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刘鸿文)第七章-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刘鸿文_第5版)
第十四章 习题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
常州大学机械学院力学教研室
第五章 习题
第六章 弯曲变形
§6-1、工程中的弯曲变形问题 §6-2、挠曲线的微分方程 §6-3、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 6.1和连续性条件 6.3(a) Page 196 §6-4、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6.9(a) 6.10(b) Page 200 §6-5、简单超静定梁 Page 208 6.36 §6-6、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第十三章 习题
§13-1、概述 §13-2、杆件应变能的计算104 Page §13-3、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13-4、互等定理 Page 106 §13-5、卡氏定理 Page 107 §13-6、虚功原理 §13-7、单位载荷法 Page 109 莫尔积分 §13-8、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Page 109
第一章 绪论
§1-1、材料力学的任务 §1-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外力及其分类 §1-4、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1-5、变形与应变 §1-6、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一章 绪论习题
Page 11 1.2 Page 11 1.4 1.6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二章 习题
§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2.2 Page 53 2.1(a)(c) §2-3、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Page 54 2.6 §2-4、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5、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7、失效、安全因数与强度计算54 2.7 Page 54 2.12 Page §2-8、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58 2.19 Page 61 2.30 Page
附录 I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7材料力学课件(刘鸿文)
二、约束扭转:杆件扭转时,横截面的翘曲受到限制,相邻 约束扭转: 截面翘曲程度不同。 若杆的两端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翘曲,则相邻两横截 若杆的两端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翘曲, 面的翘曲程度不同,这将在横截面上引起附加的正应力。 面的翘曲程度不同,这将在横截面上引起附加的正应力。 这一情况称为 约束扭转. 约束扭转.
三、矩形杆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矩形杆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1. 剪应力分布如图: (角点、形心、长短边中点) b
τ max
h
τ1
注意! h ≥ b
T
2. 最大剪应力及单位扭转角
T max τ max = Wt
b
其中: W =
t
β b3
max
τ 1 = ντ
τ max τ1
注意! h≥ b
h
T θ= , GI t
, m2 = 955 N•m , m3 = 637 N • m。截面 A与截面 B、C之间的 m。 距离分别为 lAB = 300 mm 和 lAC = 500 mm。轴的直径d = 70 mm, mm。轴的直径d 钢的剪切弹性模量为 G = 80 GPa。试求截面 C 对截面 B 的相对 GPa。 扭转角。 扭转角。
T =
W1 t
(b)
l
T =
W2 t
l
d 2 D2
T
W1 t
T =
W2 t
Q Wt1 =Wt2
π 1 d3 W1 = t 16 3 π 2 ( −α4 ) D 1 W2 = t 16
因此
3 πd1
(a)
d1
l
(b)
d 2 D2
16
=
π1−α4 ) 2
16
l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最新课件第七章 应力和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
5
7-1 应力状态的概述
直杆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
k
F
{ F
p cos cos2
k
F
k p
k
p sin cos sin sin 2
2
直杆拉伸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即 使同一点不同方向面上的应力也是各
不相同的,此即应力的面的概念。
6
7-1 应力状态的概述
点的应力状态:
虚线:主压应力迹线 实线:主拉应力迹线
思考:在钢筋混泥土梁中,钢筋怎么放置最佳。 30
内容小结:
(1)根据已知点的应力状态求任意截面的应力。 (2)根据已知点的应力状态求主应力、主平面。 (3)结合前五章内容,掌握梁在拉、压、剪、扭、弯 等状态下,求某点的应力,并计算主应力和主平面。
31
第七章 应力和应变分析
58.3MPa 22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2)主应力、主平面
y xy
max
x
y
2
(
x
y
)2
2 xy
2
68.3MPa
x
min
x
y
2
(
x
y
)2
2 xy
2
48.3MPa
1 68.3MPa, 2 0, 3 48.3MPa
23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y
主平面的方位:
2
2sin cos sin2
并注意到 yx xy (切应力互等)
化简得出:
1 2
( x
y)
1 2
(
x
y ) cos 2
xy
sin
2
材料力学总复习重点 刘鸿文版本共47页
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弯曲
以轴线变弯为主要变形特征的变形形式称为弯曲,以弯曲为 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4.2 梁的计算简图与分类
(1)在分析梁的内力与变形时,通常以梁的轴线代替梁。 (2)梁承受的载荷通常有哪些? (3)梁的支座通常可以简化为哪三种形式? (4)支座反力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求解的梁称为静定梁,静定 梁的基本形式哪三类? (5)静不定梁的定义?
