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7deb7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4.png)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97d55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5.png)
铁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桥桩基础、承台一、原材料说明:按要求选用160-200mm坍落度,5-25mm碎石1、水泥:安徽白马山海螺PO42.52、细骨料:赣江砂3、粗骨料:宝华5~25mm4、粉煤灰:南京悦力5、外加剂:江苏博特PCA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二、计算步骤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1.15*fcu,o+1.645*σ=1.15*30+1.645*5=42.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2.7+0.46*0.07*42.5) =0.4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室内试验取w/c=0.463.计算水泥用量:查表取用水量W=240kg/m3考率外加剂减水率30%取用水量为共W1o= 240*(1-30%)=168kg/m3Co /′=Wo/( w/c)= 168/0.46=365 kg/m3Co= Co/*0.7 =365*0.7=256kg/m3考虑现场施工需要,粉煤灰超量取代法计算,系数为1.15Fo = 1.15*(Co /_ Co)=1.15*(365-256)=125 kg/m3胶凝材料总用量为=256+125=381 kg/m3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1%外加剂用量取胶凝材料的1.00%Xo=381*1.00%=3.81kg/m3Wo=W1o-Xo=164Co+So+Go+Wo+Xo+Fo=2400 ①So/( So+ Go)*100%=41%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9,Go=10925.初步配合比为:水泥=256 Kg/m3 ,砂=759 Kg/ m3,碎石=1092Kg/ m3,水=164 Kg/ m3外加剂=3.81 Kg/ m3粉煤灰=125 Kg/ m3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56:759:1092:164:3.81:125=1: 2.965:4.266:0.641:0.0149:0.488 6、基准配合比设计实拌25L各材料用量:水泥:6.4Kg 砂:18.975Kg 碎石:27.3Kg(5~16mm:10.92Kg 16~25mm:16.38 kg)水:4.1kg 外加剂:95.25g 粉煤灰:3.125 Kg 将其拌和后,初始坍落度为200mm,半小时后坍落度为195mm,扩展度58cm,凝结时间初凝为10h20min,终凝时间12h05min;含气量3.4%,泌水率1.2%。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https://img.taocdn.com/s3/m/7fc8cf7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fb11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c.png)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53e5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d.png)
一、混凝土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35;2、施工坍落度要求:180mm~220mm;3、使用年限级别:100年;4、抗渗等级:/二、设计依据1、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要求1、最大水胶比:C35≤0.50;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m3;3、设计坍落度: 180mm~220mm。
四、试验所选用原材料1、水泥:P.O42.5,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48MPa;2、粉煤灰:F类II级,符合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粉煤灰掺量20%;3、砂: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6,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4、碎石:采用5~16.0mm和16~31.5mm二级配碎石按5~16.0mm:16~31.5mm=40:60 的比例复配成5~31.5mm碎石,其质量满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5、水:自来水;6、减水剂:PCA-I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推荐掺量2.0%,减水率25%,其他技术指标满足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1计算配制强度(1)选用JGJ55-2011中4.0.1计算公式fCU,O≥fCU,K+1.645σ考虑水下混凝土的复杂水文环境,配制混凝土时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即C35水下混凝土按照C40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设计,其标准差依据JGJ55-2011中表4.0.2取σ=5.0MPɑ,即:fCU,O≥40+1.645×5=48.2MPɑ(2)粗骨料采用碎石时,其回归系数按照JGJ55-2011表5.1.2中的要求选用:ɑa=0.53,ɑb=0.20(3)使用的P.O42.5水泥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fce=48.0MPɑ。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6530f1c8d376eeaeaa3158.png)
目录一、设计依据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三、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四、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五、混凝土拌合方法步骤六、坍落度实验步骤七、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实验八、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雨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施工单位的强度标准差为5.0MPa,参赛作品统一为150mm ×150mm×150mm 的三个立方体试块,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所用原材料为:水泥: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ce f=48.0MPa,密度cρ=3.103g;cm 砂子:中砂,密度sρ=2.603cmg;石子:碎石,密度gρ=2.703g,最大粒径mcmD=40mm;水:自来水。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1.确定混凝土强度2.确定初步水灰比3.确定单位用水量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5.砂率的选定6.计算单位粗、细集料用量通过以上六个步骤计算,可将水泥粗集料、细基料的用量全部求出,得到初步配合比。
:S0:G0,W0/C0最后确定初步配合比为:C㈠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0.cu ff=k cu f.+tσ=(30+1.645×5)MPa=38.23MPa0.cu式中:0.cu f——混凝土配置强度(MPa);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kcuσ——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标准(MPa);t——强度保证率系数,当强度保证率为95%时,取值为1.645。
