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
动态模拟与分析
![动态模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1cb7909b6648d7c0c746c4.png)
若在数值求解时,不限制最终时间,则何时程序终止?
一般先用显式计算一个初值,再迭代求解。 三、高阶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
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的改进欧拉法
(3)过程系统的定性分析。
节点间距
为步长,通常采用等距节点,即取 hi = h (常数)。
3 CSTR的动态特性
III 改进欧拉法 1、动态特性是化工过程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二、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
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改进欧拉法: ~ y i 1 y i h f(x i,y i) y i 1 y i h 2 [f( x i,y i) f( x i 1 ,~ y i 1 )] ( i 0 ,.,.n .1 )
一阶常微分方程组:zy'' gfxx,,yy,,zz,,zyxx00zy00
I 欧拉法 ➢ 欧拉公式:向前差商近似导数
y(x0)y(x1) hy(x0)
y ( x 1 ) y ( x 0 ) h y ( x 0 ) y 0 h f ( x 0 ,y 0 ) 记为 y 1
x0
y1 y2 y0
x0 x1 x2
x1
y i 1 y i h f ( x i,y i)( i 0 ,.,. n . 1 )
h ~ [dA_,dB_] = fs(A_, B_); y y 2 [f( x ,y ) f( x,y)] ( i 0 ,.,.n .1 ) 显然,只i 要 1 系统参数i 确定,则上述非线i 性方程i组的解(系统i 的 定1 常态i) 1 只与选定的初始解(初始条件)有关。
IV 龙格-库塔法
将每两点之间分为若干点,以各点的处的斜率
6.2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
一、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 dy f (x, y) x[a,b] dx y(a) y0
化工过程模拟与分析(第三章系统分解)
![化工过程模拟与分析(第三章系统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e19576b0b1c59eef8c7b438.png)
作业 3 分别利用单元串搜索法和回路搜索法分隔下图 所述系统,列出中间过渡信息流图和矩阵即可。并思考: 1)在通用模拟软件中,如何确定各单元次序? 2)单元串搜索法如何在软件中实现?
3.4 不可再分块的切断
切断目的 研究切断方法的最优化,使得迭代收敛速度 最快,计算时间最省。
切断最优判据 1. 流股断裂总数最少 2. 断裂流股包含的变量数最少 3. 加权评价 4. 使直接迭代法具有最好的收敛性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分解
3.1 一些图的基本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graph):对网络结构、拓扑关系的一种数学抽象。 图G是结点E和边S的集合:G = (E,S),可分为有向图 和无向图2种,点集E = {e1, e2,…,en},边集S = {s1,
s2,…,sn+1}。
图可用来描述相应过程系统。
L1 L1 4 L2 8 1 0 0 0
4 L2 1 0 0 0 0 1 1 1
8 0 0 1 0
2
3
4
5
6
7
8
L1 L1 4 L2 8 1 0 0 0
4 L2 1 0 0 0 0 1 1 1
8 0 0 1 0
L1 4 L3
L1 4 L3 1 1 1 1
当邻接矩阵不再含有回路时,则整个系统分块完毕, 同时获得了计算顺序1, L1, 4, L3, 9
一、环路矩阵法(Lee-Rudd法)
优点 切断流股的总数最少 环路识别 loopfinder算法
A B C D [C ]
A B C D [ A]
1 2 3 4
4 5
1
2
3
第三章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CH31-profLi
![第三章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CH31-profLi](https://img.taocdn.com/s3/m/a47939a1b0717fd5360cdc8d.png)
数学模型化:模型的建立,性能模拟,参数估计, ★ 数学模型化:模型的建立,性能模拟,参数估计,
2010-6-21
6
3.1.2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
◆ 确定性模型分类
表3-1 化工过程系统确定性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
模型表达形式 应用实例 代数—常微分方程组 代数 常微分方程组 代数—偏微分方程组 代数 偏微分方程组 代数—常微分方程组 代数 常微分方程组 上述二, 上述二,三类模型的 混合形式 理想搅拌罐反应器动态模型等 填料塔,管式反应器动态模型等 填料塔, 板式塔动态模型,串联 板式塔动态模型,串联CSTR动态 动态 模型等 多个单元过程组合而成的系统
★ 系统工程
以系统的优化为目标,以模型和模拟作为工具, 以系统的优化为目标,以模型和模拟作为工具, 研究系统组成,分解,综合, 研究系统组成,分解,综合,性能模拟与分析的工程 科学. 科学. 关键词:系统; 模拟; 关键词:系统; 模拟; 优化
2010-6-21 3
3.1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型
★
化工过程系统
2010-6-21
19
�
数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 数方程组的初,
2010-6-21
8
3.1.3 确定性模型的数学处理
逆问题—模型参数估计 ◆ 逆问题 模型参数估计
★
例1:已知一套管换热器,用120°C饱和水蒸 已知一套管换热器, 气加热水,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可测出, 气加热水,水的流量, 出口温度可测出, 求总传热系数K.
