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乏病
一、概述
营养缺乏病是人体所获得的营养素不足以增生、修补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结果。单纯摄入不足引起的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因体内或体外因素,妨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或使人体的需要量增加,以及营养素在体内被破坏与排泄过多所引起的营养缺乏,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一)病因
1.营养素摄入不足最常见的是食物摄入不足,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摄入不足。其次偏食、素食、过多食用精制食物以及因烹调不合理而破坏营养素等也可引起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
2.营养素吸收不良营养素吸收不良可由消化系统的形态、化学与生理的改变而引起,如吸收面积减少、分泌障碍、蠕动过度以及口服滑润剂、碱类与吸着剂等。
腹泻可引起多种营养素缺乏。胃、十二指肠切除容易引起脂肪、叶酸、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铁的缺乏。便秘者经常服用液体石蜡会使胡萝卜素吸收不良。
近年来证明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吸收不良的原因.如摄入膳食纤维过多,可影响无机盐的吸收;膳食中的铁和锌需保持一定比例,如一方过高,会影响另一方的吸收。
3营养素利用减少营养素利用减少常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营养不能在肝脏进行必要的变化,且肝脏也不能储存营养素。如肝硬化患者在体内不能将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而发生维生素A缺乏。有的药物是某些营养素的拮抗剂,如抗肿瘤药脱氧吡哆醇是维生素B6的同素物,能抑制需要维生素B6的酶系,影响维生素B6的利用。
4。营养素损耗增多长期发热、代谢功能亢进、癌症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等明显地使体内各种物质的消耗增加。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促使组织分解代谢加剧,从而使体内的氮从尿液及创伤面丢失增加。寄生虫感染会使营养素损耗增加,消化道瘘与肾脏病使营养物质的排泄增加,长期慢性失血使营养物质丢失增加都是导致营养缺乏的原因。
5.营养素需要量增加在人体生长发育、妊娠、哺乳、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营养素需要量明显增加,此时如营养素摄入不足,吸收和利用障碍等原因,则更易发生营养缺乏。
(二)表现
营养缺乏病的发病过程缓慢,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其病理变化则经历了储存不足、生化改变、功能改变和形态改变4个阶段。各种营养缺乏病的表现可概括为:
1.生长发育不良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患营养缺乏病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孕妇营养缺乏则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其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2.代谢调节异常营养缺乏所致的生物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和功能降低,将影响整个代谢的调节。如体内重要的酶类和激素都是由营养素
组成的,或其生理功能都需要营养素来促进。正常人体各种物质代谢保持着动态平衡,营养缺乏病破坏了这种平衡,导致代谢异常。
3.抗感染能力下降许多营养素都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有的是细胞免疫,有的是体液免疫。因此在人体营养缺乏时,对感染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营养不良与感染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4.组织的再生和恢复延缓营养缺乏时代谢率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组织的再生和其功能的恢复明显延缓。手术后的创伤面愈合、综合治疗后的康复时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
5.合并症较易发生,死亡率增加营养缺乏作为原发病的表现之一,如不及时纠正会导致许多合并症发生,使原发病加重。患者对治疗措施的反应能力下降,会加快死亡。
(三)营养缺乏病的治疗原则
1.应针对营养缺乏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对继发性营养缺乏病应重视主要病因的治疗,对原发性营养缺乏病也要解除影响营养摄入不足的因素,为补充食物和营养素创造条件。营养治疗要成为整体治疗方案中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治疗措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补充。
2.营养缺乏病的治疗所补充的剂量要适宜,不必使用大剂量的治疗量或维持量,尤其对于有毒副作用的营养素更应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病人应区别对待,最好是根据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结果来决定。
3.治疗营养缺乏病不能只考虑缺乏的营养素,而应全面从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治疗方案,以恢复到具有合理营养状况的健康水平。
4.营养缺乏病的治疗应循序渐进。如不宜突然用高热能、高蛋白膳食治疗重度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因机体长期缺乏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功能都处在萎缩和降低状态,不能适应一时的超负荷。
5.营养缺乏病的治疗应充分利用食物,配制适合于疾病特点的治疗膳食。
6.营养缺乏病的治疗因见效缓慢,一般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应以患者营养状况全面恢复、症状消失、抵抗力增强等客观指标为依据。
二、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常见于儿童或婴幼儿,严重时可使儿童或婴幼儿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迟钝。病儿抵抗力低,易感染,死亡率高。成人较少发生。
(一)病因
1.膳食中蛋白质和热能供给不足食物摄入不足是引起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摄入不足。
2.消化吸收不良胃肠道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摄入及消化吸收。如胃液、胰液缺乏或胃被切除,使营养素吸收减少。慢性痢疾等肠道疾病,不但使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而且使肠蠕动加速,营养物质吸收减少,造成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
3.需要和消耗量增加人体在生长发育期、妊娠期、哺乳期或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蛋白质和热能的需要量均增加。另外,发热、代谢亢进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等明显地增加了体内蛋白质和热能的消耗。消化道瘘、肾脏病可造成蛋白质大量丢失。大面积烧伤、创伤和外科手术后,机体代谢亢进,大量的氮从尿及创面丢失,也可出现负氮平衡。
(二)表现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可表现为消瘦型和水肿型。然而大多数患者的表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1.消瘦型以消瘦为特征,患者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为“皮包骨”,生长迟缓。多见于婴幼儿,主要是由膳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热能和其他多种营养素所致。
2.水肿型常见于儿童,是因膳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而热能的供给基本足够。其特征为水肿、肌肉松弛、皮炎、毛发干枯易脱落、肝大、腹泻。
(三)诊断
根据膳食情况和,临床表现,结合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白蛋白减少,运铁蛋白和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减少,氨基酸组成发生改变,贫血,水盐代谢紊乱等。
(四)治疗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营养。营养治疗的原则是供给足够热能和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积极治疗感染等其他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