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648f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9.png)
杏鲍菇的简介杏鲍菇的脂肪含量较低,适合减肥和健身的人群食用。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和预防便秘。
杏鲍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增加,杏鲍菇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
杏鲍菇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且生产成本不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杏鲍菇的市场价格稳定,且销售渠道广泛,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杏鲍菇的种植前景空气杏鲍菇对二氧化碳浓度较为敏感,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都需要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杏鲍菇产生不良影响。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温度为25℃。
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
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光照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散射光,以保持子实体颜色和形状的正常发育。
杏鲍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条件土壤基质杏鲍菇种植所需的土壤和基质要求栽培器具如塑料袋、瓶等,用于进行杏鲍菇的栽培。
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架、培养皿等,用于培养杏鲍菇菌丝。
接种设备如接种箱或接种室,用于进行接种操作。
栽培房杏鲍菇栽培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同时要有一定的散灭菌设备用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的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锅。
杏鲍菇种植的设施设备要求如保龄菇、金福菇、白玉菇等,分别具有耐寒、耐高温、抗病性强等特点。
杏鲍菇的品种选择常见品种介绍品种选择的原则播种期出菇期采收期030201杏鲍菇的种植时间安排播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菌丝就会在培养基中长满整个栽培袋。
发菌管理出菇管理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采收加工方法杏鲍菇的采收与加工方法木霉病链孢霉根霉病菌蝇螨虫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和空间,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f057bd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a.png)
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概述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其肉质肥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于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5℃左右。
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为8-18℃,最适温度为15℃左右。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杏鲍菇,但以春秋两季为最佳栽培季节。
三、菌种制备1.母种制备: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杏鲍菇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经扩大培养后作为母种。
2.原种制备:将母种接种到小麦粒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作为原种使用。
3.栽培种制备:将原种接种到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栽培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进行栽培。
四、栽培管理1.栽培场地:选择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光线适宜的场地进行栽培。
可采用室内栽培、大棚栽培或露天栽培等方式。
2.栽培原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等作为栽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3.装袋接种:将混合好的栽培原料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料约500克。
将栽培种接种到料面上,稍加压实,封口。
4.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发菌,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适当通风。
一般经过20-30天,菌丝长满菌袋。
5.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房,保持温度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适当增加光照。
此时,子实体开始形成,需及时疏蕾、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一般经过10-15天,杏鲍菇即可成熟采摘。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杏鲍菇病害较少,主要预防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感染。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f3da8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8.png)
03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刀子在菌袋或菌瓶表面轻轻将杏鲍菇割下,尽量不损伤菌袋或菌瓶。
杏鲍菇的采收
01
采收标准
当杏鲍菇长到一定大小,颜色变为浅棕色,菌膜尚未破裂时,可以进行采收。
02
采收时间
杏鲍菇的采收应该在菌袋或菌瓶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到最低限度时进行,这时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最高。
杏鲍菇在温度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冰箱保鲜室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保鲜。
杏鲍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
杏鲍菇属于恒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短的生长周期。
