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设计研究框架地构建及其写作方法
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论
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论在开始撰写大学毕业论文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研究框架和确定适用的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大学毕业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和方法论的选择,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1.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是论文研究的蓝图,它指导着整个研究过程的实施。
在构建研究框架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1 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这将有助于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研究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问题陈述是对该问题的具体描述,要求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1.2 相关理论和背景知识在研究框架中,应当对相关的理论和背景知识进行综述和分析。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可以为论文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论文研究框架内,应当明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特定的个体、组织或社会群体,而研究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
1.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研究框架中,应当明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可以采取定量或定性的方式,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内容分析或质性分析等。
1.5 论证和结论在论文研究框架内,应当明确论证的路径和结论的推导。
通过合理的论证和分析,使得研究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2. 方法论的选择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它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指导和支持。
选择适合的方法论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论:2.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通过客观、可重复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获得真实有效的结果。
实证主义适用于量化研究和实证分析,在论文中通常采用统计分析和实证调查的方法。
2.2 解释主义解释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需要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解释主义适用于质性研究和深度分析,在论文中通常采用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
2.3 构建主义构建主义认为现实是由个体和群体共同构建的,通过研究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现象。
学术写作中的有效框架与结构设计
学术写作中的有效框架与结构设计学术写作是一门精细而复杂的艺术,有效的框架与结构设计是确保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学术写作中的框架与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框架的作用框架在学术写作中扮演着组织思想、构建逻辑关系的重要角色。
一个良好的框架可以帮助作者合理安排论述内容,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框架的设计需要考虑论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小节和段落,确保每个部分都紧密联系,各个环节衔接自然。
二、构建有效的框架1.明确主题:在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必须明确主题和目标。
主题决定了框架的整体架构,目标确定了框架各个部分的重点。
确保主题和目标的明确性对于框架的设计至关重要。
2.确定结构:根据主题和目标,确定文章的整体结构。
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
但并非所有论文结构都相同,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题目特点,有时需要进行个性化的结构设计。
3.逻辑连贯:框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文章的行文流畅、合乎逻辑。
通过使用连接词和短语,如“因此”、“然而”、“另外”等,可以使各个段落和小节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
三、结构设计的技巧1.清晰的开篇:引言是整篇文章的门户,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介绍研究背景。
一个好的引言应该明确交代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结构,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引出本文的创新点。
2.有序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之一,需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述。
在综述文献时,可以采用按照时间顺序、主题相关性或观点分歧等方式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前人的研究动态以及自己的研究位置。
3.严谨的方法描述:在论文的方法部分,需要清晰地描述研究的设计和数据采集过程。
使用足够的细节和精确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重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4.精炼的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的关键环节。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构建清晰的研究框架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构建清晰的研究框架时间管理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时间规划和有效的组织是构建清晰研究框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论文写作技巧,帮助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研究框架。
一、确定研究主题首先,明确研究主题是构建清晰研究框架的基础。
选择一个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并在该领域内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
研究主题应与个人兴趣和目标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动力。
二、文献综述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后,进行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发展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文献综述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明确研究问题所处的背景和现状。
三、目标设定根据研究主题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的目标是构建清晰研究框架的重要一步。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有助于指导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在设定目标时,可以将研究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的研究子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组织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建立清晰研究框架的基础。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研究资源的限制以及时间的安排等因素。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是构建清晰研究框架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采集合适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将为后续的讨论和结论提供重要的支持。
六、讨论和结论在讨论部分,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讨论部分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展示研究结果和发现。
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七、反思与修订完成论文的初稿后,进行反思和修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仔细审查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根据反馈和建议,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使论文更加完善和精确。
总之,构建清晰的研究框架需要合理的时间管理和有效的组织。
确定研究主题,进行文献综述,设定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在讨论与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发现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构建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构建方法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是学者们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思考的重要途径。
而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而言,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十分关键。
理论框架不仅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读者理解研究内容和逻辑的重要工具。
因此,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
一、明确研究问题与目的在构建理论框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与目的。
研究问题和目的是论文的核心,也是理论框架构建的出发点。
作者应该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并明确研究该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这样可以帮助作者对研究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理论框架的构建。
二、查找和理解相关研究文献在研究问题和目的明确之后,作者应该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并理解相关研究的基本理论。
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作者可以了解到该领域已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应该做好笔记,并将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样有助于作者对已有理论的把握,为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打下基础。
三、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或理论框架在查找和理解相关文献之后,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或理论框架。
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或框架是构建理论框架的核心任务。
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与之相关的理论模型或框架。
这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积累,并对不同理论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一定了解。
同时,作者也要注意将选择的理论框架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论文的学术合理性和逻辑性。
