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基本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目录一、天文望远镜概述 (2)1.1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3)1.2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1.3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5)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6)2.1 主要部件介绍 (7)2.2 望远镜的类型 (9)三、天文望远镜的选择与使用 (10)3.1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望远镜 (11)3.2 望远镜的使用与保养 (12)3.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四、观测技巧与实践 (14)4.1 观测前的准备 (16)4.2 实际观测案例分享 (17)4.3 提升观测效果的技巧 (19)五、天文望远镜的辅助工具 (20)5.1 星图与星表 (21)5.2 天气预报与观测计划 (22)5.3 其他辅助设备 (23)六、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价值 (24)6.1 对恒星与行星的研究 (25)6.2 对星系与宇宙学的研究 (27)6.3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29)七、望远镜技术的未来展望 (30)7.1 新型望远镜技术介绍 (32)7.2 天文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 (34)7.3 科技发展对望远镜的影响 (35)一、天文望远镜概述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观测天体的特殊仪器,其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和用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更清晰和放大的天体图像,以便科学家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

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

镜子在折射望远镜中并不直接用于成像,而是用于引导光线进入望远镜并反射回透镜中。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弥散和星云时非常有效。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金属或玻璃制成的镜子来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光线。

大型反射望远镜通常放置在海拔较高或干燥地区,以减小大气扰动,提高观测质量。

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合了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特点,通常使用一个透镜在前端聚集光线,然后用一个大型镜子在望远镜的后端将光线反射到目镜中,这样可以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

望远镜基础知识

望远镜基础知识

望远镜基础知识光学望远镜大致分三类: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

(折反射式望远镜以后再做介绍)折射式望远镜:优点:成像非常地锐利、鲜明、对比度高。

接上“正像镜”就可以使成像不颠倒,有利于对地面景物的观测。

维护方便,使用寿命很长,但须注意不要让镜片发霉。

缺点:价格高昂,同样价格可以买到口径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

普通消色差望远镜仍有稍许残余的色差。

而残余色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复消色差望远镜”价格及其昂贵。

反射式望远镜:优点:价格低廉(与折射镜相比),同样价格口径更大、可以看到更多更暗的天体。

成像无色差。

性价比高。

专业天文台的大口径望远镜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反射式结构。

缺点:日常维护保养相对麻烦一点。

口径:口径是指物镜的有效通光直径,常以符号“D”表示。

物镜收集星光的能力跟它口径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物镜口径越大,就越容易观测到更暗的天体。

分辨角和分辨本领:分辨角通常以角秒为单位,是指刚刚能被望远镜分辩开的天上两发光点之间的角距。

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140(角秒)/D (毫米),D为物镜的有效口径。

望远镜的分辨本领由望远镜的分辨角的倒数来衡量,所以:望远镜口径越大,分辨本领越好。

放大率:放大率是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

目视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因此,只要变换不同的目镜就能改变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但由于受物镜分辨本领的限制,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大,一般而言放大倍率大致以2D(2×物镜口径的数值,口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为上限。

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

如果放大倍率远远超过其放大倍率上限,那么星像虽然看起来变大了,但是并不能增加其清晰度,相反会使星像变得模糊、变得暗淡,而且有效视场也会变得非常狭小。

视场:能够被望远镜良好成像的区域所对应的天空角直径称望远镜的视场。

视场越大,看出去的视野就越开阔。

望远镜的视场与放大率成反比,放大率越大,视场反而越小。

单筒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单筒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单筒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单筒望远镜作为一种常见的望远镜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地质勘探、狩猎观察等领域。

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单筒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单筒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单筒望远镜通过彩色分离和放大技术,使用户能够观察远处的物体,同时保持清晰度和真实感。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物镜系统:物镜是单筒望远镜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收集并聚焦光线。

物镜由一组透镜或曲面镜组成,这些镜头能够将光线聚焦到望远镜的焦点上。

大多数单筒望远镜使用凸透镜作为物镜,也有一些使用反射器(凹面镜)作为物镜。

物镜的直径和焦距决定了单筒望远镜的视场和放大倍数。

2. 目镜系统:目镜位于望远镜的另一端,用户通过目镜观察被物镜聚焦的图像。

目镜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可以进一步放大物体的细节。

同时,目镜还可以用于调整焦距,以适应不同的观察需求。

3. 检测器:一些单筒望远镜在目镜后还配备了检测器,以便将图像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一步处理和记录观测到的图像。

其次,我们来了解单筒望远镜的结构。

单筒望远镜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 支架:支架是单筒望远镜的基础结构,它用于支持和固定望远镜的各个组件。

支架通常由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具有稳固性和可靠性。

2. 管体:管体是望远镜的外壳,用于保护望远镜内部的光学组件。

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防水和耐用的特点。

3. 焦段调节装置:焦段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望远镜的聚焦距离,以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可见。

这个装置通常由一组齿轮和滑轨组成,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来控制。

4. 三脚架:三脚架是单筒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在观察时提供稳定性和平衡性。

三脚架通常由金属或碳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轻便和坚固的特点。

单筒望远镜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观测工具,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 天文观测:单筒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们进行天体观测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望远镜结构及其原理

