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食疗方案
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饮食药膳
![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饮食药膳](https://img.taocdn.com/s3/m/1495628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e.png)
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饮食药膳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
表现为胁痛、胁胀或胁肋窜痛,可常引至肩背部,胃脘胀痛或胀满,口苦,喜叹息,舌红、苔薄白,脉弦,宜用舒肝利胆的药膳。
胆囊炎饮食药膳茴香饼
【原料】鲜茴香250克,面粉、花生油、盐、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茴香洗净、切碎,放入花生油及盐、调味料拌匀,和面烙成茴香馅饼。
【特点】茴香可行气止痛、解毒消痈,常用来治疗肾气冲胁、肝胆气郁而引起的窜痛。
本品有舒肝理气、利胆、和胃、降逆的功效。
胆囊炎饮食药膳炒萝卜缨
【原料】小红萝卜缨100克,鸡内金10克,佛手5克,生姜5克,油、盐适量。
【做法】将鸡内金、佛手、生姜煎汁浓缩,再将萝卜缨洗净、切碎,并用盐拌后略挤,去涩味。
在锅中放入油,入萝卜缨煸炒,烹入药汁,调味,再略炒后出锅。
【特点】萝卜缨有开胃下气、利湿解毒之功,民间常用治黄疸、食积不化;鸡内金消食导滞;佛手疏肝理气和中。
三者配伍作用加强,适合于腹胀、食欲减退的患者食用。
胆囊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囊炎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4c2c9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3.png)
胆囊炎最好的治疗方法胆囊炎最好的治疗方法胆郁湿热证是中医学上对胆囊炎划分的一种类型。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恶心,呕吐,身热不扬,大便溏结不调,小便短赤,或见寒热往来,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疗原那么:清利湿热,疏肝利胆的‘蒲草清胆方’。
食疗方法:黄瓜藤鸡蛋饮原料: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
烹制方法:将黄瓜藤洗净后,加水200毫升煎煮成100毫升,冲服鸡蛋。
食用方法:每日1次。
猪胆绿豆丸原料:猪苦胆10个(连同胆汁),绿豆250克,甘草50克。
烹制方法:将绿豆分别装于苦胆中,用线缝紧,洗净苦胆外污物,放入锅内蒸约2小时,取出捣烂,再用甘草煎汁混合为丸,烤干备用。
食用方法: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10天为1个疗程。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一、急性胆囊炎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3、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前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二、慢性胆囊炎1、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
手术一般择期在胆囊炎发作2个月后进行,这样可减少胆囊周围的粘连与胆囊水肿。
2、综合治疗: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肝利胆口服液、保胆健素等;应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虫感染者应当驱虫治疗。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
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573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8.png)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胆胀中医护理方案胆胀的概述胆胀是指胆囊积聚胆汁后产生胀痛感觉的一种病症。
它通常伴随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和恶心等症状。
中医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来治疗胆胀。
下面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诊断在治疗胆胀之前,中医师会先进行全面的诊断,以确定病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气滞、血瘀或湿热等病理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方案一:活血化瘀如果胆胀是由气滞、血瘀引起的,活血化瘀的中医护理方案可能会有所帮助。
- 食疗:多吃一些有活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桃胶和花生等。
此外,也可以饮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如川芎茶和红花茶。
- 中药熏蒸:可以使用一些中药熏蒸的方法来改善胆胀。
常见的方法是将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和川芎等,放入蒸锅中蒸熟,然后让患者躺在蒸汽中吸入药香。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胆囊的循环和功能。
-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气血的流动。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胆经和胃经相关的穴位来舒缓胆胀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和足三阳等。
方案二:清热利湿如果胆胀是由湿热引起的,清热利湿的中医护理方案可能会有所帮助。
-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增加对清热利湿食物的摄入。
常见的清热利湿食物包括苦瓜、芡实和黄瓜等。
- 中药煎剂:可以服用一些清热利湿的中药煎剂,如栀子、金银花和白茅根等。
这些中药有助于清除湿热、改善胆胀症状。
-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背部或腹部上使用罐子来吸引湿热体液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湿热的排出,并改善胆胀症状。
拔罐通常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方案三:调理脾胃脾胃功能失调通常是导致胆胀的原因之一,调理脾胃的中医护理方案可能会有所帮助。
- 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保持规律的饮食。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和清淡的蔬菜水果。
