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现场评审表
2024.3认证通用基础真题(1)
![2024.3认证通用基础真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7daeaa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a.png)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并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每题1分,共计30分,不在指定位置作答判为零分)1.GB/T 27021.1,IDT 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规定:“应对整个认证周期制定审核方案,以清晰地识别所需要的审核活动,使客户的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所依据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这项要求是合格评定功能法的(A )的应用。
A.选取B.监督C.复核与证明D.确定解析:《合格评定基础》P81:选取阶段是要确定采用何种要求和方法,选取何种信息来实施对合格评定的对象的评价,怎样从申请中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对象等。
包括选取方案、选取评价方法和要素、选取体系的要求数量、抽样方案要求、选取评价的对象等。
通常这个阶段包括了认证活动从开始受理申请、材料评价、方案策划及审核检查任务的委派等内容。
2.NQI中的合格评定要素有(D )。
A.计量B.标准C.市场监督D.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解析:《合格评定基础》P36:质量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执行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后两者合称为合格评定)等所需质量体制机制框架的统称,既包括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软件”设施,也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具有技术、生产和贸易等三重属性。
质量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四个要素。
3.合格评定活动按照实施的主体区分可以划分为(C )。
A.取样活动、试验活动、审核活动B.监督活动、暂停活动、撤销活动C.第一方合格评定活动、第二方合格评定活动、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D.认证活动、检测活动、检验活动解析:《合格评定基础》P3:按实施合格评定的主体区分可分为:第一方合格评定活动、第二方合格评定活动和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
4.WTO/TBT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的目的是( B )。
2023年度机动车检验机构内部审核表
![2023年度机动车检验机构内部审核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eb426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5.png)
□
□
第八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确认其满足技术能力要求后方可从事相关岗位的检验工作。
□
□
□
第九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验人员数量应与检测线数量及日检验车辆数量相匹配,满足机动车检验的要求。
□
□
□
第十条
机动车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熟悉机动车理论与构造、排放控制系统基础知识与组成、熟悉各检验工位业务、流程及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熟练掌握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
□
□
第三十条
机动车检验使用的固定式检验检测仪器,应具有数据通讯接口,能够进行联网控制和计算机联网。
机动车检验机构不得改变联网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率、测量结果数据的有效位数和检验结果,排放检验结果的修约应按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执行。
固定式检验检测设备,应采用数字式数据处理二次仪表,包括:工控计算机、单片机、单板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数字信号处器)等。
第十九条检测车间应为固定建筑,通风、照明、排水、防雨、防火等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检测车间的长度、宽度、内部空间、各工位空间及间隔距离和检测车间出入门应满足相应检验车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检测
□
□
□
条款
具体审核内容
审核结论(在口中打EI)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车间应充分考虑空气的流通,必要时安装车辆废气排出装置,降低车间内的空气污染,确保排放检验车间通风良好,排放检验区域不发生机动车排气累积或聚集。
机动车检验机构对使用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应拥有所有权。
□
□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审查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审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eed03f551810a6f42486b3.png)
附件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报告(用于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检验检测机构名称:评审日期:年月日至月日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填表须知1.本《评审报告》可用签字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字迹应清晰、规范。
2.本《评审报告》的表格填写页数不足时,可用A4纸增加续附页,但需连同正页编第页,共页。
3.本《评审报告》所选“□”内打“√”。
4.本《评审报告》须经评审组签字有效。
5.本《评审报告》适用于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
1.概况1.1 检验检测机构名称:注册地址:邮编:办公地址:邮编:检验地址(一):邮编:检验地址(二):邮编:检验地址(三):邮编:(检验检测机构有三个以上的检验地点时,可继续按顺序填写。
)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职务:电话:检验检测机构联系人:职务:电话:传真: E一mail:1.2 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所属法人单位名称:地址:邮编:传真: E一mail:负责人:职务:电话:1.3 法人类别1.3.1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其他□1.3.2检验检测机构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填此项)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团法人□其他□1.4评审类型1.4.1计量认证初审□扩项□复审□其他□1.4.2计量认证十审查验收初审□扩项□复审□其他□1.4.3计量认证+依法授权初审□扩项□复审□其他□2.评审结论□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3.评审组意见:评审组长签名:日期:注:评审组意见至少应包括:①依据的现场评审通知文号;③现场评审时间;④对检验检测机构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⑤对人员、仪器设备和检测报告等方面的评价;⑥建议批准的检验项目数量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4.评审组确认的资质认定项目表共页第页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名:评审组长签名: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6.需要整改项汇总表注:此表可加附页。
