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一课三练达标闯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a510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c.png)
03
水乡文化与旅游
结合下图阅读课本P56-57,分析长江三角洲 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1
旅游资源丰富
2 历史文化价值高
3
水乡风光特色鲜明
4
交通便利
5
服务设施完善
6 距离客源地近
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 沧浪亭 拙政园 狮子林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 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 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 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 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 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 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 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 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 和骄傲。
0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南京
古都
苏州 杭州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古 都——南京、杭州,有还有苏 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 城。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最大城市群
南京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 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 杭州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C.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D.矿产资源丰富
2.下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是( )
A.南京中山陵
B.杭州西湖
C.南京明孝陵
D.苏州古典园林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条件 ,并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理解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通过图文资料,简单说出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 源,并归纳该地旅游业发达的条件。
01
江海交汇 之地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2912a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7.png)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教案10.互动交流: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补充: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都会有提升作用。
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1.活动参与: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涉足世界文化遗产出示杭州西湖资料: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每一处景观都是人间绝色———因为有了西湖,杭州成了一座让人百看不厌的城市。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4.欣赏特色文化,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1)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2)戏曲文化——我们眼中的昆曲是什么样的?(3)茶文化——生活中的龙井茶补充: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4)丝绸文化——优质生活的感受: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924db1bf102de2bd960588c9.png)
4、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长苏被杭京江州誉沪南三湾、为铁角京海无“杭洲路中水锡古人扬地州回华线、镇间区州湾流门上湖天周繁瘦跨形的州堂忙庄西成海等的南”的湖大环京的京钱桥杭绕杭塘长大的江州江运大太西大河潮湖湖桥
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
长江
Hale Waihona Puke 水乡的文化特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33°25′
118°20 28°45′
1
123°25′
气纬海位 于 长 江 黄 金度陆候位位类亚热带季风置置东 邻海 陆 位 置 :型: 为:
水气东
2
道候海 的、
起黄
点海
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亚__热_带_季_风_气_候__ 气候特点_夏_季_炎_热_,_冬__季_温_和_,_降_水__丰沛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D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稠密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C、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稀少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A F
DG
海、海湾、湖泊
A
黄海
------
B
东海
------
C
杭州湾
------
D太--湖--
省市
C
E 浙江 F 江苏 ------
------
E
B
G 上海 ------
1、
B
2、
A
3、
4、 5、
D
658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88875305e53a580217fcfe1a.png)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7.2.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
![7.2.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fe67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1.png)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
7.2.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目标要求
一.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 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在城市 群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对 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 响。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 易中心。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Nhomakorabe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借助发达的高铁和高速实现同城效应。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旅游业空前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 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小题。
1.“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A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
③黑土广布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A.养殖与发电
B.灌溉与发电
C.供水与运输
D.供水与发电
谢谢观看!
欢迎关注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和昆山与上海、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回答下 面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63bac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0.png)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一、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处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自古即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对外: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4、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07d68feac850ad02df804112.png)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描述
知识点内容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势
处于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区域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提供了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水源;②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利于对外联系;③形成冲积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提供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他文化:丝绸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完善的服务设施
②主要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区域联系带来的影响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如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过上了“白天做上海人,晚上做江苏人”的日子。
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园林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8294c90bb4daa58da0114ade.png)
3.通过教材活动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认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本P51—52活动题
G
I
得出河流整体及不同河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利和弊
8
分
钟
下载
课堂小结
能力展示
文字
本节课知识脉络
J
J
巩固复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形成体系
2分钟
自制
课堂练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与能力
文字&图片
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的练习
K
J
会灵活运用本节课知识点
6分钟
自制
课后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字
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导
入
激发
兴趣
图
片
展示能体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图片
B
E
能看出所展示的图片是该区域
1分钟
自制
学习目标
