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周长生:用高观点教数学
北京四中副校长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北京四中副校长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几年前,一位北大的教授来北京四中,问学生一个问题:两个人比赛,甲比乙跑得快,他们同时从起点出发,问谁先到达终点?答案是不一定,出人意料的,因为这还要看他们路走得对不对。
学业成绩主要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的考查结果,而学习成绩与学习水平直接相关。
提升学习成绩离不开三部曲:想学、善学、坚持学。
想学是一个目标问题,善学是方法问题,而坚持学是持续的动力问题。
1、目标:金榜可待提名时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荒芜的,有的学生学习较盲目,无目标,也有的学生有学习目标,但动机层次较低,认为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和大学,为得到父母奖励和认可等。
显然这种学习动机是很难维持长久的。
只有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内在激励,才会产生源源持续的动力。
目标过高,难度过大,超出了自己水平所及,很难长期忍受疑难的困惑和艰苦的探究,也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后而放弃了。
只有适度难度总目标才会有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的持续的热情。
除了有总目标,还有按时间段来规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一次规定着重达到一个小目标,不但能调动积极性,而且还能成为达到总目标的加油站。
北京四中有名同学,心中总是暗暗地立一个实力与自己相当的竞争对手,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在高一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初中的一位同学,后来,当发现自己确实已经超出原来的对手时,于是就再换一个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去学习追赶,以促动自己成绩的提升。
2、方法:磨刀不费砍柴功方法是学习的“力量倍增器”,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习方法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与时间控制,另一个是具体科目学习。
时间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是提升效率的基本途径。
具体科目相关的方法包括“如何听课、如何复习、预习、考前总结、考后分析”等等。
北京四中优秀高中学生把课分为三类,区别对待。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谈如何培养新型人才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谈如何培养新型人才(图) 2010年03月12日 13:51 新华网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做客新华网2010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做客新华网。
与网友在线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华网3月11日电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作客新华网,与网友就“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在线交流。
刘长铭在访谈中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或者状元情结。
刘长铭说,我觉得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变革,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彻底放弃科考的情节或者状元情节。
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
就人数来讲,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然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的贡献,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
刘长铭坦言,这个状元今天得了很高的分数,并不能够证明他以后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曾经认为现在的学生优秀,那么将来一定会优秀的,但是实践证明上学成绩优秀的人,事后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
这就如同跑马拉松,你在前100米、前200米的时候可能跑得非常领先,但是并不能够说明你20000米以后还能够领先。
大量统计研究表明,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
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无论如何用学生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都显得幼稚和不足。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希望新华网不断宣传刘长铭在访谈中介绍说,这是文化观念的转变问题,但是这个需要我们媒体,包括新华网这种媒体进行不断宣传这种正确的价格观。
北京四中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定会全面的向家长汇报、说明学生发展的情况,而绝不仅仅只说学生考试的成绩,所以每次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们会非常精心准备能够说明学生全面发展的很多材料。
代表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谈家教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北京四中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刘长铭谈家教随着两会召开,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了关于重视家庭教育的议案、提案,“家事”已逐步成为两会所关注的“国事”啦。
今天,咱们听听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家教观!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一、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的确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
前两年我谈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所谓的重视多多少少有一些扭曲,但是总体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到座无虚席,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心态。