7.现场检验项目汇总表共页第页注:①若现场检验项目涉及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或盲样检验须在备注中表明。
如何编制体系文件
![如何编制体系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dc05a71fe910ef02df82b.png)
3.仪器内部校准规程的编写内容 对于尚未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在具备条件的
情况下,可以采用内部校准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例如:编 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高素 质的计量人员,内部校准应有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或可溯源的 标准物质作为依据。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
六、如何编制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描述实施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质量活动由 谁来做,做什么,何时何地做。它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 件。程序文件的内容要求与质量手册的规定一致,对检测 工作中的每个质量活动环节做出具体、可行的规定。
每个程序的内容包括:目的,职责,工作程序,相关记录和相关文件。 例如内部审核程序的目的是评价日常的实际活动是否持续符合管理体 系文件和评审准则的要求。该程序对如何进行内审工作做出具体、细 致的规定。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指定内审组长或兼任组长,批准内审计 划和内审报告;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内审计划,明确现场评审的方式和 审核范围、审核要素、内审员分工,提交最终的内审报告;内审员要 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并实施内审,在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要填写不符 合项通知书,还要对审核发现的问题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在审核 过程中,被审核部门应积极配合,并对提出的不符合项按照整改要求 进行整改
七、如何编制作业指导书(以5部分内容为例)
1.检测仪器操作规程的编写内容 工作条件(对电源、水源、环境条件等要求);操作步骤
(开机和关机的步骤,如何进行调节、校准、样品测试、 数据处理等);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仪器核查的方法 和技术指标要求、核查周期;仪器的维护;维护方法及周 期;应急措施,即发生停电、停水及意外情况时,为了防 止对仪器造成损坏的应急措施。
谢谢!
导机构实现管理体系的运行,从而满足相关资质认定法 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体系文件的定义 体系文件是描述管理体系活动的法规性文件,是机构文 件化的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的主要部分。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e5a1e8301f69e3142329455.png)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技术人员的相关资格、 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 录,并包含授权和能力确认的日期。
4.3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 测要求。
4.3.1
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 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场所,包括固疋的、 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
4.3.2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 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 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及其 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 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并制疋和头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 测技术人员和官理人员。
l)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m)改进建议;
n)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员工培 训。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内容:
a)改进措施;
b)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资源需求。
4.5.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 制程序。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 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应优先使用标准方 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在使用标
4.5.12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 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 系和本准则的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 的实施和保持。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 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疋审核方案。内审 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内审员应独 立于被审核的活动。检验检测机构应:
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检验检测机构 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 制疋、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 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6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6](https://img.taocdn.com/s3/m/3b0790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8.png)
附件1(CNAS-CL22:2006) 任务编号: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动物检疫领域的应用说明》
4管理要求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资质评审提供资料
![资质评审提供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2bda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1.png)
实验室建设立项、环评及验收相关资料:
4
场所布局图、环境条件监控记录、水电气安全使用检查记录;
5
名称、地址、人员的变更审批表;
6
公正性声明及为避免公正性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7
质量体系文件(受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技术记录汇编等;
8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及管理评审的全部资料;
9
人员一览表(全部人员);
