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和欧洲纪录片的传播学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4月号下旬刊○出类拔萃
摘要:纪录片与其他大众传媒方式一样必须解决何时传播,在什么合适的地点传播,如何有效的传播,如何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何建立并通过优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等问题。本文引入传播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和欧洲纪录片在运作模式、制作方式和核心传播理念上的差异。
关键词:传播运作模式标准化生产核心传播理念纪实娱乐
传统的纪录片研究,在一般层次上注重的是关于纪录片内部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纪录片语言研究,镜头研究,美学研究乃至于纪录片史的研究。但是理论界却往往把纪录片和传播切割开来。纪录片更多的被归为艺术领域进行泛文化的研究与精读,而分裂了作为传播媒介个体的属性和特点,作为传播工具的作用与方法,作为传播模式的影响和受众的接受与反馈。
“电影和纪录片首先是一门传播,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电影和纪录片首先是一门传播的艺术,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的传播。”电影和纪录片的本体是为了解决何时传播,在什么合适的地点传播,如何有效的传播,如何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何建立并通过优化的传播渠道。纪录片也应和其他的大众传媒(报纸,电视)一样,在5个W中间寻找自己最有用的、最优化的传播方式和策划。
在美国,电影的生产和流通,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来运作的,这几乎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美国的好莱坞更是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经营的世界性代表。作为在同样的商业环境浸润中诞生的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在商业化运作方面几乎将好莱坞模式照搬过来,打造出纪录片领域的“美国大片”,并将传播的触角伸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对比之下,欧洲纪录片生产和发行带有更多的政府背景和个人色彩,商品和市场的概念并没有在纪录片创作上产生过多影响,从纪录片创作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传播方式上都和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有显著区别。
(一)运作模式:商业运作和社会运作
1.探索频道:利益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
今天,好莱坞已经将电影商业化运营方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拥有电影营销的系统模式,电影发行的院线制和分账制,还拥有经典的叙事系统,种类丰富的电影类型。在商业运作上,探索频道和好莱坞模式异曲同工。
探索频道1985年才正式开播,可以说是比较年轻的电
视频道。作为私营商业性公司的探索频道,从创建之初就开宗明义地把“赢利”作为自己的首要目的。探索频道探索亚洲制作总监VikramChanna曾说过,他们称观众为“消费者”,因为观众是“付费观众”,所以节目从定位、选题、制作等各个环节,都须紧紧围绕观众的需求来进行。“既然产品属性为商品,探索频道的竞争性思维一开始强调的就是遵循商业规则的价值性思维——
—即全力关注‘消费者’(观众),注意力集中在为‘消费者’(观众)提供的价值需求上,从而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忠诚的、不断扩延的‘客户平台’。”
商业利益驱动对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能否赢利成为判断是否制作纪录片的唯一准则,制作的纪录片必须符合市场需要和能够带来商业利润。作为全球最大的纪实片制作商及买家,Discovery总会选择最优秀的制片人、最优秀的导演、主持人和翻译介入节目的制作;其每部制作实播片长和实拍片长的比例平均在1:15左右,最高甚至能达到1:75,其中所耗资金和所耗时间由此可想而知。Discovrey探索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副总裁罗百鸿曾经说“Discovery要投入一个节目,一般在概念构思过程里就已经跟每一个播出地区的前线工作人员或者广告的销售人员去研究这一类节目是否有市场,是否有广告,甚至细致到各个推广地区是否会买节目版权。所以,我们的产品必须是能为Discovery主流市场接受的节目,这样投资才会有保证。”
2.欧洲纪录片:多样化的社会运作模式
欧洲国家众多,各国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和运作的微观层面方面也存在很多复杂的差异。但总体来看,表现出一种和美国商业化模式不同的脉络,基本实行广播电视的公共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以公共视听费,或以社会资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以此消除商业营利的驱动力,“在非商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对社会负责的广播电视体制,从而促进言论的自由传播、文化的多元发展、信息的可选择性、教育的繁荣和高质量节目的制作。”
在欧洲,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制作纪录片,基本都不以赢利为目的。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在接受访问时说“如果说在纪录片或者其它片子的成功中有窍门的话,如果谁知道成功的窍门这一秘密的话,所有的制作人就都成亿万富翁了,都发家致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制作人还并不富有,甚至是很穷,在欧洲甚至会穷死,从来不可能靠这种职业发大财。虽然他们也想赚钱,但实际上是不会有所谓的秘诀的。这是不可能存在的。现在唯一的秘诀就
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和欧洲纪录片的传播学比较(中国传媒大学2003级纪录片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00)
闵杰
215
2006年4月号下旬刊○出类拔萃
是,为了不赔钱。”
这种情况在欧洲非常普遍,纪录片市场处于一种低靡的状态,很少能够有胶片电影一样的院线去播放。像《微观世界》、《帝企鹅》和《迁徙的鸟》那样的胶片之作是很少有的。投资少就意味着不可能使用胶片,而不使用胶片拍摄的结果就意味着很难进入院线播映,这样一来纪录片的市场便失去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只能靠着电视台的版权和播出权分一杯羹吃。