σ
y
x 2 y x 2 y c2 o x s s y2 i n
α
τxy
σ
x
x2 ys2 i n xc y o 2 s
图解法求斜截面上的应力
1、绘制应力圆的方法
y
y
B
σx
A
x
O
c
a(x ,x)
b(y ,y) R
xC
2、根据三个对应关系求出方位角为α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
式中C、D为积分常数,由梁的边界和连续条件确定。
练习:确定图示简支梁的边界条件与连续条件
M
A
B
C
l/2
l/2
x0 xl
x l/2
wA 0
wB 0
w w C , A C
C ,CB
W’C,AC=W’C,CB
边界条件 连续条件
6.4 计算梁与刚架位移的叠加法(非考试重点)
(1)载荷叠加法:在线弹性与小变形条件下,结构作用多个载 荷时,任意横截面的总位移,等于各载荷单独作用时在该截面 引起的位移的代数和或矢量和。
7.3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1)平面应力状态的极值应力 ①最大与最小正应力分别为:
②最大与最小应力所在截面方位角:
③最大与最小切应力分别为:
(2)主应力、主平面及主单元体的概念 主平面? 主应力? 主单元体?
材料力学
Fn 0
dA ( xydAcos ) sin ( xdA cos )cos
( yxdA sin ) cos ( ydA sin ) sin 0
Ft 0
dA ( xydAcos ) cos ( xdA cos )sin
1 2 3
应力状态的分类
1.空间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1 ,2 ,3 均不等于零 2.平面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1 ,2 ,3 中有两个不等于零
3.单向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 1 ,2 ,3 中只有一个不等于零
2 1 3 2
3
1 1
2 1
1
2
对于球形容器受力具有对称性分布特点,所以
包含直径的任意截面上都无切应力,正应力都
应为
。省略半径方向的应力,则有
3 0
1 2
二向应力状态
例 3 (书例7.1) 已知:蒸汽锅炉, t=10mm, D=1m, p=3MPa 。 求:三个主应力。
解:
前面已得到
pD pD 150 MPa 75 MPa, 2t 4t 1 150 MPa, 2 75 MPa, 3 0
解:(1) 斜面上的应力 x y x y cos 2 xy sin 2
(2)主应力、主平面
y
xy
x y x y 2 2 max ( ) xy 2 2
68.3MPa
x x y ( x y ) 2 2 min xy 2 2
48.3MPa
1 68.3MPa, 2 0, 3 48.3MPa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圣才出品)
OA1
= OC + CA1
= x
+ y 2
+
(
x
− y )2 2
+
2 xy
= max = 1
OB1
= OC − CB1
=
x
+ 2
y
−
(
x
− 2
y
)2
+
2 xy
= min
=2
b.确定主平面方位的方法
如图 7-3(b)(c)所示,将半径 CD 旋转 20 到 CA1 处,单元体 x 轴沿 20 旋转方向
图 7-2 应力圆 (2)应力圆的应用 ①应力圆与单元体应力间的关系 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单元体某一面上的应力,必对应于应力圆上某一点的坐标; 夹角关系:圆周上任意两点所引半径的夹角等于单元体上对应两截面夹角的两倍,且两 者的转向一致。 ②求单元体上任一截面上的应力 从应力圆的半径 CD 按方位角 α 的转向转动 2α 得到半径 CE,圆周上 E 点的坐标就是
任意两个互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正应力之和为常数,即 + +90 = x + y 。
③最大切应力和最小切应力 切应力的大小
max min
=
x
− y 2
2
+ 2xy
=
1 2
(max
− min )
切应力极值所在截面方位角
tan
21
=
x − y 2 xy
最大和最小切应力所在平面与主平面的夹角为 45°,即1 = 0 +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五版)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
主面上的正应力
说明:一点处必定存在这样的一个单元体, 三个相互垂直的面 均为主平面, 三个互相垂直的主应力分别记为1 ,2 , 3 且规定按 代数值大小的顺序来排列, 即
1 2 3
(Analysis of stress-state and strain-state)
1.最大正应力的方位(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normal stress )
x y d 令 2[ sin 2 xy cos 2 ] 0 d 2 2 xy 0 90 tan2 0 0 x y
所在的平面,另一个是最小正应力所在的平面.
