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000字》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000字》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 (1)(一)供应链金融 (1)(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 (2)二、资产证券化定价方法研究 (3)(一)现金流折现法 (3)(二)回归分析法 (4)三、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5)四、文献述评 (6)参考文献 (6)一、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一)供应链金融Timme(2000)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由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目的在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

Hofmann(2005)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供应链中的多个主体合作,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促使金融资源在供应链中流动,最终实现共同创造价值的目标[2]。

Peterson(1994)指出供应链金融不仅能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与供应链系统中其他企业的联系,其本质是一种关系型融资[3]。

丁汀、李雪梅(2009)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应收账款模式和融通仓模式的具体流程[4]。

沈敏(2015)则按主导特征不同划分为应收类融资、预付类融资和存货类融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5]。

夏芳(2013)认为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保理业务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而商业保理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6]。

于宏新(2010)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7]。

熊熊(2009)在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价模型[8]。

胡海青(2012)提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将核心企业资信与供应链关系因素考虑在内,并对比了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算法在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时的有效性[9]。

(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把弱流通性资产出售给特设目的载体并进一步设计为具有流通性的金融产品的融资方式[10]。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转化为证券的金融手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发展,然后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对资本金的优化、风险管理的挑战以及盈利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但也会带来风险管理上的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影响、资本金、风险管理、盈利能力、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各类资产转变为可以交易的证券,并通过市场募集资金的金融工具。

它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形式,尤其在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逐渐蓬勃发展。

作为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面临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等多重挑战的如何有效应对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揭示其在银行业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优化效果,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文献综述--浙江省电力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浙江省电力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浙江省电力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一、前言部分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住房抵押证券MBS。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概括地讲,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s Pool),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由于我国电力生产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占用资金期限长,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或企业自有资金建设电力项目是不现实的。

依靠国内外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项目,势必会造成电力生产企业负债比例过高,增加电力企业负担。

所以该篇综述主要是总结国内外资产证券化近些年来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以便未来我省电力企业更好地应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融资。

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住房抵押证券MBS。

如今,证券化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抵押债权以外的非抵押资产的证券化领域,涉及到企业应收账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金融租赁等多种资产,资产担保证券ABS已成为主要的证券化品种。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为发达、规模最为庞大,其中抵押债券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债券市场,证券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Bertsimas和R.德米尔(2004)指出,资产证券化(ABS)是一种金融工具,它可以让金融机构(通常是商业银行)的移动资产(如租赁资产滞销,抵押资产或商业证件)从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换一个长期贷款,可以把利润再投资进入更有利可图的投资。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关于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类理论来进行,一种是资产证券化理论,另一种是风险管理理论。

西方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大致有减少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隔离理论、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成本诱导理论。

1、国外研究现状(1)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理论中,ClaireA.Hin(1996)指出,资产证券化有助于解决投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些中小型公司,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尚未建立起较高的信用等级,或者经营的是风险较大的行业,或者是其进入的新行业管理法规尚模糊不清,评估这些公司的成本非常大等种种原因。

潜在的投资者因为无法获得其拟投资公司的完整信息,担心那些未被披露信息对其造成损失,因而不愿意向这些公司投资。

从而导致这些公司的融资成本非常高,甚至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而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人把具有预期收益的资产转移给SPV,由SPV用这些资产来发行证券,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证券取决于应收账款价值,而应收账款价值的评估一般由信用评级中介机构、信用增级机构承担,投资者又比较倾向于相信这些评估机构,故他们不必直接关注发起人本身的信用。

袖”ePassmoreandRogerSParks(1996)认为现实中市场信息是不完全对称的,银行相对于没有政府背景的资产证券化企业是拥有信息优势,故银行会进行明显的道德故意行为,而没有政府背景的资产证券化企业也会进行逆向选择。

