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次经济圈建设情况
县委常委会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
![县委常委会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https://img.taocdn.com/s3/m/07607c00bed5b9f3f90f1c7f.png)
附1:县委常委会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填表人类别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及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县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填写说明以下列举了事关三门科学发展的几个参考问题,请发表意见或建议。
如所留空间不够,可另附页。
1、您认为在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提高三门经济综合实力,推动三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对此你有何意见、建议?2、您认为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及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此你有何意见、建议?3、您认为我县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此你有何意见、建议?4、您认为当前三门县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对三门县创新体制机制有何意见和建议?5、您对三门在维护社会稳定、关注民生问题上有何意见和建议?6、您对三门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附2:县委常委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填表人类别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及县直部门党员干部();县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他()。
您对县委常委会成员意见和建议:注:意见写不下可另附纸。
附3:县委常委会及成员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汇总表填报单位:填报时间:2009年5月日召开座谈会(个)征求意见的人数(个)征求到的意见总数(条)征求到的意见梳理后总数(条)经梳理后,其中思想解放领导经济科学发展能力思想作风党性党风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和谐稳定问题体制机制建设对县委常委会意见总数(条)征求到的意见梳理后总数(条)对县委常委会成员的意见总数(条)征求到的意见梳理后总数(条)。
宁海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开发及十二五规划
![宁海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开发及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1be2eae009581b6bd9eb58.png)
关于宁海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区域开发的初步设想宁海县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区域(以下简称宁海环三门湾区域)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岸线资源良好,在宁波市域经济格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快该区域综合开发步伐,是拓展宁海发展空间、贯彻宁波南统筹战略、培育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客观需要。
本文拟从重要意义、功能定位、重大问题等几个方面,探讨宁海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区域的开发思路问题。
一、加快宁海环三门湾区域开发的重要意义(一)加快宁海环三门湾区域开发,是深化实施宁波“南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南北区域发展差距,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南统筹”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宁波南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构筑宁波大都市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宁海积极实施“南统筹”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08年,宁海县实现生产总值217.9亿元,人均GDP 3.6万元,财政收入32.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1.9倍、1.8倍和2.4倍。
但是,对照宁波市和余慈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南北区域发展差距趋于扩大。
2008年南三县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为 28.6%,但GDP仅占全市的15.8 %,比2004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
2000-2008年南三县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5.8%,低于全市同期16.4%的平均增速。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南统筹战略,在加强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的同时,需要寻求新的战略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三门湾区域鉴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无疑成为实施“南统筹”战略的重要载体。
(二)加快宁海环三门湾区域开发是拓展宁波发展后备空间的战略支撑。
2008年,宁波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宁波经济总体上处于快速上升的轨道中,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由以轻型制造业为主向以重型制造业为主转变。
临港大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宁波工业迈上新的台阶。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缓解成为宁波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借力发展文化产业倾力打造休闲乐园
![借力发展文化产业倾力打造休闲乐园](https://img.taocdn.com/s3/m/a3b436af0508763231121261.png)