明白重难点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前半部分的重点知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自学后仍然有困难的问题再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去解决,讨论后仍无法掌握的知识,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知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鼓励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独到的见解,再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补充,教师再对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讲解和补充。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教案人教版八下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教案人教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8ad1c5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第2课时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学习情境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明确要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领头示范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捷,旅游业发达,“同城化”趋势日益显著。
七、作业布置
全部同学完成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5f9695680203d8ce2f24d1.png)
都江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E 南京 B D 苏州
A 上海
杭州 C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南京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宜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社会经济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劳动力充足等。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3分钟 苏州
昆山
17分钟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水乡风光
东林书院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 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前来观光。 水乡:江苏的有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B江
苏
省
A 上
海
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D浙
江
省
一、江海交汇之地
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长江中下游 _平原,大部 分地区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星罗。 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杭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苏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八年级地理下册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地理下册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7da6650d1f34693dbef3e2b.png)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特点。
2.了解水乡的特色和文化。
3.认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全国的位置。
学习重难点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
2.水乡的文化特色。
学习过程情景导入上某某方明珠电视塔某某西湖某某园林周庄古镇出示一组图片,这些都是长江三角洲的代表建筑,大家说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1.地理位置和X围(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游地区,濒临海和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长江三角洲包括市、省南部、省北部地区。
2.“鱼米之乡”本区地形以为主,地势,河网,湖泊星罗,盛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3.气候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气候,气候特点是。
4.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靠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知识点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最大的城市群及主要城市(1)目前,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城市群。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国著名的古都、,还有、等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3)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约2 300万,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4)某某不仅对地区和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地区的开发,使某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
借助发达的和,这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知识点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和深厚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主要景点及特色文化(1)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众多的旅游景点中,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X。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_―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_―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a90fc2e3f5727a5e962b8.png)
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1
一、江海交汇之地
2
印象鱼米之乡
3
位置与范围
1、范围
上海市、江苏省 南部和 浙江省 北部。
4
位置与范围 2、江海交汇之地
5
3、地势
大部分地 区以平原为 主,地势低 平,河网密 布,湖泊星 罗,自古以 来就是我国 著名的“鱼 米之乡”。
6
14
活动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 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在下游形成冲击平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有我国著名的古都
_南_京____、_杭__州___,
还有_苏__州___、
_扬_州____பைடு நூலகம்许多的历
史文化名城。
19
主要城市
上海 是长江 三角洲城市群的 核心城市,是我 国最大的城市, 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
城市,其对长 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辐射带动 作用。
•崛起的浦东—— 长虹 浦东国际机场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 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提供便利的水源 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 灾害,淹没大片农田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 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
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
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6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507c98a058f5f61fb73666f8.png)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
4.学会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分析,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浙沪一带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号称“江南水乡”“鱼米之乡”。
出示一组江南鱼米之乡的独有景观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起来学习那里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一起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知识点江海交汇之地【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9、P51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7.1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特点及范围。
答案: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读教材图7.13,结合图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河湖分布状况。
答案: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
3.读教材图7.15,结合长江的航运价值及该地区的海港分布,说出该地区交通的优势。
答案: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教师点拨)1.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区别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长江下游地区是指西起江西湖口,东到上海市的带状区域,包括赣北、皖南、苏南、上海等地区。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鱼米之乡”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鱼米之乡”](https://img.taocdn.com/s3/m/0a72c7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e.png)
妈妈说:“我想去 中国最大的城市看 看东方明珠!
佩奇说:“我想 去东海或者黄海 岸边踩浪花!
智囊团——小猪佩奇一家人
佩奇妈妈:东方明珠 ——上海
佩奇:东海、黄海沿 岸城市。
佩奇爸爸:世界第三 大河——长江。 京杭大运河、苏杭风 光——扬州。
弟弟乔治:湖泊众多 的地方淡水鱼丰富。 例如太湖。
水稻
喜高温 喜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长 江 三
“以水定稻”
支流众多、河网 角 密布、湖泊星罗 洲
平
土壤保水保肥要强
地势低平
原
1.5江海交汇之地——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 江沿海港口众多。
1.5江海交汇之地——位置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既可以联系 广大的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 上航运的中水,并通过远洋航线通 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既给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 居民遭遇水患灾害。
1.6江海交汇之地——活动探究P51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 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 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 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6江海交汇之地——比一比
要素 江河位置 相对位置
地势 水文 气候
自然灾害
交通运输 别称
长江三角洲平原
成都平原
长江下游入海口Βιβλιοθήκη 位于长江上游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内