34
档案资料管理要求,归档资料台帐及借用(查阅)记录:
35
本次评审汇报材料(书面:含体系建立、运行情况,本次扩项评审实施情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扩项)现场评审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序号
资料名称及内容
备注
1
设立文件、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开户证明、税务登记、组织机构图等;
2
资质认定证书及历次通过的资质认定项目表(含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签字领域批准文件及签字识别;
固定场所证明(土地证明及房产证明,含平面图),租赁场地的还需提供租赁合同;
10
人员档案: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监督员、检测人员及相关岗位人员劳动用工手续(劳务合同、试用或转正及社保证明、学历(培训)及资格证书、能力确认、授权书(上岗证)及工作经历、业绩等;
11
人员培训计划及记录(包括体系、业务、内部、外部等);
12
人员监督计划及记录(含检测活动全过程的相关人员);
23
药品耗材验收记录、关键试剂的确认记录、蒸馏水质量记录:
24
客户满意度调查、投诉及处理记录:
25
不合格项及纠正(风险控制)、改进、验证记录:
26
方法的查新记录、新项目(扩项)申请、论证/评价记录和验证报告、测量不确定评定记录;
检测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
![检测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cce80ef12d2af90242e636.png)
检测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4管理要求4.1组织条款评审内容评审结果评审说明4.1.1 检测机构或检测机构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是否在法律上是可识别的:如果检测机构是独立法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检测机构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是否有独立的建制,其机构组成是否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检测机构负责人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检测机构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工作?4.1.2 检测机构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其检测活动符合<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办法>的要求,同时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需求?4.1.3 不论检测机构的工作是在固定设施内进行,还是在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者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其组织和运作是否按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4.1.4. 若检测机构的母体不是从事检测活动的组织,是否定义了该组织中涉及或影响检测机构检测活动的关键人员的职责,以鉴别潜在的利益冲突?注:参考ISO/IEC 17025:1999标准4.1.4.注1,注2。
4.1.5 检测机构是否:a)有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以履行其职责、识别偏离质量体系或偏离检测工作程序情况,并能采取措施预防或尽可能减少这类偏离?b)有措施保证其管理层和员工免受任何可能对他们的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注:“评审结果”栏用符号填写:Y=符合、Y`=基本符合、N=不符合、N/A=不适用结果为Y`或N或N/A时,应在该条款“评审说明”栏对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c)有政策和程序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包括电子储存、传输结果和所有权得到保护?d)有政策和程序以避免检测机构卷入任何可能会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的活动?e)确定检测机构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其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此内容亦可用组织机构图表明)f)规定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g)由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足够的监督?h)有技术管理层,授权其对技术运作、所需确保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全面负责?i)指定一名人员作为质量主管(或别的称谓,其可能还有何其它职务和责任),明确其责任和权力,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质量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循;其能有直接渠道与对决定检测机构政策和资源的最高管理层有直接的渠道?j)指定关键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授权签字人和质量经理等)的代理人?注:参考ISO/IEC 17025:1999标准4.1.5.注。
2023年试验检测师(含助理)-公共基础(含助理)考试历年真题易错、难点甄选1(附带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含助理)-公共基础(含助理)考试历年真题易错、难点甄选1(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5e1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a.png)
2023年试验检测师(含助理)-公共基础(含助理)考试历年真题易错、难点甄选(附带答案)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住在富人区的她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证书确定的能力范围内,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时,应当标注资质认定标志。
资质认定标志加盖在()位置。
A. 主页上部B. 封面左上角C. 封面上部适当位置D. 封面检验检测机构名称上正确答案:C,B. 0.30gC. 0.300gD. 0.3000g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对不同类别的检验检测机构采用不同的监管频次和管理方式。
对被确定为B类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下一年度的年度监督检查中()。
A. 不将其列为下一年度的年度监督检查对象。
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一般3年进行一次B. 尽量抽取进行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一般每1年实施1次C. 列为必须检查对象。
对D类检验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每年不少于2次D. 选择性地抽取少数机构进行检査。
日常监督检查一般每2年实施1次正确答案:D,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检测活动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的是()A. 用感量为0.01g的电子科称10Og的样品,要求精确到0.1g,称量原始记录为100.1gB. 为了保持记录纸的干净,用空白纸先记录,然后再抄到原始记录上C. 采用数显自动控温系统对样品进行调温不需要提供温度监控记录D. 将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记录在原始记录中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的规定,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由()组织实施。