借力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倾力服务三门湾次经济圈——关于加快推进三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硬指标,是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着“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决策的深入实施,三门作为环三门湾区域的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依托区域优势,率先在三门湾次经济圈中崛起,就顺应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新态势、提高文化软实力而言,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借好“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进程的东风,致力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培育成三门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推动三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优势和障碍(一)三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1.文化资源优势。
虽然三门作为台州区域的一县,由于历史设县、并县、分县的多次反复,其县历史十分有限,但作为三门湾的地域位置而形成的三门湾文化区,却有悠久的历史,并以自己强盛的生命力构造了自己独特的濒海特色文化。
先辈们围涂造田、海洋捕捞、开山种地、捕猎耕种等实践中,形成了以勤劳、淳朴求实的民风民俗为代表的“农渔文化”。
迁徙到本地中原人氏的文化交融和濒临东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展现了以开放、兼容的文化心理为代表的“海洋文化”。
“民多聚族而居,宗族鼓励读书”的社会传统与以罗适、张和孙、叶兑、张苍水、章梫、包定等为代表的历代诸多先贤名人的共同影响下,构成了以崇尚爱国、忧民、勤学的情操和忠耿、廉洁、壮烈的气节为代表的“名人文化”。
还有,通过对亭旁板龙、高枧古亭抬阁、海游六兽等众多民间艺术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展示了以凝聚中国文化艺术魅力、体现沿海地区民俗追求为代表的独特“民俗文化”,等等。
这些在不断吸取中外文化的洗礼和冲击中获得升华,培育和构建了三门自己独特的濒海特色文化,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文化发展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2.产业布局优势。
从宏观的产业布局看。
当前,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处在相对欠发达阶段,产业结构转变仍然滞后,工业经济未经过规模扩张,农业比重仍然过大,但第三产业却稳步发展,尤其是处在第三产业核心层的产业基础,包括消费人口、消费水平、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相对不足的情况,必须借力发展,优先选择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知识含量高、吸附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的相关产业发展,这为引进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和难得机遇。
领导宣布开幕致辞
![领导宣布开幕致辞](https://img.taocdn.com/s3/m/794fd05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3.png)
领导宣布开幕致辞领导宣布开幕致辞精选篇1各位运动员、裁判员、同志们: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芳香四溢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以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来了__棉纺织有限公司“庆五·一,迎五·四”操作运动会,在此我谨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和全体管理人员向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新老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参加今天运动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致以良好的祝愿。
长江棉纺织有限公司风风雨雨之中已走过了近年的历程,在这年中我们始终发扬“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以创大业,办大事的凌云壮志,推动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档次不断攀升。
我始终相信:人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公司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全体管理人员的无私奉献,所以我珍惜、尊重、敬仰为公司发展而默默工作的每一个人,我也衷心希望我们的职工能紧紧团结在一起,以一股绳的精神为实现五年再建一个新工厂的`宏伟目标而努力拼搏!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关键年头,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由于职工人员不稳定,操作水平低,再加上原料市场的波动频繁,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上不了档次,产量跟不上要求,使公司一度处于一种低质低价低产量拓市场的糟糕境况。
现在我们正在逐步走出这种局面,我希望我们全体员工能够稳定情绪,认清形势,同心同德,发扬“团结拼搏、自加压力、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为推动我公司新一轮的发展而作出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贡献!这次操作运动会是我们举办的第三届操作竞赛,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促使我们的产量、质量能上到一个新台阶,能促使我们的员工学习先进,自找差距,扬长补短,自觉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在全公司内形成一种“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势头。
我衷心期望本次运动会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期望所有参赛和未参赛的员工能以这次操作运动会为动力,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为把公司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推上一个新台阶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祝愿长江棉纺织有限公司第三届操作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所有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选手能取得好的成绩!谢谢大家!领导宣布开幕致辞精选篇2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经过近x个月的筹备,我校第x届校运会在今天胜利开幕了!刚才,精彩的入场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们蓬勃的生机和绚丽的风姿。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1b76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0.png)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马苑浩;辜鹏;周春艳;汪求顺【期刊名称】《海洋地质前沿》【年(卷),期】2024(40)4【摘要】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
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