要解决银行及企业的上述问题,WaynePassmoreandRogerSParks(1996)提出了提高贷款支持证券的收益率的办法,同时,他们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给贷款者带来好处,即资产证券化后,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可从银行得到贷款,此外,低违约风险的借款者及高筛选成本的高违约借款者也可从贷款中获益。

也有学者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评级技术使得银行相对于没有政府背景的证券化企业,其信息优势会变弱。

EdwardM.hcobucci(2003)从隐蔽行动和隐蔽信息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司里信息不对称引致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将具有一定收益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实现资产流动性和风险分散的目的。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中,资产证券化可以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特点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资产,如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转化为证券,然后发行到市场上,用以融资或进行资产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包括资产现金流的分离、证券化产品的多样性和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持有的资产快速转化为现金,减少自身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资金来源多样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多样化其资金来源。

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向市场融资,而不再仅仅依赖存款和债券等传统融资渠道。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提高其资本利用效率,增加业务经营的灵活性。

2. 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表优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降低其风险敞口。

通过将各类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分散风险,避免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面临的风险。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实现资产和负债的有效匹配,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3. 提升盈利能力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并发行到市场上,银行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与传统贷款业务相比,证券化产品可能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

4. 促进业务创新资产证券化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通过将各类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创新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有助于丰富银行的产品线,增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5.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其资本充足性。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证券化并发行到市场上,银行可以获得资本注入,提高其资本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 ( 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性质类似、风险相近的基础资产组合为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在未来所产生的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面向广大投资者所发行的一种固定收益证券。

根据基础资产来源的不同,其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商业银行为发行主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以企业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未来收益等为基础资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等。

2015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我国资产证券化能否迎来发展良机,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现状何如,供需前景又将如何变化以及资产证券化将如何影响市场投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甚至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献综述将围绕资产证券化从发展历程、经验回顾、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回顾(一)国际方面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其主要是为了应对二战之后婴儿潮的购房问题以及促进本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税收、法人地位等约束,美国政府通过不断立法( 如1986年著名的REMIC 法案) ,逐渐为本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扫清了障碍。

之后,资产证券化也迅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壮大,包括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

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International FinancialServices London) 2010 年的报告,从2000 年至2006 年,全球范围内证券化的资产总量已经从1.022 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3.298 万亿美元。

而美国在2007 年有40%的银行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操作,虽然金融危机使其有所收缩,但该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依然超过了当年本国公司债市场的规模( Loutskina, 2011) 。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和转移风险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探讨。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

商业银行通过将自身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可以获得新的资金,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规模。

这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偿还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减少自身的风险敞口。

尤其是对于持有大量风险较高的资产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减少单一资产所带来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

商业银行往往持有大量的资产,但其中有一部分资产流动性较差,很难将其变现。

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加剧。

由于证券化后的资产被分散到不同投资者手中,商业银行对资产的监管和信息披露相对困难,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资产的价值和风险。

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将资产转移出去后,可能面临着收入稳定性和流动性的问题。

特别是当证券化的资产出现违约或回收变现困难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可能会大幅增加。

资产证券化还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关联风险增加。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这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与这些机构存在相互依赖和关联风险。

当这些合作方面临风险时,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连带风险。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正面来看,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降低风险敞口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资产证券化可能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可转让的资产打包组合成证券,并通过拍卖或私人定向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等机构可以将资产转变成可流通的证券,再以此获得资金支持,从而解决短期借款、信用评级、违约风险等问题。

1. 改变资产结构
资产证券化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将贷款等长期资产转化为短期流动性资产,从而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提高流动性。

2. 降低融资成本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集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

3. 优化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分散到各个投资者手中,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4. 加强市场竞争力
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减轻自身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增强监管压力
资产证券化虽然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增加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压力,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论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提高银行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监管压力。

商业银行需要在资产证券化中注重风险控制,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金融工具,它将资产转化为可以交易的证券,从而可以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它们的贷款资产转变为证券,将它们的资产转移给持有者,并从这些证券中获得现金流。

这种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

通过将贷款资产转变为证券,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分散给各个持有者,从而减少其自身承担的风险。

