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的拖延故事《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66ca5b6102de2bd960588b1.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1):《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行列间闲逛徘徊时发现,瞄到后便毫不犹豫地取出来。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拖延热衷者,而且越发有严重之势。
比如与朋友赴约,我往往会把时刻预算得刚刚好,不迟也不早;又比如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爱把作业拖到限期前一两天才开始做,像是此刻的读书笔记,我想着明天就务必打印,因此只好赶在周末的尾巴把这赶出来……于是,我决定要透过这本书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期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书的第一章就阐述了一个“拖延者怪圈”: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立刻开始,我不开始又怎样样呢?还有时刻,我这个人有毛病,做还是不做?不做,或者,背水一战。
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我完全感同身受,这无疑是我一学期来的心路历程。
开学初,我往往雄心壮志,想着这学期我务必时刻温故而知新,切勿期末临急抱佛脚,我得立刻开始。
渐渐地,学习往往会被一些莫须有的琐事耽搁,于是我开始想:我不开始又怎样样呢?于是,临近期末,我又安慰自己:还有时刻...............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
我想前两类原因的吧。
仔细想想,我喜爱把赴约的时刻调得刚刚好,是由于我以前提早到达,一个人站在街角等待,我实在是不喜爱等待,于是选取了这个方法,可我每次看到朋友比我早到在等待,我又感到惭愧;至于在学习上临急抱佛脚,是由于我感觉那样的效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同时我认为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孜孜不倦,去卩在高考中功亏一簣,而眼看平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如愿以偿考上重本。
我害怕就算平时温故而知新也抵但是别人临急抱佛脚的运气。
但是,我似乎忘了一本最基本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探究了自己拖延的原因,我似乎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正如书中提到的:慢慢来。
我深知改变这坏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完成,一切不能立竿见影,我会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给自己心理暗示,例如,在学习方面,我务必时刻提醒自己“笨鸟先飞”。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b0ad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2.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拖延的根源、影响以及克服方法,让我对自己的拖延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书中提到了拖延的心理机制。
作者指出,拖延的本质是对任务的恐惧和焦虑,导致我们不愿意面对任务,从而选择逃避。
这种逃避行为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通过深入了解拖延的心理机制,我意识到自己拖延的原因并开始寻找解决方法。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克服拖延的方法。
作者提到,要克服拖延,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然后分解任务,逐步完成。
此外,作者还建议我们要培养自律和自控能力,克服拖延的习惯。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拖延习惯,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最后,书中还讨论了拖延对生活的影响。
作者指出,长期拖延会导致我们错失机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拖延不仅是一种坏习惯,还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拖延习惯,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读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拖延习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一些克服拖延的方法。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让我有了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1ebd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d.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作者通过对拖延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拖延的根源和影响,同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拖延。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
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拖延习惯,也学到了一些对策来改变这种
不良习惯。
首先,书中对拖延的定义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拖延并不
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理状态。
作者指出,拖延的根源可能
来自于对任务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等心理因素。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拖延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而是一种
心理问题,需要从内心去解决。
其次,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拖延。
比如,作者提
到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分解任务、设定时间限制、寻求外部
支持等方法。
这些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要克服拖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而不是简单地靠意志力和毅力。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改变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拖延
是一种习惯,需要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彻底克服。
这让我深刻地认
识到,要想真正克服拖延,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消极的、拖延的思维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思维。
通过阅读《拖延心理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拖延的危害和根源,也学到了一些克服拖延的方法。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实践这些方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就一定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益,改变自己的拖延习惯,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拖延症心理学读后感5篇
![拖延症心理学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f058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f.png)
拖延症心理学读后感5篇拖延症心理学读后感篇1好长时间没上来写点啥,由于我把自己生活支配得忒充实了。
我始终感到自己到了一个人生的瓶颈期,在深知自己有许多事情要做的状况下,感到有心无力。
知道自己的问题之一是拖延,于是最终前些日子读了《拖延心理学》,找到了症结所在。