㈡确定初步水灰比W/C根据保罗米公式,按下列计算水灰比:)(0.B W C Af f ce cu -=回归系数A 、B 选用集料类别回归系数碎石卵石集料类别回归系数碎石卵石A0.460.48B0.070.33粗骨料为碎石 故取:A=0.46 ; B=0.07; 而MPa f ce 0.48= 56.0)4807.046.023.38(4846.0)(0.≈⨯⨯+⨯=+=ce cu ce ABf f Af C W 式中:0.cu f ——水泥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 A 、B ——回归系数; ce f ——水泥的实际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a5862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d.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引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2. 确定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根据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例如室外、室内、水下等,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
3. 选择合适的骨料: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分布。
4.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根据工程要求和水泥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5. 确定配合比初步比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初步确定配合比的比例。
6. 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初步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
7. 优化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逐步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8. 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最终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材料使用量、工程要求等信息。
三、配合比计算方法1. 水灰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类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2.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骨料的干容重,计算出骨料的用量。
3. 水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计算出所需的水量。
4. 混凝土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所需的设计体积,计算出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
5. 验证计算结果:根据配合比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2.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 配合比设计应合理选择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并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和可获得性。
4. 配合比试验应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并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1ce9aa0116c175f0e48b7.png)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一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0.85)=0.42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m wa =250×(1-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m c0=cw m c /=183/0.42=436(kg/m 3) 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0%,按着直接取代计算;m 粉煤灰1=436×20%=87(kg/m 3)m水泥1=436-87=349 (kg/m3)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水泥用量又不少于300Kg/m3,膨胀剂分别取代水泥和粉煤灰。
m膨胀剂= 436×5% = 22(kg/m3)m粉煤灰= 87×(1-5%)= 83(kg/m3)m水泥= 349×(1-5%)= 331(kg/m3)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3计算砂石用量:436+m s0+m g0+183=2410m s0/( m s0+m g0)= 41%计算得到m s0=734 (kg/m3)m g0=1057 (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减水剂用量为436×1.8%=7.8(kg/m3)7、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膨胀剂:水:外加剂=331:734:1057:83:22:183:7.8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确定1)混凝土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5-2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
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1doc
![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943600763231126edb1167.png)
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一、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P.O52.5硅酸盐水泥,II级粉煤灰,S75矿粉
2、人工中砂(中砂)、连续5~31.5mm碎石
3、缓凝高效减水剂。
4、自来水。
二、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
1、配制强度f cu,O≥1.15f cu,k =1.15×60=69.0Mpa,取72;
2、水胶比W/B=0.30 (注:C60混凝土水胶比为0.28~0.34)
3、用水量W=168 kg/m3(外加剂掺量为3.0B%时减水率为23%,根据试验确定用水量为168kg/m3 )
4、胶凝材料用量为:B=168÷0.30=560kg
煤灰F=560×0.10=56kg 、矿粉K=560×0.1= 56kg、
水泥C=B-F-K=560-56-56=448
5、砂率取38%βs= m so/(m go+ m so)×100%
6、根据质量法:m co +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cp(取2380kg/m3)
得出:水泥m co =448、煤灰m fo =56、矿粉m ko =56、碎石m go=1022 、人工砂m so =626、水m wo =168、外加剂A=16.8(实际计算重量为:
16.8×含固量24%=4kg)
3
经试配:7天抗压强度为61.9,达到设计强度的103%,28天抗压强度为72.3达到设计强度的120%。
c15CFG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doc