A. 最高管理者B. 管理层C. 质量负责人D. 技术负责人正确答案:A,7.(判断题)(每题 1.00 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标准》中规定,出具虚假数据报告并造成质量标准降低的扣10分/份、单次扣分不超过30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275a30da5fbfc77da269b1d7.png)
4.5.11 纠正措施 4.5.12 预防措施 4.5.13 持续改进 4.5.14 记录控制 4.5.15 内部审核 4.5.16 管理评审 4.5.17 检测方法 4.5.17.1 偏离控制 (作业指导书) 4.5.17.2 有效版本 4.5.17.3 机构方法 4.5.17.4 非标方法 4.5.17.5 非标确认 4.5.18 不确定度程序 (数据控制)
过渡期工作计划要达到所用时间最短,影响日常工作 最少的目的。
1、管理体系运行含义:
执行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 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表征: a. 各项质量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并严格遵循文件并有 完整记录; b. 有持续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实验室业 绩不断提升。 c. 具有减少和预防质量缺陷的能力和对质量缺陷有迅速 报警及纠正能力。
6.1 ×××(所在单 位名称)工商或事业法人注 册证书(副本)(复印件) 6.2 ×××(所在单 位名称)关于成立×××检 验检测机构的决定 6.3 ×××(所在单 位名称)关于×××等同志 任职的通知 6.4 关于发布授权书 和公正性声明的通知 6.5 ×××(所在单 位名称)组织机构图复印件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5、体系文件总体设计 4、设定机构、分配职能
3、选择要素及控制程序 2、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宣传培训
1、教育、培训
●明确《评审准则》的要求:
a. 要对准则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宣贯;
b.主要负责人要通过树立以准则为依据,建立、健全质量 体系的信心并引导全体人员参与质量体系的建立; c.要对照自身情况明确现在体系的差异与不足。
5、新的体系文件已按要求发放,
旧文件已作废并全部收回。
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概况
![中国科学院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4a7101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1.png)
DOI:10.16495 / j.1006-3757.2022.01.016
Qualification Accreditation encie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 Meng ̄zhiꎬ ZHANG Hong ̄so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测试站
14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
1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检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与试验中心
1985 年 9 月 6 日ꎬ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议 通 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 ꎬ并于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中国科学院根据其科研基础数据的获取
并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ꎬ从计量法的角度出发ꎬ
推行全院科研基础数据获取的合法性和规范性ꎬ并
且面向社会开展成果转化和测试技术服务. 1991 年
6
7
8
9
10
11
12
13
16
17
18
19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
110
第 28 卷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续表 1
序号
所属单位
实验室名称
2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环境模拟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检验检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知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材料的注意事项
![[知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材料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8f0025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a.png)
[知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材料的注意事项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材料的注意事项一.申请阶段的注意事项(一)申报时间1.首次评审的实验室应提前3-6个月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复查评审的实验室应距离证书到期日前3-6个月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证书超期需要写出过期说明连同申请书一起上报国家认监委,并且从证书到期之日起不能出具盖有CMA章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等,如有违规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经当地技术监督局查处最高处以50万元罚款,如遇国家认监委飞行检查发现,全国通报,停证半年。
(二)申请书的申报严格按照《资质认定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填写。
表格下载--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
封面 : 网上下载带有MA/A章的申请书封面扉页 : 盖章要盖在扉页上,不要盖在封面上机构名称:实验室法律地位证明文件指定的实验室的名称。
主管部门:是指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
例:实验室名称(盖章): 国土资源部XX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XX省XX研究院、所)。
主管部门名称(盖章):属于厅的事业单位,写厅名称、盖章属于地勘局的,写地勘局名称、盖章行业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注:山东、江苏、上海——省厅;其它:地勘局 1.实验室概况1.1实验室(机构)名称:与封面相同的名称。
1.2所属法人单位的名称:针对非独立法人实验室而言,是指其母体或挂靠单位的名称。
1.3主管部门名称(若无主管部门的此项不填)。
对于非独立法人实验室,此处填写其母体或挂靠单位的主管部门。
对于独立法人实验室,此处填写该实验室的直接行政主管部门;无行政主管部门的实验室此处不填写。
例如:国土资源部沈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主管部门: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后面填写与其相对应的地址及其相关信息)2.申请类型及证书状况2.4 获取证书情况:对于首次评审的实验室,此项不填写(不能填写省级的证书编号);复评审(换证)的实验室应填写上次证书的编号及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卷)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卷)](https://img.taocdn.com/s3/m/e44fcb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0.png)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卷)[单选题]1.WTO/TBT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负面影响B.增加各成员国的贸易壁垒C.提高合格评(江南博哥)定活动的约束性D.提升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影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参考《合格评定》P9为减少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负面影响,WTO/TBT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