3.2.2 模型求解与应用
(2)定常态稳定性与相图(状态演化图) 定常态稳定性与相图(状态演化图)
求解3.2.1中动态模型(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 求解3.2.1中动态模型(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的 3.2.1中动态模型 数值解,结果为: 数值解,结果为: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569c0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8.png)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代码:41E01016学时分配:32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后续课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开发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研究性特色的化工类专业主干课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为主线,培养成人教育学生将实践经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了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会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处理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为主线,培养学生将实践经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实验室研究成果(新工艺、新产品等)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方法,掌握化工过程及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氨合成工艺介绍了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方法及其分析求解方法;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的特性、方法及数学处理;化工过程系统的优化和求解方法;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的数学模型及调优计算,以及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基础知识;间歇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模型化方法及设计优化;换热网络的合成及其夹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离塔序列合成的方法等环节的过程研究。
通过列举大量化工过程开发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的工程观念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课堂讲授学时:2)1.1 化工过程1.2 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1.3 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1.4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1.5 化工企业CIPS技术第二章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课堂讲授学时:4)2.1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2.2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及三种基本方法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2.4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2.5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2.6 氨合成工艺流程的模拟与分析第三章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课堂讲授学时:4)3.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3.2 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的动态特性3.3 精馏塔的动态特性第四章化工过程系统的优化(课堂讲授学时:4)4.1 概述4.2 化工过程系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4.3 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的类型4.4 化工过程中的线性规划问题4.5 化工过程中非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析求解4.6 化工过程中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值求解第五章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课堂讲授学时:2)5.1 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的作用与意义5.2 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离线调优的方法第六章间歇化工过程(课堂讲授学时:6)6.1 间歇过程与连续过程6.2 过程动态模型及模拟6.3 间歇过程的最优时间表6.4 多产品间歇过程的设备设计与优化第七章换热网络合成(课堂讲授学时:4)7.1 化工生产流程中换热网络的作用和意义7.2 换热网络合成问题7.3 换热网络合成--夹点技术7.4 夹点法设计能量最优的换热网络第八章分离塔序列的综合(课堂讲授学时:6)8.1 精馏塔分离序列综合概况8.2 分离序列综合的基本概念8.3 动态规划法8.4 分离度系数有序探试法8.5 相对费用函数法8.6 分离序列综合过程的评价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室、黑板、黑板笔六、课程考核与评估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00min。