望远镜结构及其原理

望远镜结构及其原理望远镜是一种具有放大远处物体的能力的光学仪器。

它主要由目镜、物镜、眼镜管、光学轴、焦点调节装置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望远镜的结构及其原理。

一、望远镜的结构1.目镜:望远镜的目镜通常由一组透镜组成,可以将物体的细节清晰地显示在观察者的眼睛中。

目镜的作用类似于放大镜,将通过物镜聚集的光线再次聚焦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2.物镜: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透镜,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形成清晰的像。

物镜一般由两个或多个透镜组成,它们的组合能够将通过透镜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3.眼镜管:眼镜管由一组透镜组成,使得观察者能够看到物镜形成的清晰像。

眼镜管还可以调节目镜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视觉需求。

4.光学轴:光学轴是望远镜的中心轴线,它连接物镜的中心和目镜的中心。

光线在沿光学轴传播时,不会发生偏折或发散,保证了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5.焦点调节装置:焦点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可以获得清晰的像。

这个装置通常由一组齿轮或螺旋机构组成,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手柄来移动物镜或目镜,实现焦距的调整。

二、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放大效果基于透镜的光学原理。

当光线穿过物镜时,它们会发生折射并会被聚焦到焦点上。

这个焦点可以位于物镜的一侧或两侧。

目镜位于物镜焦点的另一侧,它的作用是聚焦物镜所聚集的光线,并将其投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上。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决定。

增加物镜的焦距或减小目镜的焦距可以增加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高,观察者能够看到的物体细节就越清晰。

除了放大效果外,望远镜还能够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来调整焦点的位置。

这样,观察者可以获得清晰的像而不必将眼睛移动到焦距所在的位置。

此外,望远镜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透镜或添加棱镜等辅助装置来改善观察效果。

例如,使用放大镜可以增加观察者的视野,使用滤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颜色和强度等。

总之,望远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以及光学调节装置,将远处物体形成清晰的像,并放大这些像,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好地观察、研究和理解远处的事物。

望远镜选购基本常识

望远镜选购基本常识

望远镜选购基本常识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望远镜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望远镜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选购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我们需要了解望远镜的两个重要参数:放大倍数和口径。

放大倍数决定了我们观察物体的大小,而口径则决定了望远镜的光收集能力。

一般来说,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越大,但同时也会导致图像的亮度降低。

口径越大,望远镜的光收集能力越强,能够观察到更暗淡的天体。

因此,在选择望远镜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平衡这两个参数。

望远镜的类型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常见的望远镜类型有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通过透镜来聚集光线,图像质量较高,适合观察地面和天空的天体。

而反射望远镜则通过反射镜来聚集光线,具有较大的口径和较高的光收集能力,适合观测天空的天体。

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望远镜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还需要考虑望远镜的稳定性和便携性。

望远镜通常需要放置在三脚架上以保持稳定,因此,选择一个稳定性好的三脚架非常重要。

同时,如果我们需要经常携带望远镜进行观测,那么望远镜的重量和体积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还需要注意望远镜的配件。

望远镜配件可以提升观测的体验和效果。

常见的配件有目镜、滤镜、星图等。

目镜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天体,滤镜可以减少光污染并增强观测效果,星图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天空中的星体位置。

选择适合自己的望远镜需要考虑放大倍数、口径、类型、稳定性、便携性以及配件等因素。

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大家能够在选购望远镜时做出明智的决策,享受到更好的观测体验。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望远镜简介介绍

望远镜简介介绍

目镜通常位于镜筒的 另一端,让观察者能 够看到被放大的目标 。
镜身通常用于支撑和 固定镜筒,而镜筒内 部装有镜片和聚焦装 置。
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01
选择合适的望远镜型号 和倍率,根据观察目标 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倍率 。
02
调整望远镜的聚焦装置 ,将目标清晰地呈现在 视野中。
03
保持望远镜稳定,避免 晃动或抖动,以免影响 观察效果。
早期应用
望远镜最初被用于军事侦察、航海 和狩猎,帮助人们更好地观察远处 的物体。
不断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望远镜的设 计和性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逐渐 提高了其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现代望远镜的技术与进步
大型望远镜
观测成果
现代望远镜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精度 、高稳定性和高分辨率的仪器,例如 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大型综合巡天望远 镜等。
04
根据需要调整望远镜的 目镜和焦距,以获得最 佳的观察效果。
望远镜的维护与保养
使用后及时清洁望远镜表面,避 免灰尘或污垢影响观察效果。
定期检查望远镜的聚焦装置和镜 片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进行调
整或更换。
避免将望远镜长时间放置在高温 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
能和使用寿命。
05
望远镜的选购指南
光学纤维望远镜
光学纤维望远镜使用光学纤维来传输光线。它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 收集大量的光线,从而提高观察效果。但是,它的成本较高,通常只用 于专业领域。
02
望远镜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望远镜的发明与改进
望远镜的起源
望远镜最初是由荷兰眼镜制造商 汉斯·利伯希于1608年发明的,他
运用透镜的组合,发明了一种用 于观看远距离物体的装置。
望远镜简介介绍

