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经典案例参考
内部审计问题事例
![内部审计问题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b2c8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9.png)
内部审计问题事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内部审计问题的典型事例:
1.安然事件: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由于内部审计失职,导致公司财务造假,最终宣告破产。
该事件揭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2.四川某上市公司保理业务内部控制缺陷:2017年,四川证监局在对某上市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部分保理业务客户对应的基础业务和购销合同高度相似,不同保理客户的交易对手方高度相似,有关交易对手方资质与所开展的采购业务规模不匹配。
这些问题在上市公司对保理业务的合同评审、尽职调查及资金投放过程中未进行必要的查验和说明,在保理业务管理、保理资金投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内部控制缺陷。
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存疑:一些主板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同时,未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情况。
这些事例表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保障。
同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基础。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5912f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3.png)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案例一、资金内部控制(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
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
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
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
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
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
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1。
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
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
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内部审计案例
![内部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ec931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c.png)
内部审计案例某公司内部审计案例1.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为了保障公司的运营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决定进行内部审计。
2. 审计目标公司的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包括:- 确保公司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包括政策、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遵守;- 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包括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的规范性;- 提供改进建议,优化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
3. 审计范围和方法内部审计团队对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了全面的审计。
审计范围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审计方法采用文件审阅、访谈、现场核查等方式。
4. 审计发现和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团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
具体包括:-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资金使用和报销不规范的情况;-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不够完善;- 生产与质量管理中,部分工序的质量控制不到位;- 销售与市场营销中,销售奖励机制不够激励员工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
5. 建议和改进措施内部审计团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包括:- 财务管理方面,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批和报销流程,规范财务管理;-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制度,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生产与质量管理中,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 销售与市场营销中,优化销售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
6. 审计报告和跟踪内部审计团队将审计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公司的管理层将会根据审计报告中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设立跟踪机制,以确保改进的有效实施。
通过以上的内部审计案例,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内部审计法律风险案例(3篇)
![内部审计法律风险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72ee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规模较大,员工人数超过千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
为了确保公司财务稳健、业务合规,A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各部门的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二、案例概述2018年,A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下属的B子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B子公司自2015年起,通过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累计虚报利润超过1亿元。