第三章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ppt课件
![第三章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8ca9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5.png)
N j
Rj (H j ),
j 1,2,...,N。
(3- 21)
其中,T、Tf分别代表反应区内和加料混合物的温度; U表示反应液体与冷却剂之间热交换的总传热系数;
A表示反应液体与冷却剂之间的总传热面;
Tc表示冷却剂平均温度; 、Cp分别代表反应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与比热容; (-Hj)表示第j个反应的热效应; Rj表示第j个反应的速率; Ri表示因化学反应引起的第i个组分浓度的变化速率
排液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kt
Fo ((kH 0 - Fi )e A Fi )
-0.7
H
-0.5
0 1
0
5
10
15
20
25
Time
图3-2. 搅拌罐中液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例3-2:搅拌槽内含盐量的动态模型
初始情况是槽内盛有V0的水,把浓度为Ci的盐水以恒 定流量Fi加入槽内,与此同时完全混合后的盐水以恒定 流量Fo排放,试求槽内盐水浓度C的变化规律。
其中u、u0 分别代表任一时刻和起始时刻的状态向量, μ代表未知而且待估计的参数向量。
• 模型参数估计就是为了确定参数向量µ的最优值,使限制 下的解最大限度地逼近已采集到的状态变量在不同时刻的
离散数据。
NM
Min F
i
(uid, j uic, j )2 f ( )
j
其中 F称为最优化的目标函数,或评价函数。 udi,j代表第i个状态变量在j时刻的采集数据。 uci,j代表第i个状态变量在j时刻的模型计算值,即在j
• i组分质量守恒
V
dci dt
F (ci, f
ci ) VRi ,
i 1,2,...,M。(3- 20)
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建立与分析
![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建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3044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4.png)
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建立与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对于过程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是实现优化控制和自动化的关键步骤,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化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分析该模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方法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是通过对化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建模和参数估计来实现的。
主要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
1. 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是通过对化工过程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基本原理的数学表示,得到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
这种方法需要对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对各个环节的参数进行准确的估计。
常见的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包括质量平衡模型、热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微分方程、代数方程或差分方程等形式进行描述,并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和仿真。
2. 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是通过对化工过程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有深入的了解,而是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并利用这些关联性和规律性建立模型。
常见的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可以预测未来的过程变量。
二、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分析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分析是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得到有关系统行为和性能的信息。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性分析、动态响应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等。
1.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衡量控制系统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控制系统动态模型的特征值进行分析,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
