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蒸馏-李伟
膜蒸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膜蒸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刘羊九;王云山;韩吉田;任天健【期刊名称】《化工进展》【年(卷),期】2018(037)010【摘要】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简单、脱盐率高等特点,在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果汁浓缩等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膜蒸馏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当前膜材料的研究方向.综述了直接接触式、气隙式、真空式和气扫式4种基本膜蒸馏形式和几种改进的膜蒸馏形式的传热传质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可再生能源以及工业低温余热驱动膜蒸馏的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驱动膜蒸馏技术、太阳能热泵耦合驱动膜蒸馏技术、太阳池膜蒸馏技术、地热能梯级利用驱动膜蒸馏技术和低温余热驱动膜蒸馏技术等,并指出其发展方向.最后,探讨了膜蒸馏技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总页数】11页(P3726-3736)【作者】刘羊九;王云山;韩吉田;任天健【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约翰内斯堡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约翰内斯堡 2006,豪登,南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相关文献】1.真空膜蒸馏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赵书华; 霍达; 王树立; 李晓; 崔佳伟; 赵梦杰2.膜蒸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刘倪佺3.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J], 邹士洋;张建平;伍俊荣;丁冰泉;仇顺海4.膜蒸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J], 汪瑶;李天祥;朱静5.膜蒸馏用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J], 李红宾;刘恒吉;石文英;张海霞;覃小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FE中空纤维膜蒸馏高盐废水浓缩实验研究

PTFE中空纤维膜蒸馏高盐废水浓缩实验研究
王付杉;李继超;邢玉雷;韩克鑫;徐国荣
【期刊名称】《盐科学与化工》
【年(卷),期】2024(53)3
【摘要】文章选择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含氯化钠(NaCl)高盐废水,以疏水性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为载体,采用真空膜蒸馏的方式进行浓缩处理实验研究,研究各操作条件对膜通量和截盐率的影响,并验证实验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膜下游侧压力增加,膜通量会逐渐降低;废水料液流量和料液温度的增加均有助于提高膜通量;废水料液浓度的增加,会抑制传质过程,降低膜通量。
各操作条件对膜截盐率的影响很小,膜截盐率一直保持在99.8%以上,说明PTFE中空纤维膜蒸馏用于高盐废水浓缩具备可行性。
【总页数】4页(P29-31)
【作者】王付杉;李继超;邢玉雷;韩克鑫;徐国荣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TQ028.8
【相关文献】
1.PTFE中空纤维膜用于浸没式真空膜蒸馏脱盐的研究
2.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技术处理浓海水
3.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技术处理浓海水
4.大连化
物所PTFE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技术成功应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项目5.PTFE中空纤维膜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抗污染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膜蒸馏领域专利技术综述

方啸字
摘要
膜 蒸馏 技 术 是 用 于 海 水 淡 化 、超 纯 水制 备 、废 水 处 理 的 关键 技 术 ,也 是 我 国 循 环经 济发展 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 文介 绍 了膜 蒸馏 技术 的总况和构成 ,基于 专利梳理 了中国、美国、 日本膜 蒸馏 的技 术演进和研 究热点的 变化。
燥 ,制 得的蒸 馏水 空 前的 纯净 。 ( 3 )复合 裂隙蒸馏膜膜件及装置。该发 明旨在提高 产 水 质 量 和 产 水 量 ,如 图 1 所 示 ,装 置 由高 分 子 材 料 热 传导版1 和耐 温 疏 水 膜 2 组 成 ,高分 子 材 料 热传 导 板 1 一 侧 为 平 面 ,另 一 侧 上 设 有 若 干 个 凸 点 ,相 邻 凸 点 的 间 距 为 1 . O mm ~1 . 5 mm ,凸点高 度为 0 . 3 mm ~0 . 5 mm。 2 . 2 美 国膜 蒸 馏 技术 的发展 ( 1 )海 水淡 化 的 设备 。如 图2 所 示 ,该 专 利 利 用 平 板 微 孔 疏 水 膜 制 成 的螺旋 型膜组件 , 使 原 料 液 与 蒸 馏 液 反 向流 动 ,原 料 液 可 以 有 效 吸 收 馏 出 液 冷 凝 时 放 的 冷 凝
一
推广技术
中 国 科 技 信 息 2 0 1 4 年 第 0 2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l O N J a n - 2 0 1 4
1 .