子实体分化温度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于春季和秋季的林中地上或腐木上。
03
栽培技术
需具备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等功能,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
保鲜方法
杏鲍菇可以在温度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下长期贮藏。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冷库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贮藏。
贮藏方法
杏鲍菇的保鲜与贮藏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前景
杏鲍菇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前景
0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原因
培养料在堆制过程中可能被杂菌污染,如未经严格消毒的原料、不规范的堆制操作等都可能导致培养料污染。
措施
提高杏鲍菇产量的措施与方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防治方法
加强培养料消毒灭菌,确保在堆制、发酵、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时,加强操作规范,避免在堆制过程中引入杂菌。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33f29e9d15abe23482f4df4.png)
我国:新疆、四川和青海等地
二、食药用价值
1.菌肉肥厚、肉质鲜美,富含矿物质 和维生素
2.多糖含量丰富 3.抗癌、抑制肿瘤和美容的功效
三、杏鲍菇的形态特征
子实体着生方式: 菌盖: 菌肉: 菌褶: 孢子印: 菌柄: 菌环或菌幕: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营养: 需丰富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
第十二章 杏鲍菇栽培技术
the cultivation of P.eryngii
后期增产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出菇管理
培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一、概述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又称为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
2.湿度管理:
初期:90%左右, 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85% 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湿度过大,子实体发黄,甚至染细菌, 造成腐烂: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
不需太强的散射光,光线强,子实体易 颜色发黄; 出菇期间,加强通风。
4.病虫害防治: 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 细菌、木霉及菇蝇。 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 的发生。
1.木屑73%、麸皮25%、糖1%、 石膏1%、含水量60-65% 2.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 20%、糖1%、石膏1%,含水量 60-65%
(三)栽培方式:瓶栽、箱栽和塑 料袋栽培(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 方式。
(四)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 北方地区:以秋末和冬末春初较为适宜。 南方地区:安排在12-2月进行栽培更为 适宜。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a899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a.png)
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 排栽培季节和茬口,实 行轮作倒茬制度,培育 健壮菌丝体和子实体, 提高抗病虫能力。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 化性等特性,采用黑光 灯、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利用高温闷棚、低温冷 冻等方法处理土壤和栽 培料,杀死病菌和虫卵。
THANKS 感谢观看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 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 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 平滑、干燥、细纤维状,灰白色至灰 黄色,近菌柄部分常浅黄色;菌肉白 色,肥厚,绵软有弹性;菌柄长2- 8cm,直径0.5-3cm,上下等粗或基部 膨大,内部松软至中实,白色或近白 色,中上部有纵条纹,一般商品菇均 要求在未开伞前及时采收。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 量60%-65%,空气相对 湿度60%-70%。子实体 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85%-95%,生长阶段空 气相对湿度90%左右。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 需要新鲜空气。在菌丝培 养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 都要注意通风换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子实 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散 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 500-1000勒克斯。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菇蚊
以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造 成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治方法包 括保持环境清洁、使用防虫网、
灯光诱杀成虫等。
跳虫
弹跳能力强,咬食子实体造成伤口 感染。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环境干燥、 使用粘虫板捕捉成虫等。
蛞蝓
又称鼻涕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菌 丝体和子实体。防治方法包括保持 环境清洁干燥、使用生石灰或草木 灰撒施地面等。
杏鲍菇的栽培意义
2024版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课件PPT共1
![2024版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课件PPT共1](https://img.taocdn.com/s3/m/967480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要点二
采后处理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去除残留的子实体和杂质。对于未 开伞的子实体可进行保鲜处理,如低温冷藏等;对于已开伞 的子实体可进行烘干或加工制成干品。
06
病虫害防治与无公害生产
