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视频】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的论文
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解析论文
![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解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48082bce2f0066f4332238.png)
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解析论文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解析论文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首先是思维艺术。
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设计反映着教学思维的深刻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以优化物理教学语言,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一、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但不能过度使用科学专业术语,而应以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进行选择。
如初中阶段把“温度”定义为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对其微观本质则不加探讨。
在初中阶段,教师教学气体压强时只说其由于气体的重力而产生,没有提及其本质。
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材与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应正确无误地阐明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而不能想当然,例如物质的密度不能说成物体的密度。
另外,物理规律的叙述有严密的逻辑性,不能任意颠倒,例如“导体两端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二、语言的趣味性与精确性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间的关系。
例如,在讲“瞬时速度”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某司机因有急事,开车速度太快,被交警拦住:‘先生,你的车速已达到120km/h,请出示驾照。
’司机急了,说道:‘我的车行驶还不足20min,凭什么说车速是120km/h?’”学生听后会心地笑了,并在笑声中深刻领悟了瞬时速度的含义与特点。
精确性的语言应有针对性,若教师只针对学生已懂的知识夸夸其谈,不懂的知识一带而过,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精确性的语言应规范而精练,例如,平衡力的特点为等大、反向、共体、共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为等大、反向、共线、同质、异体。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听到幽默与精确的物理语言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的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歌词描述凸面镜成缩小虚像为“汗珠子滚太阳,泪花儿泡月亮”;成语中的“中庸之道”“物极必反”“坚如磐石”等都反映了一定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e274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2.png)
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为主题,探讨如何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物理教学语言的深入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语言艺术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善于表达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等问题。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提高物理学科素养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3)掌握课堂讨论、提问、回答等环节的语言表达技巧;(4)提高物理学科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优秀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技巧;(3)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提炼物理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规律;(4)结合物理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艺术进行课堂互动和知识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语言艺术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敢于表达、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贯穿始终。
首先,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关于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3171090242a8956aece408.png)
物理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工具.所谓语言艺术是语言特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物理教学中教学艺术的运用,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有形语言的运用.有声语言是指教师的口头表达,无声有形语言包括教师的手势、表情、仪态、仪表等方面。
从理论上说,任何教师都会摒弃那种窒息学生思维、单调说教式的教学语言,并总是希望自己的讲课会备受学生欢迎。
那么,就看他有声的语言表达和有形的语言表演的基本功和教育素养,其功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要达到物理教学中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做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就得借助各种语言方式来协调,从而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喜欢听,听的懂,多积累经验。
一、要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工作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
这里指的情感,既包括情感的内容,也包括情感的表现形式。
情感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是不可能把教育工作搞好的。
一个物理教师走进课堂,死气沉沉,语言无力,又怎能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怎么谈的上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教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学生的听课情绪有着直接影响.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感情充沛是第一位的。
教学中,教师讲课时如果无精打采,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就会昏昏欲睡,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谓感情充沛,指教师教学时,应像演员深入角色上台演戏一样,富有激情.例如初中物理《磁和电》这一章,从生活中简单的磁和电的现象出发,引入磁和电的概念,这本身就是充满去趣味性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带任何感情,那么学生原由的兴趣也可能会消失。
丰富的情感,不单单是课堂教学的需要,还应是教师道德情操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语言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应具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阐述教学内容的自然情感,二是对学生抱有的期望情感,三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激情。
实践证明,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能使他们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教材。
浅议高中物理的教学语言
![浅议高中物理的教学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249196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b.png)
浅议高中物理的教学语言作为理科门类中的重要科目,高中物理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物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语言的运用不仅在知识传授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在于在学生中形成科学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开发。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语言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使高中物理教育成为更加公平、有效的体验。
调整语言:从不适合到高效实用一般来说,在高中物理中,使用的语言有时会比较难懂,容易让学生产生语言隔阂,导致知识理解的差异。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语言,使其更加准确、直白,易于学生理解。
以高中物理中力学的压强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方法,将其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反向思考的方式来增加理解难点的研究,使得语言表达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
感性思维:从看不懂到深刻理解高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深入思考能力。
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仅凭纯理性的学习是难以获得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感性认知出发,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深刻认识度。
举个例子,对于磁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演示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掌握磁场方向等知识点。
