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f719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6.png)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流转、出租、买卖、承包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农民收益不稳定、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等。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
一、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纷纷将土地流转出去,但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了规模化农业企业或地产开发商,这就使得土地集中流转,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农民对土地经营和管理的知识有限,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农民收益不稳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农民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他们的收益并不稳定。
去年他们可能因为一次性的流转收入而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款项,但是今年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并没有相关的收入来源。
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收益上的不稳定,影响了他们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经营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以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经营主体违规霸占土地,通过违法手段获取利益,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土地所有权人的利益,也加大了土地流转的不稳定因素。
二、对策(一)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
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流转集中化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农村土地的多功能性,充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与环境功能,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建立稳定的流转市场为了解决农民收益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土地流转的价格和合同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价格、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保障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17ebb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1.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土地流转作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基层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持续优化土地流转结构,推动规模化经营与现代高效农业有机衔接。
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存在思想顾虑。
一些农民群众思想比较保守,有“离乡不离土”的眷恋之情,虽然进城务工生活,但仍把农村土地当作自己归乡养老的“保命田二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措施更严,一系列扶持奖补政策相继出台,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担心流转后自身权益受损,宁可粗放经营承包地,也不愿对外流转。
部分群众习惯种植传统农作物,对发展现代果业、大豆一玉米带状种植等产业有抵触情绪,导致土地流转慢。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法律意识不强,私下流转土地时,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有的书面合同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时限、责任等一些条款与现行政策法规相冲突;有的农民缺乏契约精神,经常出现“一地二租”等问题,发生土地纠纷时,法院对案件的基本事实大多难以认定。
加之一些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经费短缺,在信息收集发布、咨询服务、合同服务、地价评估、纠纷化解等方面功能发挥不充分,土地流转率偏低、流转价格不合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集中连片流转难度较大。
各地在包产到户时多采用优质地和劣质地搭配方式划分,导致农户耕地分散细碎化,形成规模连片地块难度较大,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困难,制约了集约化生产要求下的土地流转。
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对耕地“非农化”、良田“非粮化”问题整治力度持续加大,要求流转土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一些经营大户为了追求高收益,更愿意利用集中连片土地大规模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大户的流转积极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5b08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3.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
1. 司法效力不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依据不清晰,司法
效力不足,容易引发土地纠纷和产权不稳定的问题。
2. 规模不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相对较小,流转面积有限,无法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益。
3. 流转价格不合理:由于缺乏市场竞价、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格常常偏低或偏高,不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4. 农民权益保护不够: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
护措施不完善,容易导致农民利益被侵害。
5. 交易流程繁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流程繁琐,手续复杂,增加了交易成本,限制了流转的自由性和效率。
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法规体系,明
确权益归属,加强司法保护,确保流转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 鼓励土地规模经营:通过引导,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模化
经营,培育大农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
水平。
3. 建立市场化流转机制:引入市场竞价机制,促进土地流转价格的合
理形成,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4. 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农民合法
权益的宣传、教育和维权,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不受侵害。
5. 简化流转手续:简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手续,提高流转的
自由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流转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fbcd2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a.png)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x年xx月xx日•引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及问题•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及意义2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有助于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及问题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含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持不变,土地使用权、承包权和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由其他主体继受或行使的行为。
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
其中,转包和出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民集体、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等。
流转程序不规范许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规范的合同或协议,流转程序不严谨,容易引发纠纷。
流转期限不统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统一,有些地方流转期限过长,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有些地方流转期限过短,不利于长期投资和规划。
流转用途不明确一些地方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未明确规定流转后的用途,导致一些企业或个人将流转后的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破坏了耕地资源。
流转主体不明确在一些地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体不明确,导致责任方难以确定,影响了流转的正常进行。
存在的问题制度不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b2ba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3.png)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第一篇: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政策背景下,以及相当长期内土地还将承载社会保障功能这一基本国情条件下,通过创新机制,规模化、规范化流转土地,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分析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巩固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而且解决了农村土地利用中的人地矛盾,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然而,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农地流转制度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我国目前对征地中“公共利益”概念缺乏严格界定,导致征地中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分,征地范围模糊不清,滥征乱占耕地现象大量发生。
全国仅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闲置。
2000年~2005年全国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549.65万亩。
而通过征地带来的丰厚利益,也促使了土地征用规模的无序扩张和征地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不断受损。
(二)农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依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5倍,最多不超过30倍。
