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公式

合集下载

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流与电压关系

电流与电压关系电流与电压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电路中的应用。

一、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它的单位是安培(A)。

根据电流的定义,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电流:I = Q / t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C);t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是秒(s)。

二、电压的定义电压是指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也可以理解为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它的单位是伏特(V)。

电压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V = W / Q其中,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W表示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Q表示电荷,单位是库仑(C)。

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I = V / 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这种关系在电路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四、电流和电压对电路的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对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电路中,当电压变化时,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流的变化情况。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反之亦然。

另外,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P = IV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

功率是衡量电路能量转换速率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路的性能和效率。

五、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应用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我们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或设备的工作状态。

例如,电子产品中的调光灯可以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来调节亮度;电子设备中的电源可以根据电路的要求提供合适大小的电压和电流。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令狐采学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²乘以RV=IRW=V²/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时间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还有P=I²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安培(安)单位: A公式:电流=电压/电阻 I=U/R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P=I²R4、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5、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6、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6.1、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 ²6.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Ra、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b、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c、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 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 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⑷电热 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计算电流电压公式

计算电流电压公式

计算电流电压公式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描述电路中能量传输和电荷流动的物理量。

电流(I)是电荷通过一个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电压(V)是电场力驱动电荷移动的势能差,单位是伏特(V)。

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描述,即U=IR。

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这是最基本的电流电压关系公式。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流电压公式:1. 欧姆定律(Ohm's Law):U=I*R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基本公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这个公式适用于恒定电阻的电路。

2.电流公式:I=Q/t电流可以用电荷通过的数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其中,Q表示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流经导体所需的时间。

3.电压公式(能量定理):U=W/Q电压可以用电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比率来计算。

其中,W表示电路中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总能量,Q表示通过电路的总电荷。

4.电功率公式:P=U*I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移速率,即电能转化的速度。

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5.瞬时电流公式:i(t) = I * sin(ωt + φ)瞬时电流是指随着时间变化的电流,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其中,I 表示幅值,ω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φ表示相位差。

除了上述基本公式之外,还有其他电流电压公式,如交流电路中的复数形式电流电压公式(表示电流和电压的振幅和相位差)、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计算公式等。

此外,对于非线性电路或复杂电路,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方程和方法来计算电流和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和条件下的,例如恒定电阻、正弦交流电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特性、元件的非线性、温度变化等因素,以更精确地计算电流和电压。

电压定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定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定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压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告诉我们,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了解电压定律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压定律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1. 电压定律的基本概念电压定律是指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时所消耗的电压(也称为电压降)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U = I * R,其中 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说明了电流通过电阻时所引起的电压降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这一定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

2.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根据电压定律可以得出,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

当电流变化时,电压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当电流增大时,电压也会增大;当电流减小时,电压也会减小。

这种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实验中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并测量相应的电压,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电压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电压定律在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电压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降,进而了解电路中的电压分布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电路中某个元件的电压,以便进行合理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电压定律为进行这些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电压定律与欧姆定律的关系电压定律与另一个重要的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密切相关。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所引起的电压与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 V = I * R。

可以看出,欧姆定律是电压定律的特例,当电阻恒定时,电压定律退化为欧姆定律。

综上所述,电压定律揭示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直接线性关系,通过电压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降,从而了解电路中的电压分布情况。

电压定律与欧姆定律密切相关,是进行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一。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Q=UIT=W(纯电阻电路)
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 : 功率 =1.732* 额定电压 * 电流 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 : 功率 =额定电压 * 电流 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 : P=1.732×( 380×I ×COSΦ)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 电压 U*电流 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 电压 U*电流 I* 功率因数 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 1.732* 线电压 U*线电流 I(星形 接法)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 1.732* 线电压 U*线电流 I(星形
接法)
=
3* 相电压 U*相电 I (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 1.732* 线电压 U*线电流 I* 功率
因数 COSΦ
星形电流 =I ,电压 =U,电阻 =R,功率 =P
U=IR,I=U/R,R=U/I,
P=UI,I=P/U,U=P/I
在纯直流电路中: P=UI P=I2R P=U2/R 式中: P--- 电功率 (W),U--- 电压( V), I---- 电流( A), R--电阻( Ω).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 P=UIcos φ 式中: cos φ --- 功率因数 , 如白炽灯、 电炉、 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 性负载,其 cos φ =1 则 P=UI U、 I--- 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如交流电路 , 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 电阻、 电流与功率的 换算关系 电流 =I ,电压 =U,电阻 =R,功率 =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 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公式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公式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公式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公式:U=IR。

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就会越小。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因此有电流必须要有电压。

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例如一节电池放置在地上,电池的正负极存在电压,但却没有电流;又如一根导体棒在没有回路的情况下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压却没有感应电流。

电流的决定式I=U/R,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任何用电器、电件在通过电流时,其两端均存在电压,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其大小称为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常用I表示,单位是安(A),也常用毫安(mA)或者微安(uA)做单位。

1A=1000mA,1mA=1000uA。

电流分为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

电流的大小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电流强
度)来衡量,用q表示单位时间内(字母t表示)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与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与公式

