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之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中美规范关于钢结构厂房的荷载组合比较_郭玉

中美规范关于钢结构厂房的荷载组合比较_郭玉
2.3 设计分析计算
2.3.1 主要设计依据为
IBC 2009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AISC LRFD 和 AISI 2004.
中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 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2.3.2 设计荷载
IBC 规范: 屋面恒荷载:0.2Kpa 屋面附加荷载:0.3Kpa 屋面活荷载:0.96Kpa 刚架的屋面受荷面积 >56m2,根据 IBC 规范,屋面活 荷载可折减为 0.576Kpa,需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风荷载:1Kpa 此项目顾问公司明确要求不考虑地震荷载。 中国规范: 屋面恒荷载:0.2Kpa 屋面附加荷载:0.3Kpa 屋面活荷载:0.5Kpa 刚架的屋面受荷面积 >60m2,根据中国规范,屋面活
⑴IBC 规范的活荷载的取值较中国规范大,同时 IBC 规范在考虑恒荷载和活荷载组合时,活荷载的荷载 系数为 1.6,较中国规范的系数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 CAD 工程部 PKPM 2010 《STS 钢 结构 CAD 软件技术条件》 [3]《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 《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在计算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⑴横向刚架按二维平面建模分析。 ⑵由于此仓库柱距和跨度均较大,为增强横向刚 度,柱脚同基础固结。 ⑶恒向刚架单坡长度为 108m,考虑温度应力,本工 程考虑了温度变化 10 度。同时,在刚架中部设置了阶梯 节点,使屋面在此处分为 2 个高低屋面(高差 200mm), 以解决屋面板温度收缩问题。 ⑷IBC 规范的主要荷载组合: 1.4D 1.2(D+T)+0.5Lr 1.2D+1.6Lr 1.2D+1.6W+0.5Lr 0.9D+1.6W ⑸中国规范的主要荷载组合: 1.35 恒 +1.4×0.7 活 1.2 恒 +.4 活 1.0 恒 +1.4 活 1.2 恒 +1.4 风 1.0 恒 +1.4 风 1.2 恒 +1.4 活 +0.6×1.4 风 1.0 恒 +1.4 活 +0.6×1.4 风 1.2 恒 +1.4 风 +0.7×1.4 活 1.0 恒 +1.4 风 +0.7×1.4 活

