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查技术规范
地基承载力检测(圆锥动力触探方法)培训
弹簧锥或凸块强制挂钩张开,使重锤自由落下。
三、仪器设备
四、试验方法
4.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 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 , 记录每贯入 10cm 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 30cm 的锤击数 N10。 2 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 0.3m 处,然 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 3 当贯入 30cm 的击数超过 100 击或贯入 15cm 的击数超过 50 击时,可终止试验。
地基承载力检测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相关知识培训
一、概述 三、仪器设备 五、数据处理
二、适用范围 四、试验方法 六、其他
一、概述
检测依据和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18-2018)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含条文说明)》(YS 5219-2000)
),规定需进行
因此,在进行成果整理时,应根据岩土参数与动力触探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时的 具体条件,决定是否对试验指标进行杆长修正。采用牛顿碰撞理论,建立杆长修正公式:
N=αN’
可以对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结果进行修正。
N——经修正后的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N’——实测的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表4-2,4-3分别给出了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杆长修正系数。
三、仪器设备
3.1.轻型动力触探 包括导向杆、穿心锤、锤垫、
探杆和圆锥探头五部分,见图 14-2。重锤的提升有人力和机 械两种。
三、仪器设备
三、仪器设备 轻型
三、仪器设备 重型
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8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4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3月30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土(岩)地基载荷试验;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7标准贯入试验;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9静力触探试验;10十字板剪切试验;11水泥土钻芯法试验;12低应变法试验;13扁铲侧胀试验;14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地基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性状及施工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1.0.3建筑地基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1.0.4建筑地基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人工地基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经人工处理后的地基。
2.1.2地基检测在现场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建筑地基性状、设计参数、地基处理的效果进行的试验、测试、检验,以评价地基性状的活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1、依据标准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2、检测目的2.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
2.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2.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适用于评价密实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3.检测设备及其安装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规格3.2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
3.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
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4.现场检测4.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地面上触探杆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4.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4.3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4.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4.5对轻型动力触探,当贯入30cm锤击数大于100击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
4.6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锤击数大于50击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钻探、超重型动力触探;当遇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与《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与《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方面比较作者:李会雨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2期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建筑工程的范围也在持续拓展。
地基基础是最为关键的建筑基础设施,所以地基基础施工一定要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同时一定要注重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用科学检测方法、准确的数据为工程质量把好关,充分发挥试验检测对质量的控制作用,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总体的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规范标准建筑行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建筑工程量增加以及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首先要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工作。
一、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比较(□:JGJ79-2012;○:JGJ340-2015)1、承压板下垫层□:承压板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厚度可取100mm~150mm。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100mm~150mm厚度的粗砂或中砂垫层,承压板尺寸大时取大值。
2、试验标高原状土及水位□:试验应在桩顶设计标高进行。
试验前应防水或排水,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
○:试验前保持试坑或试井底岩土的原状结构他天然湿度不变。
当试验标高低于地下水位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试验标高以下,再安装试验设备,待水位恢复后方可进行试验。
3、位移测量仪表安装数量□:未明确。
○:承压板面积大于0.5㎡,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量仪表;承压板面积小于或等于0.5㎡,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量仪表。
4、荷载分级□: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的1/8~1/12,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5、预压荷载及持续时间□:预压荷载不得大于总加载量的5%,预压时间未明确。
○:预压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5%,预压时间5min。
6、荷载变化幅度□:未明确。
○: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7、终止条件□: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得2倍。
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8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4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3月30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土(岩)地基载荷试验;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7标准贯入试验;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9静力触探试验;10十字板剪切试验;11水泥土钻芯法试验;12低应变法试验;13扁铲侧胀试验;14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地基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性状及施工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1.0.3建筑地基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1.0.4建筑地基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人工地基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经人工处理后的地基。
