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的解析

物权法的解析(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物权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法,必须全面准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原则作为物权法的核心,贯穿并体现在整部物权法的始终。
2.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原则平等保护不是说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
依据宪法规定,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宏观调控、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方面,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确保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这些是由经济法、行政法予以规定的。
3.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涵要由法律规定。
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物权的种类必须要由法律规定。
任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都不能创设物权。
当事人的合同不能自由创设物权,也就是说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哪一种权利是物权的情况下,当事人不能通过合同约定这一种权利是物权,因为物权种类必须法定,如果当时约定的类型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物权类型,它不能产生物权的效力,是不受保护的。
(2)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内容必须法定,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物权的基本权能必须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创设;二是必须遵守法律在物权法中对物权禁止性的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约定债务人一旦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不通过拍卖、变卖的程序就将抵押的东西全部拿走,这是被禁止的。
4.物权公示原则物权必须公示,物权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享有和变动必须以一种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方式表现出来,将物权设定、移转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使第三人知道。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_民法论文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_民法论文民法论文「内容提要」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物权法始终的、反映物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最根本规则。
它是研究、制定、适用物权法的出发点。
由于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法仍然是调整人(自然人、法人,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国家)对于物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物权是对于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具有绝对、排他的法律属性。
因此,从立法技术上考虑,我国物权法仍需以一物一权主义、物权法定主义、物权优先效力、物权行为无因性、公示和公信为其基本原则,仍应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其体系结构之支柱。
唯有如此,我国物权法才能对现实的财产交配关系进行准确、有效的调整。
「关键词」物权法/公示原则/公信原则一、物权法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人(自然人、法人,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国家)对于物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在人们的日常用法中,物权法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涵义。
广义的物权法即实质意义的物权法,凡是调整物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都是广义的物权法,因此不仅民法物权编包括在内,其他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中有关物权的规定都属于物权法;狭义的物权法即形式意义上的物权法,专指民法中的物权编而言。
本文所论述的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就狭义的物权法展开的,但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广义的物权法仍具有指导意义。
物权法调整的是人对物的支配关系,较之民法的其他部分,它更为直接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所有制关系。
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物权法确认着生产和交换的前提,体现了分配的结果,并且也决定着消费的范围。
所以,物权法对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财产问题从来就随着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切身问题。
”〔1〕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权法》,有关物权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众多的法律之中,但我国立法机关已展开物权法的制定工作。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3
三、物权法定
(一)含义 物权的种类、内容均由法律规定,不允许
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种类或变更物权的内 容。 《物权法》第5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 法律规定。 【最高院对租赁权的认识?】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 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
第三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 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
一、概述
(一)含义: (二)立法:《物权法》第一章“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 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 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 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10
11
(2)单一性:应是单一物,而不是数个物。 【一个书柜,五本书】【一揽子买卖:房
屋、旧家具、轿车】 注意:民法上的“一物”并非物理上的一
物,而是社会观念上的一物。看似数个物, 却可以作为一个物权的客体。如一袋米; 一副扑克;一双鞋;财团抵押。
12
(二)一物“一权”
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物权,这主要是指只 能有一个所有权。
22
2.缘由 公示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
合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如果不采 纳公信原则,当事人在物权交易中都得先一一调 查物权的归属,必然十分不便。若在物权变动中 贯彻公信原则,使行为人可以信赖登记与交付所 公示的物权状态,进行交易,而不必担心其实际 权利的状况,那么就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提高 交易效率。 【动的安全、静的安全】 【机理与表见代理比较类似】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作者:佚名时间:2008-5-18浏览量: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存在一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导整个物权立法和司法实践。