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荷载设计的对比研究

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荷载设计的对比研究

第1期纤维复合材料㊀No.1㊀362024年3月FIBER ㊀COMPOSITES ㊀Mar.2024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荷载设计的对比研究武海鹏,孙云龙,刘鑫燚,张云峰,谢铁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8)摘㊀要㊀5G 建设对通讯杆塔的承载提出更高要求,风载荷是通讯杆塔承载力的重要设计组成,对不同标准下风荷载参数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㊂本文通过对中㊁美㊁欧不同标准中风载荷的参数如地形地貌㊁荷载动态参数㊁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等进行对比,为相关涉外通讯工程的风荷载计算提供参考㊂同时,探讨了复合材料在通讯杆塔领域中应用的优势㊂关键词㊀5G;风载荷;通讯杆塔;标准;复合材料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ind Load Specifications forCommunication Towers in Chinese ,American ,and European StandardsWU Haipeng,SUN Yunlong,LIU Xinyi,ZHANG Yunfeng,XIE Tieqin(Harbin FRP Institute Co.,Ltd.,Harbin 150028)ABSTRACT ㊀The construction of 5G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mmunication towers,and wind load is an important design component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mmunication towers.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wind load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has importan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wind load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in China,American and Europe,such as terrain and topography,load dynamic param-eters,and wind pressure height variation coefficient,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ind load calculation in related foreig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At the same time,the advantag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owers were ex-plored.KEYWORDS ㊀5G;wind loads;communication tower;standard;composite materials基金项目: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研发类项目(2022TDA4-1)通讯作者:武海鹏,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㊂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㊂E -mail:wu_effort@1㊀引言随着5G 时代的到来,5G 建设和新基建领域让杆塔建设迎来 新春 ㊂5G 通讯塔相比3G㊁4G 的网络平台建设,对通讯塔的高度㊁天线数量和迎风面积都有了较大的增加,使用地点也要求在旷野㊁山脉㊁沼泽㊁沿海等恶劣地区,这给通讯杆塔整体架构的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㊂复合材料以比刚度㊁比强度高㊁耐腐蚀㊁便于安装㊁电绝缘等优点,可以在通讯杆塔领域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推广应用㊂目前,我国通讯塔的高度在20~42m 甚至更高,对于这类高耸结构,风荷载是重要的设计荷载之一,同时风荷载标准也是各国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深入掌握并正确运用不同地区的标准,尤其是对欧美境外通讯杆塔设计时,工程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㊂㊀1期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荷载设计的对比研究本文从中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㊁欧标‘Eurocode1:Actions on structures -Part1-4:General actions-Wind actions(EN 1991-1-4-2005)“[3]㊁美标‘Structural Standard for Antenna Supporting Structures,Antennas and Small Wind 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s(TIA-222-H-2018)“[4]出发(以下简称中标㊁美标㊁欧标),针对不同标准中关于通讯杆塔风荷载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㊂将复合材料应用于通讯杆塔设计,可以根据不同风速下㊁不同高度杆塔的承载能力,调整铺层角度㊁铺层数量㊁铺层顺序等,更好的体现了复合材料杆塔的可设计性㊂2㊀风压计算原理风压是指垂直于杆塔结构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㊂在利用不同标准进行风荷载设计时,通常需要注意对基本风压进行两个方面的换算,时距和重现期㊂中标标准基本风压对应的基本风速为B类地貌离地10m处的10min时距,欧标同样采用的10min时距,美标则采用C类地貌离地10m处的3s时距㊂不同时距风速与3s时距风速对比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不同时距风速与3s时距风速对比风速时距10min5min1min10s3s比值0.700.750.850.951中㊁美㊁欧标中重现期均为50年[5-6],这样保证率基本相同,不会影响到最大风速的统计数值㊂对于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类型,中㊁美㊁欧标中均采用极值Ⅰ型概率分布函数分析天气的极端天气现象[7-8]㊂3㊀风荷载计算公式风荷载值是作为一个独立且重要设计指标,直接参与结构设计中,是一个多参数的表达式,其内部参数相互关联[9-11]㊂中标标准风荷载值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㊂W k=βZˑμsˑμzˑW0(1)式(1)中,W k㊁W0分别为风荷载标准值和基本风压值,KPa;βZ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㊁μz分别为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㊂美标标准基本风压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㊂q Z=0.613ˑK ZˑK ZtˑK dˑV2ˑI(2)式(2)中,K z为风压变化系数;K zt为地形系数;K d为风向系数;V:基本风速;I:结构等级重要性系数㊂欧标风速压力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㊂q p=[1+7ˑI V(z)]ˑ0.5ˑρˑV2m(3)式(3)中,I v(Z)为湍流强度;ρ为空气密度;V2m为参考高度处的平均速度㊂中㊁美㊁欧标的风荷载计算公式中,主要涉及到的参数有体型系数㊁地形地貌㊁载荷动态参数㊁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以及荷载组合系数等㊂其中对通讯杆塔的体型系数差异有限,以下对其他参数进行分析㊂3.1㊀地形地貌参数地形的粗糙程度㊁平整程度直接影响着风速,随着地貌越复杂,越粗糙,平均风速一般会较小,而对于开阔平坦的地形,平均风速相对较大㊂中标中将地貌分为四类(A/B/C/D),A类主要指海岸㊁近海面㊁沙漠无人地带㊁湖泊及海岛地区,B类主要指房屋相对稀疏的乡村镇㊁田野㊁丘陵及丛林等,C类主要指拥有一定密集建筑群的市区,D类主要指房屋很高以及拥有密集建筑群的一些城市区域㊂粗糙度分别为0.12,0.15,0.22,0.30㊂美标中同样将地貌分为四类,不过A/B/C/D与中标中的D/C/B/A对应;欧标将地面粗糙度分为0㊁Ⅰ㊁Ⅱ㊁Ⅲ㊁Ⅳ五类,其中0和Ⅰ类与中标A类对应,Ⅱ㊁Ⅲ㊁Ⅳ类则对应B㊁C㊁D㊂3.2㊀荷载动态参数自然风的脉动性对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动力作用,由平均作用和脉动成分组成㊂同时通讯杆塔的振型㊁高度㊁阻尼特性都会影响此动态作用,且幅值随体表位置变化㊂所以在不同标准中均需考虑风荷载动力的综合响应㊂荷载动态参数是考虑在风动力作用下响应的等效静态放大综合系数,中㊁美㊁欧中的放大系数[12-13]分别为风振系数βZ㊁阵风影响系数G f㊁结构系数C s C d㊂中标标准中的风振系数βZ,考虑脉动风振的影响,根据随机振动理论计算如公式(4)~公式(7)所示㊂βZ=1+2gI10B Z1+R2(4)B Z=kHα1ρxρzφ(z)μZ(5)R=π6ξx21(1+x21)43(6)73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x1=30f1k w W0,x1>5(7)式中,Bz是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I10是10m高度名义揣流强度,ζ1是结构阻尼比,ρx㊁ρz 是脉动风荷载水平㊁竖直方向相关系数㊂美标标准中的阵风影响系数G f,针对通讯杆塔类柔性或动力敏感结构计算规定如公式(8)~公式(11)所示㊂G f=0.925(1+1.7g Q I z g2Q Q2+g2R R2)(1+1.7g v I z)(8)Q=1(1+0.63(B+h Lz )0.63)(9)I z=C(33Z)16(10) g R=[2ln(3600n1)〛0.5+0.577[2ln(3600n1)]0.5(11)式中,g Q㊁g R为背景响应影响系数,R为共振相应参数㊂欧标标准中动力影响采用结构系数C s C d如公式(11)和(12)所示㊂C s C d=1+2ˑK PˑI vˑ(Z e)ˑB2+R21+7ˑI vˑ(Z e)(12)R2=π22ˑδS L(Z e,n1,x)ˑK s(n1,x)(13)式中,I v是紊流度,K P是峰值系数,B2是背景系数,R2共振相应系数㊂荷载动态参数与风速时距相关,时距越短,阵风特性在风荷载响应影响越大㊂中标和欧标的时距是10min,美标的时距是3s,相应考虑调整系数㊂对于高度较低的通讯杆塔,相同的地形地貌下,荷载动态参数对比是风振系数(中标)>结构系数(欧标)>阵风系数(美标)㊂3.3㊀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反映了作用在杆塔结构上的风压在不同地形地貌高度的变化规律,中美标准采用指数,欧标采用对数描述风速和高度的变化关系如公式(15)~公式(17)所示㊂中标μB Z=1.000(Z10)0.30,10mɤzɤ350m(15)美标K C z=2.01(z z g)2α,4.57mɤzɤz g(16)欧标C r(z)=K rˑln(z Z0),z minɤzɤz max(17)同样地貌下,50m杆塔的不同标准下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比较如图1所示㊂图1㊀不同标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与高度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相同地形地貌环境下,中标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大,而欧标最小,这主要是不同标准中关于地貌粗糙度参数差异而造成的㊂3.4㊀不同标准荷载组合值本文主要分析通讯杆塔的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表为中㊁美㊁欧标准中起控制的自重静荷载和风荷载的组合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㊂表2㊀不同标准下静载和风载荷的组合对比标准组合公式静载系数风载系数风载分项对比中标 1.2D+1.4W o 1.2 1.41美标 1.2D+1.6W o 1.2 1.6 1.143欧标1.35D+1.5W o 1.35 1.5 1.071㊀㊀注:D表示通讯杆塔及其附件的自重,W o表示作用的通讯杆塔的风荷载㊂从表2可以看出,通讯杆塔承载中控制作用的风荷载,美标最大1.6,中标最小1.4,载荷中的风载荷系数不同标准中差异较大,对最终风荷载产生较大影响㊂这是由于各国标准建立的体系不同,各个系数的参考的依据不同造成的㊂从中㊁美㊁欧标中风荷载计算公式参数对比可以看出,对于高度较低的通讯杆塔,地形地貌参数在不同标准中规定大致相同,对杆塔承载力影响较小;荷载动态参数中标最大,美标最小;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则中标最大,欧标最小;但荷载组合系数中,美标风荷载的分项系数最大,中标最小㊂综合83㊀1期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荷载设计的对比研究考虑,不同标准对通讯杆塔承载力的影响需具体计算分析㊂4㊀计算对比为对比不同标准对通讯杆塔变形的影响,分别采用中㊁美㊁欧标准对50m单管塔进行风荷载计算㊂单管塔基本参数,H=50m,D=1000mm,阻尼比1%㊂按照中标B类粗糙度的开阔地形地貌,基本风速25m/s,重现期为50年,不同标准下单管塔的风荷载计算值如表3所示㊂表3㊀中美欧标准风荷载计算值对比类别15m20m30m40m50m中标/N30003250380082759550美标/N4050610766741330015349欧标/N9075937598002007520675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对于高度小于50m的通讯杆塔,欧标风荷载计算值最大,中标计算值最小,美标居中㊂尤其是在高度较低时,欧标计算值近似是中标的3倍,随着高度的增加,二者的比值逐渐降低㊂这主要原因是中标的风振系数沿高度变化趋势要高于美㊁欧标准㊂所以对高度小于50m 的杆塔,不同标准风荷载的差异不容忽视㊂通过对中美欧通讯杆塔标准中风载荷设计公式的风压㊁地形地貌参数㊁载荷动态参数㊁高度变化系数和载荷组合值相对比得出,不同标准中参数值差异较大,工程设计人员不能忽略,同时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复合材料杆塔的可设计性,以便满足不同标准下的杆塔需求㊂5㊀结语中㊁美㊁欧标准中均采用多参数的形式表征风荷载,主要参数的规定和使用原则基本一致,通过算例结果分析,研究可得以下结论:(1)中标采用基本风压,美㊁欧标采用基本风速;(2)中㊁美㊁欧标中风作用的动力影响参数分别是风振系数㊁阵风影响系数㊁结构系数,该参数受到结构分类㊁模态振型等影响,动力参数中标>欧标>美标;(3)荷载组合值,风荷载分项系数美标>欧标>中标,美中标准比值1.14;(4)相同地形地貌下,对于高度较低的通讯杆塔,风荷载计算值欧标>美标>中标,但随着高度的增加比值逐渐减少;结构风荷载标准值作为多参数表达式,单个参数的差异并不能真实反映荷载标准值的差异㊂综上所述,对于高低较低通讯杆塔,中㊁美㊁欧不同标准下计算风荷载差异较大,不可忽略㊂参考文献[1]曲方明.5G建设过程中通信铁塔的承载能力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7):3-4.[2]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2012.[3]EN1991-1-4-2005,‘Eurocode1:Actions on structures-Part 1-4:General actions-Wind actions“[S].2005. [4]TIA-222-H-2018,‘Structural Standard for Antenna Supporting Structures,Antennas and Small Wind 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s“[S].2018.[5]刘敏,孙义刚,陈娟辉.基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中美风荷载计算分析对比[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 (03):88-92.[6]王敏,何文俊.欧标风荷载计算及参数取值[J].山西建筑, 2019,45(06):31-32.DOI:10.13719/14-1279/ tu.2019.06.016.[7]吴元元,任光勇,颜潇潇.欧洲与中国规范风荷载计算方法比较[J].低温建筑技术,2010(06):63-65.[8]吴纯华,浅议中美规范风荷载计算对比[J].低温建筑技术, 2010,32(06):63-65.[9]申跃奎,方圆,高宝中.中美英三国风荷载规范重要参数的比较[J]].钢结构,2014,29(01):40-43+7.DOI:10. 13206/j.gjg201401011.[10]杨坤.中标㊁欧标㊁阿标㊁南标风荷载规范对比研究[J].建筑结构,2021(21):124-125.[11]黄韬颖,杨庆山.中美澳风荷载规范重要参数的比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24-125.DOI: 10.19569/119313/tu.201721115.[12]周瑞.中美房屋建筑风荷载计算对比分析[C]//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结构“杂志社.第八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八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23:297-301.DOI:10.26914/kihy.2023.03673 2.[13]张军锋,葛耀君,柯世堂.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 (10):18-25.93。