四、整合和扩展相关理论在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或框架之后,作者需要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和扩展。
这意味着作者需要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可以通过增加新的理论观点,对已有理论进行拓展和补充。
整合和扩展相关理论可以帮助作者构建一个更加完备和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框架。
五、论文写作的结构和逻辑最后,在理论框架构建完成之后,作者需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结构和逻辑。
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和连贯的逻辑。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设计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设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研究框架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研究框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与价值。
本文将从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
在设计研究框架时,明确研究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目的可以是揭示问题的根源、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等。
明确研究目的有助于为研究框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2. 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研究的核心和焦点。
设计研究框架时,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或研究主题。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可研究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回答。
研究问题的合理性和相关性对于整个研究框架的设计至关重要。
3.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支撑研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研究框架时,需要选择相关的理论模型或理论框架,并结合研究问题来构建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的选择需要基于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成果,有助于为研究框架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施研究的手段和途径。
在设计研究框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研究问题和理论基础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来选择适当的方法。
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研究框架时,需要明确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途径获得,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来确定适当的数据收集方式。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内容分析、质性分析等手段进行,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设计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的目的、问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等要素。
研究框架应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研究提供准确的指导,并回答研究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研究框架,可以提高论文质量,增强学术影响力。
学术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构建和研究模型
学术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构建和研究模型学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它是研究人员向学术界传达自己的观点、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
在进行学术写作时,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是构建整个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学术写作中理论框架的构建和研究模型的设计。
一、理论框架构建理论框架是研究文章的基础,它为研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构建理论框架需要以下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可以帮助研究者聚焦研究内容,而明确研究问题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2. 文献综述:在构建理论框架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熟悉前人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理论观点,为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提供参考。
3. 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选择理论框架时,应考虑其与研究问题的契合程度、理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定义关键概念和变量:在构建理论框架时,研究者需要明确关键概念和变量的定义和操作化方式。
清晰的概念定义和变量操作化有助于后续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5. 建立理论模型: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建立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理论框架在具体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研究问题,并提供研究假设的支持。
二、研究模型设计研究模型是研究过程中用来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框架。
在设计研究模型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 变量的选择:研究模型中的变量应该与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密切相关。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对它们进行定义和操作化。
2. 变量间关系的设定:在研究模型中,研究者需要设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研究者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设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3. 控制变量的考虑:在研究模型设计中,研究者需要考虑控制变量的问题。
控制变量是指对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进行控制,以排除其对变量关系的干扰。
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与论文结构设计
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与论文结构设计学术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的重要形式,其写作框架和结构设计对于读者理解论文内容,以及判断论文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以及论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端,具有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的作用。
在引言部分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背景在研究背景中,需要明确当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空白,以及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来支持这一部分的论述。
2. 目的与意义论文引言部分还需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即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意义包括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对于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应该简明扼要,能够使读者清楚地了解研究的价值。
3. 已有研究进展在引言部分,还需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
这可以通过回顾文献和研究成果来完成,着重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呼应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方法与材料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方法与材料部分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研究的整体计划和安排,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方法等。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流程,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研究的整体框架。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需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并描述数据处理的过程和方法。
此外,还需说明数据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
3. 材料和样本如果研究需要特殊的材料和样本,需要在该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并注明材料和样本的来源和特点,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呈现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深入分析。
以下是该部分的结构设计原则。
1. 结果呈现在结果的呈现上,可以采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需要清晰地描述实验结果,并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讨论在结果讨论部分,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和解释,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
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及其写作方法-南京审计学院(精)
(4)需求分析型 • 引言 • 详细需求的呈现 • 满足需求的条件分析 • 根据需求条件对现状的 检讨 • 实现需求的可行性 • 需求方案设计 • 附录 • 参考文献 致谢
12
二、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一)写作步骤与方法 拟定写作提纲->写成初稿->修改定稿 1.拟定写作提纲 要想充分地运用材料,有效地展开论证,就必 须在论文写作之前先拟定一个提纲。当然,篇 幅短小的文章动笔时打“腹稿”也行,但篇幅 长的论文必须有文字提纲。
2018/9/16
13
二、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 拟写提纲的要求 • 要项目齐全、通过提纲来了解论文的大致结构框架。 提纲包括的项目有: • 第一,论文的题目; • 第二,论文的总论点及写作目的; • 第三,总论点所隶属的各个分论点; • 第四,各分论点所隶属的小论点; • 第五,说明各小论点的理论及事实材料; • 第六,各个层次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 第七,结论。
2018/9/16
(2)案例导入型 • 引言 • 基本案例展现 • 案例分析 • 本案例的借鉴意义 • 由案例引发的一般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致谢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其他方案比较
(3)制度设计型 • 引言 • 某项制度设计的必 要性与意义 • 某项制度设计的一 般思路 • 可供选择的方案 • 相关措施 • 附录 • 参考文献 致谢
2018/9/16
(2)结论导入型 • 引言 • 作者的观点或结论 • 文章的主体-即观点或结论 的依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9
(二)其他方案比较
(3)疑问导入型 • 一连串问题 • 限定这些问题的一系 列条件,确定本文的 研究主体 • 文章主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致谢
毕业论文如何构建合理的研究框架
