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050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700例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对象,记录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比重,分析影响因素,总结防治措施。
结果:本组700例产妇中切口愈合不良率为6.43%,通过单因素分析及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剖宫产时间长、BMI高、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发生胎膜早破是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应该在分析影响因素基础上积极干预,以减轻影响,加快产妇术后恢复。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因素;防治;措施因为剖宫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安全性提升、创伤减小,使得越来越多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主动要求接受剖宫产分娩,近些年剖宫产率逐渐提升[1]。
但实际上剖宫产术是用于高危妊娠分娩、异常分娩处理的有效方法,虽然可以提升母婴救治率,不过术后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2]。
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即为切口愈合不良,会使产妇产后恢复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因为产妇不理解引起医疗纠纷[3]。
所以必须做好剖宫产产妇的干预工作,以加快其术后切口愈合,但前提需要掌握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70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700例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对象,将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45例产妇视作观察组,年龄平均(32.28±5.36)岁,孕周平均为(37.25±0.89)周;在另外切口愈合良好的655例产妇中随机抽取55例为对照组,年龄平均(31.59±5.14)岁,孕周平均为(37.50±0.93)周。
2组年龄、孕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主要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产妇病例资料,包括体重指数(BMI)、胎膜早破与否、剖宫产用时、产程、抗生素预防使用、疾病(高血压、贫血、糖尿病)合并情况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学检查结果分析
象 异 常 的 1 例 进 行 对 比观 察 。 3 0
头频率为 35MI 。检查前 嘱患者适量充盈膀胱 , 子宫纵横 . - I z 行
及侧 向扫查 , 重点观察子宫下段 , 发现异常详 细记录异 常回声 区的范围, 形态 、 边缘及 内部的情况 , 并摄片存档随访观察 。
2 结 果
×25c 最 小 17c ×12c . m, . m . m。
宫切 口声像图呈平直状或弧状强 回声光带 。愈合不 良的子宫
切 口声像 图分 2类 , I类 : 子宫切 口呈一 实性非 均质 团块 , 为 子宫切 口炎性反应 。 Ⅱ类 : 子宫切 口呈 以低 或无 回声为 主 的
混合性 团块 , 为子宫切 口炎性反应 伴积 液。结论 超声 能及
维普资讯
.
10. 6
安 徽 医 药
A h i e i l n h r aet a Junl 20 e ;1 2 n u M dc dP am cui l ora 0 7F b 1 ( ) aa c
剖 宫产术后子宫切 口愈合不 良超声学检 查结果分析
, 为 2 3c ×19c 至 4 4c × . m。 J 、 . m . m . m 3 5c
关键 词 : 剖宫产术 ;切 口愈合 ; 超声诊 断 剖宫 产手术属于非无菌性 手术 … , 中子宫切 E愈合不 其 l
良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现将 2 3年 以来 资料 完整 的 5 3 0 2例 总结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降, 声像 图示 混合性 低 回声光 团 明显缩小 。追踪 3个 月无 1
例发生晚期产后 出血 。
3 讨 论
2 1 子宫切 口愈合 良好 的声 像 图表 现 纵切 面子宫下段 切 .