但是,正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教育产生了许许多多过去还没有产生过的问题。
每个即将当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者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要求,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许许多多的希望。
比如说,我见到了很多现在所谓的“胎教”,怀孕之前要注意如何调理爸爸妈妈的身体,就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出生有一个更好的生理方面的基础。
孩子生下来以后我们对他有很多梦想,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外交家、世界首富、歌星、球星、明星、高考状元,我们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豁达、彬彬有礼、风趣幽默、举止文雅等等。
恕我直言,很多目标对家长来说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今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开始做家长之后我们很多的梦想,很多的关注是一生不可能实现的,是虚幻飘渺的。
我们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北京四中学霸10个学习方法:助你打造学霸之路
北京四中学霸10个学习方法:助你打造学霸之路北京四中是中国著名的学府之一,培养了无数的学霸。
在这所学校里,有许多学霸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北京四中学霸们总结出的10个学习方法,希望能助你打造学霸之路。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霸们都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定时作息、规律复习和专注学习等。
他们会合理规划时间,将学习融入生活中,避免拖延症和时间的浪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效率,为学霸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学习计划学霸们会在每天或每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学习计划可以让学生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业,避免学习上的迷茫和困惑。
三、积极参与课堂学霸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问问题,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他们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同学们互动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后及时复习学霸们知道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会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他们会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做好笔记,以便日后温故知新。
五、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学霸们善于利用互联网和其他资源,寻找和学习新的知识。
他们会使用搜索引擎查询相关资料,参加学术论坛和研讨会,扩展自己的学习广度和深度。
六、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霸们了解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比如归纳法、演绎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任务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
七、多元化学习学霸们注重多元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
他们会阅读各种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参观实地考察,扩展学习的范围,培养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八、培养学习兴趣学霸们懂得培养和保持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和乐趣。
他们会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和专业,通过参加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九、合理分配时间学霸们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避免学习过度或放松过度。
他们懂得在学习和休息之间保持平衡,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时段,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指导意义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指导意义篇一: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是指在现代数学的高度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中学数学课程中,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重要的培养作用。
通过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通过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数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旨在在现代数学的高度上重新审视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篇二: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是指采用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中学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指导意义。
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通过引入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解读北京四中尖子生最牛学习法
解读北京四中尖子生最牛学习法北京四中素养教育21年,升学率100%,重点大学90%以上,一半考入清华、北大。
高考中基础题不失分,高考复习知识点命中率100%,题型覆盖率100%,直截了当命中高考题70%,贴题率90%。
高考中分值差异低于100分。
研究北京四中的模式发觉自学是解决学习成绩问题唯独出路。
高考状元不上辅导班、不请家教,北京四中3:25放学,强迫学生养成自学能力。
