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Analyzing Patterns
分析模式工具集 • 确定研究区域内的要素聚类、离散或随机分布的
程度
• 全局计算定量分析要素的地理模式 • 用于:
• 更好地了解要素的分布
• 研究区域内要素的聚类或离散程度
• 对比不同要素的分布 • 对比不同时相的要素分布的变化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 对异常点敏感
入入室室盗盗窃窃案案与与汽汽车车盗盗窃窃案案的的分分布布对对比比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方向性分布(标准差椭圆)工具
• 提炼要素离散的空间趋势 • 用于:
– 对比不同类别要素的分布 – 对比不同时相的同类要素的分布变化 – 显示出要素离散的方向性趋势
平均最近邻工具
• 计算每一个要素到其 最近邻要素的平均距 离
• 基于面积
• 分析结果:
最近邻比值 (观测值/期望值)
Ratio = 1 Ratio < 1 Ratio > 1
分布模式
随机 聚类 离散
Shipwrecks
The Florida Key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
发掘地图背后的秘密
——探析ArcGIS空间统计工具
讲座人:王珏 wangjue@
内容提要
• 什么是空间统计学 • 为什么要用空间统计 • 空间统计学基础 • 空间统计工具简介
什么是空间统计学
年收入大于20万的家庭占总数的百分比?
传统的统计学
年收入大于20万的家庭分布在哪些地方?
• 用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地统计方法
• 变异函数
基台值:反映最大变异情 况,越高表明空间异质性越 高; 变程:空间相关性的作用 范围,超出变程则空间相关 性不存在; 块金值:反映随机变化, 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部分。
60.37 55.
地统计方法
表4 预测点(1,4)的g向量计算结果
(1,5) (3,4) (1,3) (4,5) (5,1)
距离 1 2 1
3.162 5
g向量 13.5 27 13.5 42.69 67.5
1
(1.5) (3,4) (1,3) (4,5) (5,1) (1,4)
• 直方图 • Normal QQ Plot • 趋势分析 • Voronoi Map • 半变异/协方差云图 • General QQ Plot • 正交协方差云图
直方图
• 将数据分为若干区 间,统计每个区间 内的要素个数
• 给出一组统计量 • 检验数据是否符合
正态分布以及发现 离群值
Normal QQ Plot
感谢聆听! 请关注培训中心更多精彩讲座
表1 半变异值计算结果
半变异值 12.5 12.5 0 112.5 0 12.5 112.5 12.5 50 112.5
距离计算 Sqrt[(1-3)2+(5-4)2] Sqrt[(1-1)2+(5-3)2] Sqrt[(1-4)2+(5-5)2] Sqrt[(1-5)2+(5-1)2] Sqrt[(3-1)2+(4-3)2] Sqrt[(3-4)2+(4-5)2] Sqrt[(3-5)2+(4-1)2] Sqrt[(1-4)2+(3-5)2] Sqrt[(1-5)2+(3-1)2] Sqrt[(4-5)2+(5-1)2]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背景介绍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空间统计分析概述 (5)1. 空间统计分析定义 (6)2. 空间统计分析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7)三、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9)1. 数据来源 (10)2. 数据收集方法 (10)3. 数据预处理流程 (12)四、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13)1. 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 (14)2. 可视化工具与平台选择 (15)3. 可视化分析结果解读 (17)五、空间数据的探索性统计分析 (18)1. 空间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19)2. 空间数据的探索性方法 (20)3. 探索性结果分析与解释 (21)六、空间数据的定量统计分析 (2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24)2. 空间回归分析 (25)3. 空间插值分析 (26)4. 其他空间统计模型与方法 (27)七、空间统计分析的应用案例 (28)1.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案例 (29)2.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案例 (31)3. 经济学领域应用案例 (31)4. 社会学领域应用案例 (33)八、空间统计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34)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35)2. 数据质量与可靠性问题探讨 (37)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38)九、结论与建议 (39)1. 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40)2. 政策建议与实施建议 (41)3. 研究不足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42)一、内容综述空间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领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上。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空间数据不断生成,空间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结合了统计学与地理学,研究如何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带有空间属性的数据,揭示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关联关系以及空间演变趋势。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解读
霍乱病死者居住分布图(John Snow, 1854)
一.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基本原理与方法
应用实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ESDA是指利用统计学原理和图形图表相结合对空 间信息的性质进行分析、鉴别,用以引导确定性模 型的结构和解法。 ESDA与EDA区别在于它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特性, 在方法上它将数据分解为一般趋势和叠加于其上的 局部变化两部分。然后用一定的数学函数去拟合由 样本点产生的经验变率函数,进行诸如克立格内插 等空间操作。
/wiki/Waldo_R._Tobler
FLG的一般性: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经济
空间自相关是普遍存在的,否则地理分 析便没有多大意义。 经典统计:独立
空间自相关的存在,使得经典统计学所要求的样 本独立性假设不满足。
如果地理学从根本上值得研究,必然是 因为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化不是随机 的。 经典统计:随机