B超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观察研究(附500例分析)
B超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观察研究(附50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1-12-21T14:12:20.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李慧赵朋娥[导读] 随着炎症渗出吸收,子宫复旧,不均质低回声区逐渐缩小及完全消失。
李慧赵朋娥(诸城中医医院超声科山东诸城 262200)【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141-01 【摘要】目的应用B型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方法对500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于7—8天进行观察。
结果术后7—8天切口愈合良好者452例(90.4%),声像图表现为切口处稍隆起。
切口愈合欠佳者36例(7.2%),表现为切口处隆起明显,缝线处可见小的无回声区及不规则的低无回声区。
切口愈合不良者12例(2.4%),此类切口表现凹凸不平,浆膜层模糊,肌层厚薄不一,内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或低无回声区。
结论 B超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观察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动态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B超剖宫产切口愈合我们利用B型超声对500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500例剖宫产患者为199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及外院剖宫产后出血转入我院的病人。
年龄23—45岁,平均32岁,其中初产妇358例,经产妇142例。
均于术后7—8天进行超声检查。
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横弧形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
采用日本ALOKA SSD—620超声诊断仪,探头为线阵及凸阵,频率为3.5MHz。
检查方法:嘱患者于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以显示子宫底为佳),仰卧位,局部涂耦合剂,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缘,行子宫纵切及横切,以及不同角度的斜切,先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最后重点观察子宫切口(子宫前壁下段处),记录观察结果并存档。
剖宫产手术中的子宫切口愈合技术
剖宫产手术中的子宫切口愈合技术剖宫产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必需的手术,它能够保证母婴的安全。
手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对于产妇的康复和子宫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剖宫产手术中的子宫切口愈合技术。
一、概述剖宫产手术是通过在产妇的下腹部进行手术切口,将胎儿从子宫内取出的一种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的愈合技术直接关系到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二、子宫切口愈合技术1. 切口选择在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子宫切口有经典型切口和低位横切口。
经典型切口是沿子宫的中线进行垂直切口,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低位横切口则是水平切口,适用于需要保留子宫功能的特殊情况。
在选择切口时,医生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2. 切口缝合子宫切口缝合是确保创面愈合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缝合方法有两层缝合和单层缝合。
两层缝合是先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然后再对子宫腹膜进行缝合。
这种方法相对更为安全可靠,能够减少术后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单层缝合相对简单,但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可能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 缝线选择在子宫切口缝合中,缝线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可选择的缝线有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
一般情况下,可吸收缝线更适合用于子宫切口缝合。
它们会逐渐被吸收,并在愈合后不需要再次拆线,减少了对产妇的不适和二次手术的风险。
三、促进愈合的措施除了正确的子宫切口缝合技术,还有一些措施可以促进子宫切口的愈合,以下是几点建议:1. 保持切口清洁术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非常重要。
产妇应定期清洗切口,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生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降低感染的风险。
2. 控制切口张力切口的张力对于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手术时,医生应注重切口张力的掌握,避免切口过度牵拉。
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产生并发症。
3. 术后休息术后的产妇需要充分休息,减少活动。
合理的休息可以降低切口受力,促进愈合过程。
医生也会给予产妇相应的康复指导,帮助她们正确进行活动。
四、结语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子宫切口的愈合技术对于产妇的康复至关重要。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分析
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作者:陈怡欢,吴素芳,黄奕冰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揭阳515500)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妇产科剖腹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资料,归纳切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以及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原因,提出及时发现、充分引流、二期缝合的方案,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切口感染3例;脂肪液化12例;缝合不当2例。
经抗感染、换药及积极处理合并症等措施,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再行二期缝合,均于治疗后5~14d愈合出院。
结论:肥胖、贫血、高血压病、糖尿病、缝合不当等是造成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
