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1.中枢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
1)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中枢神经系统为了调节各种适应性反应是可变的,这种可变性又称可修饰性或可塑性。表现在短期功能的改变和长期结构的改变。短期功能的改变是突触效率和效力的变化。长期结构的改变是神经连接的数量和组织的改变。
(1)系统间功能重组:是指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另一系统,来承损伤系统的功能。具体形式有:古、旧脑的代偿;对侧半球的代偿;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不相干的系统代偿。
(2)系统内功能重组:①突触的可塑性为核心,主要指突触连接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修饰:突触连接的更新及改变,突触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突触传递效应的增强或减弱;②神经轴突发芽③潜伏通路的启用④失神经过敏⑤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⑥内源性干细胞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压觉。
复合感觉:触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形体觉。
失语症常见类型: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失读。
第二章脑卒中康复
1.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1)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2)脑出血;3)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②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③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④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⑤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2.功能评定
(1)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GCS<=8为重度脑损害,昏迷状态,9-12为中度脑损害,13-15为轻度脑损害;
(2)运动功能评定:
(3)平衡功能评定:
①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II级平衡——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III级平衡——指患者在外力作用或外来干扰下仍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
②Berg平衡评定量表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①Barthel指数;②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5)生存质量( QOL)评定:①生活满意度量表;②WHO-QOL100;③SF-36 (6)其他功能障碍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和心理评定等。
3.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预防并发症,改善受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康复时机: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进行。
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早期康复时机;康复治疗计划应建立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实施并调整;康复治疗贯穿脑卒中治疗全程,做到循序渐进;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积极防治并发症。
(二)恢复早期康复治疗
恢复早期,又称为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患者从患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
本期的康复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和脑卒中二级预防以外,应抑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同时, 针对患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配合相应的康复治疗。1)床上与床边活动:双手上举运动、床边站和床边坐、桥式运动、双下肢交替屈伸。2)坐位活动:上肢功能活动、坐位平衡训练、患侧上肢负重、下肢功能活动。3)站立活动:站立平衡训练-偏瘫下肢负重-上下台阶运动-步行训练。4)物理因子治疗: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低中频电刺激等。5)传统康复疗法:针刺和按摩。部位宜选择偏瘫侧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以改善其相应的功能。6)作业治疗:①日常生活活动②运动性功能活动③辅助用具或假肢使用训练。7)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8)言语治疗
1.颅脑损伤(TBI):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又称脑外伤(BI/BD)。
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生命体征的改变;眼部征象;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脑疝
3.主要类型:
(1)脑震荡(2)脑挫裂伤(3)弥漫性轴索损伤(4)原发性脑干损伤(5)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4.康复时机:强调早期介入,应从急性期就介入。
康复目标:通过规范、系统的康复治疗,使颅脑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促进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从而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1)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全面评定项目
(1)医学方面;(2)感觉运动功能;(3)功能状态;(4)认知 / 交流 / 行为方面;(5)心理学方面;(6)社会方面。
2)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定:主要依据昏迷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创伤后遗忘(PTA)持续的时间来确定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项目试验患者反应评分
睁眼反
应
自发自己睁眼 4
言语刺
激
大声向患者提问时睁眼 3
疼痛刺激捏患者时能睁眼 2 捏患者时不睁眼 1
运动反
应
口令能执行简单命令 6
疼痛刺激捏痛时患者拨开医生的手 5 捏痛时患者撤出自己的手 4 捏痛时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内收内旋;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踝跖屈)
3
捏痛时去大脑强直(上肢伸直、内收内旋,腕指屈曲;下肢伸直,内收内旋,
踝跖屈)
2 捏痛时毫无反应 1
言语反
应
言语能正确会话 5
言语错乱,定向障碍 4
说话能被理解但不适当 3
发声但不能被理解 2
不发声 1
计分:3 ~15分;≤ 8分属昏迷,≥ 9分不属昏迷;得分越低,昏迷越深,伤情越重。
根据GCS计分及昏迷时间长短,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GCS 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之内;
中型:GCS 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小时;
重型:GCS 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
特重型:GCS 3~5分。
(2)盖尔维斯顿定向遗忘试验(GOAT):满分100,75-100为正常,66-74为边缘;少于66为异常。一般认为达到75分才可认为脱离了PAT。
创伤后遗忘(PTA)是颅脑损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根据PTA 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分为以下四级:①PTA ﹤1小时为轻度;② PTA 1~24小时为中度;③PTA 1~7天为重度;④PTA ﹥7天为极重度。
3)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认识与知晓(理解)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认知障碍的评定主要涉及记忆、注意、思维及成套测验等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①Rancho Los Amigos(RLA)认知功能分级;
②认知障碍的成套测验:
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评估内容:定向、专注、语言(理解、复述和命名)、结构组织、记忆、计算、推理(类似性、判断)。。
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TCA):评定内容: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检查,共20项测验。
③记忆功能的评定:记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反应,对获得的信息的感知及思考(又称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三种。评估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 、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RBMT),主要对具体行为的记忆能力、临床记忆量表(20-90岁)
④注意的评定:注意:对事物的一种选择性反应。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