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连接
《过盈连接》课件
市场前景
当前市场情况
过盈连接在各个行业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持 续增长。
市场需求和趋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和产 品性能要求的提高,过盈连 接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市场竞争和机会
目前,过盈连接市场竞争尚 不激烈,但存在很大的发展 机会。
案例分享
1
成功应用案例
展示过盈连接在真实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包括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怎样 的效果。
技术实现
1
设计原则
过盈连接的设计原则包括合适的过盈量、
加工方法
2
与连接材料的匹配、表面处理等。
过盈连接的加工方法有冷装配、热装配
等多种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
加工方式。
3
效果测试
通过断裂测试、静载试验等手段,评估
过盈连接的效果和性能。
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案
4
分析过盈连接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供 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应用领域
1 汽车工业
过盈连接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例如发动机 连接、底盘连接、传动系统等。
2 机械制造业
各类机械设备的连接,如工业机械、机床等, 都可以采用过盈连接。
3 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的连接需要稳固可靠,过盈连接能 够满足这一需求。
4 其他行业
过盈连接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 域,满足不同行业的连接要求。
2
客户反馈和效果
收集客户的反馈和评价,验证过盈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效果。
3
市场影响和市场份额
分析过盈连接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展示其潜力和前景。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课件,您了解了过盈连接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技术实现、市场 前景以及成功应用案例,展望过盈连接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过盈连接
过盈连接
过盈连接:过盈连接是一种以包容件(孔)和被包容件(轴)配合后的过盈来达到紧固连接的一种连接方法。
过盈连接有对中性好和承载能力强.并能承受一定冲击力等优点,但对配合面的精度要求高,加工和装配、拆卸都比较困难。
过盈连接的装配法:
(1)压入法可用锤子加垫块敲击压入或用压力机压入。
(2)热胀法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孔加热使孔径增大,然后将轴装入孔中。
其常用的加热方法是把孔放入热水中(80~100摄氏度)或热油(90~320摄氏度)中进行。
(3)冷缩法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将轴进行冷却,待轴缩小后在把轴装入孔中。
常用的冷却方法是采用干冰和液氮进行冷却。
过盈联接的工作原理:过盈联接之所以能传递载荷,原因在于零件具有弹性和联接具有装配过盈。
装配后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的径向变形使配合面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工作时载荷就靠着相伴而生的摩擦力来传递。
你当配合面为圆柱面时,可采用压入法或温差法(加热包容件或冷却被包容件)装配。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用温差法能获得较高的摩擦力或力矩,因为它不像压入法那样会擦伤配合表面。
采用哪一种装配法由工厂设备条件、过盈量大小、零件结构和尺寸等决定。
7-过盈连接
3)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扭矩
d2
沿轴向和周向都不产生滑移。
d
径向压力p应满足:
p
F
2
2T
2
d
dlf
2、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由材料力学厚壁圆筒可知,
d 潘存云教授研制
1
最小过盈量:
min
pd
C1 E1
C2 E2
103
其中:E1、E2—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孔公差带
δma x δmi n
基孔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轴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3、过盈连接的强度计算
● 连接的强度 (选择标准 过盈量及径向力) ;
● 连接件本身的强度。
过盈连接装配后,包容件 胀大,被包容件缩小。
在包容件上将产生周向拉 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在被包容件上则产生周向 压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min min 0.8(Rz1 Rz2 )
Rz1 、Rz2 —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配合表面上微观 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单位为: 微米。
根据计算得到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选择一个标准过盈量配合代号。
轴公差带
应注意尽量选择优先配合代号。
最小过盈量:δmin = 轴min - 孔max 最大过盈量: δmax = 轴max - 孔min
