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CT的价值

合集下载

脑性瘫痪患儿105例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

脑性瘫痪患儿105例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
n u u b p o e e u e o t p r t e p i fe b mi a y tr o 8 f r i rf n r d c sp s o e i an at ra do n l h se - l a v
 ̄ o y J . a A as , 0 , ( )2 4 3 . t [] C n net 2 14 3 :3 - 7 m J h 0 8 2 [ ] i w , i i , a a a e a D s- sos o f ri o 5 M k a Ns n K M e w t 1 o r pne f u p - a K ha k N, . e e b r l
果 显示 , 两组 患 者 均取 得 满 意 的 镇痛 效 果 , B组 但 镇 痛期 间发生 恶心呕 吐 2例 、 睡 3例 , 嗜 A组未 见不 良反应发 生 , 明舒芬太 尼随着 剂量增加 , 良反应 说 不
[ ]D s i i Pwa , a o wk IE r sp e m ne - 2 y k wc W, a l K G s r si . a yp t nu oet ze z k io l o- o
摘要 : 目的
分析脑瘫患儿头颅 c T的影像学改变 , 探讨 c T对脑瘫患儿 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5例脑瘫患 0
儿采用 c T扫描 , 观察不 同临床分型、 不同合并症患儿 的 c T检查异 常情况。结果
15例 中, 0 头颅 c T异常表 现者 头
7 , 2例 异常率 6 .% ;T异常表现主要为脑积水 、 86 C 脑发育不 良、 脑萎缩 、 脑软化 、 脑穿通畸形 、 蛛网膜 下腔增宽等 ; 不
同类 型脑瘫其 C T异常率不 同; 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或癫痫脑瘫患儿的 c T异常率 明显高于无合并症患儿。结论 部C T检查对sJ 脑瘫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 ]L ,

CT和MR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CT和MR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CT和MR对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研究小儿脑性瘫痪(C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主要由脑部损伤或异常引起,导致姿势、肌肉控制和运动能力受损。

在临床上,CT和MR是用于诊断小儿脑性瘫痪的常见影像学检查手段。

对于这两种检查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CT和MR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CT和MR都是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们可以通过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或成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各种疾病。

在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中,CT和MR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和评估患儿的脑部结构和功能情况,以确定脑损伤的位置、程度和范围,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我们来看看CT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效果。

CT是一种X射线影像检查技术,它可以快速获取患者头部的骨骼结构和脑部软组织的影像信息。

通过CT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脑部发育异常、脑积水、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变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精准的诊断。

MR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CT,MR能够提供更为详细和清晰的脑部结构和功能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观察脑部的白质、灰质、脑脊髓液等组织,帮助医生发现更为微小的异常和病变,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MR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成本较高、扫描时间较长、对患儿的配合度要求较高等限制因素,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相比之下,CT成本较低、扫描速度快、适用性强,更容易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与评估。

鉴于CT和MR各自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我们认为,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或许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儿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也需增加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注意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从而实现更为全面和精准的诊断。

CT和MR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但其各自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已明确的50例脑瘫患儿进行x线及西门子牌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异常检出率。

结果 ct检查脑内有异常表现的38例,阳性率为76%,明显高于x线检测出的12%。

ct检测在各年龄段及各个分型中的检出率均比x线要高得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ct检测中年龄越小的,异常率就越高。

结论头颅ct的检查对于小儿脑瘫能帮助早期发现其脑内病变,且其检出率高,对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进行及时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头颅ct;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4-119-02为探讨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性瘫痪中发挥的作用,对在龙川县人民医院经头颅ct检查而临床确诊的5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早期诊断中的规律,为临床诊断提供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的50例患儿均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龙川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中就诊的脑瘫患儿,其中男31例,女19例;5例年龄为0~2个月,10例年龄为3~5个月,11例年龄为6~8个月,8例年龄为9~12个月,7例年龄为1~2岁,5例年龄为3~4岁,4例年龄为5~7岁。