3.重要结论(Important conclusions)
(1)拉中有剪,剪中有拉;
(2)不仅横截面上存在应力,斜截面上也存在应力; (3)同一面上不同点的应力各不相同; (4) 同一点不同方向面上的应力也是各不相同
应 力
哪一个面上? 哪一点? 哪一点? 哪个方向面?
4.一点的应力状态(state of stresses of a given point) 过一点不同方向面上应力的情况,称之为这一点的应力状
1. 单元体(Element body) 2. 单元体特征 (Element characteristic) (1)单元体的尺寸无限小,每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2)任意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相等 3.主单元体(Principal body) 各侧面上切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
2
3 1
1
3 2
(Analysis of stress-state and strain-state) 4.主平面(Principal plane)
材料力学课件(第四版)刘鸿文(3)
m
q
例6--7 求静不定梁的挠曲线方程
m 2 1 ql 3 q 4 EJy x x x 2 6 2 24 xl
L
ml 2 ql 4 ql 4 EJy 0 2 12 24 ql 2 m 12 比静定梁变形小5倍 ql 2 x 2 qlx3 qx 4 EJy 24 12 24 Deformation is less than 5 times in comparison with determinate beam. l x 2 EJy
p B
a
a
求梁B点的挠度, 转角.
M 0 3 pa, Q0 2 p 1 1 1 2 2 2 EJ b M 0 x Q0 x p[ x a] 3 pa(2a) p(2a) p[2a a] 2 2 2 1 2 5 2 2 2 6 pa 4 pa pa pa 2 2 1 1 1 2 3 3 3 8 3 1 EJyb M 0 x Q0 x p[ x a] 6 pa pa pa3 2 3! 3! 3 6 7 3 pa 2
查p190(9)
pa 11 pa 3 fl [3(4a) 2 4a 2 ] 48 EJ 12 EJ 2
查p189(5)
pa(4a) 2 pa 3 fl 16 EJ EJ B 2 11 pa 3 pa 3 pa 3 fl 12 EJ EJ 12 EJ 2
例6--11 等强度梁受力p的作用,变形读数f,梁长L,厚为t ft 证明:梁顶上任一点的应变 和挠度f满足: l2 证明:
t L
p
t M M 1 2 2 Mt E f J 2J EJ E t 2x x 2 f C1 f C1 x C2 tE tE l 2 l2 ft x 0, f 0, f 0 f x l 2 tE t l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七章-强度理论
]
]
3
3、莫尔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M
1 [[
L ]
y]
3
三、实用范围:
试用于破坏形式为屈服的构件及其拉压极限 强度不等的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脆性材料的 破坏(岩石、混凝土等)。
案例分析1: 把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人沸腾的热油锅 中,将引起钢球的爆裂,试分析原因。
案例分析2: 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由于管内水结冰引起体 积膨胀,而导致水管爆裂。由作用反作用定律可 知,水管与冰块所受的压力相等,试问为什么冰 不破裂,而水管发生爆裂。
6、机轴材料为45号钢,工作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
宜采用
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A:第一、第二; B:第二、第三; C:第三、第四; D:第一、第四;
7、某碳钢材料工作时危险点处于三向等值拉伸应 力状态,宜采用 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8、在三向压应力相等的情况下,脆性材料与塑性 材料的破坏形式为: 。
可选择莫尔强度理论。
莫尔强度理论
莫尔认为:最大剪应力是 使物体破坏的主要因素,但 滑移面上的摩擦力也不可忽 略(莫尔摩擦定律)。综合 最大剪应力及最大正应力的 因素,莫尔得出了他自己的 强度理论。
阿托?莫尔(O.Mohr),1835~1918
一、两个概念: 1、极限应力圆:
极限应力圆
s
O
s3
s2
脆性材料 第一强度理论 拉伸型和拉应力占主导的混 合型应力状态
第二强度理论 仅用于石料、混凝土等少 数材料。 压应力占主导的脆断
二、对于常温、静载但具有某些特殊应力状态的情况 不能只看材料必须考虑应力状态对材料弹性失效的影响
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材料力学的基本单位
总结词
材料力学的基本单位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 位、时间单位和力的单位。这些单位是国际 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用于描述和度量材料 力学中的各种物理量。
详细描述
在材料力学中,需要用到各种物理量来描述 和度量材料的机械行为。因此,选择合适的 单位非常重要。长度单位通常采用米(m) ,质量单位采用千克(kg),时间单位采 用秒(s),力的单位采用牛顿(N)。这 些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具有通 用性和互换性,可以方便地用于描述和度量 材料力学中的各种物理量,如应变、应力、 弹性模量等。同时,这些单位的选择也符合 国际惯例,有利于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 主编)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 材料力学基础概念 • 材料力学基本公式 •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 材料力学实际应用 • 材料力学的未来发展
01
材料力学基础概念