同时,避免吃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药膳食疗降低胆固醇的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降低胆固醇的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e6b8d9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药膳食疗降低胆固醇的中药方剂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类物质,它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当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就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中医药认为,胆固醇的过高与体内阴阳失衡以及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采用药膳食疗的方式来降低胆固醇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帮助您降低胆固醇,并提升健康水平。
一、枸杞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是一道简单易制作的药膳食谱,它采用了中草药中常见的枸杞和山药,并结合了粳米,具有调理胃气、益肺润燥、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制作方法:将适量的枸杞、山药洗净切片备用;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煮熟;待粥煮至七成熟时,加入枸杞和山药,继续煮熟至米粒烂烂糯糯;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二、红豆薏米汤红豆薏米汤是一款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红豆和薏米,其中红豆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薏米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此方剂适用于降低胆固醇,排毒养颜。
制作方法:将适量的红豆和薏米混合后用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将混合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熟;待红豆和薏米变得柔软,汤汁变浓稠时即可关火,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
三、茶多酚莲子羹茶多酚莲子羹是一道综合了中草药茶多酚和莲子的药膳食疗方剂,它具有降低胆固醇、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作方法:将适量的莲子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洗净备用;将茶多酚和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加入莲子,继续煮沸;待莲子煮熟后关火,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四、薏米茯苓粥薏米茯苓粥是一道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薏苡仁和茯苓。
薏苡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群,茯苓有健脾、利湿等功效,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制作方法:将适量的薏苡仁和茯苓用清水浸泡一晚,洗净备用;第二天将薏苡仁和茯苓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煮熟;待薏苡仁和茯苓变得柔软,粥熬至糯糯的状态,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治疗胆囊炎偏方几则
![治疗胆囊炎偏方几则](https://img.taocdn.com/s3/m/45a60f2d4b35eefdc8d3337a.png)
治疗胆囊炎偏方几则一、玉米须茵陈饮:玉米须、茵陈各30g。
水煎代茶饮。
二、鸡胆汁黄瓜饮:1、配方:黄瓜100g,洗净煎水100mI,新鲜鸡胆1个,取汁冲服。
2、功效:黄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
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
3、宜忌: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三、冬瓜皮汤:冬瓜皮60~90g。
加水煎煮至烂熟成汤。
日分2~3次服。
四、黄瓜饮;黄瓜100g,鸡蛋清适量。
先用水煮黄瓜,临熟时去留汁,再入鸡蛋清服之。
五、鲤鱼赤小豆陈皮粥:鲤鱼一条,赤小豆120g,陈皮6g。
将鱼去及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入豆、陈皮同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
不拘时食之。
六、金钱败酱茵陈茶:1、配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煎汁1000mI,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2、功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
此茶有排石利胆消炎作用,经临床多次验证,效果良好。
3、宜忌: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七、消炎利胆茶:1、配方: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 100mI,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
每日3次,每次250mI。
2、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菌陈甘苦微寒,有张胆管利胆清热及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着;疗效。
但必须大量饮用。
3、宜忌:此方对急性黄型肝炎亦宜。
八、消石散:1、配方:金粉20g,白矾粉15g,火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细,混合,每服10g,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2、功效: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经,幸开苦降,芳香透达,能行气去,清心解,用治胆结石取其利胆之功;白矾酸寒入胆,能清胆经之热,有消化之功,对阻塞性黄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清热消炎;石幸苦咸,大温,入三焦、胃与大肠,能破坚积,荡宿,逐通,虽其性大温,但能治疗火之疾,即〈内经〉“火以发之”的用意,故与大队寒药为伍,可减其大温;甘草、麦粥以调和其药性,所以绝对安全。
胆胀的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的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fb2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f.png)
胆胀的中医护理方案胆胀的概述胆胀是指胆囊脱力、胆胆囊扩大或胆胆道梗阻所导致的胆囊膀胱胀满的症状。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肝脏疾病等。
