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煤油中正构烷烃浓度的分布

NraA ae i Kr ee t Cply a o l ns e s b h ai r Gs m l k n o n y e l a Cr a g p Lu Ja i,Lu h ig d hmt rh i o o a y mn i Z i n a m n Wu xa gF s n t l u I s tt L i , u u Pe oe m t ue i n h r ni
用本文所述方法分析煤油中正构烷烃的 含量比用双柱法提高分析速度一倍以上。准 确度也有明显提高。本方法经适当改变条件 可用于柴油等油品的分析。
参 考 文 献 [ ] Sr h V s o Si D B a t i a 1 u s C i nl h . hg ,V d e h , v a y B K po, nh K C or ad j ai , aorSe . hpa R a n . n em K i n. nl t ur 1 ,918 . r ha A a s J a 1 4(9 ) s y a y n 2 7 [ ] 孙传经,《 2 气相色谱分析 原理与技术》 ,化学 工业出 版社 ,北京,1 9 9 1 7 2
流比 /0 19,内标为比样品中 最少碳原子数少 1 的正庚烷。
( 三)操作程序 1脱正构烷 烃 底 液 . ˋ 液) A 的制备: 5 l 于2m 酸式滴定管下端装少 许玻璃棉,将活化好约1g 5 分子筛从上 8的 A 端装入。再将煤油样从上端注入。将下端收 集的A液注入色谱仪,直至谱图上不出现正 构烷烃峰为止。2高纯度正构烷烃标液 ( B
实 验 部 分
表1
加 内标 的 样品
( 一)仪器及药品 S - C 7型气相 色谱
备:用配 B液的方法配制加内标的样品如表 1 4仪器启动正常后,分 别取 原 样、A 。 . 液、B 液、C液进 样。后二者平行作五次。 分别得色谱图1 2 3 4 5正构烷烃的定 .
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交联毛细管柱的优点
1.液膜稳定,易于制备大口径、厚液膜柱。 2.阻止固定液热重排,柱效稳定。 3.使用温度高,流失小。 4.不怕溶剂冲洗,适合无分流进样、柱上 进样等方式。污染后容易清洗。 5.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能承受一定的机 械振动。
大孔径交联开管柱
• 内径大于0.53mm • 柱容量大,载气流速达5~10ml/min, 可不分流进样或柱头进样。 • 适合于各种检测器及GC/物
1. 烃类化合物(C8~C12烷烃),主要适合于非极 性柱子,如OV-101, SE-30, SE-54 2. 醇类化合物(C6~C10的醇类),适合于极性柱, 如PEG-20M 3.Grob试验混合物:壬酮-5、辛醇-1、萘、2,6二甲基苯胺(DMA)、 2,6-二甲基苯酚(DMP) 和四种烷烃。对于非极性柱,烷烃为C9~C12 , 对于极性柱,选择C13~C16烷烃。
要用这种方法制备。
• 缺点:制柱时间长,充满涂渍液的柱内
不能有气泡,否则在抽柱过程溶液会冲
走。
动态法
动态法涂渍液的浓度是10~60%, 涂柱时在涂柱装置上将涂渍液压入柱子, 液塞长度一般是柱长的20%。然后将毛 细管柱抽出液面,调节N2压力使液塞以 一定速度均匀向前移动,待液塞全部离 开柱后继续通入N2吹干溶剂,留下一层 固定液膜在柱内壁上。
化学腐蚀法
• Onuska用HF气体腐蚀玻璃毛细管,生 成须状SiO2表面
载体涂层处理
• 1. 用有机胶或明胶作粘结剂,把载体、 高纯石英粉、TiO2等涂到玻璃管上,再 拉制成毛细管。(先涂后拉) • 2. 毛细管柱充满有机胶 蒸馏水洗 载 体悬浮液充满柱子 蒸馏水洗 400 度1~2h. (先拉后涂) • 用Ba(OH)2溶液充满毛细管柱,以CO2逐 出溶液,在内壁沉积一层BaCO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高雷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的研究
高雷本来是电学和数学专家,1955年他加盟 PerkinElmer公司,开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这一年PerkinElme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气相色谱仪,许多研究人员对 这种新奇的分离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引起了高雷极大的 兴趣,他用电学和数学的方法对填充柱色谱进行了大量的理 论研究,发现如果使用毛细管柱可以把柱效大大提高。他在 1957年美国仪器学会组织的第一届气相色谱会议上发表了第 一篇毛细管气相色谱的报告,介绍了他的第一张毛细管气相 色谱图,是在一支91m长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上进行的,得到 了12000个理论塔板数。次年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气相色谱 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高雷方程,阐述了各种参数对柱性能的 影响。阿姆斯特丹的会议为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发展奠定了重 要的基础。