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功能研究方法.ppt

合集下载

功能基因组学课件

功能基因组学课件
《功能基因组学》PPT课件
SAGE 步骤
1. 将5μg含有oligo dT(引物)的磁珠与 RNA混合。
2. 合成双链cDNA。
3. 用NlaⅢ酶消化形成一条链末端有标签 的产物。
4. 将样品分成两份,连接成含有识别序 列的产物,以备用BsmF1消化。
5. 用Mme I切割每一个样品形成约60bp 的标签。
➢ 科学研究已开始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主要是开展 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有科学家形象地说道:即使基因测序全部完成,也只 好像是一本没有姓名,只有号码的电话簿。“后基因 组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深奥的DNA语言变成一 本大基因百科全书。
《功能基因组学》PPT课件
功能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Post genomics): 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 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 功能 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 向对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
特定基因检测 突变检测 多态性分析 基因表达谱
• 生物信息学的工具 • 基因相关性研究 • 基因功能 • 药物设计和开发 • 潜在反义试剂开发 • 个体化医疗 • 身份识别 • 基因诊断 • 其他与生物有关的领域
《功能基因组学》PPT课件
例:肿瘤诊断
国外有一临床病人表现出典型的白血病症状,但形态 学检测不典型,根据相关检查,诊断为AML(acute myeloid leukaemia, 急性骨髓白血病),治疗几个月后未见 好转。后来用DNA芯片与病人骨髓的mRNA杂交,结果显示 AML和A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急性成淋巴细胞白 血病)基因都表达较低,而在数据分析中发现,编码原肌球 蛋白的基因表达极高,从而确诊为肺泡弹状肌肉瘤,改变 治疗方案,病情出现缓解。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25基因结构功能分析和疾病相关基因鉴定克隆PPT课件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25基因结构功能分析和疾病相关基因鉴定克隆PPT课件
在基因数据库中,初步明确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可对其编码产物的基速扩增(RACE)技术是高效钓取未知基因编码序列的一种方法。
3. 用RNA剪接分析法确定基因编码序列
选择性剪接的转录产物可以通过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on sequence tag, EST)的 比较进行鉴定。
基因功能获得策略的本质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 入某一细胞或个体中,使其获得新的或更高水平的 表达,通过细胞或个体生物性状的变化来研究基因 功能。
方法: 转基因技术 基因敲入技术
1. 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基因功能
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 卵或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即ES细胞,通过随机重组 使外源基因插入细胞染色体DNA,随后将受精卵或ES细胞植入假孕受 体动物的子宫,使得外源基因能够随细胞分裂遗传给后代。
第二十五章
基因结构功能分析 和疾病相关基因克隆鉴定
作者 :
:
目录
第一节 基因结构分析 第二节 基因功能研究 第三节 疾病相关基因鉴定克隆原则 第四节 鉴定克隆疾病相关基因的策略和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 鉴度的技术及原理;分析表达产物的主要技术;基 因功能研究的方法技术。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 的携带外源基因,并能稳定遗传的动物,其制备步骤主要包括转基 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外源基因的导入和鉴定、转基因动物的获得和 鉴定、转基因动物品系的繁育等。转基因小鼠最为常见。
三、分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采用组学方法和特 异性测定方法
基因表达产物包括RNA和蛋白质/多肽,因 此分析基因表达可以从RNA和蛋白质/多肽水平 上进行。

动物基因组学PPT课件

动物基因组学PPT课件
常用动物模型
小鼠、大鼠、猴子、狗等都是常用的动物模型。
主要成果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与人类疾病和行为特征相关 的基因和机制,为人类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农业动物基因组学研究
01
农业动物基因组学研究
农业动物基因组学研究旨在通过基因组学手段改良农业动物的遗传性状,
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疾病诊断与预防
动物基因组学有助于发现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
生物治疗
动物基因组学为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可用于治疗遗传 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农业领域
品种改良
动物基因组学为农业领域提供了新的育种手段,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等技术,可以 快速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
主要研究对象
虎、狮、豹、过野生动物基因组学研究,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了野生动 物的生物学特征、进化和保护情况,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 态平衡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04
动物基因组学应用前景
生物医药领域
药物研发
动物基因组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研究动物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可以发现新 的药物靶点,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现状
目前,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多种动物的基因组测序 和解析,以及基于基因组学的动物功能基因研究和应用探索。同时,随着新一代 测序技术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02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知识
基因与基因组
01
02
03
基因
遗传信息的最小功能单位, 负责编码蛋白质或RNA分 子。
表观遗传学