认识望远镜与如何使用

认识望远镜与如何使用

认识望远镜与如何使用引言: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观察远处的天体。

它可以扩大被观察对象的视野,并提供更多的细节。

本文将介绍望远镜的类型、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以获得最佳观测结果。

一、望远镜的类型1.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或多个透镜组合)来聚焦光线。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图像清晰度高,色散小。

常见的折射望远镜有折射式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

a)折射式望远镜:由透镜组成,其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

b)开普勒望远镜:由二组凸透镜组成。

其典型特点是宽广的视场和高倍率。

2.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是没有色散,且镜筒相对较短。

常见的反射望远镜有红外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和X 射线望远镜。

二、望远镜的构造1.目镜:望远镜的一部分,用于观察物体。

在目镜中,光线通过镜片或镜面进入眼睛,使眼睛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2.物镜:光线进入望远镜后,被物镜所接收并聚焦。

物镜的质量和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性能。

3.支架:用于支持望远镜的部分,保持望远镜的稳定。

支架通常由三条或更多的脚构成,并可以通过调整脚的长度来使望远镜在不同高度上使用。

4.焦点:被聚焦的光线会汇集到望远镜的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焦点位置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设计与位置。

5.放大倍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会决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越大,观察到的图像越大,但细节可能会变得模糊。

三、正确使用望远镜的步骤1.调整支架:确保望远镜稳定,使用调整脚的长度来平衡望远镜。

2.焦距调整:根据观测物体的距离和大小,调整物镜到焦点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观察远处物体:通过镜筒朝向感兴趣的目标,使用目镜观察。

4.调整焦点:通过调整目镜的位置,使观察到的图像达到最清晰。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调整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以获得适当的放大倍率。

6.扫描天空:在观察星星或行星时,可以尝试慢慢移动望远镜,以寻找更多的天体。

7.记录观测结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观察,记录观测到的天体的位置、亮度和其他相关信息。

望远镜的基础知识

望远镜的基础知识

望远镜的基础知识一、望远镜的基础知识1、倍数。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物品拉近观察的能力,如用十倍的望远镜观测100米远的物体,则相当于在10米距离上观测该物体。

一般认为适合于手持观测的望远镜不超过12倍,以6-10倍为最佳选择。

因望远镜在放大物体的同时也会将观测的抖动放大,倍数过高的望远镜在观测时景像抖动明显,观测效果恶劣,难以正常观测,所以一般超过15倍的望远镜都建议在稳固的三脚架上使用。

2、规格。

望远镜的规格是以“倍数x物镜口径”表示,8X30表示该望远镜放大倍数为8倍,物镜口径30MM,以此类推。

3、望远镜的结构。

常见的望远镜结构有保罗型和屋脊型,保罗结构结构简单,透光率高,我们一般看到的望远镜都是保罗结构的,但保罗结构的望远镜尺寸比较大。

屋脊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将望远镜的体积做得很小,但结构相对复杂,且透光率比保罗的低5%,一般袖珍望远镜都采用屋脊结构。

4、物镜口径。

物镜口径即望远镜的通光口径,是外界光线进入望远镜的通道。

一般而言,在倍数、棱镜材质、镀膜、加工装配精度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成像亮度就越高,分辨率也越高,光学性能越好。

但物镜口径增加的负面问题就是望远镜的尺寸会增大,重量也随之增大,所以望远镜的物镜口径都不会做得很大,一般手持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不超过50MM。

5、视场。

望远镜的视场一般用***/****或度表示,如“114M/1000M”表示在1000米远的地方,通过这个望远镜可以看见的范围是一个直径114米的圆,换算成角度就是 6.5 度。

还有的望远镜是用xx ft at 1000yds 来表示视场的大小,ft代表英尺,yds代表码,都是英制单位。

一般情况下,大视场的望远镜边缘成像都不如视场小的望远镜,这基本上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6、出瞳直径和距离。

出瞳直径就是影像通过望远镜在目镜后形成的光斑大小,一般来说出瞳在2.5毫米到4毫米之间的望远镜,比较适合日间使用,4毫米到7毫米之间的望远镜,日间和低照度环境依然可以观测,而2.5毫米以下的望远镜,即使白天,成像亮度也很低,而且和人眼瞳孔对齐困难,观测的舒适性很差。

七年级望远镜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望远镜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望远镜知识点归纳总结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天体、放大目标图像的光学仪器。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研究星体等。

以下是七年级关于望远镜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望远镜的种类与构造1. 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作为主光学元件。

2. 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作为主光学元件。

3. 显微镜:一种可以放大微小物体的望远镜,用于生物学观察和研究。

4. 天文望远镜:专用于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二、折射望远镜的原理与特点1. 牛顿望远镜:使用凸面镜或凹面镜作为目镜和物镜。