毕业论文如何构建合理的研究框架随着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构建合理的研究框架成为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框架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结构、确保研究的可行性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建合理的研究框架,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要点。
1.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构建研究框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是指你希望通过研究达到的预期效果,问题则是你需要回答的具体疑问。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可以帮助你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2.综述相关文献在构建研究框架时,综述相关文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综述文献时,需要注意筛选出与自己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献,并分析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考如何借鉴并在其中做出创新。
3.确定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在综述相关文献后,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
理论框架是指你选择的某种理论体系,它能够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概念模型则是指通过整合相关概念和理论,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研究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研究中的现象和关系。
确定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理论和模型。
4.设定研究假设或研究命题在构建研究框架时,需要设定研究假设或研究命题。
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对问题的预期答案,它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或否定。
研究命题则是直接针对研究问题提出的一个陈述或观点,通过论证和分析来支持或反驳。
研究假设或研究命题的设定是研究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你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5.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在构建研究框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研究方法是指你用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它可以是定性研究方法,也可以是定量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技术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技术和方法,它可以是统计分析、内容分析、案例分析等。
如何构建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
如何构建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研究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整理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并且使论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建毕业论文的研究框架,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确定研究目标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澄清研究目标:研究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回答哪些问题?想要验证哪些假设?明确研究目标是构建研究框架的第一步。
二、文献综述在构建研究框架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框架。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选择适当的理论框架或模型,或者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或模型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基础。
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毕业论文研究框架的核心。
在确定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该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论文的目标。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解释该方法为什么适用于解决研究问题。
四、构建理论框架或模型根据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者可以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或模型。
理论框架或模型用于理解研究问题、推导研究假设,并提供研究结论的解释。
理论框架或模型应该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并与研究问题相吻合。
构建理论框架或模型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首先,研究者应该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找出已有的理论框架或模型,并确定其中哪些部分适用于自己的研究。
其次,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或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最后,研究者应该将理论框架或模型图形化,以便于读者理解和理解。
五、确定研究变量和测量方法在构建研究框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变量和测量方法。
研究变量是研究框架中需要被操作或测量的因素或概念。
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来度量这些变量。
测量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研究框架构建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研究框架构建学术论文的研究框架构建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它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研究框架构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研究框架构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能够填补知识空白或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可行性,能够通过现有的研究方法和资源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研究范围和目标明确。
二、文献综述在进行研究框架构建之前,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可以了解到已有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将已有的研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于后续的研究框架构建。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在研究框架构建中,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研究目标应该与研究问题相一致,并能够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来实现。
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实证研究、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具体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四、研究框架的构建研究框架的构建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研究框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逻辑严谨,能够清晰地表达研究的思路和结构;可操作性强,能够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为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构建研究框架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先确定整个研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再逐步细化和完善。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先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再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的构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概念模型、理论模型、逻辑模型等。
概念模型是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研究问题和目标;理论模型是通过理论假设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研究问题和目标;逻辑模型是通过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来描述研究问题和目标。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研究框架是一篇论文设计的基础和骨架,它能帮助研究者系统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研究。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研究框架对于论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
一、研究框架的定义和作用研究框架是指研究者在设计和执行研究过程中所遵循的方法论和思路。
它包括研究的目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问题、假设、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等要素。
一个良好的研究框架能够帮助研究者把握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使得研究思路更加清晰、有条理。
研究框架在论文写作中起到了多重作用。
首先,它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研究内容,使得论文阅读更加便捷和高效。
其次,研究框架指导和规范了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使得研究方法和结果更加可靠和科学。
此外,研究框架也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出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构建研究框架的原则和步骤构建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步骤。
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其次,对研究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
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总结结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构建研究框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重逻辑严谨和条理清晰。
首先,要确保研究框架的逻辑关系紧密,各个要素之间关联性明确。
其次,要注意概念和定义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模糊或混淆的术语。
此外,研究者还要注重论证过程的可信度,使用合适的文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三、常见的研究框架模式在论文写作中,有一些常见的研究框架模式可以供研究者参考。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模式:1. 问题-解决模式:首先明确研究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并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2. 理论-实证模式:首先介绍相关的理论模型或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或调整这些理论,并给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论文模板范文如何指导学术论文中研究框架的构建?
