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

×
√ √ √√
四种假设都会出现昼夜交替;在没有找出新证据
之前都不能排除,只能继续寻找证据。
太阳系八大行星
国际命名
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Uranus
Neptune
中文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发现日期
史前 史前 常住 史前 史前 史前 1981-3-13 1846-9-23
手电筒模拟太阳
地球仪或不透光的 小球模拟地球
探索
如何判断我们的假设是 否成立?
地球上同一地方是否会 出现白天黑夜交替现象
是: 假设成立
否: 假设不成立
探索
在没有找出新证据之前都不能排除,继续寻找证据。
探记索录表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 能否证明我们的假 设吗?我们是根据 什么来判断地球模 型上出现的昼夜交 替现象的?
2.能解释昼夜交替 现象的假设有哪些? 它们有什么不同?
3.我们该如何进一 步来确认哪一种假 设是正确的呢?
可以! 选定地球仪上一个地 点,观察它有无昼夜 交替现象。
书上24页的四种假设 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 现象! 交替时间和现象不同。
寻找更多的证据!
拓展
随堂练
约24小时 昼夜与太阳和地球自转都有关系
分类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类木行星 类木行星 类木行星 类木行星
特点
最小的行星 最热的行星 最大的类地行星,目前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荒凉的星球,曾有磁场 质量最大的行星 有最宽的行星环 绕着太阳躺着转 最远的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0.38 AU)

地理精华课件昼夜交替(共9张PPT)

地理精华课件昼夜交替(共9张PPT)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90ºE
O
90ºW
年运动: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而做有规律的运动
①晨昏线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昼夜交替(动态)产生原因及周期
BO为晨线 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晨线
B
5、晨昏线的运动
晨 夜线 昼
S
晨线:日出各点的连线 昏线:日落各点的连线
3、晨昏线的形状及特点
①晨昏线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在二至时跟极圈相切
切点

极昼
极夜


切点
4、晨昏线的画法
晨 昏●
● 直射点
线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 年运动: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回归运 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而做有规律的运动
• 日运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相对地 球上某点而言,晨昏线向西移动
昏昼 线
二、昼夜交替(动态)产生原因及周期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平分赤道
三、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
1、概念 2、晨线和昏线的识别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 向, 判 断:由夜到昼之间 的半圆
弧叫做晨 线,由昼到夜之 间的半圆弧叫做昏线。

夜半球
线



线 昼半球 光 线
1.3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
一、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现象》ppt课件

《昼夜交替现象》ppt课件

最新编辑ppt
10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我们的需要的材料
最新编辑ppt
11
实验要求:
实验员: 科学实验 一丝不苟
材料员: 管理器材 整理器材
小组长: 监督工作 汇报工作
最新编辑ppt
12
1、作标记:在地球仪上贴亮点
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 手电 筒不 能随便乱动。
3、认真观察: “太阳”和“地球”在 运动时,亮点处昼夜有什么变化
最新编辑ppt
35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
最新编辑ppt
36
最新编辑ppt
37
哪种假说是 正确的,打 “√“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有昼夜现象
3、地球自转
有昼夜现象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有昼夜现象

最新编辑ppt
34
课堂小结:
1、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在 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产生昼 夜。
2、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才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最新编辑ppt
31
地球围着太最阳新编辑转ppt,同时地球自转 32
只有“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自转”
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 符合真实的情况。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最新编辑ppt
33
昼夜交替实验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有没有形成昼夜 交替现象
有昼夜现象
有没有形成昼夜 交替现象
最新编辑ppt
16
最新编辑ppt
17
昼夜交替实验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共16张PPT)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共16张PPT)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共16张PPT)(共13张PPT)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2.2 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概念目标(1)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2)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假设,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2)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

科学态度目标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明白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教学目标图片引入,聚焦问题下图分别拍摄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昼夜交替的前提条件形成假设,交流看法(1)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是否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上的光来自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地球将会永远处于黑夜的状态,不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就像一个玻璃球,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太阳光将会穿透地球,地球上永远都是白昼,不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形成假设,交流看法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形成假设,交流看法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对假设分类地球的运动带来了昼夜交替太阳的运动带来了昼夜交替地球和太阳的共同运动带来了昼夜交替用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做模拟实验,初步验证我们的假设①由于太阳光是四处发散的,手电筒的光则是一束,要真实模拟太阳光,就要保持手电筒的光能一直照射地球。

②观察地球模型上的明暗变化时,可以选取一个或多个固定的位置进行观察,这样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昼夜交替的现象。

寻找证据,判断假设的对错集体研讨假设一: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昼夜交替课件ppt