所有的患儿均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的研讨会中制定的小儿脑瘫诊断标准。

(1)其中按诊断类型分类为:痉挛型20例,占40%;手足徐动型7例,占14%;低张力型11例,占22%;共济失型8例,占16%;混合型4例,占8%。

(2)按脑瘫的病因分类为,窒息12例,占24%;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占16%;早产9例,占18%;颅内出血6例,占12%;先兆流产3例,占6%;高胆红素血症4例,占8%;孕妇感染弓形虫及巨细胞病毒3例,占6%;孕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5例,占10%。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 摘 要】目的 探 讨 C T在&J L 脑 瘫早期诊 断中的价值 。方 法 选取 在该 院接受治疗 的 1 1 0例/ b J L 脑瘫患儿 的头部 C T进行分 析 。 结果 1 1 0例患儿 中 8 9例阳性异常率 7 2 . 7 3 %, 临床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 7 5 ( 6 8 . 1 8 %) 。其 中脑萎缩是最 常见的表现 5 8 ( 5 2 . 7 3 %) , 脑 室扩大 8例 ( 7 . 2 7 %) 、 蛛网膜下腔 出扩大 2例 ( 1 . 8 1 %) 、 脑积水 1 0例 ( 9 . 0 9 %) 、 脑穿通 畸形 3例( 2 . 7 2 %) 、 脑皮 质 发育不 良 2例( 1 . 8 1 %) , 混合 型 6 例( 5 . 4 5 %) 。各年龄组 中, 随年龄增加 , 异 常降低 。 结论 c 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 现病变 , 帮 助寻找病 因及定 位 , 改善预后 , 对&J L 脑瘫 的早期 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 关键 词1 C T; 小儿脑瘫 ; 早期诊 断 ; 分析
【 中图分类号】R 2 2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 0 1 ( C ) - 0 1 7 5 — 0 2
/ J , J L 脑瘫 通常是指在 出生前到 出生后 1 个月 内 由各种 原 因
பைடு நூலகம்
1 3 0 m A, 层厚 1 0 m m, 层距 1 0 m m, 扫描时 间为 0 . 5 s / 圈; 增强 扫 描用碘海醇 1 5 mL / k g经肘前静脉 团注 。 对于哭 闹、 不配合的患儿 于检查前用 1 0 %水合氯醛灌肠镇静 , 以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型的 C T异常率 : 痉挛 型 7 5 例( 6 8 . 1 8 %) , 异常 6 7 例( 8 8 . 0 o %) 手足

脑性瘫痪儿童脑CT与脑电图的对比研究

脑性瘫痪儿童脑CT与脑电图的对比研究

脑性瘫痪儿童脑CT与脑电图的对比研究曹建国;郭新志;卢红云【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1(032)002【摘要】目的对脑瘫患儿的脑CT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意义。

方法对54例脑瘫患儿同时期进行脑CT及脑电图检查。

结果脑CT异常率为59.3%,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皮质萎缩、脑软化;脑电图异常率为72.2%,多表现为低电压、慢波节律异常、睡眠纺锤波缺失及发作波。

二者符合率为46.3%,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脑CT和脑电图二者结合对脑瘫的诊断治疗可提供科学依据。

%Objective To analyse and compare the brain CT with the EEG of cerebral palsy(CP) children and further explore their clinical value. Methods Fifty-four CP children were assessed by-brain CT scan and EEG at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Abnormal rate of brain CT was 59.3 %, including expansion of ventricles of brain, atrophy of cortex, cerebromalacia; abnormal rate of EEG was 72.2 %, including low voltage, allorhythmia of slow wave, deletion of sleep-spindle wave and attack wave.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ways was 46.3 %,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ly differencebetween both.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liably scientific basis for diagnosing CP if combining brain CT with EEG.【总页数】3页(P177-179)【作者】曹建国;郭新志;卢红云【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3【相关文献】1.儿童脑电图与颅脑CT的关系 [J], 刘芳;刘大海2.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 [J], 王福民;马香稳;郑波;李文艳;潘丽3.儿童脑电图与颅脑CT的关系 [J], 刘芳; 刘大海4.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与脑CT分析 [J], 张颖5.74例儿童脑电图及颅脑CT分析 [J], 徐维;王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性瘫痪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性瘫痪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脑瘫的发育神经学异常
(1)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主要表现在粗大运动和 精细运动两方面。 1)运动发育不能按照正常规律,达到同一年龄 段儿童发育的水平。 2)可出现固定的运动模式 3)抗重力运动困难
3.脑瘫的发育神经学异常
4)分离运动困难 5)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 6)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持续存在等 (2)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 肌张力变化或不均衡,同时伴有肌力的改变
体,了解肌张力。对于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 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或两侧不对称。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主要表现为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性姿势,与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MRI异常率较高,早产儿仍以PVL为主,足月儿以双侧丘脑,壳核和苍白球改变为主。
B4)超分检离查运适动用手困于难囟,门未握闭的小住婴儿小。 腿摇摆其足,通过观察手和足的活动
3.脑瘫的发育神经学异常
2)仰卧位时可能出现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 (2)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变化或不均衡,同时伴有肌力的改变
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闹得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效果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 脑肿瘤 为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伴有脑肿瘤的特征性症状。
脑性瘫痪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闹 得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效果 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治疗 十分重要。早期发现异常,不等于过早和 急于诊断脑瘫。一般认为出生后6~9个月 做出诊断为早期诊断,最迟应在1岁左右 就要作出诊断。
(一)、脑瘫的诊断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临床表 现的类型、病史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必 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影像学、电生理学检 查,听觉、视觉、感知觉、认知等问题的 检查。

