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报告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俗称
类别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同浓度溶液的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同浓度酸反应速率 与CaCl2溶液的反应
与CO2反应
NaHCO 固体 Na2CO3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
装置 Na2CO3固体 △ 化学方程式:2NaHCO3 Na2CO3+H2O+CO2↑ 结论
A B 澄清石灰水
思考题:你知道几种可以区别Na2CO3和NaHCO3的 方法?并指出现象?
① 加热 ②滴入CaCl2 或BaCl2溶液 ③逐滴滴入 稀盐酸
CO32-+2H+ 与稀HCl反应的速率 H2O+CO2↑ 结论:NaHCO
装置
3
HCO3-+H+ 与HCl反应的速率快 比Na2CO3 H2O+CO2↑ A B
结论
探究实验三
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
Na2CO3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冒出
NaHCO3
有大量气泡冒出
结论
Na2CO3与稀HCl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Na2CO3+HCl= NaCl+NaHCO3 NaHCO3+HCl =NaCl+H2O+CO2↑ 可用此反应鉴别Na2CO3和稀盐酸
探究实验四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操作 取等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约1g)分别置 和现 于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烧杯A和烧杯B的现 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象 现象: . 烧杯A无变化,烧杯B中溶液变浑浊
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实 两支试管都生成了白色 验1 沉淀 实 碳酸钠溶液先无现象, 验2 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而碳酸氢钠溶液马上有 气泡产生,比碳酸钠 的 反应剧烈 实 pH值都大于7,且碳酸 验3 钠溶液的pH值更大 实 铜片上的油污褪去 验4
解释与说明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 ↓+2NaCl
【实验3】演示碳酸氢钠受热
碳酸 氢钠
澄清石灰水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壁有水珠. 2NaHCO3==Na2CO3+H2O+CO2 ↑ 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水和 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转化为碳酸钠,同 时说明了碳酸纳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 同时,碳酸钠也可以转化为碳酸氢钠 Na2CO3+H2O+CO2= 2NaH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
溶液都显碱性,但碳酸钠的碱性 大于同浓度的碳酸氢钠 碳酸钠具有去污的作用
归纳:
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与碱(与Ca(OH)2,Ba(OH)2)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Na2CO3+Ca(OH)2=CaCO3 ↓+2NaOH 2、与盐(含Ca2+,Ba2+的盐)反应生成2种新盐: Na2CO3+CaCl2=CaCO3 ↓+2NaCl 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4、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能除油污。
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2、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 别跟过量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⑥ ) ①NaHCO3消耗盐酸多 ②Na2CO3消耗盐酸多 ③Na2CO3放出CO2多 ④NaHCO3放出CO2多 ⑤Na2CO3放出CO2较快 ⑥NaHCO3放出CO2较快
2NaHCO3= Na2CO3+H2O+CO2
HCO3-+H+=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速率:Na2CO3<NaHCO3 Na2CO3+NaOH 不反应
Na2CO3+Ca(OH)2=CaCO3↓ +2NaOH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
注意:在水溶液中HCO3—不能与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二、化学性质
3、与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 +2NaCl CO32-+Ca2+=CaCO3 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Na2CO3
NaHCO3
可与NaHSO4反应
二、化学性质
4、热稳定性
问题3:如果要同时判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强弱,请 问如何设计一整套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问题4:为什么与小试管连接的烧杯中的溶 液由无色变浑浊,最后又变澄清?试用化学 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CO2+Ca(OH)2=CaCO3 +H2O CaCO3 + CO2 + H2O= Ca(HCO3)2
问题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什么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最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Na2CO3
NaHCO3
结论
①
当提起球时,球中固体落入试管中,马上发生反应。
当提起球时,球中固体落入试管中,马上发生反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②
反应激烈,放出气体,气球胀大。
反应更激烈,放出气体,气球胀大。
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激烈。
③
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结
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的反应激烈。
称取2g固体,用药匙放入入试管中,观察并与NaHCO3比较。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为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的固体颗粒较大
②
用胶头滴管滴入十滴水,振荡,固体溶解,触试管底部,感觉到热。
用胶头滴管滴入十滴水,振荡,少量固体沉淀在底部,手触试管底,热感不明显。
碳酸钠溶于水会放热。
③
在试管中继续滴水,记下滴数。
根据上步数据在试管中滴入与碳酸钠相同的水,碳酸氢钠固体减少。
最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探究实验
一.比较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操作步骤
①分别称取约2gNa2CO3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②分别滴入10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接触试管
③继续加等体积的水
实验记录(现象描述)
实验步骤
Na2CO3
NaHCO3
结论
①
称取2g固体,用药匙放入试管中,观察其外观。
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
小结
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为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的固体颗粒较大
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而碳酸氢钠则不明显。
纯碱的性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纯碱(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 了解纯碱在酸碱反应、沉淀反应和气体生成反应中的表现。