圆锥面过盈连接在机床主轴的轴端上应用比较 普遍。装配时,借助转动端螺母并通过压板施力 使轮毂作微量轴向移动以实现过盈连接。 优点:定心性好,装拆方便,压紧程度容易调整, 配合表面不宜擦伤,传递载荷大,尤其是适用于大 型被连接件。 缺点:对配合面的精度要求高,加工成本大。
机械设计7过盈连接
四、过盈联接的设计计算(Study by yourself)
已知载荷,计算所需的压力和过盈量; 选定过盈量,校核联接和零件的强度。 装拆压力计算。 装配温度计算。 胀大量和缩小量计算。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不产生轴向滑移的条件:F≤Ff =Apf=dlpf
压入法装配 δmin=Δmin+2u
=Δmin+0.8(Rz1+Rz2)
2u——配合面被擦去部分的高度之 和,μm
Rz1 、 Rz2—— 配 合 表 面 微 观 不 平 度 的十点高度,μm
3、强度计算 一是联接的强度; 二是联接零件本身的强度计算
①、由最大δmax求得最大pmax
pmax
d (C1
d
2 d12 2d 2
s1
包容件内表层: 4、装拆压力
pmax
d
2 2
d
2
3d
4 2
d
4
s2
最大压入力发生在压入终了时
Fi= f π d l pmax 最大压出力发生在压出开始时
Fo=(1.3~1.5)Fi =(1.3 ~1.5)f π d l pmax
5、温差法装配的装配温度
包容件加热温度t2
二、过盈配合联接的工作原理
轴径d1大于孔径d 特点:构造简单
定心性好 承载能力高 在振动下能可靠工作 装配困难。
三、 过盈联接的装配方法
1、压入法 利用压力机直接把被包容件 压入包容件,在压入过程中, 配合表面微用观于不被平联度接的件峰的尖配会 受到擦伤或合压尺平寸。和过盈量不 大的场合。
2、温差法 加热包容件(或冷却被包容件)。
7.过盈联接
被 包容件
pmax
d 2 d12 B1 2d 2 2 ~ 3
B1 、B2—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强度极限。
4、过盈连接的最大压入力、压出力
当选用压入法进行装配时,计算最大压入力和压出力:
最大压入力: Fi =fπdlpmax 最大压出力: Fo (1.3~1.5) Fi = (1.3~1.5) fπdlpmax
第7章 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
§7-4 过盈连接
Fr
向心轴承
§7-4 过盈连接
一、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作用: 利用被连接件间的过盈配合直接连接在一起, 又叫紧配合连接。 优点: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能承受 冲击载荷,对轴削弱少。 缺点:装配困难,对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高。 应用:主要用于轮圈与轮芯、轴与毂孔、滚动轴承的 装配连接。
max 0 t0 被包容件冷却温度: t1 3 1d 10
其中: △0---为了避免配合表面互相擦伤所需要最小间隙;
α1 、α2 -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材料的膨胀系数; t0 –-环境温度。
第7章 过盈连接 机械设计作业集① 7-4、7-5 (7-17)
潘存云教授研制
d1
C1 C2 3 最小过盈量: min pd 10 E E 2 1 其中:E1、E2—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d 2 d12 1 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1 2 2 d d1
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2 d2 d2 C2 2 2 2 d2 d
圆锥面过盈连接在机床主轴的轴端上应用比较
普遍。装配时,借助转动端螺母并通过压板施力 使轮毂作微量轴向移动以实现过盈连接。 优点:定心性好,装拆方便,压紧程度容易调整,
第7章过盈连接
§7-4 过盈联接
(一)过盈联接的类型及应用
❖无辅助件的过盈联接
其配合表面有圆柱面和圆锥面,主要用于轴与毂的 联接、轮圈与轮芯的联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 的联接等;
❖有辅助件的过盈联接
主要借助于辅助件扣紧板(或扣紧环)将重型剖分 式零件沿接缝面联接为一体。目前多为螺栓联接所 取代。
⑵联接零件为脆性材料时的强度校核式
失效形式是包容件和被包容件配合表面的断裂。 按第一强度理论(1≤ B)求得允许的最大径向压力
包容件 被 包容件
pmax
d
2 2
d
2 2
d2 d2
B2
2~3
pmax
d 2 d12 2d 2
B1
2~3
B1 、B2—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强度极限, MPa
4.过盈联接最大压入力、压出力
最大压入力 最大压出力
Fi fdlpmax
F0 (1.3 ~ 1.5)Fi
5.包容件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
量
d2 max
2 pmax d2d 2
E2
(d
2 2
d
2)
mm
d1max
2 pmax d1d 2 E1(d 2 d12 )
mm
6.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
包容件加热温度
t2
max 0 2d 103
dlf
(2)传递转矩T,保证不产生周向滑动
当径向压力为 p 时,在转矩 T 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
产生的摩擦阻力矩 Mf 应大于或等于转矩 T。
Mf
dlpf
d 2
T
p
2T
d 2lf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过盈连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它通过在连接零件的配合表面上设置一定的过盈量,使得连接零件在装配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实现连接的目的。
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正确的装配方法对于保证连接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在进行过盈连接的装配之前,需要对连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严格的检查。