论文模板范文如何指导学术论文中研究框架的构建?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思路和逻辑。
而使用论文模板范文来指导研究框架的构建,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以论文模板范文为例,详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优秀的研究框架,在指导学术论文写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确定研究主题与目的在构建研究框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确定研究主题是指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而确定研究目的则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在论文模板范文中,通常会在引言部分明确阐述研究主题和目的,为构建研究框架奠定基础。
2. 确立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接下来需要确立研究背景和进行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是指研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而文献综述则是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论文模板范文中,这部分内容通常会放在引言中或是研究方法部分,以支撑研究框架的构建和论证。
3. 构建研究框架与提出假设在论文模板范文中,研究框架通常会在理论构建部分详细展开,用以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逻辑。
在构建研究框架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关键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加以论证。
这一部分在整篇论文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4. 确定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最后需要确定研究方法与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实证方法,而实证分析则是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验证。
在论文模板范文中,研究方法通常会单独列出,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以上步骤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论文模板范文是如何指导学术论文中研究框架的构建的。
建议在写作过程中多参考优秀的论文范文,结合自身研究主题和目的构建合适的研究框架,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和模型如何构建
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和模型如何构建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中,构建一个清晰、合理且有效的研究框架和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结构,还能帮助研究者更有条理地组织思路、收集数据以及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地构建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和模型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这是构建研究框架和模型的基石。
研究问题应该是具体、明确且具有研究价值的。
例如,如果我们的研究主题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研究问题可能是“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具体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是什么?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怎样的量化关系?”明确的研究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后,接下来要进行广泛的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已有的研究方法、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
这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他人的工作,并找到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比如,在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前人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而较少使用深度访谈或实验研究。
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自己的研究中引入这些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构思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就像是一个蓝图,它规划了整个研究的流程和结构。
一般来说,研究框架包括研究的变量、假设、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计划等。
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为例,我们可以将就业压力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因变量,提出假设如“就业压力越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然后,确定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制定详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计划。
模型的构建则是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化和数学化的表达。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
例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线性回归模型,来量化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在构建模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公式和参数,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学术论文是一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成果,它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明确的研究假设。
本文将探讨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理论框架的构建理论框架是学术论文的基础,它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在构建理论框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当的理论:理论框架应该基于已有的理论或概念模型。
选择适当的理论可以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帮助解释现象和分析数据。
2. 确定研究领域:理论框架应该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研究领域的选择应该基于个人兴趣、背景知识和研究目的。
3. 确定研究问题:理论框架应该与研究问题相一致。
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并能够通过理论框架进行解答。
4. 确定关键概念和变量:理论框架应该包含关键概念和变量。
关键概念是研究的核心概念,而变量是可以被测量或观察到的研究对象。
5. 构建理论模型:理论框架可以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表达。
理论模型可以是一个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或统计模型,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思路、推导结论和进行预测。
二、研究假设的设定研究假设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它是对研究问题的预测或假设。
在设定研究假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与理论框架一致:研究假设应该与理论框架相一致。
它应该基于理论框架,并能够通过理论框架进行验证或推断。
2. 具体而明确:研究假设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