常见病害类型及识别方法
病害类型
杏鲍菇常见病害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生理性 病害等。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杏鲍菇子实体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变化,结 合实验室检测手段,可以准确识别病害类型。
通风换气
光照控制
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避免二氧化碳浓 度过高影响杏鲍菇生长。
根据生长阶段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促进杏鲍菇正常生长。
安全生产与卫生防疫措施
安全生产
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 全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 措施落实到位。
卫生防疫
定期对栽培场地、设施设备、工具材 料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病虫害预防和控制,确保杏鲍菇 健康生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杏鲍菇 等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从菌种研发、栽培管理到产品加工、 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趋势。
技术创新与应用
新型栽培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杏 鲍菇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未来需求
1 2
学习先进栽培技术 关注行业动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杏鲍菇栽培技 术。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杏鲍菇栽培过程中的技能水 平。
3
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02
人工栽培设施与条件
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0f33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2.png)
06
杏鲍菇栽培的注意事项
重视品种选择
适应市场需求
01
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抗病性强
02
选择抗病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产量高
03
选择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提高接种质量
选用优良菌种
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育的优良菌种,确保菌种纯正、生命力强。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的健康。
杏鲍菇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菌类食品的青睐,杏鲍菇 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国际市场,杏鲍菇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应用领 域。
杏鲍菇的栽培前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生产效率和产量逐步提高,品 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贮藏条件
杏鲍菇贮藏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无直射阳光的பைடு நூலகம்所,贮藏温度应控 制在0-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
杏鲍菇的加工与利用
加工产品
杏鲍菇可以通过烘干、腌制、制酱等方式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干菇、腌制菇、菇 酱等。
食用方法
杏鲍菇食用方法多样,可炒、炖、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同时,杏鲍菇也可与 其他食材搭配,如与鸡肉、猪肉、牛肉等搭配,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类型一:书籍
• 食用菌栽培学 •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 • 食用菌基础教程
参考资料类型三:网络资源
• 中国食用菌栽培网 • 中国农业在线平台 • 杏鲍菇栽培技术百科参考资料类型二:期刊论文
•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 •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杏鲍菇栽培要点
[精品]杏鲍菇栽培技术.doc
![[精品]杏鲍菇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0b1845affe4733687e21aaed.png)
杏鲍姑栽培技术.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
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杏鲍菇的牛物学特征:1•营养:杏鲍姑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
它是一种分解纤维索和木质索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可在棉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组成的革质上生长,并非一定要用伞形花科植物才能栽培。
栽培料中添加棉籽壳、棉杼粉、玉米粉、黄豆粉,可以提高了实体产量。
2. 水分:杏鲍菇菌丝牛•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了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各在85〜90%左右或95%左右。
因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培养料含水最65〜70%更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
3. 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姑生长和发冇的最主要因了,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C左右。
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0〜15°C (台湾报道的是16〜18°C)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C,但是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C为宜。
超过18°C容易发生病害。
有的菌株以20〜30°C为适宜温度,而低于8°C子实体不会发生也难生长。
4. 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5. 空气:杏鲍菇菌丝牛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