关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种学说:(1)六原则说,即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一物一权主义原则、物权优先效力原则、物权无因性原则、公示公信原则、物权确定原则。
(2)五原则说,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绝对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物权特定原则和物权抽象原则。
(3)四原则说,即一物一权主义、物权法定主义、公示公信原则和物权行为独立原则。
(4)三原则说,即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
关于基本原则认识的基本差异并不会对物权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原则”贯穿到物权法研究和论述中,差异只在于是否将它(们)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而已。
作者选择三原则说,并将一物一权原则改称为物权客体确定原则,即将物权法定、物权客体确定和公示公信原则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主义系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但是,其含义如何,应如何随社会经济之演变与需求而注入新生命,却是争议颇多的事情,为此对之作一检讨。
1.物权法定的含义通常认为,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规定,而不允许当事人自由改变。
例如谢在全先生认为,“物权法定主义者,乃物权之种类与内容,均以‘民法’或其他法律所规定者为限,当事人不得任意创设之谓”。
段匡先生也认为,所谓物权法定主义指的是,物权的种类以及它的内容必须依法律来制定,也就是说,不仅禁止创设法定外的物权,同时也意味着禁止变更法定物权的内容。
在德国,物权法定也称为物权类型强制原则,其含义与前款定义大同小异。
它指物权的内容不许可自由设定,“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在越过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时,只能发生债权法的附加效果,但是却不可以改变物权的内容本身。
故协议本身没有绝对的效力(即物权排他效力)。
物权类型强制原则不许可根据协议创设新物权类型,也不许可在法律规定的物权类型之间串换其内容。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一、前言物权法是民法中的重要分支,是保护个人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法律。
我国物权法经历了多次修订,经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从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入手,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物权法的规定。
二、保障物权自由1. 物权自由的含义物权自由是指物主依照法律规定对其拥有的财产进行支配和处分的自由。
它是保障个人财产权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2. 物权自由的保障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私有财产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依照本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等物权。
”这些规定都为保障物权自由提供了明确而坚实的基础。
3. 物权自由的限制尽管物权自由受到广泛保护,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限制。
比如,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法律可以对物权自由进行限制。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征用等手段对个人财产进行限制,但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并给予合理的补偿。
三、保障物权安全1. 物权安全的含义物权安全是指物主依照法律规定对其拥有的财产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它是保障个人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2. 物权安全的保障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侵占、毁损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物权。
”这一规定为保障物权安全提供了明确而强有力的保障。
3. 物权安全的限制尽管物权安全受到广泛保护,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限制。
比如,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征用等手段对个人财产进行限制,但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并给予合理的补偿。
四、保护公共利益1. 公共利益的含义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整体利益,包括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
2. 公共利益的保障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条规定:“物权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
”这一规定为保障公共利益提供了明确而强有力的保障。
3. 公共利益的限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法律可以对个人财产权进行限制。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6
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商品,但他幵不是用 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 们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 到商品中去的人。因此,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人 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的因素。谁都不 用暴力占有他人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 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7
16
公示原则
• 1、所谓公示原则是指物权存在与变动具有法定的外在表示方式,
使得当事人以及其他第三人能够发现物权的权属状态及其变动的原 则。 • 物权法第6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 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 2、公示方式
第一,不动产以登记为原则,例外为占有。
14
概念:
一物一权主义,即一物上只能成立一 所有权,一 所有权之客体,以一物为限。 理由: 1、确定物权支配客体的范围,使支配对象明确。 2、间接使物权易于公示,确保交易安全。
15
思考:
一物的含义将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地表建设 用地使用权到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建设用 地使用权;从传统的房屋所有权到建筑物区分所 有;从单一物抵押到财团抵押。 现实意义: 除立法理由反映的意义外,还能解决国有企业财 产权问题。
3
1、概念:所谓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指不同
物权人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下,享有平等的法 律地位,受到平等的保护。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中国物权法的特色原则
2、具体体现:
第一,物权主体地位平等。 第二,适用平等的法规机制,享有平等的保护。
4
第一,物权主体地位平等。