2.1.2地基检测在现场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建筑地基性状、设计参数、地基处理的效果进行的试验、测试、检验,以评价地基性状的活动。
动力触探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
动力触探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目的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和探杆打入土中,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即土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变化,进行力学分析,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2适用范围动力触探可分为轻型、重型和特重型。
轻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一般黏性土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和特重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中砂以上的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地基承载力,测定圆砾土、卵石土的变形模量。
动力触探还可以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程度和确定桩基承载力。
3依据3.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3.3《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3.4《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184工作流程4.1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施工资料等。
4. 3仪器设备准备4. 3. 1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1、轻型动力触探探头材料应采用45号碳素钢或采用优于45号碳素钢的钢材。
表面淬火后硬度HRO45~50。
2、重型动力触探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探杆:每米质量不宜大于7.5kg o探杆接头外径应与探杆外径相同,探杆和接头材料应采用耐疲劳高强度的钢材。
②锤座直径应小于锤径1/2,并大于IOOmm;导杆长度应满足重锤落距的要求,锤座和导杆总质量为20~25kg°③重锤应采用圆柱形,高径比1~2。
重锤中心的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5试验要点5.1动力触探作业前必须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
部件磨损及变形超过下列规定者,应予以更换或修复。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规范及方法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规范及方法1 目的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天然土质地基、岩石地基及采用换填、预压、压实、挤密、强夯、注浆处理后的人工地基的承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3 总则3.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3.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183.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3.4《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3.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3.6基桩施工图3.7岩土勘察报告4 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检测机构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以帮助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 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必要时检测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使地基检测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检测质量。
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设计施工资料、基坑平面图、现场辅助条件情况(如道路情况、水、电等)及施工工艺等等。
其中地基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土类别、设计标高、检测时标高、施工基坑坑底标高、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等。
4.3 制定检测方案在明确了检测目的并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后,技术人员应着手制定地基检测方案,以向委托方书面陈述检测工作的形式、方法、依据标准和技术保证。
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试验周期等等。
检测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4 前期准备4.4.1 检测的仪器设备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组织配套、合理的检测设备,如根据最大试验荷载合理选择千斤顶和不同量程的压力表或压力(荷载)传感器(满足在量程的20%—80%范围内)。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某地下结构抗浮采用预应力锚杆,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抗水板厚度为30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其上设置的抗浮预应力锚杆拉力设计值为320kN,锚杆与抗水板的连接如图。
图中锚垫板为正方形钢板,为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要求,该钢板的边长至少为下列何值?(C35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6.7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57N/mm2,抗水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钢板厚度满足要求。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预应力锚杆受拉时,防水板受到锚垫板向下的作用力,防水板应能承受锚垫板的冲切力,按抗冲切验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规定,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Fl≤0.7βhpftamh0式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当h 大于或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为kPa;h0为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单位为m;am为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单位为m。
h0=300-50-50=200mmh=300-50=250mm<800mm所以可得:βhp=1.0。
由am≤at+h0可得:at≥am-h0=364-200=164mm。
2.某建筑工程,地基土为黏性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桩间距取1.4m,按正三角形布桩,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
为了给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双支墩压重平台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支墩置于原地基土上,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试确定单个支墩底面积最小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假设支墩及反力装置刚度均满足要求)()A.2.7m2B.3.3m2C.4.1m2D.5.4m2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与《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第5.2.2条规定,试验加载设备、试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加载方式、加载反力装置、荷载测量、沉降测量应符合本规范4.2.5条~第4.2.9条的规定。
原位测试查表法对地基承载力初步确定的应用探究
原位测试查表法对地基承载力初步确定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推进以及工程建设体系的日趋完善,岩土工程勘察逐渐得到了业内的重视。
本文以勘察工作中常用的标贯试验、动力触探试验为基础,依据现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中初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数据表拟合建立数学公式并结合工程案例,对以查表法初步确定地基承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达到实际勘察工作中合理应用该方法的目的,以便更好的指导勘察工作。
关键词:查表法、地基承载力、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勘察1引言地基承载力是勘察中的重要参数,也是天然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合理的确定地基承载力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前提。