但在营养牛长期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6. 酸碱度(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pH值是6. 5〜7. 5其生长pH值范围是4〜8,出菇时的最适立pH值是5. 5〜6. 50二、杏鲍姑的栽培技术:(一)栽培材料1 •栽培原料: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口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
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技术ppt课件
![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797bd2eefdc8d377ee3246.png)
普通一级种常运用PDA培育基,按常规进
展消费。二级种、三级栽培种制造选择木屑、
棉子壳、麸皮、轻质碳酸钙等做培育基。按常 规配制,可用15cm×30cm×0.005cm折角聚
丙烯袋或规范菌种瓶分装,塞棉塞。含水量 55%~58%,自然pH,常规高压灭菌。在24℃ 适温条件下,普通一级种培育基需10~12天, 二、三级种25~35天。工厂化消费是延续性消 费过程,菌种也需按消费方案提早预备。
。催蕾室设定12~15℃,白天灯照9小时,光强在 100~200lx。调理室内空间湿度85%左右,CO2 浓度1000mg/kg以内。催蕾时每天掀开地膜2 次,每次15分钟。催蕾7天后原基开场构成,每 天应检查菌袋原基发生情况,10天左右菇蕾构 成后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育菇现蕾后将菌袋移人育菇室培育,离料 面3cm高以上塑料袋剪去。育菇室内设定温度 15~18℃,每天灯照9小时,光强200~500k。空 气湿度85%~90%,提高湿度应在缓冲室调理或
普通工厂化规模消费采用延续性机械打
包装袋,还必需坚持栽培包质量的一致性,装
袋高度为18cm,单包分量为1100g~1200g,
为了保证预留的孔洞不被堵塞,插上公用塑料
棒〔接种时再拔出来〕,塑料棒很容易插在正
中间。填料后采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塞
上棉花塞,置入周转筐内,罩上防湿盖。
〔二〕灭菌、冷却
〔二〕配制方法
先将不同质量的培育料,换算成相应的体 积,采用不同体积容器来来量取培育料各成分。 倒入大型搅拌机,先搅拌5分钟,然后用微电 脑时间控制器和电磁阀及加压水泵连动,根据 需求控制加水量,为了使每次培育基的湿度都 可以到达根本一致,到达所要求的湿度,搅拌 至少需求20分钟以上。含水量控制在62%±1, pH7.5~8。
杏鲍菇栽培技术ppt课件
![杏鲍菇栽培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2e6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0.png)
培养料选择与配方设计
常用培养料种类
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等。
配方设计原则
碳氮比适宜、营养均衡、透气性好。
推荐配方
木屑78%、麸皮20%、石膏1%、白 糖1%。
堆料发酵处理技术要点
01
02
03
堆料场地选择
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 离污染源。
堆料方法
采用分层堆料法,每层厚 度约20-30cm,逐层加入 石灰和石膏。
杏鲍菇栽培技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杏鲍菇概述 • 杏鲍菇菌种选择与制备 • 杏鲍菇栽培技术 • 出菇管理与采收加工 • 病虫害防治与安全生产 • 总结与展望
01
杏鲍菇概述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中部稍下凹,表面灰黑色至浅灰 褐色,菌肉白色,近菌柄处常有一圈黑色。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菇房内设置黑光灯诱 杀害虫;或在菇房门口设置防虫网,阻止害 虫进入。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天敌或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释放捕食 性天敌、使用昆虫病毒等。
在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使用低毒、低残留 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用药浓度和安 全间隔期。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保持菇房清洁
定期清理菇房内的杂物和废弃物,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减少 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
采收方法
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从基部切下, 避免损伤周围菌丝。
注意事项
采收前停止喷水,保持菇体干燥; 轻拿轻放,避免挤压变形。
加工方式选择及加工流程加工式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 加工方式,如烘干、腌制、罐藏等。
加工流程
注意事项
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卫生,防止污染;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延 长保质期。
2024版杏鲍菇栽培技术ppt3
![2024版杏鲍菇栽培技术ppt3](https://img.taocdn.com/s3/m/8df17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6.png)
原种、栽培种制备技术
2024/1/26
原种制备
选用优质、高产的母种,在无菌条件 下转接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 养。培养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 和光照等条件,促进菌丝生长。
栽培种制备
将原种转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上,进行 再次扩大培养。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 和制作工艺与原种相似,但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要实现杏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产业链 上下游的整合与优化,包括菌种研发、栽培技术改 进、深加工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
2024/1/26
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杏鲍菇栽培领域,仍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如提高产量、优化品质、降低成本等。通过不断的 技术创新和应用,可以推动杏鲍菇产业的持续发展。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在杏鲍菇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通过采用环保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方式,减 少废弃物排放和资源消耗,推动杏鲍菇产业向绿色、 低碳的方向发展。
31
THANK YOU
感谢观看
2024/1/26
32
气调贮藏
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如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菇体呼吸作 用,达到保鲜目的。此方法可使杏鲍菇保鲜期延长至15天左右。
辐射处理
