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浅谈批评的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红梅+浅谈批评的艺术

姓名:唐红梅

浅谈批评的艺术

【摘要】:学生在犯错后,老师应该避免不问缘由、不注重方式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在整个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用爱心、耐心来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关键词】:批评方式艺术

学生,顾名思义,是一个处在学习状态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中成长,这条成长的路不会是笔直的,偶尔他们会犯错误,这时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就尤为重要,方法正确了就犹如拉回一匹脱缰的野马;如若方式不恰当,就适得其反。批评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这是一门艺术。下面就浅要的解析一下,作为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保护学生自尊心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学生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在他们进入学校后,进入社会前,都处在一个备受呵护的状态,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在家有家人的宠爱,在学校有老师的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可以说是在“大棚”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学生的自尊心是较强的且是容易被伤害的。老师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较强的自尊心,采取一种委婉而有力的方式,而不是选择直接的刺激的方式。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十分的聪明,但是他上课有时会走神,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我的眼神一瞟他,他就低下头。当我问及他为什么不积极回答问题时,他讲出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个事情。一次他忘记做作业,语文老师把他直接“请上”讲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教棒一下一下的戳他的头部,并恶狠狠的数落。在这个例子中,那位老师也许只是想让学生明白不做作业是不对的,但是老师选择的方式过激,“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这种偶然的小错误老师完全没有必

要小题大做,大可轻语一句“明天把作业交给老师,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好吗?”较之拿教棒直指学生,这样的做法既不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这次原谅我,并不代表忘记写作业不是错误。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一名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是与老师在一起的,老师的言行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批评学生时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上的伤害是会伴随学生终身的,就如同我的那位同学,因为老师一不小心的伤害,就此失去了上课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

二、平等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让学生在老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儿的关切”。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相当于融入了一个同龄人的世界,此时较之于家长和长辈沟通,他们更愿意和朋友探讨一些话题,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对至亲的人说,却愿意告诉同龄人,这是他们童年期内心“只对朋友”开启的特性。然而,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老师有可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你这么做是不对的,那么做是不对的”。这种对话是毫无意义的。为了平等的对话的展开,老师应该主动转换自己的身份,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他认识和分析错误。再者,话语权上应该也是平等的,学会去倾听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老师可以从他们犯错的思路中找寻根源,也许老师会发现学生犯错是有特殊原因的,也许是老师误解,平等的对话就可以避免老师误解“一棒子打死”学生的现象。这学期在教学《井底之蛙》时就出现过这样的一件事:当我问及“你们学了《井底之蛙》有什么感受”时,有一个学生回答:“我觉得蛙有蛙的快乐,鳖有鳖的快乐。蛙即使到了大海上,也享受不了鳖的快乐;鳖到了井底,也不会像蛙一样跃、攀、躲、跳。是否感觉快乐,要看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自己。”当这个学生回答完,班上其他学生哄然大笑。这时,如果我不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也是一味的嘲笑,没有去分析这位学生从另一个方面解读了《井底之蛙》,想当然的认为此学生的品质有问题,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误解,有可能这个学生会感到委屈、难过,但他不敢说出口,只能接受同学们的批评,

那么可以说我们的老师就此抹杀了一个聪明的天才。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是有超强的创造力的,他们也许会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想法,老师不能居高临下劈头盖脸的就批评,要给予学生话语权,让他们能够有机会阐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之后,如果老师觉得学生的看法有错再进行批评教育。

三、直陈利害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不代表,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时要保持沉默。在得知学生犯错的原因后,老师如果对于学生采取放任态度只会让他们走入歧途。就这一点而言,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老师应该直接提出再继续犯错的后果,但在掌握处理分寸的同时要注意到,不能揪住错误结果不放,无休止的对学生提出无谓的批评。老师这种直接陈述厉害的方式,没有过分的停留在错误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你以后千万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既安抚了学生犯错后的恐慌心理,又单刀直入的提出了警告“你以后不能这样做!再这样下去……”用严厉的言辞让学生意识到继续犯错会产生不堪设想的结果,在学生意识到危害后,老师应该实时的给予学生以安慰“只要你不这样做了,你还是一名很好的学生”等等,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不过分受到惊吓又使他们明白了严重性。

四、循循“善诱”

这是一种隐形的批评方式。有时学生在做错事情后可以很快的意识到这种做法不正确,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学生却不能意识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某种错误的价值观误导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直接提出批评,即使再委婉也会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此时需要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的存在,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这一点明显的表现在小学生身上,他们的情感、意志都处在不成熟阶段,易受环境的影响,“习得”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打乒乓球,但是有个别打得好的同学,就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一起打乒乓球,别的同学想跟他们一起打,他们也会直说“你们打得不好,我不愿意”,不久后这些受了打击的学生就不再愿意去尝试打乒乓球。在他们的思维里,不和那些乒乓球打得不好打得不好的学生一起玩是正常的,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错误,反而觉得自己做法很正确。这时,老师可以不批评任何一个人,只是选择另外一种有趣的课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