中医护理方案可帮助缓解胆胀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1.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胆胀是由于体内气血不畅所致,因此中药调理可以帮助疏通经络、平衡体内气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胆胀胆囊脱力等症状。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胆囊炎引起的胆胀。
•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化湿的作用,可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胆胀。
中药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最好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调理在中医看来,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调整饮食是缓解胆胀症状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辛辣食物:过多摄入辛辣食物会刺激胆囊,加重胆胀症状。
应该避免辣椒、生姜、蒜等辛辣食物。
•多摄入蔬果:蔬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毒。
建议每日摄入五蔬果。
•少食多餐:避免大量进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持胃肠道的正常运作。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穴位和经络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对于胆胀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按摩方法:•肩颈按摩:在肩颈部位找到夹筋穴和肩井穴,用指腹轻轻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放松肩颈肌肉和调理胆胀症状。
•肚脐周围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肚脐周围的穴位,如气海穴和中脘穴,帮助促进消化和胃肠蠕动,缓解胆胀。
按摩时要轻柔、温和,避免用力过猛。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方案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如果症状加重或长期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此文中提及的中医护理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结论胆胀是一种胆囊脱力或胆胆道梗阻所导致的症状,中医护理方案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中药调理、饮食调理和中医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胆胀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胆胀病中医治疗方案
![胆胀病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a4d7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5.png)
一、概述胆胀病,中医学称为“胆胀”、“胆病”、“胆郁”等,是指由于胆道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
中医认为,胆胀病的发生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机主要为肝胆气滞、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等。
以下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胆胀病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肝胆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汁运行受阻,引起胆胀。
2. 湿热蕴结:饮食不节,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胆汁受其影响,引起胆胀。
3. 瘀血阻滞:气滞血瘀,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胆道,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起胆胀。
4.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邪内生,影响胆汁的生成和排泄,引起胆胀。
三、中医治疗方案1. 针对肝胆气滞型胆胀病:(1)治法:疏肝解郁,利胆止痛。
(2)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川芎、甘草等。
(3)中成药:逍遥丸、疏肝理气丸等。
2. 针对湿热蕴结型胆胀病:(1)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2)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甘草等。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胆宁片等。
3. 针对瘀血阻滞型胆胀病:(1)治法:活血化瘀,疏肝利胆。
(2)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牛膝、柴胡、枳壳、甘草等。
(3)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
4. 针对脾胃虚弱型胆胀病:(1)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利胆。
(2)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等。
(3)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健脾丸等。
四、中医外治法1. 足浴疗法:选用具有疏肝解郁、利胆止痛功效的中药,如柴胡、白芍、郁金等,煎煮后进行足浴,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2. 耳穴贴压法:选取胆、肝、脾、胃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保留3-5天,可反复贴压。
3. 穴位按摩法:按摩胆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1次。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44d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0.png)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胆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和不舒服的感觉。
中医认为,胆胀主要是由于胆气郁结、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
