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e097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b.png)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姚磊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姚磊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433a9a1336c1eb91b375d26.png)
技术水平给定。
例如:1 、
用L表示劳动投入量 用K表示资本投入量 用M表示原材料投入量 Q=f(L,K,M)表示给定生产技术和投入量
最多可生产Q台电视
〔三〕投入
固定投入 可变投入 长时期 短时期
〔四〕技术系数
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
〔五〕产出〔量〕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例如:
A0
劳动L价格上升使等成本线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大
O B2
B0
B1
L
练习:按表列式作图
注意:等本钱线斜率绝对值的涵义 ——反映了两要素在购置中的替代比率
价格
在要素市场上,放弃一单位的劳动节约下来 的 厂本 商钱 总,的可生用产于本购钱置支出wr不单变位的资本,此时
在要素市场上,放弃一单位的资本节约下来 的 厂本 商钱 总,的可生用产于本购钱置支出wr不单变位的劳动,此时
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本钱 都很有效〕
三、产量既定,本钱最小
1、图示分析
K
A”
A’
A
E
K1
Q
0
L1 B
B’ B” L
2、条件:
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
四、公式
PK--- K的价格 PL--- L的价格
QK--- K的数量 QL--- L的数量
MPK--- K的边际产量 MPL--- L的边际产量
L2
TP
L
L3
AP
L3
MP
〔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
平均产量递减 边际产量为正
AP
MP I II III
边际产量为负
MP
O
AP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fd57d921ed630b1c59eeb5cc.png)
•成本理论
C L rK C K L r r
K
isocost line
r
注意:1.一条等成本线 对应某一给定的成本;2. 一条等成本线上不同的 点对应不同的(L,K) 组合,但成本支出相同; 3.等成本线的斜率 K/L=-/r 表示由市场 确定的两要素的替代比 例。如=10, r =5,则 K/L=-/r =-2,表示 企业可以用两个单位的 资本来替代一个单位的 劳动而总成本保持不变。
- - - -由于K减少带来的产出变化 A B的变化是在同一条等量 曲线上
K
A
C
B
MPL L MPK K 0 MPL K L MPK
MRTS LK
MPL
MPK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得到上面的结论
Q f ( L, K ) f f dQ dL dK 0 L K dK f L dL f K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pi yi j x j
i 1 j 1
n
m
收益
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规律
利润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production
function) (一). 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 产品的行为。也可以将生产理解为将投入 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Input
AP L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MPL
AP L
• AP和MP的关系 MP>AP , 则AP增加 MP<AP , 则AP减少 MP=AP , 则AP最大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b8723dd4d8d15abf234e72.png)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四章生产论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103244125606677080963(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f(34)09637-7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eq \o(K,\s\up6(-)))的TPL曲线、APL 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 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L 曲线。
由于MPL=eq \f(d TP L,d L),所以,当MP L>0时,TP 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 <0时,TPL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最高点。
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
微观经济学数量管制
![微观经济学数量管制](https://img.taocdn.com/s3/m/20d68da6ba0d4a7302763a8e.png)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数量管制与最高价格管制类似
同样会造成短缺。 在非效率的表现上也与最高价格管 制相似。如有急事的坐不上出租车, 而没有急事坐上出租车等。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注意点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P1,生产者得
到的价格是P2。
P1 - P2 为执照或牌照的价格。PP1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P
S
P1 P* P2
D
Q1 Q*
Q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定义 数量管制,即“配额限制”,指政府规定某种商品交 易数量而不是交易价格。 通常政府通过发放许可证或者执照等方式来限制某个 市场上的交易数量,只有拥有许可证或者执照的人才 能合法地提供某种商品。
第四章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八数量管制微观经济学第四章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不管它是注册发给证明还是发给执照这些措施的任何一个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牺牲其他公众利益而取得垄断地位的特殊生产者集团手中的工具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八、数量管制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不管它是注册、发给证明还是 发给执照,这些措施的任何一个 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牺牲其他 公众利益而取得垄断地位的特殊 生产者集团手中的工具。没有办 法可以避免这个结果。SFra bibliotekPP*2
D
Q1 Q*
Q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案例1
假设某大学不容许学生在宿舍里喝 酒,为什么学生愿意偷偷带进一两 瓶西凤酒而不是带成箱的啤酒,虽 然学生们大多爱喝啤酒?
