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金融监管与顺周期性矫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金融监管与顺周期性矫正

一、综述

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是指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将其定义为一种相互强化的正反馈机制,在该机制下,金融系统会放大宏观经济的波动程度,反过来又加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金融危机显示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巨大破坏力,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设想,很大程度上都着眼于如何缓解顺周期性问题。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资本监管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由于资本的计算通常是在银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少量的调整而得,银行监管的成效不可避免地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事实上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当前银行监管过度利用会计信息的模式下,会计准则通过资本充足率这一传导机制极大地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必须转变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而如何协调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重要议题。

国外理论界围绕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会计准则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顺周期性及其矫正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Enria(2004)[1]研究表明,公允价值会计准

则下交易类资产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被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因而放大了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导致金融体系顺周期效应加剧。Borio等人(2001)[2]认为,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若能计提较多的拨备或者提高资本比例,将起到“内置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增强金融稳定性。Barth(2004)[3]主张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他指出,在会计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属性后会产生固有不稳定性、估计误差不稳定性和混合计量不稳定性,从而加剧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其中,固有不稳定性属于真实的经济波动,应在会计计量中予以客观反映;而估计误差不稳定性和混合计量不稳定性属于虚假的人为波动,应当通过完善估值应用指南或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予以降低。Bikker等人(2005)[4]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拨备在GDP增长速度较快时显著降低,而在GDP 增长速度较慢时显著增加。Plantin等人(2008)[5]认为,历史成本忽视了价格信号因而无法很好地反映信息,盯市会计运用现行交易价格,尽管能够克服前者的上述缺陷,但在挖掘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时引入了与基本面无关的干扰因素,放大了资产价格和利润水平的波动。Matherat(2008)[6]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会导致宏观经济的顺周期波动,并呼吁各国积极应对,协调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定的差异。Wallison(2008)[7]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价格的周

期性波动会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学者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及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作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矫正的一大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对如何协调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刘灿辉等人(2012)[8]运用最小二乘法对6家中国上市银行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缓冲资本具有顺周期特征。吉余峰等人(2013)[9]在论述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16家全国性及地区性上市银行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而股份制银行资本缓冲则具有顺周期性。唐梅等人(2011)[10]以沪深两市31家上市金融企业2007―2009年季度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上证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证明在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中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产生顺周期效应。鹿波等人(2009)[11]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自身贷款增长率较高时期都会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刘玉廷(2010)[12]指出,金融保险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的分离是大势所趋,体现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套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黄世忠(2009)[13]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传导机制,认为FASB和IASB于2009年提出的从会计层面应对顺周期效应的策略只是权宜之计,且具有

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只有从监管层面应对顺周期效应,从制度上建立起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郑伟(2010)[14]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9年11月发布的《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预期损失模型的采用体现了会计准则对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压力的妥协,意味着会计独立性遭到破坏,我国对此应当秉持充分谨慎的态度。刘星等人(2011)[15]在通过计算实例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缺点,认为预期损失模型在我国银行业的实施只是时间问题。姚明德(2012)[16]从模型计量的对象、内涵和方法层面上分别论证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与巴塞尔协议计量预期损失的模型的异同,为协调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提供了借鉴。

二、资本监管下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

顺周期性的强化机制

1988年推出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被各国普遍采用,确立了资本监管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金融危机前,监管部门主要通过资本充足率监控商业银行的行为,且通常是在银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作少量调整来作为确定资本的基础。正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使原本旨在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准则得以通过资本充足率这一传导机制影响到监管的成效,大大强

化了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在金融危机前的资本监管制度下,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强化作用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和针对交易账户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原则。

(一)资本监管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

金融危机前,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来确定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所谓已发生损失模型,采用的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观”,要求会计主体在确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数量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换言之,银行只能对已发生损失事件等客观确切的证据表明未来可能发生并能有效估计的损失确认减值,而不能将未发生事项作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依据。这一规则有效地限制了银行管理层通过非公开透明的方式操纵利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充分体现了会计准则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目的,但被用于监管目的时,则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从监管的角度看,银行经营应充分遵循审慎原则,以维持金融与经济稳定。当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时,贷款的信用风险渐渐累积,银行应当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信用损失,计提较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一来为经济衰退时集中出现的贷款违约损失作准备,二来银行得出的净利润减少,导致可被计入资本的数量下降,银行为维持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