1. “自学是解决学习成绩问题唯独出路”做个游戏,家长用筷子喂小孩吃一顿饭,直到他厌烦为止,他要吃咸的就给他吃淡的,要吃甜的就给他苦的。
自学,确实是要养成自己吃饭的能力。
2.学习是有规律的思维劳动,不是体力劳动。
与时刻不成比例例如王涣生,第一个网络中学生,六年的中学课程有三年在病床上渡过,就如此一个病魔缠身的中学生,06年高考528分,考入首都师范大学运算机系,可见自学能力的高低专门关键。
问题:①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是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全然缘故②被动学习是造成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不高的缘故。
从初中开始要求每天自学占40%以上。
③学习盲目是中游学生最困惑的问题。
尖子生与中等生全然差别是什么呢?基础不差,要紧是学习方法。
尖子生就说:“小考之前小玩,大考之前大玩”。
中等生考试前搞了考前突击也没考第一,缘故是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并没有多大差别。
3.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是学习成绩的构成要素学习成绩下滑后,家长给小孩找个辅导班,短期内学习成绩得到改善,实际上只是改善了小孩的基础知识,而学习方法在辅导班是学不到的。
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致命的摧残。
专门是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关键一年。
小孩学习如盖一栋楼,这栋楼第一层没盖好的话就会越盖越歪。
在初一先忍住不上辅导班,实在不行再改正还来得及。
比如,小孩得了感冒,到了医院不管不顾就给插了一根专门粗的管子,花专门多钱,打最好的药,专门快感冒好了,可结果发觉小孩的抗击力没有了。
家长通过补习班补知识来补知识,但是丢了小孩能力的培养。
北京四中校长讲座2015.10.21
2015年10月21日北京四中校长讲座今天怎么称呼呢,应该称呼你们为各位师弟师妹,很多年前我在这里念书,当时不是这个校区,当时我们念书时也不如现在的条件。
其实刚才张校长在谈的时候已经点出很多的话题,比如什么是教育呢?我们每个人可能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跟你们说一说一个学生怎么理解。
前几年我们有一个老师找我聊天,她说了一件事情。
那一年她刚教完毕业班,他跟我说,有个学生跟他说,说“我在四中当了三年学生,现在毕业了,我理解了什么是教育”。
她一个高三毕业生她说了我理解什么是教育,当时那个老师很感兴趣,那个老师问那你认为什么是教育呢,他说:”教育是使人从天真变得成熟,然后再变回到天真的过程”。
太专业了!后来这个老师前不久出了一本书,这句话就是这本书的副标题。
使人由天真变得成熟,这个我们都知道,那种天真是有无知的天真,是一种缺少知识和能力的天真,是一个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一种天真,然后变得成熟,变得成熟了,当然变得他有知识,有能力,当然也有了一些对于社会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有了一些对生活的感悟。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成熟,这种成熟,相比于当年的天真。
那么为什么还要变回到天真的过程呢?我们很可能接触到过很多成年人,觉得这个人为什么这么不通人情世故呢,这个人就做这件事,他为什么不嫌挣钱少呢?别人都在追名逐利,他怎么就不搞这一套呢?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用我们过去的略带贬义的话来说,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社会上都在追求这些,她怎么不去追求呢?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种天真。
今天我们的教育,缺少的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什么叫教育?难道教会学生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唯利是图,这就是我们希望学生的成熟么?我觉得我们今天中国太需要那样天真的人了!正因为过去有那么多天真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了荒漠中,大山中,中国才有了两弹一星!所以今天我们中国培养的天真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想这种天真,是一种基于他的内心有了有坚定目标,坚定信仰的一种天真!但今天我们的教育缺少了这么些东西。
北京四中名师谈初三生期中考试后数学学习
北京四中名师谈初三生期中考试后数学学习第一我讲一个故事。
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有个名人访谈的节目,邀请的嘉宾是赫赫有名的曾在英特尔公司工作的魏文先生,在节目中他曾谈到自己关于数学学习的一段经历。
小学的他数学成绩专门差,期中考分是28分,家长为此专门着急,专门请了一位老师为他指点迷津,老师给他出了一道解方程的题目,通过认真全面的摸索,他难道解出了那个方程,这使他感到数学真是太有意思了,这大大激发了他学好数学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期末考试,他的数学成绩是98分,排年级第三名。
扎实的数学功底,使他的思维灵敏而严谨,关心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那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有爱好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爱好才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乐趣逐步提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知”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因此,要想方法不断挖掘数学的魅力,探究数学的隐秘,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因此,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方法靠近自己的老师,进而喜爱自己的老师,也是培养数学学科爱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中考试后,我觉得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要端正态度,找准问题,制定措施。
期中考试检查了自己前一时期数学的学习成效,我们不要为期中成绩和名次不理想而苦恼不已,也不要为这一次的成绩和名次较好而沾沾自喜,考试成绩的好坏与专门多因素有关,一次的考试结果也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关键是应该认真地分析试卷,找准考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学习数学的过程。
北京四中高级教师苗金利指导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北京四中高级教师苗金利指导高考数学复习方法4.纠正错误。
