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医学文章2009-04-19 08:20:38 阅读1094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年龄小的婴儿细胞外液相对较成人多,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亦差,因此重视及掌握小儿液体疗法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工作中常要用各种混合液来配制小儿混合液,如何准确、快捷配制如各种张力混合液是进行曲液体疗法的关键。下面主要介绍小儿常用各种张力

混合液的简便制方法。

一、小儿体液分布代谢特点

1、小儿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年龄越小,细胞间质分布液体越多,对脱水的耐受力越差,尤其是新生

儿。

2、小儿肾脏的调节能力差于成人,输入过多的无张力液体及过多的等张液体则引起水中毒或高渗性脱水。

因此小儿脱水时常用1/5张至2/3张各种混合液。

3、小儿液体还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额外丢失,因为小儿呼吸频率快,消化道屏障功能差,皮肤相对

面积大,因此,患病小儿要重视各系统丢失体液特点,用时补充附合该系统特点的液体。

二、常用溶液

1、电解质溶液

A 、生理盐水:0.9%N S,为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20~30ml/kg);②某药物溶媒;③纠正低钠血症;④与G S或1.4%S B配制混合

液。

10%N S是高渗液,不能直接静脉使用,临床用于代替N S配制混合液。

B、1.4%S B;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纠酸,与N S配成2:1等张含钠液20ml/kg;②与N S或G S配制成混合液(如

4:3:2,3:2:1。液)

5%S B为高渗液,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静注,主要用于代替1.4%S B配制混合液(如4:3:2,3:2:

1液)。

C、Kcl:0.2~0.3%Kcl可静脉使用,用于纠正低钾血症。每100ml混合液中可最多加3ml的10%Kcl。

补钾注意:①每日补钾一般为2~3ml/kg。日

②静脉使用时溶液中Kcl浓度小于0.3%

③补钾速度不能太快,每日静脉补钾时间大于4~6小时。

④肾功能不全补钾要慎重,见尿补钾

D、葡萄糖酸钙(10%)

静脉使用注意

①每日用量:新生儿1—2ml/kg.日婴儿5—6ml/日,幼儿6—8ml/日学龄以上8—10ml/日

②加入G S一倍以上缓慢iv或ivdrip

③用强心药时,两药要相隔4小时以上。

2、非电解质溶液

葡萄糖常用5—10%,无张力,不能维持持血浆渗透压,不具有抗休克作用。

作用:①补充液体水分,提供能量。

②稀释药物,作为静脉用药溶媒。

③与N S、1.4%S B配制混合液。

三、混合溶液

1、G S :N S 张力作用

1 :1 1/

2 补充中度----轻度等渗性脱水

1 :

2 2/

3 补充中度----轻度低渗性脱水

2 :1 1/

3 用于继续损失或过渡阶段补液

3 :1 1/

4 用于补充生理维持及高渗性脱水

4 :1 1/

5 同1/4张

配制方法

①用5%、10%G S及生理盐水配制

10%G S用量=总量×G S比例ml;N S用量=总量×N S比例(即张力)ml

如需配制250ml 2/3张含有G S:N S混合液

10%G S=250×1/3≈80ml

N S =250×2/3≈170ml

该配制方法临床使用时不方便,护士工作量大,易污染、浪费源料。

②用5%、10%G S及10%氯化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ml

10%氯化钠用量=液体总量×N S比例(张力)×0.9/10 ml

如需配制250ml,1/2张G S :N S混合液

10%G S=250ml

10%氯化钠注射液=250ml×1/2×0.9/10≈12ml

即在250ml 10%G S中加入12ml 10%氯化钠即可,方法简便、实用、护士工作量小、节约源料。

2、G.S:N.S:1.4%S.B 张力作用

3 2 1 1/2 补充中度以上等渗性脱水

3 4 2 2/3 补充中度以上低渗性脱水

配制方法

①用10%G S,N S ,1.4%S.B(先用5%S.B加5% G.S 稀释到1.4%)

10%G S用量=总量×G S比例

N S用量=总量×N S比例

1.4%S.B =总量×S B比例

如需配250ml 3:2:1,1/2张混合液,处方为

10%G S=250×3/6=125ml

N S =250×2/6≈80ml

1.4%S.B=250×1/6≈45ml

该配制方法临床使用时不方便,护士工作量大,易污染、浪费源料。

②用5%、10%G S及10%氯化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ml

10氯化钠用量=液体总量×N S比例(张力)×0.9/10 ml

5%S.B=总量×1.4%S.B比例×1.4/5ml

如需配250ml 3:4:2,2/3张混合液,处方为

10%G S=250ml

10%N S=250ml×4/9×0.9/10≈10ml

5%S B=250ml×2/9×1.4/5≈15ml

该方法简便、实用、护士工作量小、节约源料。

3、用N S :1.4%S.B 张力作用

2 1 1 扩容、抗休克

配制方法:

①用N S ,1.4%S.B(预先用5%S B,G S配好)

N S总量=总量×2/3 ml

如需100ml 2:1等张含钠液,处方为

N S =100×2/3≈70ml

1.4%S.B=100×1/3≈30ml

该方法同样不方便,工作量大。

②用10%G S,10%氯化钠,5%碳酸氢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ml

10%N S=总量×N S比例(2/3)×0.9/10

5%S.B=总量×1.4%S.B比例(1/3)×1.4/5ml

如需配制200ml 2:1等张含钠液,处方为

10%G S=200ml

10%N S=200ml×2/3×0.9/10≈13ml

5%S B=200ml×1/3×1.4/5≈19

三、液体疗法的实施

1、判断脱水的程度、性质、并发症

①根据脱水程度决定入院后24小时总补液量

即轻中重(ml/ kg.日)

24小时总液量90---120 130---150 160---180

②其中的半量为入院后8—10小时补完,选择液体种类根据下表

轻中重

低渗性脱水G S :N S G S :N S G S :N S:S B G S :N S:S B

1 :

2 1 :2 3:4 :2 3:4 :2

等渗性脱水G S :N S G S :N S G S :N S:S B G S :N S:S B

1:1 1:1 3 :2 :1 3:2:1

高渗性脱水G S :N S G S :N S

3:1 3:1

4:1 4:1

③有休克表现者须在入院后30分钟先补2:1等张含钠液用量20—30ml/kg,其用量需在8—10小时液体

中扣除。

④补②液体时注意补钾、钙并注意补液效果。

⑤8—10小时后补完剩下的半量,原则上先深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能口服时可停止静脉补液。

2、注意不同疾病脱水的特殊性,注意补液后各器官代谢变化。如营养不良脱水时,补总量宜少,速度宜慢,

张力宜高(2/3)张,及时补钾。

3、注意补液前中的各种并发症。

4、实例示范:患儿2岁,WT5kg入院诊断:重度脱水血钠122mm01/L,血钾3.2mm01/L

①首先确定24小时总输液量:5×160=800ml

②首次30—60分钟用2:1等张含钠液5×20=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