因此,在中医护理中,针对胆胀的症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调理方案。
1. 调理饮食:中医认为,胆胀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首先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炸鸡、辣椒等。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有助于消化和排泄功能的调理。
此外,早餐要吃好,不要空腹,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稀饭、馒头等。
2. 调理情绪:胆胀与情绪波动有一定关系。
情绪不稳定、郁闷、烦躁等都可能加重胆胀的症状。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运动、休闲娱乐、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和缓解胆胀的不适感。
3. 中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对胆胀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常用的中草药有黄芩、黄连、苦参、山药等。
可以采用煎剂、颗粒或者草药膏剂的形式进行服用。
在使用草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避免草药的不良反应。
4. 身体调理:通过适当的按摩和运动可以促进胆气的顺畅流动。
可以使用指尖或掌心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刺激腹部经络的流动,并促进胆气的排泄。
此外,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改善胆胀的症状。
5.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缓解胆胀。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阳经的胆经、足太阳经的阳明胆经、手太阳经的手太阳小肠经等。
可以在穴位上用适当的力度按摩,每天坚持数分钟,有助于缓解胆胀。
总结起来,胆胀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饮食、调理情绪、中草药调理、身体调理和穴位按摩。
在采取这些护理方案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以免加重症状。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bdfd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5.png)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
首先,我们要注意饮食的均衡。
肝胆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尽
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糙米等。
此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柠檬、橙子、菠菜、芹菜等,有助于保护肝脏,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肝
胆健康。
其次,要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肝胆健康也非常重要。
但是肝胆疾病患者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豆类等,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
除了饮食方面的调理,肝胆疾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法
来帮助调理肝胆。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毒作
用的食材,如枸杞、山楂、苦瓜等,能够帮助肝胆排毒,促进肝胆
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肝胆的健康。
此外,肝胆疾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中草药来进行食疗调理。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肝明目、利胆排毒的中草药,如黄芪、
茯苓、柴胡等,能够帮助肝胆排毒,促进肝胆的健康。
总的来说,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对于肝胆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选择适当的食材和中草药,可以有效帮助肝胆排毒,促进肝胆的健康。
当然,在进行食疗调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食用一些对肝胆有害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酒精等,以免加重肝胆负担。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肝胆健康,通过食疗方法来调理肝胆,保持身体健康。
胆囊炎的食疗治疗方案
![胆囊炎的食疗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818b9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0.png)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食疗。
本文将重点介绍胆囊炎的食疗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一、胆囊炎的病因与症状1. 病因胆囊炎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1)细菌感染:胆道系统感染,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2)胆汁淤积: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导致胆囊壁充血、水肿。
(3)胆固醇结晶:胆固醇在胆汁中浓度过高,形成结晶,堵塞胆囊管。
(4)胆石症:胆囊内形成结石,堵塞胆囊管。
2. 症状(1)右上腹疼痛:疼痛多在饭后1~3小时出现,呈持续性,可放射至肩背部。
(2)恶心、呕吐:与右上腹疼痛相伴,可伴有发热、寒战。
(3)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
(4)体重减轻:长期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
二、胆囊炎食疗治疗方案1. 基本原则(1)清淡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定时定量: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3)少食多餐:每日可分5~6餐,减轻胆囊负担。
(4)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硬食等。
2. 食疗方案(1)早餐早餐可选择稀饭、面条、豆浆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如小米粥、八宝粥等。
(2)午餐午餐以清淡为主,可食用蒸鱼、清炖鸡、炖豆腐等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搭配蔬菜,如青菜、黄瓜、西红柿等。