在土地收益分配时所获得的收益大小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农民只得到土地收益的5%~10%,村集体得到25%~30%,村级以上及其他部门得到土地收益的60%~70%,按这个标准,对农民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加之分配机制缺乏有效的约束,有些地区农民得到的安置补偿低于最低标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d791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成为了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承包耕地的农户将自己的耕地承包经营权或部分经营权(如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形式)转让给其他个人或单位,由其代为管理、经营、收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和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
(一)土地承包不均衡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土地承包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土地承包过度,存在一些土地闲置或者荒芜。
另外一些地区则因为土地承包面积过小,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影响农民们的收益。
(二)流转价格不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统一的价格基准,导致双方难以达成共识,流转交易容易失去公平性和合理性。
另外,流转价格过高也会成为一些农民流转土地的难点。
(三)土地流转难由于质量问题和价格问题,有些民宅土地流转难度比较大。
许多农民因为家庭原因不能迁往城市,无法把土地出售或者出租,这就造成了土地流转的困难。
(四)资金问题土地流转需要资金,对于一些农民来说,资金短缺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有些农民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的企业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
(五)土地流转信息不透明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较多,流转土地的信息不够透明,农民往往无法了解到土地流转的具体形式和过程,使得土地流转难以开展。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优化的土地承包政策,以解决农民土地承包不均衡的问题。
例如,推出种植大户制度,鼓励农民进行跨地区、规模化种植,以及实行土地调配制度。
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监管,形成有利于流转的市场环境。
制订土地流转的表示形式和交易方式,降低市场摩擦度,最大化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物权流转的标准化和程度。
(三)加强信用相关手段完善信用机制,建立起可靠的履约和担保制度,提高信用参与者的信任度和合法性,防止欺诈和逃废债行为,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8dc83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9.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已成为农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土地适度规模化集中,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对机械化、产业化生产要求的实现。
一、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土地流转不能顺利实施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约束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
首先,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
产权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土地的流转,也不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其次,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的缺失。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土地在流入主体和流出主体之间交易时,没有统一的合同格式,导致各地的土地流转交易合同格式、内容、效力不尽相同,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
由于农民在交易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一般文化层次不高,所以需要可靠的中介组织来帮助他们完成土地流转程序,而实际上在各地区这样的中介组织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担任顺利实施。
再次,为了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必须对现有的土地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然而涉及到制度层面的内容,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共同进行探讨,制度的制定实施难度大,意见也很难统一。
2.流转程序不够规范,易发生纠纷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农户之间流转多数为口头协议,私下自发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纠纷隐患较多,致使亲戚、邻里关系不和谐,有的甚至反目为仇。
有些即使签订了书面合同,条款也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特别是双方责任、权力、义务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和矛盾,就难以解决。
同时,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知道土地流转的程序和相关手续,致使土地流转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的经营户不与农户签定流转合同,而是与村社签定;有的流转合同标的不明,没有流转期限和违约补偿办法;有的对承包户、经营户、村集体三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明,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有的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这些都为产生土地承包纠纷埋下了隐患,还有个别地方存在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0e083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2.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逐渐普及,相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政策,农民依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或无偿转让给他人或组织的过程。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流转补偿标准不够公平问题、农民合法权益受损问题等。
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一方面,一些承包地流转方依靠土地流转取得利润的却没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后收入有限,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产经营,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和荒芜。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利用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是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管制度,对承包土地流转的土地资源进行监管,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监测和考核,防止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二、流转补偿标准不够公平问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流转补偿标准不够公平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确定流转补偿标准时存在不够公平的现象,导致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后获得的补偿不足,影响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流转补偿标准不够公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补偿标准审查机制。
建立健全补偿标准审查机制,对流转补偿标准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的补偿标准进行调整。
二是加强对流转补偿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加强对流转补偿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使农民充分了解流转补偿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农民合法权益受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937a7b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e.png)
Lu n y u a n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以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现结合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1.流转合同不规范,容易导致合同纠纷。
从调查情况看,大户土地流转基本上都采取书面合同,对双方的责、权、利进行了明确。
但小户流转基本上是采用口头协议,没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流转双方在责、权、利关系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无违约责任,更没有考虑今后市场变化因素,特别是对保持地力没有足够重视,留下了许多的合同纠纷隐患。
如调查发现,一些承包户在土地经营过程中掠夺性生产,导致地力下降,复耕难度加大,经营效益下降,引起多起土地流转纠纷。
2、规模流转难度大。
农村中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其他劳动力大多仍从事农业生产,依靠承包地收入维持基本生活。
许多业主租赁土地都希望集中连片,但不同农民利益目标不一致,往往导致大规模土地流转难以成功,影响农业项目实施。
绝大部分土地没有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地块小且不平整,水、电、路建设滞后,不适于连片种植和机械耕作,无法实现旱涝保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规模经营成本增加,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数额增加,导致规模流转难度加大。
3、保障机制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未能覆盖所有农村地区,无法为转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
农民对土地流转态度更加慎重,出于对土地普遍有预期增值和稳定的经济收益保障心理,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次,农民利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少数地方将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集体收入、干部福利的手段,用行政手段干预农民土地流转,承租大量土地进行规模开发,常压低流转价格,使农民获得补偿往往最低;业主因投资失败和市场变化等原因,不能及时兑现农民租金,农民流转收益存在风险。
再次,流转收益缺乏增长机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c8ef2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3.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限内,由承包人将其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并获得相应收益的行为。