l
图3 海水淡化环形波节管降膜蒸发器
审查过 程 : 审查 员通 过全 面 阅读本 申请的原 始 申请 文 件 了解 到 ,本 申请 的 目的在 于提 高 蒸发 效 率 ,进 而进 一 步 提 高海 水 淡化 产 量 。基 于对 本 领域 技术 背 景 的完 整 了解 ,
乳液静电纺丝制备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可用于膜蒸馏

・86・膜科学与技术第39卷Membr Sci,2007,304:8—23.[22]Ke X B,Zheng Z F,Zhu H Y,氏al.Metal oxidenanofibres membranes assembled by spin-coatingmethod[JJ.Desalination,2009,236:1—7.[23]Ma X H,Xu Z L,Ji C Q,et al.Characterization,separation performance,and model analysis of STPP-chitosan/PAN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membranes[J]・J Appl Polym Sci,2011,120:1017-1024. [24]Wang N,Zhang G,Wang L,et al.Per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acetic acid using NH2-Ui()-66/PEI mixedmatrix membranes[J].Sep Purif Technol,2017,186:20-27.[25]顾瑾,李俊俊,孙余凭,等.聚乙烯醇膜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1074-1080. [26]Ma X H,Yang Z,Yao Z K,et al.A facile preparation of novel positively charged MOF/chitosan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J].J Membr Sci,2017,525:269-276.[27]Smith S J D,Konstas K,Lau C H,et al.Post-synthetic annealing:Linker self-exchange in UiO-66andits effect on polymer-metal organic framework interac-tion[J],Cry s t Growth Des»2017,17:4384—4392.Preparation of UIO-66-NH2pervapo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hydration of ethanolZHONG Hua',XIE Haoran2,MA Xiaohua2,XU Zhenliang2(1.Shanghai SECCO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Shanghai201507,China;2.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Structure Material Chemical Engineering,Membrane Scienceand Engineering R&D Lab,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East China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Abstract: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aterial modified pervaporation membrane is an eternal research hotspot of pervaporation technology・In this work,UI()-66-NH2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Polyacrylonitrile(PAN)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and was used as the base membrane of composite membrane after alkali treatment.The active separation layer consisting of sodium alginate(SA),polyvinyl alcohol(PVA)and UIO-66-NH2was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PAN by spin-coating,followed by cross-linking with maleic acid.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SA, PVA and UIO~66-NH2on the morphology,hydrophilicity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meation flux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as up to905g/(m2・h),along with a separation factor of308by dehydration85%(mass fraction)ethanol solution at75°C・Key words:UIO-66-NH2;PVA;SA;pervapo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alcohol water separation乳液静电纺丝制备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可用于膜蒸帽据易丝帮2019年5月9日讯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李玉平研究员以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为原料.