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三门湾人工岸线和基岩岸线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80.3 km和减少了79.3 km;近40年三门湾海岸带面积累计增加了130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是围填海新增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主要的土地转移形式为裸地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近40年三门湾岸线分形维数由1.22减小至1.201,人工岸线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上升了13%和22.57%,总体上呈现向海推进、人工化加强的趋势。
人类活动是造成三门湾岸线及海岸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推进,三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正逐渐稳中向好。
【总页数】11页(P60-70)【作者】马苑浩;辜鹏;周春艳;汪求顺【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水科院瑞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8;P737.1【相关文献】1.基于遥感的近30年来胶州湾海域海岸线变化研究2.近30年三门湾海岸线时空变化及人为干扰度分析3.近10年珠海海岸带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分析4.近40 a 来三门湾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5.基于遥感与GIS的象山湾海岸线时空变化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门调研报告
![三门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936e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3.png)
三门调研报告
《三门调研报告》
在最近的一次市政调研中,我们小组前往了著名的三门市进行考察和调研。
三门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东南部,是一个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是全国有名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对这个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我们对三门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三门市的工业产业非常发达,有着众多的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业。
而且,该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港口资源。
因此,我们建议该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同时加强环保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对三门市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该市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当地民众的教育、医疗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我们对三门市的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尽管该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该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环境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三门市是一个优美宜居的城市,但在发展过程中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该市政府能够采纳我们的调研成果,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使三门市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商的城市。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0b1205ba1aa8114431d9e2.png)
路三门湾货运支线的建设,该区域将快 源 。这 表 明 ,三 门湾 区域 已上升 为我省 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 )市 级层 面对 三 门 湾 区域 开 发 二
约发展。统筹园区产业布局 ,加快培育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 动 “ 园中园”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构
完成 ( ( 宁海三门湾工业园区 “ 十二五 ” 建设进行 积极推 动。市委、市政府高 等 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 优势 特色产业 ,启 规划 ,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工作取得初 度重视三 门湾区域开发建设,将三 门 步成效。( ( 宁海出口加工区规划 编制 三 门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完成初稿。 湾区域开发建设 纳入 了宁波市 发展 战 筑公共创新平台,实现设施共享 、配套
门湾 区域 科 学发展 。
1 、树 立 “ 营 ”理念 。运 用 市 场 经 宁海三 门 湾 区域 优势 和 高档室内外装饰材料,建设区域级新材 料 产业基地 。 机制 ,促进园区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 开 发建 设现 状
。
宁海三门湾区域包括长街、胡陈、
力 洋 、茶 院 、越溪 、一 市 等 三 镇 三 乡 , 区域面积 7 15 平 方公里 。土地 资源丰 2. 8 富 。临湾滩- I 湾至 山体 的海 涂平 原 涂及环 约 30 方公 里 ,预 计近 期可利 用净 空 5平
究成果已出炉。创业路、金港路、金港 开展 工作。今年年初市里 专门成立 了 购利用、多层厂房、楼宇经济、无地招 二路建成 ,金港一路、创新东路开工建 宁波市三 门湾区域规划建设 工作领导 商等综合措施 ,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
2树 立 “ 、 集约 ” 理念 。以项 目集 聚 、 产业集 群 、土地 利用 集约 ,推进 园区集
卅湾和温台沿海两大城镇群的交汇处, l 属于上 海三 小时交 通圈范 围 。随着 象 山
宁海三门湾新区——倾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
![宁海三门湾新区——倾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https://img.taocdn.com/s3/m/f360e60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6.png)
宁海三门湾新区——倾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宁海三门湾新区是宁波市与温台产业带紧密连接的一个节点,支撑着宁波南部区域发展,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新区以宁东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下洋涂临港产业集聚区块、胡陈港旅游度假区开发,积极推进长街综合配套服务区、双盘三山涂生态农业区、三门湾西岸特色农业区块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