1、物权法第4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 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侵犯。 2、物权法第3条第3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3、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认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原则。
文章对这三项原则的含义、意义、效力、表现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物权法定一物一权公示物权法是确立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关系的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列入立法规划,开始草拟。
如何制定完善的、科学的物权法,涉及到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确立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因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物权制度的物权立法指导思想和适用物权规范的根本准则,是将各种具体物权关系凝聚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和灵魂。
物权法应当坚持哪些基本原则,学者们的意见很不一致。
有人认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行为独立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也有人认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优先效力原则和物权变动公示原则;还有人认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优先效力和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与物权行为理论。
我们认为,公信原则、物权行为独立原则、物权效力优先原则都不能成为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
因为所谓公信乃公示原则作用之结果;所谓物权行为独立乃物权行为应否与债权行为相区别之问题;所谓物权效力优先乃物权效力之具体体现。
故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只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原则。
一、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又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只能依法律规定设立,当事人不得创设或变更物权种类、内容、效力、公示方法。
就是说,物权的种类及内容等,采用法律限定主义。
物权法定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的共同原则。
如《日本民法典》第175条规定:“物权,除本法及其他法律所规定者外,不得创设。
”我国台湾民法第757条亦规定:“物权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者外,不得创设。
”物权法之所以应当遵循物权法定原则,其主要理由系鉴于物权与社会经济具有密切关系,任意创设物权种类,对所有权设种种限制和负担,影响物的利用。
第五章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二、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 约定优先) 物权法定,债权意定(约定优先) 种类法定, 种类法定,内容法定
物权法第5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 规定。”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含义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亦称物权法定主义,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亦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 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 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立法理由 物权具有绝对性, 1、物权具有绝对性,任意创设物权将会妨碍不特定第三人 的自由 整理物权类型, 2、整理物权类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促进物尽其用 4、物权法定原则可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 物权法定有利于物权的公示, 5、物权法定有利于物权的公示,确保交易的安全与便捷
6.动产“交付”
(3)交付的效力:生效要件主义。
(二)公信原则
1、公信原则的含义 物权变动按照法定方法公示以后, 物权变动按照法定方法公示以后,即可按正常的物权变动产生公信 后果,即使物的出让人事实上无权处分, 后果,即使物的出让人事实上无权处分,善意受让人基于对公示的 信任, 信任,仍能取得物权 。 2、公信原则的立法理由 第一,公信原则有助于保护交易安全、促进交易效率。 第一,公信原则有助于保护交易安全、促进交易效率。 第二,公信原则是公示原则在逻辑上的当然结果。 第二,公信原则是公示原则在逻辑上的当然结果。 3、公信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一,动产占有产生公信力。 第一,动产占有产生公信力。 第二,不动产登记产生公信力。 第二,不动产登记产生公信力。 第三,对于公示事项之外的有关事实的认识,不受公信力的保护。 第三,对于公示事项之外的有关事实的认识,不受公信力的保护。
5.动产占有的公信力 自占有人处受让动产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受到法律保护。(善意取得)
法律案件题简答题(3篇)

第1篇一、简答题1. 请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守约原则。
2. 简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保护原则、公示原则、善意取得原则、善意占有原则。
3. 简述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连带责任原则、损害赔偿原则。
4. 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5. 简述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审判公开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合议原则、回避原则。
6. 简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原则、鼓励创新原则、合理利用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7. 简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平等就业原则、公平待遇原则、劳动条件保障原则、劳动保障原则。
8. 简述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原则、家庭和睦原则。
9. 简述税法的基本原则。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诚实信用原则。
10. 简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环境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交付了货物,但乙公司未按期支付货款。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公司主张的权利是什么?(2)乙公司应否支付货款及违约金?(3)如果乙公司拒绝支付,甲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手段?2. 案例背景:甲乙两村相邻,甲村的一处土地因地质原因发生滑坡,导致乙村的一处房屋受损。
物权法的原则(3篇)

第1篇一、引言物权法是调整物权关系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物权的性质、内容和保护方法。
物权法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精神,是指导物权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本准则。
本文将围绕物权法原则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物权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 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物权种类法定。