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案例分析(一)法律风险点1. 虚报利润B子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的方式,虚报利润。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 内部控制缺陷A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B子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表明A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 证券市场违法行为B子公司的虚报利润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证券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二)案例分析1. 虚报利润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B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1)责令改正:责令B子公司立即停止虚报利润行为,并恢复真实财务状况。
(2)罚款:对B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3)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吊销B子公司的营业执照。
2. 内部控制缺陷的法律后果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的规定,A公司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1)责令改正:责令A公司立即整改内部控制缺陷。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7217f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b.png)
接着我们去盘点库存。到了仓库,发现库存记录和实际库存严重不符。账面显示有很多高价值的原材料,但实际仓库里却没多少。这就像你去饭馆点菜,菜单上写着有龙虾,结果端上来是一盘炒土豆丝一样离谱。我就问仓库管理员老李这是怎么回事,老李说:“可能是记录错了吧。”我心想,这错得也太离谱了,这又不是小学生做数学题,马虎一下就算了。
三、审计过程。
# (一)初入分公司。
我带着审计小组雄赳赳气昂昂地就进了分公司。老王那是满脸堆笑地迎接我们,还说:“欢迎欢迎,我们这儿可都是透明得像玻璃一样,随便查。”我心里暗暗冷笑,哼,这可不一定哦。
# (二)账目审查。
我们开始仔细审查账目,这一看可不得了。就像进入了一个混乱的迷宫,账目记录那叫一个乱,各种费用的名目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说,有一笔名为“特殊办公耗材”的支出,金额还不小,每个月都有。我就纳闷了,啥办公耗材这么特殊啊?再一查,发现对应的发票竟然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商家,根本就不像是和办公能沾上边的。我就把负责财务的小张叫过来问,小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 (四)业务合同审查。
然后审查业务合同,发现好多合同都存在漏洞。有些合同的条款简直就是给对方送钱。比如说有一个和供应商的合同,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而且合同里对于质量的把控条款几乎没有。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菜,别人都卖1块钱一斤的菜,你非得花3块钱买,还不要求菜的好坏,这不是傻嘛。
四、审计结果。
国有企业内部审案典型案例范文
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这个大型国有企业里,有个分公司一直号称业绩优秀,那可是面子工程做得十足。分公司经理老王那也是能说会道,每次总部开大会汇报工作,都把他们分公司描绘得如同人间仙境,繁花似锦,盈利数字蹭蹭往上涨,就差没说他们那儿地上能直接长出金子了。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cdee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2.png)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第一篇: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案例一:大地电焊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业务是按照销售合同进行的,当生产车间产品完工后,填制产成品入库单,验收合格后入库。
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发货和运输部门办理托收手续。
产品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后转来的发货通知单开具发票,并据以登记产成品明细账,运输部门将其与销售票一并送交财务部门,财务将其与销售合同核对后,开具运杂费清单,通知出纳人员办理货款结算,并进行账务处理。
请点评此案例中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公司审计部于2009年3月派出审计组,对子公司H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审计组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情况,摘录如下:⑴货币资金业务。
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分管财务的总经理个人印章由其授权办公室主任梁某保管;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批准后,方可坐支现金;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李某负责定期编制。
⑵销售与收款业务。
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会计张某不经手货币资金;负责赊销和审批的职员刘某不涉及销货业务的执行;销售价格、运费和折扣由销售人员何某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谈判决定;应收票据的保管和贴现由会计王某专门负责。
⑶材料采购与领用。
材料采购由仓库提出书面申请,由采购部门批准并发出订购单;采购的材料到货时,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验收入库;材料发出时,由生产部门经批准后填制一式四联的领料单,仓库发出材料后,将领料单分送生产部门、会计部门和仓库核存。
期末的盘点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进行。
⑷设备采购与报废。
设备采购由采购部门确定需要量并提出设备购置申请书;采购的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设备验收合格后,由采购部门开具付款通知书,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设备报废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报废单,经批准报废后,通知财务部门注销相关账面记录。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1ea0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5.png)
企业内部审计案例企业内部审计案例-保障资产安全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由于公司规模庞大,资产众多,为了确保资产安全,公司每年举行一次内部审计。
以下是该公司一次内部审计的案例。
审计项目:库存管理审计目的:检查公司库存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资产丢失、盗窃等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范围: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库存。
审计过程:1. 首先,审计人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库存管理制度、流程、责任分工等。
同时,审计人员收集了相关的文件、记录、报告等。
2.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审计人员对库存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包括库存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入库和出库手续的规范性,库存清点和盘点的频率和准确性等。
3. 审计人员选取了一部分库存进行实地检查。
他们仔细检查了库存记录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核对了库存数量与物理盘点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4. 在实地检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某一地点的库存数量与记录不符。
