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 ➢局部麻醉药切口浸润(区域阻滞或神经 干阻滞)+全身性镇痛药(NSAIDs或曲 马多或阿片类)(A级)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
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量1.5~2.0 g,可节俭阿片类药物20%~40%
对乙酰氨基酚与 NSAIDs联合
两者各使用常规剂量的1/2,可发挥镇痛协同作用
全身 给药
局部 给药
病人自 控镇痛
多模式 镇痛
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给药
局部浸润、外周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给药
PCIA、 PCEA、 PCSA、 PCNA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
超前镇痛
超前镇痛:预先镇痛或预先处理 新型局麻药、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 炎药和NMDA受体拮抗药的应用
多模式镇痛
(multi-model analgesia)
单药
多种
无痛 ≠ 无应激
单途径
多种
MultiModel analgesia
多模式镇痛应用背景
疼痛起源的多源性 单一药物、单一途径的局限性 疼痛发展的时段性
多模式镇痛方法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联合(A级) ➢阿片类与局麻药联合用于PCEA(A级) ➢对乙酰氨基酚、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氯胺酮、可乐定等也可与阿片类药物联 合应用(B级)
发病率高 严重影响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
欧盟一项调查显示:慢性疼痛者达 22%,而其中得到满意治疗者仅17
%~60%
பைடு நூலகம்充分镇痛会造成…
生理
• 躯体的残疾 • 疼痛记忆的
产生 • 认知和行为
的改变
心理
• 颓废、衰弱 • 逃避 • 情绪变化 (抑郁、焦虑、
易激惹、挫折感)
疼痛与镇痛
而作为医生的首要职责是行动起来
• 术后镇痛病人每天 至少应观察2-3次
• 定期讨论和评估镇 痛方法的效应,提 高手术病人的舒适 度和满意度,降低 术后并发症
• 最大的控制疼痛 (迅速、持久控 制疼痛,消除爆 发痛,防止转为 慢性痛)
• 最小的药物不良 反应
• 最佳的躯体和心 理功能
• 最好的生活质量 和病人满意度
镇痛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
围术期镇痛新理念
2008年1月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的《骨科常见疼 痛处理专家建议》中明确指出:
如在疼痛初始阶段未有效控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 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 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 – 延长住院时间 – 增加医疗费用 –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并推荐术后镇痛原则为:
疼术痛创伤、组织
损伤或某些疾 病状态有关
初始状态下未 充分控制
慢性疼痛
• 持续3个月以上, 可在原发疾病
手术后疼痛或是组织损伤愈 急性伤害性合疼后痛持续存在
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 急处理的急性疼痛
手术后疼痛
术后慢性痛
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可持续7天)
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
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神经末梢疼痛 中枢性痛觉过敏
什么是疼痛
由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的各种刺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 的感觉,常伴有痛苦的心理、 情绪的感受。
--- WHO 1979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 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 潜在的组织损伤
--- IASP 1986
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的现状
IASP:世界仍在疼痛之中 疼痛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疾病….
规范化疼痛处理GPM (Good Pain Management)
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 最大限度地减轻心理负担 控制躯体症状(药物不良反应)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术后疼痛管理
要求
作用
目标
• 以科室为单位, 成立以麻醉医师 为主导的急性疼 痛管理组,对手 术病人、分娩产 妇或其他急性疼 痛患者进行治疗 和管理。
术后镇痛的作用靶位
术前:有害性刺激和疼痛 术中:皮肤、肌肉、神经等的切割所引 起的伤害性传入冲动 术后:伤害性传入冲动如炎症反应和某 些手术神经损伤后的异位神经元活动
均可能促使外周和中枢敏感化
术后疼痛治疗现状
现状:目前仍不完善,尤其是镇痛不全
国际性研究:中-重度疼痛静息时高达29.7%, 中-重度疼痛在活动时高达32.2%,而重度疼痛 高达10.9%
美国:中度-重度疼痛(24h)为60%,重度疼痛 (24h)为20%。即使已经接受治疗但仍表现为急 性疼痛高达80%,而中度、重度或极度疼痛高 达65% 加拿大:术后24h重度疼痛达31%~55% ,术后7 天重度疼痛达20%~21%,接受了多模式镇痛/指 南但仍在术后24h表现为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 者达26%
尽早治疗疼痛 提倡多模式镇痛 注重个体化镇痛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围术期镇痛的新理念
-围手术期镇痛≠手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
实质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 NSAIDs联合
使用常规剂量的NSAIDs可节俭阿片类药物20%~50%,尤其是可能 达到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良好镇痛。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COX-2 抑制剂(如帕瑞昔布)术前开始使用具有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 敏化作用,并可降低术后疼痛转化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多模式镇痛 (multimodal analgesia)
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镇 痛方法,由于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副 作用相应降低,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 从而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
通过联合应用能减弱CNS疼痛信号的阿片 类药和区域阻滞,和主要作用于外周以 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的非类固醇 类抗炎药(NSAIDs)而实现
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以 求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整个围手术期的有效镇痛手段。
-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
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阿片类药和区域阻滞 主要作用于外周以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的痛觉敏化…
–与疾病斗争 –英雄的行为 –神圣的职责
麻醉医生:站在镇痛治疗第一线
疼痛与镇痛
传统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有痛医疗 现代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无痛医疗
人文关怀的体现 治疗观念的变革 社会道德的进步 经济发展的体现
术后疼痛:急性伤害性疼痛
疼痛