我国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二是根据载荷试验成果确定;三是根据与载荷试验相关分析的经验数据查表法确定;其中,查表法是最为简单、快捷方法。
由于各类土的地基承载力表数据来源于经验统计,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同一张地基承载力表,对于广大中国各地存在差异的岩土明显过于简单粗暴,亦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往更高、更大规模、不断突破的方向发展的需求。
因此自《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S 7-74)开始给出黏性土的地基承载力表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不在列入地基承载力表,查表法似乎完成了其时代背景下的使命。
然而,自岩土勘察引入我国已有超60年的历史,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同地方至今已完成了种类繁多工程项目,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形成承载力表。
它提供的经验关系在技术上仍然具有合理性,尤其对刚刚接触勘察工作的行业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向导性意义,因此在勘察工作全盘否定查表法的运用是不合理也无必要的,而应该更进一步的去探究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使查表法作为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的一种印证方法,达到更好为勘察服务的目的。
现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中仍然保留了通过现场检测技术查表初步判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本人以该规范中通过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及标准灌入试验初步判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数据表为例,对查表法应用过程进行探究。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浅层平板载荷法)
QB020301一般·长期湖南XX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浅层平板载荷法)编号:BG-2019-DJJ-013工程名称:XX工程委托单位:湖南省资质认定评审组检验类别:委托检测检测单位:湖南XX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报告日期:2019 年05月18 日●第1 页共15 页,本报告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复印。
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X声明1、检测报告无“CMA计量认证章”、“检测资质章”、“试验检测专用章”无效,本报告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复制的检测报告未重新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3、检测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检测报告涂改无效。
4、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检测报告发出15日内向检测机构提出异议,逾期不予受理,并视为对报告认可。
5、对于委托检测,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目录一、项目概况 (6)二、工程地质及试验点概况 (7)1.工程地质概况 (7)2.试验点概况 (8)三、检测方法与原理 (8)1. 试验系统 (8)2. 试验设备 (9)3. 加载及沉降测读 (9)4. 终止加载条件 (10)5. 卸载及卸载观测规定 (10)6.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载力确定 (10)7. 单位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11)四、试验结果 (11)五、检测结论 (11)六、附录 (11)XX工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一、项目概况XX工程XX市XX路。
我公司受湖南省资质认定评审组的委托,对该工程K72+144.7右13.5米(标高47.828m)、K72+142.5右9.5米(标高47.849m)、K72+136.1左3.1米(标高47.849m)试验点的持力层(粉质黏土)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号由我公司检测人员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现场确定,于2019年05月14日至2019年05月18日完成了现场检测工作。
地基检测方法培训资料
目录1.标准贯入试验 (2)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4)3.静力触探试验 (6)4.十字板剪切试验 (7)5.扁铲侧胀试验 (11)6.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13)7.灌注桩成孔检测 (15)8.桩身内力测试 (17)9.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 (21)一.标准贯入试验依据规范:《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试验点平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点应根据工程地质分区或加固处理分区均匀布置,并应具有代表性;2)复合地基桩间土测试点应布置在桩间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上可布设检测点;有检测加固土体的强度变化等特殊要求时,可布置在离桩边不同距离处;3)评价地基处理效果和消除液化的处理效果时,处理前、后的测试点布置应考虑位置的一致性。
标准贯入试验的检测深度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地基的检测深度应达到主要受力层深度以下;2)人工地基的检测深度应达到加固深度以下0.5m;3)复合地基桩间土及增强体检测深度应超过竖向增强体底部0.5m;4)用于评价液化处理效果时,检测深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标准贯入试验孔宜采用回转钻进,在泥浆护壁不能保持孔壁稳定时,宜下套管护壁,试验深度须在套管底端75cm以下。
试验孔钻至进行试验的土层标高以上15cm处,应清除孔底残土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应量得深度尺寸再进行试验。
试验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应采取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以及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等措施。
标准贯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15cm应不计击数;2)继续贯入,应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30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3)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4)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到30cm时,宜终止试验,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应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贯入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30×50/△S式中:N——标准贯入击数;△S——50击时的贯入度(cm)。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承载力报告
检测报告工程名称: xx道路工程委托单位:xx公司检测项目: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签发日期:2019年 xx 月 xx 日xx公司xx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检测参加: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批准: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工程地质概况 (1)三、检测技术与方法原理 (2)四、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5)五、检测结论 (9)六、附录 (10)xx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一、项目概况xx按城市道路支路、设计车速V=20km/h标准设计。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结合粉喷桩处理要求全段道路采用粉喷桩处理,进去持力层0.5米,桩径0.5m,桩间距1.3m,正三角型布置。
平均桩长8.0米,平均处理宽度13米。
xx有限公司受xx公司的委托,对该工程3根水泥搅拌桩及桩周地基土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工程概况见表1-1。
表1-1 工程概况二、工程地质概况(1)场地地层根据野外钻孔揭露、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该场地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布情况,现将地层分为3层,自上而下分别叙述如下:①素杂填土(Q4ml):普遍分布,黄褐色,松散状,该层层厚2.70~4.80米,层底标高6.70~9.27米,填土成分以粉质粘土混少量建筑垃圾为主,回填时间超过5年,湿~饱和,松散~稍密,可~软塑状,属高压缩性土,为中液限粘质土。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普遍分布,该层为长江牛軛湖淤积的新近沉积土,该层层厚1.00~4.80米,层底标高2.20~9.50米,呈灰黑色,饱和,软塑状,局部流塑状,含有机质、少量贝状物。
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低中等,韧性低。
其标准贯入击数N为2.0~3.0击/30cm(实测值)。
属高压缩性土,为中液限粘质土。
③层粉质粘土:普遍分布,呈灰黑~暗棕色,湿,可~硬塑状,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