经过调查,发现这是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且经过人工盘点后已经纠正。
此外,也发现了一些操作流程不规范的情况,例如货物出库未按照规定手续办理等。
审计结果:1. 审计人员认为公司的库存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库存记录的及时性不够,导致了一些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同时,一些操作流程不规范,容易引发错误和风险。
2. 审计人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建议。
例如,加强库存的实时记录,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降低操作风险。
3. 公司接受了审计结果,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例如,加强库存记录的管理,并优化了库存管理流程。
此外,公司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规范性。
通过一次内部审计,公司发现了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不仅保障了公司资产的安全,还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部审计实用案例
![内部审计实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f68d2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4.png)
内部审计实用案例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进行审核并提出改进意见的活动。
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部审计实用案例。
一、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是公司面临的一种常见风险。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不断审核财务账目、审计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程序、并定期对财务风险情报进行收集,帮助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例如,某家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由于一名年轻财务主管误操作,一笔金额500,000元的支付被滞留了两个月,导致该公司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
在内部审计的引导下,公司迅速采取了恰当的应对措施,防止了银行贷款到期赎回引发的严重财务问题。
二、合规监察企业面对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准则等相关合规规定。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控制流程,评估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企业行为准则是否被遵守。
例如,一些公司通过内部审计提出的合规风险评估建议,对相关流程进行了调整,有效解决了合规问题,同时降低了公司的合规成本。
三、品牌风险管理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内部审计可以评估品牌风险,并推荐有利于维护和增强公司品牌价值的措施。
例如,在一家知名餐饮企业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公司一些分店的服务质量和卫生状况不符合标准,这可能对公司品牌造成不良实效。
在这个情况下,内部审计可以向公司高层提供有关如何提高关键业务流程的建议,降低品牌风险,增加公司的品牌价值。
四、信息技术风险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是指评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合规性,以及信息风险对企业业务的影响。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检查信息系统,发现其中可能的漏洞和风险,并为实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控制提供建议。
例如,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就发现了企业无法应对针对其系统安全的黑客攻击、大量延迟的IT项目和缺乏IT绩效评估等风险。
内部审计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和IT领域专家合作,向公司领导层推荐了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策略,提高了IT风险管理的绩效。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35c55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8.png)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国有企业,叫它大国企吧。
大国企那可是行业里的老大哥,业务涉及好多方面,从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摊子铺得相当大。
大国企下面有个分公司,专门负责一种关键产品的生产。
这个分公司一直以来在业绩报表上看着都挺不错,每年利润都有增长。
可是呢,总公司的高层领导总感觉有点不太踏实,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点啥没被发现的情况。
为啥会这么想呢?因为每次这个分公司汇报工作的时候,数据都特别完美,完美得有点让人怀疑了。
于是,总公司决定启动内部审计,好好查查这个分公司到底是真优秀还是有啥猫腻。
二、审计过程。
1. 组建审计小组。
总公司从财务、运营、法务等部门挑了几个精兵强将,组成了审计小组。
这里面有个财务的老张,那可是个老会计了,眼睛毒得很,看账就像看自己孩子似的,一点毛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还有运营部的小李,年轻有冲劲,对生产流程啥的门儿清。
2. 初步调查。
审计小组一进驻分公司,就开始收集各种资料。
首先就是查看财务报表,老张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看了好几天,发现有几笔大额的费用支出有点奇怪。
这几笔费用的名目都是“市场推广费”,但是具体的推广项目却写得含糊不清。
这就像你去饭店吃饭,账单上写着“吃的东西”,但不告诉你到底吃了啥,肯定有问题啊。
然后小李就去调查生产流程了。
他发现这个分公司的原材料库存管理有点乱,有一些原材料的出入库记录对不上。
就好比你家里放东西,你记得买了10个苹果,但是吃的时候发现好像只吃了5个,可剩下的却找不到了,你说奇怪不奇怪?3. 深入挖掘。
顺着这些线索,审计小组开始深入调查。
他们找分公司的相关人员谈话,这里面就有很多有趣的事儿了。
比如说找市场部的小王谈“市场推广费”的时候,小王开始的时候支支吾吾的,说这都是一些常规的推广活动,但是当老张拿出那些含糊的记录问他具体细节的时候,小王就有点慌了。
在审计小组的追问下,小王终于承认,有一部分的“市场推广费”其实是用来打点一些关系的,这可就违反公司规定了。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124a2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6.png)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案例1: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案例2:天机泄露——内审报告落入税务局之手案例3:有所作为——不出差情况下,审计师在总部办公室做什么?案例4:单文孤证——当事人质疑审计证据系伪造案例5:风险权衡——尽职调查遭遇小金库案例6:内审雷区——销售人员费用审计案例7:黑脸白脸——内部审计师被指责咄咄逼人,怎么办?案例8:隐形杀手——被审单位兴师问罪案例9:任人不明——审计报告和审计人员遭到质疑案例10:迷雾重重——对一起舞弊调查案例的探讨案例11:亡羊补牢——已结算工程款,事后审计核减如何追讨案例1、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某公司审计总监李由现在一筹莫展,桌子上醒目的文件是人力资源总监送来的关于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李由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次抓成一团,又几次摊开,眉宇一直未能展开。