浅议中美规范风荷载计算对比

浅议中美规范风荷载计算对比

浅议中美规范风荷载计算对比吴纯华【摘要】结构工程设计中,风荷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荷载因素.各国的荷载规范在计算风荷载时都有不同的规定.一些涉外工程项目中,美国规范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美国规范在风荷载计算上与我国规范进行探讨比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5(037)006【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中美规范基本风速基本风压体形系数;风荷载标准值【作者】吴纯华【作者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2.1在风荷载计算中,我国目前主要应用的规范是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简称国标),美国规范则是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 and Other Structure(ASCE/SEI 7,简称美标)。

目前,美标(ASCE/SEI 7)主要有2010和2005两种版本,在风荷载设计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设计重现期的不同,2005版基本重现期为50年,2010版则根据风灾害类别不同,将重现期分别调整到到300年、700年、1700年,并用分项系数减小进行风荷载值的调整换算。

两个版本在风荷载设计上的其它内容及计算出的最终风荷载效应基本没有变动。

考虑到我国2012版新规范中,风荷载重现期基准依旧是50年,且美国规范没有新版替代旧版的要求,为更便于说明对比,本文中所阐述的ASCE/SEI 7采用的依旧是2005(简称美标)老版本。

中美规范关于场地类别规定基本相同,国标中A/B/C/D类分别对应美标中的D/C/B/A类。

为便于比对,中美规范均以空旷场地为基准(即美标的C类场地,国标的B类场地)。

关于两国基本风速定义如下:国标基本风速V10min:空旷平坦(场地类别B类)地面10m高度处所得50年一遇的10min年均最大风速。

美标基本风速 V3s为 C 类场地(空旷地区)10m高度处所得的50年一遇的 3s 阵风风速。

国内外规范在结构风荷载计算中的异同研究

国内外规范在结构风荷载计算中的异同研究

国内外规范在结构风荷载计算中的异同研究摘要:我国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在风荷载的取值和计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中,海外建设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并且不同国家的荷载规范存在差异,尤其风荷载差异明显,需要对国外荷载规范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介绍美国标准与我国现行规范在风速的取值、风荷载的计算等方面的异同点,便于进行结构风荷载的对比分析,为结构工程风荷载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美标、基本风压、风荷载、设计基准期、基本风压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设计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涉外项目的设计而言,设计规范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项目可以直接按照中国规范来进行设计,有些项目则必须按照美国规范或欧洲规范进行设计,此时国外的设计规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各国规范在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上大体一致,但各国在荷载规范的风荷载规定和解读上差异性较大,风速统计方法和荷载重现期也有所不同,所以按照不同国家的荷载规范进行风荷载设计,往往会得到不同的设计结果。

本文就中美荷载规范的风荷载部分进行简要的对比。

1荷载规范美国的最小设计荷载规范(ASCE 7-10)的前身是1980年版的美国国家标准A58(ANSI A58.1-1980 D)。

其所规定的最小荷载取值、组合系数和荷载组合均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综合材料、极限状态、荷载、结构类型等因素,并在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目标可靠度指标而得出。

