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必修一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1.世界各地常见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2.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要求1.掌握世界各地常见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2.理解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能够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植被类型及其特征;2.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1.掌握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2.理解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结合学生在前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植被对水文、土地利用和气候的影响。
步骤二:植被类型及其特征1.分发植被图谱,让学生查阅并介绍不同类型的植被及其特征;2.让学生讨论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
步骤三: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1.讲解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步骤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1.讲解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2.让学生分析某一地区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步骤五: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教学评价方法和措施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展示不同类型植被及其特征;2.分组讨论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3.学生分析某一地区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评价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讨论和分析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纪录本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2.分析本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撰写一份短文,分析本地区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前面板中间板植被类型及其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基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讲解。
湘教版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或植被类型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特点。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片,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及特征。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教学重难点】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诱思谢尔曼将军树是众多的古树中相对较年轻的一棵,它是一种巨型红杉树,树高83.82米,基部周长31.09米,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杉国家公园内。
2019年的测量结果显示,它的体积大约是1 489立方米,被认为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
它可能已有2 300~2 700岁。
神秘的古树长寿的秘密与它生存的环境之间有何关系?二、基础梳理(一)主要植被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森林(1)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
(2)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①热带雨林: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④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林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4.草原(1)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类型:①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
②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植被类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
-讲解植被类型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介绍GIS的基本操作,并引导学生运用GIS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4.能够运用植被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恢复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章节过程中,学生将采用以下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植被类型的图片、实物和实地考察,了解植被的特点和分布。
2.对比法:对比不同植被类型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分析其优缺点。
3.分析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相关软件,分析植被分布数据,探讨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现实生活中与植被相关的地理现象进行讨论。
-各小组选取一个实例,分析植被在该现象中的作用,并提出保护植被、合理利用植被资源的建议。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深学生对植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5.教学反馈: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关注学生的困惑,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包括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植被类型。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案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主要植被的群落特点,完成导学案上面指定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计情景合作探究主要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环境对植被生长和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3.通过课后护绿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主要植被景观图、文字资料介绍,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植被群落特点、植物形态特征。
综合思维:创设真实的情景材料,通过探究活动形式,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对世界主要植被的分布、植被生长、植物体形态(根、茎、叶)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图片、文字材料描述,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其特征。
通过实战演练提素养(课堂链接、课后护绿等活动),让学生关注真实生活中植被生长情况,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通过知识梳理,总结植被的生态功能、植被严重破坏后带来的后果,让学生亲自养殖班级盆栽、关注学校植被生长,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主要植被的特点,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
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自然环境对世界主要植被分布和植物形态的影响;植被的生态功能和植被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
【教学难点】1.运用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
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兴趣(展示两组图片并设问)1.图片:热带雨林景观、荒漠景观问题:你认识这是哪两种自然景观吗?你区分这两种景观的依据是什么?2.图片:纺锤树、骆驼刺问题:你能说出这两棵植物的形态差异吗?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预习探新知【知识梳理】: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被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描述:群落结构、季相变化、个体形态自主再读“课前导学”上的主要植被的分布及特点。
2022学年高一地理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7.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具体措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植被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被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植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被分布规律,进行植被调查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提高植被保护意识。
难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植被保护行动,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植被分布的知识体系。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植被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措施:运用GIS技术展示植被分布规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4.创设情境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植被保护场景中,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经过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对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探讨植被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此时,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复杂关系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此外,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尚需加强。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5.1植被与环境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3.学生在探讨植被与环境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如何将植被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中,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如何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待植被问题。此外,学生在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思维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2.增加课堂互动环节,例如引入更多的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4.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尝试使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如GIS软件和互动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地理知识,提高以下核心素养:
1.空间感知与地理观察:通过观察和分析植被分布图,了解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植被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3.综合思维与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的植被与环境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题目:举例说明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答案: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在:植被的生长发育受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如森林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3.题目:简述植被保护的意义。
答案:植被保护的意义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被保护的未来发展或策略,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四)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一道关于植被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题目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等形式。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讲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教师可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我国植被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地理素养。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认识植被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植被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提高地理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植被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生态功能及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对于实地调查、观察和分析植被分布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解决方案:设计实地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被的生态功能,引导其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3.重难点三:植被分布图的阅读与分析。
新湘教版必修一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世界美丽多彩,从这些植被上可见一斑。你们见过这样的植物么?