半月前,公司薪酬委员会兼审计委员会主席,提请审计部做一份审计调查,了解公司中层人员薪资政策及其调整情况,供薪酬委员会讨论公司薪酬政策参考,同时指示,对薪资调整流程实施专项审计。
由于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审计部门从未做过薪酬福利方面的审计,原来人力资源审计仅限于人力资源招募、录用、晋升、考核和培训方面审计,且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都不列入审计范围,人员晋升流程中涉及晋升后薪资调整文件也不向审计部门提供。
因此接到这个任务,李由立即想到了授权,审计通知书由董事长亲自签发,总经理也专门找了人力资源总监面谈。
李由派出了审计部最强的两员干将,并专门就此项审计单独签署了保密协议,明确要求对薪酬等敏感信息保密。
审计见面会和结束沟通会议上,人力资源总监一直没有好脸色,尤其在结束沟通会议上对审计发现很是反感,将很多问题推说为出于保密要求。
现在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初稿已出,在人力资源部征求意见多日,人力资源部没有按期回复,却整来一份泄密情况通报。
通报指出:公司一直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对工资信息实行不公开、不询问、不讨论的三不政策多年,员工对于薪酬从未有过攀比等。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c83b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8.png)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十个内部控制审计案例,以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资金管理审计案例:某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资金流失和财务风险增加。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公司的付款流程、收款流程和资金调拨流程,发现了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2. 采购流程审计案例:一家制造业公司的采购流程存在漏洞,导致采购成本高、供应商关系紊乱等问题。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采购合同、付款凭证和库存记录,确定了采购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3.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案例: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员工流失率高、培训效果不佳等。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人事档案、薪酬福利制度和培训记录,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4. 数据安全审计案例: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安全存在风险,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和业务中断。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系统权限、数据备份和安全策略,识别了数据安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
5. 销售流程审计案例:一家零售企业的销售流程存在问题,导致库存积压和销售收入的损失。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销售合同、发货记录和退货流程,揭示了销售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6. 生产流程审计案例:一家制造业公司的生产流程存在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生产计划、生产记录和产品质检报告,发现了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7. IT系统审计案例:一家金融机构的IT系统存在漏洞,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业务中断。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系统访问日志、网络安全策略和灾备计划,发现了IT系统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加固措施。
8. 库存管理审计案例:一家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库存滞销和资金占用过高。
内部控制审计团队通过审查库存记录、盘点报告和销售预测,发现了库存管理的弱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2023年内部审计案例(优秀4篇)
![2023年内部审计案例(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6242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3.png)
2023年内部审计案例(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内部审计案例(优秀4篇)内部审计案例篇一在国外先进内部审计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已逐渐涉及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但实践中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报表项目的开展。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fbc46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a.png)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这个国有企业啊,那可是行业里的老大哥,业务涉及好几个板块,员工也是成千上万。
不过呢,企业大了,有时候管理上就像个大迷宫,难免有些地方让人看不太清楚。
这就轮到内部审计部门出马啦,就像一群侦探,要在这个大企业里找出隐藏的问题。
二、案例情况。
1. 采购环节的猫腻。
有一次啊,内部审计团队接到举报,说采购部门在办公用品采购上可能有问题。
审计人员就像嗅觉灵敏的小猎犬一样开始调查。
他们首先查看采购合同,这一看可不得了。
合同里有一些办公用品的价格高得离谱,比市场平均价高出了30%呢!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苹果,别人卖5块一斤,你却花了6块5,肯定有问题啊。
进一步调查发现,负责这个采购项目的员工和供应商有点“特殊关系”。
这个员工呢,老是在几家特定的供应商那里下单,而且那些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还不咋地。
原来是这个员工收了供应商的小恩小惠,在采购的时候就不管价格和质量了,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2. 项目工程中的水分。
还有个项目工程,那可是企业投了大笔资金的。
审计人员开始审查这个项目的成本核算。
他们发现工程的一些原材料用量在账目上看起来特别多,就像一个人饭量突然变得超级大,肯定不正常啊。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工程队在上报用料的时候虚报了数量。
本来只用100吨钢材,他们报了120吨。
为啥呢?因为工程队想从多报的材料里捞一笔钱。
他们和项目的某个负责验收的人员勾结起来,验收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让企业多花了冤枉钱。
三、审计措施。
1. 采购环节。
针对办公用品采购的问题,审计人员首先和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谈话,就像老师批评犯错的学生一样。
然后呢,重新制定了采购的流程,要求采购人员必须从多家供应商那里获取报价,并且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同时,对那个收受贿赂的员工进行了处罚,让他把多花企业的钱吐出来,还把他调到了一个没有采购权力的岗位。