在缺乏商业利润回报的情况下,欧洲很多纪录片制作的动力和经费都来自于政府和机构的资助。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最为重要和关键,许多国家如法国、波兰,其政府都设有纪录片制作基金,覆盖部分制作成本。
(二)制作方式:标准化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制作
1.探索频道:标准化批量生产纪录片
在电影行业中,最早采用这一方法之一的是美国人,独立制片人兼导演托马斯·哈伯·英斯,他确立了制片人作为唯一的一个卷入从挑选故事到最后剪辑完成的整个生产程序的人。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准备阶段由编剧负责,拍摄由导演负责,后期制作由剪辑师负责。这种生产模式在好莱坞迅速推广开来,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与好莱坞的标准化商业运作一样,探索节目的制作流程也有类似标准的生产线。据入围2002年探索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的中国导演介绍,探索公司在拍摄前就要求他们列出详细的拍摄提纲和计划。在拍摄正式开始之后,探索公司要求每天填写进度报告,如果没有完成,必须解释原因,完全是按照一种商品化的产品生产来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制片人和策划人是最关键的,他们掌握着节目的风格、质量,导演只是这个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剪辑工人而已,没有什么个性可言。所以全球都在看探索的节目,却从来没有人能够说出探索最知名的导演的名字。”
2.欧洲纪录片:纪录片的个性化制作
纪录片在欧洲被视为高品位的艺术形式,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同时也是创作者们表达自我观点的舞台和工具。因此,在欧洲,纪录片都被视为导演的作品,而不是商品。
欧洲各国政府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为纪录片导演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在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法国人浪漫,英国人严肃,德国人严谨,意大利人奔放,瑞士人精细,这些判断似乎已成为世人心目中牢固的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认为“中央政府就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这是法国文化创作的源泉。政府的资助和支持,指的是政府不审查题材,比如你这部电影要拍什么,他不关心,他支持的是创意和想法,从不越俎代庖在艺术上做取舍。”
纪录片个性化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导演对选题的自主选择。欧洲纪录片的选题一般都是创作者自己思考的,很少会考虑观众的要求和喜好,以及拍摄以后的市场需求。选题的社会意义和导演个人的兴趣是决定选题的重要因素。“这些纪录片制作者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整个拍摄的过程就像一个不断有新事物发生的旅程。对这些创作者而言,如果预先想好了影片的主题,那将是非常乏味的。”由于
没有播出的压力和要求,欧洲纪录片的长度一般都比较自由,完全是根据作者自己的表达意愿来决定的。
(三)核心传播理念的差异:纪实娱乐和文化传承
对于美国探索频道生态类纪录片和欧洲生态类纪录片来说,正是由于核心传播理念的不同,从而形成各自鲜明的纪录片特色。美国探索频道秉承“纪实娱乐”的核心宗旨,制作生产的生态类纪录片也被视为“大众纪实娱乐产品”。而欧洲纪录片作者通过生态纪录片展现对自然的思考和生命的追问,用文化传承的视角来制作纪录片。
1.探索频道:将“娱乐”进行到底
将娱乐性的内容赋予纪实类节目是美国探索频道的一大突破,“寓知识于娱乐,鼓励家庭观众活到老学到老”,其节目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纪实娱乐节目。
探索频道节目的娱乐功能视为核心理念。Discovrey探索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副总裁罗百鸿先生对这种理念做了最好的阐述:“大家看电视,大部分时间是为了娱乐。所以节目里娱乐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尽管你是教育科技节目,你也必须做到教育娱乐并重,你才会有观众。没有观众,你做得再深刻、再好也没有用。很多节目不是做得不好,是因为做得太沉闷,根本提不起观众的兴趣。”
为了达到娱乐目的,探索频道大胆进行各种娱乐化元素的尝试: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利用悬念调动观众、堪与故事片媲美的再现场景、神奇的电脑特效、让人目眩神迷的视听冲……
2.欧洲纪录片:捍卫文化
“电影是一种文化识别的手段。当认为最优秀的个人电影总是深深植根于特殊文化特性的观点在欧洲取得共识的同时,认为欧洲电影业,就整体而言,对于电影功用和目的的理解太过于宽泛的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欧洲,有不少电影仍然保持着精神贵族的品质。有相当的观众,愿意看到多元化的电影,不愿意成为好莱坞单向式电影的简单消费者。也有相当的制作者,他们或者有自己小众的艺术追求,或者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宁愿在自己的小作坊里雕刻着自己的电影时光。在这些人眼中,电影是一种双向式的交流艺术,是一场精神和思想上的交流,甚至是一场与电影创作者共同创作的经验。
“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正如首次在英语世界使用‘纪录片’一词的格里尔逊所说,虽然‘我们把一切摄自自然素材的影片都归入纪录片的范畴’,但是‘纪录片’这个称谓只应‘留给高层次的影片使用’”12在格里尔逊看来,纪录电影是用来教育和宣传目的的,而不是其他。他将电影视为“打造自然的锤子”,而不是“观照自然的镜子”。怀斯曼曾经说过“我拍纪录片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拍纪录片”。欧洲的很多纪录片大师所追求的都是:如何通过摄像机去反映真实的世界。制作纪录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或者为了客观的纪录现实社会,也或者是通过隐秘的形式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世界或某些问题的看法。在这些纪录片创作者眼中,纪录片不是用来娱乐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李立.当电影遇上传播.http://www.zijin.net/get/lecture/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