当老师讲解出正确答案时,同学们手里要用红色笔随着老师的讲解,在原题下面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最后按老师讲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如果此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可以在旁边用另一色笔把几种解法的简要思路写上。
5.定期归类、整理。
高三学年一般实行月考制,因此,每一个月复习结束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这一个月解题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归类整理,把它们分成知识型错误、思维方法型错误、运算错误等几部分。
这个过程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6.错题本上也可以记载一些非常典型、考查知识全面、解法灵活多样的优秀习题。
【如何利用错题本】1.经常阅读。
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
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
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
如果各科都建立错题本,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会提高20分。
2.相互交流。
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
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如果同学们能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较大的提高。
高考并不需要灯光下的熬夜苦战,也不需要题海中的无边漫游,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北京四中数学名师苗金利老师2010年7月10日,高考大幕方才落下,商务印书馆2011年度高考备考策略系列公益讲座旋即开讲。
北京四中数学名师苗金利老师,结合教学实践,给广大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科学的数学复习方法,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北京四中名师谈学好初中数学秘籍
北京四中名师谈学好初中数学秘籍北京四中名师谈学好初中数学秘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
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北京四中数学高级教师龚剑钧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1.数学运算运算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功。
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
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开展。
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局部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
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1)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2)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2.数学根底知识理解和记忆数学根底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1〕理解的标准:准确、简单和全面。
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那么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
对数学根底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2〕记忆是大脑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知识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借助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拟有效的记忆方法,比方,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六个字,你就会想到:它的定义是什么?最简方程是什么?它的解的概念,及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一、概述“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是指站在更高层次的理论和知识视角,重新审视和教授中学数学内容的一种教学理念。
它不仅仅关注中学阶段的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将中学数学置于更广阔的数学科学体系中,引导学生更早地接触和了解高层次的数学概念和思想。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加深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数学基础和广博的知识视野,能够灵活地将高层次数学知识和思想融入中学数学教学中。
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到一些高层次的数学概念和思想,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精髓。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和运用高层次数学知识和思想,使其与中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是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热情,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1. 阐述“高观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观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所谓“高观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具体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更重视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角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在逻辑。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跳出繁琐的公式和计算,深入理解数学的内在美感和应用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观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从高层次审视数学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最牛中学校长说 中国教育只会制造奇葩