(3)晚餐晚餐与午餐相似,可选择清淡的肉类、蔬菜。
如清蒸鱼、红烧豆腐、炒青菜等。
(4)加餐加餐可选择水果、酸奶、坚果等。
水果以香蕉、苹果、梨等低糖、低脂肪的水果为宜。
3. 食疗禁忌(1)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蛋黄等。
(2)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硬食等。
(3)避免过热、过冷食物:过热食物易刺激胆囊,过冷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
(4)避免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加重病情。
三、食疗效果与注意事项1. 食疗效果通过合理的食疗,可以缓解胆囊炎症状,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胆囊炎小偏方食疗
![胆囊炎小偏方食疗](https://img.taocdn.com/s3/m/38b5df3c844769eae009ed92.png)
胆囊炎小偏方食疗文章目录*一、胆囊炎小偏方食疗1. 胆囊炎小偏方食疗2. 胆囊炎的中药偏方3. 胆囊炎如何治疗*二、胆囊炎吃什么好*三、胆囊炎不能吃什么胆囊炎小偏方食疗1、胆囊炎小偏方食疗 1.1、乌梅虎杖蜜材料: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制作方法: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
然后文火煎汁,滤出后与蜂蜜同入锅,再煎,冷却后装瓶。
每日饭后服2次,每次一匙,3个月为1疗程。
1.2、玉米须炖蚌肉材料: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制作方法: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改有利湿通便,平肝泄热,利胆退黄之功效。
适合于胆囊炎、胆囊结石者食用。
1.3、丹参郁金蜜材料:丹参500克,郁金250克,茵陈100克,蜂蜜1000克,黄酒适量制作方法:将郁金、丹参、茵陈入锅,冷水浸2小时,用中火烧开,加黄酒1匙,再文火煎1小时,约制药汁1大碗,滤出;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煎1次,大约制药汁半大碗;将2次药汁与蜂蜜同入盆,搅匀,加盖,用旺火隔水蒸2小时,冷却装瓶。
每服1-2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2、胆囊炎的中药偏方 2.1、金钱败酱茵陈茶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金钱败酱陈茶是很好的偏方之一。
配方组成:金钱草、败酱草各30克,煎汁1000ml,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此配方里的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有效的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上茵陈可消炎利胆。
经过临床多次验证,适合慢性胆囊炎患者。
要多次服用此配方才可有疗效。
2.2、二党参合欢皮党参合欢皮有补脾运中,疏泄肝胆。
是主治慢性胆囊炎,其见效率是95.7%。
配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配方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可以用此配方数倍量,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
胆胀中医健康处方
![胆胀中医健康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61d8b757f90f76c661371ab4.png)
胆胀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肛痈是指直肠周围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所致。
以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直肠、肛周。
可分为:热毒蕴结证、火毒炽盛证、阴虚毒恋证。
胆胀多发生在40岁至65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且以偏肥胖体型为多见;当今胆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因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有关。
本病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远期疗效、减少复发更为显著。
【生活调护】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情志调护】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2.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
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调护】1.肝胆郁滞证:宜食疏肝利胆的食品,如苦瓜、芹菜、白菜、丝瓜等。
忌食壅阻气机的食品,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2.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黄瓜、芹菜、冬瓜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食品,如山楂、大枣等。
4.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莲藕、山药等。
5.胆腑郁热证:宜食清热泻火的食品,如冬瓜、苦瓜、菊花泡茶饮等。
【怎样预防胆胀】1、禁止暴饮暴食2、防止过度的肥胖3、适当的控制脂肪食物4、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如果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慢性胆囊炎的食疗偏方
![慢性胆囊炎的食疗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5e12b3124afe04a1b171de58.png)
慢性胆囊炎的食疗偏方
1.【疏肝利胆汤】
原料:柴胡、白芍各15克,枳实、黄芩、大黄、元胡、川楝子、郁金、半夏各12克,甘草6克。
每日1剂。
注意事项:服用期间禁食辛辣油腻之品,切勿饮酒。
主要食材阴阳属性:柴胡属阴,白芍属阴,枳实属阴,黄芩属阴,大黄属阴,元胡属阳,川楝子属阴,郁金属阴,半夏属阳,甘草性平。
2.【理胆汤】
原料:木香、黄芩、赤白芍各12克,柴胡、枳壳各9克,金钱草、郁金、山楂各15克,蒲公英50克,海金沙18克。
加减法:若脾虚湿滞,苔白腻,加党参、白术、薏苡仁;若气滞化火,苔黄燥,大便秘结,加龙胆草、生大黄、黄连、虎杖。
水煎服,每日1剂。
主要食材阴阳属性:木香属阳,黄芩属阴,赤白芍性平,柴胡属阴,枳壳属阴,金钱草属阴,郁金属阴,山楂性平。
3.【佛手鸡内金粥】
原料:准备佛手15克、鸡内金15克、山药5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佛手、鸡内金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山药共煮成粥,调味即可食用。
