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但是,我们的课外阅读现状究竟怎么样呢?我曾就自己的班级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结果着实令人担忧:60%多学生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或武侠小说,其次为文学名著,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减少。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只有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可以达到3小时左右。对于很多名家名篇,学生知道得很少。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指导,采取积极的对策,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一、制订计划,推荐书目
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决不能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为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经历有限,虽有求知欲,但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初中学生,还不大清楚名著,容易错把流行热销的书当名著读。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学生制订一个计划,这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必须给学生列一个书目,给学生划分一个明确的读书范围。每学期的语文课本后面都有必读的书目,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课文特点,有选择性的推荐一些现当代比较有名的作家作品。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有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一文,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跟作者的女儿有关,于是我就跟学生推荐了《妞妞》这本当年极有影响力的书,很多学生看后,都深受感动。有学生甚至说: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本书,让我爱上了周国平的文章。
二、指导方法,争取效果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对有些读物,教师应事先点一点,指导一下,学生阅读起来就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做些分析评价,学生会豁然开朗。
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我遵循了课内带课外,扶放结合的原则,防止了拔苗助长。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
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了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
三、组织交流,奖励优胜
在具体落实学生的阅读效果上面,让学生做一个专门的摘抄本,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形成评优奖励的制度。另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每节课上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每天派一位同学介绍你读过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最后在这个小组评出讲得最好的同学。这个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同学们的互相交流中,形成了较好的读书风气,一本好书,不用老师推荐,学生之间已经互相借阅了。除此之外,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样才能突出这本书的特点,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强调重点,突出中心,可谓是“一箭双雕”。这样的读书比赛,我的奖励一般都是优秀的书籍,这样不仅引发同学们的良性竞争,还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知道,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常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擂台赛”、“优
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就可取得效果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随着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相信他们的人生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