2. 开普勒望远镜:使用凸透镜作为物镜和目镜,可以实现倒立的放大图像。

3. 折叠望远镜:通过折叠光路来缩小望远镜的体积,提高便携性。

三、反射望远镜的原理与特点1. 开普勒反射望远镜:使用凸面镜作为主物镜,凸透镜作为目镜。

2. 赫歇尔反射望远镜:使用凹面镜和凹透镜,可实现正立放大的图像。

3. 红外望远镜:使用反射原理来观测红外光。

四、望远镜的焦距与放大倍数1. 焦距:物镜与焦平面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2. 放大倍数:目镜焦距与物镜焦距的比值,决定了图像的放大程度。

五、望远镜的使用与维护1. 使用方法:调整焦距、对准物体、观测距离等。

2. 维护:保持干燥、定期清洁光学元件、妥善保管避免损坏。

六、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天文学研究:观测行星、星系、星云等天体,探索宇宙奥秘。

2. 生物学研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微生物等微小物体。

3. 地质学研究:使用测距仪观测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4. 军事侦察:使用望远镜观测敌军动态、地理情况等。

七、望远镜的发展与展望1. 科技进步:望远镜的技术不断创新,使其成像效果和观测范围不断提高。

2. 太空望远镜:将望远镜送入太空,摆脱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观测更远的天体。

总结:望远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对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种类繁多,每种望远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望远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揭开更多的宇宙奥秘。

八年级上册望远镜原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望远镜原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望远镜原理知识点望远镜是我们常用的光学仪器,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到遥远的星空和天体,更深入了解宇宙奥秘。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本文将介绍望远镜的原理知识点。

一、望远镜的定义望远镜是利用镜片和棱镜等光学元件将光线聚焦或分散,使目标物体通过目镜成像,达到看得更清楚和更加准确的观测效果的一种光学仪器。

二、望远镜的分类望远镜根据其技术和使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

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聚光原理形成目标的放大像,属于折射型光学望远镜。

其中,目镜是凸透镜,入射光从目标物体经过凸透镜中心轴偏心发射而形成一个实像。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利用反射、回返和重新聚焦形成像的原理,属于反射型光学望远镜。

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反射镜。

光线先经过物镜反射后聚焦,然后再经过对准的望远镜反射成目镜中的实像。

三、望远镜的原理知识点1. 望远镜的光路望远镜的光路是指从目标物体到人眼或摄像机的光学路线。

它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光线并进行成像,而目镜的作用是对成像进行放大。

2. 焦距与物距焦距是指物镜成像后的像与目镜组合后的放大镜成像重合的距离,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参数。

而物距则是入射光射入物镜时的距离,物距与焦距是成反比例关系的。

3. 放大率放大率是指望远镜的目镜所形成的物体像的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值,是评价望远镜性能的重要指标。

放大率等于焦距总长除以目镜焦距。

四、望远镜的应用望远镜在天文学、军事、航天、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观测宇宙中的天体和星系,军队和政府部门则利用望远镜进行侦查和监测,航天员使用望远镜观测空间站和太空船等空间物体。

总之,望远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通过学习其原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机制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利用它观察周围环境和宇宙奥秘。

望远镜小知识

望远镜小知识

望远镜小知识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它能将遥远的星体带到我们眼前,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但在使用望远镜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小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望远镜小知识。

一、物镜和目镜望远镜的主要部分是物镜和目镜。

物镜位于镜筒前端,是望远镜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将光线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亮度高的图像。

目镜则是将物镜收集起来的光线再次聚焦,形成人眼能够看到的图像。

这两个镜头的质量和大小对望远镜的成像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分辨率和放大倍数望远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也是重要的参数。

分辨率是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两个相邻星体之间的最小距离,通常用角秒(arcsecond)表示,角秒越小,分辨率越高。

放大倍数则是指望远镜可以将星体放大的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图像越大,但同时也会损失一些细节。

三、孔径和焦距望远镜的孔径和焦距也是影响成像能力的重要因素。

孔径是指物镜的直径,通常用英寸或毫米表示,孔径越大,透过镜筒的光线越多,成像能力越强。

焦距则是指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焦距越短,望远镜越容易成像。

四、镜筒和支架望远镜的镜筒和支架也很重要。

镜筒需要具备防止散光和折射的能力,以便减少成像的污染。

支架需要能够稳定望远镜,避免因外界震动而影响成像效果。

此外,望远镜本身的质量和材料也会影响望远镜的成像质量。

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

在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调整焦距和镜筒方向,以便得到最清晰的成像效果。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洁望远镜的镜面,避免因灰尘而影响成像效果。

同时,避免望远镜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以防止损害望远镜。

综上所述,了解望远镜的相关小知识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宇宙探索工具,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希望这些小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基础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基础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望远镜知识点总结