脑性瘫痪的头颅CT,MRI及SPECT改变与病因关系

脑性瘫痪的头颅CT,MRI及SPECT改变与病因关系

脑性瘫痪的头颅CT,MRI及SPECT改变与病因关系
翟琼香;李增清
【期刊名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1997(012)004
【摘要】对29例脑瘫患儿行头颅CT,MRI及SPECT检查,并进行分析,本组脑瘫病因主要是宫内及出生时窒息,早产低体重儿,核黄疸三大因素。

CT异常率79.3%,弥散性脑萎缩、脑软化灶等为主要的CT改变。

MRI异常26例,异常率89%,以弥漫性脑萎缩,脑软化灶、脑白发育不良等为主主要的MRI改变。

【总页数】2页(P234-235)
【作者】翟琼香;李增清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22.2
【相关文献】
1.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J], 张小安;赵鑫;王玉梅;曲金荣;
袁继武;毛艳蕊;陆林
2.110例脑性瘫痪儿童的CT改变及与病因的关系 [J], 梅其霞;邓安宁
3.智力,神经功能评定和头颅CT,SPECT,MEP诊断脑性瘫痪 [J], 丁里;朱之庄
4.头颅MRI,CT,EEG对癫痫病因诊断的对比研究(附50例临床分析) [J], 党静霞;
武成斌
5.脑性瘫痪患儿的头颅CT改变(附50例临床分析) [J], 贾素娥;李大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蒋艳【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8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小儿脑瘫患者应用CT诊断的价值.结果 138例患儿经CT检查,阳性率与x线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脑瘫分型异常检出率方面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CT诊断有利于早期发现脑内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帮助临床医师定位脑内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07【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小儿脑瘫;CT;诊断;应用价值【作者】蒋艳【作者单位】辽宁 110032 沈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小儿脑瘫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给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1]。

沈阳市儿童医院对近三年来收治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应用CT技术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均为沈阳市儿童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男83例,女55例,年龄13d~6岁,其中13d~6个月者58例,6个月~1岁者40例,1~3岁者27例,>3岁者13例。

结合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符合小儿脑瘫临床诊断标准[2],类型分类:痉挛型57例,低张力型34例,手足徐动型16例,共济失调型21例,混合型10例;病因:新生儿窒息35例,早产儿2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2例,高胆红素血症13例,颅内出血17例,先兆流产8例,妊娠期接触有毒害物质或环境14例,孕妇病毒感染4例。

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本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均接受CT诊断,所用仪器为Bright speed4层螺旋CT扫描机(美国GE公司)。

儿童康复科脑性瘫痪诊疗常规全面性发育迟缓诊疗常规智力发育障碍诊疗常规三甲资料修订版

儿童康复科脑性瘫痪诊疗常规全面性发育迟缓诊疗常规智力发育障碍诊疗常规三甲资料修订版

工作制度职责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目录:儿童康复科一诊疗常规脑性瘫痪诊疗常规全面性发育迟缓诊疗常规智力发育障碍诊疗常规【定义】脑性瘫痪(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C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临床特点】典型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①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②特续性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主要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矫正)反射及平衡(倾斜)反应延迟出现,痉挛型脑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④肌张力和肌力异常(牵张反射亢进、关节活动度异常等)⑤随年龄增长的继发性损伤【诊断】1脑性瘫痪诊断依据为四项必备条件及两项参考条件。

(1)四项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②运动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④肌张力及肌力异常诊断脑性瘫痪必须具备以上4项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两项参考条件:是非必备条件,有利于诊断及康复策略的选择。

1)有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依据:如前所述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至3岁前的各类病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2)可有头颅影像学佐证:包括头颅B超、CT、MR1等影像学检测结果异常。

2.辅助检查(1)直接相关检查:1)头颅影像学检查(MRI、CT和B超):是脑性瘫痪诊断的有力支持。

2)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是脑性瘫痪诊断较好的支持,但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2)合并症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特点和需要选择以下相关检查。