它应该包括变量之间的关系、方向和程度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 可测试性:研究假设应该是可测试的。
它应该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推翻,以便于得出科学的结论。
4. 相关性:研究假设应该与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它应该能够解答研究问题,并对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
5. 可操作性:研究假设应该是可操作的。
它应该能够指导研究者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并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总结起来,撰写学术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需要考虑理论基础、研究问题、关键概念、变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
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与论文结构
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与论文结构学术论文作为表达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其写作框架和结构对于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常见写作框架和结构,并探讨其重要性和使用技巧。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端,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问题陈述。
在引言部分中,作者需要清晰地阐述研究领域的现状,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明确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提出研究假设或研究问题,并简要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二、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评析,旨在展示作者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之处。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部分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模型、理论框架、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等。
在该部分中,作者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还需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选择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实验设计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部分实证结果与分析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用于陈述研究结果和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在该部分中,作者需要准确、客观地呈现实证结果,并基于理论框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阐明研究的结论。
此外,还可使用图表等方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五、讨论部分讨论部分是对实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的部分,旨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在讨论部分中,作者需要对实证结果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理论框架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和讨论。
六、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总结和回答研究问题的部分。
在结论部分中,作者需要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现,强调研究的贡献和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或展望。
七、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部分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列举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框架在进行学术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框架,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研究框架是组织论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
本文将介绍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框架,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选择此研究主题”的问题。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可以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前人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引用相关文献和数据以支持研究的立论。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目的和问题部分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直接回答“研究的目标是什么”,而研究问题则描述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研究问题可以分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主要问题通常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而次要问题则为主要问题的延伸。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涵盖了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需详细描述研究的方法学、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一致,并且需要合理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此外,还要提及研究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研究结果和分析部分展示研究中得出的实证结果和定性分析。
根据论文的性质和研究的类型,可以将结果和分析部分分为不同的小节。
在结果部分,研究者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其他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同时对结果进行简要的解读。
在分析部分,研究者需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对比,阐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五、研究讨论和结论研究讨论和结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在讨论部分,研究者应该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研究的意义和潜在影响。
在结论部分,研究者要对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回答,并指出研究的限制和潜在的改进方向。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研究过程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研究者需要按照规定的引文格式,列出文献的作者、标题、出版年份等信息。
此外,还需注意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格式错误或缺漏的情况。
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
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学术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探索性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指导研究方向及整个研究过程,学者们通常需要明确研究框架和理论构建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