首次采用无旋转集电极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种环保型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并进行了高温烧结.此外,作者研究了PTFE/PEO质量比和烧结温度对所得薄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制备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兼具电纺纳米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的优点,具有孔隙率高(82%以上)、自支撑性好、超疏水性好等优点.膜烧结在380°C具有最高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杨氏模量.破坏时应变分别为30.5MPa,53MPa和315%.制备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渗透通量约为工业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4.6~ &8倍,比文献报道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渗透通量高3.2-11.6倍.此外,所制备的膜在长期和不断升高的盐度实验中表现出高而稳定的通量,表明其在膜蒸®(MD)的应用,甚至在高盐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Novel PTFE hollow fiber membrane fabricated by emulsion electrospinning and sintering for membrane distillation"为题目发表于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上.(摘自中国膜工业协会官网)。
导电膜膜蒸馏研究进展

DOI :10.19965/ki.iwt.2023-0637第 44 卷第 4 期2024年 4 月Vol.44 No.4Apr.,2024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导电膜膜蒸馏研究进展张棱威,宁荣盛,袁江,于水利(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 ] 膜蒸馏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处理高含盐水的节能技术,然而目前使用过程中面临膜污染严重、润湿等问题。
导电膜利用外加电场所带来的静电排斥、电化学氧化还原、焦耳加热等作用,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膜蒸馏过程中膜污染、润湿和温度极化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概述了膜蒸馏的结构、原理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对比了导电膜在膜蒸馏中采用电容模式、电阻模式和交流电模式运行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各运行模式的特点。
电容模式主要通过静电排斥、电化学氧化还原、电致气泡等作用解决污染和润湿问题,电阻模式通过更高的电压形成更高的蒸汽压和纯水通量,并通过焦耳加热减轻生物污垢,交流电模式通过极性交换使得污垢层变得松散从而防止膜污染。
最后详细阐述了导电膜膜蒸馏的处理效能、抗污染效能、抗润湿效能和抗温度极化性能,从而为导电膜膜蒸馏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膜蒸馏;导电膜;膜污染;膜润湿[中图分类号] P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829X (2024)04-0030-08Research of conductive membrane distillationZHANG Lengwei, NING Rongsheng, YUAN Jiang, YU Shuil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Engineering , 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 Membrane distillation is 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that utilizes low -grade energy to treat highly saline water, however, the current use of the technology is faced with serious membrane fouling, wetting and other prob⁃lems. Conductive membrane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ability of alleviating the problems of fouling, wetting and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electrochemical redox and Joule heat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were summarized, with emphasis on introducing and comparing the structure, ac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pacitive mode, resistive mode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mode op⁃eration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The