1)脑电图(EEG)2)肌电图3)脑干听、视觉诱发电位4)其他相关检查【康复治疗】原则:1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2 .综合性康复3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除了规范的康复训练、护理和管理外,还要培训家长和看护者开展家庭康复4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5 .早期开展教育康复6 .康复训练与游戏相结合7 .集中式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PT)8 .作业治疗9 .言语治疗10 药物及手术治疗5.其他疗法(1)传统医学康复疗法(2)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的应用(3)马术治疗(4)多感官刺激(5)游戏及文体治疗(6)音乐治疗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8)运动想象(MI)及镜像疗法/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的应用6 .心理康复与教育7 .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参考文献:《儿童康复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主编:李晓捷【定义】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是指婴幼儿运动、语言或认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标志性的发育指标/里程碑(如坐、站、走和语言等)没有达到相应年龄段应有的水平。

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0 1 3 年 2 月 第 3 卷 第 4 期
・ 影像与介入 ・
卢文彬 广东省龙川县人 民医院医学影像 科, 广东龙川 5 1 7 3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颅 c T在早期诊断A , J L 脑瘫 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 已明确 的 5 O例脑瘫患儿进行
r a t e i s .Con c l us i o n C T e x a mi n a t i o n i s c o n d u c i v e t o d e t e c t i n g t h e b r a i n l e s i o n s i n c h i l d r e n wi t h c e r e b r a l p a l s y , wi t h a h i g h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a n d t h e r e f o r e i t i s o f h i g h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i n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r o mp t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i l d r e n
a n d S i e me n s s p i r a l CT s c a n , o f wh i c h t h e a b n o r ma l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Re s ul t s C T e x a mi n a t i o n f o u n d 3 8 c a s e s o f b r a i n a b n o r ma l i t i e s ,w i t h a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7 6 %, wh i c h wa s mu c h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1 2 % o f X- r a y .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s o f C T e x a mi n a t i o n we r e mu c h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X- r a y i n e a c h a g e g r o u p a n d e a c h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 wi t h

婴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

婴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

婴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发表时间:2012-07-24T11:31:03.5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安心[导读] V 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于早期诊断ZK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围生期的高危因素等项检查可提高其特异性。

李安心(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 4342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235-02【摘要】目的对婴儿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

方法患儿常规进行围生期高危因素、Vojta反射、脑干诱发电位、智能、头颅CT或MRI检查。

结果 36例婴儿具有高危因素的16例(57%)、Vojta姿势反射异常28例(100%)、听觉诱发电位异常2例(2/6,33.3%)、头颅CT或MRI异常13例(46.4%)、智商低下3例(3/6,50%)。

结论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于早期诊断ZK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围生期的高危因素等项检查可提高其特异性。

【关键词】婴儿脑瘫早期诊断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即一般不发展)脑损伤导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在脑,累及四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终身残疾,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2010年元月至6月在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康复门诊经过综合方法诊断36例脑瘫患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20例,女8例;<3个月3例,3~6个月8例,7~9个月10例,10~12个月7例;36例患儿有窒息产伤史10例,早产8例,颅内出血6例,不明原因12例。

1.2 临床表现小儿脑瘫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对有早产、窒息、核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多胎、宫内窘迫、颅内出血等高危患儿,并出现以下症状者:1.2.1吃奶无力经常呛奶、吐奶、笑声微弱或尖叫、呼吸困难。

头颅影像学检查在脑瘫诊断中的价值

头颅影像学检查在脑瘫诊断中的价值

头颅影像学检查在脑瘫诊断中的价值1.脑瘫患儿头部CT扫描检查CT脑扫描又称颅脑CT,就是用x线围绕头部进行断层扫描,将颅内不同结构的x线吸收值通过检测器记录下来。

输入计算机处理后,转变成图像显示出来。

这样,颅骨、脑、脑室及病变组织就以黑、白、灰等深浅不同的灰阶和形态区分开来。

CT的图像质量好、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明确,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也随之增高。

曾有专家对137例瘫痪儿进行头颅CT检查,异常率为63.5%,磁共振(MRI)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对神经系统的肿瘤、外伤、感染及脑血管病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CP患儿提供客观的颅脑形态学改变证据,且MRI分辨率高于CT,对病灶显示有更好的价值,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肌体格检查、CT 及MRI等。

CT及MRI能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对探讨脑性瘫痪的病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所帮助,但不能或否定诊断。

2.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小儿脑瘫的应用广义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包括弥散、灌注、MRS及皮层激发。

这些检查方法成功应用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检查机处理,对患者早期诊断起着很大作用。