一、研究框架的概念和作用研究框架是指研究者为了解决研究问题而构建的一个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
它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假设等内容,能够为整个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
一个明确的研究框架有助于研究者整合相关文献、统一思路、明确目标,并将研究问题置于一个更宽的背景下进行解决。
二、理论构建的重要性理论构建是研究框架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将相关理论体系和概念结合研究对象,为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支持和解释。
研究者通过构建理论框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研究问题的本质,从而指导研究的具体过程和方法选择。
同时,理论构建还能够帮助研究者加深对研究领域的认识,促进学术理论的发展,并且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扩展的基础。
三、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的关系研究框架和理论构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研究框架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视角和理论的基本结构,而理论构建则为研究框架提供了实质性的内涵和前提。
研究框架的构建需要依托于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的选择和引用,来解释研究问题和形成研究假设。
同时,研究的实证结果也可以反过来对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
四、构建学术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理论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研究框架和理论构建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研究者需要对研究领域进行广泛的文献调研,了解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其次,研究者需要分析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相关要素;最后,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合的理论模型,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研究假设。
总之,学术论文中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构建在指导研究、解决研究问题和推动学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术论文设计研究框架地构建及其写作方法
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及其写作方法作为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说,其面对的读者有同学、朋友、老师、领导、同事、同行、股民、债权人、企业老总、政府官员、杂志编辑(又分为男编辑、女编辑,编审、主审、常务副主编、总编辑)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写出一篇论文不下一点功夫,真有点对不起上述各类读者。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学术论文是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机构经常需要写作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的文体论文。
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体,它一般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和科技论文两大类。
学术论文具有以下特征:(一)学术性所谓学术性,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
具体体现如下:1 论文选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2 论文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3 语言专业术语化。
4 作者修养的专业化。
(二)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推理全乎逻辑。
具体体现如下:1 研究态度的科学性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3 论文内容的科学性4 表达的科学性知识理论应用准确结构严密语言精确明快庄重。
(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科学研究的成果要有新意,要有发展。
具体体现如下:1 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
2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
3 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
4 推翻前人定论。
5 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的综合。
(四)理论性所谓理论性,主要是指论文的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构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理论性。
具体体现如下:1 思维的理论性。
2 结论的理论性。
3 表达的理论性。
即学术论文是以论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它的理论性体现在概念、判断等组成的推理体系上,也体现在论证过程的各种表达型态上。
二、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论文题目大致确定之后,我们就需要明确几个问题:(1)本文用于何处?即为谁服务?(2)本文是一事一议?还是综合分析?(3)本文属于定性分析?还是属于定量分析?(4)本文属于规范分析?还是属于实证分析?(5)本文属于纯理论分析?还是理论与政策结合分析?还是纯政策分析?(6)本文是否一定要有对策建议?是否一定要有结论?针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将学术论文主要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型论文和应用型论文,前者侧重于理论分析,不一定要有结论,主要服务于科研院所、同行学术交流;后者侧重于政策分析,一般要有对策建议和结论,主要服务于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及其写作方法作为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说,其面对的读者有同学、朋友、老师、领导、同事、同行、股民、债权人、企业老总、政府官员、杂志编辑(又分为男编辑、女编辑,编审、主审、常务副主编、总编辑)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写出一篇论文不下一点功夫,真有点对不起上述各类读者。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学术论文是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机构经常需要写作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的文体论文。
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体,它一般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和科技论文两大类。
学术论文具有以下特征:(一)学术性所谓学术性,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
具体体现如下:1 论文选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2 论文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3 语言专业术语化。
4 作者修养的专业化。
(二)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推理全乎逻辑。
具体体现如下:1 研究态度的科学性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3 论文内容的科学性4 表达的科学性知识理论应用准确结构严密语言精确明快庄重。
(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科学研究的成果要有新意,要有发展。
具体体现如下:1 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
2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
3 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
4 推翻前人定论。