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
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 似程度。
Geary 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 相关关系。
Patrick A.P.Moran (1917-1988)
如果是位置(区域)的观测值,则该变量的全局Moran指 数I,用如下公式计算
I n wij xi x x j x
1. 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通常定义一个二元对称空间权重矩阵W,来表达n个 位置的空间区域的邻近关系,其形式如下
w11 w W 21 wn1 w12 w22 wn 2 w1n w2 n wnn
式中:Wij表示区域i与j的临近关系,它可以根据邻接标准 或距离标准来度量。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的原理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的原理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地理空间数据模式、关联性和变异性的统计方法。
它的原理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特殊性,考虑了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的原理如下:
1. 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性是指地理空间数据中相邻地区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地理空间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测量地理空间数据的自相关性。
2. 空间依赖性:空间依赖性是指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位置对于数据观测值的影响。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通过使用空间权重矩阵,考虑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依赖性。
空间权重矩阵描述了地理空间数据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用于计算空间依赖性的指标。
3. 空间模式: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旨在发现地理空间数据中的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是指数据分布中的规律、趋势或聚集特征。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可以检测并描述地理空间数据中的空间模式。
4. 统计指标: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使用一系列统计指标来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特征。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Moran's I指数、Geary's C指数和Getis-Ord
G指数等。
这些指标测量了空间自相关性、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聚集程度等属性,有助于揭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模式。
通过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地理空间数据中的空间模式和关联性,为进一步的地理空间分析提供基础。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研究生课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杜世宏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提纲一、地统计基础二、探索性数据分析•地统计(Geostatistics)又称地质统计,是在法国著名统计学家Matheron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统计学分支。
它是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一门科学。
凡是与空间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或空间格局与变异有关的研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或模拟这些数据的离散性、波动性时,皆可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大量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属性值的频率分布或均值、方差关系及其相应规则的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
但地统计学区别于经典统计学的最大特点是:地统计学既考虑到样本值的大小,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缺陷。
•地统计分析理论基础包括前提假设、区域化变量、变异分析和空间估值。
• 1. 前提假设–⑴随机过程。
与经典统计学相同的是,地统计学也是在大量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样本间的规律,探索其分布规律,并进行预测。
地统计学认为研究区域中的所有样本值都是随机过程的结果,即所有样本值都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的。
因此地统计学就是要揭示这种内在规律,并进行预测。
–⑵正态分布。
在统计学分析中,假设大量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地统计学也不例外。
在获得数据后首先应对数据进行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应对数据进行变换,转为符合正态分布的形式,并尽量选取可逆的变换形式。
• 1. 前提假设–(3)平稳性。
对于统计学而言,重复的观点是其理论基础。
统计学认为,从大量重复的观察中可以进行预测和估计,并可以了解估计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大部分的空间数据而言,平稳性的假设是合理的。
其中包括两种平稳性:•一是均值平稳,即假设均值是不变的并且与位置无关;•另一类是与协方差函数有关的二阶平稳和与半变异函数有关的内蕴平稳。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第5讲 空间统计分析
授课人:王 杰 Email: wangjie09@
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本讲内容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地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
✓ 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spatial data)的统 计分析,是现代计量地理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 和领域。
✓ Geary 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 相关关系。
Patrick A.P.Moran (1917-1988)