高雷的研究激发了许多色谱学家的极大兴趣,如英 国的Desty,Scott 美国的Zlatkis, Lipsky, Lovelock;德 国的Kaiser,Schomberg;意大利的 liberti, bruner, 都为 毛细管气相色谱早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分流进样器:典型的分流 不分流进样器如下图所示 不分流进样器如下图所示, 分流进样器:典型的分流/不分流进样器如下图所示,经预热的载气进入 进样系统, 载气分为两路,一路气向上冲洗注射隔垫, 进样系统 载气分为两路,一路气向上冲洗注射隔垫,另一路气以较高的 流速进入气化室,在气化室内装有一个玻璃和石英的衬管, 流速进入气化室,在气化室内装有一个玻璃和石英的衬管,在此处样品 与载气混合,混合以后的气流在毛细管入口处以一定的“分流比” 与载气混合,混合以后的气流在毛细管入口处以一定的“分流比”进行 分流, 分流,所谓分流比是指进入毛细管柱的混合气体体积与放空载气体积之 对常规毛细管柱(0.22~0.32mm I.D.),分流比一般为 比。对常规毛细管柱 ~ ,分流比一般为1:50到 1:500, 到 , 对大内径厚液膜毛细管柱,其分流比比较低, 对大内径厚液膜毛细管柱,其分流比比较低,一般为 1:5到 1:50。对小 到 。 内径毛细管柱,其分流比超过1:1000。 内径毛细管柱,其分流比超过 。
甘油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甘油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本文介绍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的方法。
这一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甘油含量。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以分析取样物质中甘油组分的色谱峰峰度或面积为依据,进行定量检测。
甘油的组成成分包括甲醛(CHCHO)、甘油酸(CHOCOOH)、丙烯酸(CHO)等。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要先将检测样本中的甘油酸、丙烯酸等组分转化为甲醛。
将能气源和活性碳配置在系统中,通过热熔法调节参数,使得甘油在毛细管内转化为甲醛,并输入到毛细管状气相色谱仪,获得色谱峰度。
具体的实验步骤是:1、取样:选取需要检测的样品,并取其适当的量。
2、消化:把样品和试剂放入消化釜中,加热消化,分解样品中的组分。
3、热水浴:把消化溶液放入热水浴中,加热缓冲,使其中各组分得到被解离。
4、除脂洗涤:把上清液放入除脂洗涤瓶中,用蒸馏水洗涤,除去脂肪、油脂等有机物,使被测物质获得最佳状态。
5、减压蒸发:把上清液通过减压蒸发设备蒸发至低温,使其中的甘油分子蒸发出来,转化成甲醛分子。
6、毛细管气相色谱:将从减压蒸发设备中蒸发出的甲醛分子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仪检测,获得甘油的色谱峰度。
7、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甘油的含量。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的方法,虽然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但实验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测定的数据也不太容易获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操作,确保样品的准确检测。
总之,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可用来测定取样物质中甘油组分的含量,但其实验过程复杂,对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操作,确保样品的准确检测。
综上所述,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含量,既可以快速准确地取得甘油的含量,又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节约经费,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第六章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第一节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现代的实验室用的气相色谱仪大都既可用作填充柱气相色谱又可用作毛细管色谱仪。
毛细管色谱仪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分析复杂有机物,如石油成分,天然产物,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
图6-1是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示意图,与填充柱色谱仪比,毛细管色谱仪在柱前多一个分流-不分流进样器,柱后加一个尾吹气路。
由于毛细管柱体积很小,柱容量很小,出峰快,所以死体积一定要小,要求瞬间注入极小量样品,因此柱前要分流。
对进样技术要求高,对操作条件要求严。
尾吹的目的是减小死体积和柱末端效应。
毛细管柱对固定液的要求不苛刻,一般2-3根不同极性的柱子可解决大部分的分析问题。
毛细管柱一般配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的质量型检测器。