基因功能分析的基本策略课件(共 71张PPT)

基因功能分析的基本策略课件(共 71张PPT)

RNAi 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植物:干扰因素自叶脉向外扩散,绿色荧光蛋白 线虫:左侧为 转基因线虫;右侧线虫则经 (GFP) GFP dsRNA 基因 Hela 细胞:经GFP ORC6 siRNA 作用后,细胞出现多核现象。 果蝇:右侧果蝇为野生型,左侧为 shRNA 造成的色素缺乏的 被抑制,显露出红色。 处理。部分细胞 RNAi 相关蛋白表达较低,仍有绿色荧光。 绿色为 tubulin, 缺陷型。 红色为 DNA。ORC6 细胞分裂调控蛋白。
检测的提示重组体存在的基因。GFP、 LacZ、AP、 LUC。
融合基因 (fusion gene): 将特定的目的基因与报告
基因拼接成融合基因,并与顺式作用元件拼接成完 整的转录单位。
动物转基因常用的载体
腺病毒载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 非病毒类载体:如质粒等。
2. 中游—基因转移、胚胎移植与建系
基本原理
转基因动物
基本过程
上游—基因改造和载体构建
中游—基因转移、胚胎移植与建系 下游—基因整合、表达的检测与细胞筛选
1. 上游—基因改造和载体构建
外源基因: 完整的转录单位, 由顺式作用元件、结构
基因和转录终止信号组成。
报告基因 (reporter gene) : 在表达载体中引入易于
第十二章
基因功能分析的基本策略
转基因模型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主要手段
转基因生物: 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表达。 基因打靶: 外源基因替换内源基因。 基因敲除。 基因敲入。 基因沉默: 导入特定基因,抑制内源性基因表达。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将外源 基因导入细胞,随机整合到受体基因组内, 并随细胞分裂而遗传给后代。 细胞模型。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植物。

《基因功能分析》课件

《基因功能分析》课件
通过荧光染料或探针标记的特异引 物,对特定基因进行实时荧光检测 ,实现对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蛋白质组学分析
利用质谱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 和定量分析,了解蛋白质的表达情 况和功能。
基因突变分析
Sanger测序
通过对目标基因进行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检测基 因突变位点和类型。
高通量测序
对全基因组或目标区域进行深度测序,发现基因 突变和结构变异。
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相关的伦理和法规 也将不断完善,以保障技术的安全和合理 应用。
THANKS
[ 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变异导致了生物多 样性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基因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助于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
CHAPTER 04
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
医学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对遗传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部 分由基因变异引起。了解个体基因变异情况有助于预测患 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
基因与进化
基因变异与物种形成
基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之一。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基因变异在种群中积累并 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基因与适应性进化
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某些基因变异有助于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在自然选择作用 下得到保留和传播。这些变异可以影响生物的生理机能、行为和形态等方面。
03
基因与个性化医疗
了解基因变异对疾病的影响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医疗,为患者提供更精准
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基因与药物反应
基因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变异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和效果。 有些变异可能导致药物代谢过快或过慢,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最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最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数据库中查找已知顺序的同源基因。根据进化的
相关性可从已知的同源基因推测新基因的功能。
根据同源性预测基因时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一般认为aa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25%以上 可视为同源基因;
2. 同源性与相似性的含义不同,如aa顺序的 80%的相似性不能称为同源性。
3. 一致性常指同一位置同一aa在整个多肽序 列中所占的比例,而相似性除一致性aa外 还包括可取代aa的成员,因此相似性aa的 比例总是高于一致性aa。
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6 利用酵母双杂交建立基因组蛋白连锁图(Genome Protein
Linkage Map)
3. 开放读框顺序标签(open-reading-frame sequence
tags,OSTs)
确认DNA顺序中的基因序列后,下一个问题 就是探知其功能,这是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难度 很大的领域。
1.1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 概念: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
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 点突变。 即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 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 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 基因敲除是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 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80年代初, 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 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一、计算机预测基因功能 二、实验确认基因功能 1.基因失活是功能分析的主要手段
1.1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1.2 基因敲除的技术路线 1.3 基因敲除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基因失活的表型效应有时不易分辨
2.转座子突变库的构建
2.1 插入序列 2.2 实验步骤