如果是位置(区域)的观测值,则该变量的全局Moran指
数I,用如下公式计算
n n
n
wij xi x x j x
I i1 j1
nn
n
wij xi x 2
i1 j1
i 1
❖ 1854年8月到9月英国伦敦霍乱 流行时,当局始终找不到发病的 原因,后来医生约翰·斯诺 (John Snow) 参与调查。
❖ 他在绘有霍乱流行地区所有道路、 房屋、饮用水机井等内容的1: 6500比例尺地图上,标出了每 个霍乱病死者的居住位置,得到 了霍乱病死者居住分布图。
霍乱病死者居住分布图(John Snow, 1854)
第4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 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 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2. 应用实例
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的空间关联分析。根据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邻接关系,采用二进制邻接权重矩阵, 选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8—2002年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依照公式计算全局Moran指数I,计算其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Z (I),结果如下表所示。
空 间 联 系 的 局 部 指 标 (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缩写为LISA)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简称ESDA)和地统计分析(Geostatistical Analysis)是两种常用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它们的目标都是通过统计方法来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但在方法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来探索和描述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
它主要关注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相邻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等空间关联性质。
ESDA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分析步骤,如制作空间点图、计算空间变量的描述统计指标、绘制空间变量的直方图和箱线图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制作空间点图来可视化空间分布特征,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其次,地统计分析是一种基于统计和概率方法来模拟和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它主要关注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空间趋势以及随机性等方面。
地统计分析通常基于经验半变异函数,通过计算样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来揭示空间变异性的模式。
在地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模型是半变异函数模型,通过拟合半变异函数来估计空间自相关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地统计分析还可用于插值、空间预测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
ESDA和地统计分析在应用上有一些区别。
ESDA更适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通过可视化和描述统计的方法来了解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为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奠定基础。
而地统计分析则更适合于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异性,通过拟合空间模型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趋势和变异程度。
地统计分析较为复杂,需要有一定的空间统计知识和数据处理技巧。
总之,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是两种常用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它们通过统计方法来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ESDA 注重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描述统计,而地统计分析则注重空间变异性的建模和推断。
两种方法在应用上有所区别,但在实际分析中常常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使用,以提高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大数据探索性分析》教学课件—第4章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
• 常用的刷技术有两种,基于角度的刷技术以及基于 结构的刷技术。
刷技术
• 基于角度的刷技术是根据相邻的两坐标轴间线段的 斜率范围来确定需要刷的数据。在两条线段夹角范 围内的数据将被突显,而没有涉及到的数据将不明 显,便于用户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 折线的抽象基于边缘数据的汇总,在普通平行坐标 中,用一系列折线的平均值来取代这些折线。
• 当折线彼此交叠,数据直观分析比较困难时,用这 种方式可以增强对数据变化趋势的理解,减少折线 带来的混乱影响。
维放缩
• 主要应用在需要对局部数据放大观察的情况下。 • 比如在完成刷的操作后,刷出的数据范围比较小,
• 漫游法是典型的基于动画的多维可视化技术
• 漫游法可以在二维空间平面上投影多维数据,其基 本思想主要是基于在高维数据空间中移动投影平面 的这样一个简单构思,即设计一个时间参数,该参 数类似于 维空间中的2个平面。
• 也就是说,假设我们有 个变量的数据,取出其中的 一个变量作为动画的时间参数,并且根据时间参数 的变化,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迅速连续的投影其余 的 个变量。
这个条件。 • 一般的,我们使用中心化观测变量这一技术,即减
去样本均值。 • 混合矩阵在预处理之后保持不变,因此我们可以进
行中心化而不影响混合矩阵的估计。
不相关和白化
• 独立和不相关(uncorrelated)是紧密相关的概念, 因此,可以设想使用估计不相关变量的方法来同样 估计独立成分,这样的典型方法为白化(whitening) 或球化(sphering),通常由主成分分析来进行。 但用这样的方法来估计独立成分通常是不可行的, 一般的,白化是以独立成分分析的预处理技术身份 出现的。
• 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减小平行坐标图的复杂程度, 同时还能减低不重要数据对结果的干扰,便于我们 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
最新完美版02探索性统计分析
– 当所寻找到的最邻近的5个邻域时,所有邻域也 许都是在同一个类别中.