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如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均为法定物权种类。
(2)物权内容法定。
物权的内容,如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用益物权人享有的权利等,均由法律规定。
(3)物权效力法定。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均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2.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序良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不得违背善良风俗。
物权人行使物权时,不得违背善良风俗。
3. 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是指物权法对各类物权主体实行平等保护,不得歧视。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平等保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各类物权主体享有平等的物权。
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均享有平等的物权。
(2)各类物权主体在物权纠纷中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
在物权纠纷中,各类物权主体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3)各类物权主体在物权保护中享有平等的救济途径。
在物权受到侵害时,各类物权主体均可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寻求救济。
4.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指物权法的制定、实施和司法实践,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了物权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利于提高物权法的实施效果。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摘要】本文将围绕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自主意志原则,指出在物权关系中,当事人应当依据其自主意志实现财产权益的支配和支配变更。
接着讨论合法性原则,强调物权关系应当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保障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和效力。
然后阐述保护原则,指出物权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紧接着探讨公序良俗原则,提出物权行为应当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最后介绍依法保护原则,强调法律应当对物权关系进行全面保护,确保权利的有效实现。
通过对这些基本原则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权法,为物权关系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物权法,基本原则,自主意志原则,合法性原则,保护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依法保护原则,总结,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它主要保护人们对于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物权法中,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且必须遵守的。
这些基本原则不仅是法律的基石,也是保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围绕着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展开深入探讨,探究这些原则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希望可以为读者带来对于物权法的更深入了解和认识。
2. 正文2.1 自主意志原则自主意志原则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指的是物权的设立、转让和消灭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自主意愿。
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和保护,是保障私人财产权利的基础之一。
在物权法律关系中,自主意志原则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所有的物权行为都必须是当事人自愿进行的,不能强制进行;当事人有权对其拥有的财物自行处置,包括转让、抵押等权利;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财产进行继承或赠与。
自主意志原则在物权法律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障了当事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自主权利,增强了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力度。
自主意志原则也促进了物权关系的顺畅进行,避免了因为强制性规定而导致的争议和纠纷。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法律平等原则:物权法保护所有公民和法人的物权,不论其社会地位、财产状况或国籍。
2. 法定主义原则:物权法以法律为基础,对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等事项都要依法进行。
3. 自由原则:物权法保护个人和法人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自由支配和支配的权利,以及对他人财产进行限制。
4. 可追索原则:物权法规定了对财产的主张、追索和保护机制,保障了人们对财产的权利和利益。
5. 占有保护原则:物权法保护个人和法人对其所合法占有的财产的占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侵占和侵犯。
6. 保护公共利益原则:物权法对公共利益进行合法的限制和国家征收财产的制度安排,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7. 保护弱势群体原则:物权法在制定和适用过程中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特别是对农民、低收入者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关注和保护。
8. 公平原则:物权法要求在保证人们财产权益基础上,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结果,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第五章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③物权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确定;
2.物上代位权。物上代位权是物权的完满状态在 物权绝对原则的另一体现是“一物一权”主原则中保障物权独立性和完满性的防御性措施,也是物权绝对性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讨论
同其他任何重要法律原则或理论一样,关于物 权法定原则的内涵,不同学者也有种种不同观点。 总的来说,学者们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观点主要有 四种:
(三)物权请求权与物上代位权
物权请求权与物上代位权是物权绝对原则的
重要保障。 物权公法限制的基础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且实施限制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依据 ②物权的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设定;
1.物权请求权。在物权人正常行使其物权时,物 此种理论认为不应承认由习惯法可以创设物权,而是应通过对物权法有关物权种类和内容的规定作“从宽”解释的方法,克服物权法
一、物权客体特定原则的意义 二、物权客体特定原则的内容 (一)物权标的物须为现实存在的物 (二)物权标的物须特定 (三)物权的标的物须为独立物
返回
第四节 物权法定原则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 (一)概念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主要是指物权的种类和 内容等基本要素均由法律明确规定,除了法律明 确规定的物权种类和内容外,当事人不得以约定 或其他方式创设物权。 物权法定中的“法”,一 般通说认为是狭义的法律,即我国民法、物权法 等基本法律,而不包括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或 习惯法。