昼夜交替课件ppt
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环绕太阳旋转,解 释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现代模型
现代天文学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以及地球大气层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202X-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REPORTING
地球公转特点
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365天,是四季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相互影响
地球自转和公转相互影响,共同 决定了地球的昼夜和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 区在不同时间处于昼夜状态,形成 昼夜交替现象。
四季更替
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 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 和角度不同,形成四季更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观测手段
肉眼观测
早期人们通过肉眼直接视察天空来感知昼夜交替 。
天文望远镜
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清楚地视察 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
卫星遥感
现代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地球影像, 帮助科学家研究地球自转和昼夜变化。
昼夜交替的科学模型
地心说
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环绕地球 旋转。
人类生活
昼夜交替对人类生活也有 重要影响,例如工作、学 习和休息等。
PART 0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转的定义与特点
地球自转定义
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方 式。
地球自转特点
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 ,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公转的定义与特点
地球公转定义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动方式。

昼夜交替ppt课件

昼夜交替ppt课件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个公转轴线与地球自转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由于地球公转 和自转的共同作用,导致太阳在地球表面上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形 成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的倾斜角度
地球自转轴线与公转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3.5度。这个倾斜角度是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 重要因素之一。
昼夜交替的影响
遗传适应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也会对昼夜交替作出反应。例如,一些 基因的表达会随着昼夜变化而变化,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 能和行为表现。
Part
05
人类对昼夜交替的认识与利用
天文观测与昼夜交替
观测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天文观测,人们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现象,从而认识到地 球的运动规律。
天文仪器的发展
昼夜长短的南北半球差异
南半球的白天和夜晚时间都比北半球短。
昼夜交替的时区
时区的划分
地球上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时区的应用
为了统一时间标准,方便 国际交流和合作,人们采 用时区制。
时区的变化
随着地球的自转,同一地 点不同时间处于不同时区 。
极昼与极夜现象
极昼现象
在极地地区,当太阳在某一时刻 位于地平线以上时,该地区会出 现极昼现象,即全天24小时都是
生物钟
生物体内存在一种内在的生物钟,能够感知昼夜变化,调节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昼夜 交替对生物钟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活动与昼夜交替
日行性动物
一些动物在白天活动,如鸟类、 哺乳动物等。它们在白天活跃, 夜晚休息,以适应昼夜交替的环
境。
夜行性动物
另一些动物则在夜晚活动,如猫 头鹰、鼠类等。它们在夜晚活跃 ,白天休息,以避免天敌的捕食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共16张PPT).ppt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课件)(共16张PPT).ppt

小结
昼夜交替 自转
影响生物 地球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自转昼夜交替现象
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不 同,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
地球生物的生长规律、生 活习性与生命周期等
昼夜交替部分就上到这里,谢谢聆听!
Thanks!
探索2 (一)昼夜对生物的影响
2.对动物的影响
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 为昼行性动物,比如
公鸡打鸣
昼夜交替主要是白天和黑夜光照的变化。有些生物喜欢阳光,白天出没 或生长;有些生物喜欢夜间活动或生长。 多年来,科学家认为公鸡之所以在早上打鸣,是因为太阳升起后,光线 由暗至明,公鸡受到光线的刺激而做出反应。
猫: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 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 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 就含牛磺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 吃鱼和老鼠,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吃。
猴:猴是群居性动物,大多白天在地面活 动,夜晚到树上去睡觉,主要用四肢一起 行走,但也能用后腿走路或奔跑,吃各种 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以果子、树叶、昆 虫、鸟卵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
探索2 (一)昼夜对生物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
紫茉莉:又叫地雷花或者傍晚花,每 天傍晚开放,第二天早上会闭合。
月见草:花果期在6~9月份,因黄昏后开花而 得名。
因为紫紫茉茉莉莉为喜什欢么凉会爽每荫天蔽傍的晚环开境放,,第紫二茉天莉早的上花会在强 光下闭会合闭呢合?,所以白天光照较强的时候紫茉莉只微 微开放,等到傍晚的时候就会逐渐的盛开,所以最 佳的观赏时间其实是在晚上或者傍晚时分。
人们白天上班工作,晚上睡觉休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9《昼夜交替》 课件(11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9《昼夜交替》 课件(11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9《昼夜交替》 课件(11张)+公开课一等 奖创新教案
9《昼夜交替》课件(11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下
第三单元宇宙
3.9昼夜交替
白天的大唐芙蓉园和夜晚有什么不同? 光线 昼与夜
昼夜现象的探索历程
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认为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交替现 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六)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昼夜交替现象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对于昼夜交替现象本单元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完善科学认知。 7、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一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周期: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
(3)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及人类认识的历程
.多媒体演示昼夜现象的探索历程。
.出示“地心说”和“日心说”,组织学生讨论,用模拟示意图表示日心说和地心说,解释太阳对于昼夜形成的因素。
.通过以上科学史的学习,你认为:昼夜变化到底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还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认识进程的图片、文字或视频,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引导学生进 入古代科学家思考的情境。]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0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经过观察,人们发现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与昼夜交 替发生一次的时间吻合。