主要食材阴阳属性:佛手属阳,鸡内金性平,山药性平,粳米性平。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ba08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e.png)
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肝胆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们承担着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不仅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还是人体的解毒器官。
而胆囊则是储存和排泄胆汁的器官,胆汁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调理肝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肝胆。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草莓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肝脏中毒素的排泄。
此外,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胆囊排泄,防止胆固醇沉积,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此外,适量摄入一些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保护肝脏,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其次,均衡饮食也是调理肝胆的关键。
避免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脂肪、糖分和盐分,这些都会对肝胆造成负担。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类等,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代谢。
同时,要保持饮食的多样性,避免长期单一的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以免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胆囊功能失调。
此外,生活方式也对肝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修复和排毒。
同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肝脏的功能。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如化学品、重金属等,以免对肝脏造成损害。
最后,心情愉快也是调理肝胆的重要因素。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综上所述,调理肝胆的食疗方法包括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的食物,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情愉快。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肝胆健康,维护人体的整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肝胆健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自己的健康加油!。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23e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1.png)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1. 胆胀的定义与症状胆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或胆道内胆汁排出不畅,引起胆汁堆积和胆囊扩张。
胆胀可导致胆囊疼痛、胀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中医认为,胆胀与体内湿热、痰浊、气滞等有关。
2. 中医病因与辨证施治2.1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胆囊与肝脏、脾胃、胃肠道等器官密切相关,并与气滞、湿热、痰浊等病理因素有关。
常见的胆胀病因包括:•肝胆湿热•脾胃功能失调•胆囊功能障碍•情绪因素2.2 中医辨证与治疗根据不同的辨证情况,中医对胆胀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1.肝胆湿热胆炎型–辨证特点:黄疸、胸闷、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舌红等。
–治疗方案:清热除湿、平肝熄火,方药如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
2.脾胃虚弱型–辨证特点:腹胀、便溏、口淡、舌质淡、脉缓等。
–治疗方案:补益脾胃,方药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3.气滞胆石型–辨证特点:胆绞痛、胁肋胀痛、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治疗方案:行气通络,方药如枳术丸、柴胡疏肝散等。
4.情绪失调型–辨证特点:胸闷、脘腹胀满、易怒、舌质淡红、脉弦数等。
–治疗方案:疏肝解郁、调和气机,方药如柴胡益气汤、逍遥散等。
3.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饮食调理饮食对胆胀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建议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胆囊;•近期忌食油炸、煎炒食物,可选择蒸煮、炖煮等清淡烹调方法;•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等,有助于消化和排便;3.2 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对胆胀的调理作用也被广泛运用。
常见的中草药有:•黄芩:清热解毒,可用于肝胆湿热型的胆胀;•熟地黄:补益脾胃,可用于脾胃虚弱型的胆胀;•枳术:行气通便,可用于气滞胆石型的胆胀;3.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帮助疏通经络、调和气机,促进胆汁排泄和胆囊收缩。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缓慢揉腹:顺时针方向以掌心轻柔揉腹,可促进腹部气机流通;•肝俞穴按压:位于胸脊交感神经节水平,用力按压可缓解胸闷症状;•足三里穴按摩:位于小腿前外侧,用力按摩可调和气机,舒解胆囊疼痛;3.4 调节情绪情绪因素常影响胆囊功能,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也包括调节情绪的方法:•避免长时间情绪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学习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瑜伽等;•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4.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护理方案治疗胆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差异:不同人的体质、病情不同,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医师指导:在使用中医草药、按摩等护理方法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意见,避免不当使用;•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医护理方案只是辅助治疗手段,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胆胀的偏方