3.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纯碱(碳酸钠,Na2CO3)是一种可溶性碱,具有以下性质:1. 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 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3. 与强酸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用品1. 纯碱(Na2CO3)固体2. 稀盐酸(HCl)3. 硫酸铜溶液(CuSO4)4. 氢氧化钠溶液(NaOH)5. 氯化钡溶液(BaCl2)6. 无色酚酞试液7. 试管、烧杯、滴管、玻璃棒、滤纸等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纯碱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解,观察溶解情况。
2. 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分别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4.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理。
五、实验现象与结论1. 纯碱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
2. 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纯碱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 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
4. 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5. 向溶解后的纯碱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纯碱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反应方程式:Na2CO3 + BaCl2 → 2NaCl + BaCO3↓六、实验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纯碱与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是纯碱的典型性质之一。
2. 纯碱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说明纯碱与这些物质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酚酞试液在纯碱溶液中变红,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纯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反应、沉淀反应和气体生成反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报告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2.学习通过实验方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二、实验原理: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为碱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碳酸钠是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吸湿;碳酸氢钠也为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但不易溶于醇类。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来鉴别这两种碱性物质。
三、实验步骤:1.鉴别外观: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放在两个干燥的试管中,观察外观。
发现两种物质外观相似,都为白色结晶粉末。
2.鉴别溶解性: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发现碳酸钠完全溶解,而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差,部分悬浮在水中。
3.鉴别酸碱性:将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观察到碳酸钠试管中液体变为橙红色,而碳酸氢钠试管中液体仍为无色。
4.鉴别热分解性: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放在干燥的坩埚中,放入烧杯中,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观察到碳酸钠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结晶水,呈现白色粉末,同时有气泡的产生;碳酸氢钠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有臭酸(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气泡的产生。
5.鉴别与酸反应性:将两种试剂单独放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观察到碳酸钠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呈现剧烈的反应,而碳酸氢钠试管中气泡较少。
反应后,将两个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用湿润的蓝色红石蕊试纸接触,观察到碳酸钠试管中红石蕊试纸变蓝,而碳酸氢钠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四、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外观上相似,都为白色结晶粉末;2.碳酸钠在水中完全溶解,而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差;3.碳酸钠为碱性物质,碳酸氢钠为中性物质;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反应:碳酸钠失水变为白色粉末,碳酸氢钠分解产生臭酸气体;5.碳酸钠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而碳酸氢钠反应较为缓慢。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doc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实验原理: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强酸或强碱的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弱碱性;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实验(1):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实验操作:各取少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于两试管中,分别滴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各取饱和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5mL放入两根试管中,分别向其中逐滴慢慢地加入0.05mol/L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加入盐酸均产生无色气体,碳酸氢钠遇到盐酸放出气体比碳酸钠剧烈得多。
饱和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碳酸氢钠溶液就有气体生成,饱和碳酸钠溶液先无现象后生成气体。
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等酸反应产生CO2气体。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快,是因为加入盐酸后,HCO3-直接与H+结合生成不稳定的H2CO3分解生成CO2。
而碳酸钠溶液中存在大量CO32-,加入盐酸后,CO32-先与H+结合生成HCO3-,再与H+结合才能生成H2CO3,所以放出CO2速度慢。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实验(2):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操作: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两支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氢氧化钙等碱反应。
