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

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

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教学大纲及教学安排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而教学安排则是具体的实施计划。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安排的内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框架,它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因素进行制定。

首先,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其次,教学大纲应细化教学内容,将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划分,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教学大纲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安排的内容教学安排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计划,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安排。

教学安排的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等方面。

首先,教学进度需要合理安排,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和学习。

其次,教学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包括教材、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活动需要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实践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的实施过程教学安排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准备,包括备课、教学材料准备和教学环境准备等方面。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指导教学工作的实施。

教学安排的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等方面,需要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安排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整体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整体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整体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小学课程2. 适用年级:一年级至六年级3. 课程类型:综合课程4. 课程学分: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内容设定5. 课程总学时:根据年级和课程内容设定6. 课程性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等7.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程内容结构1. 课程模块:- 语文模块: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

- 数学模块:包括算术、几何、代数等。

- 科学模块: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 艺术模块: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

- 体育模块:包括体育理论、运动技能、健康知识等。

- 社会模块:包括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等。

2. 教学大纲具体内容:- 语文: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

- 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 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等。

- 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体育竞赛等。

- 社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公民教育等。

三、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

3.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2. 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作品展示、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

3. 评价标准: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质量较高的教材。

2. 辅助教材:根据教学需要选用相关辅助教材。

3. 教学设施:保证教学场所、设备和资源的充足。

六、课程实施1.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

2. 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学大纲和教案》课件

《教学大纲和教案》课件

教学方法多样
优秀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应采用多
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03
兴趣和参与度。
注重学生反馈
04 优秀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应注重学
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教学方法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讨论、实 验等。
教学步骤
详细规划教学的各个 环节,包括导入、讲 解、示范、练习、总 结等。
教学评价
设计教学评价的方法 和标准,以评估学生 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 量。
03
教学大纲与教案的关系
教学大纲与教案的联系
01
02
03
教学目标一致
教学大纲和教案都是为了 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它们都强调了教学重点和 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 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
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 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 、实验等。
分配教学时间
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 保教学进度和效果。
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技能和 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内容
详细列出教学内容, 包括知识点、实验、 练习等。
教学大纲实例分析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
实例二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或相关专业打 下基础。
教学大纲实例分析
教学内容
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 领域,注重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教学、课堂讲解、自主 学习等多种方式。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 年2 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二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y课程编号:12600082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西方社会学理论这一门课比较全面而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外国社会学理论,尤其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注重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大家理论中的精华和经典著作,它对社会学或相关专业学生在深层次上理解社会、剖析社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它将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与国际社会学界进行对话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一、工业革命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二、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第二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重点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学时)第一节生平与著述一、生平、学术背景二、著作第二节科学分类和社会学一、知识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难点二、科学体系的分类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的建立第三节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重点一、社会静力学二、社会动力学三、动力与静力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比较法四、历史法第五节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重点一、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二、牧师的特殊作用三、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四、对孔德的评价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及社会改革思想。

2024年《认识日历》教案优秀

2024年《认识日历》教案优秀

2024年《认识日历》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日历”。

内容包括日历的基本构成,如何使用日历,以及日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历的构成,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日历进行时间管理和规划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日历的构成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日历进行时间管理和规划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挂图,引入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介绍日历的基本构成,如年、月、日、星期等。

(2)讲解如何使用日历,包括查看日期、标注重要事件等。

3. 例题讲解(1)展示2024年某个月的日历,让学生找出该月的最大日期。

(2)让学生在日历上标注自己的生日,并计算出距离生日还有多少天。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2024年某个月的日历。

(2)让学生找出该月的最小日期和最大日期。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日历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日历的基本构成:年、月、日、星期2. 日历的使用方法:(1)查看日期(2)标注重要事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2024年你出生那个月的日历。

(2)找出该月的最小日期和最大日期。

2. 答案:(1)见学生完成情况。

(2)最小日期:1号;最大日期:该月的天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日历,如农历、阳历等。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日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明确指出以便于教师和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与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日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日历
2
第11周
从8日
到14日
自主学习
Unit7,Lesson 1
2
2
第4周
从20日
到26日
Unit2,Lesson 2
Unit3,Lesson 1
2
2
第12周
从15日
到21日
Unit7,Lesson 2
Mid-term review
2
2
4
第5周
从27日
到2日
Unit3,Lesson 2
自主学习辅导
2
2
第13周
东北大学教学日历
课程编号170100221课程名称大学英语(一)
教学日历类别及内容
月份
周次
讲课
讲 课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学时
月份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9
第4周
从9.20日
到24日
Unit 1, Lesson 1(Book I)
自主学习辅导
2
2
11
第12周
从15日
到19日
Unit6, Lesson 1
Unit3,Lesson 1
2
2
第12周
从12日
到18日
Unit 8, Lesson 1
Unit 8, Lesson 2
2
2
10
第5周
从24日
到30日
Unit3,Lesson 2
Unit4,Lesson1
2
2
第13周
从19日
到25日
Unit 9, Lesson 1
Unit 9, Lesson 2