妥善处理好围手术期的各种不良因素,可以减少妇产科剖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切口愈合不良; 因素分析; 治疗Analyzing the Causes of Malunited Wound after the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CHEN Yi-huan, WU Su-fang, HUANG Yi-bing(Jieya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Jieyang 5155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malunited wound after the 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introduce th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herapy. Method: Retrospective studying the seventeen patients with malunited wound after the 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we had inducted the types of malunited wound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malunited wound and drew the program of discover in time, draining thoroughly, secondary suture and proposed the effectiv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Result: Seventeen patients had been studied in this team, including 3 cases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 12 cases fat liquation; 2 cases malsuture. After anti-infection, dressings, active handle complication, the incision erupts fresh granulation tissue and could been secondary suture. All the patients had healed and discharged after 5 to 14 days treatment. Conclusion: Fatness, anaemia, hypertensive disease and malsuture are the causes of malunited wound after the 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Proper manage all kinds of the dys-factors during the operation can reduces malunited wound after the abdominal incis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happen.Key words:Malunited wound; Factor analysis; Therapy切口愈合不良是妇产科剖腹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皮下脂肪液化、出血、感染、缝合不当以及营养不良[1,2],它给产妇无论从精神还是从肉体上,都带来不良影响,应尽力避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分析摘要】子宫切口愈合不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而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也不断增加,以致生活质量受影响。
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感染【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137-02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往往会造成产妇术后恢复不理想,且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贫血等问题。
即使月经复潮后,也会出现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的临床表现。
现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13例、剖宫产切口妊娠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本组资料共23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及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其中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28.1±2.5)岁。
初产妇3例,经产妇10例,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子宫切口妊娠患者10例,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29.5±3)岁。
1.2临床表现a.子宫切口憩室:产妇在接受剖宫产之前,其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均处于正常状态。
而剖宫产术后月经来潮及月经周期无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阴道淋漓出血,经期持续时间最长达20d,未出现显著的腹痛表现。
经过相应的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所有病例均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确诊。
经宫腔镜下电切或阴式手术治疗,术后月经症状均能改善。
b.子宫切口妊娠:均采用阴道B超或阴道彩超结合血β—H CG明确诊断。
10例患者均有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
其中两例子宫切口妊娠破裂,因“急腹症”就诊,拟“内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而确诊。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77例临床分析
表 1 剖 宫产 切 口愈 合 不 良的 影 响 因素 比较
影 响 因素 切 口愈 合 不 良组 ( )对 照 组 ( ) P 值 例 例
1 1 一 般 资 料 :2 0 . 0 2年 1月 至 20 0 8年 1 2月 ,我 院 共 剖 宫
壁 的切 1方 式 ( 、横 ) 3 纵 、羊 水 混 浊 等 方 面 的差 异 。 14 统 计 学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检 验 进 行 比较 ,以 P< . 00 . 5为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率 高 于 切 口感 染 。而 且 ,部 分 轻 度 脂 肪 液 化 的病 例 经 挤 压 切 口 、频 谱 仪 照 射 切 口 、延 迟 拆 线 等 局 部 处 理 后 ,愈 合 好 , 未
增长 。
在诸 多影 响 因 素 中 ,肥 胖 、伴 有 基 础 疾 病 ( 尿 病 、高 糖
血压 、贫 血 、低 蛋 白血 症 等 ) 阴道 检 查 和 肛 门 检 查 次 数 多 、 、 胎 膜 早 破 、急 诊 手 术 、 产 后 出 血 、阴 道 炎 、前 置 胎 盘 等 8项 因 素 ,切 1愈 合 不 良组 与 对 照 组 分 别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3 意义 ( P 0 0 ) 均 % . 5 。年 龄 、 羊 水 混 浊 、 切 口 方 式 、腹 部 切 3 1瘢 痕 、 血小 板 减 少 5项 ,两 组 分 别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产 29 7例 ,发 生 腹 部 切 口 愈 合 不 良 7 0 7例 , 占 2 6 。 其 .5 中 ,切 口脂肪 液化 5 例 ,切 口感 染 2 7 O例 ,无 切 口血 肿 及 裂
剖宫产手术的伤口愈合探析
・
5 2・ 4
N .2 2 1 o0 0 l
M DC LIF R A IN E IA 0 M To N
临床 集锦
一
例 男性 原发性 胆汁性肝硬化 患者 的诊治体会
王凤梅 李 超
武威 7 30 3 00 甘肃 省 武威 肿 瘤 医院 。 甘肃
【 关键词】 原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 诊治
剖 宫产 妇 女 32例 , 析 影响 剖 宫产 手 术切 口障碍 的 原 因。结 果 : l 分 经过 治 疗 ,6例 感 染 者均痊 愈 出院 。 3
【 关键词 】 割宫产 ; 口愈合障碍 ; 伤 感染; 手术
di1 .99 jin 10 o: 3 6/.s .0 6—15 .0 10 .0 0 s 99 2 1 .22 2 文章 编 号 :06—15 (0 1 0 04 10 99 2 1 )- 2— 52—0 2
di1 .99 ji n 10 o:0 36 /.s .0 6—15 .0 10 .0 s 99 2 1.2 2 1
1 临 床 资料 .