中国的建筑结构最小荷载以及组合等是借鉴了国际标准ISO 2394:1998《结构可靠度总原则》,在统计的基础上给出。

采用了与美国标准不完全一样的极限状态设计模式和目标可靠度值。

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以下简称GB50009)与美国荷载规范《建筑或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ASCE 7-10(以下简称ASCE 7),对中美建筑结构的最小荷载进行对比研究。

中美规范关于风荷载计算的差异与转换方法

中美规范关于风荷载计算的差异与转换方法

中美规范关于风荷载计算的差异与转换方法风荷载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它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美两国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风荷载计算有一些差异和不同的方法。

一、规范差异2.风速确定:在风速的确定上,中美两国采用的方法略有差异。

中国规范中,风速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采用所在地的基本风速,然后进行修正,考虑高度、地形和建筑物的特性等因素。

而美国规范中则采用基本风速与风速加成相结合的方法,将地理位置、高度、地形和建筑物特性等因素进行考虑。

3.风荷载系数:中美两国对于风荷载的计算方法有一些差异。

中国规范中,将建筑物分类为不同的结构类型,每种结构类型有相应的风荷载系数。

而美国规范中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建筑物按照不同的风荷载级别进行划分,每个级别有相应的风荷载系数。

4.结构风荷载:对于结构组件的风荷载计算,中美两国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中国规范中,对于结构构件的风荷载计算,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如正压系数和负压系数进行计算。

而美国规范中,则采用了风荷载分布图和相关系数进行计算。

二、转换方法由于中美两国规范的差异,可能需要将设计或计算结果在两种规范之间进行转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转换方法:1.风速转换:中美两国的风速计量单位不同,需要进行转换。

通常情况下,中国规范中的风速单位为米/秒,而美国规范中的风速单位为英尺/秒。

转换公式为1米/秒=3.28英尺/秒。

2.风荷载系数转换:由于中美两国的风荷载系数计算方法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系数的转换。

这涉及到对应关系的确定和转换公式的使用。

3.结构风荷载转换:在进行结构组件风荷载计算时,需要将中美两国规范中的方法进行对应转换。

这可能包括正负压系数的转换、风荷载分布图的转换等。

4.风荷载级别转换:在进行建筑物风荷载级别的划分时,可能需要将中美两国的风荷载级别进行对应转换。

这需要对各个级别的风荷载系数进行比较和调整。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转换方法,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中美标准顺风向风载计算比较

中美标准顺风向风载计算比较

中美标准顺风向风载计算比较刘天英;张晗;段英连【摘要】为了解美国标准顺风向风载作用计算,对中国标准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美国标准ASCE/SEI 7-10《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最小设计荷载》两部标准中顺风向荷载作用计算进行介绍.通过对顺风向风压作用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中美标准各系数的差别.通过具体算例比较中美标准风载的大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场地无论刚性建筑还是柔性风敏建筑,基于美国标准的风载计算值均高于基于中国标准的风载计算值.【期刊名称】《吉林电力》【年(卷),期】2015(043)006【总页数】5页(P4-7,15)【关键词】中美标准;顺风向风载;计算方法【作者】刘天英;张晗;段英连【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13002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13002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2.1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国内工程公司开始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承揽项目。

这些项目有的在标书中直接要求采用美国标准设计,有的公司聘请美国咨询工程师进行图纸确认。

美国咨询工程师熟悉美国标准(以下简称美标),不了解中国标准(以下简称中标),而中国工程设计人员熟悉中标,这就阻碍了图纸的确认。

为便于交流并顺利执行项目,了解美标非常必要,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外项目采用美标设计。

风载为作用在建(构)筑物上的基本荷载之一,控制建(构)筑物的安全。

风载进一步细分为顺风向风载(平行于风向)、横风向风载(垂直于风向)和扭转风载。

顺风向风载在结构设计中最常遇到,所以有必要对中美标准顺风向风载的计算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对结果的影响。

1 顺风向风压美标ASCE 7-10《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最小设计荷载》对于封闭和部分封闭刚性建筑的主要受力体系设计风压为:p=qGCp-qiGCpi式中:q为风速压力;G为刚性结构阵风系数;Cp为外部压力系数;Cpi为内部压力系数;qi为内压。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系所: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1概述 (2)2荷载组合 (3)2.1中国规范荷载组合 (3)2.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3)2.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4)2.2美国规范荷载组合 (5)2.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5)2.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6)2.3中美荷载组合对比 (6)3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6)3.1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 (7)3.1.1我国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 (7)3.1.2美国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 (7)\20603 507B 偻-38101 94D5 铕KL24984 6198 憘35784 8BC8 诈3.1.3中美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对比 (8)3.2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8)3.2.1我国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8)3.2.2美国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5] (9)3.1.3中美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比 (11)4抗震设计方法 (11)4.1我国抗震设计方法 (11)4.2美国抗震设计方法 (11)4.3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12)5抗震设计反应谱 (12)5.1我国抗震设计反应谱 (12)5.2美国抗震设计反应谱 (14)5.3中美抗震设计反应谱对比 (15)5.3.1反应谱处理对比 (15)5.3.2反应谱曲线比较 (16)6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17)6.1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选定 (17)6.1.1我国地震作用方法的选定 (17)ZP^34083 8523 蔣36677 8F45 轅22474 57CA 埊25599 63FF 揿6.1.2美国地震作用方法的选定 (17)6.1.3中美地震作用方法选定的对比 (18)6.2底部剪力法(ASCE:equivalent lateral force procedure) (18)6.2.1我国底部剪力法计算 (19)6.2.2美国底部剪力法计算(ASCE:equivalent lateral force procedure)206.2.3中美规范底部剪力法计算对比 (21)7结语 (23)参考文献 (24)1概述近来我国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采用美国规范设计,因此有必要学习美国规范,并了解美国规范与我国规范间的差异。