急性疼痛
• 持续时间短于1 个月,常与手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
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量1.5~2.0 g,可节俭阿片类药物20%~40%
对乙酰氨基酚与 NSAIDs联合
两者各使用常规剂量的1/2,可发挥镇痛协同作用
全身 给药
局部 给药
病人自 控镇痛
多模式 镇痛
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给药
局部浸润、外周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给药
PCIA、 PCEA、 PCSA、 PCNA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
超前镇痛
超前镇痛:预先镇痛或预先处理 新型局麻药、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 炎药和NMDA受体拮抗药的应用
多模式镇痛
(multi-model analgesia)
单药
多种
无痛 ≠ 无应激
单途径
多种
MultiModel analgesia
多模式镇痛应用背景
疼痛起源的多源性 单一药物、单一途径的局限性 疼痛发展的时段性
多模式镇痛方法
➢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联合(A级) ➢阿片类与局麻药联合用于PCEA(A级) ➢对乙酰氨基酚、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氯胺酮、可乐定等也可与阿片类药物联 合应用(B级)
发病率高 严重影响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
欧盟一项调查显示:慢性疼痛者达 22%,而其中得到满意治疗者仅17
%~60%
பைடு நூலகம்充分镇痛会造成…
生理
• 躯体的残疾 • 疼痛记忆的
产生 • 认知和行为
的改变
心理
• 颓废、衰弱 • 逃避 • 情绪变化 (抑郁、焦虑、
易激惹、挫折感)
疼痛与镇痛
而作为医生的首要职责是行动起来
• 术后镇痛病人每天 至少应观察2-3次
• 定期讨论和评估镇 痛方法的效应,提 高手术病人的舒适 度和满意度,降低 术后并发症
• 最大的控制疼痛 (迅速、持久控 制疼痛,消除爆 发痛,防止转为 慢性痛)
• 最小的药物不良 反应
• 最佳的躯体和心 理功能
• 最好的生活质量 和病人满意度
镇痛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
围术期镇痛新理念
2008年1月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的《骨科常见疼 痛处理专家建议》中明确指出:
如在疼痛初始阶段未有效控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 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 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 – 延长住院时间 – 增加医疗费用 –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并推荐术后镇痛原则为:
疼术痛创伤、组织
损伤或某些疾 病状态有关
初始状态下未 充分控制
慢性疼痛
• 持续3个月以上, 可在原发疾病
手术后疼痛或是组织损伤愈 急性伤害性合疼后痛持续存在
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 急处理的急性疼痛
手术后疼痛
术后慢性痛
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可持续7天)
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
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神经末梢疼痛 中枢性痛觉过敏
什么是疼痛
由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的各种刺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 的感觉,常伴有痛苦的心理、 情绪的感受。
--- WHO 1979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 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 潜在的组织损伤
--- IASP 1986
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的现状
IASP:世界仍在疼痛之中 疼痛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疾病….
规范化疼痛处理GPM (Good Pain Management)
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 最大限度地减轻心理负担 控制躯体症状(药物不良反应)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术后疼痛管理
要求
作用
目标
• 以科室为单位, 成立以麻醉医师 为主导的急性疼 痛管理组,对手 术病人、分娩产 妇或其他急性疼 痛患者进行治疗 和管理。
术后镇痛的作用靶位
术前:有害性刺激和疼痛 术中:皮肤、肌肉、神经等的切割所引 起的伤害性传入冲动 术后:伤害性传入冲动如炎症反应和某 些手术神经损伤后的异位神经元活动
均可能促使外周和中枢敏感化
术后疼痛治疗现状
现状:目前仍不完善,尤其是镇痛不全
国际性研究:中-重度疼痛静息时高达29.7%, 中-重度疼痛在活动时高达32.2%,而重度疼痛 高达10.9%
美国:中度-重度疼痛(24h)为60%,重度疼痛 (24h)为20%。即使已经接受治疗但仍表现为急 性疼痛高达80%,而中度、重度或极度疼痛高 达65% 加拿大:术后24h重度疼痛达31%~55% ,术后7 天重度疼痛达20%~21%,接受了多模式镇痛/指 南但仍在术后24h表现为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 者达26%
尽早治疗疼痛 提倡多模式镇痛 注重个体化镇痛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围术期镇痛的新理念
-围手术期镇痛≠手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
实质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阿片类或曲马多与 NSAIDs联合
使用常规剂量的NSAIDs可节俭阿片类药物20%~50%,尤其是可能 达到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良好镇痛。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COX-2 抑制剂(如帕瑞昔布)术前开始使用具有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 敏化作用,并可降低术后疼痛转化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多模式镇痛 (multimodal analgesia)
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镇 痛方法,由于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副 作用相应降低,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 从而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
通过联合应用能减弱CNS疼痛信号的阿片 类药和区域阻滞,和主要作用于外周以 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的非类固醇 类抗炎药(NSAIDs)而实现
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以 求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整个围手术期的有效镇痛手段。
-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
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阿片类药和区域阻滞 主要作用于外周以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的痛觉敏化…
–与疾病斗争 –英雄的行为 –神圣的职责
麻醉医生:站在镇痛治疗第一线
疼痛与镇痛
传统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有痛医疗 现代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无痛医疗
人文关怀的体现 治疗观念的变革 社会道德的进步 经济发展的体现
术后疼痛:急性伤害性疼痛
疼痛
急性疼痛
• 持续时间短于1 个月,常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