[单选题]2.认证是有关产品、过程、管理体系、人员的()。
A.第一方声明B.第二方声明C.第三方声明D.公共性评价和检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合格评定》P37认证是有关产品,过程、体系和人员的第三方证明。
[单选题]3.合格评定活动中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验证是()。
A.证明B.检验C.验收D.复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参看《合格评定》P21复核(review);针对合格评定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验证。
[单选题]4.在现场审核时应尽量减少审核活动与受审核方工作的()。
A.交流B.互动C.相互干扰D.时间重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看审核概论P85其缺点是:一个过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审核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部门重复往返接受审核的情况,效率较低。
在部门较多的情况下,受审核方的各部门会全程等候,对受审核方的正常工作过程干扰较大。
[单选题]5.GB/T27021.1,IDTISO/IEC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规定:"应对整个认证周期制订审核方案,以清晰地识别所需要的审核活动,使客户的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所依据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这项要求是合格评定功能法的()的应用。
A.选取B.监督C.确定D.复核与证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参看《合格评定基础》P81:选取阶段是要确定采用何种要求和方法,选取何种信息来实施对合格评定的对象的评价,怎样从申请中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对象等。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审查表要点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审查表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a73b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8.png)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审查表要点1. 资质认定申请文件评审人员需要对检验检测机构提交的资质认定申请文件进行仔细的审核,以确保申请文件中包括以下内容:•证明申请机构为法定实体的相关证明文件;•申请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机构的营业执照副本;•机构的法人代表证明文件;•机构的质量管理手册;•机构的检测能力范围明确表;•机构的检验检测设备清单;•面向客户所发表的相关的技术能力报告、科技论文或专利资料。
2. 现场审核过程中,评审人员将着重考察以下方面:2.1 设备、工具和人员的资格在现场评审中,评审人员将要了解有关机构设备、工具和人员方面的情况,以确保机构有适当的设备、工具以及合格的人员来执行所认证的范围。
评审人员应该确认:•机构的设备和工具是适当的,可以执行所认证的范围内的所有检测;•机构的人员受过适当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执行所认证的范围内的检测所需的必要技能和知识。
2.2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人员将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手册进行审查,以确保机构有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
下列是评审人员在审核质量管理手册时可能考虑到的一些方面:•设备和工具的校准和维护程序;•检测程序、规程和测试方法;•样品管理程序;•数据分析和记录程序;•校准、验证和确认程序;•内部审核和管理回顾程序。
2.3 能力范围评审人员将确认机构的认定范围是否正确、准确和完整。
评审人员还要确定:•机构的认证范围是否与机构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介绍的范围相符;•机构的认证范围是否与机构所宣传的范围相符;•机构是否可以满足所认证的范围。
3. 完成评审后的行为评审人员需要将审核结果详细地确定下来,并编写评审报告。
在评审报告中,必须完整地包含评审遵循的标准和评审的针对性。
评审报告还必须明确说明机构的整体表现和有关机构应改进的问题。
4. 总结评审员应该遵循标准,使用审查表和检查程序,对机构资质认证申请进行详细评审。
评审过程中应注意机构设备和工具的资格,员工知识和技能的资格,以及机构是否有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核查表111条
![管理体系核查表111条](https://img.taocdn.com/s3/m/e1601d1076a20029bc642da6.png)
管理体系核查表111条
注:
1.本核查表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农农发[2008]16号,简称《考核准
则》)第4至7章考核要求内容细化而成,条款编号与《考核准则》编号一致。
2.本核查表作为考评员进行文件审查和现场评审时使用。
审查或评审时应按照“评审内容”
逐条进行评价,符合项在“评审意见”栏中填“Y”,发现某条款存在观察项或应
说明的问题时填“O”,存在不符合项时填“N”,对被评审检验机构不适用时填“N/A”。
凡出现不符合项或观察项时,应同时在该栏中详细描述评审所发现的问题。
3.针对“评审意见”所发现的问题,在“整改建议”栏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解读《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1 6 3 号令
![解读《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1 6 3 号令](https://img.taocdn.com/s3/m/8eb6fbda9ec3d5bbfd0a74ca.png)
实施: 最高管理者发布运行管理体系,12个月内开展一 次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保证体系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管理体系是机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
1)依据《准则》和实际建立管理体系 2)向全体员工贯彻了管理体系 3)实际运行了管理体系,并有记录 4)内部审查,检验检测活动满足管理体系
解读《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1 6 3 号
资质认定法制体系结构
《办法》条文释义 《办法》实施意见
12项评审要求
• • • • • • • • • • • • 评审准则 评审工作程序 评审员管理要求 公正性和保密性要求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基本要求 标志使用要求 证书使用要求 检验检测专用章使用要求 分类监管实施意见 申请书 评审报告 评审表格
仪器设备 400万台套,资产3343亿元
实验室面积 6040亿平方米
2015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规模
10人以下机构4758家,占14.5%; 检验检测机构机构人员数量 11-30人机构 17273家,占53.1%; 分布图 30人以下机构占67.6%。
3912 15273 4258
全区机构情况
依法成立,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组 织机构代码等 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 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检验检测机构的其他组织
其他(如 司法鉴定 机构、军 工实验室)
“其他组织”都有哪些?