中美风荷载的换算

中美风荷载的换算
RESEARCH & DESIGN 设计研究
中美风荷载的换算
李春华
( 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和建设的发展, 涉外工程日益 增加, 为了适应各种工程的设计计算, 需要有一些发达 国 家 风 荷 载 规 范 计 算 的 对 比 资 料 。本 文 通 过 对 比 中 国 和 美国的风荷载计算规范来说明两国规范之间的异同, 以 及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气压为 101.325kPa( 32 英寸水银柱)
的标准大气下的空气质量密度与英
里每小时风速值相应的尺度。可由
下式求得:
1 ( 0.076 5lbf/ft2 ) ×( mi ×5 280ft × 1h )
2 32.2ft/s2
h 1mi 3 600s
=0.002 56
4 美国风速转换成中国风压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中美两国风荷载的基本风
ωk=βz μs μzωo
( 1)
式中: ω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βz— ——z 高处的风振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o— ——基本风压, kN/m2。 关 于 基 本 风 压 , 《建 筑 结 构 荷 载 规 范 GB50009 -
2001》规定: 风荷载的基本风压, 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
应该指出, 表中所列的是平均值。实际上许多因素 影响该比值, 其中最重要的有:
( 1) 平均风速值。实测表明, 10min 平均风速越小, 该比值越大。
( 2) 天气变化情况。一般天气变化越剧烈, 该比值越 大。如雷暴大风最大, 台风次之, 而寒潮大风( 冷空气) 则 最小。
实测风速时距 时距换算系数

中、美、欧标准中风荷载计算对比研究

中、美、欧标准中风荷载计算对比研究

r e s u l t s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n d a r d s w a s o b t a i n e d ,a nd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w a s p r o v i d e d f o r t h e d e s i g n o f f o r e i g n — r e l a t e d p r o j e c t s .
Co M PA RA TI V E STUD Y oF W I ND LoA D CA LCULA TI oN BA S ED o N TH E
STA NDA RD S oF CH I N A .A M ER I CA AN D EUR o PE
LI Xi an shun Ll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L t d ,X i ’ a n 7 1 0 0 6 5, C h i n a )
ABSTRA CT : Th r o u g h t he c o mp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wi nd l o a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c c o r di n g t o Ch i ne s e,Ame r i c a n a n d Eu r o p e a n s t a n d a r d s,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e d t h e wi n d l o a d wa s t h e b a s i c wi n d v e l o c i t y . Gr o u nd r o u g h n e s s c a t e g o r y, t e r r a i n c o n di t i o n,a nd a l o n g - wi n d d y n a mi c r e s p o n s e we r e a l s o c o ns i d e r e d a s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f a c t o r s . Th e a b o v e f a c t o r s wh i c h c o u l d i n lu f e n c e t h e wi n d l o a d we r e f u l l y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Gr o un d r o ug hn e s s ,s t a n da r d h e i g ht ,g u s t d u r a t i o n a n d r e t u r n p e r i o d

中美风载对比

中美风载对比

年的最大风速值是不同的。工程设计时,一般应考虑结
该比值越大。
{构在使用过程中几十年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最大风
(2)天气变化情况。一般天气变化越剧烈,该比值越
『速。该最大风速不是经常出现。而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
大。如雷暴大风最大,台风次之,而寒潮大风(冷空气)则
r。?‘t:一._ _Ⅺ-∞Ⅲ_ _ _,_口一一 {出现,这个间隔称为重现期。重现期越长,保证率越高。
载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上述分析和推导供对比参考。口
万方数据
2008.8 CHINA Cl[Itll::l~lT 63
越大高度风速的对比观测资料,并考虑风速大小的影响。给出
1.2非标准高度风速与10m标准高度风速的换算系数。缺乏
观测资料时.实测风速高度换算系数也可按表1取值。
程度一.一—耐蛹隰矗■嬲要瓣求 一章测I五r1三丁1’1 。丽∞霸强烈£——一
空旷平坦。一般应远离城市;大城市中心地区房屋密集, 对风的阻碍及摩擦均较大。
RESEARCH&DESIGN设计研究
巾姜风荷裁白勺换笛 。yY b-a—J一,\/I
I华
公司.北京100037)
.涉外工程日益 增加.为了适应各种工程的设计计算。需要有一些发达
2非标准条件下风速或风压的换算
国家当建设场地没有给出基本风压值时.可按基本风压
美国定义,根据当地风速资料确定。基本风压是按照规定的
(1)
风Ir叫风高荷处载的体风型振系系数数;;
雎一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峨一基本风压,kN/m2。
关于基本风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
2001)规定:风荷载的基本风压.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
面上lOm高度处lO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统计概

f中美欧荷载规范的对比

f中美欧荷载规范的对比

基 婚 露因子:

温度因子;
为屋面形状系
号 说 压 ( / ; m) 严 亚 林 地 址 :北 京市 北三 环 东路 3 号 O E m i :y n a @ a  ̄ e h c m - a l a y l n c b’ c . o ,电话 :0 0 8 2 6 6 i t 1 47 1
类别 G 50 2 0 A C 7 5 E 1 9 . 1 B 00 0 1 S E _ N 9 11 0 . 不匕 惭 0 _ 5 06 . 9 0 _ 4 匕牺 2 27 . 8 1 屋项花园 3 4 55 —
. .
7 9
5雪 荷 载
中美 欧规 范对 屋 面 水 平 投 影 面 上 的 雪荷 载 标 准值 的计算 方法 如表所 示 。三 部规 范从 1 )屋面 形 状2 )屋面 材料 导热 特性 3 屋 面表 面粗超 度 4 ) )室 内供 热 情况 5 )邻近 建筑 6 )地 形环境 7 )当地气象 条件 ( 、温 差变 化情 况 、降水情 况等 )等 方面综 风 合对 雪 荷载分 布 的影 响 。其 中 中国规范将 所 有 的考 虑 因素 集 中到积 雪分布 系数 中体 现 ,欧 美相 应 的规 范则 对 不 同的参数 分别 规 定 。中 国规范 公式 计算方 法简 洁 ,但不 能完 全反 映相 关 因素 的影 响 ;欧美规 范则 全 面地 反映 了公众 关心 的各个 方 面 的影 响 。表 2列 出 了中美 欧计算 方法 的差 异 。美 国规 范 除 了考 虑 以上提 到 的因素 外规 定 了不 同重要 性系数 。
表 2 中美欧雪荷载计算方法对 比表
规 范
G 5 o 92 0 B o O -o 1 AS 70 ( .5 E 9 113 N1 9 ..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 Ameia ) n J(a a )weeslce sterpee tt ecd si h i- a i rgo a dt ec l lt n r n ,a d AI J p n c r eetd a h e rsn i o e t eAsaP df e in, n h ac ai a v n c u o
摘 要 : 世界 各 国规 范对 高层 结构 的顺风 向风荷 载标 准值都 取 多参数 表达 的计算 式 , 各
参数 取值 的差异 最终反 映到荷 载标 准值 的 大小. 以参数 分 析 为基 础 , 对亚 太地 区具有代表 性
的 中美 日三 国荷 载规 范 关于普 通 高层结 构顺风 向风荷 载 标准值 的取 值原 则和计 算思路 进行 了对 比. 究 了基 本风 速 、 剖 面、 研 风 紊流 度 、 脉动 效应 系数 等各 参数 的取值 以及 各参数 间的相 互影 响 , 分析 了脉动 效应 系数 的取 值和 影响 因素. 以三 个不 同 高度 的典 型 结构 为例 , 别采 分 用三 国规 范计 算风荷 载标 准值及 特征 响应 , 并对 不 同 国 家规 范荷 载标 准 值 和响 应 的差 异进 行 了讨论 . 果表 明 , 于结构顺 风 向风 荷载 标准值 , 结 对 日本 规 范最 大而 中关规 范基本 相 当.
关 键 词 : 载 规 范 ; 层 结 构 ; 风 向 ; 荷 载 标 准 值 ; 动 效 应 系数 荷 高 顺 风 脉 中图分类 号 : TU3 2 1 1 . 文献标 识码 : A
Co mpa a i e St d n t mi lVa ue o i d Lo ds r tv u y o he No na l fW n a
p n i lsa d meh d ft e n mi lv l e o q v ln Ⅳn o d n t e ao g wid dr cin we e rve d i r cpe n t o so h o n au fe u a e t、i d 1a s i h ln - n e t r e iwe .Pa a i i o — r ee s s c st e b scwi d v lct ^ n r f e u bue c n e st m a t r u h a h a i n eo iy,、i dp o i ,tr ln ei t n iy,g tefc a t ra d as h t r fu r l us fe tfco n lot ei eqn l — n