(1)小儿脑髓鞘化发育。

小儿脑髓鞘化发育是脑成熟的重要标志,其进程从出生5个月开始,持续到6岁,有规则、有序地进行,即从背侧到腹侧,从中央到外围,从尾部到头部。

但常规MRI观察髓鞘化进程无论是T1WI还是T2WI,都是通过髓鞘化进程中脑化学物质和谁含量的变化从信号上推测。

MRI上观察髓鞘化进程只能限于2岁左右,2岁以后髓鞘化的情况就不能分辨。

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查脑性瘫痪儿童锥体束的扩散特征,方法采用Functool2和DTI Studio软件处理原始图像,采用脑白质纤维束示踪法显示三维锥体束,分别在大脑脚、内囊及放射冠层面侧量患儿锥束示的平行于锥体束方向的扩散率、垂直于椎体束方向的平均扩散率、扩散系数,对患儿锥体束在大脑脑白质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作出客观评价。

小儿脑性瘫痪CT检查与临床对照论文

小儿脑性瘫痪CT检查与临床对照论文

小儿脑性瘫痪CT检查与临床对照【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症状与头颅ct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方法:对96例小儿脑瘫患者行颅脑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不同病因、分型及合并症的cp患儿其ct表现各有特点。

结论:头颅ct形态学检查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分型、合并症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ct/临床【中图分类号】r 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87- 02【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pediatric of cerebral palsy symptoms and clinical head 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relationship .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do head ct examin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results: find different causes, clas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cp ct shows the children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conclusion:head ct morphology inspection for children of cerebral palsy etiology, classification,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have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一组继发于胎内围才醭≡损伤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行为障碍症候样,可伴有感受、说话、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滞以及癫痫爆发等症状〔1〕。

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

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
合 20 0 4年 在全 国d J 脑瘫 研讨会 的脑 瘫诊 断标 准 ,L ( ) 诊 断分 类 为 : 挛 型 8 1按 痉 9例 (40 . 足徐 动 6. %) 手 型 6例 ( _ ) 低 张 力 型 2 43 , % 7例 (94 , 济 失 调 1 .%) 共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 9例 均 为 2 0 3 0 6年 1 0月 ~
【 键 词】头 颅 C ; 脑 瘫 ; d J 关 T ,L 【 分类 号 】R 4 . 中图 7 23
小 儿脑 性 瘫痪 ( 简称 脑 瘫 ) 能早 期 发 现 . 期 若 早 诊断( 尤其 在 6个月 内 )并 及 时正规 治疗 , 明显 提 . 可 高 治疗效果 , 免伤残 或减 轻伤 残程度 。 避 由于脑 瘫 的 早期 表现 缺乏特 异性 . 易误诊 或 漏诊 . 时需 要辅 助 有 检查 手 段 为探 讨 头颅 C T在 d J 脑 瘫早 期 诊断 中 ,L 的作 用 .现 对经 我 院临 床确 诊并 进 行 头颅 C T检 查 的 1 9例脑瘫 患儿 进行 了回顾 性分 析 3
( 稿 日期 2 0 —1 — 7) 收 08 0 2
头颅 C T在 小 儿脑 瘫 诊 断 中的 作 用
罗华 英
【 要 】目的 探 讨 头 颅 C 摘 T在 d J 脑 瘫 诊 断 中 的作 用 。 法 对 临床 诊 断 明 确 的 19例 脑 瘫 患 儿 采 用 西 'L 方 3
门 子 螺旋 C T扫 描 。 结果 颅 内有 异 常 征象 者 7 6例 。T阳性 率 5 .% ;T异 常 征 象 主 要 为 脑 积 水 、 发 育 不 C 47 C 脑
摸, 或病 变位置 在 阑尾 以及 回盲 部 时 . 结肠 镜 很难 达 到病 变所 在位 置 或 者取 出组 织 进 行病 理 学 检查 . 达