确保连接零件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一致,配合表面的质量良好,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同时,还需要对连接零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以减小装配时的摩擦阻力,保证装配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进行过盈连接的装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工具和设备。
根据连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夹具、夹具和装配夹具,以保证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装配工具时,要注意避免过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以免对连接零件造成损伤。
接下来,进行过盈连接的装配时,需要控制装配的速度和力度。
在施加装配力的过程中,要均匀、稳定地施加力量,避免突然施加过大的力量导致连接零件的损伤。
同时,要控制装配的速度,避免过快的速度导致连接零件的变形和损坏。
最后,在进行过盈连接的装配之后,需要对连接零件进行检查和测试。
通过测量连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检查连接表面的配合情况,以确保连接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验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对于连接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装配方法能够保证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延长连接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过盈连接的装配时,需要对连接零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清洁,选择合适的装配工具和设备,控制装配的速度和力度,并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提高扩展内容第15章连接设计1.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教材15. 4节简单介绍过盈连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鉴于此连接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特作如下扩展,供读者参考。
1. 1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过盈连接是利用连接零件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
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连接((((((紧配合连接或。
(((((过盈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黑地工作、对轴削弱少。
其主要缺点为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
过盈连接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的连接等。
本节仅介绍圆柱面的过盈连接。
1.2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讣讣算(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1)过盈连接的丄作原理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d的被包容件压入内径为的包容件中(图1. la)。
由于配合BA直径间有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径向压力。
当连接,A, ,B承受轴向力F(图1. lb)或转矩T(图1. l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
d-a)圆柱面过盈连接b)受轴向力的过盈连接c)受转矩的过盈连接图1.1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
((((((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
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d-入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擦伤或压平,因而降低了连接的紧固性。
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导锥,并对配合表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和)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乂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的连接。
加热是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00点为-副194C)或固态二氧化碳(乂名干冰,沸点为-79C)。
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则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过盈连接的装配教案