中美幕墙风荷载计算的比较

中美幕墙风荷载计算的比较
数得 到 的 。
美 国荷 载规 范 A S C E 7 中 同样 规 定 , 对 主要 抗 风 构件 和 围护 构 件 的计 算 是
5 .阵风 系数
不 同 的 。对 嗣护 构件 的计 算 , 进 一 步 区分 为 低 矮 建 筑 ( 平 均 屋 面 高度 不 超 过
风 速是 随 机变 化 的 , 在风 的 时程 曲线 中 , 瞬时 风 速包 含 两种 成 分 , 一 种 是 1 8 . 3 米) 和高 层 建筑 ( 平均 屋 面高 度大 于 1 8 . 3 米) 。 以高层 建 筑 为例 , 其 围护 结 长 周 期 部分 , 其值常在1 0 分 钟 以上 ; 另一种是短周期部分, 常 只有 几 秒 钟 左 构 风 荷 载 的计 算 公 式 为 : P= q ( G C ) 一q : ( G C ) ,式 中 G 为 外 部压 力 系 数 , 右。 基 本风 压 就是 按 照1 0 分 钟 的平 均 风速计 算 出来 的。阵 风 系数是 在 平均 风
版) 相比, 关 于 围护结 构风 荷 载 的计 算有 较大 的 变化 。美 国现行 荷 载规 范  ̄2 0 1 0 年 出版 载规 范 中 , 幕墙 风荷 载 计 算的基 本 原理 , 以及 风荷 载 计算 公 式 中各 个 系数 的取 值 。 关键 词 : 幕 墙 工程 ; 风荷载; 规 范 比较 ; 荷 载 规范
A S C E / S E I 7 — 1 0 。本 文分析 并 比较 了中美荷
1 .引言
律, 称 为平 均 风速 梯 度 , 也 常称 为风 剖面 , 它是 风 的重 要 特性 之 一 。 由于 受到
地表摩擦的影响, 使接近地表的风速随着离地面高度的减小而降低。但当离
0 0 — 5 0 0 m以上 的 地方 , 风才 不 受地 表 的 影 响 , 能 够在 气 压梯 度 作 用下 自 由 建 筑 幕墙 是建 筑 物 的皮肤 , 是体 现建 筑 师设 计 理念 的重 要手 段 。建 筑 幕 地 3 从 而 达到 所谓 梯 度速 度 , 出现这 种 速度 的 高度 叫梯 度 风高 度 。 墙 的性 能 好 坏直 接影 响 到建 筑物 的安 全 、 美观 、 节能 、 环保 等 诸 多方 面 。抗 风 流动 ,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作者:张军锋, 葛耀君, 柯世堂, 赵林, ZHANG Jun-feng, GE Yao-jun, KE Shi-tang, ZHAO Lin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刊名: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11,38(10)被引用次数:2次参考文献(16条)1.张相庭结构风工程 20062.张相庭国内外风荷载规范的评估和展望[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3.金新阳亚太地区各国风荷载规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34.ZHOU Y;KIJEWSKI T;KAREEM A Along-wind load effects on tall buildings:comparative study of major intemational codes and standards 2002(06)5.HOLMES J D Developments in codification of wind loads in the Asia pacific 20096.周印高层建筑静力等效风荷载和响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学位论文] 19987.黄韬颖中美澳三国风荷载规范的比较 19988.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9.ANSI ASCE7-2005.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200510.Recommendations for loads on building(2004) 200411.JTG/T D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200412.DURST C S Wind speeds over short periods of time 196013.SIMIU E;SCANLAN R H Wind effects on structures 199614.KAREEM A;ZHOU Y Gust loading factor-past,present and future[外文期刊] 2003(12/15)15.ZHOU Y;KAREEM A Gust loadling factor:new molel[外文期刊] 2001(02)16.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02引证文献(3条)1.陈鑫.李爱群.王泳.张志强国内外规范自立式高耸结构等效风荷载及响应比较[期刊论文]-建筑结构学报 2014(4)2.邓洪洲.段成荫新荷载规范修订对输电塔风荷载计算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振动与冲击 2013(20)3.童乐为.金健.周锋中欧温室规范中风荷载取值的对比[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13(21)引用本文格式:张军锋.葛耀君.柯世堂.赵林.ZHANG Jun-feng.GE Yao-jun.KE Shi-tang.ZHAO Lin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期刊论文]-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

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风荷载的换算关系

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风荷载的换算关系

石油化工设计Petrochemical Design2017,34(4) 59 ~61 7 8规: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风荷载的换算关系曹孟君,\春,张维秀(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吉林132000)摘要:文章就风荷载计算方法、参数定义、计算公式等方面对中国规范A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和美国规范 ASCE/SEI7—10《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进行比较。