常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根轨迹分析、Nyquist稳定性判据和Bode稳定性判据等。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_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_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1521fe4693daef5ef73dc8.png)
2 S6
4
5
1 S3
S1
S2 5 C
3 S4 D
S5
2 S6 S7 B S8 4
A
(流股)
A S1 0 0 1 0 S2 1 0 1 0 S3 1 0 0 0 S4 0 0 1 1 S5 0 0 0 1 S6 0 0 0 1 S7 0 1 0 1 S8 0 1 0 0
R
环 B 路 C
D
f
矩阵做法:Si 流股若在 A 环中出现则标 1,若 不出现则标 0 。 例如: A 环,由S2,S3 两流股构成,其余为零。 矩阵中还有: 加和行,用 f 表示:它由每一列中的非零元素 加和构成。 加和列(R):它将每一行非零元素加和构成 f 称为环路频率:代表某流股出现在所有环路中 的次数 R 称为环路的秩:代表某环路中包含的流股总数。
断裂物流迭代计算步骤如下:
Step1 :假定断裂物流S4’ 的变量值,然后依次计 算单元模块A,B,C得 到物流S4的变量值。 Step2:利用收敛单元比 较S4与S4’的相应变量值。 若不等,则改变S4’为新 的变量值,重复Step1过 程直到S4与S4’两个变量 值相等为止。
问题: 收敛单元设置在哪个物流处?既如何选择断裂 物流?本问题中不仅可以是物流S4处,也可以 设置在物流S2或S3处。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 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果也将不同。究竟设 置在何处为好,这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如何得到新的S4’变量值?如何保证计算收敛? 如何加快收敛,取决于收敛算法,还与断裂物 流变量的特性有关。
2. 1.2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面向方程法:将描 述整个过程系统的 数学方程式联立求 解,从而得出模拟 计算结果的方法。 面向方程法又称联 立方程法
化工过程动态模拟研究综述
![化工过程动态模拟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081c716b9d528ea80c77959.png)
3.化工过程动态模拟实例
粗对苯二甲酸CTA加氢反应过程动态特性分析
在加氢反应过程动态模型中,杂质4-CBA、中间产物 4-HMBA、反应产物PT酸BACID、CO均是需要观测 的变量。当加氧反应工艺条件发生扰动,这些变量都 会随之变化并对产品PTA产生较坏影响。由于这些变 量浓度较小,观测不便,需要对其进行变量重置。
操作培训故障诊断及实时优化解决稳态模拟无法解决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化工过程动态 模拟在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 入广泛应用阶段 近几年,很多国家推出了 功能强大的商业化通用动态模拟软件,国 外很多发达国家已将通用动态模拟软件广 泛地应用于先进控制系统的设计,在科研 和应用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也极大地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策略无力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化工过程动态模拟(又称动态仿
真)成为人们了解化工生产过程强有力的工具。稳态模拟已经广泛应
用于化工设计改造及优化等过程,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动态模拟的实际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其主要用于各种化工过程的
动态特性分析、先进控制系统设计、开停车过程、安全分析研究等。
随着动态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化工过程动态模拟还广泛地用于化工
是遇到很多困难。动态模拟软件是工艺控制和计算机等多项技术结合
的产物,动态模拟软件的应用也对应用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使用
者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就使得动态模拟软件的推广变得缓慢,但是人
们在动态模拟的开发及应用推广上还是卓有成效的。
虽然目前采用机理模型建立并使用通用化工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
公开报道并不少见,但大部分文献仅对动态模拟软件的开发历程做了
在ASPEN DYNAMICS中规定变量如下: CBA4 as massfraction (upper: 100); BACID as massfraction (upper;500); HMBA as massfraction (upper: 1500); PT as massfraction (upper: 100); CBA4=1000000*STREAMS(”24”).Fmcn(”CBA4”)/STREAMS(”24”).Fmcn(”TA"); BACID=1000000*STREAMS("24").Fmcn("BACID")/STREAMS("24").Fmcn('TA") HMBA=1000000*STREAMS("24").Fmcn("HMBA")/STREAMS("24").Fmcn("TA"); PT=1000000*STREAMS("24").Fmcn("PT")/STREAMS("24").Fmcn("TA"); 其中“CBA4、BACID、HMBA、PT酸”表示加氧反应器底部出料中各产物质量流 量与TA质量流量比(变量CBA4即杂质4-CBA,变量HMBA为中间产物4-HMBA),且 量纲均为10_6。
化工系统工程 第三章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化工系统工程 第三章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36d56bf7ec4afe05a1df1f.png)
2020/3/9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12