课程教学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代码:MATH101学分:4学分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学期:秋季学期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熟悉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基本知识;(3)了解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微积分基本概念与理论(1)极限与连续性(2)导数与微分(3)积分与微分方程(4)多元函数微分学(5)重积分与线面积分2. 线性代数基本概念与理论(1)行列式与矩阵(2)向量空间与线性方程组(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4)二次型与二次曲面3. 概率论基本概念与理论(1)随机事件与概率(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4. 应用案例分析(1)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2)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3)数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微积分基本概念与理论第5-8周:线性代数基本概念与理论第9-12周:概率论基本概念与理论第13-16周:应用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_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_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_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是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

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

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

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来源:作者:zj [字体:大中小]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教案 教学大纲

教案 教学大纲

教案教学大纲教案: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它规定了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要求。

在撰写教案时,教学大纲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是一份关于教学大纲的教案示例:教案标题:教学大纲撰写指导与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教学大纲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撰写教学大纲的步骤和要点;3. 能够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的定义和作用;2. 教学大纲的基本要素;3. 教学大纲的撰写步骤;4. 教学大纲的实践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大纲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组成部分;2. 示范法:通过示范教学大纲的撰写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入实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教学大纲的兴趣和认识;2. 讲解:讲解教学大纲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组成部分;3. 示范:示范教学大纲的撰写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等;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撰写教学大纲的步骤,设计一个小学某一学科的教学大纲;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的教学大纲,分享经验和互相提供建议;6. 总结:总结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撰写教学大纲的要点;7.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个中学某一学科的教学大纲,并附上自己的思考和理由。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教学大纲设计:评估学生撰写的小学和中学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和完整性;3. 讨论贡献: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思考深度;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的中学教学大纲的质量和逻辑性。

教学资源:1. 教学大纲的范例和案例;2. 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3. 教学大纲撰写的步骤和要点的提示。

教学反思:1. 教学大纲的定义和作用讲解清晰,学生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2. 示范教学大纲的撰写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经验和思考;4. 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教学大纲。

小学1至6年级教学大纲

小学1至6年级教学大纲

小学1至6年级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统一的教学框架,确保学生在各个年级内获得一致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思辨和创新;4. 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5. 培养学生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6.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每个年级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 语文1.1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1.2 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包括书写规范、表达准确和逻辑清晰;1.3 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发音准确、词汇丰富和语法规范;1.4 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包括欣赏经典诗词和理解诗情画意。

2. 数学2.1 数字和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字概念和基本运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和分数的运算;2.2 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推理能力,包括识别图形、测量和绘制图形;2.3 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包括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4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科学3.1 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能量、地球和生物等方面的基本概念;3.2 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3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推理结论;3.4 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 艺术4.1 美术: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包括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4.2 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乐器的演奏;4.3 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舞蹈协作能力,包括舞蹈基本动作和编排舞蹈。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作用和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在交通运行组织与控制方案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掌握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分析问题能力、基本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和工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

(4)系统有效地运用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最佳地协调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交通工程改善方案,或灵活地运用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制定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的规划设计方案。

(5)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发达国家在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程技术。

三、课程知识体系学习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地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

1. 交通管理(1)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目的与作用、主要内容与重点、演变与发展以及主要原则。

(2)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了解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主要理论。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的及意义以及策略、规划与计划;交通需求管理与公众参与和交通需求管理的评价及实施保障;交通系统管理。

(3)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了解全局性管理与局部管理、交通法规及其主要内容,明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作用及应用方法。

(4)机动车交通运行管理:了解机动车速管理;掌握机动车道管理的主要方法。

(5)慢行交通管理:了解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的运行特性及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掌握对步行道路及交叉口、自行车道路及交叉口的主要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性。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简介《专业表现技法》课程,以透视学、素描、色彩学为基本知识,通过观摩、训练、分析,熟练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表现方法与设计表达的技能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设计构思的预想表现方法、各种工具的运用、各种材料质感表现规律等各种技巧,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收集信息、记录构思、激发构思、和老师及学生之间进行设计构思交流的能力。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专业表现技法 /Professional Expression Skills课程编号4040473140 学分 3总学时48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先修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原理执笔:王刚日期:2017.6审阅:王刚日期:2017.6审定:方兴日期:2017.6一、课程简介与特色本课程是学生以透视学、素描、色彩学为基本知识,通过观摩、训练、分析,熟练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表现方法与设计表达的技能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设计构思的预想表现方法、各种工具的运用、各种材料质感表现规律等各种技巧,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收集信息、记录构思、激发构思、和老师及学生之间进行设计构思交流的能力。

良好的表现技法不仅能够恰倒好处的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甚至能够更好的发挥与诠释设计者的创想。

懂得了设计师语言的表现特点与规律,也就赢得了设计的主动权。

它既可以锻炼设计者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增加艺术修养,又掌握了一种能塑造直观可信的分析和说明设计的表达工具,能够更好的将设计理念诠释表达,转化为实际。