这样,正是通过“动手做”才更能真正理解经典的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对物理学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认知升级:从知道到应用学习掌握一门学科不仅是知晓知识点,而是涉及到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因此高中物理的教学还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生生不息的教学模式。
在此,我们可以考虑开展模拟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查找实验方法,或是利用科技手段如PPT上的动效展示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物理应用能力。
总结高中物理的教学皆以语言为基础,在语言上的调整、教育思维的转变、认知等不同方面都可以获得优异的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更科学的环境,让学生们在教育这一领域中不断成长。
浅谈物理课的教学语言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浅谈物理课的教学语言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78da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b.png)
浅谈物理课的教学语言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为达到设定的教学目的而使用的语言。
它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更是教师自身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锤炼、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
我们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心揣摩,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技能。
关键词:教学语言科学准确激趣启智生动形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教学语言虽不是独立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却是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行为,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听课后的研究心得,谈谈对物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四点认识。
一、物理课堂的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物理学科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十分严密的自然科学。
现行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数百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反复论证而形成的,内容表述十分精准且相对固定。
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教学语言严谨科学、准确规范、逻辑性强。
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个概念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且强调:“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而不是施加外力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学生在深刻理解“弹力”的概念之后,再做以下题目: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学生会准确分析出:这个弹力的施力物体是书,受力物体是桌面,所以产生这个弹力的原因是“书的形变”。
为了巩固知识点,教师继续追问学生:“‘桌面的形变产生的弹力是什么物体对什么物体的作用力?”学生能很自然地说出:“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再如,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问题时,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接着逐渐改变木板与桌面的夹角α,引导学生观察悬线OA、水面和木板表面三者的位置关系。
物理教师课堂语言重要性及运用艺术论文
![物理教师课堂语言重要性及运用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39db28aaea998fcc220eea.png)
浅谈物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及运用艺术【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29-02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科学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还在于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
教学是一项高度紧张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不可能始终保持注意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掌握好语言艺术,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疲劳,而且还能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下面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教师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是因为它是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
教师的爱,通过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
记得我曾经看到电视节目中一位老艺术家谈到她与著名少儿节目支持人鞠萍在一起时,鞠萍说话运用的都是儿童化的语言,老人不知不觉受到她的影响,用儿童语言与之交谈,感觉就像又回到了童年,又充满了童真。
教师的语言也应该具备鞠萍语言一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课堂语言也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要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启迪、感染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以自己的语言渲染出文章的真实情境,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受到感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接受教学内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强烈的语言艺术的感染力,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才能转变为影响学生力量的重要条件。
1.1 教学语言要准确、幽默、生动。
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决定着学生的语言发展。
所以,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语言要做到规范正确,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吐字要清晰,语言要明朗,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把教学内容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和口头禅。
教师讲课要做到简洁明快、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要尽可能把话讲得形象、直观,使孩子们易于理解。
语言艺术论文: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论文: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9089e7941ea76e58fa048d.png)
语言艺术论文: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构件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影响也极为重大,笔者根据自己在物理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来简要分析语言艺术的作用,以飨读者,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语言艺术激情耐心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
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第一:物理教学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
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联系生活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否则不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等等。
不少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教师根据教材一字不差地讲解概念就完成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这是对概念教学的曲解。
所谓掌握概念,就是要求学生会在探索概念,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在运用概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概念。
学生很少懂得物理概念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引入某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来引导学生。
第二: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
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
为此教师要做到经常鼓励学生,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
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钻牛角尖瞎想出来的问题要耐心疏导。
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轨道。
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应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
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
教师对回答不出的问题有责任刻苦攻坚,给学生以答复。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尽量减少失败,切忌讽刺挖苦,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不要怕被学生问住,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是一种光荣和骄傲!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论文
![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ab2a51be23482fb4da4c7a.png)
