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锐角三角函数(3)课件-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实验学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记作cosA,即
coAsA斜 的边 邻边 bc
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即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例题示范
3
例2 如图,在Rt△ABC中,∠C=90°,BC=6,sinA= 5 ,求 cosA、tanB的值.
12
sinA BC 5 AB 13
B 13
A
cos A AC 12 AB 13
tan A BC 5 AC 12
sinB AC12 AB 13
cosB BC 5 AB 13
tanB AC 12 BC 5
2. 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值、余 弦值和正切值有什么变化?
解:设各边长分别为a、b、c,∠A的三个三角函数分别为
sinAa, cosAb, tanAa
B
c
c
b
则扩大2倍后三边分别为2a、2b、2c
sin A 2a a 2c c
cos A 2b b 2c c
C
A
B
tan A 2a a 2b b
C
A
3 3. 如图,在Rt△ABC中,∠C=90°,AC=8,tanA= 4 ,
coA sA斜 的边 邻边 bc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直角三角形中锐 角的三角函数值
B
解:∵ sin A BC
AB
6
AB BC6510
sinA 3
A
C
又 A C A2 B B2 C12 0 6 2 8
coAsAC4, tanB AC4
AB 5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3 》公开课课件
coAsA斜 的边 邻边 bc
斜边c
B 对边a
A 邻边b C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
正切(tangent),记作tanA, 即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注意
▪ cosA,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 ∠A的余弦、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 号“∠”;
▪ cosA,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 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对 边与邻边的比;
,6
3
求∠A的度数.
A
C
解sinABC 3 2, AB 6 2
A45.
A
(2)如图,已知圆锥的高AO等于圆 锥的底面半径OB的 3 倍,求 a .
解 tanAO 3OB 3,
OBOB
O
B
60 .
当A,B为锐角 时,若A≠B,则
sinA≠sinB, cosA≠cosB, tanA≠tanB.
▪ cosA不表示“cos”乘以“A”, tanA不表 示“tan”乘以“A”
sinAA斜 的边 对边ac coAsA斜 的边 邻边 bc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对于锐角A的每一 个确定的值,sinA有 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 应,所以sinA是A的函 数。
同样地, cosA, tanA也是A的函数。
( 2 ) 3 ta 3 n 0 ta 4 n 5 2 s6 i n ; 0
(3)co6s0 1 ; 1sin60 tan30
( 4 ) 2 si4n 5 1c6 o 0 ( s 1 ) 20 ( 0 1 5 2 ) 0 . 2
B
例2 (1)如图,在Rt△ABC中,
∠C=90°A,B 6,BC 3
斜边c
B 对边a
A 邻边b C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
正切(tangent),记作tanA, 即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注意
▪ cosA,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 ∠A的余弦、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 号“∠”;
▪ cosA,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 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对 边与邻边的比;
,6
3
求∠A的度数.
A
C
解sinABC 3 2, AB 6 2
A45.
A
(2)如图,已知圆锥的高AO等于圆 锥的底面半径OB的 3 倍,求 a .
解 tanAO 3OB 3,
OBOB
O
B
60 .
当A,B为锐角 时,若A≠B,则
sinA≠sinB, cosA≠cosB, tanA≠tanB.
▪ cosA不表示“cos”乘以“A”, tanA不表 示“tan”乘以“A”
sinAA斜 的边 对边ac coAsA斜 的边 邻边 bc tanA A A的 的邻 对边 边 ba
对于锐角A的每一 个确定的值,sinA有 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 应,所以sinA是A的函 数。
同样地, cosA, tanA也是A的函数。
( 2 ) 3 ta 3 n 0 ta 4 n 5 2 s6 i n ; 0
(3)co6s0 1 ; 1sin60 tan30
( 4 ) 2 si4n 5 1c6 o 0 ( s 1 ) 20 ( 0 1 5 2 ) 0 . 2
B
例2 (1)如图,在Rt△ABC中,
∠C=90°A,B 6,BC 3
人教版《锐角三角函数》PPT精美课件
③sin 45°______2sin 22.
