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ic技术(0214220509)

合集下载

DIC实验报告范例

DIC实验报告范例

DIC技术在全场变形测量中的应用实验一、DIC技术的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简称DICM),又称为数字散斑相关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简称DSCM),是应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一种图像测量方法。

随着现代的工业技术、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在材料领域中,研究材料的位移和应变大小同时对材料的变形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工具和传统的光学测量方法,由于其局限性已经不能再满足测量要求。

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以其具备全场和局部变形测量、非接触测量、对场地要求不高、实现简单、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成为研究材料位移和应变的大小新方法。

它将物体表面随机分布的斑点或伪随机分布的人工散斑场作为变形信息载体,是一种对材料或者结构表面在外载荷或其他因素作用下进行全场位移和应变分析的新的实验力学方法。

目前DIC技术已经在电子封装、材料测试、断裂力学、航空航天、生物力学以及显微测量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二、实验目的本课采用教学实验及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熟悉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全场变形测量中的作用及使用范围,了解利用DIC技术进行变形测量的典型流程及软硬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DIC专用软件Vic-Snap, Vic-2D 及Vic-3D的操作方法并通过软件计算获得需要的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后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变形信息。

加强和巩固对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成形技术等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其适用性广,可测量并获得任意试样形状或零件的表面变形信息,为研究生的相关科研研究提供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撑及实验手段。

三、实验内容1.准备试样a) 利用线切割手段,按照GB/T 228-2002标准切制试样,试件编号为1-1和1-2;b) 利用香蕉水或三氯乙烷将试样表面清洗干净,清除试样表面的细小毛屑;c) 进行试样标号,用千分尺及游标卡尺测量并记录试样初始几何参数,如宽度、厚度等;d) 在试样需测试表面喷涂均匀的哑光白底漆,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均匀喷洒哑光黑色散斑于哑光白底漆上,并晾干。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在材料形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在材料形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7年第37卷航空材料学报2017,Vol. 37第 4 期第90 - 100 页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No. 4 pp. 90 - 100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在材料形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陈亚军,孙胜洁,季春明(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天津300300)摘要: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由于其非接触、全场化的测量方式,与其他光测方法相比,具有自动化、光 路简单、普适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多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但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测量精确性不确定、高温实验测量误差大、大曲率物体可测面积有限等问题。

综述了 3D DIC在不同种类材料常规力学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3D DIC、传统引伸计测量结果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该技术精确性;由于高温和 大变形测量中3D D IC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故重点介绍了高温散斑制备和多相机DIC等最新技术进 展;指出在散斑对测量精度影响、微应变尺度测量、环境因素对测量效果干扰以及在军事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等方面还需对3D DIC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3D DIC;形变测量;高温环境;多相机DICdoi:10. 11868/j.issn. 1005-5053. 2016. 000139中图分类号:TB92;03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053(2017)04-0090-11DIC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技术由 Yamagu-c h i等[1]提出,通过在物体表面制作条纹,并结合使 用激光散斑和线性传感器测量物体面内位移,但由 于非线性的实验过程,测试结果精度较低。

1982年Peters和Ranson[2]拍摄加载前和加载过程中的物体 二维全场图像,然后提出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即将 变形场分成不同大小的分析区域,也就是子集。

DIC怎么应用到材料研究中?

DIC怎么应用到材料研究中?

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现代光学测量实验技术,由于具有光路简单、环境适应性好、测量范围广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机械、材料科学、电子封装、生物医学、制造、焊接等许多科学及工程领域。

对于关注材料领域的材料人来说,这项技术目前在材料研究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力学性能表征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今天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及内容,为大家简单介绍它的技术原理以及在材料研究中的典型应用。

DIC方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学者分别独立创建,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跟踪(或匹配)物体表面变形前后两幅散斑图像中同一像素点的位置来获得该像素点的位移向量,从而得到试件表面的全场位移。

其实,根据小编的理解,如果简单点来说,DIC技术其实就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包含像素特征点的样品表面进行拍照,在选定基准图像后就可以根据数学算法得出样品在实验过程中的位移信息。