微观经济学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课后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8496e31b765ce05081485.png)
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
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8
.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
17
5
.考虑DVD
、电视和电影院门票市场。
A
.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
·DVD
和电影票
·电视和电影票
答:DVD 和电视机是互补品,因为不可能在没有电视的情况下看DVD。DVD 和电影票是替代品,因为一
部电影即可以在电影院看,也可以在家看。电视和电影
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答: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9
.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使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答: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时,这一点叫做市场的均衡。使市
场达到均衡的力量是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求大于供,供给者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减少销售量,
20
图4—16 自由体操着装的规定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D
.发明了新织布机。
答:新织布机的发明使运动衫
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使运动衫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运动衫的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
图4—17 新织布机的发明对运动衫市场影响
8
.调查表明,年轻人吸食的毒品增加了。在随后的争论中,
C
.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
答:决定供给的技术因素受影响,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家用旅行车的供给增加。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函数——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函数——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2a924e6e7fd5360cba1adb56.png)
二、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 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 时间周期。
划分的标准是,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 量的数量。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
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是固定的。
Q=aL+bK
2.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
定的。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
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第二节
生产
一、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
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 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
2.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
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Q AL K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成本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469c57b88762caaedd33d456.png)
25
复习:扩展线与等成本线
K
C3 C2 C1
O
等成本线 扩展线
E3 E1 E2
Q1
当两种要素数量可 以同时变化时,随着总 成本的增加,生产的最 优决策点沿着扩展线向 右上方移动。
N
那么,如果 有一种要素的投
入数量不变呢?
Q3 Q2
L
26
短期的最优要素组合
K
C3
在相同产量水平下, 短期(最优要素组合对 应的)总成本要大于或 等于长期(最优要素组 合对应的)总成本。
O
TC TVC
TFC Q
MC AC AVC
AFC Q
问题:(1)有人说,正常利润属于厂商成本的范 畴,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
(2)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存在正常利润吗?13
经济学家如 何看企业
会计师如何 看企业
收益
经济利润 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会计利润
经济成
本或机 会
会成本
计 成
显性成本
本
收益
14
各种利润和成本的关系
经济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
(超额利润)
22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导出SVC曲线
Q Q — L 关系
TPL w ·L — Q 关系
L O
w ·L
可变成本(w ·L)
23
由SVC曲线导出STC曲线
STC(Q) w L(Q) r K
C
STC(Q)
不变成本
w·L(Q)
rK
O
可变成本
Q
24
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
短期总成本(STC) STC(Q) w L(Q) r K Φ(Q) b SVC(Q) SFC
微观经济学类第四章消费者均衡分析.ppt
![微观经济学类第四章消费者均衡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f561e0a1c7aa00b52acbbc.png)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消费者剩余
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表示,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所示。在图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给出,
d P f (Q ) 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P
A
P0
B
O
Q
0
Q
价格为P0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 Q 为: CS f( Q ) dQ P Q 0 0
• 2、总效用: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 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 函数为:TU=f(Q)。 •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是指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 TU 的效用总量。 MU Q • TU dTU MU lim Q dQ
表A 商品组合 X a b c d 10 20 30 40 Y 60 45 35 30 X 20 30 40 50
表B Y 70 55 45 40
Y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X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 高。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水平,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不同。 (3)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 线不会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就是说,无差异 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第4章需求与供给:弹性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第4章需求与供给:弹性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5af23f83c4bb4cf6ecd104.png)
27
问题:价格与销售额的关系
• 观点1:提高价格能够增加销售总 额,因为商品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 观点2:提高价格虽然卖价较高, 但只能卖出较少的商品,销售总额 应该下降。 • 猜测:销售额的变化应该与商品的 需求价格弹性有某种关系!