2. 项目工程。
对于项目工程中的问题,审计人员要求工程队重新核算用料,按照实际用量进行结算。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4034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6.png)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这么一家国有企业,叫它A公司吧。
A公司规模不小,旗下有好几个分公司,业务涵盖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公司发展一直还算平稳,但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高层觉得有必要好好审视一下内部的管理和财务状况,于是内部审计部门就闪亮登场啦。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
# (一)采购环节的猫腻。
1. 高价采购原材料。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采购部门的账目时,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公司采购一种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了差不多20%。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白菜,别人都卖1块钱一斤,你却花1块2买,这不是明摆着多花钱嘛。
审计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原来是采购部门的一个采购员和供应商私下勾结。
这个采购员呢,接受了供应商的一些小恩小惠,什么高档餐厅的代金券啦,新款手机啦,然后就不顾公司利益,在采购价格上做手脚。
2. 虚假供应商。
还有更离谱的呢!审计人员发现有几家供应商,看起来好像是正常的公司,但实际上是那个采购员的朋友临时注册的空壳公司。
这些假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咋地,但价格却虚高。
他们就像一群吸血鬼,趴在A公司身上吸血,导致公司成本大大增加。
# (二)销售部门的混乱。
1.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销售部门也是一团糟。
审计人员发现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有好多客户的欠款已经逾期很久了,但销售部门却没有积极去催款。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只管把产品卖出去,根本不管能不能收到钱。
就像你把东西借给别人,别人说过几天还,结果过了好几个月,你连问都不问一下,这不是傻吗?结果就是公司有大量的资金被客户占用,公司的现金流变得非常紧张。
2. 销售折扣违规操作。
另外,销售折扣方面也存在问题。
按照公司规定,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给客户销售折扣。
可是审计人员发现,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讨好客户,私自给客户高额的销售折扣,而且这些折扣并没有经过公司的正规审批流程。
这就好比你自己家里的钱,你随便就给别人打个折,也不跟家里人商量,这哪行呢?三、审计处理措施。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90796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6.png)
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案例一:财务欺诈的发现公司的内部审计团队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一起财务欺诈案件。
他们发现有一名财务职员在多个财务账户上进行资金转移,并通过虚增收入和减少费用等手段掩盖了欺诈行为。
审计团队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涉嫌欺诈的员工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进一步审查所有涉及的财务账户和交易记录,以确保欺诈行为的全面披露。
3.向公司高层领导层报告了发现,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例如解雇涉嫌欺诈的员工,加强内部控制等。
4.与公司的法务部门合作,调查涉嫌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并报警处理。
这一案例的审计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解决了财务欺诈问题,保护了公司的财务利益和声誉。
案例二: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发现公司的内部审计团队在对公司的供应链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他们发现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存在违约和欺诈行为,供应商未按时交货或提供次品产品,还发现了与供应商之间的不当利益关系。
审计团队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违约的供应商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并评估其对公司的经济影响。
2.进一步审查合同和交易记录,以确定违约行为的范围和持续时间。
3.建立合规委员会,对供应链管理政策和程序进行审查和改进,并制定相关的合作伙伴选择标准和绩效指标。
4.向公司高层领导层报告了发现,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例如与违约供应商终止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管理等。
这一案例的审计帮助公司发现了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促进了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案例三:信息安全漏洞的揭示公司的内部审计团队在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一些严重的安全漏洞。
他们发现了公司内部网络的弱点,包括缺乏足够的防火墙保护、脆弱的密码策略和权限管理等问题。
审计团队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彻底的安全漏洞扫描,并收集相关证据。
2.与公司的IT团队合作,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限制对系统的未授权访问,并加强密码策略和权限管理。
内部审计法律案例(3篇)
![内部审计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6671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然而,在2015年,公司被爆出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再次被凸显。
二、案例经过1. 舞弊行为揭露2015年,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发现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经过调查,发现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报了公司盈利能力。
具体表现为:(1)虚构业务:公司虚构了部分房地产项目,将未实际销售的项目计入销售收入,从而虚增了公司的营业收入。
(2)虚增收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预收款等方式,将部分应收账款计入营业收入,从而虚增了公司的营业收入。
(3)隐瞒费用:公司通过隐瞒实际发生的费用,将部分费用计入其他应付款,从而虚减了公司的营业成本。
2. 内部审计部门介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得知财务舞弊行为后,立即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
审计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3. 舞弊行为调查与处理经过内部审计部门的调查,证实了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公司董事会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1)对涉及财务舞弊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