5三.、公物示权制法度定的及原国则家一的管依理切据的需义要。务人的不作为,即容忍、尊重和不干涉 义务的履行,物权的支配力才得以实现。 公示的对象应是物权权利归属的事实。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所有权的种类与区分
种类
根据物的性质,所有权可分为动产所 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根据权利主体 ,可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 个人所有权。
区分
不同种类的所有权在取得、变更、保 护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不动产所有权 的取得通常需进行登记。
所有权原则在物权法中的应用
确定物权归属:依据所有权原则,可 以确定物的归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 权益。
甲和乙共同购买了一辆车,但未约定 各自的所有权份额。后来,甲和乙发 生争议,要求分割车辆。根据一物一 权原则,车辆只能由一个人拥有,因 此法院最后将车辆判归其中一人所有 ,另一人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A公司拥有一块土地,并在土地上建 设了厂房。后来,A公司将土地转让 给了B公司,但保留了厂房的所有权 。根据一物一权原则,土地和厂房是 两个独立的物,可以分别拥有所有权 。因此,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转让行 为是有效的。
03
物权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如何在保护物权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
护的因素,促进物权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未来物权法发展的重
要趋势。
个人见解与建议
完善物权法信息 化建设
应加强对物权法信息化 建设的投入,提高物权 登记、查询、公示等环 节的效率和透明度,以 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需求。
加强跨国物权交 易法律研究
随着跨国物权交易的增 加,有必要加强对跨国 物权交易法律问题的研 究,为相关企业提供法 律支持和保障。
强化物权法的环 保意识
在修订和完善物权法时 ,应更加注重环保因素 ,将环保理念融入物权 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中 ,推动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
提高公众对物权 法的认知度
加大对物权法的宣传力 度,提高公众对物权法 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和信用观念。这将有助 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推动物权法更好地服 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总结4篇)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总结4篇)总结精选(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1)公示原则,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务必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透过必须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明白物权变动的状况,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并保护交易安全。
我国《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登记。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交付。
”(2)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和资料应由法律直接设定,不允许当事人基于其自由意志协商创设和确立。
我国《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资料,由法律规定。
”(3)公信原则,是指一旦当事人变动物权时,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了公示,则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现出来的物权不存在或存在瑕疵,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也仍然承认其行为具有与真实的物权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护交易安全。
总结精选(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物权法所直接或者间接确立的、贯穿于物权制度中的法律实施之根本准则,包括守法准则、司法准则、执法准则和法律监督准则。
由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由物权法所确立,所以笔者不赞同将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表述为物权立法的根本准则,在没有透过立法确立其基本原则之前,只能说有物权立法的指导思想,却不能说已经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法的基本原则属于意识范畴,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可能会在立法过程中得到确立或者在立法之后得到总结,但不可能在立法之前就先予确立,物权法也不例外。
但是,物权立法的指导思想中,就应对确立什么样的物权法基本原则,有一个大体的轮廓,以有针对性地指导立法行为。
从法理上来说,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讨论已久。
但至今尚未构成统一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六原则说,即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一物一权主义原则、物权优先效力原则、物权无因性原则、公示公信原则、物权确定原则。
(2)五原则说,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绝对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物权特定原则和物权抽象原则。
1.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是指规范人们对物的支配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
在物权法中,有一些基本原则被广泛认可并被称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为保护个体的财产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本文将围绕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展开探讨,并逐步回答中括号内的问题。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合法性原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法性原则,它强调物权的取得、变动和消灭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并依法保障。
合法性原则是物权法规定的行为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维护个体的合法权益。
2.物权的保护原则:物权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物权的保护原则。
该原则确保权利人对物享有的完整权益得以保护,并提供追回损失的救济措施。
物权的保护原则起到维护权利人的利益以及促进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
3.公平原则:物权法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即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在物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防止不当侵占或虚假行为。
这一原则为维护公民的平等权益和社会公正发挥了关键作用。
4.合理利用原则:物权法的最后一个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原则。