过盈连接的装配教案第一章:过盈连接概述1.1 过盈连接的定义1.2 过盈连接的分类1.3 过盈连接的应用范围1.4 过盈连接的优缺点第二章:过盈连接的装配原理2.1 装配前准备2.2 装配方法2.3 装配过程中注意事项2.4 装配工具的选择第三章:过盈连接的装配工艺3.1 装配工艺流程3.2 装配过程中各步骤的操作要点3.3 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4 装配后的检验第四章:过盈连接装配实例分析4.1 实例一:轴与轴承的装配4.2 实例二:齿轮与齿轮轴的装配4.3 实例三:联轴器的装配4.4 实例四:过盈连接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第五章:过盈连接装配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1 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5.2 问题原因分析5.3 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5.4 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过盈连接装配的精度控制6.1 装配精度的重要性6.2 影响过盈连接装配精度的因素6.3 装配精度的控制方法6.4 提高装配精度的实践措施第七章:过盈连接装配的误差分析7.1 装配误差的定义与分类7.2 过盈连接装配误差的影响因素7.3 误差分析与评估方法7.4 减小装配误差的策略第八章:过盈连接的维护与故障处理8.1 过盈连接的使用注意事项8.2 过盈连接的维护保养8.3 过盈连接常见故障及原因8.4 故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第九章:现代装配技术在过盈连接中的应用9.1 概述现代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9.2 自动化装配技术在过盈连接中的应用9.3 精密测量技术在过盈连接装配中的应用9.4 信息技术在过盈连接装配管理中的应用第十章:过盈连接装配的未来发展10.1 过盈连接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过盈连接装配技术面临的挑战10.3 过盈连接装配技术的发展机遇10.4 过盈连接装配技术未来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过盈连接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过盈连接与间隙连接、紧配合连接的区别,以及过盈连接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二、过盈连接的装配原理难点解析:掌握过盈连接装配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装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场景。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
对于车辆动力总成和航空发动机等高性能装置 ,过盈联结是首选的连接方式之一,确保关键部 件的高承载能力。
工业设备
从重型工业机械到精密仪器设备,过盈联结在 各类工业产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角色,确保 传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医疗器械
精密医疗设备如手术机器人等,需要过盈联结 来满足高度的定位精度和耐疲劳性要求。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仿真
未结性 能和负载分布。
优化设计算法
计算方法的不断优化将使过盈联结设计更加可 靠和高效,降低材料和加工成本。
智能传感监测
配备智能传感器的过盈联结有望实现实时监测 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塔吊关键连接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塔吊的主轴与 转臂之间采用过盈联结传递巨大 的起重扭矩,精确计算可确保塔吊 安全稳定运行。
桥梁受力构件
对于大跨度桥梁,过盈联结广泛应 用于索缆连接、桥墩-梁连接等 关键受力构件,承担着巨大的拉应 力和弯矩。
风电设备零部件
在大型风力发电设备中,叶轮轮毂 、变速箱、塔架等关键零部件之 间采用过盈联结传递高扭矩,以确 保风机安全稳定运行。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在医疗器械领域,过盈联结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仪 器和手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连接。这些部件需要承 受持续的扭矩载荷,如X射线探测器、内窥镜、手术 机器人等。精确计算过盈联结的扭矩传递能力可确 保这些医疗设备保持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装置需要精准传 递大扭矩,采用过盈联结可靠地满足此需求,确保机 器人执行复杂手术动作时不会出现故障。
温度、湿度等环境条 件的变化会导致材料 属性发生变化,使得接 触压力和摩擦系数发 生偏差,从而影响扭矩 传递能力。
第13章 过盈连接
其中:E1、E2—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系数;
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1
d d
2 2
d1 d1
2
2
1
C2
d2 d
2
2 2
d2 d
2
2
μ1 μ2—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的泊松比;
当采用温差法装配时,最小有效过盈量:
min e min
当采用压入法装配时,考虑配合表面的微观峰尖将被擦去 或压平一部分,这时最小过盈量为:
min e min 3.2( Ra1 Ra 2 )
Ra1 、Ra1 —为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按照所需过盈程度不同, Ra一般依次取为:3.2、1.6、0.8、0.4(由粗糙至光滑)。
第13章 过盈连接
13.1 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13.2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 13.3 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13.1 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作用: 过盈连接是利用被连件间的过盈配合直接把被 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优点: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在振动下 能可靠地工作。 缺点:装配困难和对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较高。 应用:主要用于轮圈与轮芯、轴与毂、滚动轴承的装 配连接。