自我关心类的书我现在看了几本之后,把他们划分为三类,或者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说教式的,通过讲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长者给年轻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
这个方法在个别想不通的问题上,有时候可以个人豁然开朗的感觉,由于有些道理你可能从前是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这个类型的有个问题,它只在你从前不明道理的时候管用。
那么假如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状况下,问题有时候还是解决不了怎么办?这就叫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其次层是方法式的,你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应当朝哪个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标,却不知道怎么能达到,这类书就注意于教你实际操作的方法。
比如教你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放松精神……但有了目标,有了方法,你就肯定能达到目的吗?不肯定能!第三层是学术式的,它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分析。
你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么,又知道如何做,为什么不行动?这问题一点也不荒谬,它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问题出在内心和大脑。
帮你解决“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就是……”里那个不知道的为什么。
《拖延心理学》就是这个层次的书。
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把自己当成活体标本,科研项目来讨论!看了《精子战斗》之后,内容虽不能尽信,但是它的一个主旨是人类终究是一种动物。
要从生物的角度来观测讨论。
的确如此,不能由于人类把握了科学道理,就认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驾于科学是不行用理性分析的。
事实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学事实不管人类把握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用科学道理分析。
依据学习,我最终意识到我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都是有深远的源头的。
我拖延的行为方式,和一些惯性思维,形成于早年、多年的个人经受之中,汇聚于潜意识的神经通路之中。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170c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a.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佩瑞斯撰写的畅销书,该书深入探讨了拖延的原因、影响以及克服拖延的方法。
作为一名常常陷入拖延困境的人,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拖延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拖延。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
首先,书中对拖延的定义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以往的认知中,我认为拖延只是一种坏习惯,是自己懒惰、不负责任的表现。
然而,通过《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的阐述,我明白了拖延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而是深层心理的表现。
拖延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任务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甚至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这些心理因素导致了拖延行为的出现,而要真正克服拖延,需要从心理层面进行调整和改变。
其次,书中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拖延。
比如,作者建议我们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克服完美主义的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等等。
在我实践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确实有效。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可以让我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可以让我更容易地开始行动;克服完美主义的心态,可以让我更轻松地面对任务。
这些方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拖延的心理学著作,更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和心态调整的指南。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克服拖延,更能够在生活中更加自律和有条理。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实践书中所提到的方法,我一定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变得更加高效和自律。
总的来说,《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拖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拖延,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实践书中所提到的方法,我一定能够摆脱拖延的困扰,变得更加高效和自律。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8641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3.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尼尔·费奥罗编写的畅销书籍,它深入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会拖延以及如何克服拖延的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拖延这一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拖延的方法。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了拖延的原因。
作者认为,拖延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行为,它源于对任务的焦虑和恐惧。
人们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或者担心任务会带来不愉快的结果,于是就选择拖延。
这种行为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和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我深有感触地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些困难的任务时,也会出现拖延的倾向。
有时候,我会感到任务太过复杂或者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就选择拖延,希望能够逃避这些困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摆脱困难,反而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焦虑。
这让我意识到,拖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其次,书中提到了克服拖延的方法。
作者认为,要克服拖延,首先需要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并且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任务分解成小块,逐步完成。
此外,要克服对任务的焦虑和恐惧,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来增强自信。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读完这些方法后,我深有感触地发现,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我克服拖延。
尤其是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任务分解成小块,这种方法能够让我更加有条理地完成任务,减轻压力和焦虑。