研究生基因组学PPT课件

研究生基因组学PPT课件
研究生基因组学PPT课件
目 录
• 基因组学概述 • 基因组学基础知识 • 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 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 基因组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 基因组学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
01
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基因组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基 因组学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以及基因组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研究作物耐盐碱的基因基础,有助于 培育出能在盐碱地生长的作物品种, 扩大可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抗病性基因
发掘和利用作物的抗病性基因资源, 可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减少 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 食品安全。
转基因技术与作物改良
转基因技术原理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的技术,通 过该技术可以改良作物的性状和产量。
息被滥用或泄露。
基因歧视与公平性问题
基因歧视的问题
基因检测可以揭示个体的遗传疾病风险,这可能会引发 就业、保险等方面的歧视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 和政策,禁止基于基因信息的歧视行为。
公平获取基因技术的机会
虽然基因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益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 能公平地获得这些技术。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确 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得基因检测和治疗的机会。
基因表达与调控
基因表达
是指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或RNA分子的过程。
基因调控
是指对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变化时能够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适当的反应。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方法ppt课件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方法ppt课件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基因组学包括2-3个亚领域
亚领域
内容
结构基因组学 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制图、物理 制图、DNA测序;
功能基因组学 认识、分析整个基因组所包含 的基因、非基因序列及其功能;
蛋白质组学 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 动规律。
ppt课件.
6
结构基因组学
结构基因组学
结构基因组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生物基因组 结构的科学。它是基因组研究的第一阶段的工作, 建立功能基因组学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绘制生 物的遗传图(genetic map)、物理图(physical map)、转录图(transcript map)和序列图 (sequence map)。
专用技术: 1,SAGE分析 2,生物芯片技术(基因芯片,细胞芯片,组织
芯片) 3,其它
ppt课件.
30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 用于定量地、平行地分析大量的转录本。若要知道一
☺同源分析和检索,包括DNA数据库、 EST数据库、STS数据库、Unigene数 据库、Swissprot数据库等。
ppt课件.
21
蛋白质的数据分析 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
结构特点分析,包括等电点、信号肽、穿膜 区、DNA结合序列等同源分析和检索,包括Nr数 据库、Swissprot 数据库等功能区分析,包括 Prosite、Emotif、Identify分析等。
ppt课件.
16
根据序列分析搜寻基因
☺ 查找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 开放阅读框都有一个起始密码子,ATG,还要有

基因工程研究PPT课件

基因工程研究PPT课件
基因工程研究
体外 操作 与细 胞内 表达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下列过程)
分─获取目的基因和载体 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转─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 筛─重组DNA的筛选 鉴─重组DNA的鉴定
可用以上五个字表示
(一)目的基因的分离(分)
目的基因:是指所要研究或应用的基因,也是需要克隆或表达 的基因。 (一) 目的基因的分离 1、基因分离的策略
同 源 多 聚 尾 连 接 法
三、将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 (转)
根据受体生物,可将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主要分为大肠杆 菌转化法、酵母转化法、植物细胞转化法及动物细胞转化法
(一) 大肠杆菌转化法 1、氯化钙转化法(狭义的转化)或转染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的制备:用特殊方法处理,使细胞膜通透 性增加,从而具有摄取外源DNA的能力。 转化流程:感受态细胞和重组DNA混合,使DNA与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吸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暂(90s)的热处理,促进外源DNA进入感受态 细胞。
(三) 植物细胞转化法
1、农杆菌质粒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双子叶植物基因转移的常用方法。
它是利用根癌农杆菌的Ti (Tumor induce)质粒和发根农杆 菌的Ri (Root induce)质粒上的一段T-DNA区在农杆菌侵染 植物形成肿瘤的过程中,T-DNA可以被转移到植物细胞并插 入到染色体基因中。利用Ti质粒的这一天然的遗传转化特性, 可将外源基因置换T-DNA中的非必需序列即可使外源基因整 合到受体染色体而获得稳定的表达。
4、同源多聚尾连接法
也称作人工接尾连接法 当载体和目的基因无法采用同一种限制酶进行切断,无 法得到相同得粘性末端时,可采用此方法。 此法首先使用单链核酸酶将粘性末端切平,再在末端核 苷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将脱氧核糖核苷酸添加于载体或目的 基因的3'-端,如载体上添加一段polyG,则可在目的基因上添 加一段polyC,故二者即可通过碱基互补进行粘合,再由DNA连 接酶连接。