材料力学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 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等机械行为的科学。其性质包括材料 的弹性、塑性、脆性等,以及材料的强 度、刚度、稳定性等机械性能。
02
材料力学基本公式
拉伸与压缩
•·
应变公式: $epsilon = frac{Delta L}{L}$,其中 $epsilon$是应变,$Delta L$是长度变化量,$L$是
原始长度。
描述了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 关系。
应力公式: $sigma = frac{F}{A}$,其中 $sigma$是应力,$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A$是受力面积。
习题二答案解析
问题2
说明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在材料力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
材料力学期末重点
本材料配合《材料力学》第六版 刘鸿文 1. 轴力:拉正压负轴力图:截面法i.截面法求轴力,截面不取在力的作用点位置 ii.轴力与截面尺寸无关iii.选取受力比较简单的一侧作为研究对象2. 拉压杆的强度不仅与轴力有关,还与横截面面积有关。
所以必须求出横截面任意点的应力,以反映杆的受力程度。
3. NF Aσ=,F N 是截面上的轴力;A 是横截面的面积;σ是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4. 斜截面上的应力:正应力:切应力:可见,横截面上正应力最大,45°的截面上切应力最大,其最大值等于最大正应力的二分之一。
5. 拉压实验:低碳钢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i.弹性阶段:变形是弹性的,卸载时变形可完全恢复。
σp 比例极限,σe 弹性极限 ii.屈服阶段:应力变化很小,变形增加很快,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属于塑性变形。
应力在试件表面出现与轴线成45°的滑移线。
屈服阶段应力的最小值,称为屈服极限σs iii.强化阶段:要继续增加变形,须增加拉力,材料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此时出现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强化阶段应力的最大值,称为强度极限σb iv. 局部变形阶段:出现颈缩现象。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一般均大于其抗拉强度。
6. 失效与许用应力:,公式用于:(1)强度校核;(2)截面设计;(3)确定许用载荷 例1.强度校核ασσα2cos =αστα2sin 2=[]Nmax F A σσ=≤已知:[σ]=160MPa ,A 1=300mm 2 ,A 2=140mm 2,试校核强度。
a.作轴力图b.强度校核 例2、3.截面设计 教材习题2.7、2.10 例4、5.确定许用载荷已知:A AB =50mm 2,A BC =30mm 2 ,[σ]AB =100MPa ,[σ]BC =160MPa ,求结构的许可载荷[P ]。
取铰B 为研究对象列静力学方程,再运用公式进行校核。
教材习题2.12 7. 拉压杆的变形:轴向变形:由材料的拉伸试验,在线弹性阶段有:、,其中二式中分母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刚度。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圣才出品】
第7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7.1复习笔记一、应力状态一点的应力状态:过一点不同方向面上应力的集合。
应力状态的研究对象是单元体,其特征为:①单元体的尺寸无限小,每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②任意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相等。
主单元体是指各侧面上切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
其中,单元体上切应力为零的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
说明:一点处必定存在一个单元体,使得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均为主平面,三个互相垂直的主应力分别记为σ1、σ2、σ3,且规定按代数值大小的顺序来排列,即σ1≥σ2≥σ3。
应力状态分类及实例(1)单向应力状态:也称为简单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σ1、σ2、σ3中只有一个不等于零。
实例:简单的拉伸或压缩。
(2)平面(二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σ1、σ2、σ3中有两个不等于零。
实例:薄壁圆筒横截面上的点和圆形容器包含直径的任意横截面上的点。
(3)空间(三向)应力状态:和平面应力状态统称为复杂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σ1、σ2、σ3,均不等于零。
实例:在滚珠轴承中,滚珠与外圈接触点处的应力状态,可以作为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
二、二向应力状态分析1.解析法如图7-1-1(a)所示,一单元体abcd处于平面应力状态,采用截面法取左边部分单元体eaf为研究对象,如图7-1-1(b)所示。
图7-1-1(1)符号规定:由x轴转到外法线n,逆时针转向夹角α为正;正应力仍规定拉应力为正;切应力对单元体内任一点取矩,顺时针转向为正。
(2)应力计算①任意斜截面α上应力正应力:cos2sin222x y x y xy ασσσσσατα+-=+-切应力:sin 2cos 22x y xy ασστατα-=+②主应力主应力的大小2max 2min 22x y x y xy σσσσστσ+-⎛⎫⎫=±+⎬ ⎪⎭⎝⎭将σmax 、σmin 和0按大小顺序排列,分别记为σ1、σ2和σ3。