Na2CO3+Ca(OH)2==2NaOH+CaCO3↓;NaHCO3+Ca(OH)2==NaOH+CaCO3↓+H2O实验(3):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测pH实验操作:分别测量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pH,比较其大小。
实验现象及结论: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pH均大于7,且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碳酸氢钠溶液的pH。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报告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名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目的:练习固体的取用、溶解、实验仪器的组装等基本操作;加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性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①水溶液都显碱性;②热稳定性不同。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铁架台、带塞子的导管、玻璃片、标准比色卡、Na 2CO 3固体粉末、澄清石灰水、PH 试纸、NaHCO 3固体粉末、 实验步骤、现象、与装置图: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Na 2CO 3和NaHCO 3 (各约1g ): (1)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并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观察现象。
(2)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 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3)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步骤 Na 2CO 3NaHCO 3结论(1) 加水后结块,能感觉到热 加水后部分溶解,感觉不到热 Na 2CO 3比NaHCO 3溶解放热多 (2) 振荡一段时间后完全溶解 振荡一段时间后仍未完全溶解Na 2CO 3比NaHCO 3溶解度大 (3)溶液变红,颜色较深溶液变红,颜色较浅Na 2CO 3比NaHCO 3溶液碱性强2. 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 Na 2CO 3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Na 2CO 3受热 不分解 NaHCO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NaHCO 3受热 易分解实验结论:1. 在相同温度下,Na 2CO 3的溶解度比NaHCO 3的溶解度大;2. Na 2CO 3和NaHCO 3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 2CO 3溶液的碱性比NaHCO 3溶液的强;3. Na 2CO 3固体稳定,受热不分解,NaHCO 3固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碳酸钠 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碳酸盐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和用途。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性质。
一、碳酸钠碳酸钠(Na2CO3),也称为纯碱,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易溶于水,具有碱性。
它的性质如下:1.物理性质(1)外观:白色晶体粉末。
(2)相对分子质量:105.98。
(3)熔点:851℃。
(4)沸点:3336℃。
(5)密度:2.54g/cm³。
(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1)碱性:碳酸钠溶解于水后呈碱性。
Na2CO3+H2O→2Na+ +CO32-+H2O(2)酸碱反应:碳酸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Na2CO3+2HCl→2NaCl+CO2+H2O(3)还原性:碳酸钠可以与还原剂如锌、铁、铝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4)腐蚀性:碳酸钠具有腐蚀性,能腐蚀铁、铜等金属。
(5)加热分解:碳酸钠加热到高温时,会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Na2CO3→Na2O+CO23.用途(1)制造玻璃:碳酸钠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可以使玻璃变得透明。
(2)制造洗涤剂:碳酸钠具有去污、除垢、杀菌等作用,被广泛用作洗涤剂原料。
(3)制造化肥:碳酸钠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是制造化肥的原料之一。
(4)水处理:碳酸钠可以调节水中的硬度和pH值,被广泛用于水处理领域。
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NaHCO3),也称为小苏打,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以溶于水,呈碱性。
它的性质如下:1.物理性质(1)外观:白色粉末。
(2)相对分子质量:84.01。
(3)熔点:50℃。
(4)沸点:3336℃。
(5)密度:2.16g/cm³。
2.化学性质(1)碱性:碳酸氢钠可以溶于水,呈碱性。
Na HCO3+H2O→Na+ +HCO3-+H2O(2)酸碱反应:碳酸氢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3)高温分解: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氢氧化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准备及教学体验
吸放热情况
Na2பைடு நூலகம்O3
1/3勺
1.5min
全部溶解
3
放热
NaHCO3
大量剩余
吸热
Na2CO3
黄豆大小
30s
全部溶解
放热
NaHCO3
全部溶解
吸热
Na2CO3
1/2勺
2.5min
全部溶解
放热
NaHCO3
大量剩余
吸热
Na2CO3
1/4勺
40s
大量剩余
不明显
NaHCO3
剩余约1/2
吸热明显
问题讨论:1.由于老师讲解的问题,对于Na2CO3和NaHCO3在酸碱性、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未作探究。
2.在利用探究热稳定性分解剩下的碳酸钠时,要对碳酸氢钠进行充分加热,使其充分分解。
参考文献:黎耀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7总第92期:77—79;
叶海燕.探究性实验教学与问题意识培养的课例——谈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教学设计.2005年《化学教育》增刊“理解和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专刊:125—126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Na2CO3和NaHCO3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2.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演示实验的教学体验。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现象记录
热稳定性
项目
药品
现象
出现现象的时间
Na2CO3
无明显现象
—
NaHCO3
澄清石灰水边浑浊
约10s
溶解度
项目
药品
用量
用时
最终现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D ) (A)NaOH (B)Na2O (C)Na2O2 (D)NaCl
5. 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 法把它除去?原理是什么?(用方程式说明)
加热法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6.滴加稀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溶液中,是否一定
苏氏两兄弟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表1: 碳酸钠 (Na2CO3 ) 碳酸氢钠 (NaHCO3 ) 小苏打 白色晶体 部分溶解性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侯德榜制碱法: 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实验探究1.厨房中去油污,建议使用碳酸 钠还是碳酸氢钠? 碱性