capacitive mode mainly solved the fouling and wetting problems through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electrochemical redox, and electrically induced bubbles, while the resistive mode created higher vapor pressure and pure water flux through higher voltage and reduced biofouling through Joule heating, and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mode prevented the formation of contamination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polarity, which made the fouling layer loose. Finally,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nti -fouling efficacy, anti -wetting efficacy and anti -temperature polarization of the conductive membrane distillation were elaborate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ductive membrane distillation in engineering.Key words : membrane distillation; conductive membrane; membrane fouling; membrane wetting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热法(多级闪蒸和多效蒸馏)、膜法(反渗透和正渗透)和热膜耦合法(膜蒸馏)〔1〕。
膜蒸馏技术在卤水浓缩中的应用研究

膜蒸馏技术在卤水浓缩中的应用研究张一瑶;张志强;刘玉强【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6【摘要】为解决传统盐湖卤水蒸发生产周期长和盐湖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试验采用MgCl2溶液和透射电镜对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微孔疏水膜进行筛选,研究了在进料液温度为30~60℃、循环流量为300 ~ 900 mL/min的条件下进料溶液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一里坪卤水进行浓缩实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德国默克密理博的膜的膜通量大于其他3种膜的膜通量;(2)随着料液温度的升高、循环流量的增大,膜通量增加,盐截率在实验时间内均大于99%;(3)随着重复使用次数增加,膜通量逐渐减小.处理卤水时可在短时间内将料液浓缩甚至析出晶体且渗透侧得到的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总页数】7页(P39-45)【作者】张一瑶;张志强;刘玉强【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相关文献】1.膜蒸馏-结晶耦合技术在卤水镁盐分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J], 牛辉哲;张志强;毕秋艳;李小松;蒋南洋2.离子置换浓缩技术在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J], 胡珺;贾本康;高扬;王立文3.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J], 张绍栋;罗维斌;王亮;刘久波;吕志斌;张晓冬;蔡进福4.AOTF-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浓缩六味地黄丸提取浓缩过程理化指标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J], 胡浩武;耿炤;王木兰;杜育华;梅玲华;孙晓波5.膜分离技术在海洋鱼蛋白肽除杂浓缩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J], 左伟;任增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技术处理浓海水

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技术处理浓海水刘加云;朱海霖;郭玉海;陈建勇【摘要】通过调节挤出头的尺寸和拉伸倍数,制备出4种不同壁厚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将PTFE中空纤维膜制成膜组件,采用真空膜蒸馏(VMD)技术处理浓海水.研究了PTFE中空纤维膜的壁厚和孔径、料液温度和流速、冷侧真空度等对产水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膜丝壁厚、增加膜孔径、提高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和冷侧真空度均可增加产水通量.但产水通量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减小.整个实验过程中,4种PTFE中空纤维膜的脱盐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且不受操作条件的影响.【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7【总页数】6页(P383-388)【关键词】PTFE中空纤维膜;真空膜蒸馏;浓海水【作者】刘加云;朱海霖;郭玉海;陈建勇【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5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如反渗透、多效蒸发和多级闪蒸,一般其淡水回收率为40%~55%,从而产生大量含盐量较高的浓海水[1]。