主平面方位角tan2α0=-2τxy /(σx -σy )约定|α0|<45°,即α0取值在±45°范围内,则确定主平面的规则为:当σx ≥σy 时,α0是σx 与σmax 之间的夹角;当σx <σy 时,α0是σx 与σmin 之间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
相当应力
r [ ]
r ,1 1 [ ]
r ,2 1 ( 2 3 ) [ ]
r ,3 1 3 [ ]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同一种破坏形 式,都是由于同一种因素引起。
2 1
σ2 σ1 σ3
σ
屈服准则:
max jx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切应力
单向应力状态下 屈服条件 相应的强度条件:
max ( 1 3 ) / 2
jx
s
2
1 3
s
ns
低碳钢拉伸
低碳钢扭转
适用范围: 塑性屈服
此理论较满意地解释了塑性材料的屈服现象; 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 偏于安全 常用于载荷往往较不稳定的机械、动力等行业
§2
经典强度理论
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 脆性断裂: 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 断面较粗糙; 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 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
塑性屈服(流动): 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 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 且多发生在最大切应力面上; 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材料发生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应力;
认为无论是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危险点处最大拉应力 达到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某一极限值,材料就发生断裂
σ2
σ
σ1 σ3
脆断准则:
1 b
相应的强度条件:
1 t
t
b
nb
与铸铁,工具钢,工业陶瓷等多数脆性材料的实验结果较符合
max [ ]
是否强度就没有问题了?
强度理论:
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理、概 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
找出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 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 合,上升为理论。 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 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
2.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材料发生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 无论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危险点处最大伸长线应变 达到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某一极限值,材料就发生断裂
σ2 σ1 σ3
σ
脆断准则:
1 jx
复杂应力状态下最大线伸长应变
1 [ 1 ( 2 3 )] / E
rd f ( 1 , 2 , 3 )
rd
相当应力状态
3
复杂应力状态
强度条件
[]
已有简单拉 压试验资料
强度理论
选用原则 一、对于常温、静载、常见的单向、二向应力状态下 通常的塑性材料,如低碳钢,弹性失效状态为塑性屈服 通常的脆性材料,如铸铁, 弹性失效状态为脆断; 因而可根据材料来选用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可进行偏保守(安全)设计。 塑性材料 第四强度理论 可用于更精确设计, 要求对材料强度指标,载荷计算较有把握。
局限性:
1、未考虑
2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
2、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此准则也称特雷斯卡(Tresca)屈服准则
4. 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材料发生塑性屈服的主要因素是 畸变能密度; 无论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危险点处畸变能密度达到 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某一极限值,材料就发生屈服。
1、“塑性材料无论处于什麽应力状态,都应采用 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而不能采用第一或第二强 度理论。” 2、“脆性材料不会发生塑性屈服破坏。”
3、“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只适用于复杂的应力 状态,不适用于单向应力状态。”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A:强度理论只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 B:第一、第二强度理论只适用于脆性材料;