28
问题的两面性
• 增加销售额的一面:较高的价格使现有交 易额中的销售额增加; • 减少销售额的一面:较高的价格使需求量 减少,因此销售额相应减少。
25
美国部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
盐 啤酒 房屋 医师服务 住院治疗 保险 价格弹性 短期 长期 —— —— —— 0.6 0.3 0.2 0.1 0.7-0.9 1.0 —— 0.9 0.5
商品
汽油 汽车 家庭用电 家用煤气 公共汽车 飞机旅行
价格弹性 短期 长期 —— 0.1 0.1 2.0 0.1 0.9 1.5 1.9 10.7 2.2 2.4 3.7
24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商品越多,需求的 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 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占收入的比重越大, 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 奢侈品与必需品:奢侈品的价格弹性大, 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 • 消费决策时间:决策时间越长,价格弹性 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P
4
D
A
15 10 ED (15 10) / 2
24 0.6 (2 4) / 2
2
B D
0 10 15
Q
16
两种需求曲线
牛肉
P P D
纯可卡因
D
D
D
most elastic
Q
least elastic
Q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理论}-习题-(上海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理论}-习题-(上海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d35311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c.png)
第四章生产函数分析一、名词解释生产者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长期生产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等斜线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扩展线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二、选择题知识点:生产函数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A.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2.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观察图4。
1,回答第3—6题.3.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不变劳动投入的是( )。
A.L0B.L1 C L2D.L34.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下面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平均生产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边际生产率是生产函数的斜率B.在L3平均生产率等于边际生产率C.平均生产率开始先上升,然后下降D.边际生产在L3处达到最大5.如图4.1的生产函数,下列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L2和L4处平均生产率相等B.边际生产率在L2处达到最大C.在L2处,平均生产率等于边际生产率D.平均生产率在L3处达到最大6.如图4.1的生产函数,则下列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C和D之间的平均生产率下降B.A和C之间的边际产量上升C.C点的平均生产率最小D.B和D之间的平均生产率上升7.如果生产函数为Q = min (3L,K),w = 5,r = 10,则劳动与资本的最优比例为()。
A.3 :1 B.1 :2 C.1 : 3 D.2 : 18.下面情形表示生产仍有潜力可挖的是()。
A.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的任意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任意一点D.以上都有可能知识点:总产出、平均产出、边际产出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9.当生产函数Q = f(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B.为0 C.递减且为负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10.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1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4第四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4第四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44bc3dbda38376baf1fae47.png)
四、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 数1.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在生产理论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假定生产者使用劳 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f L,K 2.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Equal-Product Curves)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每一条等产量曲线对应的是特定的产出水平。等产量曲线如图4-2所示。
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 APL 值。(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 的关系
就平均产量 APL 和边际产量 MPL来说,当 MPL APL 时, APL 曲线是上升的;当MPL APL 时,APL曲
线是下降的;当 MPL APL 时,APL 曲线达极大值。数学证明如下:
dTPL L −TP
d APL d TPL dL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概念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关系(The production function specifies the maximum output that can be produced with a given quantity of
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 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即 APL = TPL L,K 。
L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即:
TPL L,K
MP
lim
TP dTPL L,K
L
L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5a357bf503d8ce2f016623b6.png)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问题与应用1.用供求图分别解释以下表述:A.“当寒流袭击佛罗里达时,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价格上升.”答:图4—1 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供求图B.“当每年夏天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价格直线下跌。
”答:图4-2 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供求图C.“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车的价格下降。
”答:图4—3 中东战争对凯迪拉车二手车的影响2.“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给量。
"这句话对还是错?解释原因。
答:这句话错,应该是“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给.”因为只是某种因素影响了练习本的需求,使需求曲线移动或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变动。
没有什么因素改变练习本的供给,即练习本的供给曲线不会发生移动.但是一般说来,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的增大会引起供给量的增大.3.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
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事件,分别指出哪一种需求或供给的决定因素将受到影响。