分子生物学原理--基因工程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原理--基因工程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原理
整合
• 整合: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第一步
噬菌体粘附于细胞壁上,将自身的 DNA注入菌体中。 此 DNA可与细菌染色 体重组,成为细菌染色体的一部分。
• 溶原菌:整合了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 裂解: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第二步
DNA利用菌体的酶系统,复制自身及 外壳蛋白,组装成大量新 噬菌体,并将 细菌涨破。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基因重组:genomic recombination 重组DNA:recombinant DNA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自然界的基因重组
• 转化:transformation • 整合:integration • 转导:transduction • 转位:transposition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转位
• 转位:一个或一组基因从一处转到基因 组的另一个位置。
• 这些游动的基因称为转位子(transposon)。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转 位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第二节、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是用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 DNA在体外与载体DNA结合,成为重组 DNA,用以转化宿主,筛选出能表达重 组DNA的活细胞,加以纯化、传代、扩 增,成为克隆。也叫基因克隆或重组 DNA技术。
切割后与原来载体比较。
• 利用核酸杂交和放射自显影进行鉴定:用目 的基因作探针监测宿主DNA是否重组体。
10/28/2024
分子生物学原理
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灭 活法筛 选重组 体。

第01章-基因PPT课件

第01章-基因PPT课件
● 常见的上游启动子元件
3.增强子(enhancer) 是一种较短的DNA序列,能够被反式作用因子识别与结合。与增强子元件结合后能够增强邻近基因转 录。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00~-300 bp处
4. 反应元件 一类能介导基因对细胞外的某种信号产生反应的 特异的DNA序列 ●特点 具有较短的保守序列 通常位于启动子附近、启动子内或增强子区域
第二节 结构基因中贮存的遗传信息
一、 RNA的结构信息 二、 结构基因中贮存的蛋白质序列信息
●编码区 一个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也称 为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 功能 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RNA 聚合酶
转录因子
启动子类型
启动子构成
含有该类启动子的基因
I
TFI
I
核心元件, 上游调控元件
rRNA
II
TFII
II
TATA盒(TATA box)、几个上游启动子元件和转录起始位点
5.poly(A)信号 II类基因除了调控转录起始的序列外,在结构 基因的3‘端下游还有加尾信号。由AATAAA序列和GT丰富区,或T丰富区组成。 作用: 终止mRNA转录和为其加上poly(A)尾
(三) 基因的基本结构特点 1.原核生物基因的基本结构 5′-启动子-结构基因-转录终止子-3 ′ ●操纵子(operon) 功能上相关联的数个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 由一套转录调控序列控制其转录,构成的基因 表达单位.
四、基因的结构特点
● 组成 一个编码特定多肽链的DNA序列+与蛋白质编码 无关的DNA序列(调控序列)
● 结构特点
1.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特点 结构基因在DNA上是连续的 2.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特点 结构基因在DNA上是不连续的(断裂基因)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基因与生物性状物体 的性状。
02 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如身 高、肤色、眼睛颜色等。
03 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生物体的 表现型,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05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
基因工程的定义
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人工操作和 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变其 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工业和 基础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转基因作物、基因治疗 、基因检测和基因克隆等。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精确地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工具,包括CRISPR-Cas9、 ZFNs和TALENs等。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疾病治疗、作物改良和动物育种 等领域,例如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抗病抗虫作物的培育以及动物模型的构建 等。
DNA的分子结构
双螺旋结构
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 组成,通过碱基配对形成 双螺旋结构。
碱基配对
A与T配对,G与C配对, 形成稳定的碱基对。
方向性