324 9,则α(精确到1°)约为(
)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当已知锐角 α 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α 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
利用已知的三角函数值,通过采用设参数的方法,并结合勾股定理表示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
644 0,则利用科学计算器求∠A的度数(精确到1″)的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实质是求什么?
01)是(
)
(2)求tan D 的值.
在非直角三角形中,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AEB=∠BFC=90°,
④sin 60°______2sin 30°cos 30°;
∴∠BAE=∠CBF,
解:过 B 作 EF⊥l1于点 E,EF⊥l2于点 F ,
)
解:过 B 作 EF⊥l1于点 E,EF⊥l2于点 F ,
如图,在 Rt△ABC 中,∠C=90°,
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实质是求边长的比.
猜想:已知0°<α<45°,则sin 2α_______2sin αcos α.
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实质是求边长的比.
新知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2
5
O
3 2
猜想:已知0°<α<45°,则sin 2α_______2sin αcos α.
C
D
B
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锐角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的条件下定义的,因 此当题目要求某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要先观察 这个锐角是否在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当这个锐角不 在直角三角形中时,一般可以先通过作辅助线构造 与该角有关的直角三角形,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进行求解.
人教版《锐角三角函数》PPT完美课件
正12弦.是一在直直角角三三角角形形的中两定边义长的分,别反为映6和了8直,角求三该角三形角边形与中角较的小关锐系角. 的正弦值. 正由弦勾是 股在定直理角得三AB角2形=A中C定2+义B的C2,=反2B映C了2.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第例2如8,章当锐∠A角=三3角0°函时数,我们有
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的坡角(∠A )为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 由人勾教股 版定· 数理学得· A九B年2=级A(C2下+)BC2=2BC2.
例现1测得如斜图坡,的在坡R角t△(∠AABC)为中3,0∠°,C=为9使0°出,水求口si的nA高和度为sin3B5的m值,. 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所正以弦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A例.如s,in当A∠=A3=sin30A°′时,B我.们sin有A=sin A′ 现能测根得 据斜正坡弦的概坡念角正确(∠进A 行)为计3算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2BC2.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 在 Rt△ABC 中,∠C =90°,AC =5,BC =4,则 sinA =
.
理解并掌握锐角正弦的定义,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 (即正弦值不变)。
从上述情境中,你可以发现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能否结合数学图形把它描述出来?
现测得斜坡的坡角(∠A )为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A.sin A=3sin A′ B.sin A=sin A′
正弦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第例2如8,章当锐∠A角=三3角0°函时数,我们有
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的坡角(∠A )为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 由人勾教股 版定· 数理学得· A九B年2=级A(C2下+)BC2=2BC2.
例现1测得如斜图坡,的在坡R角t△(∠AABC)为中3,0∠°,C=为9使0°出,水求口si的nA高和度为sin3B5的m值,. 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所正以弦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A例.如s,in当A∠=A3=sin30A°′时,B我.们sin有A=sin A′ 现能测根得 据斜正坡弦的概坡念角正确(∠进A 行)为计3算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2BC2.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 在 Rt△ABC 中,∠C =90°,AC =5,BC =4,则 sinA =
.
理解并掌握锐角正弦的定义,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 (即正弦值不变)。
从上述情境中,你可以发现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能否结合数学图形把它描述出来?
现测得斜坡的坡角(∠A )为 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A.sin A=3sin A′ B.sin A=sin A′
正弦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_PPT课件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锐角三角函数》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人教版《锐角三角函数》课件演示PPT初中数学3
18.计算: (1) 27 +(2cos 60°)2 020-(12 )-2-|3+2 3 |; 解:原式=3 3 +(2×12 )2 020-22-(3+2 3 )= 3 3 +1-4-3-2 3 = 3 -6.
(2)cos230°-2cos30°sin 60°+sin260°;
解:原式=(cos30°-sin 60°)2=(
学习目标
新知二 通过三角函数值求角度
解: 在图中, ∵sin A BC 3 2 , AB 6 2 ∴ ∠A = 45°.
B
6
3
A
C
解: 在图中, ∵ tanα = AO 3OB 3 ,
OB OB
∴ α = 60°.