图形法 网格法
•
解决方法:单元去聚(Cell declustering)和图形
•
解决方案是对数据进行加权,其中密集采样区域内的数据将获得较小的权重,稀 疏采样区域内的数据将获得较大的权重.
•
根据格网内的点数分配权重
数据是否有趋势分布?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ESDA
数据分布在什么地方? 数据点的值是什么? 跟点位置相关的值如何?
基 于 数 据 驱 动 , 让 数 据 说 明 本 身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可以反映数据集中的空间相关程度。只有数据空间相关,才有必要进行空间 插值。 图表的横坐标表示任两点的空间距离,纵标表示该两点的半变异函数值。根 据距离越近越相似的原理,因而x值越小,y值应该越小。
如果任意两点的值都要计算 当采样点很多时 数据量便很大, 因而根据距离和方向对 样点距离进行了分组。 下列参数便是为此要求而设置 Lag,步长值; Number of,步长组数 步长值*组数<1/2最大点距
• 正态 QQPlot
检查数据分布是否为45度分布
如果不是正态分布
• 数据转换
Log, Box Cox, Arcsin, Normal Score
直方图检测是否为正态分布?
需要确认:
– 直方图为钟形分布 – 没有异常值 – 平均值 ≈ 中位数 – 偏斜度(Skewness )≈ 0 – 峰态(Kurtosis) ≈ 3
如果数据非平稳(nonstationary)怎么办?
空间统计方法概述
空间统计方法概述空间计量探索性空间分析截面数据空间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一、探索性空间分析:1.探索性空间分析步骤1)对空间单元进行配对和采样,建立起空间权重矩阵。
2)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包括全域空间自相关系数、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
3)空间自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2.空间权重矩阵1)空间权重矩阵是一种与被解释变量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相联系的矩阵,用符号W表示。
2)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可依据观测对象的地理空间关联或者经济联系来设定权值,W ij衡量地理联系的方法通常有邻近标准和距离标准,按照此种方法确定的W ij为二进制的邻近空间权值矩阵,表示其中的任一元素,采用邻近标准或距离标准。
3)邻近空间矩阵相关概念分为一阶邻近和高阶邻近,在一阶邻近中,当两个地区有共同边界时才会发生空间关联,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
邻近规则有线性相邻、车相邻、象相邻、和王后相邻。
邻近空间矩阵对称且计算简单,适用于测算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
4)距离空间矩阵相关概念此方法是假定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是决定于地区间的质心距离或者区域行政中心所在地之间的距离。
不同的权值指标随着距离d ij的定义而变化,其取值取决于选定的函数形式,有距离的倒数或倒数的平方、欧式距离等。
空间自相关测度点数据基于密度的方法样方计数法核密度估计基于距离的方法最近邻指数、G-函数、F-函数K-函数、M-函数面数据全局H指数、Moran’s IGeary C、广义G统计量局域局部Moran’s I、局部Geary C局部G统计量、Moran散点图3.空间数据1)空间数据的特征A.观测对象并不独立,所以具有空间依赖性。
B.空间异质性,表示数据的不平稳性。
C.可塑面积单元问题,表示因面积单元的定义不同而导致数据分析结果的不同。
D.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测量上、数据表示方法上、数据分析方法上的不确定性。
2)点数据点数据是零维的,可以是单独对象目标的抽象表达,也可以是地理单元的抽象表达。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空间回归分析
总结词
适用于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数据
VS
详细描述
空间回归分析适用于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异 质性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在地理位置上 存在相关性,并且可能受到局部环境、社 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疾病地理 学中,可以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来研究疾病 发病率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空间回归分析
总结词
R软件介绍
统计计算和图形呈现的编程语言
01
R是一种开源的统计计算和图形呈现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数
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
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02
R提供了大量的统计分析函数和包,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如
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灵活的可视化功能
03
R支持多种图形绘制系统,如基础图形、lattice和ggplot2等,
传感器数据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的环境监 测数据,如气象站、水文站等
。
其他数据
包括商业数据、政府公开数据 等,涵盖了各种与空间位置相
关的信息。
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 整的数据,确保数据质
量。
坐标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 换到另一种坐标系,以
便进行空间分析。
数据聚合
将小区域数据合并为较 大区域,以便进行更高
森林火灾风险的空间分析
总结词
评估森林火灾风险的区域差异
详细描述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不同区 域的森林火灾风险,识别高风险区域 ,为森林防火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 据。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结词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空间统计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程度, 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贡献,为农业可持续 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
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迅猛发展,空间数据正以指数式增长,从而使得空间数据的处理和研究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有必要对空间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