DNA的两条链方向相反, 一条链是5'到3'方向,另 一条链是3'到5'方向。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定义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负责编码蛋白质或多肽。
基因结构
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包含有意义的核苷酸序列,负 责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或多肽。非编码区则调控基因的表达。
基因复制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的一条链。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 生物体的表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腺病毒(adenovirus, Adv): 为近年肝细胞肝癌基因 治疗中报告最多的一种病毒载体。装载外源基因容量 最大达35kb,不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因而避免插入 突变的危险,能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但易引 起宿主免疫反应而使转染效率下降。
19
20
3. 反义技术
反义技术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利用人工或生物合 成的特异互补的DNA 或RNA 片段(或其修饰产物) 来抑 制或封闭目的基因的表达。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n tisense oligonuclerotides , ASON)、反义RNA技术 和核酶(Ribozyme)技术。
24
最常用的为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反义寡核 苷酸),其优点在于其理论上的高度靶特异性 (碱基互补)、设计容易、多样且合成简单及 高度的局部性和针对性。
25
反义技术的两种技术路线
• 将表达与体内基因或mRNA互补序列的基因转入 体内,使细胞表达与目标基因互补的mRNA失活, 从而阻断目标基因的表达
• 体外合成mRNA互补的核苷酸类似物,通过静脉 注射等途径进入细胞,特异性的与目标mRNA作 用
26
• 反义寡聚 核苷酸
• 与mRNA特 异性结合, 阻断翻译 过程
27
4.基因敲除和敲入
4.1 基因敲除( Gene knockout ) 又称基因打靶 (genetargeting) ,是同源重组技术的形象说法。通过 一定的途径使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它是指用 外源DNA 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顺序相同或者非常相近的 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 达的一种外源DNA 导入技术。
28
优点:此技术整合位点确定、精确,转移基因频率较高, 既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突变的基因,以进行性状的改良 和遗传病的治疗;又可以用突变的基因敲除正常的基因, 以研究此基因在发育和调控方面的作用。
29
目前利用基因敲除得到转基因动物的程序可简述如下: (1) 克隆基因组中某一基因的全部或部分DNA 序列, 用 插入、删除、置换、修饰等手段重建DNA 序列,使之成 为靶载体; (2) 将靶载体导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中,使外源DNA 与 胚胎干细胞基因组相应部分发生同源重组,将靶载体的 DNA 序列整合到内源基因组中;
36
人工酵母染色体就是把酵母染色体上与基因复制 和表达有关的主要组件都组装在质粒上,令质粒行使 酵母的转录功能和复制功能。
YAC DNA 转导的方法主要有核注射、脂质体介导 和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等。采用YAC 转导基因的方式可 使导入基因的水平与内源基因相当,并且具有类似于天 然的剪接机理,适用于复杂的基因功能分析。
33
基因敲入的设计,是一个类似于普通基因敲除法的 一步同源重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打靶载体时需 将靶基因第一个外显子的N-端序列缺失,并将新的替换 基因置于靶基因的调控序列之下,使其能精确地按照靶 基因的调控模式表达。此方法不仅能用一种基因置换 另一种基因,且可以系统地改变基因的结构,分析其蛋 白产物各功能区的作用。
22
3.2 反义RNA技术 反义RNA 技术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工表达载 体,使其离体或体内表达反义RNA ,反义RNA 能与靶mRN A形成较稳定的二聚体,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其作 用机理可能在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多水平上抑制靶 基因的表达。
23
3.3 核酶技术
核酶(Ribozyme) 技术是一类具催化活性的特殊RNA 分 子,通过碱基配对原则特异性灭活靶RNA 分子。可裂解 与其互补的mRNA及在DNA内插入DNA片段构成三链结构, 单个核酶分子可以结合多个mRNA 分子并使之在特定部 位断裂,而其本身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RNase 攻击,因而催化效率比反义RNA 高。常见的核酶有锤头 状、发夹状和斧头状三种,应用最多的是锤头状核酶。
4
微阵列法分析过程 首先用来自不同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的mRNA 作为
模板,以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dNTP为底物反转录 合成cDNA。再用所得cDNA与微阵列或DNA芯片进行杂交, 然后通过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判读和处理,这样就可以知 道芯片中哪些基因在细胞里表达,哪些基因不表达;同 样也可以测知哪些基因的表达水平高,哪些基因的表达 水平低。
43
发现精氨酸和一些疏水氨基酸的含量与编码序列 的( G + C) %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个发现揭示了 蛋白热稳定性与DNA 热稳定性相一致的内在规律,阐明 了高( G+ C) %的生物适合于高温环境的机制。
44
9 基因编码产物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