这对商业银行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在各种贷款项目中承担着大量的风险。

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从而降低其自身的风险敞口。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资产通常是以长期贷款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些贷款是不能很容易地变现的。

通过将这些贷款转变为证券,商业银行可以将它们卖给投资者以获得现金流。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就能够迅速满足现金需求,而不必等待贷款到期,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融资。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次性的现金流,这可以增加其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加其盈利能力。

通过将资产转移给持有者,商业银行可以释放出资金,用于更高回报的投资,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资产证券化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下降。

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将低质量的贷款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

这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较高风险,同时也会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影响。

资产证券化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监管风险增加。

当商业银行将贷款资产转化为证券时,它们可能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并遵守相关法规。

这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监管成本,并使其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处罚。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它也可能导致贷款质量下降和监管风险增加。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首先,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支持证券(MBS)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等证券,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

此外,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股票交易所发行证券,进一步扩大其融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丰富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金融中介功能。

其次,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更加有效。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其不良资产转让给证券化特殊目的实体(SPV),将贷款风险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

如果SPV 遵循了适当的管理措施和评级制度,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始贷款的信用风险。

而且,由于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等证券的需要,这将使得商业银行对某些资产的借贷对冲更加精细,从而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第三,资产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

资产证券化允许商业银行将贷款转移出去,从而减少其资本占用。

因此,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业务可以获得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增强了其利润能力。

最后,资产证券化也与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有关。

商业银行可能会倾向于在放贷过程中推销低质量的贷款,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会协作创造"坏贷款",并将其转售给投资者。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证券化交易将会影响投资者和市场的稳定。

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该加强自律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使银行的风险分散更加有效、提高了其资本利润率以及与道德风险问题有关。

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商业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并探讨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精编版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精编版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课程论文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姓名:杨鹏展学院及专业:财税学院财政学课程名称:货币金融理论专题学号:201401370006指导老师:李文哲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摘要:随着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经济的白热化竞争和对金融创新的强烈需求,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

其中,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市场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针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手段转换为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过程,使之具有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思想和方法,为各国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种,无论是从政府的管理视角和金融创新规律来看,还是从银行、企业和广大社会投资者的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来看,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及其创新应用的构筑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金融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资本市场;信用评级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首先,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最早也最为全面,而且大量的研究依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得以相互支持。

在2008年的次货危机以后,大量的研究更多的开始涌现。

其次,Theodor Baums, E. Wymeersch(1996)对欧洲各主要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英法德、西班牙等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化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与论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产品与市场等,认为资产证券化在欧盟各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较全面的,并着重探讨了在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税务等方面的问题,指出立法在资产证券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关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经营风险方面,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确有影响。

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程度的影响存在“证券化-稳定”与“证券化-不稳定”两种不同观点。

Jiangli.w(2008)的“证券化-稳定”理论认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建立特殊spv能把风险转移并隔离,风险转移过程中商业银行相当于为经济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购买了保险。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更多的研究支持了“证券化-不稳定”的理论。

Allen和Carletti(2006)Acharya等(2013)认为资产证券化强化了金融机构的关联性,增强了风险的溢出性和感染性,诱发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关于城商行的研究:在国外,银行被划分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但是国外并没有城市商业银行的说法。

由于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上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可以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Brickley和James(2003)认为,地方政府的介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日本,大多数地方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地方城市,而这些地方银行无例外地与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公共团体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他们得出: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从而刺激地方经济的增长。

2007年,Allen N.Bergel9在对美国的社区银行的发展历史的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各家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总之,国外商业银行有关的发展研究比较多。

从研究主体上看,有学术专家,还有新闻报刊、研究机构、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等 ;从研究主题上看,主要有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趋势的研究,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对银行上市的研究等等。