最牛中学校长说中国教育只会制造奇葩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素以“爱放炮”著称,「家长公会」精心整理了他对学校教育的一些看法。
在欣赏刘长铭快人快语的同时,家长朋友们也不妨思考下,我们平时是不是也犯了在学校教育中同样的错误,忽视了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
中国的教育只会制造奇葩文|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没有哪个国家的校长像中国校长这样,有那么多的口号和理念,但是,绝大多数没有落地。
如果学校只是为了教知识,那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好的学校教育要给孩子价值体系,但这种价值并非是靠课程教出来的。
刘长铭列举了各种奇葩现象:货车半途坏了,车上的货物被哄抢一空;日本海啸,灾区秩序井然,反倒是千里之外的中国开始一轮又一轮的碘盐疯抢;节日过后,垃圾成堆的天安门广场和三亚海滩……学校经常会埋怨社会、埋怨环境。
不要埋怨!制造这些奇葩现象的人,五年前、十年前或更久前,都曾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想想:学校教育给了他们什么?村民高速公路哄抢散落货物,节操碎一地。
站在旁边的车主只能伤心地落泪园方虽然在沙滩放置了六百个垃圾桶,游客扫荡后三亚海滩仍变垃圾场△制造这些奇葩现象的人,学校教育给了他们什么?我们的教育问题多多虽然我们没必要往自己的身上背“十字架”,但是,我们应该有担当,这件事是我们没有做好的。
那么,学校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问题一:只炫耀“车技”忘记目标打个比方,很多校长如同赛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却不知要把车开到哪里?今天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像中国教育这样轰轰烈烈,改革措施令人眼花缭乱,校长们总想把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如同夏丐尊在《爱的教育》序言里所形容“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但是,“池的要素水”,反而无人注意。
问题二:满嘴口号却没落地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和国际人才市场接轨,“我们的学校缺少文化,不缺口号,口号不是文化”。
《略议教改》北京四中离休教师95岁高龄周长生先生最新《原创》
《略议教改》北京四中离休教师95岁高龄周长生先生最新《原创》《略议教改》1,小序北京四中刘景昆说:“难懂问题,只能想通,不能讲通。
”教育规律,务必尊重。
授课体制,违背规律,害多益少,必须否定!自学体制,顺应规律,最佳途径,前途光明。
2,学生学习概况学生水平,可以初说。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班级,良中差生,总是多数。
尤其中差,人人揪心。
家长难过,究其原因,却是为何?学生诉说,没有时间,理解消化,时间去哪?教师讲授,必须听课,半生不熟,死记硬背,恶性循环,无法摆脱。
再论优秀,何为优秀?大致有五:刻苦读书,刻苦思考,刻苦归纳,创新思维,融会贯通。
以上五点,中国学校,几乎是零。
此等教育,难铸优秀。
下述事实,可以旁证,优秀学生,最重思考,读思归纳,居高临下,授课体制,承受不了;自学体制, 才能做到。
钱老 生前,常虑精英. 也可说明,无优秀生。
注释 钱老:钱学森3,怎样改革“熟读精思”,言出朱熹,教育规律,天经地义, 用于教改,合乎逻辑。
一生学习,可分两段:第一阶段,三到五岁,死记硬背,滚瓜烂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六至十八。
六岁以后,开始自学,慢慢理解,长期掌握。
背些什么?古今中外,名家名著,诗词散文,各百余篇。
怎样自学?义务基础,小学关键。
哲学基础,,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读思归纳,三种习惯。
高层方法,居高临下。
全班全优,必须实现,自由争辩,尊重异见。
小到大学,六至十八,自学学完!十七八岁,可以工作。
缩短学制,利国利己。
学生在校,师者何为?学生愤悱,教师启发,弄清问题,充分准备,高层观点,深入浅出,精短讲解,学生拥护。
学生提问,教师不懂,师生共讨,平起平坐,共求真理,需要虚心,力戒骄傲。
十八以后,更靠自学,继续学习,终生受益。
上文作者:北京四中离休教师,著名数学教育家,全国五届人大代表,全国高考数学试题连续8年出题人之一,95岁高龄老人,周长生先生。
于2018年3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电话口授,其61年前(1957至1959年)教过的学生,退休教师湘牛记录整理。
北京四中的尖子生凭啥这么牛?
北京四中的尖子生凭啥这么牛?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
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
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3、讲究条理。
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学会阅读。
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
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
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
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
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
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
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
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作业规范。
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
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这一条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
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可以百度一下李晓鹏教育博客,有免费的学习方法正版DVD赠送,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遗忘的学科,它以其古老性、灵活性和普遍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大多数中学数学课程都在讨论一些基本的概念,但是以一种更高层次的观点来看,我们会发现数学在我们身边充满了有趣的东西。
首先,从更细微的角度来看,中学数学其实是一门充满了思考的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它允许学生对涉及到的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因此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能够加深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概念,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是有利的。