其标准贯入击数N为10~14击/30cm(实测值)。
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标准、规范、规程、技术(设计)手册目录-(13
2019 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一、标准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 年版)2.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6.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8. 《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0.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12.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1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5. 《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 2017)16.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22.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25.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2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31.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32.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3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 年版)38.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39.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40.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 )4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4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4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J719-2016 )4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4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46.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47.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 J366-2017 )48.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 J1447-2012)49.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2001)50.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843-2013)二、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3.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 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2 号)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9.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 号)10.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 号)11.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 号)1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 号)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 号)14.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7 号)15.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及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建设部建市[2009]105 号)16.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24 号)1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建部令[2013] 第13 号)1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37 号令)19.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 [2016]93 号)。
孔内深层强夯桩法(DDC桩)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中的应用
新材料·新装饰2021年3月第3卷第6期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呈垂直节理,湿陷性黄土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被迅速破坏,产生较大的附加下沉[1-2]。
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中应进行地基处理,以消除基底土的湿陷性,增强地基土的承载力。
DDC 桩法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原理是先成孔至设计标高,再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扩孔,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3]。
采用DDC 桩法处理地基的深度可达30m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可达600kPa 。
本文以陕西铜川地区一垃圾焚烧发电厂房为例,分析DDC 桩法在大厚度自重性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
1项目概况已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房分为3个区,汽机房及门厅部分为A 区,平面尺寸84m ×21.5m ,中间设有变形缝,其中汽机房高20.3m ,门厅部分高35.5m ,该区为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垃圾池及卸料大厅为B 区,平面尺寸55m ×45.5m ,檐口标高40.9m ,该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锅炉及烟气处理间为C 区,平面尺寸80.5m ×45.5m ,檐口高度52.6m ,该区为单层钢结构厂房,屋面网架结构,各区域间设置有沉降缝,在结构上完全脱开。
已建场地原土层情况如下。
①1素填土:主要由黄土、古土壤等混杂而成,疏密不均,属中等压缩性土,具自重湿陷性,厚度约为0.50m ,fak =110kPa ,天然含水量平均值15.4%。
②1黄土:稍湿,坚硬,属中等压缩性土,具自重湿陷性,厚度0.40~7.40m ,fak =165kPa ,天然含水量平均值17.1%。
②2古土壤:稍湿,坚硬,疏松多孔,属中等压缩性土,具自重湿陷性,厚度0.60~2.20m ,fak =170kPa ,天然含水量平均值18.1%。
③1黄土:稍湿,坚硬,疏松多孔,属中等压缩性土,具自重湿陷性,厚度1.10~7.90m ,fak =170kPa ,天然含水量平均值17.3%。
山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技术问答-东营市建设工程施工图
山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技术问答(2018.8淄博)目录1.勘察分级与岩土分类 (2)2.勘察手段及工作量 (4)3.取样及原位测试 (6)4.地下水及腐蚀性 (8)5.抗浮水位 (9)6.地震效应 (12)7.基坑问题 (17)8.地基基础 (19)9.其他问题 (24)10.市政勘察 (27)11.图表与附件 (27)勘察分级与岩土分类1.含姜石粘土是否按混合土进行定名,并按混合土(特殊土)进行勘察。
(滕州新科)不可以按混合土定名,可参照混合土进行勘察。
若以姜石为主,可定为姜石层。
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 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条文说明主要指“在平面上和立面上高度变化较大、体型变化,且建于同一整体基础上的高层宾馆、办公楼及商业建筑物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资质等级分级标准》规定“(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工程项目;(4)其他工程设计规模为中型的建设项目”。
问题:(1)高低层平面和立面的复杂程度控制标准,高层建筑与整体地下车库是否属于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如何划分;若高低层建筑均以岩石为持力层可否不考虑上述条件限制。
在平面上形状不规则,在立面上高低相差10层以上,结构上连成一体的建筑。
若高层建筑与整体地下车库之间无变形缝,应属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若高低层均以不可压缩或低压缩的岩石做持力层,可不考虑上述条件限制。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一般是在委托任务书中由设计单位确定。
(2)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中,大面积具体量化控制标准。
按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地下空间大于1万平方米,属大型工程。