1.1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是指邻近空间区域单位上某变量的同一属性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主要用空间自相关系数进行度量并检验区域单位的这一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是否具有高高相邻,低低相邻或者高低间错分布,即有无聚集性。
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相关程度,即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呈现高(低)的地方邻近区域也高(低),则称为空间正相关;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表现出不同的相关程度,即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呈现高(低)的地方邻近区域低(高),则称为空间负相关;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不表现任何依赖关系,即呈随机分布,则称为空间不相关。
空间自相关分析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自相关分析是从整个研究区域内探测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从特定局部区域内探测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并能够得出具体的聚集类型及聚集区域位置,常用的方法有Moran's I 、Gear's C 、Getis 、Morans 散点图等。
1.1.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主要用Moran's I 系数来反映属性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范围内的空间聚集程度。
首先,全局Moran's I 统计法假定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Z-score 得分检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Moran's I 系数公式如下:I =n ∑∑w ij (x i ?x?)(x j ?x?)n j=1n i=1(∑∑w ij n j=1n i=1)∑(x ix?)2n i=1 其中,n 表示研究对象空间的区域数;x i 表示第i 个区域内的属性值(如发病率),x j 表示第j 个区域内的属性值,x?表示所研究区域的属性值的平均值(如平均发病率);w ij 表示空间权重矩阵,一般为对称矩阵,其中w ij =0。
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
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统计学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方法。
它旨在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本文将从空间自相关、空间插值和空间聚类这三个方面对空间统计分析进行介绍。
首先,空间自相关是研究空间数据之间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它用于检测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和分布模式。
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本假设是空间数据之间存在其中一种空间关联性,即相邻区域的观测值具有相似的特征。
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标,如Moran's I和Geary's C,可以确定数据之间的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性。
这些指标对于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其潜在的驱动因素非常有用。
其次,空间插值是将离散的观测数据转换为连续的空间表面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填补空间上的观测缺失,并推断未来的观测值。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和泰森多边形插值。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空间关系模型将观测值在空间上进行插值,并生成平滑的空间表面。
空间插值对于研究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和场景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空间聚类是将观测数据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簇群的过程。
它用于识别地理现象的聚集模式和热点区域。
常用的空间聚类方法有DBSCAN、K-means和层次聚类等。
这些方法通过计算数据之间的距离和相似性,将观测值划分为相似的簇群,并确定其中的聚集区域。
空间聚类有助于发现地理现象的空间集聚现象,以及揭示其潜在的空间关联性。
空间统计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乡规划中,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和人口分布情况,以便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布局。
在环境科学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污染源的扩散和影响范围,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探索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分布模式。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空间传播和热点区域的确定。
华东师范大学:计量地理学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计量地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计量地理学2006年1月修订2003级开始使用课程名称: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主讲:徐建华一、课程目的、任务计量地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学的方法论学科,是地理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工具。
该课程,即空间统计与运筹是计量地理学的基础部分,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
本课程设置目的与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计量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2、培养学生运用计量地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使学生掌握空间统计与运筹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空间统计与运筹决策分析方面。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引出讲授内容,从思想、理论、方法到具体应用、解决具体地理问题逐步深入,课后布置作业,供学生练习。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1、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徐建华. 区域开发理论与研究方法.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版。