脑 性 瘫 痪

脑 性 瘫 痪

三、脑瘫病理变化
脑瘫病理变化可表现为脑弥漫性病变,大脑皮 质神经细胞性坏死、神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 增生、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室管膜 下出血、脑室内白质软化、脑白质丧失,脑软 化囊腔形成,脑积水,各种脑畸形。 人脑病变部位与功能障碍相关,大脑皮质及锥 体束受损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瘫痪;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在椎体外系基底核,共济失调型病主 要病变在小脑。
4、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肌肉的张力度。通 过触摸、被动屈伸、摆动、旋转肢体以了解 肌张力情况。脑瘫小儿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 肌张力表现有所不同,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 期大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增高, 少数表现肌张力增高。手足徐动型1岁以内往 往无肌张力增高,随年龄增长而肌张力增高。
脑性瘫痪
景谷县妇幼保健院 马琳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月内发育时期各种原因 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 中枢性障碍及姿势异常。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 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在脊髓灰质炎控制 以后,脑瘫成为引起 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是小儿 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近几 年统计脑瘫的发生率达20‰—30‰。男孩多于女孩, 男女之比为1.13:1—1.57:1。脑瘫属中枢性,其病因 发生在脑的生长发育期,脑损伤为非进行性的,临 床症状一般在婴儿时期即出现。
伸手、抓取、握住、放松、指点、 拍打、叩锤、挤压、托起等,以二 指摘、三指拿、四指 抓等 (1)电疗 (2)湿热疗法 (3) (3)水疗; 5、音语疗法; 6、手术治疗; 7、肉毒素局部疗法。 2012年2月16日
谢谢大家!
2、作业疗法:
①上肢和手动功能训练:上肢和手 动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 一。

TCD、EEG、BAEP、CT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TCD、EEG、BAEP、CT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c i r n,a d t er lt n h p wih ci ia d cn . e h d Usn t t tc o p o e s a d a a y e t e d t r m 0 c s s o a hl e d n h ea i s i t l c lme ii e M t o s o n i g s a i is t r c s n n l z h a a fo 4 a e fp — s
(3 李 树 春 主 编 .小 儿 脑 性 瘫 痪 [ .郑 州 : 南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5 M] 河
2 0 . ~ 8 0 0 7
C 3 林 庆 .全 国小 儿 脑 瘫 座 谈 会 纪 要 [] 2 J .中华 儿 科 杂 志 ,98 2 :6 1 8 , 7 12
C3 汪志 国, 3 邱洪斌 , 鲁向锋 , .小儿脑瘫病 因学的研究进 展[] 等 J .疾
【 要】 目 的 探 讨 彩 色经 颅 多普 勒 ( C ) 脑 电 图 ( E 、 干 听 觉诱 发 电位 ( AE ) C 摘 T D、 E G) 脑 B P 、 T在 小 儿 脑 性 瘫 痪 诊 断 中各 自的作
用 及 与 临 床 的 关 系。方 法 对 2 0  ̄2 0 年 采 用 T D、 E B P C 检 查 的 资料 数 据 完 整 的 4 01 06 C E G、 AE 、 T O例 小 儿 脑 性 瘫 痪 病 例 , 行 统 计 进
[ 3 Bh h n , a e h 4 us a V p n t N,key J il L. I a tofi p o e uria f mp c m r v d s vv lo
v r o b ih weg n a t n r c n e ulr t e d n p e a e c e y l w rt i hti f n s o e e ts c a r n s i r r l n e

脑性瘫痪的MRI诊断价值

脑性瘫痪的MRI诊断价值
c i e t e e r l a s h e b a c n r t d e t 02 g ei e o a c c n e .h p so as r p si h l n wi c r b a ly.t r i s a swe e su id wi . 3 T ma r d h p n h n t r s n n e s a n r e t e f l we e s a t c T y p y c
高护士 的工作态度 、文化知识、 修养 、仪表等整体素质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病人满意度从过去的 8%提高到现在的 9%,从 0 0
中改善 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收到了良好 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 []史瑞芬. 1 护理人 际学 []护士进修 杂志 , 0 2 1 (1 : 0 . J. 20 , 7 1) 84 []史瑞棼、曾莉. 2 护理人际学[ . J 护士进修杂志,02 1 ( ) 75 ] 20 , 7 1 : 2. o
患之 间形 成 良好 的 关 系 。
几个月来 ,我院开展 了 “ 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 ,“ 文明 用语 ” 微笑服 务”等 ,以及对上述几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从 、“
而避免 了护患冲突 的发生 ,改善 了护 患关系 ,另一方面,对提
223善于交谈 ,交谈前,根据对方 的特征 ,交谈 目的和 .- 情景,选择合适 的装束 ,有些情况下甚至要事先对言辞 , 表情 和动作作一番必要的设计 ,即印象整饰 。给对方一个 良好 的 印象 , 交谈过程 中, 护士应作 出恰当的反应 , 当谈及伤心处时,
C (= 8 ,et p rmi a C (= 4 ,hp tnc C (- ) n ie P (= 9 .eu sOfa a et,7 (2 P n 4 ) xr ya l l P n 2 ) y oo i P n 9 ,a d m x d C n 1 ) sl lpt ns 2 7 %) a d R t l i

