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ppt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ppt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b30e6a27d3240c8447efd3.png)
探究实验1:请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动手实 验找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 的关系。
A B
利用绳子的目的是使学生更直观地找到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方向的关系
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A
B
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的读数大小关系:
条 件 1、A弹簧不动,用B弹簧拉A A、B读数是否同?
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
§3.4牛顿第三定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过程设计
3.巩固新知
4.课堂小结 5.布置作业
2
1、情境导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气体对火 箭的力
FB对A
FA对B
火箭 对气 体的 力
利用相互挤压的气球和火箭升空的情景说明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轻松引入新课教学。
3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3、A、B对拉
初步结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7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探究实验二: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提问:1.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设计目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练习1
3、巩固新知
F 乙 甲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F' 甲 乙
F'
F
F
乙
甲 F'
F'
甲 乙
F
1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2: 关于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推着木箱加速前进时,人推木箱的力和木箱给 人的力大小也相等 D.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它们是一对平 衡力
《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e4e16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2.png)
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
3、A、B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 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 3、将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
相同
相同
相同
二实验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
展示:各小组随机抽取
实验探究器材1:两只弹簧
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D
感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XX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例分析1
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FN1
FN2
书对桌子的压力
结论1.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例分析2
结论2.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利用给出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示方式:各小组抢答,其余小组或同小组补充
Ff1
Ff2
FN1
FN2
实例分析3
F′
F
结论3.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示方式:各小组抢答,其余小组或同小组补充
讨论与思考
1、马拉车之所以能将车拉动,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要大,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要大。他们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
2、有一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测力计拉着细绳水平牵引木箱,测力计有一示数,但木箱没有拉动,如图所示。 (1)说出涉及木箱A的一共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说出木箱A一共受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
这两个力分别是重力、弹力还是摩擦力?
答案: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失 都是弹力(同种性质的力)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大小相等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共84张PPT)
![牛顿第三定律(共8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9756f87c1cfad6195fa78b.png)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④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比较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
共同点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 物体上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 失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思考判断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 体.(√)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3.探究交流 火箭为什么能将“神舟八号”推向天空?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PPT课件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ddbaeaa98271fe900ef95c.png)
2020/3/23
19
4 课堂小结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关系。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
➢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020/3/23
20
5 作业布置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完成课后P84“问题与练习”第1、2题
2020/3/23
2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7
一对平衡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相 同 点
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共线)。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异物)
不 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力性质相同(同性)
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 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点 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变化,同时消失
2020/3/23
1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一:
老师和一个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不用绳子,手与手对 拉)。问:老师拉学生的力与学生拉老师的力大小关 系如何?
疑问:那为什么一个人赢了,另一个人输了 呢?再看一个实验,与该实验比较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2020/3/23
1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二: 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
2020/3/23
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概念。
➢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相关的 问题。
➢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 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 规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001296bd97f192279e9b9.png)
一.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课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表达式:F=-F′
堂 二.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比较
小 结
项目
名称
一对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同一个物体
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
作用时间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 作用效果
不一定相同 可相互抵消
一定相同 不可抵消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
学科:物理
时间:2019.10.20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之间的作用是 相互的,我们把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 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其中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叫反作用力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定性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
(2)表达式:F=-F′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应用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共同点
作用 对象 不 力的 同 变化 点 力的 性质
作用 效果
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等大、反向、共线
一个 不具有同时性
不一定相同
两个
同时产生、变 化、消失
一定相同
相互抵消
不能相互抵消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大量事实表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两 个物体上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定量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
人教物理教材《牛顿第三定律》PPT说课稿
![人教物理教材《牛顿第三定律》PPT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c5812004a1b0717ed5dd0d.png)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均沿竖直方 向,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 运动状态不变,又因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故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无运动,只沿 竖直方向向下做直线运动。故 B 正确。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3.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 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 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答案】 D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 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 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答案】 B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均沿竖直方 向,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 运动状态不变,又因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故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无运动,只沿 竖直方向向下做直线运动。故 B 正确。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3.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 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 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答案】 D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物理教材 《牛顿 第三定 律》PPT 说课稿 (最新 版本) 推荐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 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 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答案】 B