文章 编 号 :06—15 (0 1 0 10 99 2 1)一 2—04 0 5 2— 1
16 / ,B: u o L, 0 U LT 3 m l 复查 腹部 超 声腹 水 消 失 。 0 / 患 者 ,7岁 , 性 , 因“ 5 男 主 进行 性皮 肤 黄 染 1周 ” 院 。患 者 自述 于 入 院 2 分 析 入 . 前 1 无 明诱 因 出现全 身 皮肤 黄 染 , 周 伴乏 力 , 欲 不 振 , 身皮 肤 瘙 痒 , 院 食 全 来 原发 性胆 汁 性肝 硬 化 ( B ) 一 种病 因 不 明 的 慢 性 进 行 性 肝 脏疾 病 , P C是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21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21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
方法收集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 121例剖宫产患者切口轻度愈合不良者77例(63.64%),中度41例(33.88%),重度3例(2.48%)。
经治疗后,分别在术后7-22d治愈出院。
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增强医护人员、孕妇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非常重要。
重视产前检查的各个环节以及孕期保健的正确与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及时明确的诊断,对于切口的及时治疗和早期愈合十分关键。
另外,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了解治疗中的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诊断;超声检查;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它是指剖宫产术后,由于子宫切口缺血或感染所致愈合缺陷,进而损伤血管、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切口裂开等导致的子宫切口不良愈合。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3.0%-10.0%之间,平均为5.0%[1]。
本文收集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就剖宫产术后切口不良的发生因素、如何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住院者,术后至出院后1周,表现有发热、切口局部症状及体征,或切口裂开、脓性分泌物渗出、局部红肿热痛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26.3±3.6)岁。
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8±1.2)周。
妊娠次数2-4次,平均2.8次。
横切口112例,纵切口9例。
1.2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的诊断,均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1.2.1 切口感染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
6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6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
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近几年收治的6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28例脂肪液化,21例切口感染,17例切口裂开。
采取抗感染、脂肪液化、纠正合并症等针对性治疗措施后,8~44天均痊愈出院。
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诱发因素较多,需要高度重视孕期保健和围术期各个细节,从而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标签: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治疗剖宫产是妇产科临床常用的安全性较高的难产处理方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日益增长的趋势尤为明显,由于剖宫产引起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如果临床处理不当,将会导致患者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本文通过回顾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并总结分析了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分别为20~34岁,平均年龄为(27.4±6.4)岁,孕周为37周~42周,平均孕周为(38.4±2.1)周;其中17例产妇孕次在2次以上,另49例均为孕次在2次以下的产妇;其中30例为经产妇,36例为初产妇;经产妇及家属的同意,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术。
1.2 临床表现1.2.1 切口感染手术三天后产妇体温达到37.8℃~39.5℃,发热症状未减轻,切口疼痛不已,切口红肿,皮肤炙热,按压切口会流出大量黄色黏稠的分泌物。
血常规白细胞数量较多,细菌培养为阳性。
1.2.2 脂肪液化发热不明显,切口疼痛轻微,切口无红肿现象,皮肤温度正常。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2] 周欣 ,张 国英 ,孙丽洲 ,等.凶险型前置胎盘 围术期综 合手术 治疗方 法探讨 [J].实用妇产科 杂志 ,2013,29(7):516—518.
· l38 ·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 5月第 24卷第 3期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8.VoL 24.Nn 3 .