(2)对直接参与舞弊的员工进行解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对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4)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整改,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三、案例分析1.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此案例表明,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查,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 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的监督权和建议权。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96a1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4.png)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案典型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先来说说这个国有企业A公司,这可是个老牌的大企业,业务涉及好几个领域,像制造业、服务业啥的。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管理层就感觉有点把控不住公司内部的各种情况了。
于是呢,就决定来一次内部审计,好好梳理梳理公司的财务、运营等方面的状况。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及过程。
1. 采购环节的猫腻。
审计小组刚开始审查采购部门的账目时,就发现一些订单有点奇怪。
有个供应商B,老是能以比其他供应商高一些的价格拿到订单。
这就好比在菜市场,同样的菜,这家卖得比别家贵,你还老在他家买,这肯定有问题啊。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有个小员工偷偷告诉审计人员,原来这个供应商B和采购部门的一个小领导有点“特殊关系”,每次采购都给这个小领导塞点好处。
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口袋里挖了个小黑洞,钱就这么白白流出去了。
2. 项目成本超支之谜。
审计人员就像侦探一样,从项目的各个方面开始查。
首先看材料采购,发现材料浪费特别严重。
有些材料明明用不了那么多,却大量采购,结果都堆在仓库里生锈或者过期了。
再看人工成本,发现项目组里有一些人根本就没干什么活,但是工资照发。
原来是项目负责人为了自己的小团体,把一些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拉进项目组,吃空饷呢。
这就像盖房子,本来预算是够的,结果有人在里面偷工减料、乱加人手,钱能不超支吗?3. 资产管理的混乱。
公司的固定资产那可不少,什么厂房、设备之类的。
审计的时候发现,有些设备在账面上有记录,但是到仓库或者车间一看,根本就找不到。
就像你家里说有个大彩电,可是你找遍了屋子都不见它的影子。
原来是资产管理部门的登记出了问题。
有一些设备报废了或者被卖掉了,但是没有及时在账面上更新。
而且新采购的设备有时候也没有及时入账,导致资产账目和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这就好比你钱包里的钱,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什么时候花了也不记得,那不乱套了嘛。
三、审计处理措施及结果。
1. 采购环节。
对于和供应商B勾结的那个小领导,公司直接把他开除了,还把他交给了相关部门处理,该退的钱让他退出来。
企业内部审计 经典案例参考
![企业内部审计 经典案例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08c696f121dd36a32d8250.png)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与评价本企业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2、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不仅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比较低,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特地编发了本期稿件,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机构设置的模式 (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较晚,加之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如设在企业财会部门、隶属于总会计师、隶属于总经理、设在监事会以及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
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没有统一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能对企业管理层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企业内审的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企业内审的风险成因有很多种,比如:1、内部审计机构模式设置不合理;2、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4、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为了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根本起点和成因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审计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eca09c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3.png)
企业内部审计经典案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经典美文、教案大全、合同范本、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idioms, riddles, Chinese Pinyin, classic American, lesson plans, model contracts, topic composition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企业内部审计经典案例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30f9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对企业内部运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提高的重要手段,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审计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内部审计的过程和意义。
1. 案例一:电力公司资产管理内部审计这个案例发生在一家电力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经过多次内部审计后发现,公司的资产盘点表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公司的资产盘点表中有一部分资产并未被记录在内,导致了资产清单的不准确。
而且,由于资产的错误处理,导致公司在成本核算方面没有获得正确的数据,影响了公司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在这个案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就体现在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
通过对公司内部审计的实施,不仅保护了公司的利益,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案例二:某制药公司生产过程内部审计在这个案例中,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一家制药公司的生产过程进行的。