高分辨率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的三要素是:要选择好的毛细管柱及最佳分析条件;按样品选择合适的毛细管进样系统;选择高性能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
图6-1 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示意图第二节毛细管色谱柱1957年,美国科学家Golay提出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法。
Golay称毛细管色谱柱为开管柱。
因这种色谱柱中心是空的。
毛细管柱是内径为Φ0.1-0.5mm左右、长度为10-300m的毛细柱,虽然每米理论板数约为2000-5000,与填充柱相当,但由于柱子很长,总柱效可高达106。
一、毛细管色谱柱组成通常来说,一根毛细管色谱柱由管身和固定相两部分组成。
管身采用熔融二氧化硅(熔融石英),通常在其表面涂上一层聚酰亚胺保护层。
涂层后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呈褐色:但是涂层后的毛细管之间的颜色却不尽相同。
色谱柱的颜色对于其色谱性能没有什么影响。
经过持续的较高温度处理后.聚酰亚胺涂层管的的温度会变得比以前更深:标准的聚酰亚胺涂层管熔融石英管的温度上限为360℃,高温聚酰亚胺涂层管的温度上限为400℃。
固定相种类很多,大部分的固定相是热稳定性好的聚合物,常用的有聚硅氧烷和聚乙二醇。
另外还有一类是小的多孔粒子组成的聚合物或沸石(例如氧化铝、分子筛等)。
毛细管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分离度
灵敏度
分析速度
指色谱分析时所用的色谱柱( 气相色谱条件指色谱分析时所用的色谱柱(固定 柱尺寸) 柱温、 载气和流速、 液 、 柱尺寸 ) 、 柱温 、 载气和流速 、 检测器及其温 进样方法及其温度。 度、进样方法及其温度。通常在色谱图要注明这些条 件。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可参考有关色谱理论解释。
12.2 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气相色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气相色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 是指采用高分辨毛细管色谱柱 毛细管气相色谱 , 来分离复杂组分的气相色谱法。 来分离复杂组分的气相色谱法 。 它的出现是气相色 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使传统填充柱在分 离效率和分析速度两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离效率和分析速度两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复习自学) 气相色谱原理(复习自学)
在气相色谱中,样品各组分能否 能否在色谱柱分 在气相色谱中 , 样品各组分 能否 在色谱柱分 主要是基于它们在固定液中溶解度和蒸气 离 , 主要是基于它们在固定液中 溶解度和蒸气 压不同。 压不同。 在色谱柱内, 样品组分溶解在固定液中, 在色谱柱内 , 样品组分溶解在固定液中 , 构 成以固定液为溶剂和以样品组分为溶质的溶液。 成以固定液为溶剂和以样品组分为溶质的溶液 。 由于样品量很小。 此溶液可看成是稀溶液( 由于样品量很小 。 此溶液可看成是稀溶液 ( 即 溶质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溶质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气液色谱热力学主要是 主要是根据溶液理论来考察 气液色谱热力学 主要是 根据溶液理论来考察 组分在气相中的行为、 组分在气相中的行为 、 组分与固定液形成的性 质及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质及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进样方式:直接柱头进样; ● 进样方式:直接柱头进样;六通阀进样 汽化室大小及温度: 汽化室温度应足够高, ● 汽化室大小及温度 : 汽化室温度应足够高 , 保证样品 瞬间气化。 瞬间气化。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帮助评 估空气质量状况。
废水处理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农药等, 为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检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安全标 准。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过燃烧反应将 物质转化为带电粒子,并用电场将其 分离和检测,适用于烃类物质的检测。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比较已知物质的色谱特征(如保 留时间)来确定未知物质。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已知浓度标准物质的色谱峰 面积或峰高,利用外标法或内标法计 算未知物的浓度。
03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目录
