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不能准确地反映物质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③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④物质是客观存有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②③④B③④C③D④

3."望梅止渴"说明了

①望梅确实能解渴②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③空想能够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④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④

4.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B意识的作用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5.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B物质能够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主要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6."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④意识决定于物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④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B具有创造性思维,理解了一切规律

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9."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感性理解有待于发展到理性理解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理解准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10."审时度势"是说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11."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12.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

①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②理解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

③使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④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3."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4."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16."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

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B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

C理解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7."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

①不准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②准确的,因为在理解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

③因为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④因为人们的理解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①④ B①③ C ②D①③④

1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理解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D一切从实际出发

19.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抱薪救火②沧海桑田③唇亡齿寒④覆巢无完⑤画饼充饥⑥挥汗如雨

A④⑤B③④⑤C①⑥D②③④

20.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1.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①滴水穿石②物极必反③刻舟求剑④断章取义

⑤墨守成规⑥浅尝辄止⑦统筹兼顾⑧固步自封

A①②⑥⑦B③④⑤⑥⑧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

22."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

①承认物质,否认运动②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⑤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⑥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A①③④⑥B①④⑥C③④⑥D①④⑤

23."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①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②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③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④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 D③④

24."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25."舍卒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26."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D,构成事物的成分因为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27".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C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陷入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