其中在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上两本规范基本类似,但在重现期和平均时距方面有很大区别。

《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基本风速为平均时距10 m in、重现期为50年的最大风速。

而美国规范ASCE/SEI7—10对一般 居住建筑基本风速取平均时距为3 s、50年超越概率为7%(重现期为700年)的阵风风速,其重现期长、平均时距短。

同一地点,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按美国规范取值远大于中国规范取值。

关键词:风荷载基本风压基本风速平均时距换算关系doi:10. 3969/j.issn.1005 - 8168.2017.04.015随着蓝海战略的实施,各工程设计单位涉及 的海外工程越来越多。

因此常遇到由于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下称中国 《荷载规范》)和 ASCE/SEI7—10/Minimum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2](下称美 国《ASCE规范》)的差异导致的风荷载取值不同 给工程设计 的困扰。

中国和美国 计软件也同样是按照各自的规 制的,两者 不 能简单套用。

为应海外工程的设计需要,除应 面掌握国外相关规范外,了解其与中国规范的 差异也 要。

本文从中国《荷载规范》与国《ASCE规范》的风荷载 定义和计算公式出发,风荷载计算的最重要参数一一平均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进行对比和换算。

中-美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之对比-分析

中-美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之对比-分析

中\美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之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针对美国asce/sei 7-05《建筑最小荷载规范》中的风荷载和中国gb50009-2001(2006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风荷载部分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风荷载设计原理上,美国规范与中国规范基本相同,对常规外形建筑物的设计,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体型系数的分类体系化以及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美国规范;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振系数;asce/sei 7-05;gb50009-2001(2006版);随着我国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不断参与国际招标工程,了解和掌握其它国家的规范正在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必要工作;美国规范作为世界主流标准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涉外工程所要求采用,因此对美国规范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规范与美国规范之异同,对在实际工程中很好的理解与应用两国规范具有促进作用。

计算公式对比中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以下简称“中国规范”)对垂直作用于主要承重结构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为:(1)式中:——风荷载标准值,kn/m2;——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本风压,kn/m2。

美国规范asce/sei 7-05(以下简称“美国规范”)对作用于主要承重结构建筑物表面的净设计风压p的计算如下:对刚性建筑:(2a)对柔性建筑物:(2b)对低矮建筑物:(2c)对开敞式建筑和其他结构:(3)式中:——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压力,psf(1psf=47.88026pa);、——阵风影响系数;、——外部风压系数;——内部风压系数。

基本参数对比2.1基本风速基本风速是风荷载设计输入的基本参数,但是各国对基本风速的取值是有各自标准的。

各国在制定规范的时候,涉及到以下6项的定义是不同的。

1)标准离地高度。

风速是随着高度变化的,由于地表摩擦的影响,使得离地高度越大,风速就越大,直到达到不受地表影响的梯度风高度,风速即稳定在梯度速度。

中美规范中风荷载计算的不同与对比

中美规范中风荷载计算的不同与对比

中美规范中风荷载计算的不同与对比晏琴【摘要】当空气流动时,风对工程结构件所产生的压力或吸力,被称为风荷载.风荷载的大小,与基本风压、地形、地面粗糙度、距离地面高度及建筑物体型等诸多因素有关.各国规范中,对风荷载的要求也大不相同.通过比较,对国内外3种常用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和总结,为相关设计方案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电站辅机》【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机组;风荷载;风速;计算;标准;对比;设计;参考【作者】晏琴【作者单位】上海电气斯必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64.9因为海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设计公司,所以,在结构设计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国内的设计规范,还要灵活应用外国的设计规范。

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确定荷载的取值和组合方式,是设计前的首要任务。

风荷载是建筑结构上的主要荷载之一,对于风荷载的计算,在各国的设计规范中,均有详细的解说和计算方式。

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荷载计算规范,分别为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7-10)和Uniform Building Code(UBC97)。

我国的计算规范为GB5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对于GB5009-2012与ASCE7-10和UBC97在风荷载取值上的差异及相互转换关系,国内学者已做了很多研究,但需注意的是,应避免发生2种或者3种规范混用的情况。

如按UBC97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得出了风荷载,那么就必须按照UBC97规范中相应的荷载组合进行结构分析,而不能再按其它规范进行荷载组合。

现通过实例,按3种规范中的要求,分别进行风荷载的分析和计算,可直观地发现各规范中的区别与计算上的差异。

某工程结构的顶部高度为30 m,结构类型为双向开敞、中心支撑钢结构,该工程项目位于美国,地形平坦,高为10 m、暴露类别为C、时距为3 s的风速值,为36 m/s。

中美规范风荷载设计规定对比研究

中美规范风荷载设计规定对比研究

1引言近年来,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作为总承包方承接了多项海外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项目。

很多项目要求采用美国规范作为设计标准,部分项目可以采用中国规范设计,但业主提供的风荷载参数等输入条件是基于美国规范提出的。

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由于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规定差异导致的风荷载参数取值不同给工程结构设计带来的困扰[1]。

为了适应海外工程的设计需要,了解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关于风荷载设计规定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基于中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和美国规范ASCE/SEI 7-10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3],对基本风速、基本风压和风速压力、风荷载标准值和风荷载设计压力、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暴露类别、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压系数、最小风压等风荷载设计规定做了对比研究。

2基本风速中国和美国风荷载设计规范在确定基本风速时,选取的均是年最大风速,并且选取的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类型是一致的,均为极值I型分布曲线[4]。

中国规范GB50009—2012条款8.1.2指出,基本风速是高度10m处、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的10min阵风风速,重现期为50年。

美国规范ASCE/SEI 7-10的26.3节术语和符号解释中给出基本风速是高度10m 处、暴露类别C类的3s阵风风速。

ASCE/SEI7-10条款26.5.1指出,基本风速的重现期按不同的结构安全等级采用300年、700年、1700年不同的重现期。

离地面越近,风能量受地表障碍物的影响产生的损耗就越大,因而风速就越小;反之离地越高,则风能量损耗就越少,风速也就越大。

因此,必须规定一个标准高度以便于计算和比较[5]。

中美规范对标准高度的规定是一致的,均为10m。

基本风速在这两个规范之间相互转换时,可不必考虑标准高度的影响。

地表越粗糙风能量损耗就越大,因而风速就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之对比\分析摘要:文章针对美国asce/sei 7-05《建筑最小荷载规范》中的风荷载和中国gb50009-2001(2006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风荷载部分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风荷载设计原理上,美国规范与中国规范基本相同,对常规外形建筑物的设计,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体型系数的分类体系化以及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美国规范;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振系数
随着我国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不断参与国际招标工程,了解和掌握其它国家的规范正在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必要工作;美国规范作为世界主流标准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涉外工程所要求采用,因此对美国规范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规范与美国规范之异同,对在实际工程中很好的理解与应用两国规范具有促进作用。