CONTENTS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实验技术 •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
01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CHAPTER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样品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萃取
对于不易溶解的样品,需 要进行萃取操作,以提高 样品的提取效率。
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以提 高色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进样技术
直接进样
将溶解或萃取后的样品直 接注入进样口。
分流进样
通过分流装置将样品分成 两路,大部分样品被排入 废液,小部分样品被引入 进样口。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2)整个系统的流失、污染和鬼峰都要尽量 排除。
(3)检测器的死体积要小,要加尾吹气。当 尾吹气为30ml/min时,对250μm柱,检测 器死体积大于25μl,会引起1%峰展宽。对 30μm柱,检测器死体积超过10ml,就会引 起1%峰展宽。
2024/2/18
13
(4)检测器时间常数,对250μm柱, 时间常数为50ms,就会引起1%峰展 宽;30μm柱,时间常数为25ms就会 引起1%峰展宽。而且随柱内径继续减 小,所需时间常数急剧下降。
气中的扩散系数Dm=0.038cm2/s。 当k=0时,uopt=21.0cm/s; 当k=5时,uopt=7.3cm/s; 当k=∞时,uopt=6.4cm/s。
载气为氢气。正庚烷在氢气中的扩散系数
Dm=0.095cm2/s。 当k=0时,uopt=52.4cm/s; 当k=5时,uopt=18.2cm/s; 当k=∞时,uopt=16cm/s。
(2)在毛细管柱中,因无填料,因此,
阻碍因子γ=0
(3)在毛细管柱中,以柱半径r代替
填料颗粒直径dp,且Cs一般比填充柱小,
气相传质阻抗常为色谱峰展宽的重要 因素。
2024/2/18
5
三、 速率方程讨论
(一)最小理论塔板高度
Hmin 2
BCm r
1 6k 11k 2 3(1 k)2
Hmin r。当k值不变时,毛细管内径r越细,H越小,柱效越高。
时,达到同样的分辨率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将降低为29%。
结论:
降低柱温,可增大容量因子,改善分
离度,但降低柱温要适当,以保留时间合
适和不脱尾为宜。对复杂的样品应采用程
序升温。
2024/2/18
气相色谱法中毛细管制备与操作优化方法

气相色谱法中毛细管制备与操作优化方法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其中,毛细管气相色谱(Capillary GC)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中的制备和操作优化方法。
首先,制备毛细管是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中的关键步骤。
毛细管通常由玻璃或石英制成,直径通常在0.15-0.53 mm范围内。
制备毛细管的主要步骤有:修整、剪切和清洗。
修整是指去除毛细管两端的不均匀部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长度。
剪切是指将修整后的毛细管剪成适当的长度,以适应仪器的要求。
清洗是指使用溶剂将毛细管内部和外部的污染物去除,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在操作优化方面,选择合适的柱和载气是至关重要的。
柱是GC中负责分离组分的关键部件。
常见的柱种类有非极性柱、极性柱和无定型柱。
选择合适的柱种类和长度要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分离要求来确定。
载气的选择取决于柱和待测物的性质。
常用的载气有氮气、氢气和氦气。
氢气是最常用的载气,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扩散速率和较低的惯性。
另外,优化进样量和进样方式也是操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进样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和峰的形状。
通常情况下,进样量应尽可能小,以避免峰的展宽和分离效果的下降。
进样方式有定量进样和定性进样两种。
定量进样是指根据样品的浓度确定进样量;而定性进样是指根据样品的特征峰确定进样量。
此外,操作温度的选择也是优化的关键点之一。
操作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待测物的性质、柱的性质和分离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分析物的挥发性越小,操作温度越低;反之,挥发性越大,操作温度越高。
同时,操作温度还会影响柱的寿命,要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调节。
最后,关于GC方法的优化,还需要重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洗和更换柱属于常规维护工作,可以提高仪器的分离效果和稳定性。
