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九单元溶液无答案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8dae40ce2f0066f4332222.png)
g KCl 后,一定正确的是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汽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称为碳酸饮料.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泡沫会自动喷出,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1)(2)的现象推断制取饮料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适宜条件.
5 g质量分数为50%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9—59中A、B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改正.
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
操作导致最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
“偏大”“偏小”或“不变”),改正:。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766bca650e52ea5418980e.png)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二)班级姓名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 题~第20 题,共40 分)、非选择题(第21 题~第27 题,共60 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 :32 Cl: 35.5 Zn :65第Ⅰ卷(选择题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溶液一定是()A .无色的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 单质2.下列生活用品在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钡餐B 食盐C 面粉D 植物油3.40 g 15%的NaCl 溶液和 40g 5% 的 NaCl 溶液混合后,则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5%B. 10%C. 15%D. 20%4.同一温度下,从100mL 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变小了 B.剩余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C.取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 D.剩余溶液密度不变5、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钙、氢氧化钠C、苏打、小苏打D、硝酸钾、硝酸铵6.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降低温度;⑵升高温度;⑶增加溶质;⑷加水。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 ⑴⑶B ⑵⑷C 只有⑶D 只有⑷8、.在一定温度下,把ag 物质加入b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等于a/b×100%B 等于a/(a+b) ×100 %C 不大于a/(a+b) ×100% D不大于a/b×100%9.. 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A 100g 水中溶解了16g 氯化钠;B 100mL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占16gC 100mL 溶液中氯化钠占16mL;D 100g 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6g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混合物B 、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C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11.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 NaNO 3 溶液中,逐渐加入 NaNO 3 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加入 NaNO 3 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溶 溶 溶 质 质 质 质 质 质 量量量m( NaNO 3) 0 m( NaNO 3) 0 m( NaNO 3) 0 m( NaNO 3) ABCD12. 右图是 KNO 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
(2021年整理)九年级化学09溶液单元测试题
![(2021年整理)九年级化学09溶液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fbbce25727a5e9846a6191.png)
九年级化学09溶液单元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09溶液单元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09溶液单元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题(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 .混合物、碘酒 B .单质、液态氢气 C .化合物、生理盐水D .氧化物、白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3.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水洗;⑤蒸发结晶。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⑤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⑤→④4.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 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5.某医院需要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1000g ,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 .用托盘天平称取9g 氯化钠 C .配制生理盐水可以用粗盐 D .用量筒量取1000mL 水6.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tA.计算、量取、溶解 B.称量、溶解、搅拌C.计算、称量、溶解 D.称量、加水、溶解7.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活性炭D、烧碱8.有W(g)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2B、加入3/20W(g)的硝酸钾C、蒸发掉W/2(g)溶剂D、加入5/14W(g )硝酸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0.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A.30g B.40g C.50g D.60g11.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12.下图中能表示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是()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28分)13.(6分)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5cf53126d1f34693daef3ea2.png)
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九单元溶液25.(2006·江西)(4分)资料一:木糖醇是一种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木糖醇在某些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近年来,市场上木糖醇口香糖正逐渐取代蔗糖口香糖。
资料二:人体口腔中唾液正常的pH在6.6~7.1范围内,其酸性的增强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一点)(2)据图1判断:表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X”、“Y”、或“Z”),图中a 点表示的含义是;(3)分析图2 可知: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酸性比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填“强”或“弱”),所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更有利于牙齿的健康。
【参考答案】25.(4分)(1)有甜味、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任答一点即可得分)(2)X ;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答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70g。
)(3)弱12.(2006·北京市)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参考答案】D29.(2006·北京市)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参考答案】D30.(2006·北京市)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A.500g B.400g C.200g D.100g 【参考答案】B37.(2006·上海市)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
(2021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2021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e86f7f284ac850ac024208.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九单元溶液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7·昆明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氯化钠 B.花生油 C.葡萄糖 D.硝酸铵2.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5.2016·威海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6.如图9-Z-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图9-Z-1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2016·杭州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8.2016·舟山改编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其溶解度就越大B.40 ℃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
(完整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503e0dd52ea551810a687f4.png)
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5 分钟内完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Ca 40 S 32 Cl 35.5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B.食盐C.氢氧化钠D.花生油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6、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
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8、20℃时,向一盛有40 g 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
U9.溶液【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
![U9.溶液【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a47c8d933d4b14e852468df.png)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九单元溶液1.(2013.兰州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2.(2013.上海市)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用油B. 白醋C. 白糖D. 食盐3.(2013.北京市)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4.(2013.泸州市)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5.(2013.佛山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6.(3分)(2013•滨州)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7.(2013.株洲市)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A.NH4NO3固体B.生石灰C.KOH固体D.苛性钠8.(2013.南宁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酒精D.花生油9.(2013.昆明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10. (2013.兰州市)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12.(2013.成都)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 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 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bdce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7.png)
专题9.1 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一、选择题1.【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苏打粉C.花生油D.牛奶【答案】B【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面粉和水形成的是浊液,花生油、牛奶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苏打和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选B2.【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扑,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钠C.泥土D.乳胶漆【答案】B3.【2017年山西省】“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A、加水稀释NaOH溶液,pH不会小于7,错误;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由于溶液不饱和会先溶解一部分,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未滴加BaCl2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起点应在原点,错误;D、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镁带的质量小于氧化镁的质量,固体质量会增大,不是不变,错误。