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流转双方往往难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评估价格,导致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发。
二、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
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无法提供准确的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和价格评估等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流转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公平、公正的交易。
三、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发。
一些地方存在私下交易、口头协议等不规范行为,导致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强行流转、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
四、农民流转意愿不强,主体地位难保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保障。
一些地方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强制流转的现象,导致农民流转意愿不强。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农民在流转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政府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价格评估等服务。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流转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联,促进信息流通和透明度。
3. 规范流转程序: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性文件,明确流转程序和要求,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fefcb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2.png)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是农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程步伐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激活农地要素、实现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小农”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民有“离乡不离土”的“恋地”情结,即使进城务工生活,依旧把农村土地看成了归乡养老的“保命田”“退路田”,对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心存误解,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土地的重新调整,怕流转后失去承包权,一些群众宁可粗放经营、摞荒弃耕,也不愿流转土地,给农村经济和耕地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一些乡镇部门对政策法规研究不深,执法监管缺位,教育宣传引导不够,造成占用耕地育苗、抛荒摞置等现象突出。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一些地方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以农户或村集体自行转让为主,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存在流转率偏低、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有的书面合同权利义务不明确、条款不完备,流转手续不规范,容易造成流转双方矛盾纠纷。
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信息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现象。
三是规模连片流转难度大。
近年来,农业规模经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农业种植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挫伤了群众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量土地闲置、无人耕种现象。
同时,土地流转需求的规模化与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农业龙头和种植大户需要大块土地搞规模经营,而供流转的大部分土地相对零散,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期较短,集中程度不高,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的效果难以凸显,制约了农机使用和农业现代化科技推广。
目前,一些有实力企业支付的土地流转金每亩达X-X元,而大部分经营大户和企业支付的土地流转金每亩X—X元,乡镇之间、企业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持观望态度。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哪些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哪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dbed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04.png)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哪些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这一举措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一、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在一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往往缺乏规范的程序和手续。
有的只是双方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这导致流转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即使签订了合同,也可能存在合同内容不完整、条款不清晰、不合法等问题。
比如,合同中对土地流转的期限、流转价格的调整方式、土地用途的限制等关键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给日后的土地经营和管理带来隐患。
二、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在一些地方,流转价格过低,农民的土地收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而在另一些地方,流转价格过高,经营主体的成本增加,可能导致经营风险加大。
此外,土地流转价格的调整机制也不完善,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和物价水平及时进行调整,损害了农民或经营主体的利益。
三、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信息不畅,供需双方的信息难以有效对接。
农民不知道有哪些经营主体需要土地,经营主体也不清楚哪里有可供流转的土地。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土地流转的效率低下,增加了交易成本。
同时,由于缺乏权威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一些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给土地流转双方带来损失。
四、土地流转用途改变部分土地流转后,用途被擅自改变。
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被用于非农业建设,如建设工厂、仓库、住宅等。
这不仅违反了土地管理法规,也破坏了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还有一些土地流转后被用于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五、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有时得不到充分保障。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土地流转,采取强制手段,违背农民意愿,侵犯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ee3d80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2.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他人,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土地流转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虽然土地流转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政策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很多政策存在空管空转的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2.土地流转面临着资金难题土地流转需要支付一定的流转费用,但现实中,很多农户由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导致土地流转的推进缓慢。
而且在流转过程中,很多中介机构存在资金占用的情况,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农村人才匮乏流转土地需要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但是在农村地区,往往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流转的需求。
4.土地流转过程不规范由于土地流转是一项新业务,很多流转中介机构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流转过程不规范,给土地流转方和租赁方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解决方案政策法规是土地流转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土地流转领域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提高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益。
2.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发放流转贷款、政府资助、国际援助等方式,确保流转资金的到位,从而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和选拔一批专业的土地流转管理和技术人员,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对流转过程的规范管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加强流转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流转中介机构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加强其监管和管理,规范行业秩序,增强其监管意识和公信力,打击不合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政策法规的完善;2.加强流转资金筹措和管理,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流转资金的到位;3.加强土地流转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招聘流程,加强培训;4.对流转中介机构加强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a16a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3.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障碍、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发现,尽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一些障碍,但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对策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良好前景,建议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对策、影响、障碍、政策支持、前景、推动、农村经济、引导、支持力度。