此外,校正仪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也是保证GC方法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制备和操作优化是保证分析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环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柱长度,m
填充柱
1~5
WCOT
10~100
SCOT
10~50
渗透性×10-7,cm 柱内径,mm 液膜厚度,m 相比
每个峰的容量,ng
1~10 2~4 10 4~200
10~106
50~800 0.1~0.8 0.1~1 100~1500
&l 0.8~2 50~300
GC进样系统
载 气
分流气
分流进样作用:毛细管柱的载气体积流量比填充
柱低得多,将样品从气化室冲洗到色谱柱需要较 长的时间,导致进样器内色谱区带严重扩张。此 外,柱容量小,采用常规的进样方式,无法控制 这样小的进样量。 尾吹气路作用:由于毛细管柱的载气体积流量很 小,进入检测器后发生突然减速,引起色谱峰扩
a.壁涂毛细管柱:简称WCOT柱。目前多数为该种类型。
b.多孔层毛细管柱( Porous-Layer Open Tubular Column)简称PLOT柱,这一类使用最多的是“载体涂层 毛细管柱”( Support Coated Open Tubular Column) 简称SCOT柱。
Porous Layer Open Tubular Wall Coated Open Tubular
3 ( Pi P0 ) 1 j 3 2 ( Pi P0 ) 1
2
L:柱长 η:柱温下载气的粘度; U: 平均载气线流速;ΔP:柱出口和进口压力降 j:压力校正因子 填充柱:B0=dp2/1012 毛细管柱: B0=r2/8
色谱柱类型 填充柱
柱内径/mm 2.2 0.25 0.27 0.50
(四)毛细管色谱柱的特点
① 渗透性好 :一般毛细管的比渗透率约为填充柱的 100倍, 在同样的柱前压下, 可使用更长的毛细管柱(如 100米以上 ), 而载气的线速可保持不变。这就是毛细 管柱高柱效的主要原因。 ② 相比()大:相比大,传质快,有利于提高柱 效;k’值小实现有利于快速分析。毛细管柱的液膜 厚度小, 柱效高,加上柱渗透性大,可采用较高线流
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柱选择

气相色谱世界
• 四、色谱柱膜厚的选择
• 0.18-0.32mm内径的色谱柱,其平均或标准膜厚在0.180.25μm,用于绝大多数的分析。
• 0.45-0.53 mm内径的色谱柱,其平均或标准膜厚在0.181.5μm,用于绝大多数的分析。
• 厚液膜色谱柱用于保留和分离挥发性物质(如轻溶剂,气 体)。厚液膜色谱柱有更高的惰性,其柱容量也高;但厚液 膜色谱柱具有较高流失性,使用温度上限也有所下降。 薄液膜色谱柱用于降低高沸点物质和高分子量物质的保留时 间,并具有低流失性的特点;但薄液膜色谱柱的惰性较差, 且柱容量较低。
• 只有配备大口径直接进样口时,才使用0.53mm内径的色谱柱, 它特别适合于高载气流速的应用,例如吹扫捕集,顶空进样。 0.53mm内径色谱柱在恒定的液膜情况下具有最高的样品容量
气相色谱世界
• 三、色谱柱长度的选择
• 当不知道最佳柱长时,尝试使用25-30m长的色谱柱。 10-15m长的色谱柱适合于分离含有很容易分离的溶质混合物, 或者分离为数不多的溶质混合物,较短的柱长用于直径很小的 色谱柱,以便降低柱头压力。 当使用其他方法(小内径柱,不同的固定液,改变柱温)不能 达到分离度时,就使用50-60m长的色谱柱。它最适合于分离含 有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长柱需要的分离时间长,费用也高。
• 一、固定相的选择
• 如果被分离混合物具有不同的偶极或氢键力, 改变使用具有不同偶极或氢键力(不一定要更 大)的固定相后,会出现其他共流出物,所以 新的固定相不一定提供更好的总分离度。
• 如果可能,要避免使用含有能使选择性检测器 产生高响应值功能团的固定相,例如含有氰丙 基的固定相,用NPD会产生不成比例地增大基 线高度(由于柱流失)的现象。
气相色谱世界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

01.08.2020
13
01.08.2020
14
(1)一般内径250μm的柱,样品容量约为 100ng,而30μm柱,样品容量低于1ng。样 品容量低,对仪器要求苛刻,检测器的敏 感度要小于10-11g/s。
(2)整个系统的流失、污染和鬼峰都要尽量 排除。
(3)检测器的死体积要小,要加尾吹气。当 尾吹气为30ml/min时,对250μm柱,检测 器死体积大于25μl,会引起1%峰展宽。对 30μm柱,检测器死体积超过10ml,就会引 起1%峰展宽。
替填充柱使用。
01.08.2020
17
(二)载气的选择
n 根据以下三个因素选择载气:
n (1)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
n (2)检测器的适应性和灵敏度;
n (3)载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柱压降、 安全性、纯度和价格等。
n
在毛细管柱色谱中,常用H2、N2和
He,不同的载气对Golay曲线的影响如下
图。
01.08.2020
n
微型填充柱
01.08.2020
3
二、 毛细管柱速率理论
n (一)纵向扩散项
n 峰展宽主要由气相分子扩散引起的。
n
B = 2Dm
n (二)传质阻抗项
n
1.气相传质阻抗
Cm