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现阶段,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到物理这门学科枯燥、抽象、难学。
做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艺术课堂教学夸张幽默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科学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还在于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
教学是一项高度紧张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
研究表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不可能始终保持注意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掌握好语言艺术,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疲劳,而且还能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下面来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由于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科学,教师在阐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时要准确无误、符合科学性。
措词要严谨,不能含糊。
如果课堂教学语言不准确、科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例如“因为力大,所以加速度大”等这些不严谨的说法均会给学生的推理带来影响,真理偏离一点即成谬论。
再比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时,正确说法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如果把这一概念的“只”字漏掉,那么就是一个错误概念。
如果把“由静止开始”的前提漏掉,就是一个不完整、不严密的概念。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严密科学的语言传授知识,加强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语言的精炼,通俗易懂所谓语言精炼,是指遣词造句击中要害,干净利索,没有废话。
物理课堂语言力求思想明确,生点突出,难点分散,言简意明,尽量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教学思路,不要用再三重复的办法去强调某一重要概念,以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清晰、流畅和优美,这样的语言才更有吸引力。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b254c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d.png)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被广泛地应用于科技和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难理解的概念,甚至让学生失去兴趣。
因此,物理教学上,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恰当的示范、比喻和比较等语言语法,能够更好地传达知识,并促进学生的思考抽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的方法。
使用比喻物理教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需要使用比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当讲解光的折射规律时,可以将光线想象成弹球,在弹球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发生反弹,而在角度不同时也会反弹的方向不同。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运用比较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概念的不同,比较可以是以对比的形式,也可以是通过举例子来进行比较。
比如,当教授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可以通过比较两种电路的电流大小,告诉学生电流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电池的电压,还取决于电路中元件的排列方式。
使用符号与符码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符号和符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以及更好地记忆公式。
比如,教学运动学时,可以用箭头符号表示速度和加速度,让学生对公式加深印象。
此外,还可以使用特殊的符码来表示量子态、自旋和角动量等物理量。
运用故事情节在物理教学中,遇到许多冷门或特别抽象的概念,如果采用普通的讲授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运用故事情节的方式则可以使学生通过感悟角色和情节,自然而然地探讨抽象概念的存在,从而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教授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举一个宇航员的例子。
当宇航员在宇宙中行走时,其体重几乎为零,但宇航员是如何前进的呢?这就是由于宇航员的每一个动作,产生的都是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所以就像在地球上进行力量实验一样,只需要对足够大的物体施加一个恰当的力,就可以带着自己前进。
展示探究实验在物理学习中,探究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内容,探究实验中的现象通常是多样化的,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物理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物理教学语言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76e9adf524ccbff121847f.png)
浅谈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摘要】物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理论严谨的实践性科学。
在物理教学时,教师往往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培养,而在教学语言上却缺乏幽默,让学生听起来感到呆板单调。
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如果在教学时语言富有幽默性,使课堂张弛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物理,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关键词】语言艺术科学逻辑幽默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是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高水平发挥,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劳动的集中体现,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你给的学习情绪,也就是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基本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的表达物理定律、定理、概念、定义、现象、过程等必须是准确的,不能使学生发生歧义。
一些表述一字之差,意义相差甚远。
例如:学习物质密度,说成物体的密度。
再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理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把导体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理解成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i成反比,其实对同一导体而言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电压或通过它的电流无关,但在数值上可能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这些例子都要求我们对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上要特别注意。
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例如,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能把“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说成“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等等。
因此,这里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字斟句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用语言时有科学性、逻辑性,努力阐明物理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不信口开河,不违背科学。
浅谈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与语言艺术(精选5篇)
![浅谈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与语言艺术(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6898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6.png)
浅谈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与语言艺术(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与语言艺术浅谈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与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物理教学语言艺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物理教学语言艺术,也就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物理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几种运用语言与创设情境的技巧。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情理相通。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露于外,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生疑,引生思,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如《声现象》第一节的教学中,师生以问答的方式和充满激情的语言分角色朗读章首语,让学生感受声音,体会不同的声音,能够主动关注老师和同学们发出的声音,从而创设了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言之有德,文质兼美言之有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二是指要注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的同时,又不失物理学科的特点及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三、言之有理,领悟其中“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浅谈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99d254be1e650e52ea99b5.png)