1334过盈连接的最大过盈量minmaxminmax过盈连接容许的最大有效过盈量1335过盈连接配合的选择为保证传递给定的载荷min为保证连接件足够安全max式中minmax为由所选的配合公差形成的最小和最大过盈1336实际结合压力最小实际结合压力最大实际结合压力maxminminminraramaxmaxmaxmax确定压力机容量时应使其工作能力大于最大压人力的l52倍
机械设计7第7章过盈连接
一、过盈联接(interference fit joint)的类型及应用
无辅助件过盈联接 完全靠被联接件本身的过盈 配合来实现,一为包容件, 另一为被包容件,配合面通 常为圆柱面,也有圆锥面; 车轴与车轮、齿圈与轮芯、 滚动轴承与轴等。
二、过盈配合联接的工作原理
轴径d1大于孔径d 特点:构造简单
dlf
d ——配合面直径 f ——摩擦系数 l ——配合面长度
(2)传递扭矩T
周向不滑移条件:
T≤Mf = d l pf ×0.5 d
=0.5 d 2l pf
所需的径向压力p:
p
2T
d 2lf
(3)同时承受轴向力F和扭矩T
不产生轴向滑移和周向滑移,所需径向压力:
F2 (2T d)2 p
①、由最大δmax求得最大pmax
pmax
d(C1
max
C2δmax-2u
② 对于脆性材料
主要失效形式是包容件内表层断裂
被包容件:
pmaxd22d2d12
B1
2~3
包容件:
pmaxdd2222
d2 d2
B2
2~3
③ 对于塑性材料
考核承受最大应力的表层是否处于弹性变形
包容件加热温度t2
t2
max0 2d103
t0
被包容取件同冷直却径温间度隙t配1 合
t1
max0 1d103
t0
H7/g6的最小间隙 δmax—标准配合的最大过盈量,μm
△0—防擦伤而留的最小装配间隙, μm
α1、α2—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t0—装配的环境温度,℃
6、胀大量和缩小量 包容件外径的胀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过盈连接的种类
过盈连接是依靠包容件(孔)和被包容件(轴)配合后的过盈来实现紧固连接的。
这种连接的结构简单、同心度好、承载能力强,能承受变载和冲击力,还可避免零件因加工出键槽等而削弱强度,但配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圆柱面接合时装拆不便。
过盈连接的配合面主要是圆柱面和圆锥面,其他形式较少。
1.圆柱面过盈连接
其配合过盈量的大小,是由连接本身要求的紧固程度所决定的。
在确定配合种类时,一般应选择其最小过盈等于或稍大于连接所需的最小过盈。
因过盈量过大将导致装配困难,而过盈量过小将满足不了传递一定扭矩的要求,在确定精度等级时,若选较高精度的配合,而其实际过盈变动范围较小,装配后连接件的松紧程度不会发生大的差异,但加工要求较高;配合精度较低时,虽可降低加工精度要求,但实际配合过盈变动范围较大。
在批量生产时,各连接件的承载能力和装配性能相差较大,往往需分组选择装配。
压紧方式有液压装拆,如图a所示,配合面的锥度通常是(1:50)~(1:30);也有靠螺纹连接实现轴向压紧的,如图b所示,其配合面的锥度通常是(1:30)~(1:8)。
1.过盈连接的装配要求
a.配合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零件经加热或冷却后要将配合面擦净。
b.压合前,配合表面处理干净并涂以润滑油,以免装配中擦伤配合面。
c.压入过程应连续,不宜过快;压入速度一般为2~4mm/s(不宜超过10mm/s),并应准确控制压入行程。
d.压合时,应始终保持轴和孔同轴线,不许偏斜;应经常用角尺检查校正。
e.对于细长的薄壁件,更要细心检查其过盈量和形状偏差,装配时尽可能垂直压入,以防变形。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a.压入配合法可用手锤加垫块敲击压入,也可采用各类压力机压入。
b.热胀配合法又称红套,是利用金属材料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在套与轴有一定过盈时,将套加热,使孔胀大,然后将轴装入胀大的孔中,待冷却后,轴与套孔就获得了传递轴向力、扭矩或轴向力与扭矩同时作用的结合体。
c.冷缩配合法此法是将被包容件进行低温冷却使之冷缩,对小过盈量的小型连接件和薄壁衬套等多采用于冰冷缩(可冷至-78℃);过盈量较大的连接件,如发动机的主、副杆衬套等,多采用液氮冷缩(可冷至-196℃)d.液压套合法是使高压油注入锥套中,使油压增大,锥套膨胀顶出或装入。
纵向过盈连接的装配宜采用压装法,压装设备的压力,宜为压入力的
3.25~3.75倍;压入和压出速度不得大于5mm/s 。
压入后24小时内不得承受负载。
压入力可按下公式计算;
μπ⨯⨯⨯⨯=f f xi L d p P max
)(max i i a a f x ma E C E C d P +=δ
a a
a a q q C ν+-+=2211 i i
i i q q C ν--+=2211
式中Ca ,Ci ―――――系数,或由现行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GB5371-85表4中查的;
a q ---------------------------------------包容件直径比
xi P ---------------------------------------压入力(N )
m ax P --------------------------------------最大结合力(N )
f d ---------------------------------------结合直径(mm )
f L ---------------------------------------结合长度(mm )
μ---------------------------------------摩擦系数
i q ---------------------------------------被包容件直径比
a ν------------------------ --------------被包容件泊松比
m ax δ-------------------------------------最大过盈量(mm )
a E --------------------------------------包容件弹性模量(N/mm 2) i E ------------------------- ---- -------被包容件弹性模量(N/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