有了位移的数据,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得到应变的数据,而这些信息就可以被用来分析研究材料受力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前面已经提到,其实DIC得到的原始数据是样品的位移,而其他的信息都是根据位移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比如材料的应变以及与裂纹相关的断裂力学参数等。

而在实验过程中,DIC设备一般作为试验系统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一般是用来对样品施加载荷的力学实验机。

下面就来讲一下DIC在材料研究中的典型应用。

目前,DIC在材料研究方面应用的很广泛也很成熟的就是通过DIC技术代替引伸计来测量样品在拉伸中的实时应变分步。

对于传统的拉伸试验,要想获得实验过程中的应变数据,就需要在样品上装卡一个引伸计来得到应变的数据,它测量的是样品的平均应变,而DIC 技术可以给出样品中点对点的应变信息,从而可以画出实验过程中的应变分布云图的变化过程,为分析研究材料的变形行为及失效断裂机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如前所述,在进行DIC实验之前需要对样品的表面进行标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在样品表面随机喷涂黑白漆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散斑点,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本身也可以作为DIC测量的标记,因为只要样品表面具有足够的特征点,DIC技术就可以用来捕捉这些特征位置进行计算,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研究和分析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一个很小的区域内的应变演化。

动态断裂韧性实验中DIC技术应用研究

动态断裂韧性实验中DIC技术应用研究

动态断裂韧性实验中DIC技术应用研究曲嘉;李东昌;黄超【摘要】高速冲击动态断裂韧性的加载和测试技术一直是近年关注的热点,随着计算机和光学传感器的发展,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已成为重要选择.该文基于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原理的加载技术,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高速冲击下三点弯曲试样裂纹的起裂和扩展,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析裂尖场的散斑图像,计算得到相应的应变场变化,试样外表面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其裂尖应变场呈现“0”型,而非试样对称面所处于的平面应力状态下呈“8”型.结果表明,DIC技术可以应用于动态断裂韧性实验,也证明裂尖场粘贴的应变片测量试样起裂的有效性.【期刊名称】《中国测试》【年(卷),期】2016(042)010【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数字图像相关;动态断裂韧性;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不锈钢【作者】曲嘉;李东昌;黄超【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断裂韧性是材料抵抗破坏的重要参数,随着断裂力学工程应用的逐步深入,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

三点弯曲试样作为测定准静态载荷作用下的标准试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动态断裂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测试方法。

尽管如此,由于三点弯曲试样比较简单,加载也很方便,因此采用三点弯曲试样,并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技术进行动态断裂韧性实验研究。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是由美国 Peters和Ranson教授及日本的Yamaguchi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共同独立提出的[2-3]。

随着数字图像相关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成为一种运用计算机对采集图像进行数字化分析的技术[4]。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与数字图像相结合,监测试样的起裂和裂纹扩展,获得在裂纹尖端所引起的应变场变化。

dic 尺度因子法 二维位移 标定

dic 尺度因子法 二维位移 标定

dic 尺度因子法二维位移标定标题:深度解析DIC尺度因子法在二维位移标定中的应用导言在工程领域中,测量和评估材料或结构的位移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尺度因子法便是一种常用于测量二维位移的可靠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DIC尺度因子法在二维位移标定中的应用,旨在为您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一、DIC技术简介让我们简要回顾DIC技术的基本原理。

DIC是一种利用连续图像序列对被测对象表面进行全场位移测量的技术。

它能够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物体表面各点的位移和应变,向我们展示出对象在受力下的变形情况。

二、尺度因子法简介DIC技术中的尺度因子法是一种用于减小测量误差的技术。

通过在图像中选择合适的尺度因子,可以有效提高位移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尺度因子法的关键在于在进行像素位移测量时,尽可能使得互相关函数的峰值最为尖锐,从而得到更精确的位移信息。

三、DIC尺度因子法在二维位移标定中的应用接下来,让我们探讨DIC尺度因子法在二维位移标定中的具体应用。

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材料或结构表面进行连续图像采集,结合尺度因子法进行精确位移测量,能够为工程师提供准确的变形信息,进而指导产品设计和工程施工。