采用低剂量辐射处理杏鲍菇,可抑制酶活性、延缓后熟衰老过程,从而延长保鲜期。但此方 法需严格控制辐射剂量和时间,以免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7
07
6
02
杏鲍菇栽培设施与设备
2024/1/26
7
栽培场地选择与布局
2024/1/26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 足、交通便利的场地进行杏鲍菇栽 培。
2024年度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2024年度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2efc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3.png)
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及时采取措施如 增加通风量、使用二氧化碳吸附剂等 ,确保二氧化碳浓度在适宜范围内。
27
催蕾方法及操作要点
催蕾方法
采用温差刺激、机械刺激等方法诱导原基形成。如加大昼夜温差至10℃以上,或用小 木棒轻轻敲打菌袋,促进原基分化。
操作要点
催蕾时保持环境稳定,避免剧烈变化影响催蕾效果;同时注意观察原基形成情况,及时 调整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
2024/3/23
28
07
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4/3/23
29
常见病害类型及其识别方法
杏鲍菇黄萎病
杏鲍菇软腐病
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颜色发黄,最 终枯萎。识别方法包括观察菌丝生长 速度和子实体颜色变化。
子实体变软、腐烂,散发出恶臭味。 识别方法包括观察子实体质地和气味 变化。
杏鲍菇褐斑病
收影响产量,过晚则孢子散发导致菌盖发黄、品质下降。
注意天气变化
02
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避免雨天或高湿天气,以免菇体吸水膨胀
、增加烘干难度。
适时停水
03
在采收前2-3天停止喷水,以降低菇体含水量,提高烘干效率。
34
采收后初步处理与分级包装
01
去除杂质
将采收的杏鲍菇去除基部泥土、残留培养基等杂质,保持菇体干净。
栽培种制备
将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 制成用于生产的栽培种。
15
菌种保存与复壮技术
2024/3/23
菌种保存
采用低温保藏、干燥保藏或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确保菌 种长期保存不丧失活性。
菌种复壮
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复壮处理,如转管培养、分离纯化等 ,以保持其优良性状。
16
食用菌栽培04杏鲍菇资料
![食用菌栽培04杏鲍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f45cabb7360b4c2e3f64b3.png)
近年来:
泰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都兴起了 杏鲍菇的栽培,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现 在:
杏鲍菇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开发出了不同的生产方 式和方法,实现了杏鲍菇的周年化生产。
杏鲍菇营养成分:
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极佳,被称为“平菇王”;
干果中含蛋白质(20%),粗纤维(13.28%),粗脂肪(3.50%), 多糖(6.30%),灰分(6.10%);
❖ 1958年,Kalmar进行首次栽培试验; ❖ 1970年,Henda在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了杏
鲍菇并进行了端木栽培;
❖ 1971年,Vessey分离到杏鲍菇菌株; ❖ 1974年,Cailleux用菌褶分离到杏鲍菇菌株并栽培成功;
❖ 1977年,Ferri首先成功地进行了商业性栽培; ❖ 1993年,我国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始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 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为单核菌丝,白色, 粗壮,不孕。
➢双核菌丝:
浓密,粗壮,整齐, 生长快,有锁状联合,在适 宜条件下可大量繁衍并产生 子实体。
(二)、生活史
与平菇生活是相似:但孢子萌发,产生单核 菌丝,可亲和的2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质配, 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发育成熟后,扭结分化 成子实体,子实体菌褶上担子细胞先核配,经两 次成熟分裂产生单核的新一代孢子。
(三)、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寄生能力的木腐菌,具有较强 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栽培时需要丰富的碳 源和氮源。 氮源丰富时,菌丝生长旺盛粗壮,子实体产量高。
碳源和氮源物质
➢碳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甘
蔗渣、豆秸和麦秆等;
➢氮源物质:蛋白胨、酵母粉、玉米粉、麦麸、黄豆粉、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eccf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2.png)
03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前的准备
设施准备
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配备温 室、大棚、催芽室、病虫害防
治设备等。
培养料准备
选用优质杂木屑、棉籽壳、玉米 芯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培养 料,并加入适量的营养液和水。
灭菌处理
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密封袋口 ,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一般需 要1-2小时。
杏鲍菇的栽培流程
虫害。
三级品
菌伞和菌柄色泽较差,有较多 的破损和病虫害。
杏鲍菇的贮藏保鲜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杏鲍菇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4℃,温度过高 会加速杏鲍菇变质。
杏鲍菇贮藏的湿度应控制在90%~95%之间 ,湿度过低会导致杏鲍菇失水变干。
气体控制
包装方式
杏鲍菇贮藏环境中应保持低氧和高二氧化碳 的环境,以抑制杏鲍菇的生长,防止腐坏。
病虫害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优质菌 种、严格灭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等,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04
杏鲍菇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菌丝体病害
菌丝体发育不良、萎缩,可能是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不足或 过多、培养温度不适宜、培养室湿度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造成 。防治方法: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培养基营养成 分、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