海水淡化厂目前处理浓海水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直接排回海中。
浓海水含盐量较高,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又添加阻垢剂、杀生剂等化学试剂,因此浓海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3]。
高浓高纯的浓海水可以直接用于纯碱和氯碱行业。
从浓海水中可提取钾、溴,制镁等,其浓度越高,经济效益越显著。
膜分离技术对无机盐、大分子等不挥发性组分的截留率接近100%,并且可以处理高含盐量的浓水[4-5]。
2010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授奖项目

10J134
大型LNG储罐制作安装成套技术
1.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1.向苍义,2.段彤,3.唐志和,4.邹利,5.蒋小波,6.闫军,7.周永光,8.雍自祥,9.朱元明
29
10J138
沁水盆地千亿方大型煤层气田开发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36
10J169
海洋石油FPSO生产半实物仿真系统
1.天津理工大学
1.魏克新,2.高强,3.董超,4.王云亮,5.董海杰,6.曾卫军,7.韩淼
37
10J170
煤矿用高性能节能叠层阻燃输送带
1.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1.贾剑珉,2.吴建国
38
10J190
氯氢干燥废硫酸回收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新疆石河子中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授奖项目
(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评审编号为序)
科技进步二等奖
序号
评审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10J007
钢丝帘布压延机组研制(XYG-4S1300XYG-F4S1300)
1.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孙桂娟,2.黄树林,3.展恩华,4.颜贵春,5.王方义,6.吕海峰,7.王冬梅,8.毕建坤,9.石繁章,10.王德旭
1.姚志龙,2.葸雷,3.郭文莉,4.丁福臣,5.肖贡程,6.刘卫国,7.宿树权,8.李旸,9.尹振晏,10.赵如松
21
10J097
正丁基异氰酸酯连续光气化合成工艺产业化开发
1.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2.青岛科技大学
1.姜育田,2.季玉祥,3.谭心舜,4.姚修宇,5.毕荣山,6.程华农
双氧水浓缩技术研究

研究与开发化 工 设 计 通 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76·第47卷第1期2021年1月双氧水(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工原料,现已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化学合成、废水处理、电子等领 域[1]。
目前工业品双氧水浓度有27.5%、35%、50%、60%、70%等规格,市场是比较常见的是27.5%,并且从双氧水主装置直接生产出的大多都是27.5%~32%的稀品,与浓品(50%以上)相比较,稀品稳定度较差,销售市场运输半径仅200~300km ,而需要更高浓度的产品则要经过浓缩工序。
随着近年来市场对双氧水浓品需求量不断提升,建设双氧水浓缩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提升产品稳定度,还可降低单位有效质量的运输成本,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因而,研究双氧水浓缩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安全环保设计、生产消耗等非常 必要。
1 双氧水生产方法双氧水实验室合成及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有:电解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葸醌法和氢氧直接合成法 等[2]。
由于电解法能耗较高且生产能力偏低,异丙醇法原料异丙醇消耗大,氧阴极还原法产品浓度较低等,使得这些方法均已被淘汰。
氢氧直接化合法较葸醌法成本大幅降低,但生产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 生产。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双氧水装置均采用葸醌法技术,其主要工艺原理及流程为:循环工作液中的蒽醌(EAQ )在氢化塔内和氢气(H 2)反应生成含氢蒽醌(EH 2AQ )的氢化液;氢化液中的氢蒽醌(EH 2AQ )在氧化塔内被空气氧化生成含过氧化氢(H 2O 2)和蒽醌(EAQ )的氧化液;氧化液在萃取塔内与纯水逆流萃取,萃取塔底部出料粗双氧水经净化塔处理后即为双氧水稀品,萃取塔顶部出料萃余工作液经后处理工序(碱洗或真空脱水)循环使用又回至氢化塔。
化学反应原理为:氢化反应:EAQ+H 2 → EH 2AQ ,氧化反应:EH 2AQ+O 2 → EAQ+H 2O 2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膜蒸馏法分离乙醇水溶液的研究

膜蒸馏法分离乙醇水溶液的研究
郑凯;王长进;吴超亮;金江
【期刊名称】《水处理技术》
【年(卷),期】2009(35)7
【摘要】采用改性后的陶瓷膜管,对低浓度乙醇水溶液进行了膜蒸馏的试验研究。
重点考察了膜蒸馏过程的操作参数对膜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膜通量随着乙醇浓度、膜两侧温差和真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分离因子则随乙醇质量分数、膜两侧温差和真空度增加而减少。