通过内部审计发现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生产过程管控不严格,导致生产数据统计不准确,产生了损失及降低了生产效率。
其次是原料的选用存在不合理,部分原料存在质量问题,对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最后是生产环境不卫生,造成产品污染及流失等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了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损失等方面。
通过内部审计,制药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提高成本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3. 案例三:某银行客户服务内部审计在这个案例中,内部审计针对某银行的客户服务流程进行的。
通过内部审计,发现银行客户服务流程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的客户服务流程不够规范,导致部分业务流程发生错误。
另一方面,银行的客户服务流程管理不够规范,导致部分重要业务操作没有得到监督和审核,存在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与评价本企业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2、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不仅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比较低,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特地编发了本期稿件,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机构设置的模式 (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较晚,加之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如设在企业财会部门、隶属于总会计师、隶属于总经理、设在监事会以及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
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没有统一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能对企业管理层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企业内审的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企业内审的风险成因有很多种,比如:1、内部审计机构模式设置不合理;2、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4、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为了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根本起点和成因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审的发展方向就我国现状来看,内部审计。
尤其是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内部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其评价和改进单位风险管理,提高控制管理效率,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服务的职能作用。
因此在这种创业知识、信息提供与创新能力快速发展、提高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也有必要进行相应更新转换,包括内审观念的改变;审计人员及组织机构的变化;内部审计职能的转换以及适应计算机网络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等等。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合作。
要妥善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应当保持内外审计机构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强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一般说来,外部审计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具有优势,而内部审计在审计深度和力度方面有其特长,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合作,其关系可以用“外审撒网,内审捕鱼”来概括。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差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差异包括审计性质、业务独立性、审计方式、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权限、监督方式以及审计依据等方面,下面选择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介绍。
1、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通常叫做“内部审计部”,也有的叫做“内部控制部”,绝大部分都是企业组织机构的一部分,通常直接向企业管理层报告工作;上市公司或投资公司收购的企业则向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下属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但无论是向管理层还是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向股东拥有的企业内部组织报告工作,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无法作到真正的独立。
外部审计师则属于社会审计,其组织、资金来源都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因此,外该公司众多的外部中转库存货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因此无法及时发现该公司的这批质量退货。
最后还是公司的内部审计师在检查质量部工作报告时发现了线索,并最后追踪到了这批外库质量退货,及时向该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核销销售收入和调整存货的意见。
本案说明,内部审计由于工作范围广,时间长,所以有机会发现更多的管理问题。
3、对具体业务的审计深度不同外部审计师通常需要同时关注所有市场上的单位,受其本身条件限制,如具体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审计时间、对企业业务状况的连接,特别是对企业文化背景的感悟等等,决定了其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业务在现实情况下无法进行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相反,作为内部审计师则可以根据需要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些问题在表面上看可能并不属于高风险项目,但由于直接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需要内部审计的深入调研。
案例三:固定资产“拆拼”活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某公司下属企业因为现金短缺,在年度内发生了几台设备损坏无钱购买维修备件的问题,设备部为保证生产运行,决定将另外暂停使用的几台同型号设备上的好部件拆下来供维修用,这在企业内部通常叫做“拆拼”。
按规定,这需要对被拆件设备进行重新估价,做减值准备或者直接办理报废手续。
但该公司管理层同样由于考虑到年终绩效考核问题,没有对这些被拆件设备进行报废和减值处理,继续以封存设备名义放在固定资产科目内,由于外部审计师受业务能力和审计时间等条件限制,无法及时发现该项“拆拼”事务。