细胞各种基本功能的完成离不开蛋白质之间的相 互作用以及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 因 此,确定能够与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达终产物相互 作用的上下游蛋白质分子,也是研究新基因功能的一 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17
生物学方法 (主要通过构建病毒载体来完成) 病毒表达载体:以病毒为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因其转
染效率高、目的基因可稳定表达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1>.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Rv):构建简单,装载外源基因
容量最大达8kb,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而无病毒蛋白 表达。但仅能感染分裂期细胞,体外制备滴度较低, 且其随机整合有引起“插入性突变”的可能。
3
原理: 将成千上万条DNA片段(cDNA、表达序列标 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或特异的寡核苷 酸片段) 按横行纵列方式有序点样在固相支持物上。 固相支持物为硝基纤维膜或尼龙膜时称为微阵列。固 相支持物改为指甲盖大小的玻片或硅片时所形成的微 阵列就称为DNA芯片。
11
物理方法 1>. DNA直接注射法: 是目的基因导入的最简单方法, 但
注入量有限, 能够接触到的细胞有限,故获得的细胞转 化率很低, 多通过肿瘤局部多点注射给药。
2>. 颗粒轰击技术:将目的基因包被金属以后,利用高压 发射装置, 加速包裹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进入细胞,从 而提高肿瘤细胞的转化率。
34
6.人工染色体的转导
转基因技术是进行蛋白功能分析和基因表达调控 的有力手段,但使用小的质粒重组体存在表达水平低、 缺乏组织特异性等缺点,若将大的DNA片段克隆入酵母 人工染色体( YACs)或细菌染色体,可产生较好的表达 水平和组织特异性,并可精确地调节同源重组。
35
• 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YAC) 是一类酵母穿梭载体。YAC具有自主复制序列、克隆位 点以及可在细菌和酵母菌中选择的标记基因。此外,Y AC还具有酵母菌染色体的一些特点。可以接受100-100 0kb的外源DNA片段。
7
• 原位合成法:主要是美国Affymetrix公司开发的寡聚核苷 酸原位光刻DNA合成技术。
• 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在合成碱基单体的5’羟基末端连上一个 光敏保护基,利用光照射使羟基端脱保护,然后逐个将5’ 端保护的核苷酸单体连接上去,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至合 成完毕。此方法的优点是合成循环中探针数目呈指数增长, 在1.6cm2面积上合成40万组寡核苷酸。
41
8.新的晶体解析方法
结合已建立的大规模蛋白原核分泌表达与纯化技 术系统,将对大量新基因编码蛋白进行晶体培养,通过 计算机分析,以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基因功能的方法。
42
目前已成功制备了耐热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 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的蛋白质晶体,并收集了X-衍射数据. 在国内首次获得了硒化耐热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的 晶体,在日本的同步辐射光源上收集了3 个波长的分辨 率为2. 0 的衍射数据。另外,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的多 对同晶置换法的结构解析也在进行之中.通过计算机分 析,对不同来源的木糖异构酶的( G+ C) %与蛋白质耐 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21
3.1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反义核苷酸是一类经人工合成或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 表达的寡核苷酸片段,长度多为15-30个核苷酸,通过 碱基互补原理,干扰基因的解旋、复制、转录、mRNA 的剪接加工乃至输出和翻译等各个环节,从而调节细 胞的生长、分化等。根据结合部位的不同分为反义DNA (asDNA)、反义RNA(asRNA)、自催化性核酶(ribo zyme)。
12
化学方法 1>.脂质体载体:方法具有安全、简单、低毒、无免疫原
性等优点,适用于注射方法进行器官靶向性转移并有 一定的转移效率。是除病毒载体转移方法之外的另一 种有价值的体内基因转移方法。
13
14
15
16
2>.受体介导法:利用肝细胞上富含转移因子和糖蛋白受 体的特点,人工合成多聚阳离子氨基酸,进而连接转 移因子(或糖蛋白)和目的基因构成复合物,通过与肝 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目的基因的转移。 优点:靶向性好,但受体介导的内吞小泡会被转运到溶 酶体,易被溶酶体降解而造成目的基因表达时间短暂, 表达效率低下。利用腺病毒与内吞小泡相融合而将其 破坏释放出外源DNA,可提高转化效率。
37
38
酵母人工染色体(适用于克隆大片段DNA,0.2~2Mb。)
39
YAC 要具备的主要功能成份
• 1)着丝粒:mitosis姊妹染色单体和减I同源染色 体分离之必需。
• 2)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核酸酶的侵袭。 • 3)自主复制序列(ARS)元件:是染色体自主复制
的复制起点。 • 构建YAC需要4个短序列:2个端粒,着丝粒,ARS元
30
(3) 将胚胎干细胞受体细胞注入小鼠的囊胚,将这些囊 胚导入假孕母鼠子宫中,产生的雄性嵌合鼠子代与正常 的雌鼠交配即可获得生殖系统携带该基因的纯合鼠,进 而分析被剔除基因的功能。
31
32
4.2 基因敲入 基因敲除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强
有力手段,但对于许多基因来说,简单的失活常导致令 人费解的无改变的表型。最常见的解释是某些其它基 因取代了靶基因的功能,但要在普通基因敲除小鼠中证 明这一点十分困难。基因敲入即通过基因打靶用一种 基因替换另一种基因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相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