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同时,从现实意义而言,国外的发展经验对S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文献综述摘要: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发展,备受广泛关注。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金融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对金额稳定性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金融稳定不良贷款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不断加强金融创新,金融体和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次全球化、自由化、机构化的变革中,最成功和最领先的创新技术当属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诞生于美国,是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自身流动性需求、进行监管资本套利、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资本结构等进行的创新。

2005年我国开始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暂停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审批,2012年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仅2014年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达到2833亿元。

同时,2015年5月我国又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充分显示政府当局对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力度。

截止2021年底,我国共有1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190多单不良资产证券产品,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元。

二、文献综述关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讨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一)资产证券化可增强金融稳定性国际保险监督协会(2003)调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35家金融机构风险转移情况,表明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分散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风险,还可以提高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Wagner和Marsh(2004)认为,如果商业银行持有不良资产的社会成本大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成本,那么风险资产应更多被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资产证券化不仅可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还可提高金融系统效率。

Jorge和Li(2006)量化分析了英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机构,认为资产证券化可分散风险,降低外部冲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资产证券化(ABS)是由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证券(MBS)演变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亚洲市场逐渐引入资产证券化。

这也使得外国对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远远领先于中国。

Jobst(1975)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通过证券化,融资方的资产信用可以直接提供给资本市场,而不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Thomas(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通过债权进行证券化融资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同时也可以降低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

Schwarcz(2002)提出在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参考资产差异特征,区分不同种类,分离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其形成的现金流在资本市场上融入资金,融资成本通常小于股权融资。

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角度,Sudhir P.amemba(2000)分析研究了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论述了融资租赁业对社会经济的宏观效应。

Charles W.calomiris和Joseph R.Mason(2004)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深入研究,对融资租赁业证券化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通关开展对融资租赁业资产证券化的系统分析,建立操作模型。

外国对资产证券化行业领域的分析从含义、原理与交易结构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到更为细微的层面,对资产支持证券化的研究更为细致,这也表明国外资产证券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加成熟。

在资产证券化的动机方面,Charles W.calomiris(2004)发现企业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Shawn D Halladay(2005)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缓解融资压力,从而缓解自身融资困难。

在信用增级方面,Fabozzi&kothari(2011)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提高产品的信用评级,减少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

169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柳安娜作者简介:柳安娜(1994-),女,汉族,新疆人,硕士,新疆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会计。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与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相比而言,国内证券化起步晚,发展缓慢,但是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基于本国国情的证券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比较匮乏,为了更好的理解资产证券化,并且为我国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实践经验,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对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效应及风险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现在作为新兴的融资手段被广泛应用。

2012年,我国国内开始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企业已普遍接受这种新的融资模式。

但是,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晚,理论和实践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资产证券化,并且为我国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实践经验,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效应及风险方面开展文献综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确切的定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资产证券化”一词首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抵押贷款市场,在之后的发展中,资产证券化经过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的研究形成了由广泛到具体,由模糊到详细的过程。

Gardener (1986)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他认为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其实是在金融市场,通过开放信用,拥有盈余资金的供给者与短缺资金的需求者完成匹配的过程。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资金的匹配,涵盖了所有融资方式,比如股票、债券等。

Yoshihiko (1988)分别给出了狭义和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定义,他指出狭义的定义下,资产证券化是将商业银行资产转化为可转让证券的过程,而在广义的定义下,资产证券化是票据流通的市场,二者不同点在于基础资产的类型。

Fabozzi (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未来现金流量汇集并出售给第三方机构的融资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篇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一、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Gardener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

在这种安排下,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

该定义强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而与机构中介不同。

在这里,“匹配”即指对原以机构中介信用为基础形成的资产进行可转让性的转换处置。

引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2],资产证券化是指:“创立主要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支持的证券,它可以为固定的或循环的,并可根据条款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现,同时附加其他一些权利或资产来保证上述支持或按时向持券人分配收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创立以收益性资产为担保的可转让性证券的过程。

XX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证券化的高级形式。

从广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在证券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短缺者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来融资,以取代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所以又被称之为融资证券化。