故选B。
4.【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牙膏B.蔗糖C.面粉D.豆油【答案】B【解析】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B.蔗糖。
A.牙膏,C.面粉,D.豆油,均形成浊液。
5.【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C6.【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答案】D【解析】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中考化学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附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试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124ec843323968001c92db.png)
中考化学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答案:B【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根据解析:B【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故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40100gg g⨯+100%=28.6%,故正确。
故选B。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20℃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B. 50℃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 20℃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B. 50℃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g50g100g×100%≠ 50%,此选项错误;C.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2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所以将5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7fb4cdf0941ea76e58fa0450.png)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九单元溶液(2012.12.28)1.(2012.泰州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2.(2012泸州市)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要的仪器组合是()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100ml量筒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3. (2012.德州市)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4. (2012.泰安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5.(2012.黄冈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OO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 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6.(2012.孝感市)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 B.100g C.200g D.280g7. (2012·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时,乙先析出晶体8. 2012.盐城市)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9.(2012年烟台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初三化学第9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初三化学第9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3571dcf59eef8c75ebfb302.png)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九单元溶液(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3、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4、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5、将50g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 200g ,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7、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属于乳化作用的是D .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8、现有一杯20 C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D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9、在25C 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班级学号 姓名 成绩A .氢气B .泥土C .汽油D •蔗糖2、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加入适量 NH 4NO 3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
说明NH 4NO 3溶于水 A .吸收热量B .放出热量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 •无法判断 A •量筒B .玻璃棒C .酒精灯D .托盘天平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D .溶液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A . 1%B . 5%C . 10%20%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B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上有小气泡C .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气泡沫溢出D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自来水洗手C .用盐酸清除铁锈 A .加入一定量的水 B .恒温蒸发部分水C .升温到60 C列各量:① 溶液中水的质量 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③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 C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 .①和④;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④和⑤(4)若将t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 2C 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0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2年中考人教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含答案
![2022年中考人教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4d3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0.png)
2022年中考人教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A 两种块状固体接触B 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C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D 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牛奶C.蔗糖D.植物油3、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溶液一定是透明的4、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 D.固体、液体或气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A的饱和溶液不可能再溶解物质BB.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6、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7、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 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B. 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C. 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 取出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3:78、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 g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 mL的量筒9、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
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其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第九单元溶液1.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白糖D.辣椒粉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氯化铁B.氢氧化镁C.小苏打D.汽油3.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4.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矿泉水C.白醋 D.蒸馏水6(梧州市)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7(18娄底)7.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8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哈尔滨)右图是甲、乙12.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人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所取NaCl的质量/g1*******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洗涤剂洗去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水能降低纸箱的着火点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Fe+CuSO4═FeSO4+Cu D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使用方便,宇迹清晰4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4.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12甲乙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C.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15、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16、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乌鲁木齐)17.如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t1℃时,A、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 物质的溶解度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19(18娄底)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溶解度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将20℃时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0(18盐城)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 t2℃时,将50g四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21(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0gB.16.0gC.13.2gD.11.5g22、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2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一定是降温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23、(18广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24(18衡阳)20.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C.洗洁精用于洗涤餐具,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26(18衡阳)10.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27(深圳).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28、18广东)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A B C D29(梧州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溶溶解度:a=b>cB.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t3℃℃时,将30克a加入50克水中可以得到80克溶液30(黄石)11.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提拌,烧杯乙中故体一定全部容解31、(咸宁)8、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右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32.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B.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D.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3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 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34、(孝感)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35、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
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6(18聊城)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