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根据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六种方法
![根据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六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729d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a.png)
根据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六种方法小说中的情节是叙述故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核心,把握故事线索。
下面介绍六种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方法。
1. 故事起始概括小说情节的第一步是描述故事的起始点。
这个部分通常会介绍主角、背景信息和问题的出现。
可以简洁描述主角的身份和目标,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
同时,提到引起故事发展的主要问题或冲突。
2. 事件发展接下来,我们可以概括小说中的事件发展过程。
这部分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事件和揭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可以描述主角面临的障碍、挑战和转折点。
重点强节,激发读者的兴趣。
3. 与转折在故事发展中,与转折是情节中最关键的部分。
我们可以概括这些关键时刻,并描述主角面临的重要决策或事件。
通常是故事发展的最高点,转折则会改变情节的走向。
4. 低谷与发展在和转折之后,故事往往会进入一个低谷期。
这个时候,主角可能面临失败、困惑或绝望的境地。
然而,故事并不会停滞不前,而是通过新的发展和故事线索重新获得动力。
5. 结局与总结在概括小说情节时,我们需要描述故事的结局和总结。
这部分要表明主角是否达到目标,问题是否解决,以及故事中的主要线索是否得到解答。
可以描述主角的成长和改变,并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6. 感受与启示最后,概括小说情节时,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可以分享故事中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感动,以及对故事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以上六种方法,我们可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核和发展轨迹。
同时,概括情节也可以为写作提供参考,帮助我们提炼故事中的精华,增强故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概括故事情节的答题技巧
![概括故事情节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bcb4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8.png)
概括故事情节的答题技巧01情节梳理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3、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简要概括人物、事件变化的过程。
答题格式这四种提问形式的规范答题格式一般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当然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
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
梳理小说的情节,可从事件角度、人物角度、心理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和线索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还可综合以上要素角度,全面概括。
无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梳理情节脉络、提取要点,都应做到环节清楚、条理畅达,简洁明了。
例题1、2010年广东卷《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
例题2、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参考答案:五一节董师傅在校园内领小翠游湖。
例题3、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参考答案: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
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这种提问形式在答题格式上与前四种是不同的,很容易误解为“概括小说的情节”,因此遇到此类题时要特别注意辨析。
答题格式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fe4a4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8.png)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03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考衔接,教材典例引领)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小说的情节模式教学过程一小说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个题点。
二情节梳理必备知识梳理情节结构情节是指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一般由线索贯穿,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展开,意识流小说常常以心理意识的演进为顺序展开。
情节包含:情节的构成:(二)情节结构安排常见情节线索类型单线结构单线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有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说,只有一条线索。
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1)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一条线索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
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轻重。
如欧·亨利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2)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明暗线是从落笔角度(写法)而言的。
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
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
暗线则是间接地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暗线上,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之故事情节+第一讲+概括梳理题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之故事情节+第一讲+概括梳理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d055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e.png)
情节概括梳理题
-2-
导语
情节是小说的框架和脉络,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 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
3种常考题型 ①情节梳理、概括题 ②情节安排、手法题 ③情节及其技巧作用分析题
情节梳理
什么是情节梳理? “情节梳理”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 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 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清题意,明确方向 此题是小说情节的“间接考查型”,表面是“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 过程”,实质是从“先行者”的角度概括哪些情节引起了其情感怎样的变化。 第二步:寻找线索,理清结构 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概括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应依照时间这 一线索。 第三步:紧扣事件,抓住场面
示例
《故乡》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描绘 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后的生活图景。 《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天的活动行踪为线索,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和环境. 《变色龙》以描述一个警官偶然审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为线索,一开始,警官答应要处死这只狗,严惩狗的主人。但 一当人群中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时,警官立刻换了脸色,指责赫留金故意伤狗在先。后来又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 警官马上又变了嘴脸,又说要严惩这只狗和它的主人。警官的脸色随着狗的身份像变色龙似的变来换去。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 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 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 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 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
![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330fa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4.png)
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故事情节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它不仅包括了故事的起承转合,还包含了角色的发展变化、主题的揭示以及情节的推进。
