XX络化、治理XX络化、采购电子化与治理科学化的进展进程。
1 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及应用模式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方向和重点是综合运用XX络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重点解决安全监测信息的集成处理与公布、生产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各种治理信息系统的规范与集成,构建企业集团综合办公自动化体系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集成,实现煤炭企业物流、安全、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的全面信息化治理,使煤炭企业集团在实时数据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和商务流等多方面取得有效的集成和共享。
2 计算机XX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2.1 智能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煤矿智能综合调度系统就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XX络技术、工控自动化及多媒体技术,将安全监测、生产调度的实时数据信息,工业电视的视频图像信息,采、掘、机、运、通生产系统的数据图像信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输,构成一个以多媒体XX络为基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煤矿光纤工业电视子系统、数字视频监控子系统、数字式大屏幕投影电视墙子系统、led电子显示屏子系统及综合调度信息查询子系统等组成;将安全生产、煤炭生产过程自动化、煤炭计量等不同类型的监控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几个子系统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微机XX络系统相联接,实现XX络系统与大屏幕投影墙显示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调度指挥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分布式综合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生产数据集中治理和可视化调度指挥,提高了行业的调度信息化治理水平,能实时监测监控各个矿井的安全状况,随时调度指挥生产,幸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炭企业实现安全、文明、科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CMMI体系介绍》课件
![《CMMI体系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51d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CMMI是一种评估和改进软件过程的方法论,它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组织识 别、管理和改进软件开发的实践过程,从而提高软件质量、降低风险、优化成 本。
CMMI的发展历程
• 总结词:CMMI的发展历程包括初始阶段、已管理阶段、已定义阶段、 量化管理阶段、优化管理阶段。
• 详细描述:CMMI的初始阶段是组织开始意识到软件过程改进的需要,并采取一些基本的实践措施来满足基本的质量要 求。已管理阶段是组织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并开始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已定义 阶段是组织进一步标准化和优化软件开发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过程体系。量化管理阶段是组织通过数据分析和度 量,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优化。优化管理阶段是组织通过持续的过程改进和创新,实现软件开发的卓越 和领先。
3
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评审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改进工 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CMMI的评级
总结词
CMMI的评级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 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管理级。
详细描述
每个等级都代表了组织在软件过程改进方面所达到的不同成熟度水平。评级越高 ,表示组织的软件过程管理能力越强,能够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降低风险和优 化成本。
PART 02
CMMI的五大过程域
项目管理
定义:项目管理是指对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 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项目能够按 照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完成。
项目管理涉及对项目目标、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方 面的规划和控制。项目管理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分配资源 ,建立项目组织结构,指导项目团队成员完成工作任务, 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完成。
CMMI质量管理体系——软件测试缺陷管理
![CMMI质量管理体系——软件测试缺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388a62fe4733687e21aa50.png)
7
测试管理流程
缺陷管理流程图
开发经理
缺陷初判
N
Y
分配缺陷 (已分配)
缺陷讨论会
N
1.拒绝修复
2.同意修复
缺陷提交者
新建缺陷 (新建)
非缺陷
(已拒绝)
N
是否接受
Y
接受 (已拒绝已关
闭)
验证通过 (已关闭)
通过
验证
不通过
缺陷未修复 (重新打开)
指缺陷分派给谁。 描叙缺陷发现的版本 描叙缺陷被修改的时间。 描叙缺陷计划完成修复的时间。 描述缺陷的优先级。 描述缺陷所属的工程。 描述缺陷是否是重现缺陷。 描述缺陷的状态 描述缺陷所属的模块。 缺陷详细描述,包括缺陷产生的步骤,缺陷的实际 结果,缺陷的理想结果,建议等。 描述缺陷实际关闭的版本。 描述缺陷实际修复所花的时间 描述缺陷实际关闭的时间。 描叙对缺陷的注释。 添加缺陷附件。
舍入错误
符号错误
缺陷管理——缺陷分类
序号
缺陷类型
5 数据问题
6 用户界面问题
7 文档问题
15
描述
子类型名称
初始化错误
存取错误
引用错误的变量
数组引用越界
不一致的子程序参数
数据单位不正确
数据维数不正确
需要修改少量代码,如初始化或控制块。如声明、重 变量类型不正确
复命名,范围、限定等缺陷。
数据范围不正确
模块间接口 模块内接口 公共数据使用
分支不正确
重复的逻辑
忽略极端条件
不必要的功能
需要进行逻辑分析,进行代码修改,如循环 误解
条件等
条件测试错误
项目管理与CMMI质量管理体系优秀资料
![项目管理与CMMI质量管理体系优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d5e999011ca300a7c390dc.png)
项目管理与CMMI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一、项目管理1、定义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过程、人员、产品、成本和进度等要素进行度量、分析、规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软件项目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要求顺利完成2、五大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1)、启动过程:批准项目或阶段的开始注重和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对项目的认知情况,编写初步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方案。