同时,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我也能够增强自信,更加坚定地去完成任务。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我在阅读这本书时的感悟。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拖延是一种不良习惯,它会让我们错失很多机会,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甚至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拖延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它。
同时,我也意识到,克服拖延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二篇)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7160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6.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症,大抵说的是,一件事情明明时间充足,但总要拖到最期限为止才做,正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
这本书不多250页左右,一个小时足以看完,但其带来的感触以及对心理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事件——直到我能戒除拖延症为止。
文中提到的一点很有意思,拖延症,很多时候正是完美主义者最容易犯。
完美主义者分两种,一种是苛求完美,最后可以完美完成的天才——这种人是论外,正常来说,不会很多,于是,剩下的完美主义者,就成了拖延症的最大患者群。
一件事情应该做,并且应该完美地做到,但偏偏没有完美做到的方式,在找到完美做到的方式之前,决定先啥都不做——很多时候的拖延症,都有经过上面的经历。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没有去做,就先认为自己条件下做不好,但没有去做,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很简单,完美主义者们,都有一个大法宝——自知之明,总是认为自己对自己又足够的认知,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到,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任何事情都被二分,基本上不存在中间选项——努力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然后是下一个问题,完美主义者自认完美,于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要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会拒绝——很简单,交给我,完美地给你做出来。
于是下一个矛盾产生,别人地事情,一般很少在自己地熟悉范围里面,于是结合前一点,完美主义者手里面,就积攒了大量做不到——但绝对要完美地做出来地事情。
于是拖延症就产生了。
以上讨论仅限于“有自知之明地完美主义者”,懒鬼论外不做讨论。
然后是另一种拖延症,也更普通大众化——有没有一件很普通很容易干地事情,属于10分钟内能解决地问题,被完美地拖到事情不得不解决地最后5分钟地经历?或者干脆被拖延过头。
很多时候,对于伸手就可以做到地事情,人们不会太过在意,很简单,马上,现在,稍等这种回答地背后,是别人反复地催促——但就是不做,总是认为有时间马上做好的事情,却总是不去做,这就是拖延症。
原因在于,很多人做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则,这一类事情会被归于第四象限,因为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于是不紧急,因为很快就可以做完,即使在deadline前也可以很快弄完,所以不重要,但是,现实中,可能deadline的时候,做事情的条件正好不具备,或者时间被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占用,导致事情没有完成。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8篇)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8c69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6.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8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8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1生活中,不管是学生还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的现象。
如学生的迟到,不及时上交作业。
作为教师的我也是习惯把工作留到最后才做。
因此最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读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学》。
发现其中所讲的许多道理,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上。
学生最常见的就是迟交或者不交作业。
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的在这种行为。
读了这本书后,让学生首先找出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
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后,学生便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通过笔记、日记、随想等等。
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见证自己的改变,又或是从这些内容中更深刻地探讨自己。
做好计划,分步骤一点一点解决解决这些问题。
有几个学生很明显的进步。
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要合理安排时间,管理自我!《拖延心理学》读后感2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如何加快我的节奏,节约我的时间。
我的理解是: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不要异想天开,要从小事做起。
不要过于理想化,而要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
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
每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积成大目标。
现实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
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投入其中?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下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
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你只要通过一次一次的15分钟才能做完一件事情。
因此,你在15分钟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当有意义的。
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困难是,不要放弃。
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e0d0c6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2.png)
拖延,感受一下 □ 拖延的心理原因
拖延的心理原因
恐惧失败
拖延的心理: 恐惧失败
“ 如果我付出所有努力,结果还是不够好 我无法承受此结局。 自我价值=能力=表现 拖 自我价值=能力≠表现 延
我的潜力很出色,如果再多给我一星期 我会做得好多了
拖延的心理: 恐惧失败
恐惧失败: 追求完美
担心被别人或自我评判,害怕自己不足被发现 害怕付出最大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 恐惧自己幻想出来的灾难性后果
用拖延代替选择
延
临时抱佛脚得了A,好友们费工夫才得B 成功会伤害别人,我得考虑他们的感受
拖延的心理: 恐惧成功
恐惧成功: 引起内疚
成功需付出 : 聚光灯下的压力 变成工作狂——开始了就停不下来
成功有危险 : 我不能伤害别人 我会受到伤害,自己无力反击
成功是禁区 : 我不配成功——“幸存者歉疚” 我命中注定不能成功
你是哪种拖延Style?
白板 不清不楚 没有目标
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拖延帮助自己把这个事实掩盖起来 为最后期限而忧心忡忡,充满焦虑 以此弥补茫然的内心空白
拖
延是 什么
能吃么?
□ 判断拖延 □ 拖延怪圈
判断拖延
拖延是什么?
推迟那些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避免的事
稍后处理还是拖延问题?