16k11k2 24(1k)2
r2 Dm
01.08.2020
4
2. 液相传质阻抗
k3
r2
Cs 6(1k)2K2 Ds
因= 为 V mV s, kK V sV m ,所 K k以 β
18
01.08.2020
19
n 从曲线极小值和它的平坦程度可以看出: H2作载气时,它的最佳柱效和N2差不多, 可是它的最佳载气线速度却比N2大4倍。 所以多采用H2作载气。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的含量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的含量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术。
2、掌握外标法的定量依据3、熟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了解程序升温的操作与用途二、实验原理外标法又称标准曲线法。
它用待测组分的纯物质配制标准系列,定量进样,根据标准样品的量与色谱峰面积或峰高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分析样品时,由所得到的样品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到待测组分的含量。
甲醇是酒中重要的卫生指标。
国标气相色谱法中采用柱恒温分析,甲醇和乙醇分离效果不理想。
为了更好优化该法测定条件,采用柱程序升温,火焰离子化(FID)检测,结果以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
试剂:甲醇(色谱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四、实验步骤1、试剂配制(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100mL 容量瓶中装有少量60%的乙醇溶液, 然后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0.5000g 的色谱甲醇于此容量瓶中, 最后用60%的乙醇溶液定容, 此溶液为0.0050g/mL 的甲醇储备液。
(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标准甲醇储备液0、0.05、0.1、0.2、0.4、0.8mL, 分别置于6 个10mL 容量瓶中, 用60%乙醇稀释到刻度, 混匀。
2、色谱条件:(1)气体流量:载气(N2)20mL/min,氢气15mL/min。
(2)柱温(程序升温):初始45 ℃,保留5min,以3℃/min速率升至180℃,保留2min。
(3)进样器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00℃。
(4)检测器:FID3、色谱分析(1)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待色谱条件稳定、FID灵敏度达到要求、基线平直后,利用甲醇标准系列使用液, 依次由低到高分别用注射器准确取0.5uL 标准使用液进行分析, 每个浓度点用色谱仪分析3次取平均值, 以峰面积对甲醇浓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2)试样分析:在上述相同条件下, 吸取待测白酒样品进行分析,样品重复测定3次, 取平均值, 并计算出酒中甲醇的含量。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_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正丁醇

性好,分别状况见图 1
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21〕的要
2.3 方法的周密度试验和解吸效率试验
求,曲线回来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在 3.65%~5.54%之间,
第3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解吸效率 90.9%~93.8%之间。各项指标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该方法适 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正丁醇的测定。
1.5.4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空白对比的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减去空白对比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
包括样品处理和测定全过程,选择标准曲线测定范围内的高、中、低
标准曲线得正丁醇的浓度〔g/ml〕。
3 个浓度的加标样品,每个浓度样品各 6 支,3 天内完成测定,相对标准
1.6 计算
偏差和解吸效率见表 3
〔2〕
式中:C ―空气中正丁醇的浓度,mg/m3;
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正丁醇浓度,g/ml;
2.4 方法的检出限试验
v -解吸液的体积,ml;
仪器调整至最正确状态,按方法连续测定接近空白浓度的加标样品,
