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及解析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及解析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译文]: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自渴。
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
,可列坐而庥4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
渴(he)地名,指袁家渴.。
箭小竹。
3麻(xiu),竹荫.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B其侧皆诡石怪木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参考答案:小题1:搭桥,架桥越过,经过落入弯曲,翻卷小题1:C小题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词语。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小石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 (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两个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篇1: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为坻,为屿,为峪()③遂至承天寺()④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2、请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相与步于中庭C、(1)近岸。
卷石底以出(2)以其境过清B、(1)心乐之(2)念无与为乐者D、(1)闻水声,如呜佩环(2)庭下如积水空明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谪时所写,都借助自然山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但在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明显的不同。
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格外、特别②小岛③于是④轻快敏捷2、D3、①(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意对即可)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孤寂悲凉的情感,只是甲文更浓重一些,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留等还寄寓作者被贬后的忧伤、愤懑之情;乙文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既反映出作者自嘲、自解的心态,又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小石潭记》阅读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参考答案《小石潭记》阅读参考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2)不可名状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因为(2)说出2.(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3.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4.借景抒情。
如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幽美、凄寒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情。
《小石潭记》阅读参考答案「篇二」【甲】自渴。
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翻译小石潭记文言文
余以八月一日,始至永州,而始得游焉。
时夜方寂,月出皎洁,照我屋梁。
遂起,乘兴夜游。
至小石潭,清泉石上流,泠泠作响。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余闻此言,欣然跃起,遂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皆若有所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也。
余方感概,遂至其下,欲穷其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此间乐,不思蜀。
遥闻深林人语响,乃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也。
余方感概,遂至其下,欲穷其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此间乐,不思蜀。
《小石潭记》翻译:我在八月一日到达永州,才开始游览此地。
那时正是夜晚,月亮明亮洁白,照在我家的屋梁上。
于是起身,带着兴致的夜晚出游。
来到小石潭,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淌,发出清脆的声音。
水中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有人把木瓜扔给我,我用美玉作为回报。
我听到这话,高兴地跳了起来,于是和我的小船一起,船上只有两三个人,都似乎有所思索。
从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曲折蜿蜒,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一样交错,无法知道它的源头。
坐在潭边,四面被竹林和树木环绕,寂静无人,让人感到凄凉、寒冷,幽深而凄凉。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清幽,不能久留。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篇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小题2】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答案:【小题1】(1)格外(2)大约(3)像北斗星那样(4)凄清【小题2】B【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
“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enxue)。
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 ( ) (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以其境过清 ( ) (6)不可名状 ( )(7)伐竹取道( ) (8)佁然不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 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 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 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4分)(1)水尤清冽()(2)佁然不动()(3)往来翕忽()(4)悄怆幽邃()【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本文选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
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B.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C.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D.从“似与游者相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宁静幽雅,清新自然的。
【小题4】《小石潭记》短短一百余字,向来以笔简意丰为人称许。
清代学者何义门评点文中“闻水声,如鸣珮环。
”一句说道:“水激石而成声,一句中将下两层都暗领。
”意即此句明写水而暗写石,言简而意丰。
请你任选文中一句,用精辟的语言点评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
(4分)我选择:评点:答案【小题1】尤:格外。
(2)佁然:呆呆的样子。
(3)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4)悄怆:忧伤的样子。
【小题2】(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习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通用12篇)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通用12篇)《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篇1读书是由兴趣做动力的,在回忆起读书时代,我们有什么理解和启发呢,也许《小石潭记》能为你带来答案。
下面是《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阅读题目1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卷石底以出卷:( )(2)怡然不动,俶尔远逝俶( )12、解释下列句中点的字词。
(2分)(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嵁:____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分)14、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1)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_________(2)文中第②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石潭记》参考答案11、(1)quan(2)chu(每小题1分,共2分)12、(1)不平的岩石(2)像狗牙那样(每小题1分,共2分)1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4、(1)潭中气氛(2)水尤清冽。
(3)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
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荒的美好事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小石潭记》翻译及简答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随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简答: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有哪些特点?(1)、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写小潭水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形状,用“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几个短语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令读者能够想见其奇特的状况。
最精彩的是写潭中游鱼:“佁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水中游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同时也通过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3)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切景语皆情语”。
小石潭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
《小石潭记》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3、【心乐之】心情为之高兴。
乐,以…… . 为乐。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5、【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6、【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坻】水中高地。
8【堪】不平的岩石。
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12、【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澈, 穿透。
14、【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15、【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俶尔,忽然。
16、【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0、【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
邃,深。
21、【清】凄清。
22、【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23、【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重点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小石潭记阅读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⑵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⑶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⑷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四周景物的句子)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⑹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⑺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⑻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⑼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⑽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⑾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⑿“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气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凄清沉寂寂寞忧伤1⑶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⑴文章第一段“全石以为底”句有什么作用?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⑵文章开篇落笔非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石潭记》的阅读答案解析(一)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题。
(26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阅读练习: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1)伐竹取道(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2:选出下列划线词义相同的一项()。
(3分)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乃:乃记之而去董宣廉洁,死乃知之D.以:以其境过清不以游堕事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理解填空。
(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小题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
C.选文第三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景。
D.选文第四段流露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2写景游记类第17篇小石潭记
遇,找到前进的道路的精神。(每点各2分,意对即可)
1
2
34
• 词语迁移 • [1]就
• ◀课内篇目迁移▶ • ①持就· 火炀之(《活板》) •靠_近_____
• ②蒙乃始就· 学(《孙权劝学》) •从_事_____
• ③瞬息可就· (《活板》) •完_成_____
•
④功成名就 ·
•完_成_____
喜过望。于是先向下靠近溪边,就(见)溪水正从石门中跃出来,有
巨石挡在门口,将流水分成两条水道。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B 确的一 项是( )(3分)
• A.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B.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当门/分为二道
• C.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
答案:(我)快要到石门下方时,又乘船渡到溪流北部。 (“及”“复”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
2
34
• 4.
本文作者探游石门的经历与陆游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4
答案分:) 两文都描写了在探游过程中,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
出的情景;都表达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总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
将及门· 下,复渡·溪北。溪中缚木架巨石以渡,知此道乃不乏行人, 甚喜过望。乃先降而就溪则溪水正从门中跃出有巨石当门分为二道
。
• (选自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有删节)
注释:①石门:位于云南苍山。②陟:登,升。
•
行走二里,见到一条大溪从石门流出来,溪北岸无路进去,就
向下走靠近溪中;溪中有许多巨石,(水)多奔泻急流,也无路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整理《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好像)鸣珮环,心乐(以……为乐)
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格外)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以之为,用……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相当于“而”)出,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不平的岩石)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相当于“来” )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
布(映)石上。
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像狗牙那样)差互(参差不齐),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感到凄凉)神寒(感到寒冷)骨,悄怆(忧伤的样
子)幽邃(深)。
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记之而去(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
发出的清脆声音,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
特别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
齐,随风飘动。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
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
暗,忽隐忽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
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
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
去。
三、理解。
1、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课文写了潭水、树木、石头、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4、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5、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描写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 恰当映衬。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⑶借景抒情。
“似与游者
相乐” 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7、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 ,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
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8、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9、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
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
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0、默写填空: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
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
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
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治然不动。
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