局 良好 。2例 因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无效 ,及 时与 家 属 协商 后行 全 子宫 切 除术 。 3 讨 论
妊娠 28周后 ,若 胎盘 附着 于 子宫 下段 、下 缘达 到 或 覆 盖 宫颈 内 口 ,位 置 低 于 胎 先 露 部 者 为 前 置 胎 盘 -3 J。 前 置 胎盘 的 发病 原 因 尚不 明确 ,多考 虑与 刮 宫 、妊 娠 、人 工流产操作 、剖宫产术等次数增多关系密切 。凶险型前 置 胎 盘是 妊 娠 晚期严 重 且 发 生 率 越 来 越 高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应 , 重视其早期 的诊断 ,且一旦确诊 ,多选择剖宫产方 式 分 娩 。对 凶 险型前 置 胎 盘 采 取 彩 色 超 声 多 普 勒 进 行 诊断 ,具有准确性高 、无创伤 、操作简便以及对胎儿无任 何影响等优势。可根据胎盘附着位置及不 同的孕周采 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孕周 >36周 、胎儿存活 、孕妇一般 情况好者 ,应首选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术前和患者及家 属 沟 通 ,告知 有切 除 子宫 可 能性 。应 常规 行 双侧 输尿 管 置管,以避免术 中输尿管损伤 。并 预置子宫动脉导管。 子宫切 口尽量避开胎盘 ,合理选择娩 出胎儿 的切 口,做 好必要时切除子宫准备。胎儿取 出,官腔 内纱布压迫止 血后 ,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将 胎盘组 织完全清除 ,当出 血量减少表示手术成功 ,常规缝合子宫。如持续急速出 血 ,须立即行子宫切除术 ,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子宫剖腹产后切口愈合不良分型
子宫剖腹产后切口愈合不良分型
产后42天之后可进行评估
1型实质非均质型
超声图示:子宫外形正常,切口处肌层局部隆起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可见中强回声点,未见明显积液,CDFI未测及血流
临床表现下腹坠痛,间断出血
II型混合回声型
超声图示:子宫外形可增大,前壁下段可见范围较大实性及囊性混合回声包块,局部外凸,CDFI内及周边可测及血流信号临床上表现可流血较多体表切口可红肿
III型类囊肿型
超声图示:子宫下段切口处浆膜层凹凸不平,连续不完整,似有断裂,可见液性暗区,多呈楔形,浆膜层不连续,与宫腔相通可由病变与肌层至浆膜层的深度分3度
1度局限于肌层
2度至浆膜层
3度突破浆膜层向外突起形成包块
正常情况下,术后7-8天切口应呈平直状或弧形强回声带
参考来源朝阳区妇儿医院发表的文献资料
仅供个人学习,不作他用。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66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66例临床分析作者:姚海平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6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均在相关的处理之后获得痊愈,没有出现继发性感染事件。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手术期感染、手术操作、术前基础疾病等。
结论:早期B超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早期加强产前检查、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术是处理产科难产、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多。
然而,根据相关的临床报道,剖宫产术后容易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其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就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会导致子宫腔感染,若病情严重则会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我院为减少子宫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特选取了6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诊治和预防方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26.84±4.23)岁;子宫下段剖宫产50例,腹膜外剖宫产16例;初产妇45例,经产妇21例;产程异常23例,前置胎盘21例,妊高征15例,妊娠期糖尿病7例。
1.2 方法1.2.1 诊断(1)以阴道异常出血作为诊断依据。
(2)采用盆腔B超声像检查。
如果声像图中显示子宫切口为实性非均质型,那么可诊断子宫切口存在炎性反应;如果声像图显示子宫切口为混合回声型,则可诊断子宫切口不仅有炎性反应而且还有积液;如果声像图显示子宫切口为类囊肿型,则可诊断子宫切口为浆膜层断裂。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
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切口愈合不良64例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4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
结果:病例组、对照组患者年龄≥30岁、腹膜外剖宫产比重、绝对剖宫产术指针比重、有妊娠合并症比重、羊水污染Ⅱ-Ⅲ度比重、胎膜早破比重、子宫切口延撕比重、手术时间≥1h比重、术中出血≥400ml比重、术后3d内发热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外剖宫产、羊水污染、子宫切口延撕、术中出血≥400ml成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與术中操作、妊娠病理表现有关。
标签: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术;因素分析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 1.7%。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最常见原因,重症患者甚至需切除子宫挽救生命。
我国剖宫产率高居世界第一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基数十分庞大,研究其相关因素,对于并发症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1年月~2014年8月,剖宫产术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均为初次剖宫产。
共纳入孕产妇496例,年龄19~44岁、平均(26.3±1.2)岁。
其中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4例。
1.2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
切口愈合不良诊断标准:术后42日内子宫切口处浆膜层增厚,不完整,表面隆起,向膀胱内突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可见强回声光斑及回声小暗区。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S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剖宫产术后护理和观察论文
浅谈剖宫产术后护理和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1050例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
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1050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
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安全、健康。
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83-02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然而剖宫产毕竟是较大的手术,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
因此,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而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护患纠纷尤为重要的一环,现将对剖宫产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结合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050例剖腹产术病人中,用硬膜外麻醉1045例,5例因硬膜外麻醉失败及失血性休克不能使用椎管内麻醉改为局麻。
年龄22~44岁,初产妇863例,经产妇387例。