(3)关于“其它工程设计规模为中型的建设项目”,其它工程指哪类,是否包含《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的相关要求。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XXXXXXXXX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XXXXXXXXXXXX项目监理部2022 年 11 月目录一、适用工程范围 (1)二、编制依据 (1)三、专业工程特点 (2)四、专业工程开工条件检查 (2)五、现场监理工作内容、程序和控制要点 (5)六、检查和检验项目、标准和工作要求 (8)七、安全保证措施 (11)八、资料和质量评定工作要求 (11)九、采用的表式清单 (15)附件一:基础验收流程图 (16)附表二:质量评定监理工作程序 (17)附表三: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18)地基及基础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适用工程范围该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工程项目所有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处理工程,包含XXXXXX灌注桩、XXXXX涵洞基础验收及其他基础工程的验收。
二、编制依据《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SL288-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6);《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SL714-201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1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3--2012;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其他设计文件;监理合同、监理规划;三、专业工程特点(1)主要类型:地基处理(包括松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等),不良地质、地质坑洞、河床淤积地层及特殊地质,以松软土、软土为主。
(2)主要措施:挖除换填、原地碾压。
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查技术规范
11、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 适用于天然地基及换填、预压、压实、夯实、挤密、 注浆等方法处理的人工地基的波速测试。通过测试 获得地基的瑞利波速度和反演剪切波速,评价地基 均匀性,判定砂土地基液化,提供动弹性模量等动 力参数。
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 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 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 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 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 底情况;
3、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
• 适用于确定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夯实水泥土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混凝土桩、树根桩、强 夯置换墩等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竖向承载力。
4、标准贯入试验
• 适用于判定沙土、粉土、粘性土天然地基及其采用换填垫 层、压实、挤密、夯实、注浆加固等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 变形参数,评价加固效果以及砂土液化判别。也可用于砂 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 桩等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评价。
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 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 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试验类型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 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015
检测方法
• 建筑地基检测应根据检测对象情况,选择深浅结 合、点面结合、载荷试验和其他原位测试相结合 的多种试验方法综合检测。
1、土(岩)地基载荷
• 是一种在现场模拟地基基础工作条件的原位试验方法, 在拟检测的地基上放置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对承 压板逐级加荷,测定承压板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以 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静力触探试验
• 采用静力方式均匀地将标准规格的探头压入土中,通过量
测探头贯入阻力以测定土的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 适用于判定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和砂土的天然地基及
采用换填垫层、预压、压实、挤密、夯实处理的人工地基 的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和评价地基处理效果。
7、十字板剪切试验
• 适用于饱和软黏性土天然地基及其人工地
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试验
8、水泥土钻芯法试验
• 适用于检测水泥土桩的桩长、桩身强度和均匀
性,判定或鉴别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
9、低应变法试验
• 低应变法有许多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瞬态冲击
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域曲线,
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 适用于检测有粘结强度、规则截面的桩身强度大于 8MPa竖向增强体的完整性,判定缺陷的程度及位 置。
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1、土(岩)地基载荷
• 适用于检测天然土质地基、岩石地基及采用换填、预
压、压实、挤密、强夯、注浆处理后的人工地基的承
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适用于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旋喷桩、夯实水泥土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混凝土桩、树根桩、灰土桩、柱锤冲 扩桩及强夯置换墩等竖向增强体和周边地基土组成的复合 地基的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 承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当 存在多层软弱地基时,应考虑到载荷板应力影响范围,选 择大承压板多桩复合地基试验并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夯实水泥土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混凝土桩、树根桩、强
夯置换墩等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竖向承载力。
4、标准贯入试验
• 适用于判定沙土、粉土、粘性土天然地基及其采用换填垫
层、压实、挤密、夯实、注浆加固等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
变形参数,评价加固效果以及砂土液化判别。也可用于砂
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 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 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 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 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 底情况; –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密实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 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 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建筑地基检查技术规范
JGJ340-2015
检测方法
• 建筑地基检测应根据检测对象情况,选择深浅结
合、点面结合、载荷试验和其他原位测试相结合
的多种试验方法综合检测。
1、土(岩)地基载荷
• 是一种在现场模拟地基基础工作条件的原位试验方法,
在拟检测的地基上放置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对承
压板逐级加荷,测定承压板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以
11、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 适用于天然地基及换填、预压、压实、夯实、挤密、
注浆等方法处理的人工地基的波速测试。通过测试
获得地基的瑞利波速度和反演剪切波速,评价地基
均匀性,判定砂土地基液化,提供动弹性模量等动
力参数。
10、扁铲侧胀试验
• 将带有膜片的扁铲压入土中预定深度,充气使膜片向孔
壁土中侧向扩张,根据压力与变形关系,测定土的模量
及其他有关指标。
• 适用于判定黏性土、粉土和松散~中密的砂土、预压地
基和注浆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评价液化特性 和地基加固前后效果对比。在密实的砂土、杂填土和含 砾土层中不宜采用。
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
桩等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评价。
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 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 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试验类型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 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