杏鲍菇的烹饪方法
烹饪技巧
在烹饪杏鲍菇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以保留其营养成分和口感。
多种烹饪方法
杏鲍菇可以通过多种烹饪方法制作美食,如炒、烧、炖、蒸等,丰富餐桌上 的菜品种类。
杏鲍菇的开发利用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杏鲍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 健作用。
开发新品种
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6a4613a52d380eb62946df3.png)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鲜销: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 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 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 不会发生变质。
切片:
第十二章 杏鲍菇栽培技术
the cultivation of P.eryngii
后期增产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出菇管理
培养料制作 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杏鲍菇袋式 栽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一、概述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又称为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
1.木屑73%、麸皮25%、糖1%、 石膏1%பைடு நூலகம்含水量60-65% 2.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 20%、糖1%、石膏1%,含水量 60-65%
(三)栽培方式:瓶栽、箱栽和塑 料袋栽培(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 方式。
(四)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 北方地区:以秋末和冬末春初较为适宜。 南方地区:安排在12-2月进行栽培更为 适宜。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采收: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 弹射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 菇要求菌盖在4~6cm、柄长10cm左 右;国内市场一般商家要求:柄长5~ 9cm-6~12cm,柄粗2~4cm、菌 盖比菌柄要小一些。
采收第一批菇(产量主要集中)后,将出 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 一遍菊脂类杀虫药及多菌灵等杀菌剂后, 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机,培养相隔14 天左右又可采收第二批菇,目前生物学效 率可达50~60%,通常第二批菇朵型较 小,菌柄短,产量低。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6954d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b.png)
02
生物学特性
杏鲍菇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菌盖
杏鲍菇的菌盖呈扇形或漏 斗形,直径通常为3-15厘 米,颜色为灰褐色或淡黄 色。
菌柄
菌柄长且直,或有时弯曲 ,直径为2-8厘米,颜色 与菌盖相似。
菌褶
菌褶离生或近离生,初为 白色,后变为粉红色或黄 色。
杏鲍菇的生长习性
温度
杏鲍菇可以在10-30℃的 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宜 的温度为20-25℃。
05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与方法
采收时间
杏鲍菇在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 采收最为适宜。
采收方法
用竹片或小刀沿菌盖边缘插入,旋转一周, 轻轻采下菌盖和菌柄,削除菌柄下部的料面 ,轻放在篮子或塑料薄膜上。
干制与贮藏技术
干制
将采下的杏鲍菇菌盖和菌柄立即送入烘房进 行烘干处理。
贮藏技术
杏鲍菇贮藏温度为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为85%~90%,在此条件下可贮藏4~5周
湿度
杏鲍菇需要相对湿度为 80%-90%的环境才能良好 生长。
光线
杏鲍菇的生长不需要光线 ,但在有散射光的环境下 生长会更好。
杏鲍菇的分布区域与生态环境
分布区域
杏鲍菇原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洋岛屿和亚洲的一些地区。现在已经被 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生态环境
杏鲍菇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长,但最适合在腐殖质丰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且稍有遮阴的地点生长。
杏鲍菇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质量 较好,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杏鲍菇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 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
杏鲍菇的药用价值
杏鲍菇具有清热解毒、养颜美容 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毒、抗
2024年度-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2024年度-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7bc27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9.png)
03
04
加强通风换气,降低二 氧化碳浓度。
32
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促进子实体形成和发育 。
畸形菇原因及防治方法
01
畸形菇原因
02
温度波动大,导致子实体生长异常。
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子实体正常发育。
03
33
畸形菇原因及防治方法
01
光照不足或过度,造成子实体颜 色异常或形态畸形。
02
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袭,导致子 实体受损变形。
催蕾与疏蕾
催蕾
通过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和通风换气 等措施,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在 原基形成后,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促进原基分化成菇蕾。
疏蕾
在菇蕾形成后,根据菇棚的容纳量和 市场需求,适当疏去部分密集的、生 长不良的菇蕾,使留下的菇蕾生长健 壮、整齐。