【总页数】1页(P3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力洋:打造三门湾畔现代化滨海新区 [J],
2.勇立潮头争先进位努力打造宜居产业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宁海县桥头胡街道 [J], 无
3.倾力打造宁波南部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强镇——宁海县西店镇发展纪实 [J], 胡立乔;王华芬
4.宁海县依托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平台全力打造滨海航空特色小镇 [J], ;
5.大连金普新区加快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滨海新城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释放三门湾开发潜能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释放三门湾开发潜能](https://img.taocdn.com/s3/m/bf69211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d.png)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释放三门湾开发潜能
黄明朗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人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其实也不尽然,地跨宁波和台州两市的三门湾,环湾各乡镇大都为宁海、象山、三门三县较为落后的区域。
比如,宁海越溪、力洋等五个乡镇,区域面积占宁海的1/3,但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
均不足全县总量的1/5。
不过,三门湾不会再寂寞下去,这是因为,加快发展既
是区域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黄明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丰富完善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J], 吴权;聂乾
2.守住辽东生态红线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关于启动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的研究报告 [J], 贺婧;姚在先
3.陕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完善 [J], 李平安
4.完善体制机制和创新政策体系,加快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J], 韩永文; 马庆斌; 陈妍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继续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域投资环境的探讨
![县域投资环境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e74dcf0a58da0116c174980.png)
县域投资环境的探讨一、三门县优化投资环境的相关制度安排三门县一直坚定不移把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号工程”和生命线,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深入实施“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扎实推进“三港三城”建设,五年来共引进企业409家,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三门县投资环境的优化、三门县发展的成效得益于在制度上做足功课并加以创新。
1、建立改善投资环境政务环境畅通机制政务环境是县域文明水平和县域投资的第一环境。
实现政务工作的高效率、透明化、便民化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门县通过开展“人民满意机关”活动、县级机关单位“社会信任度”测评活动、“三优化三提升”活动、“作风建设年”活动等,有效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从公共政策以及财政投入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三门县通过强势推进“三港三城”战略,创造了21世纪初三门湾发展的新奇迹。
如今,三门县正以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推进主力、新兴城市、产业高地的身份,多头并进,向着滨海新型城市化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海洋文化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快速迈进。
2011年,三门县在滨海新城、沿海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11.23亿元,全县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
2011年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成效依然明显。
3、完善招商引资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随着国家实施一系列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后,三门县原本具有的土地资源优势、环境容量优势等逐渐丧失,政策资源也逐渐退出,失去招商引资政策领先的优势,招商引资难度日益增大。
在此条件下,三门县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和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三门县实际,特制定了《三门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日期:2009-10-18)和中共《关于进一步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意见》〔2010〕24号,以进一步鼓励兴办、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和推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全县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推动三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三门: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实现后发赶超
![浙江三门: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实现后发赶超](https://img.taocdn.com/s3/m/d6a5c73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浙江三门: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实现后发赶超
徐祖贤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 向东!向东!向东!这几年,浙江的三县正全力向东.rn借助"开发三港,建设三城"战略,三门迈进了滨海经济时代,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稳居台州市第一,创造了"三门速度".但三门人清醒地认识到,三门依旧相对落后,三门经济仍在"爬坡".【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徐祖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珠,在三门湾畔闪烁:浙江三门变压器厂发展巡礼 [J], 张利新