3、张超等. 计量地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林炳耀. 计量地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平时成绩占40,,采用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六、教学大纲第1章绪论第1节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2节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3节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第4节计量地理学的应用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2章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第1节地理数据的类型第2节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第3节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4节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第5节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与均衡度指数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3章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第1节相关分析第2节回归分析第3节时间序列分析第4节系统聚类分析第5节主成分分析第6节趋势面分析方法第7节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第2节地统计分析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5章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第1节线性规划及其单纯形求解方法第3节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第3节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表上作业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多目标规划方法第6章第1节多目标规划及其非劣解第2节多目标规划求解技术简介目标规划方法第3节第4节多目标规划应用实例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7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第1节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节区域经济活动的投人产出模型第3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8章 AHP决策分析方法第1节 AHP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第2节 AHP决策分析方法应用实例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9章随机型决策分析方法第1节随机型决策问题第2节风险型决策方法第3节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10章网络分析方法第1节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第2节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第3节最大流与最小费用流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七、教学时数分配章次 1 2 3 4 5 6 7 8学时 2 4 8 6 8 6 4 6章次 9 10学时 4 6。
《大数据探索性分析》教学课件—第4章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
• 当折线彼此交叠,数据直观分析比较困难时,用这 种方式可以增强对数据变化趋势的理解,减少折线 带来的混乱影响。
维放缩
• 主要应用在需要对局部数据放大观察的情况下。 • 比如在完成刷的操作后,刷出的数据范围比较小,
• 美国统计学家Chernoff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用 脸谱来表示多变量。
• 按照Chernoff于1973年提出的画法,采用15个指标, 各指标代表的面部特征为:1表示脸的范围;2表示 脸的形状;3代表鼻子的长度;4代表嘴的位置;5 代表笑容曲线;6表示嘴的宽度;7-11分别表示眼睛 的位置、分开程度、角度、形状和宽度;12表示瞳 孔的位置;13-15分别表示眉毛的位置、角度和宽度。
• 漫游法是典型的基于动画的多维可视化技术
鸢尾花数据的平行坐标图
平行坐标法的优缺点
• 优点:表达数据关系非常直观,易于理解,能够使 用户快速、简便地从传统直角坐标系转换到平行坐 标系,而不必使用矢量或其它可视图标。
• 缺点:表达维数决定于屏幕的水平宽度,当维数增 加,引起垂直轴靠近,辨认数据的结构和关系稍显 困难,坐标间的依赖关系很强,垂直平行轴之间的 安排序列性也是影响发现数据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而且多维结构也是复杂的。
• 根据各变量的取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函数关系,我 们就可以确定脸的轮廓、形状和五官的位置、形状。
Chernoff face方法
• Chernoff faces方法适合于在大量相似数据中发现奇 异点,或者根据表情对数据进行聚类。
• 不同的制图者可能会对同一变量选择不同的脸谱部 位,因此对于同样的数据,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显示 结果。
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
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在现代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空间数据分析作为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揭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空间统计的基本概念空间统计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统计学方法。
它涉及到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和空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统计推断。
空间统计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插值等重要内容。
1.1 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统计的基础,它用于描述和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属性。
常见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有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