此外,当学生以更高层次认识到数学的特性时,他们就会发现,数学是现实生活中有用的技能。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计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市场趋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趋势以及更全面地看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中探寻实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充分发挥其价值。
最后,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
研究表明,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更好地提升其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等语言技能。
总而言之,在高观点下看,中学数学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它不
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技能,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课程,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释放数学的真正价值。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一堂好课的四有标准
我们都是教师,都希望把课讲好,把工作做好。
张子锷先生讲,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
我想利用今天的机会,从个人观点出发,谈谈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我还是个年轻教师。
那时我们主要是按照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授课。
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再加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进行教学,学校教育呈现出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在那时,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而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而非学生学的过程。
当然,我这样讲也许有些绝对。
我不是要否认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反,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文件,因为这些文件是教学质量的标准,我们要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质量。
但今天的课堂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至少可以说,北京四中的课堂不完全是传统型的课堂,老师讲课也不完全是传统的模式。
这些年来,我听了几百上千节课。
我从大家的课堂上吸取了许多营养。
把这些营养提取出来,像制药一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四中教育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元素是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没有的,但却是青少年成长所必需的。
这些年来,我阅读了许多有关课堂评价的文章,也分析过许多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表。
不论拿着哪一张量表来听课,我都觉得很难按照量表上的指标给课逐项打分。
没有一堂课能与量表上的指标完全对应。
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老师讲的少的课是好课,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的多的是好课,练的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课堂教学的确是可以评价的。
既然可以评价,就一定有标准。
我想,也许评价标准更应当是原则性的,而不必过于具体、细化和量化。
半个世纪以前,俞汝霖先生提出的“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就是很好的课堂评价标准。
好课是有共性的。
我们每年都组织学生评教,还把一些学生的评教作文印给大家,而且尽量每个老师都选出一篇。
北京四中名师指点:从高一开始学好高中数学心得交流
北京四中名师指点:从高一开始学好高中数学心得交流现将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北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四中刘坤先生____年专门写给高一、高二师生的一篇文章整理出来,供家长学习参考。
对二课改(新课标)也是完全适用的。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数学学习方法北京四中刘坤一、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数学学习对策1、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高中一年级要学集合、逻辑、函数、数列、三角与平面向量。
这些内容中理论成分所占的比重与初中数学相比空前增加。
无论是概念的抽象性,论证的逻辑性,方法的灵活性,还是应用广泛性与初中数学相比,对思维水平的要求可以说是“爬上了一个陡坡”。
高二、高三年级要学不等式的系统理论、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统计、极限、导数与复数这些内容与高一数学相比,理论成分更多,方法论成分增加的力度更大。
基于这一特点,学习高中数学首先要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好数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又要分析好、理解好每个数学知识点的丰富内涵,吃透它的思想实质,有了这样一个踏实的理念基础,解题时就有可能做到“用理论思维”,即用所学过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是学好高中数学的根本方法,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去研究怎样教学生吃透理论,怎样教学生“用理论思维”,并且引导学生不断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否则必然会陷入盲目性,去搞什么“题型教学”,甚至会滑到“题海教学”的边沿,这将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
高中三年是人体各器管剧烈发展、变化的三年,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