![胆胀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49b65048f5335a8102d220c2.png)
胆胀的偏方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
★偏方一★方药:柴胡疏肝散。
本方以柴胡白芍、川芎疏肝利胆,枳壳、香附、陈皮理气通降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应用时以方中四逆散为主,可加苏梗、青皮、郁金、木香行气止痛。
若大便于结,加大黄、槟榔;腹部胀满,加川朴、草蔻;口苦心烦,加黄芩、栀子;嗳气,呕吐,加代赭石、炒莱菔子;伴胆石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偏方二★方药:四逆散合失笑散。
方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炒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
可酌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大黄以增强行气化瘀止痛之效。
口苦心烦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腹胀甚者,加枳壳、木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偏方三★方药:清胆汤。
方中栀子、黄连、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钱草、瓜蒌清泻肝火,郁金、延胡索、川楝子理气解郁止痛,大黄利胆通腑泻热。
心烦失眠者,加丹参、炒枣仁;黄疽加茵陈、枳壳;口渴喜饮者,加天花粉、麦冬;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方中金钱草用量宜大,可用30-60g。
★偏方四★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疏通胆腑,疏肝利胆。
可加柴胡、黄芩、半夏、郁金疏肝利胆而止痛,或与大柴胡汤同用。
胆石者,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穿山甲利胆排石;小便黄赤者,加滑石、车前子、白通草;苔白腻而湿重者,去大黄、栀子,加茯苓、白蔻仁、砂仁;若痛势较剧,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往来寒热者,加黄连、金银花、蒲公英,重用大黄。
积极治疗胁痛、黄疽等肝胆疾病及虫病,疗程要足,除邪务尽,病证治愈后要注重调摄,皆为预防胆胀的重要措施。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8a99ce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2.png)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常规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右胁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2)评估患者右胁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3)评估患者暧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4)评估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
(5)评估患者体温情况。
(6)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既往病史。
(7)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8)中医证型:①肝胆郁滞证。
证候: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脱胀,善太息,暧气频作,吞酸暧腐。
苔白腻。
②肝胆湿热证。
证候: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黏滞,或见黄疸。
舌质红,昔黄腻。
③气滞血瘀证。
证候: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
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①肝郁脾虚证。
证候: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暧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滤或便秘。
舌淡或暗,苔白。
⑤胆腑郁热证。
证候: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
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脱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疽或伴发热。
舌质红,苔黄。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3)患者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Q②观察患者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③观察患者暧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④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
⑤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⑥观察患者黄疸的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穿孔、出血、急性胰腺炎等。
(5)给药护理:①肝郁脾虚证者,中药宜温服;恶心呕吐者,中药宜浓煎频服;湿热证者,中药宜凉服。
胆病食疗14方
![胆病食疗14方](https://img.taocdn.com/s3/m/601ab70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0.png)
胆病食疗14方1 玉米须茶:玉米须50克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2 佛手酒: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将佛手切片入瓶内,加白酒浸泡20日后饮用。
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每日1次,每次3~5毫升。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3 番茄豆腐素汤面:挂面100克,西红柿、豆腐各适量。
家常做法作为汤面,不放油或放少许麻油。
开胃消食。
作主食温热食之。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4 鸡内金粥:粳米100克,鸡内金5-6克,白糖适量。