望远镜知识点总结

望远镜知识点总结望远镜的构成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和支架等部分组成。

物镜是望远镜最前端的透镜或镜片,负责收集远处目标的光线,并将其聚焦在焦点上。

目镜是望远镜的背部,负责放大被物镜聚焦的图像,使其能够被观察者所看到。

支架是望远镜的支撑部分,可以是三脚架、云台等,用于支撑和稳固望远镜。

望远镜的类型根据原理和用途的不同,望远镜可以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红外望远镜等多种类型。

折射望远镜是使用透镜或物镜和目镜将光线通过折射进行观察的望远镜,常见的折射望远镜有古典折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是使用镜面反射进行观察的望远镜,主要包括纽托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等。

红外望远镜是一种能够接收红外线信号的望远镜,适用于夜间和特殊环境的观测。

望远镜的使用在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其保养和使用方法。

首先,要定期清洁望远镜的透镜或镜片,以确保其清晰度和透光性。

其次,要注意避免望远镜受到震动或冲击,以免损坏透镜或镜片。

另外,望远镜在观测天文或地理景观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放大倍数,以便获得清晰的观测效果。

最后,在使用望远镜时,还需要注意观测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确保能够获得良好的观测效果。

望远镜的应用望远镜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主要包括天文观测、地理观测、军事侦察等。

在天文观测中,望远镜可以帮助观测者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现象。

在地理观测中,望远镜可以用于观测远处地理景观、野生动物等。

在军事侦察中,望远镜可以用于观测敌方的动态和目标位置,起到侦察和监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望远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光学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通过利用透镜或镜片将远处物体放大,使观察者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远处物体或景观。

望远镜有不同的类型和用途,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保养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长久使用。

望远镜在天文观测、地理观测、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人类的探索和观测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带你认识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

带你认识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

带你认识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天体的光学仪器。

它能够通过收集、聚焦和放大光线,使我们能够看到远离我们的星体和其他天文现象。

下面将带你认识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

一、望远镜结构1.主筒结构:望远镜的主筒是整个观测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由一根圆柱形的筒体构成,内部有光学镜头和其他部件。

主筒的长度根据观测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物镜:物镜是望远镜中最重要的光学元件之一,它位于主筒的前方。

物镜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组成,用来收集远处天体的光线。

它有助于聚焦并形成清晰的天体图像。

物镜的直径越大,它能够收集到的光线就越多,从而提高观测的分辨率和亮度。

3.目镜:目镜位于主筒的后部,用来放大物镜聚焦的图像。

它通常由凸透镜组成,使得视野变得更大,并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目镜中还可以安装一些附件,如滤光片和眼罩,以改善视觉体验和观测效果。

4.调焦机构:调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确保观测者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该机构通常由粗焦和细焦轮组成,使得观测者能够逐渐调整焦点,直到图像清晰为止。

5.架台:望远镜通常安装在一个稳定的架台上,以保持望远镜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架台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便携式三脚架或更大型的天文台。

二、望远镜原理1.光的收集:望远镜通过物镜收集远处天体的光线。

物镜越大,收集到的光量就越多,图像的亮度也就越高。

2.聚焦:物镜通过折射或反射将收集到的光线聚焦在焦面上。

对于透镜望远镜,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会使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

对于反射望远镜,反射镜使光线汇聚在焦点上。

聚焦使得天体的图像成为清晰可见的。

3.放大:放大是望远镜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目镜通过进一步聚焦来放大已经形成的图像。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调整目镜的焦距来实现。

4.分辨率:望远镜的分辨率决定了它能够识别和分离亮度相似但空间位置不同的物体能力。

分辨率取决于物镜的直径,较大的物镜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5.固定和稳定性:望远镜需要在固定的架台上安装,并保持稳定性以避免振动和晃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望远镜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望远镜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望远镜知识点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而望远镜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物理学的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望远镜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望远镜的相关知识点。

一、望远镜的种类望远镜可以分为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两种类型。

折射望远镜是利用透镜将光线聚焦到一点,形成放大的虚像来观测远距离的物体的。

例如,人眼其实就是一种折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则是利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接受仪器上,形成真实的像。

常见的反射望远镜有卡西格林望远镜和纳克莱望远镜等。

二、望远镜的构成望远镜主要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结构两部分构成。

光学系统是指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器件。

而机械结构则是指支撑光学器件和调节器件。

不同的望远镜所使用的光学系统和机械结构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帮助我们观测到远距离的天体,例如,星星、行星和星系等。

三、望远镜的功能望远镜可以用于观测地球以外的星空,我们可以利用望远镜观测到很多美丽的星座以及行星、卫星、彗星和星云等。

此外,望远镜还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测行星轨道的变化,我们可以研究行星的质量、速度和引力等物理量。

四、望远镜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护光学系统,避免光线入尘。

2. 在观测天空时,尽量避免光污染,选择无光污染的地方观测。

3. 望远镜要保持平衡,调节好望远镜的仰角和方向,否则会影响观测结果。

4. 调节好焦距,保持清晰的像质。

总之,物理学中的望远镜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学生需要掌握望远镜的种类、构成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

望远镜的原理与应用

望远镜的原理与应用

望远镜的原理与应用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天空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聚集和放大远处物体的光线,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地球之外的天体。