拖延会让你感到烦恼和痛苦
妻子催了你20次,让你把衣柜收拾好 虽然你答应会弄,但从来不上手去做
拖延的心理:争控制权
争夺控制权
打破规则的欲望 弱势者的权利,报复的滋味 Deadline的危险快感
个人独立宣言
秘密战斗:我合群,只是拖延而已 世界不可预知
防卫哲学: 他强我弱 合作=投降
拖延的心理: 争控制权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0篇)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a6cb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1.png)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0篇)《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1 里面有些内容被称为拖延,有些牵强。
人是一个拥有复杂情绪的动物,所谓的拖延可以被认为是没有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没有更好的对将要做的事情做出规划。
拖延症并不存在所谓的克服与不克服之说。
当一个人无法承担因为延误所要做的事情到来的后果时,他自然的会将时间还有要做的事情做出一定的分配和规划。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部分的问题。
时间如何分配可谓之合理?如何将事情进行轻重缓急的分类?2 有些人会将拖延认为是懒。
这是不对的,拖延和懒惰可以有某些部分的相关,但是却不能将它们画上一个等号。
以前,在人类社会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类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人们还只是辛勤劳作,只是为了生存。
而,今天科学技术高速的发展,人类变得更加文明进步,生存已经不是大部分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人们开始考虑怎么活的更好,更有层次,因此便有了那若有若无的理想。
人们开始奋斗,开始越来越努力,开始过得比以往所有的时代更美好。
可是,一切都变了。
懒惰开始披着理想的糖衣,行为被周围的言语驱使,木偶被一根根的丝线操纵。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2人生,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一场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向往成功的道路都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也许,当你在迷茫着的时候,拖延着的时候,你已经抛弃了一段你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一段仅有一次的机会。
我们的生命,虽然渺小,但却应该活得有激情,有意义。
我之前一直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为不易改掉的习惯懊恼,有些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二沾沾自喜,觉得这似乎都是生活常态。
但遇见《拖延心理学》之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认清现实和自己,接受自己。
表面上看,拖延是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对所处理的事情责任感不强二逃避的方式。
事实上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仅仅涉及个人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等问题。
即使我们意识到拖延的存在,已经耽搁了事情,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4a89d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d.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拖延的心理原因、影响以及克服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拖延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首先,书中对拖延的定义和心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指出,拖延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模式,它表现为对任务或责任的推迟或延迟。
而造成拖延的心理原因则包括对任务的恐惧、对成功或失败的恐惧、对任务的无趣等。
这些心理原因使得人们在面对任务时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选择逃避或推迟完成任务。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拖延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不良影响。
拖延不仅会导致任务完成的时间延迟,还会增加任务完成时的压力和焦虑。
同时,拖延还会影响个人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甚至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都使得拖延成为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然而,书中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拖延问题的描述,它还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比如,作者建议我们要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拖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拖延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在面对一些重要的任务时产生拖延的倾向,这不仅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等。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一定能够克服拖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读完《拖延心理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了拖延的心理原因和影响,也教会了我许多克服拖延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巧会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也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努力克服自己的拖延习惯。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不懈,我一定能够战胜拖延,提高工作效率,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76a92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篇1拖延心理学:解密为什么我们总是拖到最后======================一、简介----拖延心理学是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拖延任务,以及如何克服这一现象的重要指南。
作者通过对拖延心理学的深入研究,结合个人经验和案例,详细解释了拖延的根源,并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对于那些被拖延困扰,希望提高效率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二、深入分析------1.拖延的成因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害怕失败,缺乏动机,对任务的厌倦,以及对生活的过度规划。
这些原因往往交织在一起,使问题更加复杂。
作者认为,理解这些原因并逐一解决,是克服拖延的关键。
2.实用解决方案为了帮助读者克服拖延,作者提出了许多实用的策略。
包括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使用时间管理工具,以及建立良好的自我激励系统。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心理建设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3.案例研究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展示了拖延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形式。
这些案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理论,同时也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三、个人观点------我非常认同这本书的观点。
我认为拖延是现代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和策略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它。
我特别喜欢作者提出的“逐步克服”的方法,即通过逐步减少拖延的时间,最终完全克服它。
四、结论-----拖延心理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还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负担的人。
记住,克服拖延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篇2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之后,我对拖延症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有许多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理解并克服拖延问题。
本书的作者之一,B.J.福格,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拖延症的受害者。
他通过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拖延的心理学原理。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3篇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722a4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a.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拖延心理学读后感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拖延心理学读后感3篇拖延心理学这本书读后感手写,供大家赏析。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7篇)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142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8.png)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7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在阅读《终结拖延症》之前,我看过《拖延心理学》,可能由于自己偏向于感性,我感觉《终结拖延症》一书偏于理性规则,阅读时间比我预计的要长。
