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城的功能空间演化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000(2012)07-0050-07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编号:51178096):基于空间历史信息系统(SHIS)

的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作者简介:刘鹏,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董卫,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洛阳老城的功能空间演化及其启示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Function Space in Jin-Yuan Luoyang Ci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刘鹏 董卫

LIU Peng DONG Wei

摘要:

避开老城另建新城的发展模式通常被认为能较好达到老城保护的目的,但实际一些城市依然无法摆脱老城活力衰退、形态瓦解的命运。本文通过中国典型古城洛阳老城从清代至今城市功能空间的分布和演化研究,分析城市核心功能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机制,认为承担合理的城市发展功能对老城的保护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

功能空间;演化;洛阳老城

Abstract:The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with a new town constructed in the city periphery is usually believed to be a relatively acceptable way to protect the ancient cities. But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adopting this mode also leads to the deprivation of urban vitality and dynamics, and cause the disintegration of urban form. Through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function space differentiation in a typical Chinese ancient city, Luoyang (from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ill now),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that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city drives the change of urban form and urban vitality can be found. There comes an active effect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which undertakes some reasonable function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function space; evolution; the city of Jin-Yuan Luoyang

1 前言

历史城市采取避开老城、另建新城的城市发展模式,通常被认为可以通过减轻老城所担负的城市发展建设压力来达到保护老城的目的。然而从共和国成立几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城市依然无法摆脱老城形态逐渐瓦解、活力逐渐衰退的命运。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城市核心功能在维持城市传统形态和发展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采用相对静态的保护方式对待老城。

洛阳是中国著名古都。洛阳老城始建于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是在隋唐东都城的东城遗址上扩建而成的,它建成后,即为金朝的陪都,名曰中京金昌府[1]。元、明、清朝,它是河南府和洛阳县治所在地。民国时期,其一度成为河南省省会和国民政府的“行都”。自元末至洛阳解放初期的700多年间,它一直是豫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洛阳老城尽管经历多次战火摧残,真正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所剩无几,但其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完好:传统街巷系统仍然存在,地标性古迹部分留

存,城墙遗迹仍可追寻,城河水系尚存大部。因此,在城市层面上宋金至明清时期的洛阳老城物质空间格局变化并不大。老城周8里345步,在明清时期属于中等规模[2]。总体空间结构可概括为“四隅四关”,城外有月城,称东、西、南、北四关,城关与内城间有城河环绕,内城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主街形成十字结构,划分为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和西北隅(图1)。

纵观洛阳老城近800年的演变,其城市形态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空间功能变化剧烈。政权的更替、城市地位的起落、交通条件和资本市场的变化等等因素导致城市核心功能的变化,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空间的比重也随之此消彼长。空间功能的波动与空间格局的超稳定必然形成矛盾,而古城最终活力的丧失也与其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洛阳老城(主要以内城作为研究对象)从明清至今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研究,分析城市核心功能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机制,为当前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 清代洛阳老城功能空间的分布

洛阳老城功能空间的演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金朝建

城至清朝的封建时期(1224~1911),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发展最为成熟

的清代洛阳城为对象;(2)民国时期

(1912~1948),随着封建政权的灭

亡以及洛阳老城外新城的建设,老城

的空间和功能出现显著变化;(3)新

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社会

主义政权建立后,洛阳的城市性质显

著变化,新城进一步发展为城市中心,

老城开始衰落;(4)改革开放至今

(1978至今)随着国家发展重点和经

济体制的转变,老城衰落进一步加速。

2.1 清代洛阳城的核心功能

中国古代城市的任务首先是进

行统治——不仅是政治、军事的统治,

还包括经济、文化的统治[3]。作为河

南府治和洛阳县治所在地,清代洛阳

是豫西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行政功

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

老城内聚集了大量的权力机构,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府、

县两级政府部门和各种行业管理机

构,如河南府署、洛阳县衙、三府衙门、

粮捕厅及府学等。

(2)军事机构。清代洛阳依然

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城内外都驻扎

了大量军队,城内的主要机构包括南

营、北营、火药库、军马营等。

(3)仓储设施。按照清代储备

制度,各省省会至府、州、县所在地,

俱建立常平仓,或兼设预备仓,作为

官方粮食储备,据《洛阳县志》记载,

洛阳老城内设有常平仓和新建仓两个

官仓[4]。

图1 清代洛阳老城城关全图

图2 清代洛阳老城权力空间分布图权力空间

权力空间催生的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