5 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的综合。
(四)理论性所谓理论性,主要是指论文的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构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理论性。
具体体现如下:1 思维的理论性。
2 结论的理论性。
3 表达的理论性。
即学术论文是以论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它的理论性体现在概念、判断等组成的推理体系上,也体现在论证过程的各种表达型态上。
二、学术论文研究框架的构建论文题目大致确定之后,我们就需要明确几个问题:(1)本文用于何处?即为谁服务?(2)本文是一事一议?还是综合分析?(3)本文属于定性分析?还是属于定量分析?(4)本文属于规范分析?还是属于实证分析?(5)本文属于纯理论分析?还是理论与政策结合分析?还是纯政策分析?(6)本文是否一定要有对策建议?是否一定要有结论?针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将学术论文主要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型论文和应用型论文,前者侧重于理论分析,不一定要有结论,主要服务于科研院所、同行学术交流;后者侧重于政策分析,一般要有对策建议和结论,主要服务于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
(一)基本方案1.基础研究型论文的基本框架一般而言,包括:(1)绪论:一般写明写作的缘由、问题的提出等(2)本论:文章的主体部分(3)结论: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具体来说,包括:(1)引言(导言)-概括写作动机与目的(2)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主要观点或结论(3)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4)文章主体-按照研究框架展开论述(5)结论-可以放在每个问题的论述之后,也可以专门设一节内容总结(6)有待研究的问题-就本文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未涉及到的问题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本节中加以描述(7)附录-主要为引用事例、统计分析资料、别人有关本文主题的模型推导过程等(8)参考文献(9)致谢2.应用型论文的基本框架(1)引言(导言)-概括写作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框架(2)文章主体-问题现状、成因、理论依据、对策建议等(3)配套措施或政策(4)亟待解决的问题(5)主要参考文献(6)致谢(二)其他方案比较1.基础研究型论文(1)假设导入型•引言•基本假设•研究范围•文章主体•文章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致谢(二)其他方案比较(3)疑问导入型•一连串问题•限定这些问题的一系列条件,确定本文的研究主体•文章主体•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致谢2.应用型论文(1)数字呈现型•一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解决问题的思路•附录•参考文献致谢(2)案例导入型•引言•基本案例展现•案例分析•本案例的借鉴意义•由案例引发的一般思考•附录•参考文献致谢(3)制度设计型•引言•某项制度设计的必要性与意义•某项制度设计的一般思路•可供选择的方案•相关措施•附录•参考文献致谢三、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一)写作步骤与方法拟定写作提纲->写成初稿->修改定稿1.拟定写作提纲要想充分地运用材料,有效地展开论证,就必须在论文写作之前先拟定一个提纲。
当然,篇幅短小的文章动笔时打“腹稿”也行,但篇幅长的论文必须有文字提纲。
•拟写提纲的要求•要项目齐全、通过提纲来了解论文的大致结构框架。
提纲包括的项目有:•第一,论文的题目;•第二,论文的总论点及写作目的;•第三,总论点所隶属的各个分论点;•第四,各分论点所隶属的小论点;•第五,说明各小论点的理论及事实材料;•第六,各个层次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第七,结论。
•提纲项目的写法。
提纲项目的写法一般分为两种:标题式写法和句子式写法。
•标题式写法是以简明的文字写成标题,并将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其长处是简单、明了,但时间久、易忘、难懂。
•句子式写法是以一个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
这种写法较为具体明确、易懂,但写起来费时费力。
•此外,在写提纲时,同一层次的分论点、小论点必须用同样的语言形式去描述,两种写法最好选其一种,以免造成形式上的不统一。
•论文提纲示例2. 写成初稿•初稿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成败。
它既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精雕细琢的过程,也是作者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初稿的写作要求①内容要全面充分,初稿的篇幅应长于定稿,以便于修改。
②要注意修改和调整写作提纲,补充新的观点。
③论文各部分内容的份量要长短相宜、轻重得当、避免出现失衡现象。
④要合乎文体规范,论点、论据、论证俱全,纲目清楚;逻辑性强。
⑤引文、加注要做认真处理,论证时不仅要标明出处,还要忠实于原著、原文的本义。
⑥撰写清楚、纸面干净。
•初稿写作方法3. 修改定稿•初稿写成,并不等于大功告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推敲字句,增删材料,确定段落,弥补疏漏等。
只有经过精心的修改加工、才能使论文臻于完美。
(1)修改的内容(四个方面)①观点的修改。
首先要看观点是否正确,其次要看论点有无新意,提法有无创新等。
②材料的修改。
材料是论点成立的依据,必须选用必要的、准确的、典型的材料来证明论点,否则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增、删、换。
③结构的修改。
结构关系着文章的整体风貌和效果。
结构的修改,一般涉及文章开头、结尾、内容详略、层次先后、过渡衔接、文字繁简等各个环节。
④修改语言。
语言运用不好,就会直接影响论文的效果。
因此对论文的语言要做反复的推敲和修改。
包括去掉不精确、重复、平庸、生造的词语。
修改语句不通、成份残缺、搭配不当、关联词滥用的句子。
•此外,论文中的引文、图、表、行文序码和标点符号等也要认真审查,以做到准确无误。
(2)修改的方法修改论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般经常采用的修改方法有:①诵读初稿、着眼全篇。
从整体上统观内容布局是否合理、论点、论据是否明确等。
而对细枝末节问题暂不考虑。
②反复推敲、精雕细琢。
在整体修改后,就要深入到论文的细部修改,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反复推敲。
③延缓修改、虚心求教。
初稿写成后,大脑思维仍拘于文章现有的框架,很难改变原来的思路。
搁置几天后,再作冷静的重新审视,往往易见效。
也可以请别人帮助修改,采纳客观、正确的意见,如别人的意见经你分析之后觉得不妥,可保持论文原样不改。
总之,集思广益有利于把文章改好。
(二)论文各部分的写作方法(总结)•绪论:一般写明写作的缘由、问题的提出等。
方法有:概括法、诠释法、引证法、聚焦法、设问法、无开头法等。
•本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用并列法,也可以用递进法等。
•结论: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得出结论可用总结式、深化式、预示式等。
•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结构要讲究自然过渡,包括自然衔接、意义承接、自问自答、关连词过渡、承上启下、顺序过渡等。
(三)规范与实证分析方法及其评价•规范分析方法:确立某项目的目标与评价标准,回答应该是什么,对照现实,评价其好坏。
•实证分析方法:描述经济过程,解释政策手段与经济变量的关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
•有判断就一定属于规范分析吗?•有数据就一定属于实证分析吗?四、学术论文的体例(一)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关键在于题目与论文内容互相匹配)、简短精炼(一般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
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三)内容提要•论文一般应有内容提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内容提要。
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内容提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撰写论文内容提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五)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七)结论•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八)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