观看植被图片
多样的植物反映的是植物各有各的特点,隐含的是与植物特点相对应的多样的环境特点
PPT
1'00''
温故知新
新课讲解
适时指导学生的画图和回答学生问题
各组派代表画图,并说出自己组的判断理由
其他组提出质疑
进一步铺垫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PPT
5'00''
实践操作
分享交流
结合学生在实际画图中出现的问题,过渡到案例1 “奇怪的巧克力山”,指导学生阅读案例,提出问题:
①从大尺度上来说,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②讨论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
依据所见所闻,说出一些植被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例子,相互交流
PPT
5'00''
板书设计
一、主要指被: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1.森林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2.草原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3.荒漠干旱地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
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特性影响植被分布
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2:植被反作用于环境
PPT
21'00''
归纳总结
本节课梳理了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进一步理解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熟悉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理解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3.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或植被类型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特点。
4.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简单描述植被的形态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不同植被的形态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让学生明确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2. 通过拓展材料对比植被差异,从而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植被的根、茎、叶等图片,使学生对植被有感官认识,引起学生探究影响不同植被形态原因的兴趣。
一、【核心概念】教师用一张玫瑰花园的图片,引出植物种群和植物群落的概念,用形象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概念,比直接给出概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给出植被的概念,并让学生说出你眼中的植被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对植被景观的初感知。
并对植被进行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地球上任何植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得出不同种类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是有区别的。
进而引出自然环境的概念及要素。
生物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植被,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2部分,我们将通过3条旅游路线来探究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二、【旅游探究】【旅游线路1——走南闯北】寒假,经纬同学从海南出发,途径武汉、北京最后到达大兴安岭。
请为他沿途拍摄的景观进行排序,思考植被景观差异,并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引导性和鼓励性的补充。
【合作探究1——森林组】分别说出4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并描述叶片的形态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引导性和鼓励性补充的同时,总结规律。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课题名称《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单元章节第五章第一节二、教学目标1 核心素养角度(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了解植被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关注森林破坏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区域认知通过世界地图将主要植被类型进行归位,并解释原因;画出校园平面图,将校园典型植被的位置在地图上画出来。
综合思维根据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图,探究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地理实践力通过课外观察,了解校园植被的类型、群落构成、季相变化等,并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这些现象在纸上画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植被的特征和形成的环境特点教学难点世界植被分布;分析陆地植被景观分布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
四、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投影】苍南县、南宋村、灵溪镇地图【视频】苍南县南宋村古树视频【提问】为什么“苍南树王”能够历经900年之久却仍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师生总结】主要与自然环境有关。
【转承】那么植被的生长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主要植被和自然环境。
课标要求: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认识主要植被,从而揭示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回答苍南县地图、答出苍南树王的生长与自然环境有关。
苍南县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南宋村的这颗古树同学们也有一定的了解,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用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推进【投影】【概念介绍】植被、群落和种群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举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例如校园里的所有樟树是一个种群、所有桂花树又是另外一种种群,那么校园里所有的植被种群就构成了群落)植被的分类(校园里自由生长的野草→自然植被;校园里被裁剪的整整齐齐的树木→人工植被)【转承】了解了有关概念之后,就要请同学们和老师来一场植物的旅行,走进植物的世界。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一
展示《我国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并概括其植被特点。
展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叶片。
学生回答: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南方地区,叶片常绿,较厚,多革质叶片。
教师:为什么多革质叶片?