1. 引言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让给他人进行经营。
这一问题涉及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安全保障不足等挑战。
农民在决定是否流转土地时,往往缺乏相关信息,导致对流转合同的谨慎态度;流转过程中的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也制约了农民的流转意愿;流转后的土地权益保障不到位,农民担心自己的权益受损,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存在诸多影响。
一方面,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流转也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信心;完善流转合同和土地登记制度,降低流转的成本和风险;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土地流转的开展。
政府部门也要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a7f8a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2.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一项涉及广泛的复杂问题,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农村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
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1.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范围已经不断扩大,但在一些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仍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一些承包地被大面积荒废或者用作非农经营,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益保护不到位。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不断深化,一些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承包地流转合同未能有效保障承包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甚至出现了强制流转、不平等交换、低价流转等现象。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划管理不足。
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机制,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乱占乱用、乱流转等问题。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程度不高。
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的经营主体选择权受到限制,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活力不够,流转价格也无法形成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了土地的有效配置。
1.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
各级政府应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加强对承包地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应加强对承包农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备案和交易平台,加大对违法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的查处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抵触情绪。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b1e924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e.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的问题1.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不明显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价格限制导致流转价格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增收渠道受限,导致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2. 土地流转纠纷频发由于土地流转交易主体众多,交易环节繁杂,土地流转纠纷也随之增多。
流转方与承包方在流转价格、流转期限、流转补偿等方面的纠纷层出不穷,给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 监管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不够到位,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监管人员,导致土地流转市场失序,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捞取暴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 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对于土地流转价格,研究制定合理的流转价格标准,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确保农民从流转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
2. 开发农业增收产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引导流转方与承包方共同发展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收入。
3. 健全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加大对土地流转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起草、签订和履行程序,规避流转纠纷,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 深化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
5. 强化土地流转监管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规范流转行为,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正常秩序。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在下一步工作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共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如何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如何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78cef2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f.png)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
这一制度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1、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
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同时,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标准,容易出现价格扭曲的现象。
2、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
例如,对于土地流转的主体资格、流转方式、流转期限等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容易引发纠纷和矛盾。
此外,对于土地流转后的用途监管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导致一些土地流转后被非法改变用途。
3、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强行推动土地流转,忽视了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等方面容易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4、土地流转后的经营风险较大土地流转后,经营主体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经营风险。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经营主体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而目前,我国对于土地流转后的经营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对策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同时,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土地的质量、地理位置、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3c30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3.png)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在农户之间进行转让或租赁的行为。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权流转难、土地流转规模小,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农户权益难以保障,以及流转土地管控不严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建设。
当前,由于土地承包权流转难,许多农村土地闲置不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因此,应加强对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的立法和实施,明确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条件,简化流转手续,鼓励和支持农户将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加大土地流转规模。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很多农户只将部分土地流转出去,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意愿,鼓励他们将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实现规模化经营。
第三,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既不符合土地实际价值,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壤肥力、水资源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使土地流转价格能够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
第四,加强农户权益保障。
当前,流转农户的权益保障存在问题,许多农户担心流转后无地可耕种,生活无着。
为了保障农户的权益,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监管机制,确保流转农户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确保土地的合法性和流转农户的权益。
第五,加强流转土地管控。
目前,流转土地的管控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一些非法流转的情况出现。
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的管控,应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确保流转土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流转行为。
第六,加强土地流转的技术支持。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农户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无法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