好的故事情节需要清晰、连贯、引人入胜,并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和共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概括。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一系列事件的组合,这些事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们可能包括冲突、转折点、高潮和结局等元素。
一个好的故事情节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发展和结束,同时,这些事件之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联系,使得整个故事显得连贯而有深度。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故事情节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识别主要事件,二是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
识别主要事件是指找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通常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
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则是指理解这些事件是如何相互影响,形成故事的脉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故事情节的关键是要抓住故事的主题和主线,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在概括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列出故事的主要事件,然后找出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最后根据这些信息写出概括。
总的来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和概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找出其中的关键元素,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个故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故事的信息给他人。
举个例子,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和概括。
这个系列的小说讲述了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生活,以及他们与伏地魔的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事件,如哈利的入学、他与朋友的关系发展、他的魔法学习过程,以及他与伏地魔的几次交锋。
通过梳理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友情、勇气和成长,而主线则是哈利与伏地魔的斗争。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系列的小说概括为“讲述了一个年轻巫师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与邪恶势力的斗争”。
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bf30e7a7f121dd36a32d8229.png)
02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03
04
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 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 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写出两点)
05
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 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 “母校”
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 艰难的生活现状, 是父子对母 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参考答案
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 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 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①③不符合,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对虚拟 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②不符合,因为父亲是 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
方法一:理结构法
提炼出每 部分的主 要人物、 主要事件。
归纳时要注 意:方式为 何时何地何 境何人何事 何情的格式; 注意情节的 相互交错; 注意涉及的 对象,做到 前后一脉相 承。 将各部分 的主要信 息压缩归 纳。
寻找明显标志的 词语,如标志时 间变化、地点转 移、情感发展变 化等的词语。
情节的发展变 化时矛盾冲突 发展的体现, 分析小说的情 节必须抓住主 要矛盾冲突。
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 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 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 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二:找线索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梳理围绕线索发生的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归纳故事情节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小说剧情总结归纳
![小说剧情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8c640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5.png)
小说剧情总结归纳《小说剧情总结归纳》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文旨在对小说的剧情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回顾小说的内容。
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会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并确定小说的主题。
2. 主角介绍在这一部分,我会逐一介绍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个人特点、关系和重要性。
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和冲突的产生。
3. 故事起承转合在这一部分,我会依次概括小说的起始阶段、发展阶段、高潮和结论。
通过描写小说的起承转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把握剧情的主线。
4. 次要角色介绍除了主角之外,小说中通常还存在一些次要角色。
在这一部分,我会简要介绍这些次要角色,并分析他们对剧情发展的贡献。
5. 突发事件和转折点在小说中,突发事件和转折点往往会给故事增添戏剧性和紧张感。
在这一部分,我会列举并概括小说中的关键事件,说明它们对剧情的推动和变化的影响。
6. 主题和意义每一本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作者通过叙事和人物塑造来传达自己的思想。
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解读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7. 结尾总结在结尾总结部分,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顾并总结整个剧情。
通过读这部分,读者可以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上是《小说剧情总结归纳》的大致写作框架,具体内容和章节划分可根据具体的小说情节进行调整。
通过精心撰写的小说剧情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回顾和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内涵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希望该文对你有帮助!。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af37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a.png)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通过描写和叙述来展现故事情节。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故事的发展。
1. 引子:引子是故事的开端,通常用来引入主要角色和背景。
它可以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生活状态、环境或引发一系列事件来吸引读者的兴趣,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基础。
2. 冲突:冲突是故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创造了故事的紧张和吸引力,引发了主角与其他角色或环境之间的对抗或矛盾。
冲突可以是内在的,如主角内心的挣扎,也可以是外在的,如与敌人之间的斗争。
3. :是故事中最关键的情节部分,通常是最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
在中,故事的冲突达到顶点,主角面临着最艰难和关键的抉择。
通常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并带有转折或突破的元素,引发故事的转变和发展。
4. 结局:结局是故事的最后部分,也是情节的最终结果。
它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开放性的。
在结局中,故事里的问题得到解决或得到启示,主角的命运或情感状态也得到了确定。
5. 子情节:除了主要情节之外,小说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或衍生的子情节。
这些子情节可以丰富故事的发展,增加故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写作过程中,应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同时保持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参考:- Dawson, S. (2013). Writing crime fiction.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Murphy, C. (2017). The art of character: creating memorable characters for fiction, film, and TV. Quest Books.。