化环院:路平
2 系统的分隔与块间排序
❖ 用邻接矩阵升幂法进行系统分隔 可约标准阵: 将交连矩阵L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并对 原邻接矩阵也作相应的变换,变换 成可约标准矩阵,才能确定结点间 的强属交连的情况和对整体进行有 效识别。
2020/3/9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 设想:将大系统分解为个个单元在进行求解。
2020/3/9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2
化环院:路平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 系统结构分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系统结构的数学描述。将化工流程图变成由结点和边组 成的流程拓扑“图”,再以矩阵的形式描述“图”中的 结构信息。
系统的分隔。用系统结构矩阵将整个系统分隔成若十个 相对独立的“整体”——不可再分块,并确定各个不可 再分块的计算顺序。
6)用矩阵来表达图的弊病是,零元占绝大部分、矩阵是稀疏 的,非零元仅占1%~10%,系统越大矩阵就越稀疏;
7)邻接矩阵随单元编号的改变而变化。
2020/3/9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9
化环院:路平
❖ 系统的2分系隔思统路:的分隔与块间排序
1)到任回取到图该中结的点一e个i的结环点路e;i,沿有向边搜索通路,看是否能找
1.三段往复式压缩机;2.甲醇合成塔; 3. 水冷却器;4.水冷却器;5.循环压缩机;
2020/3/9
第三章 过程系统的结构分析
25
化环院:路平
4 系统结构分析实例
❖ 甲醇合成系统的分隔
1)写出描述系统的邻接矩阵B。 2)用树搜索法找系统中的环路。 3)具有公共结点的环路,
合并成不可再分块。
化工设计第3、4章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和过程模拟
![化工设计第3、4章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和过程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d35f185bb4daa58da0114af5.png)
输出: HCHO(输出)= 0.75mol; CH3OH(输出)= 1- 0.75 = 0.25mol; O2(输出)= 0.75- 0.75×0.5=0.375mol; H2O(输出)= 0.75mol
循环过程(两种解法)
1) 确定加热剂或冷却剂的消耗量; 2)为公用工程(热工、电、锅炉、给水、冷暖)提供设计条件; 3) 为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提供重要依据; 4)确定总需求能量和能量的费用。
热量衡算步骤
(1)以单位时间为基准的物料流程图,确定热量平衡范围; (2)在物料流程图上标明已知温度、压力、相态等已知条件; (3)选定计算基准温度; (4)列出热量衡算式,求解未知值; (5)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列出热量平衡表。
F1=2000kg/h 75%液体 25%固体
过滤机
滤饼 90%固体 F3=?kg/h 10%液体
F2=?kg/h 1%固体 99%液体
滤液
精馏过程
F3
F1 料液 乙醇 40% 水 60%
馏出液
乙醇=1% 水 24% 苯 75%
F2 苯
乙醇产品 F4=1000kg/h
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1.直接计算法
化工工程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查找、筛选和估算物性数据。 衡算时必须有足够而准确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的来源根据计算 性质而不同。 对于设计一个新的工艺过程,有关数据可由实验室试验或中试提 供,对于生产过程,则由生产装置测定而得到。当某些数据不能精确 测定或缺少时,可在工程设计计算所允许的范围内推算或假设。
过程模拟简介
过程模拟类型 模拟型、设计型、优化型
过程模拟的三要素 系统模型、物性数据和热力学方法、算法
第3章-过程系统的稳态模拟概要
![第3章-过程系统的稳态模拟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89615c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2.png)
* 其它的系统分隔方法: 邻接矩阵法等。
3.3 再循环回路的断裂
3.3.1 断裂物流的选择
s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4
s1
Ⅰ
Ⅱ s2
s3
Ⅲ
Ⅳ
s7
s5
3.3.2选择最优断裂流股的准则 I. 断裂的流股数目最少; II. 断裂流股包含的变量数目最少; III.对每一流股选定一个权因子,该权因子数值反映了断裂该流
股时迭代计算的难易程度,应当使所有的断裂流股权因子数 值总和最小; IV. 选择一组断裂流股,使直接代入法具有最好的收敛特性。 说明: 准则III应当是比较完善的,但各流股权因子的估计是困难的。 准则IV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计算效率较低,尤其是 解决设计和优化问题时计 算效率更低
化 规
计 定
计
程
计
计
单元
程
计
优
设 流 过 物性 算 算 算 算
计算
3.1.2 联立方程法
• 联立方程法又称面向方程 法,将描述整个过程系统 的数学方程式联立求解, 从而得出模拟计算结果。
• 联立方程法解算快速有效, 对设计、优化问题灵活方 便。效率较高。
()
()
(4)D开始
( A,B,C,D),E,C,D
E
拟节点中又识别出一个环路
( A, B,C,D)
E
节点D,E,C,D构成一环路。该拟节点包含4个环路: (B,C,D,B)、(C,E,C)、(C,A,B,C)及(D,E,C,D)。
(5)E开始 (A,B,C,D,E),F,G,F
合并F,G
(A,B,C,D,E),(F,G)
X (k ) X (k 1)