(C)Na2O2
(D)NaHCO3
2.化学式与其俗名相符的是( C ) (A)纯碱:NaOH Na2CO3 (C)小苏打:NaHCO3 (B)火碱:Na NaOH 2CO3 (D)熟石灰:CaO Ca(OH) 2
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过滤空气的最佳物质应该是( C ) (A)NaOH (C)Na2O2 (B)Na2CO3 (D)NaHCO3
含有CO32-离子? 不是,还可能含有HCO3-离子
作业1:结合金属钠,绘制钠和钠 的化合物反应关系图
作业2:查阅资料,根据性质,收 集钠的化合物的更多用途。
作业3:完成红对勾P59-62。 作业4:自学焰色反应,完成自学 笔记。
↓
酚酞
实验探究1.厨房中去油污,建议使用碳酸 钠还是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向上述的两只试管 中分别滴加2-3滴酚酞试液,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应用
2、动手实验,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及其差异性
实验
实验现象 解释与分析
1、分别向 CaCl2溶 两支试管 Na2CO3+Ca(OH )2=CaCO3↓+2NaOH 液和 Ca(OH)2溶液 都生成了 Na2CO3+CaCl2=CaCO3 ↓+2NaCl 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白色沉淀
na2co3nahco3纯碱苏打小苏打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易溶溶解度较大易溶溶解度较小实验实验现象解释与分析1分别向cacl2溶液和caoh2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分别向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3分别向同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23d酚酞溶液2动手实验探究na2co3和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及其差异性两支试管都生成了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马上有气泡na2co3后有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都变红碳酸钠溶液比碳酸氢钠红溶液都显碱性但na2co3的碱性大于同浓度的nahco3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3na2co3溶液显碱性能油除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黄州中学 蒋霞
1942年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又称侯氏制碱法),成为世界上 生产纯碱的重要方法。
侯德榜1890--1974
侯氏制碱法,可连续生产,原料利用率高,成本低,产品 纯净,质量高。其主要化学反应是:
NaCl + NH3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束后的处理
加热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用坩埚钳将坩埚移至石棉网上冷却。冷却后观察并记录残留物的状态和颜色。
03
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探究
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观察
01
02
03
加热前
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无气 味。
加热时
05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较
热稳定性差异
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碳酸钠在加热时不会发生分解,而碳 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
分解温度
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较低,大约在50200℃之间,而碳酸钠的分解温度较 高,通常需要在850℃以上的高温才 会分解。
原因分析
结构差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热稳定性存在差异。碳酸氢钠中的氢离子容易被夺取,形成不 稳定的中间产物,进而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对热重分析后残留物的化学分析,可以确定碳酸氢钠分解的主要 产物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热稳定性结论
热稳定性较差
碳酸氢钠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分解,说明其热稳定性较差。
分解产物无毒
虽然碳酸氢钠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气体,但这些气体主要是 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
应用限制
由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条件下使用需谨慎,避免 产生危险。
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 钠热稳定性
汇报人:XX 2024-01-19
目录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探究 •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探究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较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_实验报告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_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2.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3.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区别。
实验原理: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都是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有着不同的性质。
碳酸钠是一种强碱,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而碳酸氢钠是一种弱碱,只能在强酸存在时才能起到缓冲作用。
实验通过溶液的法则、气体的性质等来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步骤:1.将3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2.向两个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摇匀使其溶解;3.分别取一部分溶液进行观察: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颜色、味道、透明度以及气体的释放情况;4.在另外两个试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5.在最后两个试管中加入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1.碳酸钠溶液呈无色透明,无味,有气泡产生;2.碳酸氢钠溶液呈无色透明,有若干气泡产生,有轻微的碱味;3.酸与碳酸钠反应:(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并放热,观察到溶液变混浊,产生白色沉淀;(2)醋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无明显的溶液变化;4.酸与碳酸氢钠反应:(1)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2)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无明显的溶液变化。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碳酸氢钠溶液在溶解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是由于它在水中的扩散能力较强,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而碳酸钠溶液也会产生气泡,但没有明显的碳酸氢钠溶液那样明显。