电流 I,电压 V ,电阻 R ,功率 W ,频率 FW=I的平方乘以RV=IRW=V的平方除以R电流 = 电压 / 电阻功率 = 电压 * 电流 * 时间电流 I,电压 V ,电阻 R ,功率 W ,频率 FW=I的平方乘以 RV=IR电流 I,电压 V ,电阻 R ,功率 W ,频率 FW=I的平方乘以 RV=IRW=V的平方除以 R电压 V (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 (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 N=IV =I*I*R,或也可变形为 :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 以上均是在直流( 更准确的说 ,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 ! 其它情况不适用 . 如交流电路 , 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 ,功率 =PU=IR,I=U/R,R=U/I, P=UI,I=P/U,U=P/IP=U2 /R,R=U2/P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还有 P=I2 R P=IU R=U/I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 安培(安)单位 :A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 U/R单位换算 : 1MA (兆安) =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 (安) =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 U* 电流 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3* 相电压 U* 相电流 I (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 ,功率 =PU=IR,I=U/R,R=U/I,P=UI,I=P/U,U=P/IP=U2 /R,R=U2/P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还有 P=I2 R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 U(电压) I(电流) W (电功) R(电阻) T (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 : 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 :W2=R1:R2=U1:U2P1 : P2=R1 :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⑵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 : I2=R2:R1W1 :W2=I1:I2=R2:R1P1 : P2=R2 :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 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 密度×( 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 (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 IRT (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 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 R( 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 W : T⑷电热 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 (纯电阻电路功率 =1.732*额定电压 * 电流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 = 额定电压 * 电流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 I× 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 U* 电流 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 U* 电流 I* 功率因数 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732* 线电压 U* 线电流 I (星形接法)=3* 相电压 U* 相电流 I (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3* 相电压 U* 相电流 I* 功率因数 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得关系及公式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²乘以RV=IRW=V²/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时间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得关系就是:V=IR,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就是必须注意,以上均就是在直流(更准确得说,就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得!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与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得换算关系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还有P=I²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与机械能: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安培(安)单位: A公式:电流=电压/电阻I=U/R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P=I²R4、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与: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与: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与“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与:P=P1+P25、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与: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与: 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与: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与:P=P1+P26、同一用电器得电功率6、1、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得平方:Pe/Ps=(Ue/Us) ²6、2、有关电路得公式⑴电阻 Ra、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b、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c、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纯电阻电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得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得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单相电阻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 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得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与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与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

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

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一、欧姆定律(纯电阻电路)1. 公式。

- 根据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I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 = (U)/(R)。

- 由此公式变形可得U = IR和R=(U)/(I)。

2. 说明。

- 在I=(U)/(R)这个公式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 对于U = IR这个公式,当已知电流I和电阻R时,可以求出导体两端的电压U。

例如,一个电阻R = 5Ω的导体,通过的电流I = 2A,那么根据U = IR,可得U=2A×5Ω = 10V。

- 对于R=(U)/(I)这个公式,它是电阻的计算式。

需要注意的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例如,一个导体两端电压U = 6V时,通过的电流I = 3A,根据R=(U)/(I)计算出R=(6V)/(3A)=2Ω,如果将这个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V,其电阻依然是2Ω(假设温度不变)。

二、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1. 电流关系。

-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 = I_1=I_2=·s = I_n。

2. 电压关系。

-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 = U_1 + U_2+·s+U_n。

- 根据I=(U)/(R)以及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R = R_1+R_2+·s+R_n,可以推导出U = IR=(I× R_1)+(I× R_2)+·s+(I× R_n)=U_1 + U_2+·s+U_n。

例如,有两个电阻R_1 = 3Ω,R_2 = 2Ω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I = 2A,那么U_1 = I× R_1=2A×3Ω = 6V,U_2 = I× R_2 = 2A×2Ω=4V,总电压U = U_1 + U_2=6V + 4V = 10V。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²乘以RV=IRW=V²/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时间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还有P=I²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安培〔安〕单位: A公式:电流=电压/电阻 I=U/R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P=I²R4、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5、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6、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6.1、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 ²6.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Ra、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b、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c、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 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 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⑷电热 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和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和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W=I²乘以RV=IRW=V²/R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电压*电流*时间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还有P=I²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符号: I符号名称: 安培(安)单位: A公式:电流=电压/电阻 I=U/R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U=IR,I=U/R,R=U/I,P=UI,I=P/U,U=P/IP=U²/R,R=U²/PP=I²R4、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5、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I=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1=U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6、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6.1、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 ²6.2、有关电路的公式⑴电阻 Ra、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密度×(L÷S)b、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c、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U÷P⑵电功 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T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I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U÷R×T(同上)⑶电功率 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I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U÷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⑷电热 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IRt(普式公式)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 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公式
电流和电压是电子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电子电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们之间也有一种关系,称为电流-电压关系。

电流是电子电路中的一种物理量,它是电子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它是指电子在特定条件下穿过介质的电量,用单位安培(A)表示。

电压则是电子电路中另一种物理量,它是一种力量,可以用来推动电子在电路中流动。

它是指在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用单位伏特(V)表示。

电流-电压关系是电子电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即电流可以通过电压产生并控制。

它主要决定了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电压的大小。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I=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路中的电阻。

电流-电压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电路,使电路能够更有效地运行。

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电路,使电路能够更有效地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