此法的收敛速度,具有超线性收敛的性质,比部分迭代法 (包括直接迭代法)快。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技术讲义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技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e40c9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1.png)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技术讲义首先,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是通过建立化工过程的动态模型,模拟其
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过程,实现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预测和分析。
这种
模型通常由一系列的微分方程组成,通过对关键参数的输入和改变,可以
模拟出系统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响应和效果。
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的基本
原理是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动量平衡等基本原理建立的。
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
优化工艺设计,通过模拟不同的工艺方案,找到最佳的操作条件,以降低
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
其次,它可以用来解决工艺运行中的问题,比如控
制系统设计和故障诊断等。
此外,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还可以用来评估化
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和选择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工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面,现代动态模拟软件已经具备了更高的计算
速度和更精确的数值求解算法。
另外,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也
为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数据驱动建模
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帮助工程师们更
好地理解和优化化工过程系统的运行。
总之,动态模拟和分析技术是化工过程优化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它能
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化工过程系统的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
降低成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动态模拟和分析
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化工过程动态模拟研究综述
![化工过程动态模拟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6cfd7fa9e314332396893ce.png)
图3.17调节温度控制器后,反应温度、4-CBA、CO变化曲线
运行CTA加氯反应过程的动态模型至稳定后,加氧反应器内 温度、压力分布曲线如图3.3所示,加氢反应器内4-CBA、PT 酸、4-HMBA、BACID分布曲线则如图3.4所示。
CTA和饱和水的流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加氧反应的进行,从而导致4-CBA没有 完全反应,其浓度会超过25个ppm,对PTA质量产生较恶劣的影响。故本小 节将会讨论当CTA和饱和水流量增加和减少5%时,加氧反应受到的影响以及 4-CBA、产物4-HMBA、BACID、PT酸、CO浓度的动态特性。将模型动态运 行至稳定,1小时后改变CTA负荷和饱和水流量。
在石油石化炼油方面的应用
FCC 主分馏塔设计、优化; 3、气体装置设计与优化; 4、汽油稳定、石脑油分离和气提、反应精馏、变换和甲 烷化反应器、酸水分离器、硫和 HF 酸烷基化、脱异丁烷 塔等设计与优化; 5、在气体处理方面:可完成胺脱硫、多级冷冻、压缩机 组、脱乙烷塔和脱甲烷塔、膨胀装置、气体脱氢、水合物 生成/抑制、多级、平台操作、冷冻回路、透平膨胀机优 化。
BACID=1000000*STREAMS("24").Fmcn("BACID")/STREAMS("24").Fmcn('TA")
HMBA=1000000*STREAMS("24").Fmcn("HMBA")/STREAMS("24").Fmcn("TA"); PT=1000000*STREAMS("24").Fmcn("PT")/STREAMS("24").Fmcn("TA"); 其中“CBA4、BACID、HMBA、PT酸”表示加氧反应器底部出料中各产物质量流 量与TA质量流量比(变量CBA4即杂质4-CBA,变量HMBA为中间产物4-HMBA),且 量纲均为10_6。
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精选优质 PPT
![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精选优质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c8c6b23c1ec5da51e270a2.png)
系统工程学科,产生于20世纪的40年代,在60年代形成了体系。 1981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一届国际过程系统工程学术会议,标志这一学科
的正式形成。 1991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二战后,工程建设和 军事的需要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提供了有力工具
系统工程理论研究 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3
§1. 过程系统工程简介
现代化工生产的发展要求系统工程方法的引入: (1)过程工业向规模化、大型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2)企业发展的综合化、多目标化。 (3)能源紧张、自然资源短缺。 (4)缩短开发到工业实践的时间。 (5)过程工业信息化的要求。