DIC尺度因子法还能够应用于生物力学研究、材料性能评估等领域。

四、探讨个人观点在个人看来,DIC尺度因子法的广泛应用将对工程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也能够促进材料科学和力学研究的发展。

也需要注意尺度因子的选择和图像质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尺度因子法在不同材料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相信您已经对DIC尺度因子法在二维位移标定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科研中,DIC尺度因子法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IC(数字图像相关)亚像素位移算法

DIC(数字图像相关)亚像素位移算法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f the algorithms of image sub-pixel location, a novel algorithm based on moving least squares curved surface fitting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the moving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with curved surface fitting, and then the paper optimizes the new algorithm.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subset size of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the influence radius of weight function and the orders of the fitted curved surface. The novel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of curved surface fitting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noise-resistance characters.
其次,总结了各种已有的图像亚像素位移定位算法,重点介绍了图像灰度插值 法、相关系数拟合(插值)法、梯度法(基于灰度的梯度法和基于相似函数的梯度法两 大类)这三种目前最常用的数字图像亚像素定位算法,并用模拟散斑图对它们进行了 比较。

dic名词解释

dic名词解释

dic名词解释DIC是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的缩写,也被翻译为数据、信息、知识。

DIC是信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主要强调了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首先,数据(Data)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在信息管理中指的是收集到的原始事实或数字,是没有经过处理或组织的信息。

数据通常以数字、文字、图像等形式存在,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或用途。

数据可以通过收集、记录、观察等手段获取,但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信息(Information)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组织后得到的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和解读,使得数据具有价值和意义。

信息通常经过筛选、归类、整理、分析等处理步骤,以便为决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信息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可以用于帮助人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最后,知识(Knowledge)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学习与理解得到的经验、见解、技能和智慧。

知识是对事物规律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在应用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信息的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知识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现象、指导行动和创新,是个人和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DIC中,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层次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数据的加工和组织结果,而知识是对信息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数据通过加工和组织成为信息,而信息又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基础。

在信息管理的实践中,DIC的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和应用信息。

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人们可以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应用和转化为知识。

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又可以为信息管理提供反馈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信息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总而言之,DIC是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和演化的描述。

它强调了数据和信息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知识是信息管理的终极目标。

通过DIC的理解和应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数字图像相关法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数字图像相关法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PTCA (PARTA: PHYS.TEST.)5 ■逑IX)I: 10.11973/lhjy-wl202105010数字图像相关法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肖志斌1,武丽丽2,裘雄伟、柯贤朝,蔡亮3(1.海装驻上海地区第六军事代表室,上海200000;2.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600;3.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7)摘要: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具有自动化、光路简单、普适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多领域、多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

综述了自2017年以来,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功能结构性能研究及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012(2021)05-0039-07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in 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XIAO Zhibin1 ,WU Lili2,QIU Xiongwei1.KE Xianchao3,CAI Liang1(1. The Sixth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 in Shanghai, Shanghai 200000, China;2.Shanghai Spaceflight Precision Machinery Institute, Shanghai 201600, China;3.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Shanghai 200437, China)Abstract: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 ha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on, simple optical path, good universality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which i 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and materials mechanicalproperties testing.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ing, functionalstructural properties research and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 since 2017 was reviewed, and thedevelopment direction was put forward.Keywords: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mechanical property; application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是从物体表面随机分布的斑点或人工散 斑场中直接读取变形信息,然后根据散斑场变形前 后的统计相关性来计算位移和变形量,是一种对材 料或结构表面在载荷作用下进行全场位移和应变分 析测量的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介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介绍