脑性瘫痪的MRI诊治分析

脑性瘫痪的MRI诊治分析

脑性瘫痪的MRI诊治分析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脑性瘫痪(CP)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7例CP患者的MRI临床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7例中MRI显示颅内异常15例(88%),其中轻中度脑萎缩5例,包括弥漫型3例,局限性皮层萎缩2例,有2例脑萎缩病变与其他脑部病变并存;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3例,其中,1例合并弥漫性脑萎缩,1例合并白质髓鞘发育延迟;先天畸形3例,包括灰质异位1例、脑裂畸形1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

脑白质髓鞘发育延迟5例,其中2例合并脑萎缩,2例与其他的脑实质病灶并存,1例单独出现;脑软化灶2例,其中1例合并白质髓鞘发育延迟,1例合并轻度脑萎缩;基底节异常信号3例,其中1例合并脑萎缩;皮层梗死病灶2例,其中1例合并局限性皮层萎缩;2例患儿MRI未见明确异常。

结论:MRI高度的空间及组织分辨率,能了解脑组织精细的解剖结构,为寻找CP的病因,显示脑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CP的解剖模型提供足够依据。

标签:脑性瘫痪(CP);MRI;CT脑性瘫痪(cerebral pasly,CP)是指出生前至婴幼儿发育期间由各种原因引起大脑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和生活能力影响极大。

小儿脑性瘫痪(CP)是导致儿童残疾的常见疾病之一,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1]。

由于CP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时确诊时间较为困难,造成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

CT 和MRI均可为CP患儿提供客观的颅脑形态学改变证据,且MRⅠ分辨率高于CT,对病灶显示有更好的价值,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的CP患儿17例,非新生儿期的各种疾病所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或进行性瘫痪等病例除外。

其中,男10例,女7例,男女比例1∶0.7;年龄为3个月~12岁,其中,3~6个月3例,7个月~1岁7例,2~3岁4例,4~12岁3例。

小儿脑瘫的CT诊断价值研究

小儿脑瘫的CT诊断价值研究

小儿脑瘫的CT诊断价值研究
陆玉敏;韦光阳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8(015)007
【摘要】目的:探讨CT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小儿脑瘫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脑瘫患儿中52例头颅CT阳性,CT异常率59.8%,其中脑萎缩19例,先天疾患14例,脑积水12例,脑软化灶4例,颅内钙化2例.结论:CT 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帮助寻找病因及定位,还可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在脑瘫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832-834)
【作者】陆玉敏;韦光阳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望谟县人民医院,贵州望谟55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3
【相关文献】
1.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J], 于开明
2.经脾门静脉造影CT (CTSP)和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J],
3.128层CT增强三维重建结合CT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J], 曹文彬;丁娟
4.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融合显像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J], 王凌云
5.PET/CT融合图像在体部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与CT、SPECT或PET的比较研究 [J], 文明;彭志平;柏玮;李少林;彭云;陈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CT的价值(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30028)
【摘要】目的探讨ct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脑瘫科160例小儿脑瘫的头颅ct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 160例中有143例头颅ct检查阳性,ct异常率89.38%,其中脑萎缩是最常见的表现(49.38% )。

临床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75.63%)。

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ct异常率越高。

结论虽然ct不能作为诊断脑瘫的主要依据,但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还可以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在脑瘫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儿童;脑性瘫痪;计算机断层;诊断
the early diagnostic value of ct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zhao zhi qianghao lu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arly diagnostic value of ct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ct manifestations of 160 cases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143 cases of the 160 cases showed a recognisable abnormality, the abnormalrate of ct was about 98.38%,and the most common abnormality was cerebral atrophy. spastic type wa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type(75.63%).the
less of the age, the higher of the abnormal rate of
ct.conclusion:although ct isn’ t the main basis of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palsy, it’ s helpful for us to fi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to find the eliology and location. it also provided basis for us to judge the prognosis of cerebral palsy. so ct has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palsy.
【key words】children;cerebral palsy; ct; 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26-02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一组继发于胎内围产期脑损伤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障碍症候样,可伴有感觉、语言、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滞以及癫痫发作等症状[1]。

脑瘫是导致小儿运动功能伤残的主要病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虽然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是非进行性,但若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康复治疗,将会发生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并使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固定下来,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160例小儿脑瘫的头颅ct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160例均为我院脑瘫科临床诊断明确的脑瘫患儿,
其中男113例,女47例,全部符合1989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诊断标准[2]。

年龄~1岁86例,~3岁60例,3岁~14例。

1.2 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排ct扫描机以oml为基线进行头颅ct平扫,层厚6mm,层距6mm,窗宽80hu,窗位40hu,对不合作患儿扫描前半小时行10%水合氯醛1 rng / kg灌肠镇静,以保持头颅固定。