A O B
解:∵ (1-tanA)2 + | sinB-
3 2
|=0,
∴
tanA-1=0,sinB-
3 2
=0,
∴
tanA=1,sinB=
3 2
,
∴ ∠A=45°,∠B=60°,
∠C=180°-45°-60°=75°,
∴△ABC 是锐角三角形.
巩固新知
tan A BC = 7 = 3 A 30.
B
AC 21 3
tan B AC = 21 = 3 B 60.
(2)在△ ABC 中,sin B=cos (90°-C)=12 ,则∠A=__1_2_0_°__.
12.在 Rt△ABC 中,∠C=90°,BC= 5 , AC= 15 ,求∠A 的度数.
解:在 Rt△ABC 中,tan A=ABCC
=
5 15
=
3 3
,∴∠A=30°.
13.已知 α 为锐角,且关于 x 的方程 x2-tan α·x+14 =0 有两个相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8.1锐角三角函数(课时2) 课件(共31张PPT)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 C 90 , tan A a 5 ,故选:D.
b 12
练习 4 如图,在△ABC 中, ACB 90 , AC 12 , BC 5 , CD 是
△ABC 的高,则 cos BCD 的值是( A )
A. 12 13
B. 13 12
C. 5 12
D. 5 13
BC 12
探究新知
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正切值有什么关系?
在 Rt△ABC 中,∠C = 90°,∠A = 90°-∠B
tan A a b
tan B b a
斜边c
B 对边a
则 tan∠A 与 tan∠B 互为倒数, 即:tan A ·tan B = 1.
A 邻边b C
例题练习
如图,在Rt△ABC中,∠C = 90°,AB = 10,BC = 6,求sinA,
cosA,tanA的值.
解:由勾股定理得
B
AC = AB2 BC2 = 102 62 =8,
因此 sin A BC = 6 = 3,
10
6
AB 10 5
cos A AC = 8 = 4,tan A BC = 6 = 3 . A
C
AB 10 5
AC 8 4
练习 1 如图,在△ABC 中, C 90 , AB 5 , AC 4 ,
sin A a c
cos B a c
斜边c
B 对边a
则 sin A = cos B,即 sin A = cos ( 90°-∠A ) A 邻边b C
两角互余,余弦值 = 正弦值
探究新知
【探究二】如图,△ABC 和 △DEF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
∠A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 课件(共19张PPT)
3a
3
2a
2
a
1
cos 60
2a 2
60°
3a
tan 60
3
a
设两条直角边长为a,则斜边长=
a
2
sin 45
2
2a
a
2
cos 45
2
2a
a
tan 45 1
a
a2 a2 2a
45°
课堂练习
2020 -
0
1
8 - 2 tan 45
人教版数学九级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的正弦概念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其有关运算
锐角的正弦概念
复习引入
回忆直角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
练习1
在Rt△ABC中,
∠C=90°,
∠A=30°,
若BC=10m,
求AB。
练习2
在Rt△ABC中,
∠C=90°,
∠A=30°,
若BC=20m,
求 AB。
A.13
B.3
C.43
D.5
如图,已知点P的坐标是(a,b),则sinα等于( )
A.
B. 3
C.
2 + 2
D.
2 + 2
课堂小结
01
锐角的正弦概念
02
会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0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补充
课堂作业
在RT△ABC中,∠ACB=90°,CD是
AB上的高,AC=,BC=2,求sinB。
C
B
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
28章锐角三角函数全章ppt课件
问题(1)当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a为75°时,梯子顶端与地面的 距离是使用这个梯子所能攀到的最大高度.
问题(1)可以归结为:在Rt △ABC中,已知∠A=75°,斜
边AB=6,求∠A的对边BC的长.