2.从城镇组团到三门湾次经济圈 [J], 叶丰华
3.浙江中部三门湾波浪特征统计分析 [J], 周阳;叶钦;施伟勇;杨斌;宋泽坤;闫东号
4.近百年来浙江三门湾海岸线时空演变特征 [J], 林明祥;蔡廷禄;王欣凯;夏小明
5.浙江省三门湾北部潮滩互花米草遥感研究 [J], 付雅晴;印萍;高飞;刘冬雁;曹轲;田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以浙江省三门湾地区发展与空间规划为例
![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以浙江省三门湾地区发展与空间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dd3120cfc789eb172dc8ed.png)
1 9 年 ,国 家统 计 局 和 国 家 统 计 局 农 调 总 队 依 据 2 9 权 威 指 标 体 系 开 始 对 全 国县 域 单 位 综 合 实 力 进 行 测 评 。从 历 届 的 测 评 情 况 看 浙 江进 入 百 强 县 市 的个 数逐 年 增 加 , 次逐 步前 移 ,名列 全 国前 茅 。 位
从 县 域 经 济 走 向 区域 经 济
— —
以浙 江 省 三 门湾 地 区 发 展 与 空 间规 划 为 例
F OM R COUN Y E T CON MY T REGI O O ONALE CONOMY: A CASE ST UDY OF S ANM E ^AN N、『
d nc fc nt c om y. e y o ou y e on
( ) 域 经 济 已成 为 浙 江 经 济 的 重 要 支 柱 。 2县 从 经 济 总 量 来 看 目前 县 域 经 济 已 占全 省 的 2 3 / 其
【 文章 编号】 1 0 —1 2 2 9 0 3
e o m yw i a eb n re ,h t r l c omi c no t v gu ou da is tenau a on h e c z eso t n c o st e a on fe r s h dm i i ta i e r gi n a d t n sr tv e o n he
需 要 从 更 高 的 层 次 、更 广 的范 围来 协 调 资 源 环 境 、 济 、 会 等 各 方 面 的规 划 . 就 是 说 要 从 县 经 社 也 域 经 济 走 向 区域 经 济 。
3 5
岫 J
宁海三门湾区域简介:特别关注 宁波新愿景——“四位一体”篇
![宁海三门湾区域简介:特别关注 宁波新愿景——“四位一体”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f9413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b.png)
宁海三门湾区域简介:特别关注宁波新愿景——“四位一体”
篇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年(卷),期】2012()7
【摘要】宁海三门湾区域涵盖宁海东部长街、胡陈、力洋、茶院、越溪、一市等
6个乡镇,区域面积721.58平方公里,总人口19.5万人,是宁波南部区域发
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宁波市与温台产业带紧密连接的一个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
土地资源丰富。
沿湾滩涂及海涂平原面积约350平方公里,预计近期可利用净空间达到150多平方公里。
港口资源优越。
区域内的田湾
岛与下洋涂直线距离约4公里,可开发3.5—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8个,规划年
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页数】4页(P20-23)
【关键词】“四位一体”;宁波市;三门湾;宁海;简介;区域发展;资源禀赋;资源丰富【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宁波三门湾区域港口岸线利用研究 [J], 史干;陈邦杆
2.留白空间·蓝绿融合——试论宁波三门湾区域生态格局构建 [J], 陈珍珍;罗明;丁
钧元
3.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J], 无;
4.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思考 [J], 无
5.特别关注宁波新愿景之五——创建幸福家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象山县石浦镇总体规划
![象山县石浦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2ce1ed77f1922791688e8e1.png)
石浦镇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说明书石浦镇人民政府2010.08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指导思想 (1)三、上轮总体规划回顾与评价 (1)四、规划重点与技术路线 (2)五、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3)六、规划依据 (4)第二章区域发展关系分析 (4)一、长三角区域层面——石浦镇是特色鲜明的休闲渔港 (4)二、宁波市域层面——石浦镇成为“卫星城市”之一 (5)三、三门湾次经济圈层面 (5)四、象山县域层面 (7)第三章现状研究 (8)一、现状概况 (8)二、发展条件SWOT分析 (13)第四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14)一、城镇性质与职能 (14)二、发展目标 (15)三、发展战略 (16)第五章城镇发展规模 (18)一、人口发展规模 (18)二、用地发展规模 (21)三、城镇化发展水平 (22)第六章空间管制规划 (24)一、空间管制目的 (24)二、镇域资源环境分区 (24)三、建设限制分区 (24)四、空间管制措施 (25)第七章城镇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 (26)一、城镇空间发展分析 (26)二、规划总体布局 (29)第八章居住用地与住房发展规划 (33)一、现状分析 (33)二、住房发展目标 (34)三、居住用地规划 (34)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6)一、现状分析 (36)二、需求趋势分析 (36)三、发展目标、策略及规模 (37)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37)第十章城镇更新改造规划 (40)一、更新改造范围 (40)二、现状分析 (40)三、更新改造目标 (40)四、更新改造策略 (41)五、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策略 (41)第十一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42)一、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2)二、发展目标与策略 (43)三、对外交通规划 (43)四、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44)第十二章产业发展规划 (47)一、产业发展现状 (47)二、产业发展目标 (49)三、产业发展策略 (50)四、产业空间布局 (52)五、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对策 (53)第十三章岸线利用规划 (55)一、现状概况 (55)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55)三、岸线分段规划指引 (55)第十四章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规划 (57)一、现状分析 (57)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58)三、保护与利用规划 (59)第十五章旅游发展规划 (62)一、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2)二、发展策略 (63)三、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64)四、旅游线路 (64)第十六章生态建设规划 (65)一、现状问题 (65)二、规划目标 (65)三、生态网络结构 (65)四、生态建设指引 (66)第十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67)一、现状分析 (67)二、规划目标 (67)三、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68)四、绿地分类规划指引 (68)第十八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69)一、给水工程规划 (69)二、排水工程规划 (70)三、电力工程规划 (71)四、通信工程规划 (71)五、燃气工程规划 (72)六、环卫工程规划 (73)七、环境保护规划 (73)第十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77)一、现状分析 (77)二、总体目标 (78)三、专项防灾规划 (78)第二十章建设用地控制 (80)一、密度管制总体思路 (80)二、密度分区依据 (80)三、密度分区规划 (80)四、城镇四线控制 (81)第二十一章景观风貌与总体城市设计 (82)一、景观风貌特征 (82)二、存在的问题 (82)三、景观风貌规划 (82)四、总体城市设计导引 (83)第二十二章发展时序规划 (84)一、分期建设原则 (84)二、规划建设时序 (84)三、近期建设规划 (85)四、远景发展构想 (88)第二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 (89)一、实施保障政策 (89)二、规划评估与监察机制 (89)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编制背景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时期发展诉求2008年4月22日经国务院第524号令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浙江三门湾地区综合开发建议
![浙江三门湾地区综合开发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912371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c.png)
浙江三门湾地区综合开发建议
佚名
【期刊名称】《能源工程》
【年(卷),期】1992(000)002
【总页数】2页(P17-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以浙江省三门湾地区发展与空间规划为例 [J], 邵波;詹敏;洪明
2.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以浙江省三门湾地区发展与空间规划为例 [J], 邵波;詹敏;洪明
3.浙江杭州地区孝丰-三门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J], 姚琪;陈汉林;张微;叶建青;马志江;赵冬;程晓敢;廖林;高翔;钱峻峰
4.浙江省千岛湖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类及开发建议 [J], 包超民;吴小勇
5.鄂东南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及开发建议思路浅析 [J], 蔡恒安;杨伟卫;王磊;孙孝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
![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489326a2eff9aef8951e064d.png)
共绘蓝图——《三门县域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纲要日期:2015-12-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三门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协调发展,合理指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三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以及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县域总体规划范围为三门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土二调2013年更新数据,2013年底陆域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海域481.7 平方公里,岛礁28.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全域,以及三门铁路站场区块,三街道全域面积合计238.61平方公里,三门铁路站场区块1.1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总面积239.74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县域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20年(近期);2.2021~2030年(远期);第四条规划原则1.先生态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先导综合分析县域基本农田、林地、水源地、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生态人文要素,优先划定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后,对生态空间以外用地考虑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
2.先管制后利用——推进“多规”融合统一综合协调主体功能区划、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部门空间规划,统一三门县域国土空间空间管制划分,并明确相应管制要求,在县域层面统筹全域空间资源要素,推进各部门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
3.先质量后数量——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注重从数量规模先导转向质量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以及用地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
4.先核心后体系——强化中心、极化带动强化中心城区、重点镇在县域人口、产业的集聚作用,通过中心培育,构建带动全域发展的增长极核,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格局。
从城镇组团到三门湾次经济圈
![从城镇组团到三门湾次经济圈](https://img.taocdn.com/s3/m/313c302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4.png)
从城镇组团到三门湾次经济圈
叶丰华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随着浙江吹响“海洋经济”的号角,地处杭州湾产业带与温台沿海产业带重要节点位置的三门湾区域,迎来了重要的开发建设时期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叶丰华
【作者单位】三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浙江三门: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实现后发赶超 [J], 徐祖贤
2.试论城镇组团式规划的区域协调模式的选择--以中山市东部组团发展规划为例[J], 王雷;吴志强
3.基于“问题导向”的城镇组团协调规划探讨——以中山市南部组团总体规划为例[J], 陈昌勇;许险峰;梁文
4.城市经济圈辐射效应下城镇区域空间演变进程影响分析--以合肥经济圈为例 [J], 王慧
5.三门湾区海洋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 [J], 王琪; 张鹤; 蔡家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湾次经济圈建设情况三门湾系三门、宁海、象山三县合围而成,是一个特征和优势都很明显的地理单元,历史上曾因“十九世纪末意大利租借被拒”和“民国时三次动议开发未果”而备受瞩目,但潮来潮去,因三门湾处于两市三县之间,而长期被忽视。