2结果
160例脑瘫病例中,143例头颅ct检查阳性,17例阴性,ct异常率89.38%。

头颅ct扫描结果。

160例脑瘫病例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ct异常率。

160例脑瘫头颅ct扫描结果:广泛性或局限性脑萎缩79例(49.38%)。

脑白质发育不良28例(17.81%)。

脑积水11
例(6.88%)。

颅内软化灶6例(3.75%)。

透明隔囊肿5例(3.13%)。

脑室扩大4例(2. 50%)。

脑穿通畸型3例(1.88%)。

混合型7例(4.38%)。

未见异常17例(10.63% )。

混合型系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共存。

160例脑瘫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ct异常率:痉挛型121例(75.63%),异常114例(94.21% )运动障碍型17例(10.63%),异常14例(82.35%)。

肌弛缓型10例(6.25%),异常8例(80%)。

共济失调型4例(2.5% },异常1例(25% )。

混合型8例(5%),异常6例(75%)。

不同发病年龄组的ct异常率:~1岁86例,异常80例(93.02%),~3岁60例,异常52例(86.67%),3岁以上14例,异常11例(78.57%)。

3 讨论
本组小儿脑性瘫痪颅脑ct检查异常率较高达89.38%,与文献报道44%~92%相符[3]。

小儿脑瘫是儿童严重残障,在我国并不少见,发病率约为1.8‰~6‰,发达国家平均为1.5‰~2‰[4]。

脑瘫是脑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前由于受到各种侵害、损害而造成非进行性脑损伤。

小儿脑组织在出生时未发育完善,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而脑损伤处于初期阶段。

异常姿势和运动尚未固定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多能逐渐获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轻症甚至可以基本治愈,所以脑性瘫痪并都是不治之症。

在小儿瘫痪的治疗中,早期诊断是关键。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据是:(1)神经功能不正常,特别是自主运动的功能障碍。

(2)出生后或幼婴儿时期发病。

(3)病情稳定,非进行性。

(4)基本上非遗传性。

故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能根据ct结果来肯定或否定诊断[5]。

小儿脑性瘫痪的头颅ct检查能确切了解脑损伤的性质、部位和程度,是脑瘫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有文献[6]认为小儿脑瘫的影像学检查中,mri的敏感性最高,异常率达93%,ct扫描异常率次之,为58%。

而国内报道[7]都在70%以上。

本组160例中,头颅ct扫描143例异常,ct异常率为89.38%。

在临床分型中以痉挛型最多见,占75.63%,其ct异常率也最高,达94.21%。

年龄组中,年
龄越小,ct异常率也越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说明可疑病例早期行头颅ct扫描,可以提供有关大脑形态学改变的资料,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以利于结合临床得到早期诊断。

脑萎缩是脑瘫最常见的ct表现,本组占49.38%。

此外头颅ct 还能较好地显示脑穿通畸形、透明隔囊肿、脑积水、脑室扩大、纵裂沟增宽等病变。

特别是当脑瘫的临床症状尚不明显时,对脑瘫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ct检查可以为判断本病的顶后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工作,如肌弛缓型瘫痪患儿ct正常者顶后较好,将来能达到正常发育标准;有脑室扩大者,将来可以出现痉挛或手足徐动混合型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病变仅局限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时,将来可以正常行走;脑室扩大且有萎缩及散在性低吸收区的病例预后不好,但脑室扩大在中度以下时,ct虽有异常,经治疗大多可有一定读书学习的能力。

本组ct阴性率10.63% ,ct结果与临床不一定相符,较小病灶可能被遗漏,特别是对后颅窝、小脑、脑干等部位显不不佳,故应注意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综合判断,以免误诊、漏诊。

mri具有分辨率高、高度组织对比、多体位扫描等优点,小儿脑瘫的头颅mri 检查异常率明显高头颅ct,如有条件者可以考虑做mri检查。

综上所述,ct对脑瘫的诊断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手段,在脑瘫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平,贺宝荣,杨萍,等.小儿临床ct诊断图谱.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69-70
[2]林庆.小儿脑瘫的定义和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2-164
[3]中大光.脑瘫的改变[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86,13(3):122
[4]胡莹媛.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89,11(2):72-74
[5]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23-632
[6] nilofer sahrine, jaideep k singh. value of routine neuroimag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f[j].pediatric research,1999,45(4):346
[7]梁秀珍,张桂娥,宋海乔.小儿脑瘫ct诊断11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5):301-302
[8]陈桦.儿童脑性瘫痪ct形态学改变与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8(6):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