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sub化学经验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Monazite Sub经验帖(一)——专业英语学习方法总结——从化学到生物,从

中文到英文

请勿擅自转载,转载请PM本人

一、朝花夕拾:

闲言少叙,先追忆以下几年以来最终使本人得以高效阅读化学、生化专

业英语的重大事件:

高二时,上课没事干,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强记了各元素的英文名和元

素符号;

高三时,IChO国家集训队,跟英文的预备题作了一个月的斗争(好在

有翻译版本);

高三结束,第一次考TOEFL,英语阅读水平大涨,阅读单项64;

大一下学期,选英语授课《定量分析》,读了一本近1000页的课本: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edition。

。本来课程只要求化学分析和分光光度法,但我连后面的仪器分析一块搞定了。用英文写了一个学期作业,最后考试都是用英文答的;

大二上学期,选英语授课《化学专业英语》,没怎么好好听讲(不怪我,老师讲的湖北土口音英语),考试水过;

大二上学期,有机化学课程,巩固了有机物的IUPAC命名;

大二下学期起至大三下学期,本科生研究,读有机化学文献>100篇,

写作(包括修改)2篇;

大三上学期,背单词考GRE,Verbal 590;

大四一年,读SL Schreiber《Chemical Biology》;选生物课程3门,被摧残了分子、细胞、发育等各方面Paper>50篇,后来在实验室开始每天2-3篇Paper的生涯,直到一个月前。

二、夕花朝拾:

一般的中国学生,从低年级时用中文啃基础课,到高年级或研究生时期阅读英文文献和书籍,大致都要经过下述三个阶段:

1、原始积累阶段:

所谓原始积累,就是对基础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的积累。它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决定了你能否用英文的情况下顺利读懂同样学术难度的材料,而英语语言能力则决定了你完成这一过程的速度。前者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把《普通化学》学精学扎实,领略到元素周期律、各种化学键的理论和四大平衡的精髓就够了,如果能加上分析化学中数据处理和仪器分析的知识则更好。后者本人认为至少要掌握TOEFL词汇,并且做TOEFL阅读没有什么困难的状态才算合格。当然,搞定GRE词汇再进行换线效果更好,可惜一年级的本科生很少有觉悟

去搞GRE。。。

2、换线阶段:

换线阶段是记忆专业词汇并熟悉一般教材和论文结构,最终做到可以顺利阅读英文材料的阶段。它是专业英语学习中最为奇妙的一个阶段。掌

握了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英语能力,所欠缺的就只是专业词汇和阅读经验了。完成这个阶段只需要读一本书——一本关于你已经学过的内容,但系统性很强的国外教材。具体内容对于化学专业的同学,我推荐分析化学,因为各种分析方法中贯穿了四大化学几乎全部的理念,让你在继续读其它方向的英文材料时至少对其中的语言不感到陌生。

Fundament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edition上传到:

说这一阶段奇妙,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让你了解到初学化学时那些怪怪的,让人头疼的术语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有些翻译得中规中矩,甚至规矩得让你想笑:例如“理想气体”就是ideal gas,“偶极矩”就老老实实地叫dipole moment;有些单词则让你不太能摸不着头脑,例如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来自tacticity;而“比热、比旋光、比活”中的那个“比”则来自specific;更有些翻译可以先让你大吃一惊然后保证你一辈子也忘不了,例如能吞金噬铂的王水竟然来一个自拉丁文aqua regia;而cation和cathode竟分别被翻译为阳离子和阴极(当然,anion是阴离

子,anode自然就是阳极了)。。。

此外,在背诵GRE词汇过程中学习到的构词法会让你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记忆海量的专业词汇。因为你读的内容是你用汉语已经学过或有一定了解的,这个记忆过程就再不是一个单纯背诵的过程了。因为阅读中即使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专业词汇,你也会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预判到它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构词法进行分析,十有七八的陌生词汇都会直接被破

解从而不影响你的阅读——当然,如果这个词你有一半认识一半不认识的话,那你赚了,因为你又多记住了一个词根。例如,erythropoietin这个词,本人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只认识前面一半代表“红”的意思,来自红霉素erythromycin,而通过搜索得知erythropoietin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意思,所以当本人下次遇到一个词叫leukopoietin,很自然地就意识到这是“促白细胞生成素”(这个例子举了一个生物词汇,不好意思)。而当这些词汇在你眼前出现几次之后,它们就变成熟词了。完成了这个阶段后,如果你的专业是物化、无机、有机方向,只要再掌握自己专业独有的专业名词,就可以随心所欲阅读自己方向的英语材料了。以有机方向为例,似乎在读完那本分析化学之后,只记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一些立体化学术语和实验/仪器名称,就能以满意的速度看Paper了。对于要转型化学生物学的同学,请继续往下看。

换线阶段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你所学的课程都是中文课,你可以不断地把需要的知识换线到英文。个人认为,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用汉语先学好一门专业课再读英文书,效率比直接用英文学这门课程要高,学得也要更扎实一些。这种“换线”的缺点在于很难建立一种基于英文的思维,例如你读到一个专业名词,假定是一个化合物或者一个生物分子,你总要先把它翻译成汉语才能画出它的结构或了解它的功能——这才是我们为什么读英文比读中文慢的根本原因。大量的阅读只能降低这种翻译过程造成的消耗,但不能根本解决这个困境。也许只有到国外以后,让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来为我们最终修成正果了。

3、以英语为基础继续拓展的阶段

大学是一个Personal Differentiation的阶段,让我们从社会的Stem Cells 分化为Somatic Cells。分化对个体来说也许是一种悲哀,但却是整个社会进化的标志(废一句话,将来要是写T作文碰上“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术活动还是社团活动”那道题,这是多好的一个Point。。。)。鉴于目前世界科学发展的核心仍然在西方世界,汉语的学术(或者学术的汉语)几乎全部翻译自英语(或其它西文)。因此如果你不幸感兴趣的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学术分支(如System Biology, Synthetic Biology等等),恐怕就很难找到一本系统的汉语着作进行学习,或者不得不忍受拙劣的翻译给你带来的痛苦。这时候,如果你英语的阅读速度已经和汉语Comparable的话,不妨直接从图书馆借些英文书籍复印来读,反正大家都是要去US读研究生,早晚要有彻底脱离汉语环境那么一天的。

三、学生物,转型化学生物学:

学生化能不能在用先中文,再换线到英文的方法?当然可以。可以说,生化是一般高校生物、化学两专业,除了理科基础课之外在课程上唯一的交集。国内很多化学专业的同学都眼红生命科学专业的生化是英文授课,学得深入,而化学专业则把生化作为选修课程,要求也不高。其实,有机基础好的同学用先中后英的方法学生化一点都不吃亏。把王镜岩的那两大本生化学好学扎实,把各常见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常见代谢物的俗称所涉及的词汇一记,再用英文看生化简直是轻松加愉快:代谢过程发生的生化反应我们耳熟能详;有机物的命名是我们的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