This course is for students perspective, sketch, color as the basic knowledge, through training, observation, analysis, expression and design master design performance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skills courses, it is the task of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design method design and interior design of the room. Use a variety of tools, materials of various texture performance skills, to help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in the follow-up is to help student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record ideas, stimulate ideas, ability to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Goo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can not only the right shows the designer's design concept, and can better play and interpret the designer's imagination.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and rules of language designers, also won the initiative design. It can exercise designers 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increase th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grasp a shape intuitively plausible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ools, can better express the design concept, transformation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1、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加对环境艺术作品的认知信息量,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方案准确、生动、简洁、快速、巧妙地表现出来。

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模板

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模板

XXXXXXXXXXX学院教学日历
(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开课单位:周数:(周)教材名称:主编:出版日期:年讲课:(学时)
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开课单位
负责人
:(签字)习题课:(学时)
学院:专业:辅导员:实验课:(学时)
年级:班级:班学生所在
学院院长
:(签字)上机:(学时)
教室:学年:- 学期:第学期总计:(学时)

教研(实验)室主任:(签字)院长(部主任):(签字)
制定日期:年月日
说明:本表在教研室接到各二级学院(部)的教师工作量通知书确定教学任务后,由各任课教师负责填写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一式四份,经教研室、院长、部主任审查签字后,一份留教师自用,一份交教研室,一份送所属院(部),一份送教务处教学运行办公室。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年2月经济社会学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一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经济社会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英文名称: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学院:文法学院课程内容简介1、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许多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激发学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呈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拓展专业知识面,培养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本课程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对理性选择及经济生活、社会资本、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交换行为及消费、劳资关系、经济组织、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及文化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经济社会学》,主编周长城,2011.8主要参考书: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

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及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及经济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XX的各个历史阶段(20分钟)
(2)我国XX发展概况(10分钟)
(3)XX的基本概念(20分钟)
(4)XX的任务和目标(10分钟)
(5)XX的内容和范畴(20分钟)
(6)21世纪XX工作的展望(20分钟)
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XX(ABC)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XX的内容、范畴、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教材
教参
情况
教材名称
编者及版本
主要参考书
XXXXXXXXXXX
《XXX》XXX主编,XXX出版社,20XX年X月第X版
1.《XX》XX主编,人XX出版社;20XX年X月第X版
2.《XXX》XX主编,XX出版社;20XX年X月第X版
3..《XX》XX、XXX主编,XX出版社;20XX年第X版
计划命题及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操作考核
课程名称XXX
学生班级XXX
主讲教师所在系XX
主讲教师姓名及职称
XX
助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XX
课程总学时180
本期学时分配
本期总学时108
讲课70
本期上课周数19
实验38
周学时数6
课外
辅导学时/周
XXX大学
教学日历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系(院)名称(盖章):类别:本科□,专科□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八、课件…………………………………………………………………
九、操作视频……………………………………………………………
XXXX大学XX学院
课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授课教师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学科
XXX
X
XX
XX
XX
XXXX
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理论
学时
实验
学时
授课时间、
地点
XXXXX
XX
XX
XX
XXXXX
课程编号:43XXXXX
XXXXXX大学XX学院
教学档案
(__20XX-20XX_学年__X__学期)
课程名程:__XXXXX_
学科组:__XXXXX_
授课教师:_XXX__
授课班级:XXXXXX
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览表………………………………………………2
二、教学日历……………………………………………………………3
难点:XX的基本概念
思考题:
1、XX
2、XX
3、XX?
4、XX
5、XX
教研室主任(签字):系(院)主任(院长)(签字):
周次
日期
讲授学时
教学内容
作业
实验
名称实验学时ຫໍສະໝຸດ 备注12009-2-17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XX发展史
第二节XX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实践标准
第三节XX的内容与范畴
第四节21世纪XX工作的展望
1、X
2、X
3、X
4、X
5、X
1
2009-2-18
2
第二章X
第一节X
第二节X
1、X
2、X
1
2009-2-19
2
第二章X
第三节 X
1X
2
2009-2-24
2
第三章X体系
第一节 X
第二节 X
第三节 X
1.X
2.X
2
2009-2-25
2
第四章X
第一节X
第二节X
1.X
2.X
XXX大学XX学院
《XXXX》教案
第1次课授课时间:20XX-X-X教案完成时间:20XX-X-X
课程名称
《XX》XX XX出版社20X年X月第X版第X次印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 XX的基本概念;XX的任务、目标和XX实践的主要范畴。
2. 熟悉: XX对XX的主要贡献;国际和我国XX发展的重要事件;XX的发展史和不同阶段的XX特点。
3. 了解: 21世纪XX发展趋势。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三、课程理论教学大纲…………………………………………………11
四、实验教学大纲………………………………………………………34
五、考试大纲……………………………………………………………44
六、教案…………………………………………………………………49
七、讲稿…………………………………………………………………
XXX
年级
20XX级
专业层次
XX
任课教师
XX
专业技术职务
XX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四节XX发展史
第五节XX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实践标准
第六节XX的内容与范畴
第四节21世纪XX工作的展望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XX》XX XX出版社20XX年X月第X版第X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XX》XX XX出版社2XX年X月第X版第X次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