B
由 sin A BC 得 AB
BC AB sin A 6sin 75
由计算器求得 sin75°≈0.97
α
A
C
所以 BC≈6×0.97≈5.8
因此使用这个梯子能够安全攀到墙面的最大高度约是5.8m
对于问题(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m时,求梯子与地面所成的 角a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中,已知AC=2.4,斜边AB=6, 求锐角a的度数
由于
B
cos a AC 2.4 0.4
AB 6
tan A BC 8k 8 AC 15k 15
例题示范
例3: 如图,在Rt△ABC中,∠C=90° B
1.求证:sinA=cosB,sinB=cosA
2.求证:tan A sin A ;tan A 1
cos A
tan B
3.求证:sin2 A cos2 A 1
A
C
sin2 A sin A sin A
如图,Rt△ABC中,直角边AC、BC小于斜边AB,
sin A BC <1
AB
sin B AC AB
<1
A
C
所以0<sinA <1, 0<sinB <1, 如果∠A < ∠B,则BC<AC , 那么0< sinA <sinB <1
探究
精讲
如图,在Rt△ABC中,∠C= 90°,当锐角A确定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 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 是否也确定了呢?为什么?
281锐角三角函数(2)课件-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实验学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共12张PPT)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 当∠A=45°时,我们有. 3.教师讲解教材第63页例1. 例 1 如教材第63页图28.1-5,在Rt△ABC中,∠C= 90°,求sin A和sin B的值.
分析:求sinA就是要确定∠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求sinB就是要确定∠B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我们已经 知道了∠A对边的值,所以解题时应先求斜边的高.
四、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在Rt△ABC中,∠C=900,BC=4,sinA=,则
AC= ( )
A、3 B、4
C、5
D、6
2、若∠A是锐角,且sinA= ,则( )
A、00<∠A<300 B、300<∠A<450 C、
450பைடு நூலகம்∠A<600 D、600<∠A<900
五、强化练习,拓展深入
3、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2倍,则锐角A的正 弦值( ) A、缩小2倍 B、扩大2倍 C、不变 D、不能 确定
锐角三角函数 (2)
罗伟龙
一、基础训练,激情导入
1、已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并且角A为
30o ,BC为2,求斜边的长度。
A、3 B、4
C、5
7 6
D、6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个Rt△ABC中, ∠C=90°,当∠A=30°或者45°时,∠A的对边与 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 一个疑问: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 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教学 。
二、认准目标,引导学习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 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 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PPT教学模板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九年级数学下册(RJ)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完美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课堂小结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 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 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能根据余弦与正切的概念正确进行 计算。
七、作业布置
1、课本67页练习第1、2题 2、优化设计第52-53页
锐角三角函数Biblioteka (3)罗伟龙一、基础训练,激情导入
1、在Rt△ABC中,∠C=900,BC=4,sinA=,则
AC= ( )
A、3 B、4
C、5
7 6
D、6
提问:我们是怎样定义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 弦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它.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新问题:如图,在Rt△ABC中 ,∠C=90°,当∠A确定时,∠A的的对边与斜边 的比随之确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也随之 确定呢?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在Rt △ABC 中,∠C 为直角,若sinA=,则cosA
= _________。
2、在等腰△ABC 中,AB=AC=10,BC=12,则
tanB= ________。
五、强化练习,拓展深入
3、在Rt △ABC 中,∠C 为直角,若tanA=2,则 tanB= _______。
二、认准目标,引导学习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 时,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能根据余弦与正切的概念正确进行计 算。
三、创设情景,构建新知
1. 余弦、正切概念的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作出结论,其证明方法与上一节 课证明对边比斜边为定值的方法相同,都是通过两 个三角形相似来证明. 1
1.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66页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
(1)cos260°+sin260°. (2)―tan45°. 教师以提问方式一步一步解上面两题.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解:(1)cos260°+sin260°=()2+()2=1; (2)―tan45°=÷―1=0.
2. 余弦、正切概念的应用 例2 如教材第65页图28.1-7,在Rt△ABC中,∠C= 90°,AB=10,BC=6,求sinA,cosA,tanA的值 .
2
学生证明过后教师进行总结:类似正弦的情况,在 上图中,当∠A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确定的.我们把∠A的邻 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 A,即
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 A,即
教师讲解并板书:∠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 ∠A的锐角三角函数.对于∠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sinA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A的 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