学生思考(预设):适应气候,适应环境。
教师:为了适应夏季高温天气,角质层较厚,减少水分蒸腾。
教师:是不是意犹未尽?那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来看一看我们美丽一中的自然之景吧。
视频播放非洲纳米布沙漠景观,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校园冬季景观。
提问:
1、非洲纳米布沙漠和一中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什么?
2、两地植被为何出现如此差异?
教师: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堂,去探索自然之美,发现自然之美,总结自然之美。
学生回答:环境越恶劣植物群落越简单,环境条件优越,植物群落越复杂。
【自主探究1】环境的变化会不会导致植物群落发生改变?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预设):腾格里沙漠的变化;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的破坏。
教师总结归纳: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从而对植被群落有所改变,例如: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带来生态的破坏,从而改变植物群落,例如:内蒙古草原的土地荒漠化。
【探究2—3】
展示《我国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并概括其植被特点。
【小组合作】
分布: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纬30°—50°之间。
特点: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
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探究2—4】
展示《我国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地区,并概括其植被特点。
【小组合作】
1.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5.1.1主要植被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植被保护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责任感。
2.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植被分布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植被保护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认识到植被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植被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植被资源的现状,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植被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绘制我国植被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小论文。
(二)问题导向
1.教师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如“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不同?”“植被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草原植被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存?”“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观察植被分布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第5章第1节主要植被植被教学设计
2.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对植被保护的认识,培养其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填空题:设计一些关于植被基本概念的填空题,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填写,以巩固对植被概念的理解。
例如:
(1)植被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由各种植物组成的___群落。
4.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其为我国丰富的植被资源感到骄傲,积极参与植被保护工作。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1节“主要植被”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A.草原B.荒漠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3.简答题:布置一些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
(1)简述森林植被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2)列举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地理分布特点。
4.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植被调查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植被类型,实地考察并记录植被的特点、生态环境功能等信息。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植被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植被类型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植被的特点、生态环境功能、地理分布及保护措施。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植被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植被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五章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19必修第一册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1. 基础概念:了解植被的概念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分类识别:认识不同植被类型,掌握其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3. 理论应用: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植被与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4. 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植被分布的能力。
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内容为:1. 植被类型的识别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2. 掌握植被分类的基本方法和依据。
难点内容为:1. 理解植被与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
2. 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运用GIS等工具进行实际分析。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 教材与教具准备:地理教材、多媒体课件、植被图片及分布图、GIS软件等。
2. 学生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植被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3. 教学环境准备: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工作,准备足够的学习空间。
4. 资源收集:收集不同地区植被分布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首先,老师应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课的主题——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植被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吗?”或者“你们知道不同地区的植被有哪些特点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讲解阶段1. 植被概念及分类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需要详细解释植被的概念及其分类。
可以通过图示、实物或者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植被,让学生对植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老师需要详细介绍各种主要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并解释其生长环境、特点以及生态功能。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3.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需要详细讲解植被与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新湘教版必修一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知识应用1
教师提供学校典型植物照片,和世界地图,开展“为校园中的园林植物找老家”活动,师生共同讲学校植物的图片,通过连线的方式在地图中找到老家。
学生上讲台连线,并讲解原因。
通过学到的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识记植被的分布。
PPT
4分钟
知识应用2
开展“为校园中的园林植物找新家”活动,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校园中的芭蕉、观赏椰子树长势一般,能不能在学校找到更好的微观环境;学校的观赏秋叶的树叶片掉落比较早,能否找到使得红黄叶停留在树上更久的微观环境。通过两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解答问题,以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巩固的效果。
希沃软件
5分钟
小组分享
学生按照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针叶树、热带植物四类型植物分为四组,四个小组长结合长河高中植物考察活动分享对“形态特征,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并推测原产地。”等问题的理解。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分享时长达20分钟左右。采用了翻转课堂方式,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依据学习小组,运用校园植物考察结果,和展示植物标本的方式,展开小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树立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主要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的分布地区及植被特点和形成原因,理解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校园研学
在新课开始的前一周,我与学生一起设计校园植物考察方案,最终确定考察主题、方案等如下:“1、考察主题:植被与环境2、考察方案:在长河高中校园内找到典型的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针叶树、热带植物,采集标本,观察其形态特征,采集标本,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并推测原产地。3、考察路线:校训石—感恩湖东侧小径—新楼二楼平台—体育馆附件绿地—操场南侧绿地—B楼三楼花架4、准备物品:记录表、笔、手机识图软件、相机等。5、其他:考察结束各小组结合网上资料撰写300字以上的研究报告。”
2022学年高一地理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地图、板书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景观。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其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树立保护植被的理念。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总结归纳
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图,巩固植被知识;
5.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严谨性与实用性: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严谨,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注重知识点的巩固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其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景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植被与环境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通过描绘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植被保护的思考,增强其保护植被的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提问与学生解答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世界美丽多彩,从这些植被上可见一斑。你们见过这样的植物么?