4
§1. 过程系统工程简介
过程系统模型中还包括流股联结方程,即描述系统中各单元之间联结情况的方程。
不一同般的 为输代出数变或量常集微分—方—程不组同。的信息流图,可以给得定到的同或样的方程组分块的结果待综合的
所要求的或
…
…
流线3、4、8、10和单元②、③、④、⑥组可成选的择循的环子输系入统
过程系统
希望的输出
将模型及模型的操作抽象成类,是一种代码级重用的有效途径。
27
219/227
15 1
初 馏 塔
2 16
232/227
常三中II
18 323
减二中I 常四线
316
340
13
11
9
7
5
3
17
29
20
14
12
10
8
6
4
305 19
常三线
316
323
减二中II 常三中I
渣油I
化工过程过程系统的模拟精品PPT课件
![化工过程过程系统的模拟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5b752319e8b8f67d1cb9a3.png)
S2 S4 S7 R A1 0 0 1 B0 0 1 1 C1 1 0 2 D0 1 1 2
S2 S4 S7 R A1 0 0 1 B0 0 1 1 C1 1 0 2 D0 1 1 2
II. 选择断裂流股 剩下的独立列构成的回路矩阵中,秩为1的行说明
1
2
3
4
关联矩阵 RI=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1 0 000000000 0 0 0 1 0 000000000 0 0 0 0 1
单元设 备序号
1 2 3 4
相关物流号
-1 1 -2
流入该节点的流股+ 流出该节点的流股-
11 12
(b)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RA 一个由n个单元或节点组成的系统,其邻接矩阵或相邻矩阵 可表示为n×n的方阵。
RA [ Aij ]
1, 从节点i到节点j有边联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
3.1.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特性
• 动态特性是化工过程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间歇过程、连续过程的开停工、 连续过程本征参数依时变化、 控制系统的合成、过程系统局部与全局特性分析 利用人为非定常态操作来强化过程系统性能和实 现技术目标等
• 动态特性还可以用于辨识某些系统的结构、过程的机 理和估计描述系统性能的模型参数,甚至作为诊断过 程系统运行故障的手段
普遍性的CSTR问题
• 通常假定反应罐内处于 分子级理想混合,且为 液相均相反应,因此可 以认为反应混合物的温 度和组成在反应区里是 均匀的,
• 进一步假定反应区的容 积不随时间变化,则加 料与排料的流量也可以 认为是近似相等的,即 Fin =Fout=F。
• 对于一个包含M个组分和N个反应的系统
过程系统的定性分析
• 于化工过程系统通常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性质, 因而有可能出现定常态多重性、定常态稳定性、 参数敏感性、自激振荡,甚至更复杂的时间序 列结构。 • 原则上都可以通过确定性模型来分析、处理。
• 归结为动态微分方程(组)的定性分析,对应 于现代应用数学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分支—非线 性分析或非线性现象与复杂性分析。
Fi t V0
0.6 0.4 0.2 0.0 0
FI=2Fo
FI=Fo
1
2
3 时间 T
4
5
6
小结
• 以上例子通过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削减了过程的复杂 性,使得该过程可以通过数学方式精确求解 • 对于一般的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除总物料衡算和组 分物料衡算外,还存在着伴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以及 反应罐本身的热衡算。 • 对于这种复杂的过程,是不太可能通过数学方法精确 求解的,一般要通过数值方法进行积分运算,方可求 得过程的解。
3.2.2 模型的数学处理与应用(Ⅰ)
• 上述动态数学模型的正问题在计算数学上是典型 的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通常可以利用龙格 -库塔法(R-K),基尔(Gear)法等通用程序来 求数值解。
3.2.2.1 应用1―开工过程分析
• 计算开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从给定的初始条 件出发,求模型的数值解,求取直至状态变量 的每一个分量Ci、T接近定常值所需要的时间, 就是近似的开工时间 • 研究初始条件对开工过程的影响:改变不同的 初始条件,通过数值分析考察初始条件(开工 条件)的不同对开工时间的影响,了解在开工 过程中系统状态变化的经历与初始条件的相互 关系,从而可以帮助制订适当的开工方案,达 到既缩短开工时间,又不致使开工过程出现某 些工艺上不允许的温度和浓度
Ri i , j R j i , j R j C, T j j
(3 - 22)
其中,μi,j表示第j反应计量式中i组分的系数。
• 初始条件的约束
在t 0时,ci ci,0 , T T0 (3- 23)
• 式(3-20)~(3-23)就构成所讨论的连续 操作搅拌罐反应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HINT
• 运用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关于化学反应计量学的 知识,还可以对上述模型进行简化。 • 仅对几个着眼组分写出质量守恒式(3-20),减 少模型涉及的常微分方程的个数。 • 其它非着眼组分的浓度,可以利用“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种元素的总原子数守恒” 这一化学计量学基本原理,通过相应的代数方程 (组)来推算。
3.1.2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
解决上述问题,最核心、最本质的知识,是如何科学地 描述过程系统动态特性的规律,这意味着必需选择或者 建立一种既能反映过程系统本质特性,又相对简单明了 的数学模型。
•模型化(Modeling)是现代化学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尤其是过程动态学的核心。
模型的分类
Fi
H
Fo
图3-1. 敞口搅拌罐示意图
敞口连续操作搅拌罐的流量计算
• 质量累积速率=质量流入速率-质量流出速率