同时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然后画图说明该事件对家用旅行车价格和数量的影响.A.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答:决定需求和供给的预期因素都受到影响.人们预期孩子多了,家庭开支会增大,家用旅行车的需求会减少。
从供给角度来看,由于人口会增加,对家用旅行车的消费量也会增加,于是生产商会增加供给。
图4-4 人们决定多生孩子与运动型多功能车车价格上升的影响B.钢铁工人罢工,致使钢材价格上涨。
答:决定需求的收入因素受到影响,罢工提高钢材价格,钢铁工人的工资也会提高,家用旅行车的需求增加。
而同时,钢材价格的提高使家用旅行车的投入价格上升,供给减少。
图4-5 钢铁工人罢工的影响C.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
答:决定供给的技术因素受影响,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家用旅行车的供给增加.图4-6 工程师发明自动化机器的影响D.运动型多功能车价格上升。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2efd803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b.png)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第一节厂商生产者(厂商/企业)含义: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一、厂商的组织形式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二、企业的本质三、厂商的目标——追求最大化利润第二节生产生产技术决定成本生产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一、生产函数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投入生产要素到生产出产品的过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Q=f(X1,X2,X3............,X N)Q最大产量X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N种生产要素Q=f(L,K)L劳动投入数量K资本投入数量(假定只使用资本和劳动)二、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1.短期1)含义: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2)不变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3)固定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2.长期含义: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一、短期生产函数1.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2.短期生产函数:)K L,(f =Q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短期生产函数: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时,由劳动投入量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劳动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总产量(TP )劳动的总产量(TP L )含义: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定义公式:)K L,(f =TP L 2)平均产量(AP )总产量÷投入量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含义: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定义公式:)K L,(P T =AP L L 3)边际产量(MP)产量增加量÷投入量增加量劳动的边际产量: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说增加的产量定义公式:dL)K L,(P T L )K L,(P T =MP L L L d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高点以后,再呈下降的趋势三、边际报酬递减率1.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集中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课后练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846d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d.png)
1、什么是欲望和效用?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分为哪五个层次?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关系.答:1)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这也就是说,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欲望。
2)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3)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第二,安全的需要;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这是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最高层次的欲望.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答:1)基数效用论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用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什么叫“边际”?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如何?答:1)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2)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消费量变动做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位边际效用。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4、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为什么递减?答: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学派,用两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就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0bfea11192e45361066f5c9.png)
第四章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者(producer)是指能够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生产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2.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一般是指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4.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fixed-ratio input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v K u L Q ,min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v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5.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6.短期生产(short-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7.长期生产(long-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βαK AL Q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α和β为参数,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α<0,β<0。
9.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10.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之比。
11.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2ca792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0.png)
切线的斜率等于要素价格的比率 ;
切点代表的成本最低或产量最大 。