双曝光的图象
3D-PIV 传统的二维PIV技术只能测量片光面内速度。实际上,许多工艺装置中的流动都是复杂的三维 湍流流动。用2D-PIV技术测量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三维测量技术, 这也是PIV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3D-PIV的关键问题是示踪粒子三维图像的获得及其三维坐标的确定。目前获取示踪粒子三维坐 标信息的方法有:体视成像法和全息图像法。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简介
2015.12.30
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DIC技术的产生
2. DIC技术中相关图像分析方法 3. DIC技术在岩土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4. 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方法简介
1. 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相关性判别 在变形前后图像上搜索区域内,如果二个像素块的相关性最好时,相关函数的值达到峰值。 在此给出四中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函数。 相关函数 绝对差相关函数 最小差值平方和相关函数
C1 1
x 1
表达式
2 k 1 2 k 1 y 1
v ( x , y ) u ( x, y )
a. 图像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的转换
O0
u
x u u0 dx
y v v0 dy
O1
u0 , v0
v y
x
其中,dx和dy 分别是每个像素在图像平面上 x 与 y 方向上的物理尺寸。
图像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的关系图
b. 图像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间的转换
fX c x ZC
fYc y ZC
《基于数字图像法的桩- 土接触面特性试验研究》 陈亚东 王旭东(南京工业大学) 工业建筑 2012.03 摘 要: 桩与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是桩- 土共同作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基 于数字图像的非接触光学测量方法,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密实砂土中桩- 土接触 面上荷载传递特性、剪切位移场及剪应变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密砂中单 桩桩侧摩阻力与沉降关系呈软化型,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所需桩身沉降约为桩横截 面边长的3% 。桩周土体剪切滑动区发生在有限范围的土体中,最大剪应变首先出现 在桩顶及桩底附近土体中,而后向桩身中部发展,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最大剪应变沿 桩身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形式。试验结果为合理建立桩- 土接触面模型和相 关数值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 桩- 土接触面试验设计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

DI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位移、用于全场形状、变形、运动测量的方法,也是现代光测量力学领域内最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

其应用研究方向,正朝着从常规材料到新型材料的测量,从弹性问题测量到强塑性问题的测量,从常温到高温的测量,从宏观测量到微观测量的趋势发展。

DIC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提出,经过30多年众多学者的研究,DIC 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

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数字散斑相关法,它直接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灰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散斑图),通过对比材料或者结构表面在变形前后的散斑图运用相关算法得到全场位移和应变。

该方法对实验环境要求极为宽松,并且具有全场测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其基本测量原理如下图:用于固体材料和结构表面位移、变形和形貌测量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是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数值计算的非干涉变形测量方法,与其它基于相干光波干涉原理的光测方法(如电子散斑干涉、云纹干涉法)相比,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具有其明显和独特的优势:1)仅需要一个(2D DIC)或两个数字相机(3D DIC)拍摄变形前后被测物体表面的数字图像,其光路布置、测量过程和试样准备简单;2)无需激光照明和隔振,对测量环境要求较低;3)可与不同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数字成像设备(如高速摄像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接结合,因此适用测量范围广泛。

可以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是当前实验力学领域最活跃也最受关注的光测力学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灵活、有效和功能强大的变形测量手段,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各种材料和结构表面变形测量、力学和物理参数表征以及验证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等方面获得了无数令人影响深刻的成功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DIC数字图像相关法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DIC的资料,欢迎咨询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3TOFD技术原理及应用介绍

3TOFD技术原理及应用介绍

3tofd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案例
• 案例一:应用3tofd技术对某铁路大桥进行检测 • 检测目的:检测大桥结构损伤、裂缝等问题,确保其安全运行。 • 检测方法:采用3tofd扫描仪对大桥表面进行扫描,获取数据后进行智能分析。 • 检测结果:发现大桥存在多处损伤和裂缝,及时进行了维修和加固。 • 案例二:应用3tofd技术对某铁路隧道进行检测 • 检测目的:检测隧道内部衬砌、排水系统等问题,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 检测方法:采用3tofd扫描仪对隧道表面进行扫描,获取数据后进行智能分析。 • 检测结果:发现隧道存在衬砌破损、排水不畅等问题,及时进行了维修和改造。
经济性
3tofd技术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不需要开窗口、不需要大量人员参与检测,同时 可以减少误判的概率,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03
3tofd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铁路行业概况
1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具有大运量 、高速度、安全可靠等特点。
2
铁路行业涵盖了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 环节,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
3
我国铁路发展迅速,路网规模和技术水平已居 世界前列。
3tofd在铁路行业的应用范围
3tofd在铁路行业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线路检测:检测铁路线路的几何尺寸、表面缺陷等, 保障行车安全和线路畅通。
设备检测:对铁路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和检测, 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检测:对铁路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如护栏、标线 、信号灯等,确保其功能完好。
06
3tofd技术前景展望
3tofd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提升检测精度
通过研发更高效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更精确的检测技术,提高3tofd技术的检测精度。

dice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

dice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

dice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Dice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基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人体进行三维成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Dice的成像原理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成像原理Dice技术的成像原理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算法。