情节梳理的三种方法
![情节梳理的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bb38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5.png)
情节梳理的三种方法一、时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是一种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情节梳理的方法。
通过将故事中的事件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排列,读者能够很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以小说《红楼梦》为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其中的情节。
首先是贾宝玉入贾府,与林黛玉相识;接着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结识,引发了一系列的纷争;随后是贾宝玉遇见了林妹妹,两人之间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是贾府的衰败和贾宝玉的离世。
通过时间顺序法,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空间顺序法空间顺序法是一种按照地点或空间位置来进行情节梳理的方法。
通过将故事中的场景按照空间位置进行排列,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故事中不同地点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我们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梳理其中的情节。
首先是阿甘的家乡,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接着是阿甘参军,去了越南战场;随后是阿甘去了华盛顿特区,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最后是阿甘回到了家乡,并在那里开了一家虾餐厅。
通过空间顺序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中不同地点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三、逻辑顺序法逻辑顺序法是一种按照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情节梳理的方法。
通过将故事中的事件按照因果关系进行排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逻辑和内在含义。
以剧集《权力的游戏》为例,我们可以按照逻辑顺序来梳理其中的情节。
首先是罗伯特国王的死亡,引发了七国争夺王位的斗争;接着是奈德·史塔克被任命为国王的右手,卷入了政治斗争;随后是龙母丹妮莉丝的崛起,她带领三条龙准备夺回铁王座;最后是奈德·史塔克的死亡,标志着故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逻辑顺序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剧集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总结起来,情节梳理是一种将故事中的事件进行整理和排列的方法。
时间顺序法、空间顺序法和逻辑顺序法是三种常用的情节梳理方法。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跟着教材学阅读+【记叙文阅读】——梳理故事情节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跟着教材学阅读+【记叙文阅读】——梳理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ae4aac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c.png)
初三一轮复习:跟着教材学阅读【记叙文阅读】——梳理故事情节内容解读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梳理故事情节是中考小说阅读的高频考点,常以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考查,有时候也会结合对联来进行考查。
考点分析1.概括情节:(1)通读全文,进行定位。
即在通读文章后,看文章详细叙述事件的内容分别在文章哪几段。
(2)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
即看文章介绍了哪几件事情,然后再看哪几段都是围绕一件事情写的那几段划分到一起;或根据文段中的关健词来划分层次,如“第一次”“第二次”“后来”等。
(3)根据段落层次来概括每个具体的事件。
2.情节作用:(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照应前文;(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展;(4)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常见问法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如2023·河北/衡阳/郴州/邵阳;2022·安徽/长沙】2.梳理小说情节,将下面图表(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如2023·陕西/河南;2022·杭州/重庆B卷】3.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填写完整。
【如2023·长沙/枣庄;2022·衡阳/湘潭/郴州/昆明】4.请以对联形式概括小说情节, 根据所给上联写出下联。
【如2022·宿迁】教材示例【教材】九年级(上)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思考探究”第一题【问题】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悬念→结局(技巧)【点拨】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解答】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满期待→发现真相,幻梦破灭,遂弃他而去(逻辑)听到于勒发财的消息,一家人期待他归来解困→发现于勒已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又急又气,害怕背上包袱,明知对方身份却不相认(心理)菲利普一家苦苦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一家人盼他回来搭救→在船上巧遇一个与于勒相貌相似的水手,他是谁?→原来就是破产的于勒,一家人希望破灭,失望而归(技巧)中考链接(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归纳概括小说情节PPT课件
![归纳概括小说情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9a8a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f.png)
• 凡是特色的,就是高考关注的!纵观高考小说 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 境”“主题”来命题的,这正是小说阅读的4大特 色。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如何在读文中有 意识、有技巧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
• 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4步骤”。
第一步: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公贝尔蒂”梳理,即采用“人物(贝尔蒂)+情节”的形式。
•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 小说很明显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行文
的,所以要先依据这个思路划分段落切分层次,再结合第一步 “人物+情节”的要求,不难得出答案。
情节:
思考角度
开端(①~③段) 发展(④~⑥段) 发展(⑦~⑧段) 高潮(⑨~⑫段) 结局(⑬~段)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步: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 层次构思能决定一篇小说是否成功。所以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是阅 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阅读小说,要注意小说情节 的曲折跌宕。
• 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自然段段意, 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 文层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
小说阅读 之
情节概括和手法
•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 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 尾声。
• • 【考纲】 • 文学类文本阅读及其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 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 难度级别:分析综合 C •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阅读:梳理概括情节题型
![小说阅读:梳理概括情节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53332320c22590103029d20.png)
小说阅读:梳理概括情节题型梳理概括情节把握住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步步惊心田洪波其实是他把事情弄复杂了,如果他没冲动,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
那是他最自卑的一天,母亲躺在病床上,药费无以为继。
身高1.82米的他,眼里没有半滴泪,却被“无用”两个字臊得低下了头。
父亲多年前出轨重婚,他刚走出校门不久,家庭的日常开销全依赖于母亲。
他感觉悬崖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纠结的结果是,铤而走险,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读大学时,因为生活拮据,他偷过同学几次钱,想着挨过困难就金盆洗手,事实上他做到了。
现在,这是最快捷的办法。
他悲壮地开始付诸行动了,目标选择在人群聚集的公交车上。
很快他就锁定了目标。
一位看上去有眼疾的老年女人,神情恍惚地站在过道上。
她手里拎着个黑色布袋,一只手紧紧抓着座椅靠背。
靠背上的女孩正在用手机听音乐,对老人的艰难视而不见。
他把眼睛准确瞄向老人的裤兜。