17
温度与湿度调控
温度
杏鲍菇出菇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3-18℃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和品质。
12
培养料选择与配方设计
培养料选择
杏鲍菇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常用的培养料有棉籽壳、木屑 、玉米芯、稻草等。要求培养料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配方设计
根据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培养料的特性,设计合理的配方。常用的配方 有棉籽壳80%、麸皮15%、玉米面3%、石灰2%等。
13
菌袋制作与接种
8
原种与栽培种的制作
培养基配方
可选用棉籽壳、木屑、麸皮、玉米芯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水拌匀,装入菌种瓶 中。
接种与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转接至原种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基 后,即可作为原种使用。将原种转接至栽培种培养基上,同样条件下进行培养,直至菌丝 长满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3.温度:最主要因子 菌丝生长:25℃左右为宜。 原基形成:10~15℃为宜 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
一般:15~21℃为宜, 有的10~17℃为宜。 有的菌株以20~30℃为宜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4.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暗光,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500~1000勒克斯)。
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PPT精品
后期增产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出菇管理
培养料制作 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杏鲍菇袋式 栽培技术 教学重点:1.栽培料制作
2.接种方法 教学难点: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一、概述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 又称为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
分布:世界:南欧、北非及中亚
(五)栽培袋制作:
选宽17cm,长34cm,厚 0.03m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 袋,每袋干料400~500克。
(六)灭菌、接种、培养
常规灭菌和接种 25℃左右培养室中培养,30天左 右菌丝即可长度刺激原基 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 控制在不同温型所需要的温度。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5. pH值: 菌丝生长:6.5~7.5 出菇时: 5.5~6.5。(5~6)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6.空气: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 新鲜的空气。但在营养生长期CO2 (0.03%-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 作用。
五、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主料: 棉子壳、蔗渣、木 屑、黄豆杆、麦杆、玉米杆等为主要原 料。 栽培辅料:细米糠、麸皮、棉子粉、黄 豆粉、玉米粉、石膏、碳酸钙、糖
2.湿度管理:
初期:90%左右, 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85% 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湿度过大,子实体发黄,甚至染细菌, 造成腐烂: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
不需太强的散射光,光线强,子实体易 颜色发黄; 出菇期间,加强通风。
4.病虫害防治: 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 细菌、木霉及菇蝇。 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 的发生。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采收: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 弹射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 菇要求菌盖在4~6cm、柄长10cm左 右;国内市场一般商家要求:柄长5~ 9cm-6~12cm,柄粗2~4cm、菌 盖比菌柄要小一些。
采收第一批菇(产量主要集中)后,将出 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 一遍菊脂类杀虫药及多菌灵等杀菌剂后, 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机,培养相隔14 天左右又可采收第二批菇,目前生物学效 率可达50~60%,通常第二批菇朵型较 小,菌柄短,产量低。
(二)常见配方:
1.木屑73%、麸皮25%、糖1%、 石膏1%、含水量60-65% 2.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 20%、糖1%、石膏1%,含水量 60-65%
(三)栽培方式:瓶栽、箱栽和塑 料袋栽培(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 方式。
(四)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 北方地区:以秋末和冬末春初较为适宜。 南方地区:安排在12-2月进行栽培更为 适宜。
我国:新疆、四川和青海等地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营养: 需丰富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
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可在棉 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 脚料上生长
四、 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2.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5~
70%) 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85~90%左右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鲜销: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 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 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 不会发生变质。
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