04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概念与类型
规模报酬的概念
规模报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按照相同的比例变动投入的所有要 素,产出变动的程度。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
目
CONTENCT
录
• 生产函数概述 • 短期生产函数 • 长期生产函数 • 规模报酬 • 生产函数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
01
生产函数概述
生产函数的定义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品与产出的关系,是制定生产计 划和控制生产过程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
根据生产函数和预期的产量需 求,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投资 计划,以扩大生产规模或改进 技术水平。
02
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与关系
总产量
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与固定生产要素的数量 之积所产出的产品数量。
平均产量
指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产出的总产量。
边际产量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定义
在成本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 产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的成本边界。
离原点越远,成本越高
等成本线离原点越远,代表总成本越高。
斜率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要素价格的比率。
无数条
对于任意一个成本,都可以找到无数条等成 本线。
生产者均衡: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微观经济学》第4章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4章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b64f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2.png)
第四章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第4章依赖于第3章两个很重要的观点:价格影响和收入导致预算线的变动,以及如何判断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本章涉及到衍生出的汇成图表的价格和收入的变动引起的个人需求的变动,来判断当价格发生变化时的收入和替代效应,衍生出市场需求,需求弹性以及消费者剩余。
这些内容都是理解在第9章和第三、四大部分讨论市场缺陷中对需求供给分析应用中很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这一章所掌握的分析工具对第14章分析供给需求因素都很重要。
在讨论需求的起源时,复习一下预算线在价格发生变动时是如何旋转的,并且旋转后的物品数量有多理想。
一旦学生理解了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他们就能画出价格消费轨迹,和个人需求曲线。
提醒学生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时衡量边际消费收益的另一个尺度。
收入和替代效应对学生来说通常都比较难理解,他们经常对于在图形上辨认是哪种效应感到很困难。
强调替代效应是表示在改变相关价格时变动一部分需求(是预算线的旋转),而收入效应是说改变购买力时对一部分需求的改变(是预算线的移动)。
正常物品和劣等物品的区别在于判断收入效应的方向。
你可以说明如果物品为劣等商品并且收入效应非正常的大(吉芬商品)时,需求曲线只能斜向上。
多举例比较有好处。
你甚至可以忽略这一课题,如果你没有花太多时间来准备的话。
劳动力空余的选择问题和派生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能比较好的解释收入和替代效(第14章)。
把个人需求曲线汇总到一起,突出这是等同于个人需求曲线的总和。
为了得到市场需求曲线,你必须要求从P=f(q)的形式再变成Q=f(P)的形式。
这种有转折的求市场需求曲线对学生来讲是新的。
强调这个是因为在所有的价格上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在市场上。
弹性的内容在此被重新介绍并详述。
尤其是对弹性与收入,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关系做了解释。
许多学生发现弹性这部分内容比较神奇但是又很令人疑惑。
要指出这仅仅是比曲线斜率更精确的测量价格变化时需求数量的变化,因为它是无单位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7f07831b765ce05081412.png)
第四章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下表:(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1).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的值。
(2)连接TP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的值。
(3)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
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
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3.解答:(1)由生产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0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10MPL=20-10=10很显然APL=MPL=104.解答:(1)生产函数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Q=2L=3K.相应的有L=18,K=12(2)由Q=2L=3K,且Q=480,可得:L=240,K=160又因为PL=2,PK=5,所以C=2*240+5*160=1280即最小成本。
微观经济学第4章 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4章 完全竞争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6fd392e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3.png)
短期供给曲线:从企业到市场
生产者剩余和市场总剩余
生产者剩余:任意一个生产者在生产和
出售商品时得到的实际收益和意愿收益(即
P
他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常常也存在一
P1
定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
P0
消费者剩余:任意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商
品时的意愿支付(即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代价)
与实际支付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额。
S
企业的供给曲线: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并且能够
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数量。
➢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利润最大化
的两个不同条件
• 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
线最低点,利润最大化产量由价
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
A
PA
P1
PB
PC
B
MC
AVC
C
• 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
低点,最大化产量等于0。
全竞争假定不是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映;第二,完全竞争的政策不能解决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出
现的种种问题;第三,完全竞争状态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式。
从完全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可以推导出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以此作为参考,
可以进一步去说明现实市场中的供给的性质。
调整企业进出的不是正常利润,不是零经济利润,不是零利润率,而是大于零的平均利润率。
E
生产者剩余
D
P2
0
Q0
Q
第四节 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企业规模的调整
行业规模调整
长期均衡
长期供给曲线
企业规模的调整
• 长期的规模调整,或长期的
在长期中,企业会采用哪个规模来生产?