目前资本市场上所称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二级证券化,即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是贷款和应收帐款)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库,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

XX认为,资产证券化和一级证券化有着本质差别。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两者具有不同的“发债基础”。

区别于以资产所有者的整体信用为担保的一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以特定资产作为发债基础。

这种基础资产范围上的区别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偿债现金流的风险和收益,进而影响到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架构以及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资产负债表处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XX认为,作为一种具体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与战后世界金融领域的证券化发展趋势不同,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之一。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在许多学者、专家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试图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中,这也是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的新方法。

尽管这一观点目前仅停留在探索阶段,要将之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

因此,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行探讨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同时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高速公路收费、隧道隧道、公用事业收费)的所占比例比较小。

因此就城市基础设施的收费资产证券化而言,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非常稀少的,只是散见于一些零星的文章中。

这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实践中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

从统计数据看,在实践中其所占比例也是相当的少,绝大多数的是汽车贷款支撑资产证券、信用卡应收款支撑证券、房屋抵押贷款担保的资产证券。

从其他统计数据也可以得到验证,如在美国1997 年,这三种资产证券的发行额分别达到457 亿美元、476 亿美元、638 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资产证券总额的21%、22%、30%由于实践中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相应的所作的研究也就比较少。

在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虽然利用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还刚刚起步,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也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使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不少学者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张志强、刘德顺等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融资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建设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课题组曾经就国内和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比较写过专门的两本研究报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进行过专门研究,其中涉及到市政债券融资的观点。

关于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资产证券化方面,有关较为系统的理论在国内还很缺乏,但许多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优秀论文和著作。

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供给与需求 理论与实证 综述

邹晓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电子邮件:zouxm8948@;张 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副研究员,电子邮件: zhangming@;高蓓: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电子邮件: gaobeibaby@。
(一)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供给层面的解释 1、信息不对称假说 信息不对称假说强调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信 贷资产的流动性并帮助发起人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根据阿克罗夫的柠檬市场理 论,当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很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最终导致特定商品的 交易市场萎缩(Akerloff,1970)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银行在信用评估和贷款 监督执行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要使得银行在上述方面采取有效行动,银行必须持有 贷款至到期,或是保留与贷款相关的风险。1 (1)通过打包和分层等步骤构造信息不敏感资产有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与 贷 款 销 售 不 同 , 资 产 证 券 化 将 分 散 的 基 础 资 产 打 包 ( pooling ) 与 分 层 (tranching) ,这样可以消除单个资产的异质性风险(idiosyncratic risk) ,从而降 低证券价值的信息敏感度以及信息优势方拥有的信息价值,最终提高相关资产的流动 性。Myers and Majluf (1984)认为,分层设计将违约风险集中在资产的某一部分, 其 余 部 分 资 产 的 风 险 显 著 降 低 , 这 有 助 于 降 低 投 资 者 的 柠 檬 贴 现 率 ( lemons discount) 。 Gorton and Pennachi (1990) 指出, 将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拆分, 并发行以这些现金流为支持的证券,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损失。因为,上 述证券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信息优势方拥有的信息。De Marzo (2005)宣称,组建资产 池具有“信息毁灭效应”(information destruction effect)和“风险分散效应” (risk diversification effect) 。如果基础资产剩余风险的相关性较低,那么分层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资产证券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操作步骤及结构图:国外的研究动态综述:国内的研究动态:在中国,由于资产证券化研究比较晚,因此没有对资产证券化做具体的定量研究,而且研究深度不足,特别是将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研究的研究还很少。

虽然最近有不少国内学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展开了一些工作,但多数都偏重于资产证券化的机理介绍及制度设计层面的研究。

研究范围主要汇集在银行不良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的定性研究,对证券化的动因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还很少,而针对国内现实问题做资产证券化的定量研究就更少了。