![c15CFG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dd1f32ee06eff9aef80725.png)
C15CFG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均通过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所检定合格,试验室、标养室,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的选用1、水泥:选亚东牌普通42.5硅酸盐水泥,依据GB/T175-2007、GB/T1346-2001及GB/T1345-2005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2007规范要求,详见下表表12、细骨料:选用巴河砂石厂河砂,依据JGJ52-2006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及GB/T14684-2001标准要求,详见下表表23、粗骨料:选用阳新4.75~26.5mm连续级配碎石,依据JGJ52-2006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及GB/T14685-2001标准要求,详见下表表34、水:混凝土拌和站内井水,符合JGJ63—2006规范要求。
5、掺合料:选用阳逻电厂II级粉煤灰,符合GB/T1596-2005标准要求,其各项指标见试验报告。
6、外加剂:选用西卡1220聚羧酸减水剂,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要求,其各项性能指标详见厂家产品试验报告。
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及《铁路混凝土与砌体体施工规范》TB10210-2001,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C15CFG混凝土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计算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δ=21.58Mpa(δ=4)2、计算水胶比:f ce=42.5×1.13=48.03 MPa水/胶=a a×f ce/f cu.o+a a×a b×f ce=(0.46×48.03)/(21.58+0.46×0.07×48.03)=0.95(取0.60)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根据西卡外加剂减水情况扣除其中含水量及经验选定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水量m wo=190Kg/m33、计算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总胶材=m wo/(水/胶)=190/0.6=317Kg/m3粉煤灰占总胶凝材料量的30%计算,粉煤灰用量为:m f0=317×30%=95kg/m3水泥用量为:m c0=317-95=222kg/m3调整后m c0为220 kg/m3,m f0为100kg/m3;胶凝材料总量为320 kg/m3。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1fe67e1ed9ad51f01df247.png)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P102.坍落度:180±20mm三原材料1.水泥:新乡春江水泥厂P.O42.5级。
2.掺和料:巩义怡晟Ⅱ级粉煤灰。
3.中砂:产地禹州,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
4.碎石:产地荥阳贾峪,为5~20 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5~10 mm,2#料为10-25mm,掺配比例为20%﹕80%。
5.外加剂:河南新乡科之杰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8 %-2.0%。
6. 膨胀剂:河南铝成聚能,参量为胶凝材料的10%。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30+1.645×4=36.6 MPa2.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 ( f cu,0+αa×αb×f ce)=0.53×48/ (36.6+0.53×0.2×48) =0.61按JGJ55-2000表4.0.4校核耐久性要求,结合经验确定W/B=0.46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225kg/m3测得减水剂减水率18%,m wa=m wo×(1-β)=225×(1-0.18)=184.5 kg/m3,取179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 W/B) =179/0.46=389.1 kg/m3,取390 kg/m35.选取粉煤灰取代量为23%。
计算粉煤灰用量390×23%=89.7kg/m3取90 kg/m3,故水泥用量为300kg/m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水工标准)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水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31ca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9.png)
40
80
人工砂石料
110-125
100-120
90-115
根据材料检验结果,复合胶凝材料28天强度为38MPa
石子粒径最大为40mm,用水量取值为115kg/m3
掺合料掺量,根据要求粉煤灰掺量为20%。ρf=2500 kg/m3。ρc=3000 kg/m3
砂率取值:用人工砂石料,二级配砂石,砂率取值35%,砂表观密度ρS=2650 kg/m3,石表观密度为ρG=2700 kg/m3
外加剂掺量为1.2%。
含气量取值:根据经验,含气量取值为2.5%
4、配合比计算过程:
W/(C+F)=K1
F/(C+F)=K2
S/(S+G)=K3
W+C/ρc+F/ρf+S/ρS+G/ρG=1000-10Va
经过计算,得出碾压配合比如下:
水胶比
水泥
粉煤灰
砂
石
水
外加剂
含气量
0.63
146
36
748
1389
115
2.7
2.5%
碾压混凝土配合Biblioteka 设计书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保证率:
达到设计强度的115%,设计强度为C30,设计强度为34.5MPa
2、碾压混凝土的工作度(VC值),取值为15S
3、配合比设计参数:
水胶比:R90=ARcf28((C+F)/W-B)
其中:A取值0.811,B取值0.581
用水量参考值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c23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0.png)
2023-10-27
目 录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方法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实践案例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济效益分析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 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
总结词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泵性,以便于 通过管道输送。此外,还应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 学性能,以满足工程要求。
详细描述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使用合适的泵送剂和减 水剂,以获得良好的可泵性和工作性能。同时,应选 择合适的水泥强度等级和粗细骨料级配,以确保获得 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管道输送 的距离和高度,以确定合适的坍落度和压力。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