其中,因头盆不称及臀位314例,巨大儿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2例, 前置胎盘12例,双胎妊娠8例,过期妊娠1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例, 疤痕子宫73例,社会因素(因家属和孕妇要求选择分娩时间)505例。
2 护理体会2.1 严密观察病情2.1.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人回室后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保暖。
腹部切口压沙袋,6 h后取下。
接通尿管并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及尿量。
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漏液。
严密观察产妇神志、面色、尿量及子宫收缩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1.2 神志严密观察神志变化,采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2小时、4小时翻身2次,6小时后改半坐卧位。
2.1.3 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一般情况下,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
再次剖宫产时对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再次剖宫产时对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时对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研究组(切口愈合不良)和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
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孕妇体重、新生儿体重、基础疾病、与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前次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发生腹腔粘连、子宫切口位置。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体重、新生儿体重、基础疾病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与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前次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发生腹腔粘连、子宫切口位置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有与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过短、前次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位置异常。
标签: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因素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孕妇产前营养过度,使得胎儿偏大,进一步提高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术后,会造成子宫形成疤痕。
研究指出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对再次分娩起着决定性作用,若子宫切口不良会造成大出血,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1]。
本文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定义:子宫切口处瘢痕与子宫肌层均匀一致;②产妇自愿参加试验。
排除标准:①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神经肌肉疾病者;②恶性心律失常、恶性肿瘤者。
按产妇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研究组(切口愈合不良)和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
研究组平均年龄(33.6±1.4)岁,共8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4.6±1.2)岁,共111例。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050例分析参考模板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050例分析【关键词】剖宫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程中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及其临床监测指标。
方法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情况,结合术后第6天B超检查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2)临产后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3)剖宫产术后体温>39℃或体温不正常持续1周以上、或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有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均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
结论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临产后不同产程、术后体温、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异常阴道流血有明确的相关性。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而国内资料报道仍逐步上升[2]。
目前,此类手术已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而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仍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有随剖宫产率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因此,如何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成为紧迫而实际的课题。
本文对10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监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7月在我院分娩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202例,除152例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外,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的病例10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
手术指征:本组病例中就单一指征而言,胎儿宫内窘迫290例(27.62%)、头盆不称159例(15.14%)、社会因素155例(14.76%)、臀位150例(14.29%),其次是脐带异常、ICP、引产失败等。
两组病人均按常规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其手术指征、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身高、体重均无明显差异。
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的98例临床分析