本文将介绍望远镜的原理以及其在天文学、航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一、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接收并聚焦光线,从而使人眼可以观察到远处的物体。

根据光学元件的不同,望远镜主要分为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两种。

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采用透镜作为主要光学元件。

它利用折射定律将光线折射,使光线的路径发生弯曲,最终通过透镜的组合使光线聚焦在观察者的眼睛上。

折射望远镜通常包括物镜和目镜两个透镜,物镜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聚焦在焦平面上,而目镜则起到放大观察者所看到图像的作用。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则利用反射定律将光线反射,通过反射镜的组合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

反射望远镜由主镜和次镜组成,主镜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反射到次镜上,次镜再将光线反射到焦点上。

与折射望远镜相比,反射望远镜具有光学系统简单、适用于大口径设计等优点。

二、望远镜的应用望远镜在天文学、航天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天文观测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望远镜,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遥远的星体,研究宇宙的演化和结构。

望远镜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观测恒星、星系、行星等,进一步了解天体的性质、运动和组成等信息。

2. 航天探测在航天探测任务中,望远镜常常被用于观测地球以外的行星、恒星等天体。

通过望远镜,科学家能够获得行星的表面特征、大气成分等信息,从而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此外,望远镜还可以对宇宙中的暗物质、黑洞等神秘现象进行观测和研究。

3. 卫星通信望远镜在卫星通信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望远镜接收地面上的信号并传输到地面站,实现远程通信。

望远镜的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帮助提高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地质勘探望远镜也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

通过望远镜观测地质结构和地表特征,科学家可以分析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信息,为石油勘探、矿产开发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天体的仪器,它通过聚焦和放大远处的物体,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奇妙景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包括光学原理、镜头系统、图像传感器、数据处理和望远镜的应用。

正文内容:1. 光学原理1.1 折射原理:望远镜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1.2 反射原理:一些望远镜采用反射原理,利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聚焦,同样能够形成清晰的图像。

2. 镜头系统2.1 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负责收集并聚焦光线。

2.2 目镜:目镜用于放大物镜聚焦的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

2.3 放大倍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比例。

3. 图像传感器3.1 CCD传感器:一些现代望远镜采用CCD传感器,它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码方式传输图像。

3.2 CMOS传感器:CMOS传感器也常用于望远镜中,它具有低功耗和高速度的优势。

4. 数据处理4.1 图像处理:望远镜获取的图像通常需要进行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和调整对比度等。

4.2 数据分析:科学研究中,望远镜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5. 应用5.1 天文学研究: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用于观测星系、行星、恒星和宇宙现象等。

5.2 航天探测:望远镜在航天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哈勃望远镜用于观测宇宙中的星系和行星。

5.3 地球观测:一些望远镜被用于地球观测,用于监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

总结:综上所述,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涉及光学原理、镜头系统、图像传感器、数据处理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光学原理的折射或反射,望远镜能够聚焦和放大远处的物体,形成清晰的图像。

镜头系统中的物镜和目镜起着关键作用,而图像传感器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望远镜所观测到的信息。

望远镜在天文学研究、航天探测和地球观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探索宇宙和地球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

望远镜常识简介

望远镜常识简介

+ 望远镜常识简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为了帮忙您更好地选择所需要的望远镜,特向大家介绍该产品的一般常识。

++ 一、品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望远镜品牌繁多,但绝大部份为国内产品,而且国优产品"熊猫"牌望远镜仍占市场主导地位,由该厂生产本公司注册的出口品牌tasco(德宝,大体上为玩具望远镜)也深受广大消费者一种误导,其实真正入口美国tasco的望远镜,市面上是很少见的,目前中国唯一总代理是北京浩成普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二、放大倍数(角放大率):如10*50望远镜,10即为倍数,它是放大了人眼看物体的张角,使您从感观上感觉离物体近了,倍数越大,即拉的越近,但放大倍数并非越大越好,太大会把手的抖动和心跳呼吸起伏及空气对流同时放大,使您观察的物像出现漂浮和不稳定的感觉,所以一般不超过20倍为宜,10倍左右为最佳。

当前,有些非法行为者为了迎合部份顾客追求高倍数的心理把一般的望远镜说成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其实只要购买时对外界目标进行观察比较就可以识别。

另外,有很多顾客往往关心的是望远镜能看多远。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确切的。

一个望远镜的倍数并非能标明它能看多远。

人的肉眼在可见度达到的情况下都能看无穷远,何况望远镜。

确切地说放大倍数只是在可视的条件下在人的肉眼基础上将景象拉近了多少倍。

+ 3、物镜(进光孔径):如10*50,50为进光孔径50mm。

孔径越大,光通亮越大。

清楚度越高,但孔径越大、体积重量也越大,不仅增加生产本钱,携带也不方便。

为了增加光线的透光量,使观察到的物体更敞亮清楚,传神,生产进程中大体上都采用镀膜工艺。

从外观上看也起到装饰作用,一般为红膜,蓝膜两种,尤其红膜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但镀膜望远镜(红膜)仍属于白天利用的望远镜,并非是人们所说的:"远红外夜视仪",真正的红外夜视内部都有像增益装置,将光线增强上万倍,白天是不能利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远镜基本知识1.望远镜的表示方法望远镜的基本表示方法是: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不同类型的望远镜的规格表示方法只有一些细小的差距,但都不脱离这个模式,下面一一说明:1.1、固定倍率的望远镜(也是最常见的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如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