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2)、计划过程:定义项目或阶段的目标及其所需的资源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范围计划、范围定义,制定工作分解结构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协作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应对计划采购计划、询价计划(3)、执行过程:根据计划来执行任务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质量保证团队组建、团队建设信息发布询价、供应商选择(4)、控制过程:通过定期来监督和测量项目的进展来判断项目实际的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如有需要,还应采取纠正措施。
监控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项目团队管理项目状况汇报风险监控合同管理(5)、收尾过程:确定项目或阶段可以正式结束项目收尾合同收尾二、CMMI质量管理体系1、五个级别的意义(1)、成熟度1级:初始级①、软件过程的特点是无序的,偶尔甚至是混乱的。
几乎没有什么过程是经过定义的,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②、一般不提供开发和维护软件的稳定环境,在危机时刻,项目一般抛弃预定的规程,回复到仅做编码和测试,性能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且随个人固有的技能、知识和动机的不同而变化.(2)、成熟度2级:可重复级①、在成熟度等级2上,意味着组织要确保策划、文档化、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级的过程;②、为过程建立明确的目标, 并能实现所确定的诸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等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X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V1.0XX软件研发部2010/12/1目录第一篇总则一、《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二、目的三、背景介绍四、体系总体介绍第二篇项目管理一、立项管理二、结项管理三、项目计划四、项目监控五、风险管理六、需求管理第三篇技术实现过程一、技术预研二、SCRUM过程三、用户验收四、技术评审第四篇支撑过程一、配置管理二、质量保证三、培训管理四、服务与维护总则《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XX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依据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框架,结合公司多年来实施“敏捷开发”的开发方法的经验,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的《XX软件质量管理体系》V1.0版已经编写完成。
本体系文档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行动准则。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软件过程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软件过程能力,保证软件质量,保证商务目标的实现。
✧基于精简的CMMi 3级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经验积累,结合敏捷开发的SCRUM方法。
开发适合XX软件有限公司发展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
✧使得XX软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基本满足CMMi 3级要求。
背景介绍CMMI-DEVCMMI是个了不起的规范,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CMMI对于项目管理很有指导价值,但是它对技术开发过程的论述却不够深入。
对于大多数软件项目而言,技术开发占总工作量的70%以上,而项目管理占总工作量的30%以下。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开发过程的规范化比项目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尤为重要与迫切。
软件开发是如此的灵活,如果没有规范来指导与制约,就容易因无序而导致混乱。
但是规范如果不切实际或者太严密了,就容易畸变成为死板的教条,会扼杀开发人员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软件过程规范应当力求简单实用。
Scrum由Ken Schwaber和Jeff Sutherland 提出,旨在寻求充分发挥面向对象和构件技术的开发方法,是对迭代式面向对象方法的改进,名称来自英式橄榄球(在比赛中每个队员都应时刻保持对场上全局的判断,然后通过集体行动,奋力实现同一目标──胜利)。
SCRUM方法最初实践于Easel公司(1993年),现已被数十家公司数百个项目开发中应用,适用于需求难以预测的复杂商务应用产品的开发[11]。
SCRUM提出的SCRUM Meeting、Sprint、Backlog、SCRUM Master、SCRUM Team、Demo等模式已被PLOP作为组织和过程模式(Organizational and Process Pattern)的标准。
SCRUM将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概念应用到软件开发中来,认为软件开发过程更多是经验性过程(Empirical Process),而不是确定性过程(Defined Process)。
确定性过程是可明确描述的、可预测的过程,因而可重复(Repeatable)执行并能产生预期的结果,并能通过科学理论对其最优化。
经验性过程与之相反,应作为一个黑箱(Black box)来处理,通过对黑箱的输入输出不断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经验判断对黑箱进行调控,使其不越出设定的边界,从而产生满意的输出。
SCRUM方法将传统开发中的分析、设计、实施视为一个黑箱,认为应加强黑箱内部的混沌性,使项目组工作在混沌的边沿,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CMMI和敏捷开发能够很好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首先在关注点上CMMI 关注组织级或企业级改进,关注回答项目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具体怎么做的方法,而敏捷开发则更关注项目级改进,关注项目具体怎么做的方法和最佳实践,这使双方在定位方面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的态势。
一方面CMMI为敏捷提供组织级扩展的能力和必须的组织治理框架,便于组织级对敏捷最佳实践的推广和重用;另一方面,敏捷为CMMI提供了项目级的具体实践方法,确保团队在CMMI框架下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创新,持续交付价值。
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实现个人绩效向团队绩效、向组织绩效的转变过程。
同时,也可以通过敏捷实践,规避CMMI实施过程中重文档、重流程的不良倾向,使CMMI实施时更加关注组织的实际价值、关注客户、关注创新。
体系总体介绍项目管理一、立项管理立项管理(Project Initialization Management, PIM)的目的是:(1)采纳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立项建议,通过立项管理使该建议成为正式的项目(即合法化)。