在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县在深入调研、广征民意的基础上,跳出三门看三门,跳出三门谋发展,适时应势地提出了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战略思路,开创了三门从闭塞走向开放、从山谷经济迈入滨海时代的新征程。
目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台州市委也提出沿海开发主战略,对于条件优越、潜力无限的三门湾来说,正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为什么提出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三门之所以提出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1、资源共有。
三门湾区域集中了三门、宁海、象山三地的主要发展腹地、港口岸线和围垦资源。
在土地资源方面,目前,整个三门湾区域已围滩涂面积约167平方公里。
宁海5.38万亩的下洋涂围垦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5.64万亩的双盘三山涂将于今年动工,已完成围垦的三门晏站涂已经按一个高品位的滨海新城着手建设。
在港岸资源方面,据初步规划,这一区域可以建设多个3.5万吨以上的码头,并有可能达到8万吨甚至10万吨的规模。
这些都可以说是三门、宁海、象山三地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能突破行政区域的制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臵,最大限度地提升三地的竞争力。
2、人文同源。
三门湾区域的三门、宁海、象山三县,历史上行政区划分分并并胶合在一起,三门湾地区历史上曾为宁海一县所辖,象山、三门均从宁海分出,历史上同根同源,话相近习相同,而宁海在古时属于台州府,所以鲁迅笔下“台州式的硬气”的典型人物方孝儒、柔石实际又都是宁海人。
直到了1962年,才基本形成了现在这种两市三县分治的行政格局。
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和多方治理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但是也造就了强烈的区域认同心理。
可以说,历史文化上的同源性、民间交流上的趋同性、利益要求上的一致性为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奠定了人文基础。
3、目标共向。
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作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三门、宁海、象山三地共同的目标,是发展临港经济,进而发展海洋产业,成为真正的滨海城市,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
当前,三地都把三门湾区域的发展规划作为三县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三门来说,沿三门湾的三大平台建设既是发展的腹地和重心,也是县域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新增长极。
对宁海来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的方向、发展的优势,大的发展格局,在沿三门湾的东部地区。
对象山来说,虽然发展重心北移,但以石浦为核心的三门湾沿岸仍然是其发展的重要一极。
因此,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符合三地的发展战略导向和路径取向。
二、三门湾的海洋资源优势在三门湾这方“黄金宝地”上,经过多年的挖掘,我们充分认识到她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
1、滩涂资源非常充裕。
三门湾是我国典型的淤泥质港湾之一,滩涂总面积近333平方公里,约占浙江滩涂资源总面积的13%。
其中可利用养殖的滩涂面积为147平方公里,占44%。
2、港岸资源十分独特。
共有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1285公里,约占浙江所有岸线资源的19%。
石浦港、健跳港是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理想港址,猫头山、高湾山、小牛山和龙山岛、五子岛、宁海下洋涂附近均有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
3、岛礁资源前景看好。
湾内共有大小岛屿583个,面积220多平方公里,三门县境内的蛇蟠岛、三门岛、五子岛、龙山岛、扩塘山岛等,宁海县境内的虾钳山岛、开井山岛等,象山县境内的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等,都具有深水岸线、风景旅游等资源开发的潜力。
4、海水养殖资源十分丰富。
适中的温度、盐度分布和潮差,使得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港湾环境良好。
5、能源场址资源难得。
有多处适宜作为能源开发的场址资源,包括核电、风电、火电、抽水蓄能、潮汐电等,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可达3000万千瓦以上。
这些独特难得的资源禀赋,为三门湾次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开发的可能。
三、三门湾次经济圈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近两年来,我们在台州、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与宁海、象山两县一起,联手推进三门湾次经济圈建设,掀起了聚焦三门湾、开发三门湾的新热潮,开启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征程。
(一)前期工作不断加强。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首先是要形成共识、推进前期。
三门、象山和宁海山水相依,人文相通、经济相融,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对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有着共同的愿望和良好的合作基础。
三门、宁海、象山三地多次组织党政考察团进行互访考察,积极为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升温造势。
完成《三门湾次经济圈思路研究》报告,成功召开了三门湾次经济圈发展战略咨询会、三门湾海洋发展论坛、三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三门湾空间发展战略研讨会,完成《三门湾空间发展规划(三门部分)》编制。
随着围绕三门湾次经济圈的各项交流、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趋热,引起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省委赵洪祝书记在去年多次会议上,都提出要加快三门湾区域的开发。
而且在去年初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三门就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这一主题作了典型发言。
去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三门湾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建设厅厅长任组长,明确由省建设厅牵头编制《三门湾规划》,该成为我省继《环杭州湾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浙中城市群规划》之后的又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省级层面规划。