首先,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等)对患者进行扫描,获取大量的影像数据。

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Dice神经网络中,神经网络会通过学习这些数据的特征,从而生成患者的三维模型。

最后,医生可以通过这个三维模型对患者进行全面、立体化的分析和诊断。

临床应用Dice技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诊断:Dice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全面的患者信息,帮助医生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通过三维成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术前规划:在外科手术中,Dice技术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三维影像,帮助外科医生进行术前规划。

医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手术进行模拟操作,评估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3. 疾病监测:通过定期的Dice扫描,医生可以及时监测病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在肿瘤治疗中尤为重要,医生可以通过三维成像技术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4. 教学培训:Dice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和培训中。

医学学生可以通过三维影像来学习人体结构和疾病形态,提高诊断技术和手术技能。

总结通过Dice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项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ice技术将会更加完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期待Dice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DIC介绍

DIC介绍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位移、用于全场形状、变形、运动测量的方法,也是现代光测量力学领域内最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

其应用研究方向,正朝着从常规材料到新型材料的测量,从弹性问题测量到强塑性问题的测量,从常温到高温的测量,从宏观测量到微观测量的趋势发展。

DIC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提出,经过30多年众多学者的研究,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

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数字散斑相关法,它直接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灰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散斑图),通过对比材料或者结构表面在变形前后的散斑图运用相关算法得到全场位移和应变。

该方法对实验环境要求极为宽松,并且具有全场测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其基本测量原理如下图:Seika公司(中文名:西华数码影像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影像分析系统设计的高科技公司,在DIC系统的研发设计上已有多年经验,并被全球众多的科研单位及院校所认可(中国独家代理商: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运用数字图像关联法开发的应变解析软件系统。

通过比较分析样本变形前后的图像,可以对变形和弯曲的量、方向、分布等进行解析。

通过使用本系统,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变形弯曲的数据并将其分布可视化。

对于高速测量、微米单位测量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需要,我们可以在包括软件、相机、照明、专用光学仪器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产品特点:●能够测量坐标,位移,速度,应变,形状和变形 ●能够显示矢量图,轮廓图 ●支持的图像格式:FIFF 等 ●易于使用的直观界面 ●进程树结构●丰富的后处理功能●支持各种高速相机和高分辨率相机 ●系统支持日/英双语●对应各种情况(离线/在线分析,3D 分析等) 应用:计算精度更多有关DIC测量的相关信息可咨询/。

【正式版】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PPT资料

【正式版】DIC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技术PPT资料

防治原则
(一) 防治原发病 预防和去除引起DIC的病因是防治DIC的根本措施。例如 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滞留胎盘等。某些轻度DIC,只要 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速恢复。 (二) 改善微循环障碍 采用扩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及早疏通阻塞的 微循环。 (三) 建立新的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在高凝期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 斯匹林等阻止凝血过程的发动与进行,预防新血栓的形 成。出血倾向十分严重的病人,可输血或补充血小板等 凝血物质以及使用纤溶抑制剂。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 脑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表现。 2.
有无发生DIC 染、恶性肿瘤等。 3.
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3P试验结果 4.
有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和家属是否担心疾 病的发展与预后。
护理
二、 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1、出血
DIC患者约有70%-80%以程度不同的出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 血量降低及动静脉血流受阻有关。
血为初发症状,如紫癜、血泡、皮下血 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DIC病人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及时发现休克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肿、采血部位出血、手术创面出血、外 全血与血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有引起DIC的原发疾病; 2. DIC的临床表现; 3. 实验室诊断依据; 4. 抗凝治疗有效。
DIC的病因分类
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DIC病人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 DIC 时以前三种症状较为多见。
DIC 主要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休克)和贫血。
有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来自理解、关心、体贴病人,正确引导家属当好照顾者的