(2)杜绝不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立项建议被采纳,避免浪费机构的人力资源、资金、时间等。
立项管理是决策行为,其目标是“做正确的事情”(do right things)。
而立项之后的研发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正确地做事情”(do things right)。
只有“正确的决策”加上“正确地执行”才可能产生优秀的产品。
立项管理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立项管理过程域的三个主要规程:✧立项建议[PASS-PROC-PIM-PROPOSAL]✧立项评审[PASS-PROC-PIM-REVIEW]✧项目筹备[PASS-PROC-PIM-PREPARE]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介绍立项管理流程分三个阶段:“立项建议阶段”、“立项评审阶段”和“项目筹备阶段”,如图1所示。
一、立项建议阶段立项建议小组应反复地进行立项调查、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
在深思熟虑之后,立项建议小组撰写《立项建议书》,并申请立项。
要注意的是,由于立项调查和可行性分析通常比较费时费力,往往被人忽视。
而草率撰写的《立项建议书》会有比较多的主观臆断,这对项目是有危害的。
产品构思通常不可能快速完成,切不可闭门造车。
深入地进行立项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不仅对产品构思有帮助,而且对立项评审也有帮助。
二、立项评审阶段机构领导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进行立项评审。
评审委员会根据《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立项建议小组的答辩,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评审委员会应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资金、人力资源等),对《立项建议书》提出改进意见。
机构领导对立项具有最终审批权。
如果机构领导赞同评审委员会的决策,那么他们将共同分担决策责任。
如果机构领导行使“一票否决权”,那么他将对该决策负全部责任。
三、项目筹备阶段机构领导任命一位项目经理。
通常情况下,立项建议小组的负责人将被任命为项目经理,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但是如果此人不适合于任项目经理,那么机构领导应该另外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被任命之后,机构领导协助项目经理获取项目经费、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等。
要注意的是,如果项目所需的资金和资源难以按时到位,此时项目经理不可老在等待或只是抱怨,应当主动设法克服困难,尽早行动起来。
很多时候,资金和资源是争取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如果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项目经理和项目核心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撰写《项目计划》,执行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
图1-1 立项管理流程立项管理过程域产生的主要文档有:✧《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立项建议书》✧《立项评审报告》立项建议阶段目的●立项建议小组充分地进行立项调查、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撰写相应文档并申请立项。
角色与职责●立项建议小组一般由产品创作者(构思者)和商务部人员组成。
该小组开展立项调查、产品构思、可行性分析等活动,在深思熟虑之后撰写《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和《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申请立项。
启动准则●立项建议小组已经成立。
输入●与目标产品有关的任何信息主要步骤●[Step1] 立项调查⏹立项建议小组开展立项调查,主要工作包括:✧市场调查✧政策调查✧同类产品调查✧竞争对手调查✧用户调查✧其他相关的调查⏹立项调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调查者应当客观地对待被调查的事物,不可有意往“好处”或者“坏处”写。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图表要真实并且有据可查,不可凭空捏造。
✧调查报告应通俗易懂,不可写成学术性的文章。
●[Step2] 产品构思⏹立项建议小组进行产品构思,主要内容包括:✧待开发产品的主要功能✧待开发产品的技术方案✧Make-or-Buy决策(确定哪些产品部件应当采购、外包开发或者自主研发。
)✧开发计划✧市场营销计划✧其他相关的计划●[Step3] 可行性分析⏹立项建议小组开展可行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可行性分析✧政策可行性分析✧竞争实力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时间和资源可行性分析✧知识产权分析✧其他相关的可行性分析●[Step4] 撰写并完善立项建议相关文档⏹在进行了充分的立项调查、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之后,立项建议小组撰写并完善《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文档。
●[Step5] 申请立项⏹立项建议小组向机构领导递交《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材料,申请立项。
输出●《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文档。
结束准则●立项建议小组按照指定的模版撰写了《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和《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做了内部审查(消除拼写、排版等错误)。
度量●立项建议小组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将来汇报给项目经理。
立项评审目的●机构领导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决定是否同意立项。
角色与职责●机构领导根据项目的特征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并确定一位主席。
主席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评审经验,能够控制评审会议的进程。
主席除了主持评审会议之外,还要负责撰写《立项评审报告》。
●一般地,立项评审委员会由机构领导、各级经理、市场人员、技术专家、财务人员等组成。
委员会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此时机构领导只是一名委员,不具有一票否决权)。
●立项建议小组陈述《立项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并答复评审委员会的问题。
●评审会议的记录员可以任意指定。
记录员记录评审会议中的一些重要问答。
●立项评审委员会决议之后,机构领导作最终审批(此时机构领导具有一票否决权)。
启动准则●立项建议小组已经申请立项,机构领导同意进行立项评审。
输入●《立项建议书》、《立项调查报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材料。
主要步骤●[Step1] 准备⏹机构领导根据项目特征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并确定一位主席。
⏹主席确定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设备和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包括评委、记录员、立项建议小组、旁听者等),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