何小峰(2002)在《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发展历程,操作步骤。

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地产和汽车信贷等市场方面的应用,可以说是第一本全面介绍资产证券化的著作。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效率问题,孙奉军(2004)提出了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机制,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思想,定性地分析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供求与效率,也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和策略建议。

胡旭阳(2001)主要从金融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的效率提升机制及其决定因素。

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不少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张超英(2004)提出了包括监督技术假说、管制税假说、担保假说、道德风险假说、市场机制假说、流动性假说以及比较优势假说等七个假说,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动因研究比较前沿的成果。

而这之前,尹龙(1999)也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动力约束与制度安排,指出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它涉及到了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金融工程。

因此事先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好各种客观的条件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德旭(2000)研究了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指出当时的中国推行住房抵押与证券化的基础还十分脆弱,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虽然可以再中国局部地区进行试点,但更主要的的任务还是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各种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 ( 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性质类似、风险相近的基础资产组合为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在未来所产生的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面向广大投资者所发行的一种固定收益证券。

根据基础资产来源的不同,其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商业银行为发行主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以企业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未来收益等为基础资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等。

2015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我国资产证券化能否迎来发展良机,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现状何如,供需前景又将如何变化以及资产证券化将如何影响市场投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甚至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献综述将围绕资产证券化从发展历程、经验回顾、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回顾(一)国际方面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其主要是为了应对二战之后婴儿潮的购房问题以及促进本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税收、法人地位等约束,美国政府通过不断立法( 如1986年著名的REMIC 法案) ,逐渐为本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扫清了障碍。

之后,资产证券化也迅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壮大,包括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

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International FinancialServices London) 2010 年的报告,从2000 年至2006 年,全球范围内证券化的资产总量已经从1.022 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3.298 万亿美元。

而美国在2007 年有40%的银行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操作,虽然金融危机使其有所收缩,但该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依然超过了当年本国公司债市场的规模( Loutskina, 2011) 。

在反思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中,资产支持证券和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被认为是此次危机的根源( 吴晓求等, 2009; 牛锡明,2013) ,同时有关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会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假说( Green-baum 和Thakor, 1987) ,也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 Lockwood et. al.,1996,Uhde et al., 2012) 。

因此,各国开始普遍反思自身的资产证券化之路,巴塞尔委员会也紧急快速通过了新的监管协议,并要求提高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识。

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又逐渐回暖。

与此同时,基础资产的种类也得到恢复,包括了住房抵押贷款、企业应收账款、汽车金融贷款、学生贷款以及债务担保凭证( CDO) 等衍生产品,其中以银行所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体。

(二)国内方面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主要探讨内容为如何引导这一创新性金融产品在我国合理发展,并且早期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海南三亚市某公司所发行的离岸投资证券和华融、信达等金融机构一对一的非公开发行的信托产品,是我国早期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雏形。

此后,随着2005 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等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快速推进,并由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于2005 年发行了首批住房抵押贷款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截至2008 年底,共有11 家机构发行了18 单将近700 亿元的证券化产品。

之后,伴随着金融危机中有关资产证券化的争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也陷入停滞。

2012 年2 月,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决定,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参与机构的范围不断扩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地方性公司逐渐涉足该领域,丰富了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品种的完善,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国务院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如央行于2015 年4 月3 日宣布,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将由以往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国证监会也于近期通过了“允许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关政策的支持,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增加了投资品种,提升了我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收集相关网站,对我国历年来金融机构所发布的资产支持证券进行收集和梳理,利用历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所发起的资产支持证券的相关数据。

可以看出,经过不断试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参与者种类也不断增多,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机构从无到有,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鉴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作为一种有效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资源配置新方式,对资产证券化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研究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现状(一)理论研究方面1.对于资产证券化供给与需求的理论评述与资产证券化起源和兴起相关的理论假说主要有四个:信息不对称假说、监管套利假说、风险重置假说和便利收益假说。

这四种理论假说分别从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层面提供了解释。

其中,信息不对称假说与监管套利假说从供给层面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兴起,而风险重置假说和便利收益假说则从需求层面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兴起。