地势低平,大多数海拔在50米以下,与周 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00米,群山环抱与周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81d9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9.png)
小组合探究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 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二节
谢谢观看
第七章南方地区
人教版
八年级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 提供灌溉水源;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弊 水量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
国 重 要 的 稻 谷 产 区 。
人 的 粮 食 就 有 着 落 了 。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形 以 平 原 为 主
意 思 是 说 , 苏 州 、 湖 州 一 带 如 果 能 得 到 好 丰 收 , 那
“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这 是 宋 朝 时 期 非 常 有 名 的 俗
“鱼米之乡”
为场网
淡所密
水 鱼 类 养 殖 解 决 了 鱼 儿 生 存 所 需 的 淡 水 资 源 。
众 多 。 处 于 长 江 入 海 口 处 , 源 源 不 断 的 淡 水 资 源 ,
布 , 淡 水 鱼 养 殖 所 需 的 鱼 塘 、 水 库 、 湖 泊 、 沼 泽 等
长 江 三 角 区 发 展 淡 水 鱼 产 业 的 有”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8cde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b.png)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课件(第2课时)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34d783e08a1284ac9504391.png)
课堂练习
5.该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经济发展图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有适宜的气温和降水;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基础好, 经济发达。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此 区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 活质量带来的改变
作业布置
55页活动第3题。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苏州 拙政园
西湖 苏堤
苏州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 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步其 中犹如在画中游。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 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 “人间天堂”。
新知3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四
水
乡
古 镇
周庄
乌镇
西塘
朱家角
新知3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长江三角洲的文化
板书设计
“鱼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2课时)
一,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重点)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稠密
东方明珠塔
南京中华门
苏州虎丘塔
二,上海市(必考重点)
(1)地位:
我国最大的城市 综合性工业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作用:辐射带动作用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
课堂练习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A ) A.上海 B.苏州 C.南京 D.杭州
4.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C )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C.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D.上海与杭州两个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一
课三练达标闯关
1.下列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杭州
B.苏州
C.郑州
D.扬州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
郑州位于河南省,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长江三角洲有( )
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全国最大的盆地
D.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贫乏;全国最大的盆地是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发展迅速的自然因素不包括( )
A.气候温暖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4.如果将长江中下游比作一条经济发展的巨龙,居于龙头地位的城市是
( )
A.杭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的作用。
【备选习题】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
A.攀枝花
B.上海
C.昆明
D.武汉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上海的作用。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上海的作用。
上海企业及企业管理者向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回答6~8题。
6.图中的湖泊是(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洪泽湖
7.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 )
A.④②⑤
B.④⑤⑧
C.⑥②⑤
D.⑥⑤⑧
8.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位于图中的( )
A.⑦
B.③
C.①
D.⑧
【解析】6选A,7选D,8选C。
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的湖泊是太湖;⑥代指南京、⑤代指上海、⑧代指杭州;①代指苏州、③代指无锡、⑦代指宁波。
【知识拓展】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周庄是中国江南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史载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202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
历
史沧桑和吴地文化孕育出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互动探究】除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外,以水乡风貌著称的景点还有哪些?
提示:江苏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9.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苏州评弹
B.宁夏花儿剧
C.秦腔
D.唐山皮影戏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戏曲文化。
花儿剧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戏曲文化,秦腔属于陕西戏曲文化,唐山皮影戏属于河北戏曲文化。
10.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海港
B.京九线和京沪线在这里交会
C.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
D.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上海的地理特征。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沪线与沪杭线在此交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方法技巧】上海和北京城市职能的区别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商业中心。
2.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交通中心。
11.(选做)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①邻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邻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集成电路生产厂为高新技术产业,其对劳动力素质及交通要求非常高。
【误区警示】长江三角洲虽然经济发达,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但是集成电路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人才和交通两方面。
12.下列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点。
颐和园在北京,位于北方地区。
13.地理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会“游人如织”?
(2)老师说“小博士”解释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不够完整,请你作进一步解释。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些农民将水稻改种花卉,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1)题,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可从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客源及游客的闲暇时间等角度描述。
第(2)题,沿河设城的主要原因有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第(3)题,赞成与不赞成都可以,要能自圆其说,说出对应的理由。
答案:(1)长江三角洲有历史名城、古镇、运河、太湖等名胜,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源市场广;国庆假期出游时间充足。
(2)河流(除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水源外)还能提供运输的便利。
(3)赞成。
花卉种植经济效益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花卉市场大;地处长江三角洲,利于花卉出口。
不赞成。
我国(当地)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我国耕地比重小,大面积种植花卉会影响粮食生产。
1.(2020·东营学业考)读下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地势低平的长江下游地区,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2.(2020·淄博学业考)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大飞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基础好,科学技术水平高
B.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C.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多
D.靠近香港和澳门,资金和信息充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我国自行设计的首架大飞机之所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科学技术水平高,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020·邵阳学业考)2020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中,哪个是G20峰会举办地(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解析】3选D,4选A。
本题组考查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分析能力。
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宁波,②为上海,③为南京,④为杭州。
此次G20峰会在杭州举办。
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