【总页数】3页(P31-33)
【关键词】陶瓷膜;膜改性;膜蒸馏;通量;分离因子
【作者】郑凯;王长进;吴超亮;金江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8.8
【相关文献】
1.真空膜蒸馏法分离乙醇溶液的研究 [J], 顾蓓蓓;胡啸林
2.真空膜蒸馏法分离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试验研究 [J], 陈冰冰;郑三龙;段小林;高增梁
3.乙醇水溶液真空膜蒸馏分离过程的模拟分析 [J], 陈冰冰;高增梁;郑三龙
4.气隙式膜蒸馏法分离浓缩透明质酸水溶液的研究 [J], 孙宏伟;任佚凯;李家玲
5.聚1-三甲基硅基丙炔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的研究Ⅰ.PTMSP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传质的基本特征 [J], 刘元祚;吴迎新;郑国栋;邱雪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蒸馏实验班级:应化产11301 序号:07 姓名:李伟一 实验目的ⅰ.认识和理解膜蒸馏的工作原理。
ⅱ.测定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的跨膜通量和膜蒸馏系数,并认识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ⅲ.测定真空膜蒸馏(VMD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的跨膜通量和传热系数,并认识其随流量的变化规律。
ⅳ.学会物性数据的查阅、计算方法,了解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二 实验原理本装置采用疏水膜,在平面膜组件中进行DCMD 和VMD 实验。
在DCMD 实验中,于不同温度下测定跨膜通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膜蒸馏系数;在VMD 实验中,于不同流量下测定跨膜通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膜组件的传热系数。
本实验引入了计算机在线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加快了数据记录与处理速度。
(1)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实验原理膜蒸馏技术是膜技术与常规蒸馏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利用挥发性组分在膜两侧的蒸差实现该组分的跨膜传质。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原理如图6-1所示。
温度不同的两股水流分别与膜两侧直接接触,形成膜表面的热侧与冷侧。
热侧表面的水蒸气分压高于其在冷侧表面之值,在此压差的作用下,水蒸气分子发生跨膜传质现象,到达冷侧表面,并在此冷凝。
这样,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热侧料液质量的变化量得到DCMD 的跨膜传质速率N (跨膜通量)。
膜通量是指膜蒸馏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面积蒸发掉的水的质量。
膜蒸馏实验过程中,由于水透过膜的蒸发作用,热水槽中的贮水量随时间减少(实验装置中是将热水槽位于电子天平上的),即电子天平的示数减少。
实验中,当料液(热流体)渗透液(冷流体)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启动秒表,同时读取并记录此时天平示数1m (单位:g );经过3~min 5,停秒表,同时读取并记录此时天平示数2m 和秒表走过的时间τ。
膜通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Am m N τ21-=(6-1) 其中A 为实验所用膜的有效面积,此置A =0.005m 2;膜通量N 的单位为g/(m 2· s)。
一般认为跨膜通量与膜两表面处的蒸汽压差成正比: )(pm fm p p C N -= (6-2)其中C 称为膜蒸馏系数,它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升高。
p fm 和p pm 分别为热测和冷侧膜表面处的蒸汽压,其值可根据该处的温度用安托万因方程计算。
流体流过国体表面时,如果两者的温度不同,会在流体主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形成温度边界层。
DCMD 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即热侧膜表面处流体温度低于热侧主体温度、冷侧膜表面处流体温度高于冷侧主体温度,这种现象称为“温度极化”。
显然,温度极化现象的存在使膜两侧的实际蒸汽压差低于按主体温度计算的蒸汽压差,这种现象越严重,则跨膜传质的推动力越小,传质速率越低。
温度极化现象的严重程度用温度极化系数(TPC )的大小衡量,其定义式如下: pf pm fm t t t t TPC --=(6-3)其中t fm 和t pm 分别为流体在热侧和冷侧膜表面的温度,而t f 和t p 分别为两种流体主体的温度。
因此TPC 的物理意义可以了解为:两流体的温差中被直接用于作为膜蒸馏传质推动力的一部分。
由TPC 得定义可以看出,欲计算TPC 需要先求出fm t 和pm t 。
可以导出定态时DCMD 的膜表面温度计算式如下:)1()/(δααδαααδp mf mf f p f p f mfm k k HN t t t k t ++∆-++=(6-4a))1()/(δααδαααδf mp mp p f p p f mpm k k HN t t t k t ++∆+++= (6-4b )式中 ∆H ─ 热侧流体的相变焓;δ─ 膜的厚度;m k ─ 膜的混合热导率,即膜材料与空气的平均热导率,本装置δ/m k之值取℃/11002∙m W ; f α、p α─ 分别为膜两侧对流传热系数,本实验中其值采用如下经验关联式(以热侧计算为例)。