这是由于碳酸钠分解成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水发生轻微的水解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
因此,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会影响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使得其呈现出缓冲作用的特性。
同时,实验中我们还发现,酸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气泡,并有白色沉淀析出。
这是由于盐酸和醋酸都具有酸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相应的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碱性盐类化合物,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实验可以获得溶解度曲线,了解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溶解度曲线的制作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形式为无水和十水合物。
它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产生碱性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纺织、造纸等行业。
碳酸氢钠(NaHCO3)又称小苏打,是一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氢碱根离子的化合物,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中和剂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离子的溶解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氢碱根离子。
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通常会增大。
为了研究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我们可以进行实验制作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制作方法制作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需要以下实验仪器和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蒸馏水、热水浴、恒温槽、PH计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分别称取适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样品,将其分别置于烧杯中。
2. 向每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使固体完全溶解。
3. 将制备好的溶液置于恒温槽中,并分别设定不同的温度,如20℃、30℃、40℃、50℃等。
4. 使用PH计测量每个温度下溶液的PH值,记录下实验数据。
5. 根据PH值的变化,计算出每个温度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6. 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表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三、实验结果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验证明了温度对其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继续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碳酸盐的溶解行为,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对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有所帮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docx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
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
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岀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教学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岀正确的判断。
、教案【PPT l 总结对比NQCQ和NaHCa的对比1. Na 2CQ2.NaHCQ在水中溶解性Na 2CQ> NaHCQ与盐酸反应1. CQ 32-+2H+=H2Q+CQ↑2. HCQ 3-+H=H2Q+CQ↑热稳定性NaHCQ 3 > Na2CQ2NaHC3=NaCG+H2Q+Cζ↑用途1.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2. 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鉴别方法加热、酚酞、溶解、与盐酸反应作业:1.如何鉴别Na+离子的存在?2.完成Na→ NQQ→NQCQ→ NaHCQ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上台书写方程式:NaCQ+2HCI=NaHCGHeI=讨论总结后,个别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板书设计]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探究探究实验1 :溶解性、碱性。
探究实验2: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3 :与稀盐酸的反应。
总结:Na t CO与NaHCO专化及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侯小杰
Na2CO3
俗 名 色 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NaHCO3
小苏打 细小白色晶体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
侯小杰
Na2CO3
俗 名 色 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NaHCO3
苏打、纯碱 小苏打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2NaHCO = Na2CO + CO2 ↑ +H2O 稳定 3 3
与可溶性钙盐、 钡盐反应
与碱 反应
+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 稳定
2H + CO3
2−
小苏打 细小白色晶体 受热易分解
H+ + HCO3 == CO2 ↑ +H2O
−
NaHCO3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 CO2 ↑ +H2O
产生白色沉淀 不反应
Ca + CO3
2+ 2−
不反应
OH − + HCO3 == CO + H2O 3
− 2−
烧碱 石灰水
== CaCO3 ↓
产生白色沉淀
转 用
化 途
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 可用于灭火机、发酵剂、医药等。 可用于灭火机、发酵剂、医药等。 业;可做洗涤剂等。
侯小杰
碳 酸 钠 和 碳 酸 氢 钠 的 用 途
侯小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从你所学知识来看, 从你所学知识来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 性质上还有什么区别? 性质上还有什么区别? 侯小杰
Na2CO3
俗 名 色 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与酸反应
与可溶性钙盐、 与可溶性钙盐、 钡盐反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探究3
[探究5] Na2CO3+2HCl=2NaCl+H2O+CO2↑ 4.与盐酸 NaHCO +HCl=NaCl+H O+CO ↑ 3 2 2 反应 NaHCO3 与稀HCl 反应 要比 Na2CO3 与稀HCl 反应剧烈 的多
5.NaHCO3和Na2CO3的相互转化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Na2CO3+CO2+H2O=2NaHCO3 问题:已知: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 溶解度大(如:20℃时, Na2CO3和NaHCO3的 溶解度分别是21.0g和10.0g) ,若向铇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有何现象产生?