利润最大化,就是在所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短 期 产 量 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3 30 60 104 134 156 168 176 180 180 176
0 13 15 20 26 26.8 26 24 22 20 18 16
13 17 30 44 30 22 20 8 4 0 -4
生产函数
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 素组合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可表示为:
Q=f(X1,X2,X3,…)
Q=f(L) Q=f(L,K)
生产函数的表达形式:表、 几何图形、 代数方程。
生产函数所反映的函数关系是就某一时期而言的。 在考察期,假定技术水平不变。 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是用实物量衡量,而不是货币单位。 生产函数中的产出是指企业运用投入要素所能生产出的最大数量产出。
短 期 生 产 三 阶 段 与 生 产 合 理 区
TP
TP
0
MP AP
Ⅰ
Ⅱ
Ⅲ
L
MP AP 0 A B L
已知短期生产总产量函数为Q=21L+9L2-L3,推导平 均产量、边际产量函数,并讨论生产过程中三阶段的
劳动投入量范围,同时确定短期生产的合理阶段。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通用汽车公司的实物资本存量的价值约为360亿美元,
率必然是负值。
等产量曲线的类型
K
K
Q2 Q 0
要素完全替代的等产量线
Q1 L 0 L
单一固定比例生产等产量线
K
A
B
C
D
Q L
多种固定比例生产等产量线
L
0
K
4
c d e 1 2 4 Q2 Q1 L
2 1
0
要素不完全替代的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当要素投入为连续 变动时,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MRTSLK =(K2-K1)/(L2-L1)
调整其使用量。
短期与长期
短期是指在这一时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是固定投入 的时期。 长期是指在这一时期内,所有要素都是变动投入的那 一时期。
这里的长和短没有具体的时间标准,并不能说三年是 长,半年是短。各个行业产品的生产复杂程度不同, 要素调整的难易也不一样,相应的长期和短期的内容 也就不同。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TP= Q= f(L) AP= TP/L = Q/L MP=Δ TP/Δ L= dTP/dL= dQ/dL 一定投入要素下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几何意义:总产量曲线上各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
几何意义:总产量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
工人人数
等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一定的产量可以有不同投入要素组合方式,但等
产量曲线反映的是一种实物关系,它说明生产一定的
产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为确定资本和劳动的最优组合,还要把投入要素 的成本信息加进去。 哪种成本最低呢?有必要引进等成本曲线。
K
K= M/L· L+PK· K
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长期生产函数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分析多种可变投入
要素组合和产量间的关系,通常研究资本和劳动均可变时产
量和劳动、资本投入组合的关系。 最优组合即企业谋求能使利润最大的产量。 为寻求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需要利用等产量曲线和等 成本曲线。
等产量线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K Q2 c d e 1 2 4 L
一家生产电动机的企业使用流水线操作,这条流水线在将
电动机送到计算机控制的钻床前,要经过5个人工步骤。在钻
孔阶段,钻床要钻出最后组件需要的36个孔,在打孔中要损 耗2磅铁。用这套生产工序,企业要雇10个流水线工人和1台 计算机控制的钻床,以保证每天140台电动机的产量。一位生 产工程师通过研究这套生产工序发现将计算机控制的钻床移动 到流水线的起始位置,即在5个人工步骤之前,将节省劳动— —因为电动机送到工人面前时,已减轻2磅重。 通过将钻床移到生产过程的起始部分,同样的10个工人和
某工艺品生产企业测定生产函数为: Q=300L1+200L2-0.2L12-0.3L22 Q是每天的产量,L1是每天投入的熟练工人数,L2是每 天投入的非熟练工人数。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工资10元,非 熟练工人每天工资5元。分析: 1.目前总经理决定使用400名熟练工,100名非熟练工,这 个决定正确吗? 2.若决定每天的工资总额控制在5000元,熟练工和非熟练 工各应用多少?