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
先将粳米、白糖入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粥将成时,放入鸡内金粉,再煮一沸即成。
健脾消食。
每日早晚温服。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5 泥鳅炖豆腐: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将泥鳅加食盐、黄酒、水适量,炖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炖至鱼熟烂即可。
清热利湿和中。
喝汤,食豆腐及泥鳅。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6 黄瓜薏米粥:黄瓜1条,薏米50克,粳米100克。
先将薏米、粳米煮成粥,加入黄瓜片煮2-3分钟即可。
健脾清热利湿。
可作早晚餐食用。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7 溪黄草泥鳅汤:溪黄草30克,泥鳅250克;生姜4片。
泥鳅活杀,用开水洗去黏潺及血水,与溪黄草、生姜一起人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
清利湿热。
隔日1次,饮汤食泥鳅。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8 胆、肾、尿道结石: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
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9 鲜苦楝根皮60克,葱白10根,醋60克(小儿减半),将苦楝根皮洗净去红外皮,切碎与葱白加水500克同煎浓缩至60克许,再加醋拌匀,1次温服,1日2次,治胆道蛔虫症。
10 核桃肉、冰糖、麻油各500克,同蒸熟,在7-11天内食完,可治胆结石11 红枣60克(去核),鸡骨草四两,水八碗煎至两碗,温服。
治黄疸,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症12 玉米须30克.茵陈.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治肝炎.黄疸.胆囊炎.胆结石13 黄瓜藤60克,水煮加鸡胆汁冲服,治胆囊炎14 活蚌取肉150-250克,玉米须100克,同煮汤食用。
慢性胆囊炎食疗调养方
![慢性胆囊炎食疗调养方](https://img.taocdn.com/s3/m/8643db713b3567ec102d8a33.png)
慢性胆囊炎食疗调养方
*导读:慢性胆囊炎中,胆气不舒型最常见,好发于气郁体质的人。
情绪不畅或劳累时,胁痛加重或复发,疼痛表现为游走性胀痛。
患者会出现食欲下……
慢性胆囊炎中,胆气不舒型最常见,好发于气郁体质的人。
情绪不畅或劳累时,胁痛加重或复发,疼痛表现为游走性胀痛。
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经常打嗝、大便时干时稀、头晕目眩等症状。
患者应当在饮食上注意调养,可以适当多吃些陈皮、佛手、萝卜、两兰花、黄豆、黑豆、山药、粳米等。
药膳对于此种类型的胆囊炎也有一定帮助。
佛手鸡内金粥就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
做法:准备佛手 15克、鸡内金15克、山药50克、粳米150克。
将佛手、鸡内金加水 5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山药共煮成粥,调味即可食用。
(陈康/荐)
第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胀食疗方案
胆胀
胆胀是指脏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
胆石症等疾病相似。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1.穴位贴敷:消炎利胆贴,敷贴于胆囊穴、胆俞、日
月穴、期门等,每日1次,贴敷时间一般为4-6h,14天为
1个疗程。
2.耳穴贴压:取肝、胆、脾、交感、胃、神门感等穴。
双耳轮流埋豆,每周
更换2次,每日按压3次,每次按压1分钟,4周为1个疗程。
3.穴位按摩:取肝俞、胆俞、太冲、合谷等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2-3
次。
4.穴位注射:可取双足三里、胆囊穴,每日1次,每10-12天为1个疗程。
5.中频治疗:取双侧胆腧穴、双侧胆囊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6-12
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6天。
【饮食调护及食疗方】
1.肝胆郁滞证:宜食疏肝利胆的食品,如芹菜、白菜、丝瓜等。
忌食壅阻气机
的食品,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食疗方:1.茴香饼
食材::鲜茴香250克,面粉、花生油、盐、
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茴香洗净、切碎,放入花生油及盐、
调味料拌匀,和面烙成茴香馅饼。
2.炒萝卜缨
原料:小红萝卜缨100克,鸡内金10克,佛
手5克,生姜5克,油、盐适量。
做法:将鸡内金、佛手、生姜煎汁浓缩,再将萝卜缨洗净、切碎,并用盐拌后略挤,
去涩味。
在锅中放入油,入萝卜缨煸炒,烹入药汁,调味,再略炒后出锅。
2.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黄瓜、芹菜、冬瓜等。
食疗方:1.冬瓜粉丝汤:
食材:冬瓜250克,粉丝100克。
葱花、佐料适量。
做法:将冬瓜洗净切片,锅内放适量油,油热翻炒冬瓜。
加热水、放粉丝。
烧至粉
丝熟,加入葱花、香油,出锅即可。
用法:喝汤,食冬瓜及粉丝。
2.泥鳅炖豆腐
食材: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做法:将泥鳅加食盐、黄酒、水适量,炖五成熟,加
如豆腐,炖至鱼熟烂即可。
用法:喝汤,食豆腐及泥鳅。
3.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食品,如山
楂、大枣等。
食疗方:山楂桃仁蜜露
食材:山楂500克,桃仁10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将山楂和桃仁先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用文火慢煎0.5~1小时,取滤液后再加
水复煮一次,两次滤液合并,隔水蒸1小时,冷却在加入医用级积安堂枣花蜂蜜装瓶备用。
4.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莲藕、山药等。
食疗方:1. 菠菜炖血:
食材及做法:菠菜200克,动物血100克,共同做汤。
2.柚皮醪糟:
食材:柚子皮(去白)、青木香、川芎各等份,醪糟、红糖适量,
做法:前3味制成细末,每煮红糖醪糟1小碗,加入药末3~6克,趁热食用,1日2次。
【情志生活调护】
生活:少食多餐,饮食以清淡为宜,切忌暴饮暴食及膏粱厚味,勿酗酒、贪
凉饮。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避风寒。
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
情志: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使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并了解疾病相关的医
学科普知识,多与医护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