2、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对策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高中一年级是个转折点: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慢慢开始从经验型占主导向理论型占主导转变,并且将迅速进入理论型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同学们遇事开始有了“个人的见解”,自主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感觉自己“真正长大了”。
这时,一个值得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是:教育研究表明,在关键期如果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挑战就是激励),并且教育与训练的方式得当,思维水平就会得到“神奇般地发展”!反之,如果教育内容乏味,措施无力或不当,就会贻误甚至摧残发展,给学生留下终生的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高观点教数学作者:周长生(北京四中)选自《为不教而教》一书概述这里所说的高观点,是高层次的观点、理论、思想、方法的总称。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教育名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句话虽然家喻户晓。
但是,怎样领法呢?根据我的经验,教师主要用高观点武装学生头脑,使他们居高临下,自主修行。
任何事情,只有用较高的观点去审视,才能看清它的本质。
严格来说,同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一样,高观点也属于知识的范围。
因此,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面对的是一座知识的高楼大厦,不同层次的知识居住在不同的楼层。
课本住在哪?主要在底下,D1,D2,D3等。
高观点住在哪?主要在地上,F1,F2,F3等。
可见,这里所说的高观点主要是高于课本的观点,它是获取课本上基本知识的有效手段。
没有高观点,即使有苦读深思的习惯,即使把书读破读烂,也是事倍功半。
可以这样讲:精读深思+高观点=如虎添翼。
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高观点有哪些呢?我不可能说出全部的高观点,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我大致谈五个层面。
第一、共性个性原理;第二、简易逻辑知识;第三、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则;第四、数学的主要特点;第五、一些数学学习方法口诀。
以下,将分别加以叙述。
一、共性个性原理(一)回顾和问题本来,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问题应该把方法和知识区分开来,把方法看做获取知识的手段。
方法和知识的关系,应看成渔和鱼的关系。
渔和鱼,无论如何不能混为一谈。
试想,有哪个人,吃鱼时却吃起鱼杆来?但是,严格说来,方法和知识又很难区分。
比如,有个计算题“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50°和60°,求第三个角”,若问,解这个题应该用什么方法,人们都会说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个基本知识,此时很自然地被人们看成了方法。
又比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是一个方法,但根的公式却又是很重要的基本知识。
在中学数学里,想以上那样,方法和知识难以区分的事实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事实上,教科书里,每一个定理,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都可以看成方法,而每一个带“法”字的所谓方法又都是基本知识。
就数学教科书本身来说,方法和知识难以区分,或者不加以区分,有什么坏处呢?好像看不出来。
但是,从教学上来看,有时候却发生了问题。
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有个老教师提出点金术来,不仅要给学生金子,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点金术。
学校领导也号召其他老师向这位老教师学习。
但是号召归号召,变化不大,为什么?因为,大家不了解点金术究竟是什么样,甚至误认为带有“法”字的基本知识就是点金术。
又如,常有学者倡导,教数学要重视渔,但渔和鱼怎样区分,也没有细说。
近二三十年,有些学者相继又提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其用意虽然想提高教学水平,但是,由于提法本身模糊笼统,使得老师没个抓挠,收效也不明显。
由此可见,不把方法和知识区分开来,对改进教学是不利的。
既然如此,何不分开?不过,分开也有分开的困难。
若把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看作“金”,看做“鱼”,那么点金术和渔是什么样呢?倡导者自己也说不清楚。
老师们也就自然知难而止步了。
长时期以来,点金术,渔,数学思想方法等之所以不断被提出来,总是希望找出获取基本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之所以成效不显著,我想还是由于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认识。
事实上,这些提法还是缺乏实践性和科学性,多是感觉而已。
一般性的号召号召,不可能取得很大成效。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即找出获取新知识的方法),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有关哲学的基本常识。
第一点,方法是一般性的东西。
从而寻求方法要从特殊到一般。
第二点,一般正确,特殊也正确,而特殊正确,一般未必正确。
或者说,一般有的特殊都有,而特殊有的一般未必有。
第三点,一般和特殊,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
在以上三点中,前两点学生比较容易了解,第三点不太熟悉。
下面将加以详述。
(二)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一提起相对,人们自然会想到绝对。
绝对和相对,这本是一个相当难懂的哲学术语,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关于它的事例。
我就从这些事例谈起吧!大哥、二哥、三弟,三个人的岁数是什么情形呢?就大哥和二哥两人来说,二哥的年岁是比大哥小,这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是绝对的。
就二哥和三弟两人来说,二哥的年岁比三弟大,这也是固定不变的,这又是绝对的。
但就三人来说,二哥的年岁比大哥小而又比三弟大,这又是事实,这个事实说明二哥的年岁,也可以说小,也可以说大,这就是相对性。
因此,只就这三个人来说,二哥的年岁具有相对性。
不与其他人相比,但就某一人而言,说张三岁数是大是小呢?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长江,黄河,黑龙江。
就黄河和长江相比,黄河短,长江长,这是绝对。
就黄河和黑龙江来比,黄河长黑龙江短,这也是绝对。
但是,黄河虽比长江短可又比黑龙江长,这说明对这三条河而言,黄河的长短有相对性。
单独说,黄河很长吗?就没有意义。
飞机比火车快,这是绝对。
火车比马车快,这也是绝对。
但火车比飞机慢比马车快,这就是相对。
由以上事实可以知道,大小,长短,高低,厚薄,软硬,轻重,快慢,等等,都具有相对性。
一般和特殊,也有相对性。
比如,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一般,平行四边形是特殊,这是一般和特殊的绝对性。