矢量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表示为点、线和面,适用于描述具有明确定义边界的地物。
而栅格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表示为离散的栅格单元,适用于连续场景的描述。
1.2 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性是指地理空间数据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它可以通过空间自相关函数来度量,常用的指标有Moran's I指数和Geary'sC指数等。
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
1.3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根据已知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定的插值方法来推断未知位置的地理现象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和最近邻法等。
空间插值分析可以弥补地理空间数据的不均匀性,帮助我们对未知地区进行预测和估计。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方法,深入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可视化的结果。
2.1 空间点模式分析空间点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数据中点分布的规律和特征。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密度分析和空间聚集性分析。
点密度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点的集聚程度和分布的均匀性,而空间聚集性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定量化地理空间数据中的聚集现象。
2.2 空间统计模式分析空间统计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附近和邻近特性的统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Moran指数,可以用标准化统计量Z来检验n 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Z的计算公式 为: I − E(I )
Z= VAR( I )
当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 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 聚; 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 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 当Z值为零时,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以(Wz,z)为坐标,进一步绘制Moran散点图
可以发现,多数省份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为正 的空间联系,属于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类型,而且 位于第三象限内的低-低集聚类型的省份比位于第一象 限内的高-高集聚类型的省份更多一些。
HH:北京、天津、河南、安徽、湖北、江西 、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上海、 江苏 LH:湖南
LL: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 山西、陕西、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辽 宁、贵州
HL:重庆、广西、河北
上图进一步显示了各省人均GDP局部集聚的空间结 构。可以看出,从人均GDP水平相对地来看: 高值被高值包围的高-高集聚省份有:北京、天津、 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海南、广东、福建、浙 江、山东、上海、江苏; 低值被低值包围的低-低集聚省份有:黑龙江、内 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山西、陕西、青海、西 藏、四川、云南、辽宁、贵州; 被低值包围的高值省份有:重庆、广西、河北;被 高值包围的低值省份只有湖南。
Z (G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i i
VAR (Gi )
显著的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 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观测 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 与Moran指数只能发现相似值(正关联)或非相似 性观测值(负关联)的空间集聚模式相比,具有能够 探测出区域单元属于高值集聚还是低值集聚的空间 分布模式。
第四章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地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Spatial Data)的统计分析,是现代计量地理学 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领域。 空间统计分析,其核心就是认识与地理 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 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 据间的统计关系。
第1节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 二、应用实例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通常定义一个二元对称空间权重矩阵W,来表 达n个位置的空间区域的邻近关系,其形式如下:
w11 w W = 21 L wn1 w12 L w1n w22 L w2 n L L L wn 2 L wnn
局部Moran指数被定义为:
( xi − x ) I i= ∑ wij ( x j − x ) 2 S j
n( xi − x )∑ wij ( x j − x ) I i=
j
=》
=
∑ (x
i
i
− x)2
nz i ∑ wij z j
j
z z
T
= z i′ ∑ wij z ′j
j
式中:其中 z i′ 和 z ′j 是经过标准差标准化的观测值。 局部Moran指数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为:
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度 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 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 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 Geary 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 系。
如果是位置(区域)的观测值,则该变量的 全局Moran指数I,用如下公式计算:
n∑∑ wij ( xi − x )(x j − x )
Z (I i ) = I i − E(I i ) VAR ( I i )
2. G统计量