TP
短 期 生 产 曲 线
R
TP
N
0
AP MP
L
MP
AP
0 L
三者关系:
MP>AP,AP必然上升 MP<AP,AP必然下降 MP=AP,AP达到最大值 MP>0, TP必然上升
MP<0, TP必然下降
MP=0, TP达到最大值
TP
S
极大值点,递增 与递减的转折点
TPL
R TP切线斜率 = MP,如点M TP连线斜率 = AP,如点N 点R切线、连线斜率 = MP&AP 拐点,凸弧与 凹弧的转折点
800 748 693 632 565 490 400 283 8
劳动投入量
组合 A B C D
K 6 3 2 1
L 1 2 3 6 产出 245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短期生产函数分析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保持稳 定的前提下,某种投入数量与产量间的关系。就短期要素调 整的特征看,劳动要素是最常调整的可变要素,因此短期生 产函数通常分析劳动和产量间的关系,通过短期产量函数、 短期产量表和短期曲线的方式,总结和刻画短期生产规律。
L
19 20 21
MPL
5 4 3
PL
30 30 30
PQ
7.5 7.5 7.5
MRPL
37.5 30 22.5
Mπ
7.5 0 -7.5
工人人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2 Q 98L 3L
假定产品的单价20元,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 元,而且工人是唯一可变的投入要素,问为谋求利 润最大,每天应雇佣多少工人?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企业是一个把资源组织起来进行加工以生产产品、直 接或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单位。企业可以小到一个 人在家烤苹果派卖给邻居;大到跨国联合企业,但基本点 是相同的——它们都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并向市场出售。企 业的目标是通过这一活动获最大利润。 企业面临的一般生产决策问题是如何确定生产多少产品 和使用多少劳力和资源,以便最有效地生产这些产量。为 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把表现生产函数形式的技术信息和 关于投入物与产品价格的经济信息结合起来。
马尔萨斯预测由于劳动边际收益递减,同时人 口不断增加,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 为什么人类历史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
数据表明世界上总的食 物生产增幅高于同期人 口的增长。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由 于技术的改进,粮食产 量供大于求。
农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
农业用地政策——制度创新的作用
随替代土地的劳力增多到某种程度,挤满麦田的众多农 民会把小麦踩倒。如果保持小麦产量,随人力增多,土 地也要增多,因为增加的人必须有立足之地。
某厂为生产某一数量产品,拟采用五种 投入方案,问这些方案是否处于合理 界线内?
资金(K) 劳动力(L) 60 10 30 20 20 30 14 40 10 50
等产量曲线
表示各种投入要素的不同 数量的配比,生产某一规定的 4 2 1 0
Q1
最大产出数量的曲线。
性质
较高位置的等产量线总是代表较大产量。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是△K/ △L,当要素组合发生变
化时,比如,劳动力数量增加了,由于产量不变,资
本 的数量必然减少。所以,在等产量曲线上,资本 与劳动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因此,等产量曲线的斜
边际产量收入 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收入。 MRPL =ΔTR/ΔL =ΔTR/ΔQ • ΔQ/ΔL = MR • MPL 边际支出 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 MEL = ΔTC/ΔL = PL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
MRPL =MEL= PL
变动投入要素
边际产量 投入要素价格 成品价格 边际产量收入 边际利润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企业生产
生产投入
生产转换
产出
企业投入要素
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企业投入分类
固定投入是指那些在考察期间使用量不易变动的投 入,这并不是说这些投入由于价格昂贵而不增加, 而是指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不易增加或减少。 变动投入是指那些在所考察期间使用量容易变动的 投入,这也不是说这种投入由于价格低廉容易增加 或减少使用数量,而是指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容易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
Q1
K
A Q2 C 0 Q1
K
A B
B 0
C L
L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MPL MPK = PL PK
利润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组合 MRPK=MR•MPK= PK MRPL=MR•MPL= PL
= L MP = PL
MPK PK
生产者均衡即企业的最优生产方式选择, 就是企业怎样合理进行生产要素组合,在成 本一定的前提下,追求产量的最大化,或者 在产量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成本的最 小化。
如果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KL,Q是它的年产
量,L是使用的劳动力数,K为使用的资本数。假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