因此,应通过加强农技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等方式,为流转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四大问题汇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四大问题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4e8d7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0.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四大问题汇报背景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民按照法律程序,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其他土地经营者,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1982年开始试点,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农村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将重点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四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1:流转风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产量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经济风险、租户把持土地导致流转风险等等。
这些风险直接影响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顺利进行,而且可能会使流转方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些风险,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险制度,通过保险的方式,减少流转方面临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流转的安全性。
问题2:流转信息不对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问题。
承包方往往难以获得流转方的详细信息,导致承包方不能全面了解流转方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而影响最终的决策和交易。
同时,流转方也较难获取承包方的详细信息,难以确定合适的价格和条件。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双方详尽全面的信息和数据分析,提高流转方和承包方交易的安全性和实际效果。
问题3:流转价格不透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不透明,是阻碍流转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流转价格难以确定,导致流转方和承包方在决策和交易方面受到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政府组织专家制定流转价格标准,建立流转价格公示制度,明确流转方和承包方的权益,防止不公平交易的发生。
问题4:流转规模小尽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已经展开多年,但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和因素,使得流转规模不能很好地扩大。
流转规模小既限制了土地的高效使用,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在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和防止土地资源过度流失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扩大,科学制定土地的流转规划,加强流转管理,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61c10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d.png)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清晰、流转规模小、农民参与度不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鼓励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加强农民培训,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未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前景是乐观的,只要政策能够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参与度, 规模经营, 承包经营意识, 政策引导, 土地流转市场, 农业效益, 确权登记制度, 培训, 前景。
1. 引言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背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确立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兴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背景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耕地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土地碎片化严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逐步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并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土地流转也成为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也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土地流转还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重要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将零散的小块土地整合起来,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中共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在农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的形式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就尤为重要,以前隐藏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纠纷逐渐凸现出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决的案件逐年增多。
作者结合实际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纠纷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37—1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内容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程序不规范
在承包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大多数没有签订流转合同,有的流转合同内容非常简单,缺少合同的主要条款,有的流转合同只明确流转土地的名称,连面积、流转期限都没有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同意而未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的未备案。
由于上述原因,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对合同效力的认定意见分歧较大,其次由于双方约定不明,陈述中各执一词,又没有其他证据加
以证实,造成案件事实上难予认定。
1.2 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公平原则
有的当事人将通过流转方式取得土地擅自改变承包土地用途,在承包土地上违法建房,取土、挖沙、采石、建厂等,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土地的种植条件,给承包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坏。
1.3 市镇建设的加快,国家政策的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此之前流转的承包土地价值上有所改变,以前签订的流转合同内容产生了显失公平的情况。
2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的处理
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产生的纠纷,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2.1 要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注重调解原则
因地方政府具有对土地资源调控和管理职能,特别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应当报发包方同意或者备案的案件,要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调解工作,尽量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纠纷。
2.2 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及司法解释,妥善处理纠纷
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涉及的法律较多,如民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
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
《试行规定》中有些涉及承包合同的效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规定条款,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存在一定冲突。
3 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对策
3.1 增强法律意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使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广大农民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层集体经济组织的干部更应当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在辖区内依法指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批准、备案手续进行管理。
3.2 增强合同意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是承包人与受让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经签订,当事人就应依法遵守,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土地流转均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并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承包方在进行承包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按照不同的流转方式健全合同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签订的指导与管理,可以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土地流转方式中的签约行为。
3.3 增强程序意识
订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3.4 健全机构
加强调解组织的能力,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规定,当地政府应尽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仲裁机构,并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进行仲裁,做到依法仲裁,理顺关系。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对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解能力,使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以达到多种途径解决纠纷的目的。
作者简介:侯玉兵(1969—),男,吉林公主岭人,本科学历,公主岭市农村经济管理局经济师,从事农村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