热侧流速的计算: )组件流道高度()组件流道宽度(热侧流量b a u f ⨯=s m / (6-5)膜组件流道当量直径的计算: ba abd e +=2 m (6-6) 本装置膜组件流道高度为m a 002.0=,膜组件流道宽度为m b 06.0=。
热侧雷诺数: μρu d e f =Re (6-7)热侧普朗特数: λμp f c =Pr (6-8)热侧努塞尔数: 33.0678.0Pr Re 19.0=Nu (6-9) 热侧对流传热系数: ef d Nu λα∙=W/m 2·K (6-10) 冷侧流速的计算(方法与热侧相同):略。
(2)真空膜蒸馏的实验原理真空膜蒸馏的工作原理如图6-2所示。
VMD中,在料液(热侧)一侧发生的物理过程与DCMD 过程类似,水在热侧膜表面处也能表现较高的蒸汽压;在冷侧,不像DCMD 那样采用低温液体的循环将跨膜蒸汽\冷凝,而是利用真空设备在该侧建立一定的真空度,透过膜的蒸汽被真空泵抽到冷凝器中冷凝。
由于膜冷侧压力很低,VMD可以获得较大的跨膜通量。
真空膜蒸馏跨膜传质通量可以用如下的方程描述:p RT Mp r p RT M r N mm i m ∆+∆=)(125.0)(064.125.0μθδεθδε(6-11)式中 r ─ 膜平均孔半径, ; θ─ 膜孔的曲折因子; ε─ 膜的孔隙率; δ─ 膜的厚度,m ;i p ∆─ 挥发性组分在膜两侧的蒸汽压差,Pa ; M ─ 水的摩尔质量,kg/kmol ; R ─ 通用气体常数,8.314kJ/kmol·K ; m T ─ 膜内平均温度,℃; m p ─ 膜内平均压力,Pa ;μ─ 挥发性组分在膜孔内的黏度,Pa·s ; p ∆─ 膜两侧的总压差,Pa 。
该方程是膜蒸馏的跨膜传质速率方程,实验中采用平均孔径为m μ1.0的聚四氟乙烯(PTFE )疏水微孔膜,有效面积A 为2005.0m 。
其中膜结构参数已通过气体渗透实验测定,结构为:3101.1-⨯=θδεr m r 1021028.1-⨯=θδε 另外,上式中 215.273pmfm m t t T ++= (6-12)pm fm i p p p -=∆ (6-13) )4515.2733843231.23exp(-+-=fm fm t p)4515.2733843231.23exp(-+-=pm pm t p (6-14))(5.0pm fm m p p p += (6-15) VMD 温度极化系数: s a tf fmf t t t t TPC --= (6-16)其中sat t 指真空侧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由于Antoine 方程的非线性,造成传质速率方程(11)的非线性,求解时需迭代。
对真空膜蒸馏而言,在真空度较高的情况下,跨膜导热速率可认为近似为零。
在此假定下,通过料液侧温度边界层传递的热量全部用于膜表面处水分的汽化。
据此,可以写出如下的传热速率方程:αf (t f - t fm )=ΔH·N (6-17) 式中 f α─ 料液侧对流传热系数, K m W ∙2/; f t ─ 料液温度, ℃;fm t ─ 料液侧膜表面处的温度, ℃; ΔH ─ 水的相变焓,kJ/kg 。
事实上,式(17)是关于膜表面温度fm t 的非线性方程,采用割线法迭代求解此方程,可得膜表面温度。
由式(17)可直接计算膜组件对流传热系数。
具体试差过程如下:ⅰ.计算平均温度(f t );ⅱ.给定TPC 初始值5.01=TPC ,并据此生成121.1TPC TPC =; ⅲ.由式(16)求出两个fm t :1fm t 和2fm t ; ⅳ.代入式(11)求两个N :1N 和2N ;ⅴ.检验2N 与实验N 是否够接近?,如果“是”,则计算结束,当前的2fm t 为所求,否则,进行下一步:ⅵ.)()(212122实验新N N N N TPC TPC TPC TPC ----=;ⅶ.由新TPC 求新fm t ,进而由式(11)求新N ;ⅷ.令21N N =,21TPC TPC =;新N N =2,新TPC TPC =2,返回Ⅴ。
将由上述迭代过程求得的热侧膜表面温度fm t 代入式(17),可求得热侧对流传热系数;代入式(16)可求得温度极化系数。
三 实验流程(1)实验装置膜蒸馏实验装置流程见图6-3。
(2)实验流程热水槽V01中的纯净水由热侧循环泵P01抽出,经转子流量计FI03,送往电加热器E01,被加热后进入膜组件M02的热侧,在膜组件中发生膜蒸馏过程,少部分水以蒸气的形式进行跨膜传质,到达冷侧,其余的热水经膜组件的热侧出口流回水槽V01。
在DCMD实验中,制冷机M01水箱中的低温纯净水被制冷机自带循环泵抽出,经转子流量计FI04和三通切换阀进入膜组件M02的冷侧,在此低温水将来自热侧的跨膜蒸汽冷凝,然后流出膜组件M02,返回制冷机水箱M01。
在VMD 实验中,来自膜组件M02热侧的跨膜蒸汽到达冷侧后被真空泵P02抽出,进入真空泵水箱并冷凝。
制冷机水箱中的水由本循环泵抽出,送往真空泵水箱中的盘管,以冷却真空泵水箱中的水,然后又返回制冷机水箱。
(3)装置参数及控制参数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ⅰ.向热水槽V01中加入纯净水,要求其液位达到90%以上。
ⅱ.向制冷机M01的水箱中加入纯净水,要求其液位达到水箱上沿以下1~2cm 处。
ⅲ.向真空泵P02的水箱中加入自来水,要求其液位达到溢流口以上。
(DCMD 实验无需此步)ⅳ.将实验用膜安放于膜组件中,并将装配好的膜组件置于小平台上,接好进、出口管线。
ⅴ.确认放空阀V02关闭。
ⅵ.确认热侧转子流量计FI03入口阀完全开启。
(2)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实验切换— 将三通切换阀转向至“DCMD”一侧。
打开与切断─ 打开M02切断阀;将M01至P02的切断阀转向DCMD 一侧。
供电─ 打开仪表柜上的总电源开关、热侧循环泵开关。
建立热侧循环─ 顺时针方向缓慢地旋转循环泵的旋钮以增大流量,水槽中的水将被抽出,经加热器和膜组件后又返回。
这样就建立了热侧循环。
启动制冷机─ 启动制冷机(使用方法见“制冷机说明书”),设定水温20℃,确认制冷机功能启动,并启动本机循环泵。
建立冷侧循环─ 将冷侧转子流量计FI04的入口阀完全打开,启动制冷机自带循环泵,制冷机水箱槽中的水将被抽出,经膜组件又返回水箱,这样就建立了冷侧循环。
排气─ 在热、冷流量都为min /0.1L 的条件下,利用膜组件顶部的排气阀将膜组件冷侧的气泡排出。
膜组件热侧的气泡可通过晃动膜组件、脉冲水流等方式排出。
观察电子天平读数,当其值基本不变或很缓慢地变化时,可进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