最能减少拖延负罪感的,莫过于发现:拖延的不是我一个。
所以在看完《拖延心理学》之后,我的拖延焦虑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或许以前被这种拖延负罪压迫的太厉害了,以至过度放松走向了反面??我几乎心安理得于自己的拖延。
在这种情况下,偏重理性的《终结拖延症》对我很好的进行了一次纠偏。
我非常赞同这本书对拖延的定义: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是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它时间做。
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拖延会有一个逐渐加重和蔓延的过程。
习惯具有固化的特点,所以针对拖延,保持觉察很重要,但从我自己的经验,过于敏感的觉察,会引起内心的抵制。
所以这种觉察,要注意方式方法。
反复自省感到自己在拖延是很折磨人的,不如采用简单的步骤使自己脱离这个环境。
我以前回家总是躺到沙发上看报纸,结果就是经常一份报纸看了两三个小时,晚上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这中间也会时时想到“起来吧起来吧。
”但最后还是惰性占了上风。
但如果回家后就坐到桌边看报,那么基本半个小时就能搞定,也就有时间去干其它事情。
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也获益最多。
由于阅读的兴趣,我有意无意间赞同“人生贵适意耳”的生活态度,所以对于不舒服的'状态,第一反应就是要避开,对于不能容易解决的问题,就想放弃。
骑手与马的比喻非常适合我??由于骑手缺席,我就象那匹只能依据本能行事的马。
我对各种东西的学习,依赖自己理解力不错,入门都比较容易,但到达某个平台阶段,要下一点死功夫时,我就会停步不前,以至于我良好的开端从来都是失败的前奏曲。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52cf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5.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1这个暑假,利用零碎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学》。
作者是简。
博克和莱诺拉。
袁读完以后,发现其中所讲的许多道理,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上。
首先,拖延是很多人都面对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在拖延。
最常见的就是迟交或者不交作业。
而老师们,日复一日的面对着学生的在这种行为。
读完了这本《拖延心理学》以后以后,发现拖延其实是许多人都在面临的问题。
而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改变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拖延问题越来越常见。
拖延的成因也有许多,比如完美主义倾向;比如对时间的感觉不切合实际,对任务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量过于乐观,缺乏充足的估计;比如对做事的步骤缺乏详细的了解和预期,不能很好的启动任务;比如对完成任务的悲观;比如企图一下子彻底完成任务,而不知道分步骤一点一点解决。
读完了《拖延心理学》和《少的力量》这两本书以后,我决定做一个实验,检验书上的观点。
试验的课题就是《高位刹车灯安装DIY》。
我曾经买了一个高位刹车灯,可是放在那里几个月也没有安到车上去。
一直想安,可是一直没有动手,就这样耗着。
下决心要把刹车灯安上。
可是实际启动任务以后,书上所描述的问题果不其然出现了。
实验过程如下:从早上10点开始。
原本估计安个灯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实际上弄了一天。
首先这个灯没有说明书,也就没有接线定义。
于是为了避免走弯路,先花时间在网上查找类似的20LED高位刹车灯的信息和别人安装的经验,结果大概花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查到有价值的信息。
没有办法,自己用12V电源做试验,摸索接线的定义,加上中间家里一些杂事打扰,花了一个小时,把接线定义找出来了。
这样,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时间从上午10点走到了中午12点。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bd3f4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9.png)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标题:《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在我读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让我明白,拖延并非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与我们的心理状态、情绪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首先,我了解到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我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或者期待完美而选择拖延,这样可以避免面对可能的负面结果。
然而,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焦虑和压力中。
其次,我也意识到拖延是我们的思维习惯的结果。
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乐观偏见”。
这种偏见让我们总是把事情推迟到最后一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最后,我认识到解决拖延问题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我们需要接受自己并不完美,学会面对失败,同时也要更加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
此外,我们还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总的来说,《拖延心理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它不仅揭示了拖延的心理机制,也提供了解决拖延问题的有效策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拖延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难题,只要我们有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2024年《拖延心理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悟
![2024年《拖延心理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a4982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0.png)
2024年《拖延心理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悟读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意识到拖延的危害和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观点和我自身的感悟,总结出一些个人认为是解决拖延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拖延行为是一种情感管理问题,并且指出了拖延的原因和根源。
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任务过于庞大、缺乏自律、追求完美和享受即时满足等。
我从中得出的启示是,要解决拖延问题,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情感动机和原因。
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找出引发拖延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拖延问题。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比如,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庞大的任务拆分成小的可行动作;设立明确的时间限制,避免无限期地推迟任务的完成;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和任务列表,提高自己的效率;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方式,通过创造性的方法补充动力;寻求社交支持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等等。
我觉得这些策略都很实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逐步改变拖延的习惯。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以前我总是习惯把任务一股脑地往后面拖,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积压成山,导致我身心疲惫,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定摒弃这种拖延行为,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的可行动作。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进度,保持动力和积极性,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除了具体的策略和技巧外,书中还强调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在处理拖延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情绪状态,及时察觉到拖延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克服拖延。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培养习惯、增强意志力和调整心理状态,来有效应对拖延行为。
这些观点对我来说是一种启示,让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并且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我会拖延?