1.2、连续变倍望远镜规格的表示方法:连续变倍望远镜是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来表示,如8-25x2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最低倍率是8倍、最高倍率是25倍、在8倍和25倍之间可以连续变换、口径是25毫米。

1.3、固定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低倍率/高倍率(/更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有时候也用最低倍率-最高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的表示方法,例如15/30*80指倍率为15倍和30倍固定变倍、口径为80毫米的望远镜。

1.4、防水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P(Water proof),如8X30WP指倍率为8倍,物镜口径为30毫米的防水望远镜。

1.5、广角望远镜的表示方法:一般在望远镜型号的后面加WA(Wide Angle),如7X35WA指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的广角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前后两数字相乘的积当作望远镜的倍率来哄骗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更有一些经销商随意扩大两个数字来欺骗消费者,我曾经见过一款10x25的DCF望远镜,标注的规格竟是990x99990,天!990倍的、口径是99990mm 的望远镜是什么概念?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望远镜的倍率是指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效果要差一些)。

很多人总认为倍率越高越好,一些经销商和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欺骗消费者,市场上有些望远镜竟然标为990倍!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率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些。

倍率越大,稳定性也就越差,观察视场就越小、越暗,其带来的抖动也大增加,呼吸的气流和空气的波动对其影响也就越大。

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0倍之间是最合适的,最好不要超过12倍,如果望远镜的倍率超过12倍,那么手持观察将会很不方便。

世界各国军用的望远镜也大多以6-10倍为主,如我国的军用望远镜主要是7倍和8倍的,这是因为清晰稳定的成像是非常重要的。

3.望远镜的口径指的是什么口径是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

口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口径越大体积就越大,一般可根据需要在21-50mm之间选用。

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口径为70mm、80mm、100mm的大口径望远镜产品,体积很大且配有支架。

4.什么是望远镜的视场视场(Field of view)是指在一定的距离内观察到的范围的大小。

视场越大,观测的范围就越宽广越舒适,视场一般用千米处视界(可观测的宽度)和换算成角度(angle of view)来表示,常见的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直接用角度,如angle of view:9°;二是千米处的可视范围,如Field of view:158m/1000m;三是千码处英尺,实际上和第二种差不多,如Field of vies:288ft/1000y.一般来讲,口径越大,倍率越低,视场就越大,但目镜组的设计也很关键。

5.什么是出瞳直径出瞳直径就是影像通过望远镜后在目镜上形成的光斑大小,出瞳直径可以用下面公式得出:物镜口镜/倍率=出瞳直径。

由此可以看出物镜越大、倍数越低,出瞳直径就越大。

从理论上讲,出瞳直径越大,所观测到的景物就越明亮,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

因此在选购望远镜时应尽量选择出瞳直径大些的,那么是否越大越好呢?也不是,因为我们正常使用望远镜时大都在白天,这时人眼的瞳孔很小,只有2-3毫米左右,这时如果使用出瞳直径大的如4毫米以上的,则大部分有用光线并不被人眼吸收,反而浪费。

人眼只有在黄昏或黑暗时瞳孔才能达到7毫米左右。

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选择出瞳直径不低于3毫米的就可以了。

所以出瞳直径又称为黄昏因数。

6.何为镀膜?镀膜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望远镜的物镜镜外会有不同的颜色,红色的、蓝色的,还有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镀膜。

么镜片镀膜有什么作用呢?镜片镀膜的作用是为了是为了防止光线在镜片上面反射的漫射光造成的薄雾般的白茫茫现象,养活反光,使透光率增加,增加色彩的对比度、鲜明度,提高观测效果。

一般镀膜层越多、越深、越厚的,观赏效果越好,亮度越高。

镀膜的颜色需根据光学材料及设计要求而定,镀膜越淡、反光越小越好,平常使用最多的蓝膜和红膜,蓝膜是一种传统的镀膜,红膜是从上个世纪上半期出现的。

很多人认为红膜比蓝膜好,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反光很强、亮闪闪的红膜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这种镀膜称为“红外线”“次红外线”“红宝石镀膜”等等,最后会告诉你这是全天候的、能在夜间观察的红外线夜视望远镜,请广大镜友千万不要上当。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管成像,与望远镜结构和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需要电源才能观察。

其实当光线穿透玻璃时,将无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反射而降低亮度,镀红膜后因为反射严重亮度降低更多,这类望远镜正常是在雪地上阳光强烈照耀刺眼时,降低亮度所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蓝膜是比较优秀的(好多名牌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都是采用镀蓝膜,就是这个道理)。