信息不对称假说强调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并帮助发起人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与贷款销售不同,资产证券化将分散的基础资产打包(pooling)与分层(tranching),这样可以消除单个资产的异质性风险(idiosyncratic risk),从而降低证券价值的信息敏感度以及信息优势方拥有的信息价值,最终提高相关资产的流动性。

根据信息不对称假说,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一个创造信息不敏感(information insensitive)资产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通过将流动性较差的、信息敏感(information sensitive)的信贷资产变成高流动性的、信息不敏感的债券资产,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了起来,从而提高了信贷市场的流动性、拓宽了金融中介的融资来源。

然而,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研究开始剖析证券化产品作为信息不敏感资产存在的一大缺陷,即监管套利假说强调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为了规避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而不是为了转移风险。

该假说认为,通过将信贷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并以此来构造高评级证券,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规避最低资本监管。

然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隐性担保破坏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很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缓冲不足。

风险重置假说强调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risk-averse),而相比之下金融中介是风险中立的(risk-neutral)。

该假说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因此,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风险在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之间进行更好地分配,从而增加社会福利。

然而,物极必反。

首先,如果金融机构在扩张资产的过程中降低了信贷标准,那么证券化本身非但不能增加、反而会损害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结构性融资产品用系统性风险代替了个体性风险,使得优先级结构性融资产品的违约风险集中在系统性冲击层面。

再次,如果投资者和金融中介忽略尾部风险,向无风险债务提供过高的收益率,将不利于金融稳定。

一旦尾部风险爆发,金融市场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便利收益(convenience yields)假说是指资产证券化可以满足金融交易对担保品的需求。

资产证券化能够将流动性差的信贷资产转化成高流动性的、高评级的标准化资产。

由于这些标准化的资产支持证券不易受异质性风险的影响,证券价值比较稳定,所以被广泛运用于担保融资和衍生品交易中。

然而,以回购和ABCP为主的批发融资工具存在显著的期限错配,一旦融资来源枯竭,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抛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从而引发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

资产证券化起源和兴起的四种相关理论均与安全资产有关。

信息不对称假说和监管套利假说侧重于安全资产的供给,而风险重置假说和便利收益假说侧重于安全资产的需求。

资产证券化是影子银行体系创造安全资产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质量较差的资产经过多次证券化就可以获得较高评级。

资产支持证券是金融机构重要的融资工具,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工具,也是金融交易中重要的担保品。

资产证券化无论是在弥补传统的安全资产短缺方面还是在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次贷危机之后的理论探讨(1)国外学者的观点2007 年的次贷危机由美国的个人住房按揭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O、CDO)引发,危机发生后,学者们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大多以次贷危机为背景进行探讨。

很多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与银行放贷规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普遍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放贷规模,如 Loutskina(2007)、 Kuttner(2007)、Goderis(2007)和Ambrose & Thibodeau(2008)。

而对资产证券化如何引发次贷危机,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Chris & Karen (2008),Mian & Sufi( (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推动了抵押贷款的膨胀,贷款的膨胀又进一步推高了房价,但房价泡沫一旦破灭,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顿时发生大规模减值,违约数量剧增,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Cecchetti(2009)认为证券化使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出表,从而规避美联储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

加之证券交易委员会也疏忽了对该类证券化产品的监管,致使风险越来越大。

此外,很多学者还认为资产证券化能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资产证券化的一大弊端,也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如 Hellwig(2008)、Mian & Sufi(2008)和 Benjamin & Adam (2008),他们都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使得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日渐下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积累。

(2)国内学者的观点同国外研究一样,国内大多数学者也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少数学者则持怀疑态度。

张超英(1998、2000、2001、2002、2003)是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先行者之一。

他认为,银行既能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又能是发起人,因此,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

此外,张衢(2002),王慧、李海生(2003),陈荣湘、陈辛润2004),喻国平(2008)等都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对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从而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