小学科学《昼夜交替》ppt课件

小学科学《昼夜交替》ppt课件

那么地球、太阳怎
样运动会出现昼夜交替 现象呢?
思考并讨论:
•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 的呢?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 究和科学计算,我们终于知道,太阳和地球的 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行速度是250千米/秒, 假如绕地球一周,要大约1055小时。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行速度为30千米/秒, 绕太阳一周要365天左右。
地球自转的速度为263米/秒,自转一周 大概要24小时。
地球自转的方向又是如何的?
自西向东
关于地球的形状的传说
• 我国————天圆地方
天坛
地坛
天圆地方
关于地球的形状的传说
• 西方人———地球是一个盘子浮在海上
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 球形的,但当时没有人能够证实。
不被重视的日心说
• 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 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 难以接受的,而另一方 面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 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即 使在《天球运行论》出 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日心说仍然很少受到人 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 非常稀少。
• 事实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 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一些可以支持日 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后,日心说才开始 引起人们的关注。
航海家们的航线
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 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 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依然继 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史上第一次 环球航行。被世界认为是第一个环球 航行的人。为证明地圆说作出了杰出 的贡献。
1972年,美国登月飞船阿波罗 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心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
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 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 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

小学科学昼夜交替课件ppt

小学科学昼夜交替课件ppt

维持球能量平衡重要性
01
02
03
04
气候稳定
地球能量平衡是维持地球气候 稳定的重要因素,能量收支失
衡将导致气候变化。
生态平衡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 重要能量来源,能量平衡对维
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水循环
太阳辐射驱动水循环过程,能 量平衡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循
环速度。
自然灾害
能量平衡失调可能引发极端天 气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
季节变化对昼夜影响
随着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 日出日落时间发生变化。例如,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则相反。
03
太阳辐射与地球能量平衡
太阳辐射能量传递过程简述
01
02
03
太阳辐射
太阳通过核聚变产生大量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 宇宙空间辐射。
辐射传递
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 ,部分被大气吸收和散射 ,剩余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
小学科学昼夜交替
目录 Contents
•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关系 • 太阳辐射与地球能量平衡 • 生物钟与人体节律调节机制 •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昼夜变化 • 昼夜交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昼夜交替定义与特点
定义
昼夜交替指的是地球在自转过程 中,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断 变化,使得某个地区白天和黑夜 不断交替出现的现象。
记录日出日落时间
在观察点准确记录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并计算昼夜时长。
绘制昼夜时长变化图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昼夜时长变化折线图或柱状图。
分析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昼夜时长随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规律。

《昼夜交替现象》_地球的运动PPT公开课课件

《昼夜交替现象》_地球的运动PPT公开课课件

A.球体 B.球形
C.圆形
2.下列哪个实验是模拟地球不动,太阳转动的( A )
A.乒乓球不动,手电筒绕着它转动
B.手电筒不动,乒乓球绕着它转动
C.乒乓球转动,手电筒绕着它转动
家庭作业
查找资料,说明昼夜交 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否定商 品经济 的存在 ,否定 市场及 价值规 律对经 济的调 节作用 。 2.自 由 贸 易 原 则; 成员间 权利与 义务的 综合平 衡;市 场准入 ,通过 谈判逐 步实现 贸易自 由化。 3.公 平 竞 争 原 则; 反对不 公正的 贸易手 段,尤 其倾销 和补贴 等方式 。 4.透 明 度 原 则 ;各 成员应 公正、 合理、 统一地 实施上 述的有 关法规 、条例 、判决 和决定 。 5.成 为 世 界 上 经济 增长速 度最快 的国家 ,创造 了世界 经济增 长史上 的新奇 迹。 6.社 会 生 产 力 高速 发展, 人民生 活发生 翻天覆 地的变 化。 7.从 总 体 上 已 达到 小康水 平,并 朝着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的新 目标迈 进。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探究活动
想一想:这四种假说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探究活动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用乒乓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 表示太阳光。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昼半球
半球),没有被阳光照到
的半个地球是黑夜(夜半
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
分界线,叫作晨昏线。 晨昏线
夜半球
拓展延伸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 界线是晨昏线。随着地球 自转,即将由夜进入昼, 其线叫晨线;反之,即将 由昼进入夜,其线叫昏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 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 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动、 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猫眼在明、暗环境中的变化。
强光下瞳孔缩小
较强光瞳孔适中
弱光下瞳孔扩大
昼夜交替
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Biblioteka 昼夜现象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白天休息,晚上活动
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白天休息,晚上活动
狗没有较固定的睡眠时间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 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 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 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 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 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 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 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