合理利用原则要求权利人在行使其物权权益时,应当合理利用物,不能滥用权益导致浪费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强调权利人应当在物权的行使中考虑整体社会和公共利益,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为何以合法性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法性原则是确保物权法的一切行为有效性的前提。
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个体的物权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通过规范物权的取得、变动和消灭在合法程序下进行,减少不当侵占和虚假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合法性原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物权法对物权行为设定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如限制权利的设定和转让、规定登记手续等,这些法律规范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张玲玲 尹 钧 张新宇
【摘 要】自 2007 年 10 月 1 日起物权法施行,关于物权法的各种问题都成为法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涵 义、各国物权立法先例、存在的争议及我国物权法的规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涉及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物权法定 原则,物权绝对性原则,物权公示与公信等原则。
三、物权绝对性原则 ( 一) 物权绝对性原则之概述。物权绝对性原则,或称物 权绝对原则是指物权人绝对行使其支配权的原则,或者说权 利人对妨碍其支配权的任意第三人绝对排斥的原则。物权 绝对性原则应当包含三层含义: ( 1) 在同一个标的物上不能 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物权。( 2) 物权 人对标的物的 绝 对 的 支 配 力,决 定 了 物 权 的 排 他 性。 因 此, 在一物之上同时存在物权和债券的情况下,物权效力优先于 债权。( 3) 物权的绝对性、排他性并不是毫无限制的,物权的 行使不得滥用,不得妨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以上三层含 义概括来说就是下文要提到的两个分原则: 一物一权原则, 物权效力优先原则。 ( 二) 物权绝对性原则的内容。 1. 一物一权原则。一物一权原则是指一个物权的客体 仅为一个独立的 物,在 同 一 物 上 不 能 设 立 类 型 相 同、效 力 一 致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原则。物权的这种特性表现在完全物 权所有权上,指一个物上绝对不可能存在两个所有权或者双 重所有权,一个标 的 上 只 能 有 一 个 所 有 权,而 其 他 对 该 标 的 支配权只能是所有权之外的、效力低于所有权的权利。表现 在他物权上,这 种 特 性 同 样 成 立。 本 文 此 处 所 说 的 一 物 一 权,并不是指一物之上不能设定多个类型不同或者效力不一 致的物权,而主要指一物之上只能设定一个所有权。从根本 上说,这是出于产权界定、定纷止争的需要。产权界定就是
·36·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1.(10).2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2 期
公路路政法制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王生鼎
【摘 要】路政管理法制化,是指路政管理部门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相对固定步骤和程序对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据职权和职责进行 管理的活动。路政管理部门只有充分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法制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树立路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提 升路政管理能力,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路政管理部门的法制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物权法; 基本原则; 物权法定; 物权绝对性; 公示与公信 【作者单位】张玲玲,尹钧,张新宇; 石家庄法) 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所谓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就是指在物权法 中 起 指 导 作 用,对 物 权 法 实 质 规 范 的 形 成、 物权的制定、物权 的 行 使、物 权 的 司 法 提 供 最 基 本 标 准 的 原 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中,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空洞 的教条,而应当是 一 些 由 法 律 的 具 体 条 文 表 现 出 来 的 ,可 以 运用于实践的物权法规则。 ( 二) 物权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众 所周知,任何法律 都 是 建 立 在 一 些 基 本 原 则 之 上 的,就 物 权 法而言,也以物权法定主义、物权绝对主义、物权的公示与公 信原则等为其体 系 结 构 的 支 柱。 因 此,要 认 识 物 权 法,并 加 以妥当解释适用,必须确实的把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 法的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中与其它一些规则、制度相比具有纲 领性的作用,对其 他 物 权 法 规 则 整 体 具 有 约 束 力,是 适 用 物 权法必须首先遵守的原则。由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无论是学习物权法还是运用物权法,我们都必须首先了解并 熟知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可以说,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 物权法的最一般的问题之一。 二、物权法定原则 ( 一) 物权法定原则的涵义及内容。物权法定,有狭义与 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权法定,仅指物权种类法定; 从广义上 说,物权法定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变动要件、保护方法 等法定。本文认为,此处的物权法定应当指物权的种类及其 内容法定,禁止民事权利主体自由创设或者变更。物权法定 原则是 19 世纪欧洲大陆各国关于物权立法的一项基本原 则,也是物权法区别于合同法的重要标志。 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的涵义,可以知道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依据法律设定。第一,物权的具体 类型必须在法律 中 明 确 的 确 定 下 来,当 事 人 不 得 任 意 创 设。 学说称为“类型强制”。这里创设物权的法律主要是民法,其 中包括各项民事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的宪法、行政法、尤其 是行政法规都可以对物权的类型作出规定。但是,对于一些 学者提出的“习惯法也可以创设物权”,由于“习惯”在我国并 非法的直接表现 形 式,与 我 国 的 实 际 情 况 不 相 符,对 此 笔 者 不能苟同。第二,权 利 人 可 以 享 有 的 各 种 物 权 的 内 容,至 少 是这些权利的基本方面必须由法律提出强制性的明确规定。
2. 禁止当事人对物权进行任意创设或者变更。也就是 说当事人不能设立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物权,也不能创设与法 定的物权不相符合的物权。否则,就是违法。
( 二) 物权法定原则存在的理由。物权制度最直接的反 映了社会基本经 济 制 度,所 以 物 权 是 社 会 的 基 本 财 产 权,只 有法律明确规定了物权的类型和内容,才能从法律上确认和 巩固社会经济关系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其次,物权的本 质属性为绝对权、对 世 权、具 有 对 抗 第 三 人 的 效 力。 它 与 作 为对人权的债权 不 同,一 般 情 况 下 两 者 并 存 时,物 权 具 有 优 先效力。所以说物权对第三人的利益影响很大,如果允许当 事人自由创设并变更物权,必然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物权 法定有利于物权 的 公 示,确 保 交 易 的 安 全 和 便 捷,这 也 是 保 障物权人自身权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