毕竟不是老手,毕竟面对的是陌生人。
他犹豫了很长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车过了一站又一站,眼看就要到终点站了,他把牙咬了咬,靠近了老人。
车身颠簸的一瞬间,塑料包裹的一叠钱,已经捏在他的手上。
他毫不迟疑,转身下车,怕自己稍有迟疑,事情就朝相反方向走了。
在僻静处,他小心清点,4 000元整,另有一本病历。
病历上记着一个女孩的名字,他好奇地看了下,看到“白细胞异常”的字眼。
他知道那是什么病。
眼泪溢出眼眶,他认定这是上天的旨意。
他没有犹豫,转身到公交站点找老人。
他样子焦虑、犹疑、懊悔,总之,脸上有着挥之不去的复杂。
他不知道,他已经被两个便衣警察盯上了。
寻摸半天,无果。
他想到了附近的医院,抬头望去,军区附属医院果然就在左前方。
他加快脚步朝医院跑。
警察悄没声跟在他身后。
医院里很嘈杂,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他一层层楼寻找,一张张脸辨认。
小说阅读之梳理概括情节
![小说阅读之梳理概括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178a68319b89680203d825ec.png)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 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 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 马兰花
• 李德霞
•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
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 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 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 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真题体验
(2013·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 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 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故乡的故事情节梳理
![故乡的故事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897f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6.png)
故乡的故事情节梳理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乡》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主人公“我”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展开。
故事情节梳理如下:
回到故乡:小说以“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为引子,带出了许多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见故人:在故乡,“我”见到了儿时的伙伴闰土,但发现他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而是变得木讷、谦卑。
忆童年:通过“我”与闰土的对话,“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故乡的种种趣事,如捕鸟、看社戏、捉猹等。
这些回忆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感慨变迁:在谈话中,“我”了解到闰土家境的变化,以及故乡其他方面的变迁。
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故乡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熟悉的地方,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希望与失望:在离开故乡前,“我”看到了闰土给“我”的希望——那些贝壳和猹,但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失望——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困境。
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我”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失望。
离别故乡:“我”离开了故乡,但心中的思乡之情和对闰土的担忧却无法割舍。
小说以“我”离开故乡为结尾,留下了对故乡和童年的无尽思考和怀念。
小说情节的梳理与概括(公开课)
![小说情节的梳理与概括(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c22aa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b.png)
《故乡》
《背影》
《我的叔叔于勒》
《杨修之死》
《变色龙》
《我的叔叔于勒》
盼于勒
开端
发展
赞于勒
高潮
遇于勒
结局
躲于勒
请吃牡蛎
怀疑水手是于勒
证实水手是于勒
方法一:故事情节的发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乡》
添加标题
回故乡
添加标题
在故乡
添加标题
离故乡
添加标题
到家时的情况
添加标题
和中年闰土见面
妄解口令 大怒(推出斩之)
方法三:人物情感的态度
《变色龙》: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警官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
方法五:主要矛盾冲突
章节一
总结方法
贯穿情节的线索
人物情感的态度
时间、地点或场景的变化
主要矛盾冲突
故事情节的发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运用所学方法梳理选文的情节
《平分生命》 《好望角》 《唐家寺的雨伞》
什么人+什么事 (整合) (整合)
实践与运用
运用所学方法概括选文的情节
作业: 完成《中考指导书》 P69第一题、P75第一题
实践与运用
中考链接
(2011四川《回家》) 《回家》一文共叙写了以下情节:风雨不误赶车回家——( )回家——( )回家——( )回家——( )回家 (每个空格不能超过6个字)
(2011河南《漓江情韵》)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题型
用简明的语句概括全文故事情节 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
添加标题
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添加标题
对杨二嫂的比照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03
04
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 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 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写出两点)
方法点拨
理清小说的结构; 寻找线索;
抓住场面。
小说故事情节:(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的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 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或事 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和时间。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 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方法一:理结构法
梳理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思考与讨论
这篇小说中围绕父与子的“母校”, 时间地点发生了哪些转换,一共发生了哪 些情节?
概括故事情节考查的三种题型:
用一句话简明 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 几件事情?
概括故事的某 一部分
全过程
什么人+什么事
全过程
什么人+什么事
包括开端、发 展、高潮、结 局中的某一部 分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二:找线索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梳理围绕线索发生的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归纳故事情节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三:抓场面法
小说中的场面往往是人物活动的集中表现, 抓住场面就抓住了主要故事情节。
答题模式
什么人+什么事
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6分) → → → 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 01 8-12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 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
提炼出每 部分的主 要人物、 主要事件。
归纳时要注 意:方式为 何时何地何 境何人何事 何情的格式; 注意情节的 相互交错; 注意涉及的 对象,做到 前后一脉相 承。 将各部分 的主要信 息压缩归 纳。
寻找明显标志的 词语,如标志时 间变化、地点转 移、情感发展变 化等的词语。
情节
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 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 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 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05
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 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 “母校”
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 艰难的生活现状, 是父子对母 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参考答案
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 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 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①③不符合,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对虚拟 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②不符合,因为父亲是 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