基于3D-DIC_技术的老化UHMWPE_无纬布准静态拉伸性能研究

基于3D-DIC_技术的老化UHMWPE_无纬布准静态拉伸性能研究

包 装 工 程第45卷 第7期·254·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4年4月收稿日期:2023-11-24 基于3D-DIC 技术的老化UHMWPE 无纬布准静态拉伸性能研究罗小豪,李国成,张晓宇,王哲,张佳瑶,王铎*(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24)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老化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无纬布力学特性,了解防弹衣在自然环境下的抗老化性能,为防弹装备使用和存储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 )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开展了其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 十年自然老化后的UHMWPE 无纬布应力应变曲线仍呈近似线性特征,但平均拉伸模量仅为18.0 GPa 。

结合试验过程中的全场应变变化过程,分析了UHMWPE 无纬布试件的变形特性,发现拉伸过程中应变在分析区域内的分布较均匀。

结论 十年自然老化后的UHMWPE 无纬布软质防弹衣平均拉伸模量明显降低,防弹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拉伸;应力应变;3D-DIC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4)07-0254-06 DOI :10.19554/ki.1001-3563.2024.07.031Tensile Properties of Aged Unidirectional UHMWPE Sheets Based on3D-DIC TechnologyLUO Xiaohao , LI Guocheng , ZHANG Xiaoyu , WANG Zhe , ZHANG Jiayao , WANG Duo *(Hangzhou Zhiyuan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0024, China)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ged unidirectional UHMWPE sheets, and learn the aging resistance of body armor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use and storage of bullet-resisting equipment. The quasi-static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HMWPE were tested by 3D-DIC and a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unidirectional UHMWPE sheets after ten years of natural aging was still approximately linear, but the average tensile modulus was only 18.0 GPa.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idirectional UHMWPE sheets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whole field strain variation process in the test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in the analysis area was uniform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 After ten years of natural aging, the average tensile modulus of unidirectional UHMWPE sheet soft body armor is obviously reduced, and the bullet-resisting performanc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se. KEY WORDS: UHMWPE; tensile; stress and strain; 3D-DI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纤维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能量吸收性能好等优点,同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的结构特性相较于其他复合结构具有更高的抗弹性能。

DIC成像技术的优势

DIC成像技术的优势

DIC成像技术的优势作者:虞兆芳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6期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分相称干涉显微镜,其主要功能是对未经染色的透明生物样品进行观察。

当前该技术在显微成像技术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并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得到普遍使用。

DIC成像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将样品中梯度的变化转为强度的变化,并且对光干涉产生相应位移的一阶导数信息进行显示。

DIC显微镜技术在成像中有着荧光纤维成像技术没有的非侵入性优势,有不需要样品进行标记和实施染色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帮助检测研究人员对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样品进行观察,在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DIC成像;优势;创新中图分类号:TN27 文献标识码:B在自然状态下的细胞一般是透明的,并且在传统显微镜下,其对比度很低,有的甚至无法看到。

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为提升光学显微镜的对比度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

在具体研究中提升光学显微镜成像效果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外源对比度法和内源对比度法。

外源对比度法要在成像样品中加入化合物,随后通过在光照条件下发光来观察实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但同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而内源光对比度法的原理是分析光通过样品时产生的相位变化来提供被观察物品的具体信息,因此该方法具有无毒和非侵入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就对内源光对比法技术中的优势和创新方法进行介绍。

1.DIC成像技术介绍提高光学显微成像的分辨率是光学显微镜研究的主要目标,DIC成像技术的依据为阿贝尔衍射理论。

在光学显微镜中产生阻碍的主要是光的波动性,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限制后,在对物理尺寸小于波长大小的物品观察中,光学显微镜能够探测到该体的存在,但无法完成对该物体的测量。

例如,在荧光显微镜中可以观察到亚波长的单分子,但是不能分辨两个靠得很近的单分子。

阿贝尔极限的推导需要特定的条件,我们假设阿贝尔衍射的极限可以被打破。

例如,扫描近场显微镜可以对衍射限制进行突破,它的实现是在光源大小以及样品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得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