检测灵敏度能够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且溶剂解吸法重复性好分离情况见图123方法的精密度试验和解吸效率试验包括样品处理和测定全过程选择标准曲线测定范围内的高中天内完成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和解吸效率见表324方法的检出限试验仪器调节至最佳状态按方法连续测定接近空白浓度的加标样品由测定值计算浓度平均值和标准差测得的方法的检出限等于3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载体空心柱(SCOT):先在管内壁涂 上一层很细的多孔物质,然后再涂固定 液;
6
毛细管柱的类型
多孔层空心柱(PLOT):在管内壁涂上 一层多孔性吸附剂微粒,不再涂固定液 (气-固色谱); 化学键合相毛细管柱:将固定液用化学键 合的方法键合到柱的内壁,大大提高热稳 定性;
交联毛细管柱:由交联引发剂将固定相交 联到毛细管管壁上,耐高温,抗溶剂抽提, 液膜稳定,柱效高,柱寿命长。
10
毛细管柱使用的固定液
牌号 CBP 1 CBP 5 CBP 10 CBP 20 固定液 聚甲基硅 氧烷 5%聚苯 基甲基硅 氧烷 氰基硅油 聚乙二醇 极性 非极性 弱极性 中极性 强极性 对应名称 OV-1, SE-30 SE-52, 54 OV1701 PEG-20 最高使用 温度 320℃ 320℃ 240℃ 250℃
4
毛细管色谱柱材质
(3)石英
1979年,出现了
石英毛细管柱,它 具有化学惰性好、 热稳定性好和机械 强度高、 有弹性等,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5
毛细管柱的类型
大小:内径0.1~0.5 mm; 长度:几十至几百米。 分类:按柱内固定液涂渍方法不同 涂壁空心柱(WCOT):固定液直接涂 在管内壁;
7
毛细管柱与填充柱性能比较 色谱柱种类 长度/m 内径/mm 液膜厚度/μm 每个峰的容 量/ng 分离能力 WCOT 10~100 0.1~0.8 0.1~5 <100
高
SCOT 10~50 0.5~0.8 0.5~0.8 50~300
中
填充柱 1~5 2~4 10 10000
低
8
毛细管色谱柱的特点
c. 沉积二氧化硅
37
2) 去活(P111-114)
(1)石英毛细管柱的水热处理 (2)石英毛细管柱的去活
a. 硅烷化去活
三甲基氯硅烷(TMCS)、六甲基氯硅烷 (HMDS) b. 聚硅氧烷高温裂解去活 c. 含氢硅油裂解去活
d. 全硅烷化去活
用硅烷胺、环硅氧烷、含氢的硅烷氧烷进行全 硅烷化去活。
自加工困难,需购买成品柱 高分辨率(理论塔板数10万以上) 省时和高分离效能任选 省时--短柱,高流速 高分离--长柱、膜薄、适当的流量 3种类型 WCOT,SCOT,PLOT 适于复杂样品的分析(30个峰以上)
9
外购毛细管柱要注明四要素: 长度 10、25m(有时50m) 内径 0.1 mm ,0.22 mm ,0.32mm, 0.53mm 固定液 种类少, CBP-1,5,10,20 理论塔板 数高 (10万以上) 膜厚 1 .0-5.0μm 材质 熔融石英、玻璃(惰性、弹性)
14
1. 大口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 a. 柱连接
大口径毛细管柱的柱容量介于填充柱
和常规毛细管柱之间,其柱内载气流速可
高达20mL/min左右,但要将填充柱接头换 成大口径毛细管柱专用接头。
15
柱容量
柱容量是指色谱峰没有明显变形,样品 能够进入到色谱柱中的最大允许量。 可增加柱容量的因素: 膜厚 (df)、内径、固定相的选择性. 如果过载,可导致: 峰变宽、不对称.
可除去溶剂和低沸点组分,实现样品浓缩;
不挥发物可滞留在衬管中,保护色谱柱;
有多种操作模式,即分流、不分流模式等;
重现性好,接近于冷柱上进样。
36
6.3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及维护
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1. 预处理(P109-111)
1)粗糙化
a. 沉积石墨化炭黑
b. 沉积氯化钠
除掉柱入口污染的部分:从入口侧一端折断 5-20cm(使用专用工具,将折断面折成直角)
46
毛细管气相色谱应用实例
高尔夫球场使用的21种农药中,约有 18种是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的。所需的检测器 为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火焰热离子检 测器(FT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各检测器检测范围如下(有的组分重复出现,
含乙烯基等易交联的聚硅氧烷 手性分离用聚硅氧烷(如Frank等把L缬氨酸-叔丁酰胺接枝到聚硅氧烷上)、环
糊精衍生物
40
3. 色谱柱的涂渍(P115-116)
静态涂渍法
方法要点:把固定液的稀溶液(220mg/mL)用真空系统吸入毛细管柱中, 一端封口,从另一端抽真空,在低于溶 剂沸点10-15℃恒温条件下使溶剂慢慢蒸 发出去,在管壁上留下一层薄薄的液膜。
21
b. 样品的适用性
适用范围宽(大部分可挥发样品,包括 液体和气体样品),灵活性很大,分流比可 调范围广。
对于一些相对“脏”的样品,更应采用 分流进样,可将大部分样品放空,防止色谱 柱污染。
22
注意: 可能会有进样歧视现象。对宽沸程
的样品易产生非线性分流,使样品失真。
不适于高纯度物质和痕量组分
子Si-OH形成Si-O-Si键;
聚硅氧烷上的甲基(或乙烯基)经引
发剂而产生碳碳键,形成Si-C-C-Si,此
法普遍使用。
43
(3)交联引发剂
a.
过氧化物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物(TBP)、 等。DCP使用最多。
过氧化苯甲酰(BP)、过氧化异丙苯(DCP)
b.