建立常温静载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弹性失效准则: 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确认引起材料失效存在共同的力学原因,提出关于这一 共同力学原因的假设; 根据实验室中标准试件在简单受力情况下的破坏实验 (如拉伸),建立起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共同遵循的 弹性失效准则和强度条件。 实际上,当前工程上常用的经典强度理论都按脆性断裂和塑 性屈服两类失效形式,分别提出共同力学原因的假设。
C:第三、第四; D:第一、第四;
7、某碳钢材料工作时危险点处于三向等值拉伸应
力状态,宜采用 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8、在三向压应力相等的情况下,脆性材料与塑性
材料的破坏形式为: 。
A:脆性材料脆断、塑性材料发生塑性流动;
B:塑性材料脆断、脆性材料塑性流动; C:均发生脆断; D:均发生塑性流动;
σ2
σ
σ1 σ3
屈服准则:
vd v d jx
复杂应力状态的畸变能密度
单向应力状态下 屈服条件
1 ( 1 2 ) 2 ( 2 3 ) 2 ( 3 1 ) 2 s 2
强度条件
s 1 2 2 2 ( 1 2 ) ( 2 3 ) ( 3 1 ) 2 ns
b
10、厚玻璃杯注入沸水而破裂,裂纹起始
σy σx
适用范围: 材料的脆断
要求材料在脆断前均服从胡克定律 铸铁在混合型应力状态中,压应力占主导引起的材料脆断
1 0
3 0
1 3
与实验结果也较符合;
局限性:
1、第一强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未能解决,
2、在二向或三向受拉时,
r 2 1 ( 2 3 ) r1 1
§1
建立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不同材料在同一环境及加载条件下对为失
效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例1 常温、静载条件下 低碳钢的拉伸破坏 低碳钢塑性屈服失效时光滑
表面出现45度角的滑移线;
表现为塑性屈服失效; 具有屈服极限
s
铸铁拉伸破坏
铸铁脆断失效时沿横截面断裂; 表现为脆性断裂失效; 具有抗拉强度极限
单向应力状态下 断裂条件
jx b / E
b 1 [ 1 ( 2 3 )] E E
1 ( 2 3 ) b
相应的强度条件:
1 u( 2 3 ) t
b
nb
实验表明:
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 状态的脆性材料的断裂 较符合 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更接近实际情况。
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
max
M max max [ ] W
FN ,max [ ] A
max [ ]
Fs S max [ ] bI z T max [ ] Wp
* z
max [ ]
max
max
满足
max [ ]
破坏(岩石、混凝土等)。
案例分析1:
把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人沸腾的热油锅
中,将引起钢球的爆裂,试分析原因。
案例分析2: 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由于管内水结冰引起体 积膨胀,而导致水管爆裂。由作用反作用定律可
知,水管与冰块所受的压力相等,试问为什么冰
不破裂,而水管发生爆裂。
案例分析3 中国古代:“火烧水滴法”开凿岩石 《后汉书》记载: 东汉武都太守虞诩遇到泉中大石塞流时: “乃使人烧石,以水石试件受轴向 压力和围压作用下
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此时材料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下;
在简单试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的强度条件
根据常温静力拉伸和压缩试验,已建立起单向应力状态下的 弹性失效准则; 考虑安全系数后,其强度条件 根据薄壁圆筒扭转实验,可建立起纯剪应力状态下的弹性 失效准则; 考虑安全系数后,强度条件
9、危险点为二向拉伸应力状态的铸铁构件,采用
强度理论进行校核。
A:只能用第一强度理论;
B:只能用第二; C:第一、第二均可以; D:用第四、第三;
7、工字形截面发生横力弯曲变形,剪力与弯矩均 不等于0,对a、b两点进行强度校核时,宜采用 比较合适。 A:σ≤|σ|; a B:τ≤|τ|; C:σ≤|σ|:τ≤|τ|; D:(σ2+4τ2)1/2≤|σ|;;
bL 1 3 Ljx by
2、强度准则:
[ L ] 1 3 [ y ]
M
3、莫尔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 L ] 1 3 [ y ]
M
三、实用范围:
试用于破坏形式为屈服的构件及其拉压极限
强度不等的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脆性材料的
但此时的失效应力应通过能造成材料脆断的试验获得。
②脆性材料(如大理石) 在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下,呈塑性屈服失效状态; 应选用第三、第四强度理论; 但此时的失效应力应通过能造成材料屈服的试验获得。 ③脆性材料 在压缩型或混合型压应力占优的应力状态下, 像铸铁一类脆性材料均具有
bc b t 的性能,
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试验结果, 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适用范围: 塑性屈服
它既突出了最大主剪应力对塑性屈服的作用,又适当考虑 了其它两个主剪应力的影响; 它与塑性较好材料的试验结果比第三强度理论符合得更好; 载荷较为稳定的土建行业,较多地采用第四强度理论。 此准则也称为米泽斯(Mises )屈服准则;
C:第三、第四强度理论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D: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塑性流动破坏
5、
强度理论符合下图混凝土立方块的破坏。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6、机轴材料为45号钢,工作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