相对于四边形而言,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相对于长方形而言,平行四边形又是一般,这是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
又比如,对整式方程来说,代数方程是一般,一元一次方程是特殊,这是整式方程所具有的相对性。
又比如,对定理来说,命题是一般,勾股定理是特殊,这是定理的相对性。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指出:“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就是一般特殊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但是,必须注意,谈论绝对或相对时,一定先要弄清场合,离开场合是不行的。
在我的数学教学中,《矛盾论》的上述论断,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几何中的定理是一般性的理论知识,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天经地义,好像是个绝不变的东西。
其实,从一般特殊的相对性来考虑,几何的定理对四个命题的关系而言,它又是特殊的东西。
这个事实,对解放我的思想,对发展我的思维,对提高我的认识,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仍以几何来讲,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欧几里得著作,对于逻辑学知识而言,都可以看成特例,都可以看成零星的东西。
由此使我认识到,所有中学数学课本,尽管其理论体系多么严密,多么系统,多么完整,但是,从教和学的观点看问题,它们都可以被视为支离破碎的东西。
这样一来,根据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我就有足够的胆量,在这个支离破碎的基础上去寻求比定理、法则、公式等更为一般的方法。
我把这个高于数学基本知识的方法叫做高层次的方法。
事实上,把一般和特殊看成“高”和“低”两个层次是合情合理的。
例如,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排列的,这四个几何概念,就可以从高到低依次分成四个层次。
又如,方程,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从高到低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方程。
理论的层次性或知识的层次性,应是按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区分的。
知识的层次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这就是说,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普遍性,一般性或一般,就是共同性或共性。
特殊性或特殊,就是差异性或个性。
表面看来,这种改变,只是用词的不同而已,并没有实质含义的改变。
但是依我来看,这种改变虽然意义没有什么区别,却给一般人理解和应用这个哲学术语带来极大的好处。
因为,共同性和共性较之一般性和一般更为通俗,更易把握,比如,有两个图形(四边形和梯形),要让学生找出这两个图形的一般性,他们也许感到困惑,但是,要让学生找出这两个图形有哪些共同性或相同性,他们就会轻而易举地说出,它们都有四个顶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它们都有四个角等。
同样,要让学生回答这两个图形的特殊性,就不如让他们回答差异性更为通俗易懂。
(四)共性个性原理《矛盾论》在说完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共性和个性之后,紧接着又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既然是矛盾的精髓,可知也是《矛盾论》的核心。
既然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那么,懂得它不就是懂得了辩证法吗?第(二)节,我们谈了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第(三)节又谈了一般特殊就是共性个性,可见,第(二)节和第(三)节,实际说出了矛盾的精髓,或者说,实际说出了辩证法的精髓。
这个矛盾的精髓,这个辩证法的精髓,是很难懂的。
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后十多年,我读它有多少遍呢?说300遍也不多,说500遍也不过分。
一开始接触这段话,我感到好像天书,好几个月,好几十遍,竟没有什么体会。
以后,我下苦功夫,断断续续,精读,深思,应用,经过好多年,我逐渐理解了它。
当我深刻理解之后,在80年代,我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对这个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按照我自己的体会,依我的学习心得,可以看做“关于世界事物属性的一些基本原理”,(简称共性个性原理)共有三条:第1条事物之间,有差异,也有共性。
特别是,任意一组事物必有共同属性。
第2条共性寓于个性。
第3条共性个性具有相对性。
现在略做说明。
何以称做“关于世界事物属性的一些基本原理”呢?众所周知,人的任务,或人的使命,归根结底无非这样两个方面,或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
所谓认识世界,无非是认识世界事物的属性,否则,认识世界不就成为一句空话吗?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这就是人的属性。
中国的首都在北京,这是中国的属性。
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这是地球的属性。
光速每秒30万公里,这是光的属性。
有理数可以写成循环小数,这是有理数的属性。
对顶角相等,这是对顶角的属性,等等。
既然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界事物的属性,那么,关于事物的属性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我提出了三条。
为什么把这三条叫做基本原理呢?我是把基本原理当做数学中的公理看待的,既然类似公理,其存在性,其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就毋庸置疑了。
第1条原理告诉人们,寻求事物的共同属性,绝不会落空。
比如,在一章书中不管有多少节,各节之间一定有共性。
在一本书中,不管有多少章,各章之间一定有共性。
在数学中,不管有多少科,各科之间一定有共性。
共性的存在是绝对的。
事实上,事事有共性,处处有共性,时时有共性。
第2条原理告诉人们,共性乃个性的一部分,凡是共性一定也是个性,因此,寻求共性,只有从个性之中去找,而不能脱离开个性去寻求共性,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依据,或者说,是归纳法的依据。
第3条原理告诉人们,可以把有些共性当做个性再进一步寻求更高一层的共性。
这就是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的依据。
也是理论的层次性的依据。
经过以上整理,尽量避免了哲学的专用术语,这样是否可以认为,能使人们通俗易懂地抓住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事实上,这三条原理是一个最高的观点,它住在知识大厦的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