观看植被图片
多样的植物反映的是植物各有各的特点,隐含的是与植物特点相对应的多样的环境特点
PPT
1'00''
温故知新
新课讲解
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发放小组学习的学案。
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结合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①这些植被分别有什么特点?
②怎么命名他们所属的类型呢?
每组资料内容:
第1组: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图片;
第2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图片;
第3组: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的图片;
第4组: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的图片。
承转过渡呈现空白世界区域图组织学生把自己组的植被可能分布的区域画在图上适时指导学生的画图和回答学生问题各组派代表画图并说出自己组的判断理由其他组提出质疑进一步铺垫植被与环境的关系ppt500实践操作分享交流结合学生在实际画图中出现的问题过渡到案例1奇怪的巧克力山指导学生阅读案例提出问题
课题名称: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适时指导学生的画图和回答学生问题
各组派代表画图,并说出自己组的判断理由
其他组提出质疑
进一步铺垫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PPT
5'00''
实践操作
分享交流
结合学生在实际画图中出现的问题,过渡到案例1 “奇怪的巧克说,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②讨论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
③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5月份。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其原因。
案例2 “喜马拉雅山脉的植被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案例,提出问题:
①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②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③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么?为什么?
依据所见所闻,说出一些植被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例子,相互交流
PPT
5'00''
板书设计
一、主要指被: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1.森林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2.草原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3.荒漠干旱地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依据植被图片和视频,说出植被的特点,猜测植被的名称,猜测该植被的分布区域。
2.依据全球尺度上植被变化的案例,分析植被分布变化和气温、水分变化的关系。
3.依据一定高度的山区植被变化的案例,分析植被分布变化和海拔变化的关系。
4.结合具体区域植被变化的案例,分析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植被与环境
1.植物的分布和特征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2.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自然环境。
5.组间交流:一组介绍完,其他组提出疑问,由汇报组的组员回答。
6.进行下一个小组的汇报展示。
识别植被的特点,明白植被种类的分类是特征一致的多种植被的共性。
通过识别植被的特点,也更便于后面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猜测植被的分布地区也同样是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0'00''
承转过渡
呈现空白世界区域图,组织学生把自己组的植被可能分布的区域画在图上
案例3“亚马孙热带雨林”,请同学们你结合学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
②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
③雨林被大面积的砍伐会对全球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学生结合自己对植被的理解,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地理环境中的气候等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学生结合自己对植被的理解,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特性影响植被分布
理解植被与环境的关系2:植被反作用于环境
PPT
21'00''
归纳总结
本节课梳理了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进一步理解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熟悉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理解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PPT
2'00''
拓展提高
回想所见所闻,你们还能找出更多的反映植被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例子
依据老师分出的学习小组,运用学案资料,展开小组学习。
1.组员分工: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补充讲解。
2.组员自己阅读资料;
3.组内交流:观察到的植被特点,猜测它的可能分布区域,试图给他们归类命名。
4.小组交流展示:小组汇报人,结合自己组的资料,介绍自己组的植被特点,结合已有地理知识,推测出该种植被可能分布的区域,并对这一植被类型进行概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