总结词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具有高耐久性、高强度、高 工作性能和高体积稳定性。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配合 比设计,可以获得优异的性能表现。
详细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采用优质水泥和骨料, 并添加适量的高性能外加剂和掺合料。在设计过程中, 应进行详细的材料选择和试配,以确保获得优异的工作 性能和力学性能。此外,还应考虑耐久性要求,如抗冻 性、抗渗性和碳化性能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济效益 分析
材料成本分析
水泥、砂、碎石和水的消耗量
根据配合比设计方案,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减少水泥、砂、碎石 和水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
优化配合比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砂、碎石和水等材料的消耗量,从而减少材料采购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cb4d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3.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该工程的结构形式为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从 C15 到 C50 不等。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要求,特进行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4、原材料的性能检测报告三、原材料1、水泥品种:选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强度等级:425 级性能指标:初凝时间为_____分钟,终凝时间为_____分钟,安定性合格,3 天抗压强度为_____MPa,28 天抗压强度为_____MPa。
2、细骨料品种:选用河砂细度模数:_____含泥量:_____%泥块含量:_____%3、粗骨料品种:选用碎石最大粒径:_____mm级配:连续级配含泥量:_____%泥块含量: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_____%4、外加剂品种: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_____%5、掺和料品种:选用粉煤灰(F 类Ⅱ级)细度(45μm 方孔筛筛余):_____%需水量比:_____%6、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四、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强度等级C1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2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2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4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4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5MPa,设计强度值为_____MPa。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8796444b307e87101f6965f.png)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资料:1、标号:C302、用途:寥水大桥盖梁3、材料:325水泥(湖南骏龙水泥厂),砂(黄桥砂场),碎石(义夫碎石场)水(普通饮用水)4、要求:二、设计要求:1、最小水泥用量为300㎏/m3;2、砂率为30%~35%;3、坍落度为30~50㎜;4、水灰比为0.4~0.6。
三、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和比1)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30MPa,由表查得:标准差σ=5.0MPa。
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取γc=1.10)f ce=γc f ce,k=1.10×32.5=35.75(MPa)计算混凝土水灰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38.2MPa ,水泥实际强度f ce =35.75 MPa 。
取A=0.46,B=0.073) 选定单位用水量已知坍落度为30~5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
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o =180㎏/m 34) 选定单位用灰量由w/c=0.44,m wo =180㎏/m 3m co = m wo = 180 = 410 (kg/m 3)w 0.44 c5)砂率(βs ) 取βs =35% 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已知:m co =410kg/m 3,m wo =180kg/m3,βs =35% 取ρcp =2400 kg/m 3w =Af ce = 0.46×35.75= 0.44cf cu,o +Abf ce38.2+0.46×0.07×46.8m so+m Go=m so m so+m Go =βsρcp-m co-m wo{m so+m Go=m so m so+m Go ×100%=0.352400-410-180{求出砂石用量为:m so=633kg/m3m Go=1177kg/m3得出初步配和比为:m co:m wo:m so:m Go=410:180:633:1177四、试配与调整1、试配0.03375m3后m co:m wo:m so:m Go=13.84:6.08:23.74:39.722、实测T=40mm3、最终配合比m co:m wo:m so:m Go=410:180:633:11774、试件试压强度湖南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竹城路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抗折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抗折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86384524de518974b7d5d.png)
抗折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1、材料说明原材料: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C32.5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73;碎石4.75-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设计抗折强度4.5Mpa为中等交通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fc=fr/1-1.04cv+ts=5.18Mpa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按表取值0.12s: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t:按表取值0.462)水灰比(W/C)的计算W/C=1.5684/fc+1.0097-0.3595fs=0.4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查表确定砂率(βs)=33%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Wo=104.97+0.309sl+11.27c/w+0.61sp=140g/m3Sl:坍落度(mm)取值20Sp:砂率(%)C/w:灰水比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3505)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mgo=2450βs=mso÷(mso+mgo)×100砂(m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go)用量1313 kg/m3;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848:3.751水灰比=0.4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10.5 kg水=4.2 kg砂=19.41kg碎石=39.39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0.03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书