牛顿第三定律PPT
![牛顿第三定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c69b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png)
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 定律。例如,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时,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天体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牛顿第三定 律的影响。在多体问题中,天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同维持系 统的平衡和稳定。
行星轨道
行星的轨道运动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通过精确计算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和相对位置,可以预测行星的运动轨 迹和周期。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解释了物体运 动和力之间的关系,为现代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
应用领域
物理学、工程学、天文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广泛应用牛顿 第三定律来描述和预测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例如,火箭推 进、车辆动力学、机械设计等领域都需要理解和应用牛顿第 三定律。
05
牛顿第三定律的局限性
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局限在经典力学领域
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经典力学领域,对于高速运动、微观 粒子或强引力场等极端情况,需要更高级的物理理论如相 对论或量子力学来描述。
忽略非线性效应
在某些复杂系统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牛顿第三定 律的不适用,例如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可 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实验观察力的相互作用,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实验材料
弹簧测力计
砝码 实验支架
小滑块 细线
实验步骤与操作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支 架上,调整至水平状态。
用细线将小滑块悬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方,记录初始示数。
定律的公式解释
《牛顿三大定律》课件
![《牛顿三大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2ba7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a.pn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改 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即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定律应用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设计和优化各种运动系统,如车辆加速、 飞机起飞、火箭发射等。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预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以及优化设计各种运动系统。
04
牛顿第三定律
定律内容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表述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 反的反作用力”。
详细描述
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会引发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墙对我们施加一个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VS
详细描述
该定律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 车辆和机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力的传 递和平衡。在物理实验中,该定律用于测 量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 该定律解释了许多现象,例如走路、骑自 行车和游泳等运动方式。
05
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对物理学的意义
01
02
03
奠定经典力学基础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为后续的物理理 论提供了基石。
牛顿三大定律的背景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 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在牛顿之前,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观感觉,而牛顿的 三大定律则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精确的 理论框架。
02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者恒定的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
定律应用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设计和优化各种运动系统,如车辆加速、 飞机起飞、火箭发射等。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预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以及优化设计各种运动系统。
04
牛顿第三定律
定律内容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表述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 反的反作用力”。
详细描述
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会引发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墙对我们施加一个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VS
详细描述
该定律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 车辆和机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力的传 递和平衡。在物理实验中,该定律用于测 量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 该定律解释了许多现象,例如走路、骑自 行车和游泳等运动方式。
05
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对物理学的意义
01
02
03
奠定经典力学基础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为后续的物理理 论提供了基石。
牛顿三大定律的背景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 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在牛顿之前,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观感觉,而牛顿的 三大定律则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精确的 理论框架。
02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者恒定的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a05c667e21af45b307a8f3.png)
5、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6、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钩码挂在弹簧秤下保持静止 指出钩码受到几个力?其反 作用力分别作用于哪个物体 上?画出钩码的受力分析图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一对相互作用力
共同点 不 变 化 同 点 性 质
四、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法。
5 牛顿第三定律
五、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问:左右手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这 一对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2、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 推桌子。会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 求学生亲身体验并请学生回答) 归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 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 用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4、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力的大小、方向上 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提出猜想(根据拍手小活动的体会): 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可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问题:1、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我们学过的哪种仪器可测力的大小呢 ?
如何验证猜想呢?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设计出实验,定时汇报结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5
牛顿第三定律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重点、难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理解:定义中的“总是”强调对于相互作用的任何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均成立。
➢ 不管相互作用的物体大小形状如何。 ➢ 不管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具有同时性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 把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2 实验探究
探究一:请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动手实验 找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的 关系。
1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的读数大小关系:
条件
1、A弹簧不动,用B弹簧拉A 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 3、A、B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 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
2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反思]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 习惯,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很容易只是机械记忆, 而没有深入思考。本节课设计体现了合作探究, 突出重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学生更容易眼高 手低,总觉得很简单,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 地理解。本设计从实验入手,让学生分析总结,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第四章 牛顿运动律牛顿的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核心内容。牛顿 第一、二定律解决的是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 律反映的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他们三者有机的统一,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力学研究理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的 发展。牛顿第三定律结合牛顿第一、二定律能更好地分析、解决力学 综合问题,对后面超、失重碰撞等问题的研究更是做了很好的铺垫。
1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一:
老师和一个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不用绳子,手与手对 拉)。问:老师拉学生的力与学生拉老师的力大小关 系如何?