浅谈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语言的艺术化是使课堂精彩的有效途径之一。
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
艺术的感召力,会影响着学生,牵动着学生,机智应变的语言能维持和发展他们对周围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行为的信心。
【关键词】语言艺术;技巧;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使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化,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物理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板书语言等等。
对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教学语言进行探讨,以提高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
要使物理教学的语言具有艺术性,应该深刻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物理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语言首先应该具有科学性。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以各种语言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本质内容为基本点,以物理学知识、物理学自身的辩证法、物理学科学的方法论客观地准确地表述物理教学语言的逻辑原理。
因此,在教学中心定用周密严谨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肢体动作,刻意追求的板书、层层深入的逻辑语言,将课堂构建成一个缜密的整体。
语言的准确性是物理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
为此,要达到语言科学性,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本质内容的能力,具有浓厚的物理功底及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语言文字修养准确地说明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
物理教学语言应当规范化。
课堂是宣传科学思想的阵地,是庄严神圣的讲台,所讲的语言应经得起推敲,语言的表达应规范化。
教学实践证明,要做到物理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就必须充分显示它的逻辑力量,而且科学的物理情景必须用规范严格的语言刻画出来。
因此,设计物理教学语言时,要努力做到:用词贴切、造句恰当、合乎语法、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动作须简洁、精确、恰当;特别是物理实验,动作的规范性,程序性尤其重要,因为它具有示范性。
物理教学语言的审美性。
教师在构思物理教学语言时,还必须注重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教学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教学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d8b8a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教学语言艺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语言的科学运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
语言是教学与学生沟通的直接桥梁,通过优化教学语言,能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素质教学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多角度阐述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教学语言。
关键词:教学语言高中物理应用策略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行为信息的方式,包括口语语言、肢体语言及文字语言,是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
在教学语言运用过程中,许多教师陷入误区,单纯认为用正确、清晰的口语将知识内容表达出来即可。
其实不然,优秀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传递丰富的知识内容及积极的学习情绪,其中包括教学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审美性等特征,涉及语音、语调、节奏、表情、动作及字体规范等多方面。
教学语言是影响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利用艺术化教学语言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探索的重点。
一、教学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口语语言是教学中运用最频繁的教学语言,也是最主要的教学语言。
教师要保证普通话标准,说话有亲和力,富有感染力,能给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情绪,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情感体验。
其次是肢体语言,从某一层面来说,肢体语言比口语语言更有感染力,尤其是表情,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地流露冷漠、不耐烦、无精打采等负面情绪,避免学生受影响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站姿、动作细节等,给学生一种富有朝气的印象。
最后是文字语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要板书知识内容或解题步骤,物理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字母或公式,教师要一笔一画写清楚,避免给学生一种敷衍了事的感受,同时工整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做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注重情感在语言中的融入,以情导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语言应用的科学性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教师必须要求课堂语言严谨,符合物理事实。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语言改变论文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语言改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a5b678f242336c1eb95e9c.png)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语言改变的探索新课程要求教师很多方面都要改变,物理教学语言也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形象直观,简明易懂,那学生就会喜欢上物理课。
课堂上应该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给力”,“拍砖”这样的网络语言。
总的来说在物理教学语言上达到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再加一个时代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所以我想探索利用物理教学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探讨提高物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演讲就如同女人的裙子,应该越短越好。
这个比喻非常精彩。
在物理教学中能否也像这样用一些比喻和比拟,让课堂更生动。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老师都很注重表达的严谨,在教学中很少像语文老师有精彩的比喻,让学生开怀大笑。
物理教学中能否在正向思维迁移的情况下也用一些比喻和比拟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开始试验,在这里我将实践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抛砖引玉。
因为表达太严谨会比较枯燥,有的比喻又会不适当。
在物理教学中那些比喻可以用,那些不适用,在严谨与生动精彩之间如何取舍?以及如何寻找和积累好的比喻?下面举一个例子:恒定电流这节课,现在很多版的新教材都把电流和水流对比。
在新教材出来之前,我就有试着把电流和水流对比,这件事让我在探索物理教学语言的改变更有动力。
电流循环和水流循环在思维上可以正迁移,这样一对比就让学生对无形的电流有一些形象的认识。
而且也可以借助对水流循环的认识来分析电流循环。
水流循环需要的动力,循环起来后会遇到助力,当水流速度稳定时,动力应等于助力。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e=u+ir,学生常不理解e和u的区别,e就像电循环需要的动力,所以叫作电动势,循环后遇到电阻,电阻上要消耗电压用u表示。
我们也可以写成e=u外+ u内,相当于整个电路的动力等于内外阻力之和。
语文的作文会把没有生命的物体,用比拟的方法写得有生命有情感,让文章生动,间接表达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物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将受力分析的物体比拟成人,让学生应用想象力去感觉,也让学生模拟物体的状态来感受。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c532c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3.png)
关于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初探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之一,而在物理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愈发重要。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探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
一、语言的表述语言的表述是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基础。
语言的表述应尽量简练明了。
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应先对学生进行预热,比如通过引入感兴趣的话题或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讲解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生动生活化的比喻和形象类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知识。
二、语言的情感色彩在物理教学中,语言的情感色彩同样重要。