设计依据:
设计要求: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雨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施工单位的强度标准差为4.0MPa,参赛作品统一为150mm×150mm×150mm 的三个立方体试块,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所用原材料为:
水泥: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fce=46.0MPa,密度ρc=3.10g/cm3;
砂子:中砂,密度ρs=2.60g/cm3;
石子:碎石,密度ρg=2.70g/cm3,最大粒径Dm=40mm;水:自来水。
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o
f cu.o=f cu.k+t =(25+1.645×4)MPa=31.58MPa
2、水灰比计算W/C
根据保罗米公式,按下列计算水灰比:
f cu.o=Af ce(C/W-B)
回归系数A、B选用
粗骨料为碎石故:A=0.46 ; B=0.07; 而f ce=46.0MPa
W/C= Af ce/( f cu.o+ ABf ce)=0.46×46/(31.58+0.46×0.07×
48)≈0.64
查表5.17,
表5.17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根据耐久性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65,取W/C=0.64
3、确定用水量W o,查表5.15
表5.15 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Kg/m3)
取W o=175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 O=W O×C/W=175/0.64≈273.44㎏
查表5.17,最小水泥用量为260㎏,故取C O=273.44㎏
5、确定含砂率S P
查表5.16
表5.16 混凝土砂率选用表
取S P=35%
6、计算砂、石用量
用绝对体积法:
G O/ρg+S O/ρS=1000-C O/ρC-10α-W O
S O/( S O+ G O)=35%
取α=1
G O/2.70+S O/2.60=1000-273.44/3.10-10 -175
S O/( S O+ G O)=35%
得S O=678.34㎏G O=1259.77㎏
因为1m3混凝土材料用量(㎏)为:C O=273.44;W O=175;S O=678.34;G O=1259.77
C O:S O:G O=273.44:678.34:1259.77 W O:C O=0.64
若以水泥质量为1,则初步配合比:C O:S O:G O=1:2.48:4.61 W O:C O=0.64
二、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配制15L混凝土拌合物,按绝对体积
法的配比计算材料用量:
C bo=C o×15/1000㎏=273.44×15/1000≈4.10㎏
W bo=W o×15/1000㎏=175×15/1000≈2.63㎏
S bo=S o×15/1000㎏=678.34×15/1000≈10.18㎏
G bo=G o×15/1000㎏=1259.77×15/1000≈18.90㎏
将上述材料手工拌合均匀、调整,观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
性,测定坍落度值大小,计算出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假若测得的
坍落度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调整方法:
当测得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35~50mm)施工要求,可保持
水灰比不变,掺入5%或者10%的水和水泥进行调整;
当坍落度过大时(>50mm),可保持砂率不变,增加5%或
者10砂和石子;若粘聚性或保水性不好,则需增加砂子,适当提
高砂率,尽快搅拌均匀,重做坍落度测定直到和易性符合要求为
止。
坍落度测定记录如表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与调整表
同时,在拌制混凝土中利用用量筒测混凝土表观密度(ρ)。
数据记录如表
混凝土表观密度记录表
ρ= (m2-m1)×1000/V=
三、实验步骤
1)清点实验仪器设备。
2)称量根据计算书按试拌用量称取各材料。
3)将拌板、拌铲、坍落度筒、捣棒等用湿布湿润,将砂倒
在拌板上,然后加入水泥,用铲自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来回重复,直至充分混合,颜色均匀,再加上石子,翻拌至混和均匀为止。
4)将干混物堆成堆,在中间形成一凹槽,将与称量好的水倒约一半在凹槽中(勿使水流出),然后仔细翻拌,铲切,并徐徐加入剩余的水,继续翻拌,铲切,每翻拌一次,用铲在拌合物上铲切一次,直到拌合物均匀为止。
拌和时间从加水时算起,搅拌时间为4—5分钟。
5)把坍落度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6)把拌和好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铁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向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在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陈落到低于筒口,则应及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7)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提高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8)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最高
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值(以mm为单位,精确至5mm)
9)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果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进行测定。
如第二次仍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备查。
10)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评定坍落度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无此现象则表明保水性好。
11)坍落度的调整:当测得拌合物的塌落度小于实验要求(<30mm),可保持水灰比不变,掺入5%或者10%的水和水泥进行调整;当塌落度过大时(>50mm),可保持砂率不变,增加5%或者10%砂和石子;当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与要求值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相应增加、减少用水量进行调整。
12)若粘聚性或保水性不好,则需增加砂子,适当提高砂率,尽快搅拌均匀,重做塌落度测定直到和易性符合要求为止。
参考资料:
1、《土木工程材料》主编:彭小芹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55-2000)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4、《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与题解》(重庆大学出版社)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