疑问:那为什么一个人赢了,另一个人输了 呢?再看一个实验,与该实验比较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1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二: 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
“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小, 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
A、B读数是否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初步结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即: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1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探究二: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概念。
➢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相关的 问题。
➢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 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 规律。
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解析】木块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是:木块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受到的地 球的引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和 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因此,答案为C项。
19
4 课堂小结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关系。
区别平衡力与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7
教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五、教法与学法
学法
情景导入法 实验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总结归纳法
8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六、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实验探究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9
1 情境导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演示两只气球之间的相互挤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着两个 气球之间力的作用效果。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
➢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0
5 作业布置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完成课后P84“问题与练习”第1、2题
2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 2.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牛顿第三定律
3
二、学情分析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建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的认识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 验,但是缺乏定量的分析。 2.作为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探究 意识和动手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 中设法采用各种探究实验,培养学生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建 立规律并解决问题。
【答案】鸡蛋与石头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大小 相等的,只不过鸡蛋所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能承受 的力。
1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
F支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F支
G
F压
17
一对平衡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相 同 点
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共线)。
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 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好 物理的信心。
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掌握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关系。
2.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异物)
不 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力性质相同(同性)
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 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点 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变化,同时消失
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 是使物体平衡
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 效果
18
3 巩固新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2: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理解:定义中的“总是”强调对于相互作用的任何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均成立。
➢ 不管相互作用的物体大小形状如何。 ➢ 不管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具有同时性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 把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2 实验探究
探究一:请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动手实验 找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的 关系。
1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的读数大小关系:
条件
1、A弹簧不动,用B弹簧拉A 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 3、A、B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 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
2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反思]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 习惯,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很容易只是机械记忆, 而没有深入思考。本节课设计体现了合作探究, 突出重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学生更容易眼高 手低,总觉得很简单,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 地理解。本设计从实验入手,让学生分析总结,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第四章 牛顿运动律牛顿的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核心内容。牛顿 第一、二定律解决的是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 律反映的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他们三者有机的统一,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力学研究理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的 发展。牛顿第三定律结合牛顿第一、二定律能更好地分析、解决力学 综合问题,对后面超、失重碰撞等问题的研究更是做了很好的铺垫。
1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一:
老师和一个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不用绳子,手与手对 拉)。问:老师拉学生的力与学生拉老师的力大小关 系如何?
疑问:那为什么一个人赢了,另一个人输了 呢?再看一个实验,与该实验比较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1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活动二: 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
“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小, 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
A、B读数是否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初步结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即: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1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探究二: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4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概念。
➢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相关的 问题。
➢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 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 规律。
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解析】木块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是:木块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受到的地 球的引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和 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因此,答案为C项。
19
4 课堂小结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关系。
区别平衡力与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7
教法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五、教法与学法
学法
情景导入法 实验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总结归纳法
8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六、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实验探究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9
1 情境导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演示两只气球之间的相互挤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着两个 气球之间力的作用效果。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
➢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0
5 作业布置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完成课后P84“问题与练习”第1、2题
2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 2.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牛顿第三定律
3
二、学情分析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建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的认识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 验,但是缺乏定量的分析。 2.作为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探究 意识和动手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 中设法采用各种探究实验,培养学生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建 立规律并解决问题。
【答案】鸡蛋与石头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大小 相等的,只不过鸡蛋所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能承受 的力。
1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
F支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F支
G
F压
17
一对平衡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相 同 点
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共线)。
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 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好 物理的信心。
6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掌握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关系。
2.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异物)
不 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力性质相同(同性)
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 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点 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变化,同时消失
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 是使物体平衡
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 效果
18
3 巩固新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2: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面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