7.DCF、UCF、PCF是什么意思?DCF、UCF、PCF是人们对望远镜型号的习惯称呼,DCF是指采用别汉棱镜的直筒式望远镜,UCF是指采用保罗棱镜的小型望远镜,也就是常说的小保罗,采用棱镜倒置式结构,PCF是指采用保罗棱镜的大型望远镜,也就是常说的大保罗。

本文摘自西祠胡同望远镜俱乐部网友Silvamar的贴子1962年式八倍观察红外线望远镜说明书一九六五年一月目录1、用途 (1)2、战术技术性能 (1)3、备附件、工具 (2)4、构造 (3)5、保管及维护 (8)1、用途六二式八倍观察红外线望远镜,在白天使用时,可供观察指挥之用。

利用分划镜上的密位分划值,可以测定目标间的夹角。

在已知测定目标的大小时,还可以概略的测定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在夜晚,利用红外线感光屏,可以搜索敌方是否使用红外线仪器。

2、战术技术性能1、放大率:…………………………………………………8倍2、视场不使用感光屏时…………………………………8度20分使用感光屏时……………………………………6度50分3、出口瞳孔直径………………………………………3.7毫米4、出口瞳孔距离………………………………………11.2毫米5、目距调节范围…………………………………56-74毫米6、重量(望远镜本身)………………………………0.68公斤7、全套重量……………………………………………1.15公斤8、外形尺寸…………………………………………长×宽×高=148-168.5×55×120-123毫米3、附件、工具1、带背带的镜盒……………………………………………1个2、带颈带的接眼护罩………………………………………1个3、皮扣………………………………………………………1个4、带框滤色镜………………………………………………2个5、干燥器螺盖………………………………………………2个6、专用扳手…………………………………………………1把7、毛刷………………………………………………………1把8、擦布………………………………………………………1块9、说明书……………………………………………………1份4、构造从图1可以看出左右两镜筒的光学系统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左镜筒内没有分划镜(7),但比右镜筒多了一块透紫外线滤镜(4)和一块感光屏(5)。

其工作原理如下:白天使用时(不用感光屏),远方的物体通过物镜(1),转像棱镜(2)(3)成像在分划镜(7)上,并通过目镜(8)放大,以利于人眼的观察。

为了适应远视或近视眼的人都能观察,可以通过调节目镜视度,使被观察物体与分划镜上的密位分划清晰地成像在人眼地视网膜上,而看清远方物体的形状和测定其张角。

在右镜筒内,分划镜上刻有垂直分划和水平分划,每一小分划值为5密位,每一大分划值为10密位,利用此分划值可以测定高低角和方向角,若已知被测物体的大小,可按公式L=H/W×1000概略地求出被观察物体离观察者地距离L。

公式中L:被观察物体到观察者地距离(米)H:被观察物体地大小(米)W:被观察物体的象在分划镜上的张角(密位)当在强光照射,或有淡薄烟雾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可将滤色镜(9)套在两目镜(8)上,以减少强光对人眼的刺激或增加烟雾中景物的反衬度。

在夜晚使用时,先将激励后的感光屏(5)转到开的位置,则当望远镜对正敌方的红外线光源时,就在感光屏上激发出淡绿色的辉光点,以此来判别敌方是否使用红外线仪器。

在使用感光屏前,必须对观光屏激励,其方法是:将转钮(4)(见图2)转到关的位置;然后用含紫外线的光源(如日光、一般白炽灯等)照射透紫外线的滤光镜。

激励的时间如下表当感光屏用紫外线激励好后,应保存在温度为+30摄氏度以下的暗房中或镜盒内,时间不少于2小时,此时勿将转钮转到开的位置,以免将感光屏暴露在白光下,而降低其灵敏度。

如将激励后的感光屏暴露在白光下,则必须重新激励才能使用。

注:在白天使用望远镜的过程中,感光屏就被含有紫外线的光源照射而激励,因而在特殊情况下,白天使用过的望远镜,其感光屏可以不经激励而在晚间直接使用。

但其效果不高。

如图2所示,望远镜的左右镜筒(1)(2)由铰链(3)联结,左右镜筒可以绕铰链转动,以调节目距,来适应人的瞳孔距离。

转动带感光屏的转钮(4)时,可使感光屏绕转钮轴转到开或关的位置上5、保管及维护光学仪器是一种精密的仪器,平时应注意保管和维护,以保证仪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1、光学仪器在阵地或在库房等地,均应经常保持清洁,使用后应先用毛刷将光学表面的灰尘刷去,再用绒布轻轻擦拭玻璃,不允许用手指、油布、纸张擦拭,金属零件亦应经常用干净的擦布擦干净,脱漆部位应涂一层炮油,以防生锈,严禁将油脂涂抹在光学玻璃上。

2、光学仪器在库房保存时,库房内的温度应在+5-+3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

并保持空气流通,库房内不得存放酸、碱、盐、蓄电池等化学药品。

仪器在库房存放时,不应靠近火炉或其它取暖设备,至少应立刻1.5米以上,严禁将仪器放到取暖设备上烘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