此后,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师在检查设备管理部门业务过程中,特别是在听取企业介绍节约现金的介绍中发现了线索并据此查明了事情的全部经过,根据公司管理政策规定,鉴于该设备已无修复价值,内部审计师要求企业管理层对该设备作了报废处理并调整了年度财务报告。
4、审计权限不同对于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的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通常会被赋予对潜在风险预防提出管理纠正的权利,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向高层提出免除下属业务单位主管负责人的建议。
外部审计师虽然在其审计报告中也可以对潜在的管理风险提出预防建议,但一般不涉及处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
案例四: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奖惩建议权某公司的一家下属企业,自开业后多年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该公司的设备一流,而且有跨国公司的大投入做后盾,产品的市场需求极大。
但公司总经理盲目自信,随意滥用董事会赋予的投资权利,超预算购买大批进口设备。
加上内部管理混乱,费用开支巨大,管理层之间信息沟通不佳,所以产品质量和数量长期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导致该公司长期不能达到董事会确定的目标。
公司内部不断有员工揭发总经理利用采购设备的机会接受外国供应商的好处,包括带领全家出国旅游、收受好处等问题。
最后,公司首席执行官指示内控部联合其他投资、财务等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对该公司总经理进行特别审计。
经过一周的特别审计后,根据具体的审计证据和总经理目前的经营方针以及发展计划,审计组决定在审计报告中向董事会提出了包括撤换总经理在内的一系列建议。
而过去外部审计师虽然也多次对该公司进行年度审计,也有许多管理建议,但都没有涉及该公司总经理的去留问题。
此外,该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通常还派人参加企业的年度和季度的绩效考核工作。
内部审计师在评价下属企业管理层的绩效中有奖惩建议的权力。
5、服务深度不同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存在资源使用、工作方法、业务重点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导致内外审计在对企业服务深度方面的不同。
案例五:内部审计在合资谈判中的服务功能某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投资公司(简称“甲方”)管理层计划和另外一家生产零部件的私人公司(简称“乙方”)利用双方资源优势联合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向市场的特定客户推出一款新的产品。
在谈判初期进展非常顺利,双方代表就产品、市场、投资、合作方式等重大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谈判进入到具体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组成问题时,双方发生了意见分歧。
按照惯例,当合资双方股权比例达到7:3或6:4以上时,一般由一方推荐董事长、财务总监人选,组成监督方;另一方则派遣总经理组成经营管理层。
这类组合虽然表面上看来比较公平,也有成功案例,但在实际运营后通常容易因各方利益冲突或经营观念的不同导致管理层分裂,轻则影响企业正常运营,重则破坏实现合资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合资双方终止合作。
为了预防出现这种情况,甲方基于长期从事合资企业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基于对乙方管理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了解,为避免日后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在谈到合资公司人员组成时,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和条件:作为控股方,甲方派人担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乙方派人担任付董事长,合资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和付总经理通过市场招聘由董事会投票表决确定,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双方企业内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得进入合资公司董事会,总经理有权向董事会提出辞退付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要求。
乙方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后果是乙方失去了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坚决要求如果甲方担任董事长,乙方就必须派人担任总经理,双方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保证双方在既不影响合资企业日后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又能有效保证双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利益,这里除了合作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外,还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
为此,甲方要求其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参加董事会会议,就此问题直接与乙方进行谈判。
甲方审计人员一方面向乙方股东系统介绍了甲方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双方人员就日后经营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重大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研究,然后将有关具体控制总经理和高管们的条款,特别是双方股东的内部审计权利等加入到合同之中。
最后甲方终于使乙方消除了疑虑,同意了甲方的意见。
这样做的结果是,总经理等高管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业务活动将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
这种工作对于内部审计是一种典型的管理顾问咨询服务。
出于费用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审计业务和咨询业务分离后,外部审计机构无法提供这类服务。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合作。
以下案例可以从各个侧面反映这种合作。
案例六:无票领用公司寄存库货物对资产损益表的影响某公司为减少存货,利用自身在采购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要求供应商将其货物事先存放到该公司为供应商开辟的寄存库内,合同规定供应商应当始终保持满足公司三个月生产需求的货物存量。
该公司物流部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随时到寄存库中提货,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数量向供应商办理结算付款,在年度内的正常情况下,这类结算相当于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年底前的三个月开始,该公司为了降低当年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财务成绩,管理层默许物流部门无票领用供应商在寄存库中的货物,并拖延办理领用结算时间。
由于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都想扩大对该公司的销售份额,结果有供应商就口头答应了延迟结算的要求。
公司在盘点年末存货时出现了盘盈情况,导致了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外部审计师对此由于受经验限制和对事情缺乏全面了解,在参加年末审计盘点该公司存货时没有发现盘盈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