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的98例临床分析孙凤玲;丁会莲;赵玉莲【摘要】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时,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其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2009~2010年98例再次剖宫产者,术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28.2%,与术后间隔时间、术后感染率、子宫切口位置高低、腹腔粘连程度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孕妇的年龄、职业、孕产史、体质量、孕周、胎儿的大小无关.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时间至少应距前次妊娠间隔3年,前次剖宫产术后发病及子宫切口情况不详者,再次足月妊娠最好不选择阴道试产,以防子宫破裂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00)023【总页数】2页(P3004-3005)【关键词】子宫切口;再次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作者】孙凤玲;丁会莲;赵玉莲【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753400;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753400;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7534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日益增多,再次足月妊娠如何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亦成为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高危因素。
本文对98例再次剖宫产者中所见及前次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2010年本院共收治剖宫产后再次妊娠109例,其中再次剖宫产98例,其余11例为阴道分娩,无子宫破裂患者。
再次剖宫产者98例中,年龄21~44岁,平均(31.64±0.67)岁,孕周小于37周者8例,37~42周者89例,大于42周者1例,新生儿窒息3例,产后出血9例,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32例,产科指征66例。
1.2 方法再次剖宫产术观察前次剖宫产术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口位置,腹腔粘连情况,并回顾前次剖宫产患者基本资料。
切口综合处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促进效果分析
切口综合处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促进效果分析张银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wound nursing on the wound heal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uerpera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conventional woun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comprehensive wound nursing,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wound healing,pain,comfor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Results Wound heal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ain was mild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sion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cision.%目的:探讨切口综合处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5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5例临床分析
王东霞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16(024)005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发病因素、治疗措施和预防手段。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这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相关因素、治疗措施和预防手段。
结果15例患者中,有11例(73.33%)患者术中出血量超过500毫升,12例(80.0%)患者手术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羊水污染度高于Ⅰ度的患者共有13例(86.67%)。
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易感染等。
为了降低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概率,医护人员必须尽量缩短剖宫产术的时间,防止术中感染,并做好产前的监护和诊断做事,提前预防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王东霞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9.8
【相关文献】
1.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晚期产后出血保守治疗一例临床分析
2.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0例临床分析
3.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42例临床分析
4.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保守治疗112例临床分析
5.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5例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1050例分析
【关键词】剖宫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程中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及其临床监测指标。
方法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情况,结合术后第6天B超检查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2)临产后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3)剖宫产术后体温>39℃或体温不正常持续1周以上、或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有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均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
结论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临产后不同产程、术后体温、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异常阴道流血有明确的相关性。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而国内资料报道仍逐步上升[2]。
目前,此类手术已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而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仍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有随剖宫产率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因此,如何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
合不良的发生成为紧迫而实际的课题。
本文对10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监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7月在我院分娩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202例,除152例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外,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的病例10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
手术指征:本组病例中就单一指征而言,胎儿宫内窘迫290例(27.62%)、头盆不称159例(15.14%)、社会因素155例(14.76%)、臀位150例(14.29%),其次是脐带异常、ICP、引产失败等。
两组病人均按常规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其手术指征、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身高、体重均无明显差异。