私私 营独资 企企 业业 营独资
民办非企业 法人单位 特殊普通 合伙企业
企业法人 分支机构
2 人员条件
资质认定标志
由CMA图案和两组数字编号 首行12位数字编号:发证年份代 码+机关代码+专业类别代码+行 业部门代码+流水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明确对不符合工作的评价、决定不符合工作是否可接受、纠正不符合工作、批准恢复被停止的不符合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在识别出不符合工作时、在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出现对政策和程序偏离时,采取纠正措施的程序。应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予以监控。必要时,可进行内部审核。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识别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和改进,所采取预防措施的程序。应制定、执行和监控这些措施计划,以减少类似不符合情况的发生并借机改进,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措施的启动和控制。
—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检验检测机构应有程序确保其所有备份(例如计算机软件中的备份)得到正确更新。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发生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当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
:
a) 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
|
b)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
c) 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
(
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
从事国家规定的特定检验检测的人员应具有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资格。
$
依据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要求,当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情况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应予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要求。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验检测的结果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
(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控制,可根据其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应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内务,必要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并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
质量手册应包括质量方针声明、检验检测机构描述、人员职责、支持性程序、手册管理等。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中应阐明质量方针声明,应制定管理体系总体目标,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质量方针声明应经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
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 核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
&
d) 当前的位置(如适用);
-
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
~
f) 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
\
g) 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适当时);
h)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的溯源程序。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维持其可信度。同时按照程序要求,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标准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
~
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
!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所有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实施、保持、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应规定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监督的记录,并包含授权、能力确认的日期。
!
检验检测机构为其工作开展需要,可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
>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人员理解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明确实现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职责。
;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
@
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程序。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技术记录应包括原始观察、导出数据和建立审核路径有关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发出的每份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副本。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程序应包含有关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的购买、接收、存储的要求,并保存对重要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供应商的评价记录和名单。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应保持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对客户进行检验检测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在保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为其检验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
;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检验检测机构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对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
。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者应建立和保持相应程序,以确定其检验检测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应经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应由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监督。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的程序,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检验检测方法,以及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规范、手册、指导书。这些文件可承载在各种载体上,可是硬拷贝或是电子媒体,也可是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应明确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防止使用无效、作废的文件。
|
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这些设备应予隔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标签、标记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或核查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检验检测机构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检验检测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
检验检测机构需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无论什么原因,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得到满意结果。
~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工作人员建立劳动关系、聘用关系、录用关系。对与检验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应保留其当前工作的描述。
—
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的工作描述可用多种方式规定。但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
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
b)资格和培训计划;
c)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职责;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变更、偏离应通知客户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人员。
/
检验检测机构因工作量大,以及关键人员、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等原因,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分包给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并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标注分包情况,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
]
a) 最高管理者对良好职业行为和为客户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的承诺;
b) 最高管理者关于服务标准的声明;
、
c) 管理体系的目的;
:
d) 要求所有与检验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质量文件,并执行相关政策和程序;
/
e) 最高管理者对遵循本准则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承诺。
-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避免卷入降低其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信等方面的可信度的程序。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的要求。
}
检验检测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应便于检验检测有关人员取用。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
`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该记录至少应包括:
·
a) 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
!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
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的固定设施内的场所、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以及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的检验检测工作。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检验检测结果无效,或不会对所要求的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验检测时,应予特别注意。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