侯德榜
红三角牌纯碱
永利化工厂
侯德榜先生:侯德榜先生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 尾村。曾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沪皖两省路矿学堂,1910年考 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化学工 程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等学位。1921年应邀回国任职。建 国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央经委委 员、化工部副部长等职。
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现象
2.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 pH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
[探究4] 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 前面配置好的碳 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小块 沾有油污(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的铜片浸入碳酸 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 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与另一块沾有相同油 污浸入清水的铜片作比较。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 碳酸钠及其性质
碳酸钠是最常见的碳酸盐,也被称为烧碱、发碱或去米酸钠,化
学式NaHCO3。
它是白色结晶体,有微滑的水晶状冰质结构。
它有很强
的碱型性质,并且有极强的吸湿性,容易溶于水。
它的比重为2.2,放热是20.5 kJ·mol-1,它的熔点为851℃。
2 碳酸氢钠及其性质
碳酸氢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也被称为晶碱,其化学式为NaHCO2。
其性质与碳酸钠类似,但具有较强的酸性,有极强的吸湿性,溶度也比碳酸钠的高。
它的比重为2.2,放热是10.8 kJ·mol-1,其
熔点为276℃。
总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碳酸盐,它们的熔点与放热
值的差别,表明它们的性质不一样。
同时它们也都具有很强的碱性及
吸湿性,常被用作制冷剂,催化剂,也是制造食品加工剂及医药中常
用的原料。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碳酸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碳酸钠分子式为Na2CO3,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碱性。
它的密度为2.53g/cm³,熔点为851°C,沸点为3339°C。
碳酸钠在大气中相对稳定,但易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该物质可以与许多溶剂反应,但与无水酒精和石油醚等溶剂不相容。
2.化学性质碳酸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反应被称为中和反应。
例如,它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碳酸钠还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如与银离子形成的白色沉淀:Na2CO3 + 2AgNO3 → 2NaNO3 + Ag2CO3↓此外,碳酸钠还可以与硫酸钙反应形成钙碳酸盐:Na2CO3 + CaSO4 → CaCO3↓ + Na2SO43.应用碳酸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
在化工工业中,它是制造碳酸钙、纤维素、磷酸钙和染料的重要原料。
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它用作通常称为“碱土”的玻璃成分之一。
在制造洗涤剂中,它用作肥皂制造过程中的碱剂,促进去除污垢。
碳酸钠还用于制造肥料、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产品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调节pH值、去除污染物和防止水垢形成等应用。
二、碳酸氢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碳酸氢钠分子式为NaHCO3,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具有轻微的碱性。
它的密度为2.16g/cm³,熔点为50°C,水溶液呈碱性,易溶于水。
碳酸氢钠在高温、潮湿和光线下很容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2.化学性质碳酸氢钠是一种很弱的碱,当与酸反应时,它只能部分中和酸,并释放二氧化碳。
例如,它可以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碳酸氢钠还可以通过加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3.应用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成分,广泛用于烘焙和烹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名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目的:练习固体的取用、溶解、实验仪器的组装等基本操作;加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性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①水溶液都显碱性;②热稳定性不同。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铁架台、带塞子的导管、玻璃片、标准比色卡、Na 2CO 3固体粉末、澄清石灰水、PH 试纸、NaHCO 3固体粉末、 实验步骤、现象、与装置图:
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Na 2CO 3和NaHCO 3 (各约1g ): (1)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并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观察现象。
(2)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 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3)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步骤 Na 2CO 3
NaHCO 3
结论
(1) 加水后结块,能感觉到热 加水后部分溶解,感觉不到热 Na 2CO 3比NaHCO 3溶解放热多 (2) 振荡一段时间后完全溶解 振荡一段时间后仍未完全溶解
Na 2CO 3比NaHCO 3溶解度大 (3)
溶液变红,颜色较深
溶液变红,颜色较浅
Na 2CO 3比NaHCO 3溶液碱性强
2. 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 2CO 3
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Na 2CO 3受热 不分解 NaHCO 3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NaHCO 3受热 易分解
实验结论:
1. 在相同温度下,Na 2CO 3的溶解度比NaHCO 3的溶解度大;
2. Na 2CO 3和NaHCO 3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 2CO 3溶液的碱性比NaHCO 3溶液的强;
3. Na 2CO 3固体稳定,受热不分解,NaHCO 3固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向碳酸钠(左)、碳酸氢钠(右)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