全局G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G = ∑∑ wij xi x j / ∑∑ xi x j
i j i j
对每一个区域单元的统计量为:
Gi = ∑ wij x j / ∑ x j
i j
对统计量的检验与局部Moran指数相似,其检验 值为: G − E (G )
2
Geary 系数C计算公式如下:
(n − 1)∑∑ wij (xi − x j )2
n n
C=
i =1 j =1 n
2∑∑ wij ∑ ( xi − x )
i =1 j =1 i =1
n
n
2
式中:C为Geary系数;其它变量同上式。 C Geary 如果引入记号:
S 0 = ∑∑ wij
i =1 j =1 n n
式中:Wij表示区域i与j的临近关系,它可以根 据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来度量。
两种最常用的确定空间权重矩阵的规则:
(1)简单的二进制邻接矩阵
1 当区域i和j相邻接 wij = 其它 0
(2)基于距离的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
1 当区域i和j的距离小于d时 wij = 其它 0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
选取2001年各省份人均GDP数据,计算局 部Gi 统计量和局部Gi 统计量的检验值Z(Gi), 并绘制统计地图如下。
检验结果表明,贵州、四川、云南西部三省的Z值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重庆的Z值在0.1的显著性水 平下显著,该四省市在空间上相连成片分布,而且从统 计学意义上来说,与该区域相邻的省区,其人均GDP趋 于为同样是人均GDP低值的省区所包围。由此形成人均 GDP低值与低值的空间集聚,据此可认识到西部落后省 区趋于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 东部的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的Z值在0.05的显著性 水平下显著,天津的Z值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 东部上海、江浙等发达省市趋于为一些相邻经济发展水 平相对较高的省份所包围,东部发达地区的空间集聚分 布特征也显现出来。
与局部Moran指数相比,其重要的优势在于能 够进一步具体区分区域单元和其邻居之间属 于高值和高值、低值和低值、高值和低值、 低值和高值之中的哪种空间联系形式。 并且,对应于Moran散点图的不同象限,可识 别出空间分布中存在着哪几种不同的实体。 将Moran散点图与LISA显著性水平相结合,也 可以得到所谓的“Moran显著性水平图”,图 中显示出显著的LISA区域,并分别标识出对 应于Moran散点图中不同象限的相应区域。
∑∑ w
i =1 j =1 n i =1
n
n
ij
zi z j
∑ zi
2
n z T Wz = S0 zT z
Moran指数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小于0表 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大于0表示正 相关; Geary系数C的取值一般在0-2之间,大于1表 示负相关,等于1表示不相关,而小于1表示 正相关。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三种分析 方法: 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 2.G统计量 3.Moran散点图
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
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缩写为LISA)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每个区域单元的LISA,是描述该区域单元周围 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 (2)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 标成比例。 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 Moran)和局部 Geary指数(Local Geary),下面重点介绍和讨论局 部Moran指数。
n n
∑∑w (x − x)(x
=
i=1 j ≠i ij i
n
n
j
− x)
I=
i =1 j =1 n
∑∑ w ∑ (x
i =1 j =1 ij i =1
n
n
i
− x)
2
S
2
∑∑w
i=1 j ≠i
n
n
ij
式中: I为Moran指数
1 2 S = ∑ ( xi − x ) n i 1 n x = ∑1 x i n i=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 份人均GDP的全局Moran指数均为正值;在正态分布假 设之上,对Moran指数检验的结果也高度显著。这就是 说,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份人均GDP存 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各省份人均 GDP水平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而是表 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其空间联系的特征是:较 高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对地趋于和较高人均GDP水平 的省份相邻,或者较低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对地趋于 和较低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邻。
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元与其邻居 之间四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 第一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 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二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 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三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 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 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二、应用实例 中国大陆各省份人均GDP的空间关联分析
根据各省份之间的邻接关系,采用二进制邻接权 重矩阵,选取各省分份1998—2002年人均GDP的自 然对数,依照公式计算全局Moran指数I,计算其 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Z(I),结果如表4.1.3所示。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I 0.5001 0.5069 0.5112 0.5059 0.5013 Z 4.5035 4.5551 4.5978 4.5532 4.532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z i = ( xi − x )
z T = [ z1 , z 2 , L , z n ]
z j = (x j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