一、计算公式对比
中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以下简称“中国规范”)对垂直作用于主要承重结构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为:wk=βz.μs.μzw0 (1)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kn/m2。

美国规范asce/sei 7-05(以下简称“美国规范”)对作用于主要承重结构建筑物表面的净设计风压p的计算如下:
对刚性建筑:p=qgcp-qi(gcpi)(2a)
对柔性建筑物:p=qgfcp-qi(gcpi)(2b)
对低矮建筑物:p=qh[(gcpf)-(gcpi)] (2c)
对开敞式建筑和其他结构:f=qzgcf.af(3)
式中:qi——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压力,psf(1psf=47.88026pa);
g、gf——阵风影响系数;gcp、gcpf——外部风压系数;gcpi——内部风压系数。

二、基本参数对比
(一)基本风速
基本风速是风荷载设计输入的基本参数,但是各国对基本风速的取值是有各自标准的。

各国在制定规范的时候,涉及到以下6项的定义是不同的。

1.标准离地高度。

风速是随着高度变化的,由于地表摩擦的影响,使得离地高度越大,风速就越大,直到达到不受地表影响的梯度风高度,风速即稳定在梯度速度。

2.最大风速重现期。

从概率的意义上来说,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超过该最大平均风速的概率不大于某特定值,该时间间隔就称为重现期。

重现期越长,结构安全度越高。

3.平均风速的时距。

平均最大风速与时距有很大关系,时距取得越短,则平均风速值越高。

4.标准地貌类别。

地表愈粗糙,风能消耗愈厉害,平均风速愈小。

因此必须以一个标准的地貌作为基本风速的取值标准。

5.最大风速的样本。

最大风速有其周期性,每年季节性重复,因此,采用年最大风速作为一个统计样本是比较合适的,在这点上两国基本一致。

6.最大风速概率分布曲线类型。

由于最大风速涉及到概率计算,必须根据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形式,选取最符合最大风速出现规律的曲线线形。

中国规范中基本风速v0的规定是: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高10m,10min时距,按50年重现期确定的年平均最大风速。

美国规范中基本风速v的规定是:c类粗糙度场地,离地33ft (高10m,1ft=0.3048m),时距为3s的阵风风速,按50年重现期确定的年平均最大风速。

表1为中、美规范基本风速影响因素对比。

表1中、美规范基本风速影响因素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中、美规范在基本风速的定义上,仅在时距的取值上存在着不同。

以中国规范的10min为基准,对各种不同时距风速的换算比值。

可以得出中、美规范基本风速关系如下:美国基本风速v≈1.42×中国基本风速v0。

(二)地面粗糙度类别
风压沿高度的变化,与地面的粗糙度有关,我国定义与美国规范是相反的,见表2:
表2中、美规范地面粗糙度分类对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之前的asce-95版对a类粗糙度有详细定
义及描述,与我国d类相似。

从asce-95规范开始认为,大量密集建筑的城市区域,接近高大建筑物,存在复杂的局部风隧效应和尾流颤振效应等,很多情况超越了分析法能够解决的范畴,推荐在时间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风洞试验法。

(三)风振系数与阵风影响系数
风力中除了平均风以外,还有脉动风。

由于它是随机荷载,因而将引起结构的随机振动,其理论基础是随机振动理论。

中国规范的风振系数βz是考虑结构在风荷载的作用下,随时间、空间变异性、结构阻尼和周期等因素,来计算脉动风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综合系数。

中国规范规定,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和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大跨度屋盖结构,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对于外形、重量沿高度无变化的等截面结构,由于频谱比较稀疏,第一振型为主导振型,可仅考虑第一振型影响,沿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为: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ν——脉动影响系数;φz——振型系数(应由结构动力分析确定,也可采用规范近似公式或附录f确定);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美国规范的阵风影响系数g或gf作用和原理与我国规范的风振系数βz相似。

对于刚性结构:
(4)
对于柔性或动力敏感结构:
(5)
式中:iz-.——z高度处的紊流密度;q——背景响应系数;gv,gr,gq——根据规范取值系数;r——共振反应系数。

(四)体型系数与风压系数
结构体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作用于建筑物不同表面的风荷载大小。

相同风速的情况下,不同建筑物外形和相同建筑物不同表面产生的风压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规范风载体型系数μs,是风在建筑物表面引起的实际压力与来流风压的比值。

美国规范与之对应的是风压系数cp。

中国的风载体型系数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并参考了国外的资料,得出了现在规范中较为详细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表。

美国规范现阶段的风压系数,也是在边界层风洞试验基础上,结合之前的研究总结而来。

事实上,中国规范列出的体型系数,大部分根据国外规范整理而成,其中就包括美国规范。

从体型系数和风压系数比较也可看出,两者大致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规范风压系数与建筑物的外形比例相关,并随设计时考虑的风向变化。

2.美国规范各受风面(包括屋面和侧墙)细分为若干风压区,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风压系数。

这样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对于构件
和围护结构尤其如此。

3.美国风荷载规范考虑了建筑物内部风压,引入了内部风压系数,对有孔洞、门窗和开敞式建筑产生的内部风压,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定。

中国规范仅在验算围护构件及强度时,出于安全考虑,参照国外规范,规定了±0.2的内表面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三、结语
1.两国风荷载规范理论上都建立在随机振动理论的风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表达方式上,与抗震规范一致,因而较为合理且准确。

2.美国规范考虑了风载作用下结构质心与形心偏差的扭转影响,中国规范对此尚未有考虑。

3.美国规范对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动力敏感结构的脉动风载作用下的不同影响,采用不同公式加以计算,对于低矮建筑也采用了专门的规定;中国规范没有加以特别区分。

某些特殊情况的计算存在一定出入。

4.美国规范的风荷载定义了不同的风压分区,各分区的风压系数不同,这一点,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比之中国规范简化为单一的值,显得更加准确。

5.对风载敏感或特别复杂的结构,两种规范都指出,应该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体型系数或风压系数。

对于a类密集高层建筑物的大城市区,考虑到复杂的局部风隧效应和尾流颤振效应,美国规范取消了该地面粗糙度规定,建议采用风洞试验确定。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