(二)平台建设强势推进。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重在打造平台载体。
就我县来说,环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三大经济板块是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的主力板块。
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效益开发,全力放大这三大板块对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的牵引力和贡献率。
环海游港经济板块规划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滨海新城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
目前完成了各类高水平的规划编制,投入基础设施14个亿,路网建设全面拉开,公建项目加快推进,18家企业进场施工,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环健跳港经济板块规划总面积284.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华东电力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临港型工业发展主战场,大力支持电力开发,船舶、钢铁、汽车等临港产业发展势头看好。
环浦坝港经济板块规划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沿海工业城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11个亿,88家企业入园建设,55家投产,主要以卫生洁具、汽摩配、塑料模具为主导产业。
(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核心是要做大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重点是做足港海特色文章,努力把海洋经济打造成推进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大力发展电力产业,三门核电一期2号机组动工建设,火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健跳潮汐电项目完成预可研,风电项目意向落户。
全部电力项目建成后,装机容量可达2000余万千瓦。
大力发展造船业,引进造船企业27家,目前已形成12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重点依托得天独厚的蛇蟠岛旅游资源,打造三门湾海岛休闲旅游度假区,彰显海岛风情和洞窟文化。
目前,海盗村、石窗文化博物馆等都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国内首家五星级洞窟宾馆等旅游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启动开发2万亩六敖北塘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建设独具三门湾特色的新型农业综合发展区。
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修编,3000亩核心区块建设全面启动,园区被列为省级农业综合园区创建点。
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业,紧抓象山港区、石浦港区成为宁波—舟山港19个组合港区的机遇,实施健跳港港口整体外移计划,目前正在开展围涂部分项目建议书报批工作,健跳一级渔港码头工程正在抓紧推进,与铁路站场的连接线加快建设,港口的中转、喂给能力大大提高。
同时,我们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开展招商选资,重点引进新能源、船配、海洋装备制造、油服、游艇俱乐部以及现代港口物流等大项目,不断放大集聚效应。
(四)基础配套不断完善。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关键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配套来支持大发展。
一批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和建设,74省道南延三门段工程全面动工建设,74省道北延一期工程(园里至宁海一市)已完成工可文本审查,台州港健跳南港区疏港公路工程工可文本已按一级公路标准重新编制完成,甬台温高速复线前期用地报批积极推进,加上甬台温高速、甬台温铁路等一批高速通道的建成和建设,形成了“三纵二横”的县域交通网络和“三纵一横”区域交通网络,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域紧密度不断增强。
水务网加快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
电网建设加快,建成了一批220KV和110KV变电站,电网结构不断优化。
(五)体制机制实现联动。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涉及两市三县,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加强联动,真正实现三县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三地“同城效应”初步显现。
县级层面已建立三地合作交流机制,部门层面也建立了三地互访机制,在规划、设施、产业、旅游、市场、环保、文化、管理等八个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相继签订了《三门湾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三门湾区域工商联(总商会)合作框架协议书》、《三门湾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书》,联合发布了《三门湾海洋战略合作倡议书》、《关于进一步推进三门湾区域合作的倡议书》,政策合力初步形成。
同时,充分发挥三县血缘相亲、习俗相近的优势,加强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交往,民间经贸活动不断活跃;支持由三县文联、画家协会等组织的采风、摄影画展、音乐会等民间活动,三门湾区域居民间的乡情、亲情进一步增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在深度谋划三门湾次经济圈建设的目标定位、战略导向上着力,借助宁波都市经济圈和台州都市区的辐射能力,借力国家对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船舶等行业振兴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借力国际海洋产业向亚太,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战略机遇,集中、重点发展新型海洋经济,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重要海洋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1、深度谋划目标定位。
综合三门湾次经济圈的现状基础、特征优势、发展态势等,初步构想是:“一湾”、“四区”、“六基地”。
“一湾”是总体定位,即打造独具滨海神韵的、极具魅力的、现代化的东方新兴港湾。
“四区”是具体目标,就是要打造滨海新型城市化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海洋文化发展示范区。
“六基地”是核心内容,即打造综合性新能源基地、重要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基地、滨海生态旅游休闲特色基地、船舶修造基地、重要大宗物资集疏运基地、滨海生态农业基地。
2、高度重视一体发展。
三门湾次经济圈的规划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整合对接联动为主导,以区域培育为基础,以城镇体系为框架来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推进区域空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