d(V) dH 质量累积速率= A dt dt
质量流入速率= Fi
质量流出速率= Fo
dH A Fi - Fo dt
dH Fi k - H dt A A
状态变量在系统内呈非均匀,但一般是连续的空间分布 (管式反应器)
• 多级集中参数模型
• 一般用于描述多级串连、级内状态变量均匀分布的过程 (板式塔内的传质分离过程)
根据建立模型的不同方法
• 统计模型(经验模型)
由统计、关联输入输出数据而得,表达方式简单, 只需少量计算就能得到结果 弱点:不能或者可以略作小范围的外推
• i组分质量守恒
dci V F (ci , f ci ) VRi , dt
i 1,2,...,M。 (3 - 20)
其中,V、F分别代表反应区容积和加料容积流量; Ci 、Ci,f分别代表反应器内和加料中第i组分的浓度; t表示时间;
• 反应区能量守恒
N dT VC p FC p (T f T ) UA(T TC ) V R j (H j ), dt j j 1,2,..., N。
人工智能技术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过程系统模型描述和性能模拟方 法的进步。 • 突出反映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过程系统性能模拟方 面的应用。 • 对信息的处理响应速度快,自适应性强,具有自学习 能力等,在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控制方面有独特的优 势
3.1.3 确定性动态模型的数学处理
• 正问题—模型方程组的求解
C Ci - Ci V
Fi Fi Fo 0
Fi Fo t V0
-
Fi Fi Fo
• 上式是普遍情况下例 3 - 2 的分析解,但其中隐含 有条件Fi>Fo。 • 当Fi=Fo时,存在V=V0,此时,问题的分析解为:
C Ci - Ci e
1.0 0.8
浓度 C
FI=5Fo
模 型 类 型 集中参数模型 分布参数模型 多级集中参数模型 混合模型 模 型 表 达 形 式 代数—常微分方程组 代数—偏微分方程组 代数-常微分方程组 上述二~三类模型的混合形式 应 用 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想搅拌罐反应器动态模型,等 填料塔、管式反应器动态模型等 板式塔动态模型,串连 CSTR 动 态模型,等 多个单元过程组合而成的系统
• 确定性模型(机理模型)
通过对系统或者系统内某个微元,列出质量、能 量和动量守恒关系式,系统(或微元)内外质量、能 量和动量交换速率系数计算式,相关的相平衡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式。 处理的是更一般的情况,模型普遍适用性更强。
• 化工过程系统确定性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
• 逆问题—模型参数的估计
• 过程系统的定性分析
正问题—模型方程组的求解
• 所有的参数(包括设计、物性、传递和操作参数等)都已 给定,利用模型来预测系统的状态分布及其在时间域的运 动(变化)情况。 预测给定操作条件下系统的性能,对系统的操作性能 进行模拟; 考察某些模型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系统的 参变性能分析;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利用模型来帮助“发生”系统的输 入—输出关系
•根据对过程系统中状态变量分布特征的不同描述方式:
集中参数模型 分布参数模型 多级集中参数模型
•根据建立模型的不同方法:
统计模型 确定性模型 介于两者之间的半经验模型
根据对过程系统中状态变量分布特征的不同 描述方式
• 集中参数模型
状态变量在系统中呈空间均匀分布 (强烈搅拌的反应罐)
• 分布参数模型
逆问题—模型参数的估计
• 已经从实验装置或生产装置上采集到在非定常条 件下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要求从中 估计出描述这一非定常态过程的模型中某些未知 参数的数值------已知状态在时间域的运动情况, 要求估计模型参数。
例:对CSTR的开工过程
du f (u, ) dt t 0时,u u (0) u0
V ( Fi Fo ) t V0
Fi 1 dC dt Ci C ( Fi Fo )t V0
Fi ln(Ci - C) lnFi - Fo t V0 B Fi Fo
• 其中,B为积分常数。 • 将初期条件:t=0时,C=0代入式,可以解出B,于是 可以化简为:
第三章
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 拟与分析
3.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 3.1.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特性 3.1.2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 3.1.3 确定性动态模型的数学处理 3.2 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的动态特性 3.2.1 动态数学模型 3.2.2 模型的数学处理与应用(Ⅰ) 3.2.3 模型的数学处理与应用(Ⅱ) 3.3 精馏塔的动态特性 3.3.1 动态数学模型 3.3.2 模型的数学处理与应用 3.4 变压吸附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3 - 21)
其中,T、Tf分别代表反应区内和加料混合物的温度; U表示反应液体与冷却剂之间热交换的总传热系数; A表示反应液体与冷却剂之间的总传热面; Tc表示冷却剂平均温度; 、Cp分别代表反应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与比热容; (-Hj)表示第j个反应的热效应; Rj表示第j个反应的速率; Ri表示因化学反应引起的第i个组分浓度的变化速率
k ln(Fi - kH) - t c A
将初始化条件:t=0时,H=H0代入式,并化简可得:
t 1 H ((kH0 - Fi )e A Fi ) k k
排液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Fo ((kH0 - Fi )e
k t A
Fi )
-0.7
-0.5
H
0 1
0
5
10 Time
其中u、u0 分别代表任一时刻和起始时刻的状态向量, μ代表未知而且待估计的参数向量。 • 模型参数估计就是为了确定参数向量µ的最优值,使限制 下的解最大限度地逼近已采集到的状态变量在不同时刻的 离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