偶氮化合物引发剂—偶氮叔丁烷(ATB)、 偶氮叔辛烷(ATO)、偶氮叔十二烷 (ATD),优于过氧化物。
41
动态涂渍法
方法内壁上留下一 层液膜。固定液浓度一般为10-20%,根 据固定液黏度和极性不同,选择二氯甲 烷或丙酮作溶剂。
42
4. 交联
(1)交联的目的:使线形固定相分子成为
网状结构,使其稳定性和耐热性更好。
(2)交联方法
通过高温缩合,使毛细管内壁的两分
样品发生部分冷凝
色谱柱的安装,一是要保证柱入口端超
过分流点,二是保证柱入口端处于汽化室衬
管的中央,即汽化室内衬柱与衬管是同轴的
29
3.冷柱上进样
将样品直接注入处于室温或更 低温度下的色谱柱内,然后再逐 步升高温度使样品组分依次汽化 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30
岛津冷柱头进样器 OCI-G9
31
3.冷柱上进样
18
1. 大口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
c. 操作参数设置
载气流速:填充柱进样口的载气控制是恒流 控制模式,其稳定流速不应低于15 mL/min , 而这正是大口径毛细管柱的流量上限,故载 气流速低于10 mL/min(0.53mm内径柱的最 佳流量为 3.5mL/min )时,应在气路中增加 一个限流器,以稳定流速。
c.
臭氧引发剂—由瑞典 Buijten 在1984年提 出。适于液膜薄的毛细管柱的交联。
44
二、毛细管色谱柱的最佳用法和维护方法
柱温设定值应比毛细管柱最高使用温度尽 可能低一些(可延长柱子寿命,降低检测 器的噪音)
为避免难挥发组分进入柱内,应很好进行 样品前处理;使用玻璃衬管和石英棉;可 连接一次性的短的前置柱。
19
2.分流/不分流进样
分流(split)进样
允许样品中的代表部分进入到色谱柱 中(适于当被测物浓度较高时)。 不分流(splitless)进样 样品中绝大部分进入到色谱柱中(类似 于直接进样) 。
20
a. 仪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原理示意图
样品在玻 璃衬管汽化, 均匀汽化的 样品通过分 流点(柱尖 端Column tip).
2
毛细管色谱柱材质
(1)不锈钢
优点:不易破裂、导热性好、和仪器连
接方便等。
缺点:柱效低,有一定催化性、吸附性,
不透明、不易涂渍固定液等。后来少用。
3
毛细管色谱柱材质
(2)玻璃
优点:1960年,发明了玻璃毛细管拉制机,
玻璃成为理想的色谱柱材质。具有非催化 性表面、透明、易加工价廉 。
缺点:易碎,与仪器部件连接困难;玻璃 表面的羟基有较强的活性,造成组分吸附、 峰拖尾等。
第6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
6.1 概述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是1957年由美国学者
Golay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用内壁涂渍一极薄而均匀的固定液膜的毛
细管代替填充柱,这种柱子分离能力远远高于
填充柱。由于这种柱子的固定液涂在内壁上, 中心是空的,故称为开管柱(open tubular column),习惯上称为毛细管柱。
优点:
消除了进样口对样品的歧视效应 中样品不会汽化,且没有分流问题
因
为液体样品直接进入柱内,进样过程 避免了样品的分解 不接触可能有催
化作用的汽化室内表面,不经受高温,
更适于分析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32
3.冷柱上进样
缺点: 进样体积小 大的进样量易造成柱超载 操作复杂 对初始柱温、溶剂性质、 进样速度等要求严格,且要用特殊的注 射器 毛细管柱易受污染 样品记忆效应较明 显 冷柱上进样口需另购 仪器成本高
为除掉柱内残留的难挥发组分,可老化柱 子、溶剂清洗、除掉柱入口污染的部分。
45
二、毛细管色谱柱的最佳用法和维护方法
老化柱子:柱温升到柱子最高使用温度,将 高沸点组分气化排除(保持1-2小时,观察基 线情况)
溶剂清洗:用少量有机溶剂清洗柱子,将高 沸点组分溶解后排除。(流动方向从出口侧到 入口侧。用正己烷、三氯甲烷、丙酮即可)
16
1. 大口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
b. 样品的适用范围 基本与填充柱分析相同,对热不稳定 的样品宜采用柱内直接进样;“脏”样品 采用普通直接进样,利用衬管来保护色谱
柱不被污染。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