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以此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师的语言也应该充满激情和热情,以此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在语言中可以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友善,从而更好地与教师建立起互信互动的关系。
三、语言的表演在物理教学中,语言的表演是实现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声音语调、语速、语音语调等因素,来让讲解内容更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配合动作、演示、图像、声像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知识。
总结起来,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在多方面加强自身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表演能力等等。
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试错和调整来提升自身教学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地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31b972e700abb68a982fbe9.png)
浅谈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赛口中学目前学生源质量比较差。
课堂上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不重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
回答问题时不知从何说起,说起来也是语无伦次,常常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课外做练习时不注意规范,书面表达没有条理,有的学生甚至于写十行涂九行。
时间一久,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
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需要自己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
如果表达不准确,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新版本的物理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活动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问一句答一句;二是方言土语和生活俗语;三是废话连篇,辞不达意;四是层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
五是作业不规范,无逻辑性。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注意口语和文字的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
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
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科学规范意识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准确的和科学规范的。
第二,精炼简明的表达意识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是有的放矢。
不能东拉西扯,挥马疆场,任情发挥。
教师的话语太多太长,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茫茫然不知所措。
教师要惜话如金,少说为佳。
第三,语言表达要有节奏感教师如果在一节课内语气单调,平铺直叙,会使学生听了厌烦。
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中一唱三叹的韵律手法,控制好教学中语言的声调和节奏。
论物理教学中语言艺术论文
![论物理教学中语言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66e8721711cc7931b71679.png)
论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本文就物理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巧设悬念善于点拨借助类比《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借助口头语言进行师生对话。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不仅能给学生以美感,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说,大多的时间就是在学生面前讲话,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但是这个说话要有点艺术、有点特色,讲科学、讲逻辑的。
在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握好说话的艺术,语言精练,又通俗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尽管有些物理教师学问渊博,备课极认真,且能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然而因为教学语言僵硬、呆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或疲劳情绪,有些学生就曾这样评说教师:“某某老师上课像和尚念经,让人听了昏昏欲睡。
”“某某老师讲的理论太高深,我们听不懂。
”如果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具有较强的魅力。
其中教学语言的讲究,是至关重要的。
有位学生在给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课堂象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听老师讲课,我常常忘我地进入知识的宝库,科学瑰宝,就在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默契中不断采摘。
”学生深切的感受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
难怪人们都认为教师的“口才”很重要,这“口才”不应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语言艺术,增强教学魅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对智慧的挑战,悬念提得好,就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心理学的研究告诉人们: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知晓,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教学视频】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的论文
一、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
将表情、手势、
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
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鲁迅先生在日本不乏很多好的老师,但是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之处,适当提高声音,促其注意;关键之处,稍作停顿;需熟记的内容,不妨和以声韵,以利记忆。
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
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经常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
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钻牛角尖瞎想出来的问题要耐心疏导。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幽默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
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学习效果要比在沉闷的环境
中学习效果好的多。
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二、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不少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教师根据教材一字不差地讲解概念就完成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这是对概念教学的曲解。
所谓掌握概念,就是要求学生会在探索概念,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概念的基础上
运用概念,在运用概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概念。
学生很少懂得物理
概念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引入某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来
引导学生。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节拍“转”。
在我国,曾经有一种提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不给学生在课后留下疑难,让学生在课后提不出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
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
因此,在物理教
学中及时恰当地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空白的心理,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
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许多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样着手解决的。
讲课时,要“心中时刻有学生”可以经常提出问题,即采用所谓“问题性讲解”,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想上去,教学中倡导启发式,坚决反对注入式。
把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吸收——储存——再现中解放出来,转向教师启发,学生实验探究——转化——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教师的语言要严密准确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
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
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
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合乎逻辑。
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
总之,为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过程,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教师的课堂语言多种多样,教师的语言水平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锤炼而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