6.个体独立性问题
• 自我价值感= 能力=表现
(具有独立性,反对受控制)(通过拖延,“我”说了算)
• 我用拖延来保护自己独立的个体感
为什么我会拖延?
7.生理因素
• 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 我今天做的事情,无论好坏都会影响到大脑明天的结构和功能。
• 任务联接情绪:
• 我抗拒的是任务引起情绪感受,而不是任务本身。
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可我却未曾重视 这个问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其实拖延现象 只是冰山一角,在平静的生活海面下有着庞大 的冰山群,它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 出现在前方,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在这份读 书笔记里,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珍爱生命 远离拖延!
《拖延心理学》
修改前
修改后
• 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一个大脑的状态会影响另外一个大脑的状态,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为什么我会拖延?
8.心理时间
•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不同:
• 我以为要下课了,原来才上课二十分钟。
• 时间迷失:
• 我觉得我可以掌控时间、掌控他人、掌控现实。
03 我想改变拖延!
我想改变拖延!
1.接受自己
现在的我越不完美, 我的进步空间就越大。
为什么我会拖延?
2.其实我是完美主义者:
• 平庸招致轻蔑。 • 一切都靠自己。 • 我无法忍受失去,所以我不竞争。
为什么我会拖延?
3.恐惧成功
• 成功是危险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成功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权
—李娜夺冠,媒体聚焦。
为什么我会拖延?
4.恐惧亲疏关系
• 恐惧疏远
• 高处不胜寒,我不想做第一名,我会失去朋友。 • S.O.S江湖救急,你帮我做一下好吗?
• 恐惧亲近
• 我讨厌别人得寸进尺,拖延可保护我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占。 • 我不想重蹈覆辙,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 我宁愿不曾拥有你,也不愿意承受失去。
为什么我会拖延?
5.家庭影响
• 控制倾向—你应该听我的 • 怀疑倾向—你怎么可能成功 • 疏远倾向—走开,不要打扰我 • 施压倾向—只有第一名才有价值 • 依附倾向—你不能独立思考,不能离开我们
希冀
开端
百米 冲刺
最终 抉择
逃避 行为
自欺 欺人
解读我的拖延症
4.我认为:
• 一定有个最佳方案,我要找到它。 •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 值得去做。
02 为什么我会拖延?
为什么我会拖延?
1.恐惧失败
拖
•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延
• 我担心自己的不足被发现 • 我恐惧努力后会失败
我想改变拖延!
2.自我对话
学会为自己辩护, 不断给自己输入正能量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分解成为具体 步骤。 • 莫等吉时,踏出第一步。 • 自由书写想法和感受,记录下自己的进步。 • 将你的机会最大化。
我想改变拖延!
3.技巧汇编
• 保护自己的时间,拒绝浪费时间的事情!
• 评估自己在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观察
自己的感受。 • 定期奖赏自己的进步。
我想改变拖延!
4.锦囊妙计
•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提升做事效率。 • 使用“非计划”日程表,明确可利用的时间。 • 要事为先,把首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 找出自己的最佳时间,在最佳状态处理最合适任务。
一个拖延症患者的自白 :
读书笔记
说出我的拖延故事
内容来自:《拖延心理学》
原作者:[美]简.博克/莱诺拉.袁
01 解读我的拖延症
解读我的拖延症
1.拖延定义:“推迟到明天再做”。 2.拖延的特征
• 常由于拖延而失去原本可把握住的机会 • 常为拖延而感到焦虑痛苦 • 常难以自我约束
解读我的拖延症
3.拖延怪圈 立志
满怀
完成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