术后6h开始进流质,第1天开始进半流质,第3天开始进普食,留置导尿管24h后拔除,术后常规使用头孢二代类抗生素及抗厌氧菌类抗生素,术后5天拆线,第6天行彩超了解腹部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1.2 方法对1050例不同产程行新式剖宫产的产妇术后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阴道流血情况,术后第6天行彩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判断标准按照古自修[4]两种声像图的诊断标准:子宫切口声像图呈平或弧状强回声光带确定为愈合良好;子宫切口呈实质非均质团块,子宫切口呈低或无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块确定为愈合不良。
1.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者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未临产与临产后产妇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略)
2.2 不同产程宫口扩张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比较通过比较:临产后第一产程潜伏期(<3cm)与活跃期(3~9cm)行剖宫产术者其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临产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术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产程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略)
2.3 体温、压痛、阴道流血与子宫切口愈合的关系情况比较通过比较:不正常体温者、术后出现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者、术后出现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其子宫切口愈合明显差于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见表3。
表3 体温、压痛、阴道流血与子宫切口愈合的关系情况(略) 3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1)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有关,未临产者子宫下段未得到充分扩张,下段形成往往较差,肌层较厚,损伤的肌纤维相对要多,在做下段横切口时,往往把向下斜行的子宫动脉分支切断,致使切口处尤其切口下段血供不足,增加了愈合难度,致切口愈合不良,同时,出血相对要多,加固缝扎止血的可能性大,可影响切缘的正确对合;下段肌层厚亦不便于操作,若在进针、拉线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因内膜嵌入肌层或内膜边缘对合不良而造成瘘道或肌层裸露,增加创口感染的机会且宫口未扩张影响术后恶露的排出。
(2)子宫切口愈合与产程有关,第二产程剖宫产者,其子宫切口愈合较第一产程者差,原因为进入第二产程剖宫产者,多在开全一段时间的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术,先露压迫子宫下段时间长,造成局部缺血、水肿、组织脆性增加,宫口开全剖宫产取头困难,均致切口易撕裂,而切口裂伤边缘不齐,部分组织回缩,造成漏缝,止血不彻底形成血肿,过多过密地盲目缝扎止血同样影响切口愈合;再者,由于子宫峡部组织和宫体组织相似,以肌组织为主,愈合能力好,而子宫颈部组织主要为纤维组织,肌细胞仅占10%左右,愈合能力差,第二产程剖宫产,因胎头位置深,选择切口位置往往接近宫颈或宫口处,其愈合能力较差,易致伤口缺血、感染,产生组织坏死。
(3)体温、压
痛、阴道流血与子宫切口愈合有明确的相关性。
除术后2~3天因手术创口组织分解产物以及进入腹腔的羊水、血液吸收所致的吸收热外,发热是炎症时最常伴有的一个全身反应,应是疾病发展的一个信号,剖宫产术后病率是指术后1~10天,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
各地报道剖宫产术后病率悬殊较大,这当然与收治对象、社会经济条件、全身状况、产程长短、破膜与否、阴检次数、操作技巧、手术时间长短、术后护理、用药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38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的体温、术前体温正常,术后体温>39℃者7例,体温>37.5℃持续7~12天有21例,上述28例均列入不正常体温组。
术后体温正常者仅10例,不正常体温者其子宫切口愈合明显低于正常体温者(P<0.05),而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的1012例,只有15例不正常体温。
因此,在排除泌尿道、呼吸道、乳房等产褥期常见的发热原因外,对术后39℃以上高热或持续1周以上低热患者,更应警惕以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表现的不同程度感染的可能性,在抗生素的选择与护理上均应慎重。
本文共有24例在术后3~11天出现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有19例在2~4天后缓解,有5例压痛持续10天后缓解,均无腹膜刺激症状。
24例中18例伴有不正常体温,仅3例的体温37.5℃持续2天,于术后第3天体温、血象正常。
检查宫旁仍有固定压痛,3天后缓解。
上述24例B超证实全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而在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的1012例中,无一例有宫旁压痛。
因此,宫旁局限性固定压痛,是局部炎症较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尤其是伴有体温不正常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当然,术口正常的切口疼痛易与宫旁压痛混淆,故应由两位医师检查核实。
医者检查技巧、患者痛阈也可影响检查结果,这就更多取决于经验。
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5~24天[5],本文有7例分别于术后第9~12天有多于月经量的鲜红色出血,B超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其中1例于术后第22天因第二次阴道大流血急诊行剖腹探查,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创口修补术,清除组织病检回报:坏死平滑肌组织,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另6例经积极抗炎治疗,阴道流血于第14天停止,复查B超子宫切口愈合良好。
因此,对于术后2周左右突然增多的鲜红出血,应为子宫切口感染比较确切的症状。
因此我们认为如何预防与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愈合不良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因素的择期剖宫产,尽量避免宫口开全后剖宫产,当宫口开全,子宫下段过度伸展时,组织变薄水肿,切口不宜过低(以免损伤子宫血管),当宫口未开,下段形成不良时,切口可偏低些,两端呈弧形向上以避免损伤子宫血管;(2)避免切口向两端撕裂,切口可先横行切开2cm,再做钝性分离或向两角斜向上剪开做切口呈弧形,长约10~12cm为宜,可减少撕裂与子宫血管损伤,切口缝合不宜过紧过密;(3)重视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排除其他原因的发热,子宫局限性压痛及不正常的阴道流血时,要考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尽早B 超检查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需纠正一般情况,提高抵抗力,及时行细菌培养指导运用抗生素,抗生素应联合应用,并注意耐药情况[6]。
【参考文献】
1 Haddad H, Land LE.Changing indicatios for cesarean section.
A 38-year experience at a community hospital. Lundy Obstet Grynecal,1978,51(2):133.
2 姚娟,冷丽丽.25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临床医学,2004,24(12):47.
3 沈艳萍.剖宫产在世界的流行.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3):109.
4 古自修.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监测与分析.中国医刊,2002,39(4):41.
精品
5 令狐荣铁,李艺.晚期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4):543-544.
6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59.
.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